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10|回复: 4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一三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8 19: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这个话是大妄语。因为他说出这么一句话,所以我们能够理解,他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入了这个境界。这是无碍智。! q: A8 Y5 l  p9 z2 R
  下面念老举《涅盘经》上说的,《涅盘经》第八:「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这《涅盘经》上说的。如来跟一般人不一样,跟凡夫不一样,跟声闻、缘觉不一样,跟诸佛菩萨也不一样。为什么?他悉知自地。自地就是自性,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一句是指自地。他地呢?他地是万法,是所生的。所生一切万法,供养无量无边的众生,让这些众生有缘遇到三宝,闻法,修学这个法门,将来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无上道。这他地,阿弥陀佛知道。
; l+ Y2 z) B$ z. Z  《大集经》里面也有两句话说,《大集经》第一卷:「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这无碍智慧。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他全晓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成佛,不成佛不知道,虽有神通,没这么大,不可能知道一切众生的事情。为什么要知道一切众生?要度一切众生。你要度众生,得先认识他,先了解他,他的根性、他的根器,你知道要现什么样的身,要说什么法,他欢喜接受,他能得度,要智慧。3 ]7 s& u; y/ H% Z3 ]3 e
  下面是《魏译无量寿经》,康僧铠的本子,康僧铠的本子有两卷,上卷、下卷,下卷说:「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我们要求弥陀加持。现在这个时代,佛法在世间衰了,盖庙的有,富丽堂皇,我见的不多,听说的很多。没有人讲经,没有人听经,没有人依教修行,念佛的人多数不能往生。这是什么现象?这是末法,末法接近灭法。这个问题很严重,我们千万不能疏忽。今天这个时代,诸位想想,修什么样的功德最大?我们过去年轻,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老师慈悲,看我们这些年轻人里面有好几个,我们同学不多,二十几个人,大概有七、八个,这七、八个怎么?短命,没有福报,这是人间可怜人。老师劝我们修福,怎么修福?福报里头无比殊胜的是讲经,他开了一个班,经学班,专门教我们讲经。$ @) J0 d: t' z
  讲经的功德为什么那么大?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讲经教学,佛陀的事业是教育,没有一天不讲经。大彻大悟之后,在鹿野苑就开始讲阿含,十二年,佛教的小学。他不躐等,慢慢帮助我们提升,小乘十二年;再方等,阿含好比是小学,方等好比是中学,方等八年;再提升到般若,般若好比是大学,讲了二十二年,般若是智慧。所以佛法是什么?智慧的教育,它以这个为主。前面都是做准备工作的,没有十二年的阿含基础,没有八年的向上提升,般若不懂,智慧开不了。目的在开智慧,你看,般若讲二十二年,一生讲经四十九年,几乎占一半,知道佛用意之所在。最后八年像是研究所,讲《法华》。《法华》是什么?般若再向上提升,就是一乘法,般若是菩萨,《法华》是成佛。所以中国古人说,成佛的《法华》,开智慧的《楞严》。这我们看得很清楚,没有一天不教学,七十九岁走的。所以,佛陀的事业是教学。
8 g( H' H" c/ M6 H! f5 |) O  教学要智慧、要福德,你有福德,学生喜欢你,世间人要的,头一个是福德,第二个是智慧。那学佛的人,我们第一个是智慧,福德摆在其次。福德这方面随缘,像海贤和尚他们几个人一样,随缘不攀缘。物质条件的需求很低,每天能吃饱就行了,衣服可以遮体、可以御寒,行了,有几个小茅蓬可以遮蔽风雨,就老老实实念佛,什么心思也没有。老和尚一生搞农耕,开荒,搞农耕,农耕不妨碍念佛,佛号不间断,我们要学。一生没有发过脾气,一生没有怨恨过任何人,欺负他的、侮辱他的,造谣的、障碍的,他没有丝毫怨恨,好像若无其事。宽宏大量,量大福大,那叫真正的福报,最后阿弥陀佛接引他往生。所以,《无量寿经》下卷这个四句,无论在家出家,有这个缘分,都要把弘法利生当作我们这一生当中的第一桩大事。我们干什么?干这个。一生真正干这个,为众生服务,佛教就兴旺起来了,佛教兴旺众生就有福。我们发这种心,干这桩事情,福慧增长。3 _: v' i. x7 w( @" D1 y4 N
