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0 21: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方绝对因此结下今世及未来世中不可解结、互相仇恨、互相报复的「罪业因缘」,而成为未来世中的「冤亲债主」,冤冤相报,无有了期。纵然你今世已经学佛,但是未来世中与类似这种无数「冤亲债主」相逢之时,他们一定会障碍你往学佛道上前进……,所以这是判为「不可悔罪」的原因之一。
' W$ L8 `- {/ n1 P甲三、飞鸟
: v; X& @9 ?% e5 V如果你看见有鸟飞过来,只要辩知是有主之鸟,不论它飞到那里,都不应私自偷取。或者你看见有鸟(不论是有主之鸟,或者野鸟),将他人家中的物品或财宝冲飞而去,只要用偷盗心以种种方法私自夺取鸟口中或爪里所衔抓之物,都是犯下不可悔罪。(其他动物亦同)。
) X- s- f, B) n# n5 s/ a1 }而为何亦判此种偷盗行为为「不可悔罪」?原因是只要「饲主」因此对你生起「讥嫌心、嗔恨心、敌对心……」,在「今世」及「未来世中」一定成为「冤亲债主」,互相敌对、互相伤害,无有了期,而这种双方面互相「纠葛」的罪业因缘,不是用今生事相上(诸如不是在佛像前礼忏,也不是用各种诵经、念佛、持咒、超渡……方式,回向对方),就可以灭除双方未来世中「所缠结、难解难了」的「互相瞋恶、对立」不愿化解的「重罪因缘」,所以判为「不可悔罪」!(以下「不可悔罪」之意皆同)8 M2 Z: f2 T; h1 k* p
甲四、赌博. I3 T$ g+ |( I7 W! l6 C$ u6 q
如果你正在与别人赌博,而私自在赌牌上或赌具上动手脚,因而赢了许多财物,只要价值五钱(依戒经所说:即所取之财物令对方生起嫌疑心、瞋恨心、报复心,而形成今世及未来世中不可解结的「罪业因缘」),便是犯下不可悔罪。以上所说价值五钱之意皆同。
% i, A9 `- Z! i; D3 [甲五、经书
# \- _& M; Q' X, }" M9 p8 H如果你在别人没有同意时,私自用偷盗心拿取他人的经书,依经书的轻重(即对方视经书的轻重价值,或因此对你产生轻视、瞋恨、仇视心态的轻重……),而判为可悔罪或不可悔罪。8 I2 @( l7 x; _
甲六、田地房屋
6 R% Q, S' a; u) N& \如果你与他人平分田地,而你过份贪得,对方不愿;或者别人租借田地、房屋给你,而你过期不还;或者当地主、屋主需要用田、用屋时,向你讨回田地、房屋,你借故不还;或者运用种种关系、方法,霸占人家田地、房子,而因此令双方结下今世及来世的种种互相嗔恨、互相敌对、互相伤害乃至「杀害」的「罪业因缘」,就是犯下不可悔罪。" t$ X9 P2 d0 N( E4 f. H0 d% r: l* n
甲七、税捐3 b/ Z$ T2 s( Y% p/ r4 c
如果当你应缴税金时蓄意逃税,或者到了关税之处,贿赂官员,托人带物….,等等制造逃税的情形,只要价值五钱(依戒经所说:即所取之财物令对方生起嫌疑心、瞋恨心、报复心,而形成今世及未来世中不可解结的「罪业因缘」),都是犯下不可悔罪。0 O+ _% F6 e8 P7 [! m& g
甲八、分赃
3 E6 e# V9 t9 x+ U( h3 e( C如果你与盗贼共同谋夺某村落财物,而分得赃物、赃款,只要价值五钱,因此令对方对你产生嗔恨心、恶毒心、仇恨心……,而形成今世及未来世中的双方敌对的种种「罪业因缘」,就是犯下不可悔罪。 h1 U1 C" Z# _
甲九、生物
, }$ \/ c# ]/ ?& O4 O: _6 n7 ~不论你偷盗有主饲养的虫类(无足众生);或者偷盗笼子里有主饲养的鹅、雁、鹦鹉、鸟等(二足众生);或者偷盗有主饲养的象、马、牛、羊等(四足众生);或者偷人、盗人,只要取离本处,而因此令「饲主」对你产生嗔恨心、报复心、敌对心……,而形成今世及未来世中的双方互结的种种「罪业因缘」,都是犯下不可悔罪。
; ]3 T- l3 g6 r! |* Z(乙)可悔罪的偷盗情形
