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40|回复: 10

宣化上人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1 20: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Z) H  e: \/ V! w2 L( x' p  & m) F% B) J0 ^% r
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1 Z# E* W2 L- m4 U6 c

% w* u6 `( s; X. s, B' m◎大乘百法明门论/ k, p+ m& U4 d  I/ `# n
5 z% J( Y7 i# j- H+ @+ t1 E
天亲菩萨造& r  X$ s- Y# H/ Z2 U: @  o8 d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5 t3 V1 a, u" i& U1 O0 j7 T3 j& R8 v$ c* q4 I0 I+ U( y$ |. I  H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第二心所有。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根本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色。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4 r# D2 T  m/ v; s: g
7 S1 l9 W* O8 q; s0 x' L
◎五位百法简表# P6 _& [7 O) S! t) ?% e

! X* H5 O) Q$ B% Y* x(一) 心法八  (有主动支配能力): S, |  n+ ^- V3 c1 f& m, j

+ s( x3 O. |9 m5 [/ H* N1 i! ?    1. 眼识(能观)! h1 p. U+ A7 l" |3 m9 D2 }

# d4 `: e" [! G8 x; I. T" X; H    2. 耳识(能听)
! L; A! N+ q2 s1 e9 A
( Z' T  R4 c. w2 b1 p( ]4 s9 S7 a    3. 鼻识(能嗅)
* K- u, B* r7 ~9 | : F  o' J0 C3 G
    4. 舌识(能尝)
9 h9 N- U9 ]5 z! u- y8 {+ C + H, E, b7 P# `1 R( {
    5. 身识(能触)
! _3 A* N, I2 {( v0 u, O
7 ~! E. f! P8 }0 n  b# {    6. 意识(能知诸法)3 s! k. J% C7 K5 v1 f5 y& D5 t- e/ Y
5 ]. Y! [# O+ C  o/ y6 B# {( n
    7. 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
/ T& N4 w4 y* v1 V9 B; l' a 3 Q) S' r( k" q' Z$ f- @
    8. 阿赖耶识 (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 J* T7 F$ t. K& C

2 f9 f' m( n- Q3 O+ r) i 4 m! A1 B( P& Q: y3 H2 T- F6 z
(二) 心所有法五十一  (受心王指挥)! F+ h' a3 \6 `5 V% y" L
% A* ]. D& C+ X* M$ U) y- ~3 a$ J
    1. 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
& r: |+ H- q) p  u0 V: m2 m6 t
' |$ c5 e% d% d      1. 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
6 O  ?/ U$ d8 J4 \$ i' O . q8 a1 n3 ]; N' A( |& s
      2. 触(由境生心)& I- V( U1 A) m7 F$ B

8 h4 Z! H6 G3 w# P, r3 I) p      3. 受(由触生受)
* A; ^- a# c: n9 o# b- n' n ; g! U, S: d2 O- K& M
      4. 想(由受生想)
9 o1 U. f1 v. Q
# @, l) `- u3 B( s      5. 思(想生思,筹谋支配着心)' z8 Z+ Q+ d- ]9 O: u
. l/ c% C/ i/ r6 x9 i
    2. 别境五(个别境界)+ X  S- D9 t8 S
7 [. D8 J; q" r( s8 K* ~
      1. 欲(欲望)" Z0 C% O: b7 h% x# Z9 a) B
' s$ R2 a  f+ W
      2. 胜解(审解后之决定)+ L# A+ `6 u* ^' ~
  ?+ g0 A8 S2 v/ M3 a3 I* h
      3. 念(铭记不忘)
* `; j  g# I! x$ O$ e! D0 ^% q 6 n5 u$ k: u; b% ?" O
      4. 定(专注)6 u! D- L  ?* R4 y% k# g

, d( N/ n4 I' E9 U+ S      5. 慧(拣择性)
8 Q) ]  e' I5 d, Z( y* n/ J( k- A * \+ B$ v& R5 G
    3. 善法十一(助于修行)
$ f1 I, O. X( y# s2 A9 d; k9 b8 { 5 J* E$ t- ]3 u
      1. 信(信心)/ `; f% A8 N# I" ]# m

( r7 P$ T  t2 A+ L4 \4 }5 }% |' t      2. 精进(勇猛心), Y7 g1 s) b2 Z4 V- t6 S

, D  Z" K* ]* |, T" a      3. 惭(惭于过错)  j+ i7 J/ x& t6 C& H# G1 [

, C% Q5 V& G4 c9 i  b4 J+ K5 ]+ O' S      4. 愧(愧不如人)
9 S3 v& X7 q7 v% P, W7 r) \
: y" A$ c! P0 A; \# U( P      5. 无贪(不贪)
3 P" P& o( r6 h , O0 d3 Q& D' E7 T  b. y
      6. 无嗔(不恨)( @/ R1 L# v  I$ D( E; m
* u4 N3 K. n' z0 V2 V# b3 g
      7. 无痴(不昏暗)5 x" A4 d4 H, h% k8 \
. ~  E% c& s* N- F
      8. 轻安(身心自在)8 t+ I9 U- w! C; d/ Y4 X
; h  q4 Q% p2 A6 e1 R
      9. 不放逸(守规矩): L9 z6 G0 z0 x: Y6 |
! j; F3 M4 T# }3 M& `1 ~# j
      10. 行舍(舍行蕴中与道不相应之念) 4 b- J2 l+ Q& w1 g, I

9 V" M/ E& s/ d  V      11. 不害(克己不损于人)3 w7 y* Q2 P8 L0 _# Y7 X5 v& u$ o1 u" r, |
, z0 N1 n  N% b, ^. f
    4. 根本烦恼六(五钝使和五利使)
( a1 ]8 \' t5 ~- Q / Z9 [6 j$ w3 ^2 @6 Y% S: }# z) Z5 E
      1. 贪
! l  t$ L$ K/ p8 T" N  Z% ] 1 X4 j$ D, n1 T% d, b7 [! w
      2. 嗔
/ S9 n6 Q  O) m0 \/ Q . C  F& {  m$ `8 I& h+ u/ I- X
      3. 痴 / ^2 ?/ w& [2 |& t: J, S* e

, x( ~- E7 @6 X- ~/ q6 V5 I8 G, P      4. 慢
: W9 T% `# N7 k0 D% h & l6 r' R- u( M/ w' s1 D% J
      5. 疑 , o8 d1 w( W7 e5 I) h1 W( ~* ^) ]" @
9 W( P4 f& e3 ?( ~
      6. 不正见( A7 ?. k  ]8 z& a) z; S6 I
; p1 S4 G; e3 b; U4 c
        a. 身见(执身是我)* \' E7 Q+ y1 ^$ T7 n+ x

/ f6 j9 s2 F3 H& ~0 T- d        b. 边见(不合中道) 3 {1 a8 b& M1 O; a
" Y; b# |+ \1 a1 g$ p: f9 c
        c. 见取见(非果计果) 2 L3 e! \+ v5 g8 O
% N. _& s; I" `4 O8 v& S: j! S" q
        d. 戒禁取见(守牛狗戒、非因计因)
0 B! D6 A" i) M; i( C8 o
! i( ~/ J; T* Y( I$ s        e. 邪见(染污法、邪知邪见)
8 @3 J2 [* Y0 ~) Y2 @7 U* m3 p 7 {9 N! ~) j1 E* _/ a, L' Y
    5. 随烦恼二十) w7 v/ A- z) R# X3 |
0 |" W1 t, q4 f' y" S& e  \5 ^
      小随十种
7 d+ H& O' g& a$ W. A 4 v, v, L- c- w: W9 Z5 R
        1. 忿(嗔心遽发) # M/ @! f( _1 k# @( V

0 x8 H7 Y8 V; K) ?( j: x1 h3 K1 j        2. 恨(嗔藏心内) 8 D( n+ S$ M1 @# \) q1 d
/ P3 P3 K& \0 y! {1 E; u5 F
        3. 恼(恨之极点,恼怒形于外)
( D5 i6 L6 r- J4 T: N0 t+ J) U
- d$ I& I; G1 ]+ F        4. 覆(忿恨藏于心,待时暗害人)
! F; U' F8 \% [ . ?% O0 H9 s, a3 [1 n6 L; |
        5. 诳(假仁假义) 9 ?9 |3 B4 ^* M# x4 V/ G

4 q+ K6 F) |! r& |: u, F$ y        6. 谄(谄媚) 1 m- i3 F7 `; }, v) r
  u; j' D5 ^! n& G/ c
        7. 憍(自负) ' Z# Y6 L6 n& [" ?+ X! \0 O

6 N. m' V9 F/ t( H7 J% _: p0 D  A        8. 害(损害于人)
. F2 J6 i/ |" H4 |5 d   B/ I! q! k- |: W+ Y
        9. 嫉(妒忌)
% r( {; `+ _3 G7 ^ # j/ L7 }9 F. K! ~" ^
        10. 悭(悭吝) 5 N! B1 C' |% h* }# V
$ P& H3 o. L/ F: o
      中随
6 T8 l4 M. {1 x0 m * f- \" a) A& i6 [) e
        11. 无惭(不知惭,自视太高)
1 r% g& P' T5 n0 ` 4 y6 Q4 v% Y9 r( J: G$ L
        12. 无愧(不知愧不如人)
/ ^2 b6 x7 f, E6 ]' C+ o- ` : U9 H, v3 L: [0 m1 T
      大随八种 0 F7 u+ B8 n/ j- B5 x  P8 }- }

) E5 g8 u+ j6 ^3 @: C5 Q* p. L         13. 不信(无信心)
6 W  }1 g0 d8 e+ [ ( X+ B* M6 L3 p, f0 {* D) K* ^
         14. 懈怠(懒惰)
2 T% R0 A8 k9 g' u( {; d 2 ~: M9 _1 \  e. m0 V
         15. 放逸(不守规矩) . ^; ]/ J# a* Y4 r& B

  b! H' k) P  ?& R- N         16. 昏沉(常睡懵懂)
2 X9 B1 p5 z& d8 F" V& I1 L, Y& ~ ( t/ o- D, J3 n
         17. 掉举(烦燥不安) % E" f. R1 i! n! m
- B! Y, h" N' L
         18. 失念(失正念,存邪念) / v: g9 ~0 i. c5 I

. N0 u7 Y' {; e* @) e  h  }        19. 不正知(所知皆邪见)
1 n- r: F2 i2 a; F% \7 r 0 c2 S% m8 m+ {6 w2 A
        20. 散乱(心不在焉) 4 s' A0 G8 _' ]+ n! e; @

1 q5 H* C9 ]! Z: n, d) {    6. 不定四$ c. R$ d* x/ b  F5 A; Y" x1 q4 d

* D. T  ~5 ?# h+ b. K: m3 S      1. 睡眠(闇昧、无智慧) ! J& _3 U0 U9 b* q
) v2 Y0 X2 \; U0 L4 m' }
      2. 恶作(后悔)
! H4 ~2 O7 Y( i$ Z/ `* t% g5 p ( z4 L5 g/ y; V+ d5 T9 w
      3. 寻(粗思惑) 8 ~& H# S* C% s8 f7 N

1 v7 |3 S! g- M  F      4. 伺(微细思惑)
$ n/ I9 m1 G. W+ p
- w3 g  X% P0 J
9 @/ R; T% `7 R& a; v; t(三) 色法十一
& i) B8 H- d3 x' N6 o 1 T$ j0 z% Q; a) I* u1 o
    1. 眼8 b+ A4 b. B' d4 G# `+ `4 j4 ~
+ g: b$ R$ W" n+ @# S
    2. 耳  C/ K' P) x+ u- x6 n6 I' f