  「故法藏发愿求此无碍智,为九界众生,演说妙法,契理契机,一切无碍。」我们怎么学?记住老祖宗留下来的教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首先你立这个大愿,我要弘法利生,我今天没有老师教我,我怎么办?我掌握住一部经,我把这部经念十年,有不认识字到处请教别人,就行了,经的意思没有关系,我先学会读,一遍一遍的读。像《无量寿经》,一天念十遍,一生不拐弯,我相信你念,顶多念上十年,你就通了。为什么?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什么个道理?你心里天天有经、有佛号,不念经的时候就念佛号,心里头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念上个几年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什么?就是我们这经经题上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是三昧,清净是阿罗汉证得的,平等是菩萨证得的,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用这个功夫就正确了。
( y$ A1 F" ?. {" N. t  一心专念,信愿持名,这是戒、定,方法真照做,这就是持戒,持戒的目的得定,清净心现前了。心不被外面环境染污,这就是清净心现前,为什么?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外面的相你看到了,你不会放在心上,为什么?那是虚妄的,不会受它干扰。这就是天天境界在面前,天天在考试,没有境界来考试,你的境界提升你不知道。耳闻音声,鼻嗅香,舌尝味,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执著,从这下手,不执著、不分别,最后到不起心不动念。真功夫是在这里修的,见到财物不起贪心,他为什么不起贪心?这是假相,不是真的。' Z) N: ~) g- W4 E
  我们可以藉著科学家这句话,也记在心上,帮助我们观照,今天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那物质现象是什么?假相,是我们的念头、妄想在高频率之中产生的幻相,物质,它不是真的。这个幻相,每一个幻相生起是独立的,也就是每个幻相都不相同,找不到相同的,假的。它的频率,我们根据弥勒菩萨所说的,用现代这个秒做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19: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秒钟生灭多少次?计算出来,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单位是兆。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哪一个相是你?这么快速,我们掌握不住,我们眼睛看不到,眼睛所看到的是相似相续相,不是真的相续,相似相续,真的它根本不存在。所以,起贪爱、起执著、起分别都是错误的,你把它当真了,它没有真的,它根本就不存在。
( I9 x$ k/ t. }5 I& K  我们看一秒钟,一秒钟看到什么?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八地以上的菩萨他能看到每一个生灭,我们看不到。我们迷得太深,误会太深,生生世世都在假相里头,把假的当真的,不知道诸法实相。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但相是假的,念头也是假的。你看观自在菩萨,大家念《心经》,《心经》上讲得好,观世音菩萨,他修般若波罗蜜多时,那就是以无碍智观一切法。真相是什么?五蕴皆空。五蕴里面,色是物质现象,还有受想行识,那是念头的现象。菩萨告诉我们,物质现象、精神现象,你看看精神是能生,物质是所生,能生、所生全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们六根在六尘上,起这些烦恼习气很冤枉,很大的误会。这个误会需要真实智慧,你才能明了,明了怎么样?你才彻底放下。
