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3-18 09: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有资格修大乘菩萨行了。这便是上士道的情形。
2 ^8 a6 J( U+ {7 b0 f, Q$ J 但是,依于出离心而发菩提心的上士,主要地要靠什么工具和应该怎样才能断烦恼而利益众生呢?这就是,只有在圣教中求得不共的「中观正见」!因为只有正见这个东西,才能斩断烦恼,才能使自己无我,纯洁而正确地利益众生,所以本论接着用很大的篇幅来特别抉择正见,这就是《止观章》。
- r. J$ A6 s. Z; A5 \* D 四、
1 R/ V0 ^3 F- |3 x) f4 N 《菩提道次第广论》由于有出离心、菩提心和中观见的精要,由于有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严密组织、就有下面这些特点。 ' v; o7 w! j3 V" Q! I. R5 m0 u3 V
一、能够把一切圣教都无余地赅摄起来,并且都作为实际修行所必须。 # E' W9 T3 \7 E7 y& q# ?. ~
二、这种总摄是以三种士夫为次第的,因此,虽然总摄一切佛法于一身,但是并没有使人无从下手和不能完成整个修行过程的杂乱和不实际的缺点,而确实是切合「实修的次第」的。 " y8 f1 P/ V6 O" a }. I" P
三、作者在正论之前先对他这部著作所根据的《道炬论》加以说明和称赞:说明《道炬论》的作者阿底峡尊者的殊胜,使学者因胜人而慕胜法;说明《道炬论》能摄尽一切圣教,使学者知胜法而起胜行;说明对于这样地胜法应该怎样地讲说和听闻的规矩,使法师和学者能共知行仪而都得实益。 7 ^8 w9 a3 D7 X0 o* K
四、本论的一切理论,并不是任何没有真正了解佛法的人自作聪明地杜撰出来的而是上自佛陀、下至一切真正得佛心要的祖师们所递相传来的;本论述列的修行「教授」,也是古人实修实证的结果,从来源说,作者虽然是述古,但从实践说,这些「教授」也是作者经过自身的实际修证的,并非徒托寻思所设构的。 8 Q" N4 A; c7 r1 _, I, F
五、本论的教授是用这样地方法来组织的:先具体地说出教授的事实,接着对所说的事实用正确的理论来成立,最后援引圣所说教作证明。这就使得一切真正信仰佛法并有佛法知解的修学者不能不接受本论的教授,而这也就使得本论的教授不是可以随意变动的。 M# r* z: q# f9 i1 n W8 u
五、 # p# q) @9 M5 S
明白了本论的主要内容和它的特点,我们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来理解本论的题名了。 ' N5 Z$ C6 e! M8 A
本论题名,也可以依照通常的方法分总、别两方面来讲。
t8 E, t2 I6 v3 [) K- { 「论」是总名,它表示这部书不是三藏的经和律,而是属于论藏的。「论」的梵音叫「嘎哒」,有改除和开显两种意义,就是说,论的作用能使学者改除过恶,能给学者开显诸法真理;玄奘法师所谓「抉择法相」就是开显的意思,所谓「教诫学徒」就是改除的意思,凡是真正的论必须具有四种功德:有法、有义、对治生死、趣向涅槃。论也有通、别之分,就通义讲,一切经教皆可名论,因为一切三藏教典都具有改除过恶和进修善法的两种意义;就别义讲,只有根据佛经而造作的论典才名为论。 / X9 f3 M" X! l
「菩提道次第」是别名,因为这部论不讲别的东西,它是专门以菩提道次第为所论的内容的。
% [1 L4 u1 s: P" U 「菩提」是梵音,古译「觉」「道」「智」「证」,但实际上应以「清净了解」的意思为比较确切。清净是清净障碍,了解是了解诸法真理,因为有障碍就不能了解诸法真理,要了解真理就必须清净障碍。但是,实际上所谓菩提,主要地还是指的了解,清净的意思是附带的;而且这里的菩提是指的通达诸法真理的「果智」,这种果智有声闻的、独觉的、佛陀的三种差别,而在这里,又是指的佛陀的果智,就是通常所说的「无上菩提」。
' p$ J$ v" U; x. V& F4 W 无上菩提是修行人的最高最究竟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确切可靠的方法,方法就是「道」。道是能往的意思,也有通达的意思,通达无碍能往目的,就叫做道。世间上说,从开步走的地方到达终极目的地中间所经过的行程,就叫做道,但修行人对于所行的痕迹固然可以叫做道,对于能行的力量也可以叫做道。原来一个人从凡夫到成佛的整个修行过程,实际上是全靠这个人身内智慧的改造的,就是说,真正所谓修行,它的主体是智慧,这种智慧对修行的补特伽罗来说,也叫做道。这里所说的道,包括形式方面和内容方面的东西。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念住、四断……这些东西是智慧所依的形式,是道的方式而不是道的主体,道的主体是按照佛陀所说的四念住等修行方式去修行的智慧,也是在佛所说的修行方法和修行人补特伽罗自身中间所出现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的改变情况。关于道的解释,《俱舍论》等说得很详细,可以参考。
9 Y' m/ W; A- f8 B7 P2 H 佛所说的修行方法很多很多,但是其中没有一件不是成佛所必须的,所以任何人要打算成佛,就必须完全地修持佛所说的一切修行方法。这里的问题是:方法很多而又必须全修,但是实际上修起来,哪一种方法应该在前面修,哪一种方法应该在后面修,这都是有着一定先后秩序而又互相关连的次第的。这就表明,凡修菩提道,第一、对于一切真正佛说的修行方法(道)无论多少,必须完全具备,不缺任何支分;第二、对于完全具备的很多很多的修行方法,必须秩然有序,不乱任何步骤。我们对于这样又完全又有步骤的道叫做「圆满清净」之道。这就是本论题目上的「次第」二字的意思。 # J9 ?; d' x3 f2 v4 y
总起来说,菩提是所求的极果;能够满足修行人的要求,使他得到所求极果的方法,就叫做道;对于道的一切支分,必须又圆具又不乱,这叫做次第;本论专门讲说从一个纯粹的凡夫次次第第地、圆满地修持足以得到究竟无上菩提这中间所有的道的次第,所以叫做菩提道次第论;「广」字是一个形容词,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为了简别作者所作关于菩提道次第的略论,所以叫做《菩提道次第广论》。
1 ^# `- U+ H4 \! `/ H# }+ L 一九四九、三、十三记于重庆汉藏教理院第一讲堂 . B9 a9 e' i! m4 T& J
(弘悲记)
' y; C2 z: {. l1 t. `: K# m (原载《现代佛学》1954年十一月号) ( E3 @7 ~$ Z9 w) B3 p: _
I$ U: e1 ]+ @# m1 r
& K3 V1 K1 R1 }& X8 v2 Q$ t0 g6 F
' v5 J! [" J3 \4 M) {7 c/ i
9 m% Q/ h0 k8 p$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