$ x, g8 O* P( u7 E, \; N4 n    3. 鼻
: y, H8 p) t  j- ] 7 A# Z& x: P, G$ G% V2 I) ^
    4. 舌. ]: @) A$ M" G0 l  J

$ T( R* s) ~8 o+ }% m    5. 身; O. A: ^( M6 H% j  {+ l/ I# G
4 m# D5 p$ ^8 A, j% i1 G8 S3 E% a0 n
    6. 色+ D' y$ _1 {' I4 S7 {' T) T  F

1 ?) v! U, o6 Q# c6 ~% t- m& @: q    7. 声
- i- x+ w/ k+ r% L+ n  I0 P
5 U9 |! M8 N' O9 A% r! n  c) D    8. 香
1 C" u+ h& r1 s4 p! T  l
' }1 e, j0 a# S( c% u2 K+ q    9. 味8 z0 w! c' f' s1 O5 e

; ]+ B6 \& }  }, f    10. 触
7 O' s2 R: o9 Y& q& s ( k8 M2 m* G* N' I$ `
    11. 法处所摄色(五尘落于意识之影子)
& [! w0 ~1 T6 @$ b, K7 u5 @
) `* t# G' n7 V( W0 W 8 K. G/ Q( g) ], L% C; z# }
(四) 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
5 j8 d3 \$ S/ C( q- ~3 C
9 M6 q& E; K4 t, T3 h    1. 得(由贪心起)) j7 X* f' r8 ~0 @* Z

  ?3 O& Q/ D2 s! ~5 x+ E* b    2. 命根(生命)1 l1 _# z( N: d4 }7 l
, q4 g+ l% ^# F8 [8 f) E0 I
    3. 众同分(同类)/ I; f0 A1 t/ b; z
: _0 ], F2 G' p8 A7 P
    4. 异生性(类同报异)
% i. T" X8 B4 {( {$ A# {" e" V: g5 x / x+ o; a) |; V$ \0 P6 Z3 I% r9 {
    5. 无想定(外道外执未破)
9 ?9 w  P9 D' r# n 9 z# j3 |. w. t# V$ ^( N
    6. 灭尽定(外道法执未破)7 X9 `  o* x+ d; Z& Z9 q6 g& ]

3 m" S+ C% |# P    7. 无想报(生第四禅非想非非想处天)9 @& n4 c" D4 E' l- J1 \0 l' |. M

) s$ n' r8 u% g    8. 名身(名显用)
% K5 t" x' g; m4 F 1 V( D8 a2 T, w/ E/ j' f9 x
    9. 句身(句显法)" Y9 W  H! U0 `' Y) [

2 C) [& y0 e* C    10. 文身(字显体)
* h+ V: r$ {; E, J9 P; B
4 s5 e+ g( H& h, A    11. 生(成)* e+ N$ _# h% [' x3 q# M: H
  E* r$ J+ V' A' \. s  J
    12. 住(住)& [: T1 c' F6 H. ?3 y( z3 v
# a5 J9 U8 J: T2 {) j( i+ |
    13. 老(坏)
* y7 z, f7 l8 W. K/ T" u3 m7 g   w1 Y. X* y3 ~6 l) {
    14. 无常(空)
( ?! O( G) F1 H. \8 a
) }( @! ~! V0 O4 I2 Z$ a3 n    15. 流转(轮回)
+ v3 M  M( y1 q/ V ' P5 F/ v0 `/ w# ?
    16. 定异(因果定理与报之差别)* ^$ T  q& G8 l
! Z/ t- F9 }+ N6 z& r
    17. 相应(相应于定异之间)4 ^, A! p2 `, E; h/ n
; a( ]! ?# D- q* ^6 C$ o- _+ e" d( V
    18. 势速(迁变不停)  i5 C$ b9 R9 n
4 W( a! w1 u: a  F1 C
    19. 次第(法之次第)
7 L5 Q2 \& q$ o% n " B9 G/ ?3 x2 f1 B- q
    20. 时(时间性): R; F2 W; @, ?9 s

4 r; F1 g' m0 T+ ~# h/ S    21. 方(方位性)& {# C: K' `: L" x  G1 t

: A6 L" H6 a( f1 Q- ^    22. 数(数目性)& K7 C8 [; E& [( T+ }$ e

7 y' F5 A4 k5 v' _  N% n    23. 和合性(二乘执着于因缘和合)9 Q; T/ e! |2 L+ x2 q0 l
" R5 C' s' S! D& x4 S+ O* `
    24. 不和合性(外道执着于自然)6 n7 ~8 c: h7 ^# Z2 r( Q; S/ B
' \0 X! C" \; Q7 x5 S- v
5 m4 t" V' W; D8 r
(五) 无为法六 8 n" T+ H2 V& E# g/ y1 B% o

! I% R. c: R% ^# M. o$ R: ~& r    1. 虚空无为(空于四相)& _# X7 W$ l) T$ X; j
# u0 q1 A. t' H- K
    2. 择灭无为(权教菩萨所证涅槃境界)6 ~$ j. V' H! j  }3 {
6 a7 y' I% l1 [
    3. 非择灭无为(有为缘缺,实教菩萨所说)
+ \9 t) X6 O' S + M, B! r) F3 w
    4. 不动无为(定不动,生有色界天), Q  f5 g9 ?! L/ X7 ]

- R7 s7 o/ ], k8 |2 A    5. 想受灭无为(苦乐不动心,生无色界天)
5 Y0 d( O: ]2 Q 7 j' X$ A7 Z% Y! i5 R2 g) ^
    6. 真如无为(如来藏,圆成实性)
1 b+ t7 W' |' m5 v7 Y& M2 e5 [ ( C. m$ J* D& Z' T6 @, R2 y- p* T
◎编者的话
' E! c0 y' n7 u  K0 Z $ m6 a& z5 j* s# h# |5 u

! c' ]8 B% n5 ~' ~- M# z! L, g这本《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乃是在一九七○年时,宣化上人对一班美国青年弟子讲述的。这些弟子,虽然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可是对中文和佛学的了解却一窍不通。所以,上人用最简单的字句来表达最难解难明的百法。其中反覆解说,更加入训勉之词,上人用心良苦,为度初机,斯可见矣。 ' Z5 \, q/ N/ y. k

1 @0 T+ ~% \, y3 G) F& G: x9 C此书是由讲述现场记录的录音带重新笔记下来,所以尽量保持口语,使我们看书如身在讲堂,俨然灵山会上。 * v6 ]" A, x* Y) `1 [
& @& ]! W1 x, C! H: |! v
文中数度用鸽子作因果与报应的譬喻,乃是因为当时的讲堂就在美国加州三藩市中国城,屋檐上住的是鸽子。上人以现实境界来引喻,多方诱导,难怪美国青年从此种下深因。美国佛教由此兴起,是厚望焉。
5 Q% i* G( d! E, Y' \# i
9 ?0 j6 K5 v' d; V& u9 M* A% ^8 \( ~& l为使有缘看到此论的人,不要单执着于百法的名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20: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是要明白“一切法无我”去彻底修行,所以更将这百法列为简表,使曾看过此书的人,只要翻阅此表,在数分钟内就清晰地记忆每种不同的法,而对每种法脚踏实地去实践修行。例如我们能明白“心法”,明白了眼根的机能使我们看到色尘的鸽子,眼识使我们能分辨这东西的形状,再加上末那根本意识从第八识储藏的资料显示,告诉我们这件东西就是一只鸽子。这一切法都是虚假的,要是我们能认识清楚,离一切法,绝一切相,久而久之,自能断惑证真。
  f4 Q5 b. l7 L) E! k  f3 b# |) J  s* C/ ^
又如所有的烦恼、随烦恼、不定法等,我们若认识这每一种法,加以调治,所谓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由小悟而大悟,直至成就无上菩提。愿与读此论者共勉之! $ D! l4 W# I7 ]; ?5 _1 r9 W+ R% z& e
$ ~: H1 h- r5 A- a
0 {# D7 ^0 y, S' D) ?8 P  l
◎前言
( M- Q: f* O. N5 [' q6 S
, `' ]" J. ]6 s1 b# |1 ?* u: c7 J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5 c2 s8 V  m% k* B7 _
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七日 : ~+ m5 e. \. C. F8 I1 x& k1 W8 l/ d
( v1 Y. l2 B, u! b9 b! F6 k( B
佛所说的法,谓之经学;所订的戒律,称为律学;祖师们所作的文章,汇集而成论学。经所显现的是定学;律所显现的是戒学;论所显的是慧学,是培养智慧的。0 S2 E- `0 U$ y9 p
' M  Z9 m, e3 ^' B; P  ]
自本堂开办以来到现在,正式讲《百法明门论》,可说是第一次,以前虽然有人讲过这个论,但只是很简单地讲述,现在却是很慎重地详加解释。这样的讲解,在西方国家来说是非常稀有,因为少有人讲这个论,所以你想研究的话,就没有机会去研究明白;你不明白这个论,你就不会修行;你不会修行,就不会成佛;不会成佛,就永远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的时候很糊涂,不知道怎样就生出来,等到死的时候,想要明白,但是时间又不能等待你,又是糊糊涂涂地死去了。为什么你始终弄不明白呢?就是你没有想到这个《百法明门论》啊!没有得到这个《百法明门论》的意旨,所以你就糊涂生、糊涂死,就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地在六道里打圈子啦!
# c* q0 n/ ^$ i$ c) O, u; n' l/ G- w; M* j4 h, D9 Y3 `; V
现在我们开始讲这个《百法明门论》。什么叫《百法明门论》呢?也许你会说:“我以前不但没有见过这个论,我连听都没听过呀!”不错,你说的是很老实的话,很坦白的话,你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样的人还可以教,只怕的是你不知道说知道,待会儿人家问你知道什么,你就说:“哟,我忘了咧!”那就糟糕了。你不知道而说知道,这就是自己骗自己─不是骗别人,而是骗自己。不知以为知,不能以为能,这种人,我告诉你,是最愚痴的人,最笨的人!例如自己根本没有听见过这《百法明门论》,可是当有人问你:“你知不知道《百法明门论》这本书呢?”你却说:“唔,我知道啊!”人家再问:“那么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你看,头一句你说你知道,再详细一问内容,你却说忘了,这就叫不知以为知,不能以为能,不懂以为懂,不明以为明,这是最愚痴的。为什么会投胎做猪呢?就是因为前生尽是冒充,说什么都说知道,结果就做猪去了,所以我见到猪,我就觉得它们太可怜了!一点也不听教,一点也不依法修行,所以就堕落猪身。
6 v: O; B, }/ H. b+ g( N4 j$ d9 I- ?
这个法,不只是百法,本来是六百六十法,也不只是六百六十法,算起来最初是八万四千法这么多。佛陀最初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成佛的通路,后来因为众生的根性太愚痴,八万四千法门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弥勒菩萨就慈悲地造成了《瑜伽师地论》,把这八万四千法门编为六百六十法。六百六十法还是很多,单说名相也要费几年功夫才能把它记下来,后来天亲菩萨一观察,未来的大乘根性众生欢喜简略,于是乎把《瑜伽论》六百六十法中最重要的提纲挈领(纲就是一个网中主要的绳,提纲是拿着这条纲就可以把网提起来;挈领就是拿着衣服的领子,整件衣服也就整齐了)。也就是把六百六十法中的重点编成一百法,以一百个法门来造成一部《百法明门论》,好令所有世界的大乘根性众生容易记忆,容易明白,不用单记名相便要发几年长的时间。这部论,要是一个钟头才能把它背出来的话,那就是最笨的人;要是聪明的人呢?十分钟就可以把这一百种法都明白了,你说快不快?我们要明白这一百种法,由这一百种法的门径来入佛法之门。2 W2 _; _; I; }: X