/ o1 m6 }2 S$ p3 N, d( `  心不再被这些东西干扰了,你的清净心现前;再提升,平等心现前。功夫成片是清净心;不分别、不执著是平等心,分别就不平等,不分别就平等。到最高的境界,根本就不起心不动念,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没有起心动念。那是什么境界?法身菩萨,我们这经上讲的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这个境界,跟佛相同。阿惟越致菩萨神通、道力、智慧都跟佛一样,没有差别,唯一的一个差别,就是他回不去常寂光。那是什么原因?起心动念没有了,他真放下了,起心动念的习气,连他自己都不知道,那个习气障碍他见常寂光。所以,他在常寂光里头见不到常寂光。我们也在常寂光里头,也是见不到常寂光,常寂光是自性、是真如,这个我们也要知道。$ o2 D. ]" u2 |. w
  世尊告诉我们,什么人能看清楚常寂光的境界?八地以上。八地菩萨距离佛很近了,《华严》讲五十二个阶级,八地是最上面的第五个阶级,你看,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佛说得很好,不是我一个人看到,八地以上都看到,就是看到诸法实相,就是看到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的频率之下产生物质的幻相,他看清楚了。今天科学家是用数学演算,推到有这个可能,然后用精密的仪器去观察,他不是眼看到的,他是用仪器,通过仪器,显微镜。现在科学,物质现象解决了,现在在研究念头的现象,所以念头的秘密是他们研究的命题,出版的东西很多,到处都可以看到。宇宙的奥秘,三种现象,第一个物质,第二个念头,第三个自然现象,全都是假的,没有一个是真的。
& j, S2 p" w: k! P  大乘法身菩萨入这个境界,修学这个法门,怎么修?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法身菩萨跟阿弥陀佛一样,时时刻刻,没停止的,也是一秒接著一秒,化无量无边身,佛化无量无边身,他们每个人都化无量无边身,跟阿弥陀佛一样。佛化身是为了接引往生的众生,十方世界,信愿持名念佛求往生的人不计其数,这些人没有阿弥陀佛接引他,他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他找不到,一定要阿弥陀佛来接引,阿弥陀佛化身干这个事情。所以我们见到阿弥陀佛都是化身。像释迦牟尼佛住在我们这个世间,住了八十年,那叫应身。化身是住一段时间,这个就是叫化身。如果他跟你相处几天、半个月、一个月,就没有了,不见了,那是化身。应身一定在这个世界住上个若干年,不可能那么早走的。所以到极乐世界,每个人都有这个本事,他不是去接引,有的时候也参加,为什么?你跟他很熟的那个人,他来往生,你听说了,跟佛一道去,去欢迎他到极乐世界来。绝大多数的是去拜佛,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去拜佛,拜佛就供养,供养是修福。再就是听经闻法,这就说明了,一切诸佛如来个个都像弥陀一样,今现在说法,没有停止的,这一点我们得搞清楚。搞清楚之后,佛教是道道地地的教育,是真的,不是假的,它没有别的事情,就是上课。7 h9 [  Q  u4 p' M9 W! W( n6 `
  佛的这个学校很妙,我们的学校还有办事人员,他那个学校没事办,所以不需要办事人员。用不著要校长,它没有校长,也没有执事,什么教务主任、总务主任都没有,全都没有。极乐世界一个在讲堂上课的老师,下面听讲的是学生,除这两种人之外,没有第三种人。不像我们这个世界各行各业,总有几百个上千种不同的行业存在这个世界,把这个世界搞得乌烟瘴气。他那个地方多单纯,只有老师、学生,连管理学生的人都不要。为什么?学生个个都开悟了,个个都持戒守法,个个都修定,没有胡思乱想,没有杂念。
$ M) u9 b! g' K  这个世界,诸佛刹土里头没有,只有极乐世界有,极乐世界为什么有?我们前面读过,那是阿弥陀佛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慈悲之所成就。特别是为了接引我们这些众生,声闻、缘觉、菩萨是其次,为什么?他们纵然不到极乐世界,在这个地方日子可以过得去,他觉悟证果了,他得自在。我们这些人不自在,我们这些人天天造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个很麻烦。造善业,三善道,造恶业,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这苦不堪言。阿弥陀佛为了怜悯我们这些众生,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无比殊胜的,可以说那是个道场,是个学校。讲道场人家听不懂,讲学校你听懂了。5 H) q+ F% r/ V! k1 [# |/ G- {' r" D