0 K4 w C' b. ]. g5 `$ u相对的,不论你自己动手或者教人家动手,或者辗转派遣别人去偷盗「有主」的财物,只要没有超过「五钱」,换句话说,受害者不会因你的偷盗行为,生起苦恼心、瞋怒心、报复心恶劣的偷盗心意,而且你自己也没有恶劣的偷盗心意,就判为「可悔罪」,是可以用礼忏的力量转变你的罪恶感成为清净心,乃至「对方」并不会因此而对你产生「仇恨心」,而不会因此形成今世及未来世中的种种「双方互结」的「罪业因缘」,所以判为「可悔罪」。兹举出几个例子来做说明:
9 y& {6 h8 x$ c- R$ E1 @甲一、欲谋$ E) U4 }* C$ _3 p6 u
譬如说你想偷盗有主的金钱或物品,只要你正在欲谋偷盗的计划,生出想要偷盗的动机,虽然还没有行动,就已经犯下偷盗的心地戒,乃是中罪可悔。
. A# m; P# m* i- m7 T8 ~5 u甲二、失窃: L4 c4 U, n9 {/ b; R$ o
或者有人向你问路,你却不怀好心,让他绕远道而去,如果对方因为你的报路,而在那条道路上失窃,若是失窃的财物只是「轻物」,而「对方」并不会因此怪罪你,但是你仍然犯下中可悔罪。
! U9 |- K$ C" z/ ]; d/ o. k4 Y0 B甲三、破坏7 z1 r, p) r5 ~" H. @$ Z
如果你在与人交易菜价时,因为价钱没谈妥,而心生不悦,于是你用种种方法,令对方的菜田或菜种干枯(如用咒术、农药、喷剂等),轻则犯下可悔罪,重则犯下不可悔罪。0 ~7 \0 l& F. ?
亦即是说,对方不会因此「责怪你」,则是犯下「可悔罪」。相反的,如果对方因此「深深责怪你」,又对你产生「嗔恨心、报复心……」,双方便因此结下今世及未来世中的种种「罪业因缘」,所以判为不可悔罪。
6 k: G: _7 L" h) l甲四、另有七种情形也是犯下中罪可悔& l# B5 N0 {6 E0 t% h9 m8 {* p
再说有七种情形亦是犯下中可悔罪:
6 G. S8 p% V+ `! e( Z0 a第一、不是自己财物的想法(非己想);& `8 j6 t; y( X
第二、没有经过他人同意(不同意);
}- \# `/ O6 ?( r; t6 j第三、没有暂时使用的想法(不暂用); ?6 `0 f$ Y: Q* S9 U0 v; {% s5 g- C
第四、知道这是有主的财物;
y2 `% }1 g% Z3 X! \( Y第五、没有发狂现象(不狂);: v, j) L# X' y3 _4 t
第六、没有精神失常、散乱的情形(不心乱);
* X' s& \: Z6 y" m) C$ J4 K: Y第七、没有严重生病的情形,导致精神恍惚(病坏心)。: t- u7 s% Y, M5 s1 Z" h
如果你没有以上七种现象,而偷盗人家视为贵重之物的财物,因此而令「对方」对你产生「嗔恨心、报复心……」,结下今世及未来世中种种「罪业因缘」,就犯下不可悔罪。) ^$ I& e, l. d5 Y
退一步说,假使你偷盗的财物是对方认为可有可无、不看重的财物(轻物),便犯下中可悔罪,乃是就你的「偷盗心性」而在佛前求忏悔、行礼忏,誓言不再犯过而判为「中可悔罪」。否则这种「偷盗习性」今世不深切反省、悔改,来世仍然会继续「偷盗下去」……,无有止息!
0 u! r7 {# R1 Y0 {3 z庚、偷盗无罪的情形1 |% q4 Q! a: x5 \5 f6 Z/ |, z9 c
(甲)佛舍利
# Z2 u: K0 w& q# }如果你用偷盗心偷取佛舍利,便是犯下中可悔罪;如果你对佛舍利心存恭敬、赞叹,急欲请回礼拜、供养,而在某种特殊情形下,(如于无人看守佛舍利时),用恭敬心、赞叹心请回佛舍利虔敬礼拜、供养,再于事后将其用心告知对方,对方亦愿成全其人,便不犯偷盗戒。但是并不是鼓励大家可以用恭敬心去私取佛舍利及任何圣者舍利。事实上,在对方没有同意时,就去私取,于一般的情形下,内心会没有「偷的念头」是很难令人相信的。甚至你「偷回的佛舍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