/ g9 [" D& t7 r# q4 @2 l在未讲《百法明门论》之前,我有一些意见。在西方有一些讲佛法的人,是我所看见的,听到的,你要是问他什么是《百法明门论》,他会怎样答你呢?并不是像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居士什么是第一义谛,维摩居士什么话也不说,这不说就是第一义谛,说出来就把第一义谛赶跑了,这就是真的第一义谛。可是这个百法呢,与第一义谛不同,一定要说的,要是不说,闭上口、闭上眼睛,装模作样,说我学第一义谛,这就错啦,为什么呢?这一百种法一定要说的,不说就没办法再讲百法了。那么,为什么他不说呢?那就是他心里头不明白,不要说一百法,连一法也不懂,因为他一法不懂,所以就无法可说。你要问他说些什么,他只有瞪瞪眼睛,做一个鬼脸,在不,就张张口。唉!这样子,你说可怜不可怜!但是他一法不懂,一法不说,还是在百法之外去说法,左说右说、横说竖说、前说后说、上说下说,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咦!这个人会说法。”明白佛法的人一听便说:“嘿!胡说八道,在讲些什么呢?”就好像一个做伪币的人携着伪钞票到乡村去使用,没有人能分辨这些钞票是真是假,等到造币厂拿来比对的时候,才证明出真伪。听法也是一样,我们要有择法眼。什么是择法眼呢?就是知道是法、非法、染法、净法、善法、恶法、邪法、正法。你明白了这些,那你就有择法眼了。择法的意义并不是说你见到一个说法的人,声音大,会唱歌,并且唱得不错,你就给迷住了,连晚上睡觉也睡不着,总想他柔扬的歌声在你耳边叫唤,你说这多可怜!我现在呢?不会唱歌,只会说几句话给你们大家听听。
9 P, l- G7 s, e# g" k8 I( W$ J) V" t. ]  D" o5 V

9 C2 v, d9 `% \- q" C* ^  t& P  N◎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
8 y( w' a) R+ h8 F0 D, l( n
1 u. h# R$ j( M6 _. c$ \* m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E* x; p1 C) Z9 Q# [
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七日
: K4 j3 E' p6 ^/ h  C- p1 I9 N. G1 P
开经偈8 D8 }* u* P5 h6 v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6 A( x# F& v- M, P; L. H' \)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M. o$ L8 c5 {& e9 G- ?# K# E% N$ q

; k' R9 U; ^* u* C5 W* W全篇分四部份来讲:一、总释名题,二、造论者,三、译者,四、别解文义。
* N6 x: _! ]# L3 [! [1 ]% s7 G# u5 j8 w* w- M0 o; D: K% x) j9 W8 J3 f
壹、总释名题
0 [3 B- D2 N3 |: b$ h
  B- q3 l7 T2 p( B百法就是“一而十,十而百”之百,由一到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20: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非常后悔。怎么办呢?心里懊丧地自责:“我以前尽骂大乘佛教,我造了这么多的罪业,一定要下地狱啦!我这舌头真是坏透了。”想着就拿刀要把自己的舌头割下来。
8 Y7 @6 X" [6 f8 @2 C: L# l, H; O5 ?3 q4 y; F: A- q
今天中午我为什么说要割人的舌头呢?割人的笨舌头,割人的钝舌头,愚痴的舌头呢?就是因为天亲祖师这位菩萨忏悔要把自己的笨舌头,愚痴的舌头割掉。他说要割舌头,你看多危险啊!你们大家想一想,自己拿着刀要把伸出来的舌头割去,这不是好玩的,这不是开玩笑的,他真要割自己的舌头哟!
- C6 T& j* Y' d/ W1 N
2 @" g# j; K( M& R3 Y. d/ b无着菩萨在一旁看见这情景就吃惊地说:“二弟,你在做什么呀?快告诉我吧!”
+ y* W. `4 @$ {4 `7 U天亲菩萨悲哀地回答:“我真是罪无可赦,以前我尽骂大乘佛教,现在我看过这三部经典,才知道大乘的教理实在是太妙了!过去我尽是毁谤大乘,岂不是一定要堕拔舌地狱吗?我趁现在还活着,就把舌头割下来弥补我的罪过。”
  w! ~& O* D2 d5 ~
# c( z: I8 N$ D5 Q无着菩萨劝道:“二弟,你不要这么笨,这么愚痴,你可以换一个舌头啊!”7 U4 d' @( |( G2 z( o1 [; B/ F
/ u. T5 V! a2 I$ X& J# }- m
“怎么换法?”
* [( j9 U9 h5 ?5 h+ u' @  p  B2 [: u  |1 V% a2 d' Z! Q: b; p
“你以前那个舌头是用来毁谤大乘经典,现在你改变你的说法,用你的舌头来赞叹大乘经典,不就可以了吗?你又何必要割了它。”( ?. e5 D4 c! S, u: P9 K
+ u/ N/ T0 M+ I
“对啊!我如果把舌头割去,对大乘经典也没有帮助,要是我不割我的舌头,我便可以用这个以前毁谤大乘经典的舌头来赞叹大乘佛教,不是更好吗?”他才这样想,本然的智慧也就现前了,于是他一气呵成地造了这本《百法明门论》。- U6 ^% |* ~; T7 j2 \
( `/ B8 j7 m, L6 W4 B. H: ~
天亲菩萨的勇气很大,他真的完全改变了,所以自此以后他所造的论都是赞叹大乘的。他从前写了很多骂大乘佛教的书,他都通通烧毁了。现在,只遗留下来他赞叹大乘佛教的论文。
4 L' w4 n* H# ^& V
! i" e; n7 c4 B& Z6 y; L, S以上所讲的是天亲祖师的公案,还有“菩萨”两个字的解释。菩萨,也即是菩提萨埵,中国人喜欢简略,所以就称为菩萨。菩提萨埵是梵语,翻译华言叫“觉有情”,又叫“有情觉”。什么叫“觉有情”呢?这个觉就是觉悟,觉悟谁呢?觉悟一切的有情,这是一个解释。以自己的觉悟,自己开的智慧,来觉悟其他的有情众生。什么是“有情觉”呢?菩萨也是一个有情,也是一个众生,不过他觉悟了,他是众生之中一个觉悟的众生。“觉有情”就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去觉悟其他的众生;“有情觉”就是众生之中的一个觉悟者,也就是菩萨。
; [( Y6 U4 J# @1 t# {8 [
, j9 v* Y8 G* T. b1 E4 Z菩萨的名称很不错吧!很多人都愿意做菩萨,也愿意给自己挂上一个菩萨的招牌,叫人家称自己做菩萨,所以中国的出家人互相赞叹说:“哦,老菩萨你来了!”5 [2 u4 |& ?. }* x# E1 ~' c4 ^2 b. ?

% C; T0 j/ m+ z0 t“是的,老菩萨你也来了。”就这样他们互相打招呼。菩萨的称呼是属于旁人尊称你的,不是要对人说:“你应该叫我做菩萨啊!”
2 w7 R! \+ g. I. C9 p1 u$ i% Q2 y( w/ w: l. M/ C; H: C
太虚大师曾经说过:“大家应该称我为菩萨,为什么呢?比丘已过佛未成。”就是说我比丘戒已经受过了,又受了菩萨戒,所以你们不应该称我做比丘,应该称我做菩萨,但是不可以称我为佛,因为我还没有成佛。他这样说也不是一定要叫人家称他做菩萨,不过他是这么样和大家开玩笑吧!因为太虚大师是过来人,也真是菩萨,你叫他菩萨,他也是菩萨;你不叫他菩萨,他仍然是菩萨。你叫他,他也没多一点;你不叫他,他也没少一点,他故意和一些愚痴众生开玩笑罢了。金山活佛也是一样的说:“你们应该称我做活佛啊!”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意思。1 r7 `0 C/ q7 }  c( }
! S, h0 l% t% y, M4 r/ F7 m
那么天亲菩萨是不是自己写上“天亲菩萨造”这几个字在论文里呢?不是的。他当时造这篇《百法明门论》,只是写上“天亲造”罢了。后学们愿意尊重他,就给他加上“菩提萨埵”这么一个名衔,我相信天亲祖师绝对不会自己给自己加上菩提萨埵的名义。我们就将这一点来研究,应该知道不要好名。古语说:“上士无名,下士好名。”愿意做上士也可以,下士也可以,全凭你自己。& l0 w) s" M2 V# o9 Y/ a
3 K* F9 A4 y6 e. m5 c$ O
至于“造”就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著作。天亲菩萨着这部论。《百法明门论》很短,我希望在暑期班还未开课前就能把它讲完。
- K3 \1 @3 n2 r9 U0 g8 e  a1 ?( O6 @( W* s/ A7 K$ {
叁、译者
  g9 e% @; g7 @) {  g  X' [- @' {0 G! L5 n8 V$ y9 [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d9 j0 R: U5 o9 z5 p' @) r

  ?/ v( k, v2 d- C1 U现在讲翻译的人,这一部论是天亲菩萨所造,但他是以梵文写的,也就是古时候的印度文,必须翻译才能使印度以外国家的人明白,所以又要有人来翻译。今天我们因为这一部论能明白一切佛法,依法修行,这都是翻译人帮助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翻译这部论的人是谁,在佛教里有什么贡献。, c3 }# _1 B1 W$ ?8 t) e1 o
; R: z+ y4 A: l8 Q
“唐”就是唐朝。在唐朝时代,有一位出家人,这个人在佛教里的贡献最伟大,自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人能比得上这位法师。这位法师俗家姓陈,父亲是做官的,做的是穷官,不是有钱的官。为什么呢?因为他不贪污,不要老百姓的钱,甚至于政府的钱,他都不要。不是像现在做官的,总以为待遇太少,还要多方的左右图谋,从商贾或百姓身上找便宜。这一位清官,因为不贪钱,所以一生就是个穷官,虽然是个穷官,但是就积下福德,因此,生了几个儿子,就有两个出家修道。1 D" q+ }- ]! w2 R1 e; I
3 q: c! ^+ \- A
玄奘法师的哥哥是个出家人,也是位在当时很有修行的讲经法师,玄奘法师呢?他在十三岁时就出家了。出家之后就学习佛法,除非没有法师讲经,要不然不论那一位法师讲经,也无论多远,他一定要听经去。有讲经的,他就去听经;有讲律的,他就去听律;有讲论的,他就去听论。经、律、论三藏他都去听,风雨不改,甚至为了听经,连肚子饿也忘了。他是常以法为食──以佛法来作饮食。
7 s6 I, ]$ w! y$ I3 g7 @* m% m, H7 O5 m0 c  [
像这样经过了五年,他也受了具足戒。在这五年期间,他就是到各处听经学佛法,可是学了五年后,总觉得每一位法师所讲的道理都不相同。同样的经典,这位法师就这样讲,那位法师就那样讲,有智慧的法师和没有智慧的法师所讲的义理,就有冲突。可是玄奘法师他自己没有真正开悟,没有择法眼,不知道那个是对,那个是不对。也就好像昨天我说:“如果你懂佛法,就知道谁讲得对或不对,如果还没有懂佛法的时候,也就不知道啦!”所以我说唱歌唱得声音大一点,不懂佛法的人就认为这就是佛法,懂佛法的人就说:“啊!原来是在唱歌。”6 U% W# h' ~/ Q2 k' \# ?
2 O; w& L/ d5 y# O. ?/ [
当时玄奘法师听了这么多经典,发觉道理不相同,他也不知道那个是对,那个是不对,怎么办呢?究竟是依照那位法师的讲法才可以呢?于是乎他就发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20: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不是黑人,因为他脸上黑,身体不黑。他很有本领,帮助唐太宗打天下,立了很多汗马功劳。这个老修行大约做什么事情都是马马虎虎的,本来玄奘法师叫他找黄瓦的房子,可是他找错了,找了绿瓦的。绿瓦的是国公府,黄瓦的才是皇宫,他走错了路,便跑到尉迟恭那儿,托生做他哥哥的儿子。他长大后就欢喜喝酒、吃肉、玩女人。可能因为他不知多少劫在那里打坐没有出定,在打坐时打这些妄想:“这个肉是不错,酒也很好喝,女人也过得去。”所以再托生做人就放不下这三种东西。
; B1 A; c3 S4 q) F
& g9 r$ Y# J: q3 f. N玄奘法师找到他后,便对尉迟恭说:“你这个侄儿是我叫来帮我弘扬佛法的。”
$ w. u. O$ a$ u0 J/ ^
# |! g/ n/ Q6 M+ N- U& M尉迟恭说:“你叫他来,你就叫他去嘛!”
6 B, \) r0 h- w7 Z  Q& p& K
  d( f; {. V: v9 m3 D/ G但是玄奘法师叫他出家,他不去,还说:“谁要出家?出家有什么好处呀?我才不出家!”' a( ^" [7 N# ~8 t. v