  你到达这个学校之后,就花开见佛,你就到讲堂去了,讲堂有你的座位,座位上写的你的名字,不会有错误。跟莲花一样,莲花上有你的名字,讲堂座位上也有你的名字。你进入讲堂,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听经,什么时候下课?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佛了,你才会离开讲堂,如果没有彻底开悟,你不会离开讲堂。为什么?极乐世界的人不需要睡眠,极乐世界的人不需要吃饭。我们是为了睡觉、吃饭,不得不把时间分出来,极乐世界不需要。所以他在那里一坐,就能坐几个劫,多少个大劫,完全开悟了。极乐世界的人他分身出去,供佛闻法,他自己的身在讲堂里没动;佛分身出去,在讲堂也没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19: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还在讲经说法。
3 g3 p3 F- G6 g2 e# Z1 H% n& V  我们喜欢听什么经,听到的就是他给我讲的,我们两个人坐在一起,我喜欢听《华严》,你喜欢听《法华》,我听到的是《华严》,你听到的是《法华》。一切法从心想生,自性万德万能。现在电脑赶不上,电脑还要电,它那里不要电,断电的时候这些机械完全作废了。它那个地方仰靠的是性德,性德无量无边,永恒不变。这个世界六根所接触的全都是在变化,全都是在生灭,找不到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极乐世界样样都没有生灭,这个地方你能不去吗?你不想去吗?3 @) _" p- Q9 i: a
  所以法藏要发这个愿,求无碍智,求来干什么?为九法界的众生,演说妙法,契机契理,一切无碍。机是众生的程度,理是如来所证得的,就是真如、自性、诸法实相。不违背理,又适合於他的程度,这个程度还是由浅而深,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知道了。阿弥陀佛为我们讲什么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因为契机,我们在这个世间,佛法的根柢没有打好,所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你看它有四土,四土就是四个层次,根机不一样。我们从哪里学起?从小乘学起,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小乘就是在人天,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在那里学小乘。小乘再往上提升,方便有余土,那就不是小乘,那就是大乘,像方等、般若。再往上提升,实报庄严土,法身大士了,那是讲什么?讲《华严》、讲《法华》,圆满成就了。
2 ?$ M( x2 e; Q" h/ L2 B  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边略说,因为我们寿命短,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极乐世界无量寿,可以细说。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看到《华严》,《华严》是净土的细说,要说多少时间,要说多少劫。三大阿僧只劫这我们常常用来形容的,到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讲经,三大阿僧只劫。我们在那里没有什么感觉,好像很快,极乐世界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空间的概念,时空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极乐世界是个究竟圆满的法界,因为你到那边去,过去现在未来全看到,都在眼底,十方,十方也都看到,同时同处都看到,完全没有障碍。这叫无碍智。/ ]  e: v, @5 t# R7 d6 c7 Z4 B
  底下这一段,「所行慈愍行者,愿求己之所行,能如世尊之慈愍行也」,这个地方的世尊是指阿弥陀佛。「世尊以无缘大慈,哀愍众生」,无缘我们今天讲的无条件,无分别、无执著、无条件。为什么?世尊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一体,哪里要缘?一体没有条件。哀愍众生,这些众生走错了路,一念不觉就跟著它去了。我们想,诸佛菩萨有没有一念不觉?我们在猜想,我相信有,我们有他也会有。不一样在哪里?我们这一念不觉,底下的念头全是不觉,带动了完全不觉;诸佛菩萨一念不觉,他下一念是觉。这个念头我们都是很难想像,你看,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里面的一个不觉,再一个他觉了。我们的麻烦就是这一念不觉,跳出来后面一个他也不觉,引起一连串的不觉,这就是麻烦。
