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卷下(节选)
7 Q' n: G" g- j" s* R, q" }* Y1 T曹魏康僧铠译! v; ]5 V, j; x8 u" z
& f# ^: S/ T) D, O4 X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6 b; r, v; B! ]# Y6 e
- I( q. o# c3 O* w& V ?4 T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2 ?! e. R! T8 s
* S. i* F9 d4 [' _2 |4 [% g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8 y+ f* D P; x! s* |
/ q8 b3 D) ]; B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
+ t, ~$ H0 E3 o# T3 y& Z7 e6 b! }9 o
* u+ A+ G# U1 _* g0 {3 f+ a4 ^, ]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第四卷
+ i0 P1 [$ {- h7 u& [宣化上人著述8 a' g" s! z; T9 K
9 ]8 I5 n7 g+ Q. I; ?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
) H# a0 V- [& S7 S3 m( F 这时,佛怜悯在会得到小乘果,而对于菩提心,还未得到自在和还未开悟的人,及为了将来,佛灭度以后,末法时代的众生,想要发菩提心修道的人,乃开示一条最上乘的微妙修行道路。& l- C2 S8 K _: Q# N
U- a7 e2 M; ~0 S1 G1 } 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 V4 l' D( Y1 a5 H' j* q/ y
" E2 Z8 D# Y9 Z9 q& V! C& P 佛即开示阿难及在会诸大众,你们既然决定发菩提心,要知道佛法中的不可思议妙三摩提,即楞严大定,立志勤求,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但首先应该明白,发菩提心的基本初心,和二点决定性的义理。什么是二点基本初心,决定性的义理呢?' P% j# S+ f9 Z2 P+ @9 {
5 _8 Z% P, ~1 G0 M& h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7 M) w( H+ q& L+ O9 `) g ; m/ O" [; B2 _" W/ }# q
阿难!第一义者,如果你们决定舍弃声闻缘觉小乘法,不愿再沉滞于空寂,而欲修菩萨大乘,进入佛的正知正见,首先应该仔细观察,发心的动机,和证果时候,得到正觉的真心,是相同呢?还是不相同呢?(果地即菩萨境界。)
( F+ b, I- N4 U% t: H
, K# J0 j3 M9 C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j- `- b9 ], M" {( K* O
5 `5 r( ?/ d) O" {& g
假若在因地最初发心的时候,用生灭心,即第六识攀缘心,作为修行的基础,而想证入不生不灭,常乐我净,佛的境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 F1 \) f. w8 _9 h"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