( f  x- k$ l% X- l- K# M& i0 l玄奘法师就对唐太宗说了这段因缘,唐太宗说:“那我下圣旨叫他出家。”
- f0 G4 p  p6 X% w: J/ ?; d
/ P" A1 l1 [( w; Q7 q7 J2 G“他如果出家,一定会要求条件,无论什么条件,请皇上都答应他,只要他肯出家就可以了。”
9 Q% h8 H3 [9 T4 f; E( J( \+ I" K- Y7 [- Z. P3 G8 t+ r/ Q
唐太宗说:“好,就这么办!”于是乎把尉迟恭的侄儿叫到金銮殿上,叫他出家。中国那时不是讲民主和自由,不是愿意出家就出家,不愿意出家就不出家。皇帝叫你出家,你不出家就要死的,会被杀头的。他也怕杀头,于是乎就要求条件,要一车酒、一车肉、一车女人,唐太宗都答应了 。( o$ X! f5 Y1 ^/ b- [

, ^+ p, @5 W4 }0 @1 C9 G$ |这位侄儿没办法,就被安排了到大兴善寺出家去。他一到大兴善寺时,寺里就打鼓撞钟来欢迎他。他一听钟鼓响,就豁然开悟了。明白自己原来是在某某山修道的老修行。于是向后摆手说:“你们都回去吧!”把三车都不要了,虽然他不要三车,但一般人还叫他三车祖师。
) a, i3 d" V, i# _  Y8 R% h/ v4 y, U8 R9 Y9 ]: ]+ n
◎肆、别解文义
: E2 b2 G) o& T$ U! I; H/ M4 o8 X+ R+ L5 G: Y5 d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9 R. `  _8 H4 Q; i
- c2 F3 d! c( Z
“如”当“正如”讲,就是正如世尊所说的。世尊是佛的十号之一,佛是世出世之尊,所以叫世尊。这是世尊所说的。他所说的什么呢?就是“一切法”,这一切法是要无我,为什么要无我呢?这个“我”是真真实实的在这个地方,怎么又说无我呢?就算你那个“我”在这儿,等你死了,还是你的身体,那么你那个“我”到什么地方去了?你若说有“我”,这个“我”死的时候没有了,那么活的时候怎么会有个“我”呢?这就是疑问。佛就是讲这一切法无我的法。不要像有些不明白的人,自己连法还不懂,但是却说:“这就是我讲的法,这是我讲的经。”总把这个“我”放在前面。一对鸽子为什么做了鸽子(佛教讲堂的屋檐上常有鸽子飞来飞去)? 就因为它们都有“我”,没有行佛所说的法,它们不能够无我。有了“我”就变成飞禽,变成畜生。
  G0 N& F$ t2 j% o3 ]
5 R% [& I% S* t0 v" Z这个“我”就是一个我见,是不应该有的。《金刚经》上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就是无我见。说深一层,不单是“我”不应该有,“法”也不应该有。一切法都没有了,所以“我”更不应该存在了。一般修道人,必须要达到“无我”这两个字,才能法法皆圆。你要是能够无我,一切法都圆融无碍。随拈一法,无非法界,这就是法界性,就是一切法现前。虽然一切法现前,而又要没有一切法,妙就是妙在这个地方,不容易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一切法现前,却不执着一切法,空诸法相,一切法相都没有了,到这个时候,真是圆融无碍,得大自在。你若能没有我,才能得自在;你若不能没有我呢?就不能得到自在。但是,怎么可以没有我呢?不容易。我现在在这儿讲经,你怎么可以说没有我呢?你在这儿听经,你就要不知道你在这儿,把我空了,无人无我,也没有人,也没有我,也没有法,人空法空。
) ]# s; ]4 `7 h: I( J6 t( {9 p4 E! F3 E# l% [, [
但是你所以不能没有“你”的原因,就是因为你有执着。执着什么呢?执着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色身的假我,以为是我了。其实我方才没说吗?你死了,还是这个身体,却没有知觉了。这个“我”跑到什么地方去呢?你那个“我”像须弥山那么大,到死的时候,跑到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你说这可怜不可怜?外道呢?他们就执着有一个大我,又有个小我,神我,他们这个“我”就多着啦!他们说:“没有什么比我这个‘大我’大了,没有什么比我这个‘小我’更小了,最有用的还是大小我中间的‘神我’。”这是外道执着的“神我”,亦即是外道的“我”。
* o) v6 O7 n9 d& _6 u还有小乘执着的涅槃偏见,这个偏见他说是“我”。菩萨呢?也有所执着,执着有众生可度,有佛道可求,在所证的真如境界上,未能达到无证亦无得。他们还有所证、有所得,也知道证得这个真如,所以没有忘了我,还是有一个“我”。有“我”就是有妄,所以佛所说的法,就是要把一切法,都用无我来修行到大乘境界上。 8 }( G. B% d+ }( X8 T. N

0 ^- \+ B/ y7 J& w1 O1 Y9 w以下的论文都是天亲菩萨所造。 ! U4 w( ]! _" h6 Q7 G& `" J, r0 b

- t# t+ j, b8 c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 Z% m4 K9 ^( ^1 \5 w' e; G- K7 G- l- s6 E
什么是一切法?怎么是无我呢? # z2 q* w3 Z% ~  p4 e+ v6 H; q
9 M6 H8 a( h" [% S  C3 p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7 q) J: `  ?9 h* _. ?

: r5 r9 H" \: E8 r4 ]! ]这是说一切法大略有五种,只能大慨讲,不能详细讲,详细讲就太多了。   G6 W4 [& \# C

$ m; x) F/ `) y+ m& x. }“一者心法”。第一种是心法,也就是心王,一切法之王,因为一切法都是从心法建立起来,若没有心王,就没有一切法,所以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心法就是心王之法,共有八种,在下面将会详细解释。% |/ X% l- B% ^4 w( Q
“二者心所有法”。亦即是心所法,又叫心使,使就是一个使唤人,也就是心的工人。心是王,心所就好像是大臣或工人似的,替国王去做事。做事的时候,必须用这个心所。心所又叫“心数”,有五十一个,这些法都是依照心而起的,是心家所有,心家就是心王,所以叫心所有法。 # w- U+ I! J$ d; J+ J
9 _' M3 M0 [4 O: R' s
“三者色法”。凡是有形质、有实体的都叫色法,不是单单有颜色才叫色法,有障碍的都是色法,有十一种,后面再讲。
/ H9 {) y5 Q6 y% w+ c1 V
8 r" h5 M9 s& }# q( j; {6 Q1 h“四者心不相应行法”。这种法和其余的四法都不合作。相应就是合作,它是不合作者,是自己单独不相应地从心生出来的。这种法是属于一切行,有所表现的。 # m3 J( R  u0 u9 H- b' P
# v+ r. y8 c8 b/ S6 `, [* S) {
“五者无为法”。前面四种都是有为法,后面这种是无为法。无为法是修出世大乘的一种法,所以,要修出世法才能证得这种境界。以上所说五种法,讲到正文时,我们会详细分析。
6 E# n, K& m9 }/ q0 g1 \2 r& g
: ^! J' k( q+ H3 H5 B1 H8 d$ e- ^在这一切法中,前四种是有为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20: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种是无为法。如果单是认识前面四种,就是凡夫外道,若单认识无为法,就是小乘偏空,没有达到大乘境界。大乘的境界是什么呢?即有为而无为,就是在有为法上,体会到无为法;不是离开有为法,再另外找一个无为法。有为无为只是一念心的转变,在有为法上,你就能了解无为法,即世间而出世间,在世界上你一切一切都明白了。无争、无贪、无挂无碍,自在圆融,这种境界你说多快乐!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大乘菩萨,如果再能在“无我”上用功夫,勇猛精进,就能达到究竟妙觉的果位了。 # d; L2 n4 c- w. j: t- s& _0 W
7 [$ E- K6 t5 f/ ^- [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8 {/ \7 B" s) c5 T/ C
' _* j- M6 j3 H% V+ ~0 Q1 G2 v
“一切最胜故”说的就是第一种心法。因为在一切法中,它是心王,也是在一切法中最胜的。
% Y* g$ R: U* R
. t0 ]/ I4 P4 J6 P2 _3 t' }“与此相应故”就是指第二种心所有法。心所有法与心王是相应的,它是听心王的指挥。
! T" P3 ]* k" s4 O' @# U. ?: T, }  W  w. b, ~* V7 b
“二所现影故”说的是第三种色法。色法是心法和心所有法显现出来的一种影子,是八识中的一个相分。本来是没有自体,因为我们看见的一切形相,根本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八识中的“见分”生起妄执分别,认取由八识中的“相分”变现出来的影像以为实境。 ) Y0 u3 E8 s4 Y. q7 `+ e% R) ~
' r- Z2 F4 F, M7 B
“三位差别故”说的是第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也是由心法,心所有法和色法所分别出来的。 7 G+ ]  y' C( q- S; y2 m
9 e5 {& B! @+ R" d
“四所显示故”指的是特别深奥的第五种无为法。是很难明白的,因为没法子明白,所以要藉“有为法”来显示“无为法”。
" ?/ D! q8 {9 ?7 T+ `( j7 ]) o
- W1 w) e7 G. }“如是次第”,这就是法的次序;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 d9 p) f5 f- \