9 @; o( J: g: f6 J& S- B  但是要知道,不但那个不觉是假的,那个波动也是假的。自性里头,能大师见性,告诉我们,自性本无动摇,这个动摇的现象没有,自性没有,真心里头没有,动摇就是妄心。但是在那个地位的人,他妄心才动,马上就没有了;换句话说,连那个一动也不可得,觉悟的人。我们为什么想到这一点?因为实报土里头它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个阶级怎么产生的?应该就是这样的,这是无始无明习气,要这么长久的时间,习气自然没有了。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问题要觉,不能不觉,不觉就堕落了,觉就提升了。都是在这个幻相上,所以时时刻刻要知道,那是幻相,那不是真的,这一点很重要。为什么?我们才真放得下。为什么这么多人放不下?放不下,他把它当真了,亏就吃在这里。念头一动他就有个我,这个很麻烦,这就是六道凡夫,我执没断,身见没破。
& ^% L' \) J9 q1 H  所以佛法修行,第一个破身见,你看见思烦恼,见烦恼里头五大类,第一个就是身见。一定要知道,身是物质现象,这个身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结合的。整个身是五蕴结合的,把我们身上取下一个细胞,那个细胞也是五蕴,大小是一样,没有两样,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不二相。取下个细胞还不是最小的,现在我们知道,最小的物质佛经上讲极微色,极微之微,这个里头还是五蕴具足,色受想行识。这个东西组成我们一个身,这身相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只有什么时候是真的?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那个是真的。我们把这妄,虚妄统统放下,真的就现前。这个虚妄,总的来说,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把这个东西放下了,完全是真的,没有一样不是真的。
- |$ U* n) F' H9 }' e# Q  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六道是虚妄的,十法界是虚妄的,实报土是真的。为什么?实报土里头,每一个人见色闻声,都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所以它是真的,它生智慧不生烦恼。这个智慧是用来教化众生的,不是自受用,自受用是常寂光,他受用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面接引的,无明破了,无明习气没断,这么回事情。所以一定要认识真相,真相认识,我们就很容易放下,很容易看破。在哪里?就在眼前,就在生活当中,就在工作当中,就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没离开。《华严经》上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在一里头,一在一切里头,妙不可言。一切跟一是画平等的,是一法不是二法。; l2 c0 a% h; o
  所以,他能兴起无缘大慈,哀愍众生,「等同一子」,这是比喻,爱一切众生就像爱一个独生子一样。「拯济负荷,悉登彼岸」,拯济,这是要帮助他,要引导他,帮助他,帮助他破迷开悟,给予他智慧、快乐。拯济负荷这句话,净宗信愿持名这是达到登峰造极,一切众生普度,真的是悉登彼岸。不是这个方法不行,这个世间根性钝的人不少,过去社会我们不知道,现前社会我们能看见,哪一个人不迷惑颠倒?迷在哪里?迷在七情五欲里头。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顺自己的意思了,起贪念、欢喜,不合自己的意思讨厌它,就拒绝了。这是什么?这叫造业,欢喜造善业,讨厌造恶业,果报就是三善道、三恶道,就这么来的。这些人掉在六道轮回里头,掉在十法界里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19: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样去拯济荷负把他救出来,救出来之后,悉登彼岸,彼岸就是极乐世界。要帮助他,帮助他到极乐世界,这个功德可大了。无量劫来他离不开六道轮回,在这个地方受尽了苦头,你能把他救出来,你说这功德多大!
4 {7 C4 w1 O2 Y3 G8 Q8 y; m+ P. ]  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他们天天干这个事情,有没有想到功德?没有。为什么?他们没有起心动念。没起心动念就把这个事情做得这么圆满,起心动念就做不到,为什么?起心动念是凡夫,你没有这个本事。不起心、不动念才有这个本事,才有这个智慧,才有这个福报。所以愿要大,跟佛一样,愿度一切众生。我学佛这一生念佛求生净土,就是为了干这桩事情,佛能不照顾你吗?方法无量无边、无有穷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没有一定的。所以佛无有定法可说,佛也没有一定的形相,你喜欢什么相他就现什么相,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有时候现身你们不认识,当面错过。/ E& R- @- h, }9 e/ O* w4 v
  念老《报恩谈》里面讲了个故事,凡圣同居土。有个出家人在五台山,很虔诚,在五台山下三步一拜拜上去。在路上的时候看到有个洞,上面题到「金刚洞」,他看到这个名词很欢喜,他就进去了。进去看里面非常开阔,里面有很多大殿,有很多人,看到里面大殿里头没有佛像,他很奇怪。要离开的时候,一个小沙弥叫他,他非常惊讶,这个地方怎么有人叫我的名字?结果小沙弥告诉他,我师父叫你进去。进去有个老和尚,他顶了礼,跟这个老和尚说,这个地方很好,你这个地方很好,我想在这里修行,可不可以?老和尚说现在不行,你还是要离开,我这里你不能住。问他为什么没有佛像?他说我这里用不著,这禅宗的话,不著相,还说了许多话。他还记得一首偈子,这个偈子可以横看、可以竖看,横看,现前的样子,竖看,文化大革命以后。所以文化大革命期间,庙里头没有僧,佛龛里头没有佛,示现给他看。
2 J- O3 i. c. T0 f  他离开了,走路,天黑了,遇到一个出家人,西藏的,跟他讲,你不能再走了,晚上走路危险,在这儿住一晚上,他就住下了。聊天聊起来,讲这个出家人,说你们山上有多少出家人?他说大概几百个人,不多,人家打千僧斋都没有办法凑到一千人。他说不对,我看到一个地方就有七、八百人,讲的是金刚洞。他说没有听说,从来我们这里没有这么个地方,我在这里住了多年。他们就很疑惑。有人提起来,你是不是见到文殊菩萨了?他一听,眼泪就下来了,当面错过,不认识。再下山去找,找不到,这有缘,见一次,找遍全山也找不到一个金刚洞。所以,缘很不容易,他的心很不错,真诚心,能够遇到文殊菩萨,说明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换句话说,峨嵋山的普贤菩萨,普陀山的观音菩萨,九华山的地藏菩萨,都在。要没有这些菩萨在,这个世界乱成一团,不知道要遭什么灾难。有这些菩萨坐镇,灾难纵然有,不是很严重,一般善心人士都能平安度过。$ U8 L0 o* s( ^8 A' @
  所以要求佛的智慧,要求佛的慈悲,「智悲并运,圆契菩提」,圆是圆满,契是契合,菩提是觉悟,真正觉悟。觉悟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一体才有同体的大悲心、同体的大慈心,悲救苦,慈与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度众生,帮助众生信愿持名,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这是悲;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是慈,帮助你得乐,真的离苦得乐。所以这二者,就是一个智、一个悲,「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有智没有慈悲心,不肯度化众生;有慈悲心没有智,想度众生,能力做不到。所以两样都要。真正发心,这两样佛菩萨都加持。
1 m1 w" E" p! |$ S% g  有这么一个大愿,「如佛无碍智,所行慈愍行」,下面接著「说法如佛」。我们看经文,经文是四句偈:
( I/ V) m& B, X4 k( [% A) D  【常作天人师。得为三界雄。说法师子吼。广度诸有情。】
% k7 J! ^  Z2 ^  ^" w" f  我们不要举祖师大德,不要举这个例子,举什么例子?来佛寺海贤老和尚这四位大德的例子,他们这四个人是不是『天人师』?是不是『三界雄』?是不是『说法师子吼,广度诸有情』?他们真做到了。这个意思就是说,无论你在位不在位,在位是佛、是菩萨、是阿罗汉,不在位是我们初学,或者是老修行,虽然是老修行,他没有这个地位,没有这个地位也能做,也能教化一方。海贤老和尚那个庙里就二、三个人,他在那里教化一方,方圆一、二百里乡下人都认识他。他常常救济,遇到有灾难的时候,他种的粮食很多,别人没得吃的,每一家去布施,他没有卖钱。他布施人总是劝人念佛,劝人念佛就是弘法,就是「说法师子吼」。对人那么好、那么老实、那么真诚,人家感动,听他的教诲,这就是天人师。