2 A0 ~, {; ^2 Y$ n! L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 K2 _2 F; f+ A5 A% ^0 q. F

7 S+ G: [+ Z  R  \/ Q" y现在讲的是第一心法。心法略有八种: + X. U/ c3 c( d2 f1 K9 W

# X0 }2 `7 s) g2 h( Q5 I( z(一)眼识。眼能见,不是眼能见,而是识能见。 ! l0 s3 \$ |0 @) V9 j0 x3 V2 I
; A& v4 `* s  L$ B. G
你说眼睛能看,把眼睛割出来放在一边,你看它能看不能看?你说我不去看电影,我把我的眼睛挖出来,你带它去看电影吧!你说它会不会看?当然不会看,所以眼睛是不能看,是什么能看呢?是那个识。这个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心识那里来的。 3 Q( ~0 S* E' Y; F; O
/ J- ~1 O9 F, D0 ^4 ]$ D3 l
(二)耳识。耳能听,不是耳能听,因为如果你把耳朵割下来放在一边,它就不能听。
8 L9 @$ a4 S  l1 u/ D
2 ]) ]8 Q2 {: R1 E* g, S(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都是和上述同一道理。
. f* ?0 }' M# P0 l' c  c" z' ]: l& z7 }) Y  C) M0 e& b
刚才所讲的六识,是由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的,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这十八界在《心经》上说过,要详细研究,可以参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
+ @6 R2 k( j% U, ^1 y' ~' u
+ V& l0 O1 _+ [- m+ e第六识意识并不是意识的本体,真正意识的体是第七识。第六识只是意的用。
9 X/ _& I  o$ r1 C4 Z  M
& Q6 w  m- @( G1 ](七)末那识。心法的第七种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是梵文,翻译华言为“染污”,所以又称为“染污识”。第七识的任务是把第六意识的用,交给第八识,所以也叫“传送识”。 # N( L7 _2 }: ~
' ?; Q3 o; `0 v$ U  e
第六识是依第七识而有的。第七识是根本意识,根本意识是意识之根,第六识是意识之用。第七识也叫“染净依”─染就是第六意识的染依;第八识是净,也是依第七识,所以第七识叫染净依。 % \! y3 \& A* Y

( ?) B$ Q7 w+ A(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转变过来,就是如来藏性,所谓转八识(八种识),成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阿赖耶是梵语,翻译华言为“含藏”。含藏就好像埋在地下的种子,还没有长出来的时候,就藏在泥土里。我们常说心田,也就是将心譬喻做田地,所以说:“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我们所接触的一切境界,无论是善是恶,是染是净,都放在第八识里,所以叫含藏识。含藏识通过修行,就变为如来藏性,只要会用它,就是大圆镜智现前了。如果不会用它,尽打妄想,每一个妄想,都是由第八识生出来的,这种微细的念,你觉察不到,所以说:“一念不觉生三细。”这时就把如来藏性变成第八识了。从第八识变回如来藏性,就是返本还原。 2 P6 \8 x9 |' }( n' _
4 p: q' {  R9 Q5 @0 F
含藏有三个意思:一、能藏。能藏什么呢?能藏善恶的种子。二、所藏。所藏的种子都在八识里面,一切善恶业都含藏在内。三、执藏。有所执着,都执藏在这第八识里面。我们一切所行所作,一念善或是一念恶,都藏在第八识内。所有一切法都是由八识变现出来的,我们所见的是八识的相。看见的东西是八识的相分,我们能见就是识的见分,所以说万法唯识,一切都是由识生出来的。净的时候是真如,染的时候叫识,这个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性,也就是善恶的本源,也就是一切凡夫和圣人都有的一座房子,也就是本有的家乡。 , M/ ?, h1 a$ _- t& a- d

& Y7 N# a; Y2 [5 n阿赖耶又翻译为“无没”,什么是无没呢?就是真如随着生死而不会没失,不会脱掉,不会没落。以上是第八识大慨的意思。
! E  }6 v) |+ U! x$ L1 L
* S! C2 E0 m1 ^6 b& e: w-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根本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 X+ d- U. P+ A1 _2 L8 O1 C( M& P
心所有法,是属于心法,不过这是心所,不是心法。心王就是第八识,如果心法在现量时(现量就是真性现前,周遍法界的体量) ,就没有尘劳,那便可以停止一切的业报。可是因为有心所,心所就帮着心王做出很多善事、恶事,以致造成善业、恶业。好像皇帝没做什么事,做事的只是文武百官,全都是大臣们来帮他办事。心王好比皇帝,心所好比宰官大臣,一共有五十一个大臣,这就好比五十一种“心使”,心使的意思就是供人使唤的。又叫“心数”,因为心里头的思想不知多少,没有数量那么多。重要的心数大略可分为五十一种,也就是论文说的“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
" C; u" p# o& ]0 s& f  H5 p: l0 N* C
又说“分为六位”,这是说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可划分为六个单位,如下:
( h- [/ g' h+ l$ o: E6 _0 @  l. v0 ~  V: b0 F
“一遍行有五”:它是遍一切处,无不周遍的,遍行心所有法是五种。
, \' s# e; a( E! Q  T! f' f
8 L3 P1 w; \8 N4 ]( D" y“二别境有五”:别境是不周遍的、个别的、单独的和特别的境界,共有五种。
* X9 t4 L7 ~3 n8 W
& M0 y* u$ ?, l+ w5 w“三善有十一”:属于善法的有十一种。 6 v4 X1 e4 m9 B: Z+ h1 x! e
- h* R! _: `* K2 A# R5 {! b: J4 Y
“四根本烦恼有六”:我们人没有一时一刻无烦恼啊!你现在有的是那一种烦恼呢?这烦恼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这六种烦恼就可以给你一个答案。六种烦恼就是六种毒药。 ( s6 {- P2 l* q4 D% v$ W

% \) u# P/ {: P& f/ }“五随烦恼有二十”:除了六种根本烦恼外,又有随烦恼。随烦恼是枝末,末梢的二十种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20: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列为小烦恼、中烦恼、大烦恼。 0 \4 ?4 R' G, g, _
: `# Y$ Q* M( G
“六不定有四”:第六单位是不定的心所有法,共有四种。 # N$ M6 L& B$ w: R* N

' Y, J- ]( K5 S) _/ {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 g- G* k, l- [4 B8 {( v! \7 D, e
' x9 }+ [. _' k现在详述遍行五。 % M2 Y8 f8 x' \! N
; c+ z6 A/ `( r4 Y
(一)作意。作意取境,为什么要作意呢?作意就是要找境界,本来心王不会作意的,可是,因为历劫的习气和善业恶业的种子,薰进八识里面,好像烟薰一般,因为这种缘故,心被鼓动了,不知不觉间有了作意,这就是心生境的开始。菩萨的境界无所不知,不必作意就知道一切善恶因果;罗汉呢?就要作意,作意就是想一想,他对于什么事情作意观察,就知道因果本末。譬如为什么檐前的三十二只鸽子都跑了呢?原来它们是前生种下的业,做人的时候不修行用功,应出家也不出家,应修行也不修行,应吃斋也不吃斋,应念佛也不念佛,总是不认真去做。不要说鸽子,就拿现在到这里来的人来说,有的来到了佛教讲堂,就不走了;有的一进门就跑了;有的连门口也不能进的。不要以为这是很平常的因缘,这其中就有特殊的因果。凡是到佛教讲堂来的人,要是没有善根,就没有办法入此门来;要是没有善根,也没有办法来这儿听经。凡来听经的人都是有善根的,不过善根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想要发菩提心,一定要多听佛法,明白佛法了,就自然会发菩提心了。 6 p( a" m% M; y) C% W" k2 [
* _+ x& b5 s* t
(二)触。作意是周遍的,触也是周遍的。 可是这个触,是受、想、思这三个心所所依。先有触,然后就有了受、有了想、有了思,所以这个触是受、想、思的所依止。有这种触境,触的境界,就有了一种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所以前边那个作意,是由心生境的一个开始;这个触,就是由境生心的开始,就生出这种妄想心来。 7 B$ l: U$ R' Y" v2 `- w' D
: y7 c6 u" |1 N. c5 w2 o
(三)受。妄想心一生,就对于所对的境界有一种领受的心,生出受心所法来。 5 @$ D7 m( m! Q- @# m4 Q1 M) k6 P
9 x# u. ^; l: d8 h7 w8 N* {. ~
(四)想。想要领受就有想相。你想这个境界的时候,也就跟随着这个境界跑了! 0 \" L% |  C& }! [) G
  y- G; N0 r6 |3 e
(五)思。由境就生妄想心,由想相就有“思”了。什么叫思呢?思可以支配这个心,令这个心去筹量、盘算怎样才能得到这个境界,也就是想办法。 # N+ G6 Z! E" X- p

. K& |+ e; o$ w8 ?% N0 N  N/ U3 w前面所说的就是遍行五,遍行就是遍于三性,何谓三性?就是善性、恶性、无记性。这五种遍行是通于善性、恶性和无记性的。善性和恶性的意义很明显,无记性的解释就是没有记取,是善是恶都不知道。大约和I don’t know差不多。无记又通三时,又叫一切时,即是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时也称三世:过去、现在和未来世。例如今天是现在世,昨天就是过去世,明天就是未来世。过去的时刻是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时刻又不能停顿,未来的时刻还没有来。所以是没有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虽然说是通三世,也了不可得。如果你能随时把这五种遍行停止,那就不会造成恶业,你要是不停止,它们又有了,所以叫遍行五。遍行五还没有做出善恶业来,到了别境五就不能停止造业了。
& h, M! Z0 o/ C( ^  w
  x, i' O* |' |# J: Q1 F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 n* S% j/ e2 {
2 |9 e( B3 c/ W“别境”。别就是特别,也是分别、个别。别境五和遍行五不同的地方,就是在遍行五的境界中,如果具有任何其中之一,就连带着五种关系。别境五是个别而不遍行,和遍行五正是相反,每一种境界都是个别独立生出来的,和其他四种境界并没有连带关系。别境五的产生是以攀缘心为缘造成每种境界,而遍行五是由善恶念生出来的。当遍行心所法刚要生出来的时候,还可以把它制止,叫它不要生,那就是用功修行,就可以停止这个善恶念的产生。善恶念不生,所造的善恶业行也就没有了。要是“别境”五种心所法生出来的话,善恶念就不能停止了,所以别境五就是为善为恶的一个开始。 , N% H( t8 i7 ~

: }4 w3 E) y+ c' F& i(一)欲。欲就是希望,有希望就想占有,所以就叫希望欲取。欲取什么呢?欲取这种快乐的境界,想得到这种境界。
  i/ e! s9 D+ a5 S9 c) H. |: T: s& E# K. \
(二)胜解。什么是胜解呢?胜解就是当境界来了,便去审决。审就是审察,看一看这事情该怎么办,作出决定,这就是审决。当这个心还在审决的时候,任何其他因缘都不能牵动这审决的心,那就是“胜解”。
, Q+ C; c2 L5 \+ H7 f2 w7 C
; H% B) _9 h( e+ X. N/ T4 A/ u(三)念。念就是明记,明白的明,不忘记的记。明记什么呢?明记你以前曾经学习的境界。例如你是学生,现在学校里的情形你都记得,这就是念,念就是明记不忘。 6 s/ f8 l  \# K( \, g4 w. s2 s
0 l6 `7 R$ ]; ~7 W3 x" q4 s6 c
(四)定。这个定不是戒定慧那个定,这个定就是专注于彼,心不散乱。“注”是注意,“彼”是另外一个方向。譬如你心里注意某一件事情,不想其他的事,这叫专一,专一就是当一般人希望成功地做成某件事,就集中精神,这就是“定”,有时这种定也会生出智慧、知识来。
; v* l% f! Y/ _4 T4 i, q
+ V' `0 {  G4 S. [$ Z/ S5 }- ](五)慧。这不是出世智慧的慧,这是一般普通人所有的世间智慧,不是修道人修出来的智慧。世间的智慧是含有一种拣择心的,拣是拣选,择是思量,即是去拣选可以或不可以,这就是譬如你已经做了一件事,然后你又思量这件事情做得好与不好,对或不对,这就是世间的智慧。要是出世法的智慧呢?出世法的定与慧是互相帮助的,定帮助慧,慧也帮助定;世间法的定慧,是单独成立的,不能同时有定就有慧,有慧就有定。世间法的定和慧,是不能同时现前的,有定就没有慧,有慧就没有定,所以定和慧是分开的个别境界,而不是有一种境就具有五种的遍行境界,也不是有一种心就附带着五种心。别境是单独的,每种境界都不同,因为不同,所以就于所乐的境界上生出一种“欲”;在决定的境界上,又生出一种“胜解”来;遇到以前熟习的境界,就生出一种“念”;在一心观想的境界上,就会生出“定”来,生出“慧”来。
1 Y  V, I8 U' L' z, X( h
5 X( z( r* Y( i/ ~5 R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 c  v% t% c4 \9 j4 z2 c