8 d2 ~$ Z; ?2 \! N9 ?  每个佛弟子都要学佛的精神、学佛的苦行、学佛的认真教化,认真教化是身行言教,身做样子教人。海贤老和尚,我们看到记载,我是没有跟他见过面,听人说,见任何人是满面笑容,非常谦虚、非常随和,人人都喜欢跟他接近,身行。把仁义礼智信、五戒、十善、三福、六和做出来给人看,这就是天人师,这真正三界雄。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是指的六道轮回。说法,不说一句话,人家一见到他,马上就想起「南无阿弥陀佛」,妙!今天我们把老和尚的像多做一些,到南阳家家让人家挂起来,看到的时候他就想到阿弥陀佛。我们同学现在都知道了,我讲经的时候常常提到老人家,都知道,看到像哪一个不念佛?那就在说法师子吼,就在广度诸有情。
. X: J( G4 X+ z, m* l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常作天人师」。天人师是佛的十号之一,前面有,前面讲过。师是老师,中国古人重视师道。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我们常说两个字,第一个孝,第二个敬,孝以父母做代表,敬以老师为代表,孝亲尊师。父母教儿女要尊重老师,对老师不可以不尊敬,老师教导学生不可以不孝顺父母,人是这么教好的,是要易子而教。做父母的人不能说,我是你的爸爸妈妈,你是我的儿子,你要孝顺我,那说不出口,不好意思说,要老师说。老师也不能说,我是你的老师,你一定要尊敬我,说不出口,父母教。你看,妙极了,这个是教育的大根大本。' t+ B5 {1 g4 }/ v# E, ^0 `
  净业三福把这桩事情列在头两句,三福第一福,第一句「孝养父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19: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句「奉事师长」,你看。学佛的根在哪里?就在这两句。佛陀是大孝,是把孝敬两个字做到究竟圆满,是佛,菩萨还欠一点,成佛才是圆满的孝敬。所以,孝跟敬这是根本,适用於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在国家,对於国君,现在讲领导,国家领导人,要尽忠。忠是什么?忠就是孝,换一个字,精神完全相同,把在家孝顺父母那种心孝顺领导,称之为忠。做为臣子,臣子要尽忠,领导要仁慈,领导是父母,要爱护人民,人民一定要忠於领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於这些细节讲得非常清楚,讲得非常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专讲这桩事情。
" F$ [0 f- z  g: z& I  中国立国五千年不衰,今天还欣欣向荣,靠什么?完全靠老祖宗的教诲。这个教育是老祖宗跟老师结合,达到究竟圆满;父母跟老师不结合,教育就失败了。都是做榜样给小孩看,身教,你看老师对父母的尊敬,父母对老师的尊敬,小孩看到了,就学会了。教育一定是身教摆在前面,没有身教光有言教,小孩不听,说你欺骗他的。9 m' V' P- ^: y3 g  \/ I7 J
  「得为三界雄」,三界雄也是佛的德称。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指的六道。《法华经.方便品》里说:「世雄不可量。」这都是对老师的称赞。老师是三界的导师,这里头有天,人里头包括三恶道、包括修罗,天,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它没有形相,就不说了,只讲到色界第四禅。雄是英雄,英雄什么意思?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称雄。一般人都搞世间名闻利养去了,释迦牟尼佛,王子,他要不出家他做国王,舍弃王位,发心以出家人的身分教化众生,这值得人佩服,他去教学去了。《法华经.方便品》里面说,「世雄不可量」。