9 u' T, i0 x1 j! m3 W* U; c五十一种心所分成六位,第三位是“善十一”。善都是好的,所以谓之善。善是帮助我们的,帮助我们修行,帮助我们成功。那么,这十一种善心所,是什么呢?
5 N, k' b) ~; S1 B8 S6 [% @. D! a& m0 j; c9 G/ ^4 q- j" k! C
(一)信。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要有信心。第一要信自己,信自己什么呢?要信自己决定可以成佛,要信自己和佛是没有什么分别的。没有分别是在佛性上说没有分别,但是还要修行,修行就可以成佛,我们一定要信这个道理。不单信自己可以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20: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要信其他的人都可以成佛;不单信其他的人可以成佛,也要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有了这种信心,自己就要守规矩,守规矩就是守戒律,守戒律才能成佛。自己这样,也教其他人这样,也教一切众生这样。这个信心要坚固,像石头那么坚固,那么硬,不要像灰堆那样的信心,用手一碰就没有了。
+ r) t9 Y# ?7 S% s0 @! I3 O9 {
0 i/ S' v, F* Z" }  c* V0 o(二)精进。有了信心,就要去做去,这就是精进。精进什么呢?精进修行,念佛、念法、念僧都要精进。不要往后退,要往前进,精进又精进。
8 ?7 i# f4 v2 V
3 j: a. B5 `+ h(三)惭。是对自己说的,自己应该生一种惭心:“唉!我自己做的事情很不对,应该改过自新。”
6 ]* K: a" }/ ?* r( g! W$ Y& s+ E
. ^5 ]" g0 }/ U( u(四)愧。是指对人而说,对人要生一种愧心,觉得自己总不如人,不要总觉自己比人好,心里想:“啊!这个人真比我好,他总是这么和颜悦色,不忧愁烦恼,为什么我会这么多忧愁?”要有这种愧不如人的心。
  z- s7 ?4 r! }* T! A# }6 e) s. _, C5 n
(五)无贪。不要生出一种贪心,这个贪,没有得到的时候想得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掉,这就是贪心。希望人人都不要有贪心,不要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我叫你们不要有贪心,但是我自己要有贪心,我这贪心是替你们生出来的,是为美国一切人生出来的。贪什么呢?贪想要造一个庙,建立一个道场,好给美国地区的人去修行。大家共同有一个道场才可以修行,连道场都没有,修道就难了。要有道也要有场,所以要贪一个道场,这个道场就要现出来了,为什么要现出来了呢?就因为我生出这个贪心,就把它贪出来。本来我不想生这个贪心,但是,如果我不生这个贪心,你们成佛的机会也就会很慢,所以我生出这个贪心,贪你们大家快点成佛,你们大家都要帮忙我生这个贪心。为什么说不要贪,现在又要贪呢?这是为人贪,为众生贪,不是为自己贪,所以这个贪心不妨大一点。
5 g8 u" N/ i$ B. z/ r! z( a3 @. V+ f" [
贪嗔痴就是三毒,无贪、无嗔、无痴即是三善根。上星期我说叫人不要贪而我要贪,这个贪不是为“我”就不算贪,要是为自己而贪那就是贪,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其他的众生,这不是贪。可是这样就容易出毛病,容易令人认识不清楚,也很容易令人假借这个题目来贪,说不是为自己贪而是为他人贪,但实际上还是为自己。为自己就是贪,要怎样才不是为自己呢?不为自己的名,不为自己的利,那就是不为自己。为什么贪是不好呢?因为它是一种染污法,染着就是不干净,有贪就不干净,有所染污,有所执着。这个贪能招苦果,我们受苦报受苦果,就是因为有贪而造成的。 & O5 Z6 J1 \1 g+ ]1 w* l
3 x& z( ~; I, W/ @! O) _5 s
(六)无嗔。嗔是嗔恚,心里有一种恨。我们也不要有嗔心。 ' {0 `& O& R; V5 |; F& s- m6 g
0 d9 {5 [8 p6 ^* h
(七)无痴。痴就是昏暗,以暗为相,昏暗便是无明。如果能够无贪、无嗔、无痴,那就是三善根成就了。
, K1 g0 E: J! G; J* v3 f' Y# R' c( L0 A' x; {: C! S
(八)轻安。轻安就是禅定的一种前方便。在禅定未得到以前,有一种轻安的境界。这种轻安境界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它是从精进而来的。精进于善法,而止住一切的恶法,再加上三善根(无贪、无嗔、无痴) 所得的功德,就会产生一种轻安的感觉─觉得身心舒畅,身自在,心也自在。到了那种境界就会感觉非常快乐,这就是参禅时有的无上快乐境界。 ; c: A4 |0 t8 g' @1 d6 L
& v+ r# T7 g+ X9 T6 M
(九)不放逸。不放逸就是守规矩,不守规矩就是放逸。不放逸就是守规矩,依法修行,时时刻刻都不随随便便。什么叫放逸,好像有人初来在暑期班的时候,有时把腿伸直搁在前面的凳子上,就是放逸的表现;现在呢?他就没有这种情形了,所以就叫不放逸。
: p# Q( L* n  K8 ~$ G* h: F: J' ?2 O( |& ~; p
(十)行舍。行舍就是将五蕴中行蕴里面所有一切染污法都舍去。舍什么呢?舍去不合乎规矩的恶法。行蕴中的舍和受蕴中的舍是不同的,受蕴的舍是随觉随舍,而行蕴的舍在行蕴内念念迁流,不停薰化不合规则的念,而令它舍掉。舍一点就与道相应一点,所以念念舍就念念入,入就是入道。 3 @9 E- @$ ~+ q4 c5 \" t2 u5 q

4 a0 }: V: I% K4 [7 T6 e6 K& b3 i8 Q9 m(十一)不害。不恼害一切众生。不害和嗔不同。嗔是由于他人不顺着我的心意去做,而生嗔恨;不害是克制自己,不去损害他人。嗔是人违背我的意思时,我就生嗔恨心;不害就是我不去害人。 % g, y3 S: Z/ [1 b
0 L2 x) R1 }- B% ~3 C8 s2 B
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
1 f% X, \* y$ T
; O, r: L! k" ~% [2 b2 O6 r8 ]/ l“烦恼六者”应加上根本二字。烦恼就是无明,无明也就是痴,应该排在六烦恼中第三,所以用“根本”二字作为分别。根本烦恼就是十使。十使即五钝使和五利使。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这就是五种不正见。为什么叫钝呢?因为它于事情上无所明了而不能决定,来得非常缓慢,所以叫钝使。利呢?利是很快的,遇到事情很快就决定了,所以就叫五利使。
3 q) x  J; D3 C& g) E1 J) \. ?8 c9 \% s$ [& v# @" [: W
(一)贪。贪就是贪而无厌,所以一切的财、色、名、食、睡都贪;色、声、香、味、触也贪。
7 X3 l, M4 C( T" P
2 j* |5 ]! Z- ^% I# W7 `+ X3 u(二)嗔。因为贪,得不到就生出一种嗔恨心,嗔恨之后就变成无明了。
0 w2 _4 V. E' e# d) G+ i$ P/ [
# Z7 e- l( s+ t* l3 @2 X, `; G(三)痴。就是无明,有无明就胡作非为,什么都敢去做。
- d7 e% ~6 n+ ?  D) _/ |# G& b  R! b3 `  N
(四)慢。是骄慢,轻人傲物,对他人看不起,很骄傲的。
5 z5 N( P# F( F7 a
, h6 u2 U  m! y% H% ](五)疑。疑就是遇到事情不能决定,有所疑惑。 4 J9 \& p5 u' I# }+ @

2 G5 O0 v/ J( g' P1 H3 l( ^(六)不正见:
( V/ l" P+ _+ v
9 W! r" k4 l: A$ L% K: y& T1. 身见。执着身是我的,执着我所有是我的,由身见就生出边见来。
0 ]: X$ `, g  a. Z% m6 V0 l, [6 H( B% F
2. 边见。偏于一边,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不是太过就是不及,不合乎中道,与中道不相合。
) K, m* g- H, F: ^4 o0 {0 f" s# g& w, R
3. 见取见。就是执着有所取,就是想占有,亦即十二因缘中的“取”,见取见是非果计果,未能得到的果,却妄认为能得到。 ; V0 k* _0 m- Q( t9 G1 Y- m$ p
, h* J6 }* P, Z1 p! H
4. 戒禁取见。“戒”就是守戒的戒,“禁取”就是不应该守的戒却去守,就好像印度持牛、狗戒的那一派,非因计因。本来这个因不正当的,他以为正当。 1 O3 u, F1 u7 ]# o

! x5 K$ |; n/ {6 y# Q; ^5. 邪见。即邪知邪见。具有邪见的人,你叫他讲正法,他不会讲,只会讲染污法。什么是染污法,讲男女的这一套,讲男的怎样,女的如何,这就是邪见。他会对人说:“不要守戒啊!守戒律是没用的,愚痴人才守戒律,有智慧的人何必守戒律呢!”他就是讲这些染污法扰乱人家的道心,本来这个人心里很清净的,没有欲念,也没有染污心,正修行到快要得到禅定的境界,将把客尘都赶跑,正在这时,听了染污法,又给客尘黏着,生出很多欲念。所以在说法的时候,无论是出家人在家人,男人女人,都不应该讲任何染污法,应该要讲清净法,教人清净六根,不要引诱人生出淫欲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21: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鬼神合其吉凶”。天有多大德行,我就有多大德行;地有多大德行,我也有多大德行。太阳光明,我和太阳的光明是一样的;月光光明,我和月光的光明也是一样的。春夏秋冬有四时的时间性,春天万物发芽,夏天万物成长,秋天收割,冬天收藏。修行要是能达到虚空的境界,也就会与春夏秋冬四季顺序而生存。再其次,鬼神所知道的事情,你也知道了,你看妙不妙?这是说能到虚空无为的境界时,就与大自然合成一体。 $ H9 h, W5 s- U' A! H
7 \+ [6 G6 V) ?9 e. W5 r  D
(二)择灭无为。择就是拣择,拣择这个灭的无为。说有所拣择,这好像有为似的。这个择是有为,等到灭的时候,也即是没有身体的时候,就是无为了,所以这个法不算在前面所说的九十四种法内。 . p. x1 e/ }8 B, `
0 J  o* S  t' U  p
(三)非择灭无为。前面所说的择灭无为,是权教菩萨所证的涅槃境界。二乘分析色相来观空,明白了空理,即是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则是本能的,而不用法性的拣择力,由本来清净自性所显现,是实教菩萨所证的境界。权教菩萨所证的择灭无为,是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实教菩萨所证的非择灭无为也叫“有为缘缺”,那就是有为法中缺乏一种因缘,亦即有为的缘不具足,凡夫和二乘人有的时候也有这种境界。 2 j4 {( N# W# h; t! {0 `( S2 Y, \

  ]- Y' s7 W' J8 o(四)不动灭无为。这不动就是修的不动定,这不动定是本来不动的,不像修无想定那一种不动。 , O2 b. ]0 G( E6 K4 G
, f% y# v: k/ ~& ^' a- S3 l
(五)想受灭无为。前面说的不动灭无为是生到色界天去,到想受灭无为就生到无色界天去了。这时,苦乐都不动于心,对苦的境界、乐的境界都无所摇动。不像我们这些人,遇到一个苦的境界,就觉得受不了;遇到一个乐的境界,就想跟着它跑,“怎么回事?哦,快去看看,试一试!”或者听到有人说:“这是一件新奇的东西,这国家没有的,真是可口啊!”
- V3 d. A- I9 h% Q6 U& K; v5 w# ^3 w7 {8 W
“是吗?我也想尝一尝。”于是跟着这个“味”跑了。这是苦乐都动心,到想受灭的境界,苦乐就不动心了。享福也可以,受苦也可以,一点也不加造作,一点也不用强忍,根本就无动于衷,也就是本来怎样都可以,Everything’s O.K.了,这就叫苦乐不动。想和受,苦受和乐受都灭掉,这就叫想受灭无为。修到这种境界,就可到色界天了,也就是五不还天的所在,三果圣人所住的地方。 3 ^* z/ [1 d6 _7 B

  |. o3 w; }2 Q( p& |" t佛在世时,有一次舍利弗的舅舅说他什么法都不受,苦乐都不受来表示自己有定力,于是佛陀问他:“还受不受这个‘见?’”即时他就无话可说。因为他这不受,根本就是“见”要是他说受,那么他先前所说的什么都不受就不成立了,所以他还没有到Everything’s O.K.的境界,因为他还有个“不受”,所以他就失败了。若有不受,就有受了。其实没有“受”,没有“不受”,那就无胜无败了,无为就是这样解释。
" d, Y4 R$ C( E5 q/ I  ]3 }$ m, ^( h, z. b$ y
(六)真如无为。什么叫真如无为呢?有人说:“我听过了,真如就是本来的佛性,又叫涅槃,又叫如来藏,有很多名称,不就是这个真如吗?”虽然是这个,但是你也没认识清楚,不是这个,你更不认识了。这个是什么呢?这个就是不妄不倒,不妄就是不打妄语,不倒就是不颠倒,不妄不倒就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这叫真如。你想明白这个真如,就先要知道我们有的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这是我们人人都有的颠倒。真如就是圆成实性。 " z9 L9 k: M, {0 M
- v) ?; A5 g6 {7 D: f, Y7 k% w# ?
1.遍计执性。遍是普遍,计是计划,执是执着。譬如有一天晚上你正在走路时,看见一条绳子在地上,还以为是蛇,害怕得叫了起来:“哇!这条蛇这么长,有几丈长啊,不得了啊!”黑暗中看见在远处这么长的东西,在路上好像移动,以为一定是蛇,这就是“遍计执性”。一看见这条蛇就怕起来,遍计执性自然地说:“哇!这么大一条蛇,不得了,快跑。” ( ]- N$ `# Y3 z8 w9 t
- _- i- `" I2 E" R0 d# {/ L
忽然碰见一个人问道:“喂,你跑什么?” 2 x& m8 }# D' J; K; ~4 g

, l6 r8 Q" w7 G: N  a# H“我看见一条蛇,你从那边来,没看见吗?” 0 G* s( Q7 E7 Q  q# M( K  @1 Q
3 L$ Z! B2 b$ `* E
“那里有蛇?我和你去看看,我们俩可以一同去把它打死。” / u  ~, `/ V, I6 B' p
1 L+ O# o4 v+ Q) l  G
于是他俩一同去,一看,那条所谓蛇原来是一条绳子,不是蛇。 ! _* m3 r( f8 q
2 b( b* T# r, g# p9 g" f( l1 `2 _2 |
2.依他起性。黑暗中看见东西就以为是蛇,这是遍计执性;误认绳子是蛇,这是依他起性,也就是从遍计执性转为依他起性。遍计执性是妄,依他起性是倒。 . i6 m  V) N; ?: a/ m  n% K' `0 z

+ |0 I9 }  ?2 i3 h3.圆成实性。这一条绳子,本来是麻,可以变成一条绳,又可以变成一条蛇,你说是谁叫他变的,是依他起性和遍计执性。圆成实性是不妄不倒,亦即是真如。修行人能达到诸妄已净,颠倒以穷,就是真如的境界。现在我们谈的这个真如,还不是一个真的真如,它是个假的真如,是你知道它叫真如。要说真的真如,根本是没有什么真如,没有什么叫什么,没有一,也没有异;没有法,也没有不是法。真的真如是一切诸法的本体,好像水有波浪,水是波浪的本体,麻是绳子的本体。没有真如,“法”也没有本体了。
' Q$ D+ N' B8 m; k( y3 _) R4 d" {+ k, F4 L  n+ s! s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 N$ Y& o! y$ l% B) u/ I- `4 k1 C' C1 g
前面所说的一切法,就是百法,都已经讲完。现在再讲的是“无我”。“言无我者”所说的无我是什么呢?“我”不是在这儿吗?真实地在这儿,为什么又说无我?岂不是自己骗自己吗?要这样就没有明白“法”,如果明白了法,你就知道应该无我了。 4 n4 U1 m! y% s, R3 c5 _

' [' F0 Z  g0 K无我略有二种:
. a9 v" l& d4 x: l8 J. x% {% e9 W' `2 E) @! z& d
(一)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是梵语,华译为“数取趣”。什么是数取趣呢?就是说众生数数在六趣(六道)轮回,跑来跑去。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及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凡夫和一切众生都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这叫六凡法界。又有四圣法界,四圣法界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六凡四圣合起来就是十法界。十法界从那里出来的,是由你我这现前一念心生出来的。你心想修行成佛,将来就可以成佛;你心想修行成菩萨;将来就可以成菩萨;你心想做二乘人─声闻、缘觉、就可以做声闻缘觉;以上是四圣的法界。你心要是想生天,将来就会生天,你只要实行五戒十善,就会生天;如果你要做人,那你就得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若想做修罗,那你一天到晚就发脾气,想要杀人,想杀人和发脾气就属于修罗法界,将来就会做阿修罗。天、人、阿修罗是三善道。 * A6 D" e3 h* a3 o: @
! i$ c5 Q, J* ~0 W4 S& L# ]
三恶道呢?你要是贪心重,贪得无厌,将来就会堕地狱;你要是嗔心重,一天到晚尽发脾气,就会变饿鬼;你要是痴心重,胡作非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2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会变畜生。贪嗔痴会令人堕三恶道,修戒定慧就会生三善道,进一步就可以成菩萨、成佛。六道轮回是很危险的,古人说得很明白:“脱马腹,入牛胎,阎王殿前几度回,始从帝释殿前过,又到阎君锅里来。”从马肚里面刚出来做马,死后又入牛胎去变牛。在阎罗王的殿前不晓得跑了多少次,那条路是太熟了,闭着眼睛也可以走。刚从玉皇大帝的殿前走过,现在又到阎罗王的油锅里。所以做人、做畜生都是由心造的。若做畜生事,将来就做畜生;做人事,将来就做人;做鬼事,将来就做鬼。有人说他不信鬼,他为什么不信鬼呢?就因为他自己就是鬼,他怕人家认识他这个鬼,所以他就提倡不信鬼的法,也就是叫人不要相信他是鬼。我常常这样说:“鬼和佛根本没有什么分别。恶到极点就是鬼,善到极点就是佛。修道到开悟就是佛,不开悟而尽做愚痴的事就是鬼,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分别。”
- T" G/ D, _  [4 s( @' q# j
0 E" a0 K8 K# c4 f有人信有佛便说:“佛是有的,我却不相信有鬼,鬼是没有的。” ' a( `0 H& L- a9 b1 A2 D

+ k" W  @& [8 M1 h- y“为什么没有呢?” " K1 x' \& S* I
4 d9 o! R& N8 |) z$ P1 v; N
他说他没看见鬼,他就不相信鬼,于是我问他:“那你看见佛了吗?(不问而知,这人既然没有看见鬼,当然也没有看见佛。)你没有看见鬼,就不信鬼,没有看见佛,为什么你信佛呢?看不见的,你不应该信呀!”
- Z8 V# ~9 b- H+ B/ m( O7 m) j/ g( s' R/ Q0 e5 S, }
“佛有佛像,我们可以看见。” 9 b0 U2 {% V- j- h
' `; a- J0 M' r* S# c
“那么,鬼也有鬼像呀!为什么你看见佛像就信有佛,看见鬼像你就不相信有鬼呢?”
/ L/ ~5 W% B. s3 M. e: N% P! \
' [* r/ J- }8 q* f0 ~这真是太愚痴了,比畜生还要愚痴,没有圆融无碍的智慧。若不信鬼,就不要信佛,为什么呢?因为是鬼、是佛,大家都没看过,既然没看见,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不错啊!本来是什么都没有,本来就是无人无我,无佛无鬼,一切都没有,这就是无我的境界。但可不是在演讲的时候说无我,吃饭的时候比谁都吃得多,那就有“我”了。工作的时候你也说:“法师告诉我们要无我,那我不要工作啦!”到吃饭的时候,这个我就出现了:“我一定要吃饭呀!”你看,要真正无我才算。真正无我就一切都不执着了。不执着就是无我,执着有个我,就是我执,是障道的因缘。我执空了,也就是无我了。如果你有“我”,就有烦恼,要是你没有“我”,所有的烦恼都无从而生,所以无我能破烦恼障。
# U4 V* P8 t. A' r
+ w2 a0 [0 V, L- ^(二)法无我。不单是无我,还要无法。法是因我而显的,没有了我,还要法干什么呢?法也不用了。你要是无我,就破了我执、我障;你若无法了,就破法执,也即是破“所知障”。虽然我执空了,但是如果法执不空,就有所知障。什么是所知障呢?譬如你这样想:“我懂,所有的佛法,我现在都明白了,《般若》六百卷,我读了不知多少遍,《法华经》我也会讲,《楞严经》我也会说。”这就是所知障。你知道的很多,这就给你带来障碍,心里会这样想:“我知道,你不知道;我会讲经,你不会讲经;我会修行,你不会修行;我有道德,你没有道德;我有智慧,你没有智慧。”这一切都是所知障。换句话说,所知障就是法执未空。如果你能够没有法执,虽然你明白一切法,还和未明白一样。也许你会问:“那我学法有什么用呢?”你能知而不知,那就是真知了,所知障也破了。不要没有了烦恼障,就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烦恼了,一切都过得去。这样你就还有个执着,执着自己懂得“法”,应该把明白“法”的思想也放下。
/ e- k2 V& z" P& Y& Y# {( c, p( n; ~6 Q5 z
人人都执着有个“我”,对“我”不执着了,又执着“法”。佛知道众生的心理,所以就要破除人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佛说一切的法,就是破“障”。真的无我见是很不容易的,你没有“我”了,可是还说:“你看,我没有‘我’了!”你没有我了,那你又是谁?譬如像说法,说来说去,还是说:“我比谁都说得好,这不是我说的,是菩萨说的。”无形中把自己奠定一个菩萨位。无我不是口头上说:“我‘无我’了。”你“无我”,还有一个无我的见存在。说法一定要彻底,不可以含糊,如果只是一知半解,认识佛法的人一听,就知道你似懂非懂了。如果你尽欢喜戴高帽了,那就是我见未空。 ) j4 y- L" \: n; F5 C