# _7 u/ J/ W- R6 p, G$ w3 l. d! d  「《净影疏》云:世雄,佛之异名。」也是对佛的赞叹。「佛断尽一切烦恼,故为三界中之大雄」,断烦恼,一般人做不到,他能做到。佛的弟子无论在家出家,要学佛,学佛首先要断烦恼,为什么?烦恼断了,智慧才现前,烦恼轻,智慧长。烦恼不断,你只长烦恼不长智慧,必须把烦恼放下。烦恼是什么?贪瞋痴慢疑,根本烦恼,这烦恼的根。发作的时候,怨恨恼怒烦,就是七情喜怒哀乐,这些东西全是烦恼。这些东西常常现前,就是造业,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总而言之出不了六道轮回。佛教弟子,无论在家出家一样,一定要把见思烦恼断掉,这是讲的见思烦恼。
. }* X5 F- l6 V  见惑五大类,身见,一定要知道,身是我们真心随顺幻相,念头波动的幻相,见到了色,物质现象。物质现象是假的,它存在的时间就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这是它存在时间,所以不可得,所以说是假的,没有两个物质现象是相同的。我们看这色身,认为是我,不知道它是假的,这个假相一秒钟生灭多少次?二千二百四十兆,那哪一个假相是我?如果每个假相都是我,那一秒钟里头有二千二百四十兆个我,讲不通了。科学家这个发现,这个观察报告,非常值得我们作观想。我们在起烦恼的时候,想像科学家这句话,冷静一下,没有我。这个是根本,根本搞清楚了,其他的容易了。
. ~0 z# f5 n* l4 M. O  见惑第二个,边见。边见是什么?二边,对立,我们讲对立更容易懂。有我就有对立,我跟人对立,我跟环境对立,对立就生烦恼,烦恼里头有善有恶,造的业果报就不一样,不能不知道。所以知道之后什么?我们这一生再不跟人对立,这就好,不跟人对立就没烦恼。海贤老和尚为什么一生无论什么时候你去看到他,满面笑容,那么样的欢喜?没有对立。一个信徒,年轻的信徒,三个月没去看他了,他拄个拐杖,他去看这个信徒。信徒很感动,问老和尚来干什么?来看看你,好久你都没有到我那里去了,看看你在干什么。所以不能有对立。
; O0 |$ h9 G$ @  第三个见取见,第四个戒取见,这两个合起来,我们常讲的成见,主观观念。戒取见是因上的主观观念,见取见是果上的主观观念,这个都不好。为什么?有主观观念,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总自以为是,别人不如我。这也是烦恼的根,这个东西不好,要断掉。最后一个叫邪见,邪见是什么?你把事情看错了,错看了,错看了都叫做邪见,你误以为是真的,会造出很多不幸的事情,就是冤枉人。凡夫受了冤气他不服,怀恨在心,他要报复,这一生报不了,来生报你,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多痛苦。
& K$ d- |+ _; G) _9 E  你看佛教我们从哪里修起,断五种见惑做起,尤其头一个对身见,你从这里做起。用什么方法?净宗的方法微妙到极处,就用念佛。这念头才起,分别才起,阿弥陀佛,就把它换掉,取而代之。时间久了养成习惯,心里头只有佛号,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心就清净,清净心就得到了。这叫真修行。4 }5 @9 Z2 b3 i. n1 ]" c0 V
  总之,这一段是大愿的总结,这一段文,前面讲的四十八愿。「上言无碍智,求智慧也。自慈愍行以下,表誓愿」。《会疏》里头说,「愿是万行之先导,慧即佛道之眼目」,这说得好,要发愿,发愿度众生。有愿,这个动力,你就不会懈怠,你会勇猛精进;有慧,你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不会走错路。「愿以导因行,慧以照佛道」,有慧,你走的是佛走的道路。「愿慧成满,即名如来」。愿满了,慧也满了,这就成佛了,这就叫如来。「故谓得为三界雄」,在三界,三界里面的众生不能办的事情你能办,这则称为英雄。# P8 P) I, @. f
  「盖誓愿与智慧,成佛正因也。两俱圆满,从因得果,故为三界之雄。」这一句做为总结。愿、慧,愿要非常坚定、坚强,我这一生就走这条路,一定要走成功。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他的愿就是求生净土,这一生满了他的愿。他本来很早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活这么大的年岁,是为了给众生做好样子,是广度诸有情。他的住世不是为自己,真的大经上说的代众生苦,《华严经》上讲的,菩萨代众生苦,为我们表演,给我们做好样子。从因得果,故为三界雄,修因证果,为三界众生,三界就是六道,为六道众生做好榜样。这是这一段经文的前面两句,今天时间到了,后面两句,我们下一堂课再学习。
# m' m7 m3 \) C9 R: F+ [3 [; b  p+ Y
& _' z1 j; |0 [/ x! s) [1 m# j  x$ r! c6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8 12:28 , Processed in 0.1002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