$ g3 J( B; @) k/ D) A9 t+ d我们现在再来研究这个“我”。我们的头有头的名字,头发有头发的名字,眼睛、耳朵、鼻子、手、脚、手指头、指甲都各有各的名字。我们身上八万四千毛孔有毛孔的名字,每块骨头有骨头的名字。但是,从头到足,那一个地方有“我”的名字?找一找看,那一块骨头叫“我”?那一块肉是“我”?那一滴血叫“我”?找遍全身,没有一个地方叫“我”,所以何必再执着“我”?
: y" ^6 e# O7 A; f" M+ a) K) Y7 P% t3 B) T/ g0 I4 b9 [9 \' F
有人说:“我知道我在什么地方。”你真的知道才行,不要有染污法。你要知道你那清净的我,本来自性在什么地方吗?找一找看,看谁能找得到。现在我在这儿讲经也有个“我”,你在这儿听经也有个“你”。我讲经有讲经的“我”,你听经有听经的“你”,那么,你不听经就没有你吗?还是有个“你”,只不过没有你在这儿听经吧!如果你能在这儿听经,也好像不在这儿,那就是得到一点功夫了。也许有人说:“我真的有这种功夫啊!刚才我在这儿听经,就打妄想在酒吧喝酒,那种酒的酒味不错。”那是你这个我跑了,并不是没有“我”。另外一个人又说:“我曾经参加一个法会,那里很多人,有一个荷兰的沙弥,他会瑜伽术,又会跳舞,非常好看,可惜那晚我不在场错过机会。”
& b% H* C3 U! I* ?1 t  T8 J/ q# B* Z; h
很多人都打妄想,把这个“我”都拧跑了,不是没有我,是“我”跑了。要是“我”能不跑也没有在这儿,那就是差不多了,这才是真的无我。现在我讲完了这本论,也算我没有讲,你们也没有听,大家都无我了,这才是妙,就是真的无我了。你说:“这个法师尽打妄语。”我这是跟你们学的,你们要跟谁学,我就不知道了。
* T- _9 e' q" |( q6 s1 Y9 U9 y; r9 q5 Q9 a0 c3 h. z
! p: b; N+ i" |9 @( w( U& M! Y
◎附录一:宣公上人简传
/ Z" f/ i2 `, F& Z" ?3 P" |" u" ^" ]
│东北时期│香江演教│大法西传│法轮无尽│
8 L! z. u3 S1 Q: {0 G2 n! Q3 U# x' i
东北时期
* d( t  K2 A/ B; E' Y, ?6 L; f1 s% a2 I
0 A8 x: _- Y2 q% y. }8 i1 \. d

# M: ~. r- ~/ M: u* }" u9 N2 R宣公上人,东北吉林省双城县人,民初戊午年农历三月十六日生。俗姓白,名玉书,又名玉禧。父富海公,一生勤俭治家,以务农为业。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数十年如一日。怀上人时,曾向佛菩萨祈愿;生上人前夕,梦见阿弥陀佛大放光明,遂生上人。( R5 d" H) i' ^  g
6 v8 U6 V5 K" P/ N
上人生性沉默寡言,天赋侠义心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21: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年即随母亲茹素念佛。年十一,见邻居一死婴,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毅然有出家之志。十二岁,闻双城王孝子--上常下仁大师,尽孝得道,发愿效法。
, q4 _" w$ e, _3 A$ X8 f+ T- p3 x' V, j) S: b
忏悔过去不孝父母,决定每日早晚向父母叩头认错,以报亲恩,自此渐以孝行见称,人称“白孝子”。
6 V9 W- l0 l7 c8 J4 I: p: A9 @. G+ d3 S$ a6 @+ |
十五岁皈依上常下智老和尚为师。同年入学,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医卜星相等,无不贯通。求学期间,参加万国道德会等慈善团体;又为不识字者,讲《六祖坛经》、《金刚经》等;为贫寒者,创办义务学校。8 }8 k, `" H4 h+ F
0 Q$ p& ?% {1 b
十九岁,母亲逝世,遂礼请三缘寺上常下智老和尚为剃度,法名安慈,字度轮,并披缁结庐于母亲墓旁。守孝期间,发十八大愿,拜华严、礼净忏、修禅定、习教观、日一食、夜不卧,功夫日纯,得乡里人民之爱戴礼敬。其洗炼精虔,感动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故灵异之事多不胜数,人称奇僧。/ ]7 }; A' |6 y# P. h* g/ y5 Q
& }9 I) v: v* B, C7 ^
一日打坐,见六祖大师至茅棚,告曰:“将来你会到西方,所遇之人无量无边,教化众生如恒河沙,不可悉数,此是西方佛法崛起之征象。”言毕,忽而不见。守孝期满,隐居于长白山支脉弥陀洞内修苦行;后回三缘寺,为首座。居东北期间,观机逗教,点化迷蒙,济世活人,感化无量龙蛇、狐狸、鬼神,求皈受戒,改恶修善。
1 p5 f+ @: T, u8 _) f3 n/ p! M2 }6 ]9 D( k
一九四六年,慕上虚下云老和尚为宗门泰斗,遂束装就道,前往参礼。途中备经艰苦,踪迹遍及内陆各大梵刹。一九四七年,赴普陀山受具足戒。一九四八年,抵广州曹溪南华寺,礼虚云老和尚,受命任南华寺戒律学院监学,后转任教务主任。云公观其为法门龙象,乃传授法脉,赐法号宣化,遂为沩仰宗第九代接法人,摩诃迦叶初祖传承之第四十五代。2 d$ l$ |# E% ~& v
9 C9 g0 K: M  a8 W& n

% c- c/ k4 I! v' D9 c/ }香江演教: m! W0 j/ }$ K& n

3 c+ a% ~2 o' c; R9 O4 K& {/ q& a9 `  s

5 Y8 b: |' e# H: l! _一九四九年,叩别虚云老和尚,赴香港弘法,阐扬禅、教、律、密、净五宗并重,打破门户之见。并重建古刹、印经造像,成立西乐园寺、慈兴禅寺、佛教讲堂。
1 H6 j  G/ s3 Y* a6 T* I8 I; @/ Y- g. P8 g2 k$ d+ q2 l1 C1 e# }
居港十余年间,应众生恳请,普结法缘,相续开讲大乘经典多部,举办佛七、禅七、拜忏等法会,又创办《心法》杂志等,终日为弘扬大法而奔忙,使佛法兴于香江。其间亦曾一度赴泰国、缅甸等地,考察南传佛教,志欲沟通大小乘,以团结佛教力量。# Y/ m1 l8 ?: W/ M  Q7 Y

: x8 h4 d  D3 ?  w- c# _* h; ]$ Y$ P3 c2 Y$ m
大法西传$ J1 l1 @1 \! X5 f' |3 y& ^% `/ u( b
0 y$ \" U1 C6 s8 F/ F9 c4 f
: M3 }% w" A  B8 O+ ^

- R* D* T' Q& V- t2 p  ]( l  l# I一九五九年,师观察西方机缘成熟,为将佛教之真实义理传播至世界各地,遂令弟子在美成立中美佛教总会(法界佛教总会前身)。" u) L. s: H1 [! h$ P; s  X

$ @' f2 ]+ k7 F7 p) c一九六一年,赴澳洲弘法一年,以机缘未熟,一九六二年返港。同年应美国佛教人士邀请,只身赴美,树正法幢于三藩市佛教讲堂。初住无窗之潮湿地窖,犹如坟墓,故自号“墓中僧”。时值美苏两国有古巴飞弹危机之事,为求战争不起,世界和平,故绝食五星期。绝食毕,危机遂解。
$ \7 J: g; z! V9 m/ b/ U. k. f2 O8 _: y( G. }  ^
一九六八年,成立“暑假楞严讲修班”,有华盛顿州州立大学学生三十余人,远来学习佛法。结业后,美籍青年五人,恳求剃度出家,创美国佛教史始有僧相之记录。随着日益扩大的僧团,原有的佛教讲堂不敷使用,于一九七○年成立金山禅寺,一九七六年购置国际性大道场万佛圣城;尔后金轮圣寺、金佛圣寺、金峰圣寺、华严圣寺、法界圣城等各分支道场相继成立。上人不遗余力致力于弘法、译经、教育等事业,广建道场,培植人才,订立宗旨。集四众之真诚,尽未来际劫、虚空法界,光大如来正法家业。
$ ?5 X+ t% t; S0 y* j  s$ F4 `3 ~& S2 p" y' ^, L
在弘法方面,上人教导弟子天天参禅打坐、念佛、拜忏、研究经典、严持戒律、日中一食、衣不离体,和合共住,互相砥砺,在西方建立行持正法之僧团,以图匡扶正教,令正法久住。又开放万佛圣城为国际性宗教中心,并于一九九四年成立法界宗教研究院,提倡融合南北传佛教,团结世界宗教,大家互相学习,沟通合作,共同追求真理,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2 d7 B" w9 `( W3 e/ O1 b
& \9 [8 `$ p  l3 C# e% R# k  u; A“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要讲经说法。”上人讲经说法,深入浅出,数十年如一日;并极力栽培四众弘法人才,观机逗教,化导东西方善信。多次率团至各大学,及世界各国弘法访问,以期引导众生改恶向善,开启本有智慧。! K2 ]& ?4 u( N8 l3 t; K8 @1 w: {
7 ~6 x/ m" s6 |) n3 l& F* m! K# V# H% n
在译经方面,于一九七三年成立国际译经学院,致力于将佛经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至今有百余本译为英文,中英文双语佛书也陆续在出版中;另有西班牙文、越南文、法文、日文等译本,德文译本。并发愿将《大藏经》译成各国文字,使佛法传遍寰宇。近四十年历史的《金刚菩提海杂志》,先是纯英文版,后逐渐演变为中英对照月刊,至今共发行了四百多期。至于中文佛书,更是不下百部;多种语言之录音带、录影带、视听光碟,亦不断发行中,以为众生闻法修行之良箴。$ k6 L" `  ^2 v2 \0 V3 P
+ K- B- {  u* d( Q
在教育方面,万佛圣城设有育良小学、培德中学、法界佛教大学、僧伽居士训练班等教育机构。分支道场于周末、周日亦附设佛学班、中文学校。这些融入佛教精神的教育机构,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为做人的基础;以“大公无私”、“慈悲喜舍”为究竟目标。男女分校,提倡义务教学,培养品格高尚、具备真知灼见的人才,以期利益世界人类。7 u$ u( W; }2 r0 w/ _: ]5 F

$ h) ]9 B' \6 A. k
, V) ]9 n( _& [! y! Q法轮无尽2 @. h7 V' M7 r- a) o

3 K) ~) t: @9 W& q. K+ f  r/ ~$ _" D3 o3 b- b; b/ v& E! Q) y) Q6 e

, X& v, H' A! x- W上人一生大公无私,发愿代众生受一切苦难,将己身一切福乐回向法界众生。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实为佛菩萨乘愿再来之人。其一生风骨嶙峋,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为振兴当今僧界风气,常期勉弟子以佛教为己任,做疾风中之劲烛,烈火内之精金,又撰一联以明其志,并指示弟子们每日早晚课时诵念,对今世僧界之腐败风气,期能生起震聋发瞆之功:
9 |( x/ Y2 s* e4 O9 ^$ H! N( `5 X8 v! H2 s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k! b7 S3 x5 P% C: l) J3 c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4 X3 C  I- u- q
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7 W( K: z% y. n. _7 l5 q& j1 B) \; A
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e- \. b7 X7 \$ J) a2 U) h
' {5 c, ]- d- |+ g
上人又坚守一生奉行之六大条款:“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利益群生;其慈悲智慧之教化,舍己为人、以身作则之精神,令无数人真诚改过,走向清净光明之菩提大道。
7 B4 ], v! G- X( e* n2 V5 V0 S! Z. W# R; P
众生障深福薄,一九九五年一代圣人遽尔示寂,娑婆众生顿失依怙;然上人之一生,即是一部法界的华严大经,虽示现涅槃,而恒转无尽法轮--不留痕迹,从虚空来,回到虚空去。弟子众等唯有恪遵师教,抱定宗旨,在菩萨道上精进不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0 18:44 , Processed in 0.1056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