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22 18: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无法形容它的壮观。8 i6 c$ h. e3 c) I' N9 c+ C. V- _
; Q7 a0 g. ^6 r. X
【一一世主,各各信解,各各所缘,各各三昧方便门,各各修习助道法,各各成就,各各欢喜,各各趣入,各各悟解诸法门,各各入如来神通境界,各各入如来力境界,各各入如来解脱门。】5 _1 C) q& m* ^5 V" W7 |8 s# Z) L
q, W# A1 l0 w, e1 ?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一段先说佛坐道场,「其一切世界中,悉有如来坐於道场」。清凉大师说这 …… |" g/ _1 p: Q7 t: g/ Y4 g) M
+ G4 t2 K5 [: u7 b9 {
& @( q+ I# a: \6 e0 m( A/ R$ o# D" t
7 @) [7 a3 B8 F; y
% K% G0 ~+ h% r* c, v, ^! B/ D 82 12-017-0555 大方广佛华严经
. E, q1 d+ z! o+ S3 ^0 ~! w 9 x+ {" _% v- G8 R8 p7 e' S$ P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五五卷) 2002/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017-0555
5 @$ l' m) \* @! `
# h4 Z8 {: N3 h" k" d) h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最后一小段经文:
1 Q# M$ n( H D+ L$ m* t! [& R b |
【如於此华藏世界海。十方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海中。悉亦如是。】2 s5 d* A% Y4 d* Q# [% q. G
6 E7 H' g! D, P, v( g 这段经文是「结华藏外」。在前面「结华藏内」最后一个小段讲闻法得益,七种利益,最后一种讲「修极」,我们特别强调佛的恩德、佛的智德、佛的断德,也就是这个经中所讲的「大悲」、「大智」、「自在」。自在是断德,如果你不能够把烦恼习气断干净,你哪里来的自在?所以我们要想得大自在,如同我们天天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也称观自在菩萨,这是一位得大自在的。我们这么多年来,总结佛陀教导我们的修行原则,看破、放下、自在;如果不能看破,你就不能放下,你要有丝毫放不下,你就不能得大自在。修学的同修,哪一个不想得大自在?大自在何以得不到?没放下。这桩事情说实在话,放下一分就得一分自在,放下两分就得两分自在,小自在。世出世法身心世界统统都放下了,心里一丝毫都不执著、都不分别,连印象都没有了,那你得的就是究竟圆满的自在,自在到极处了;那个「极」就是大圆满的意思。因此我们要想生活的自在,现在人讲自由自在,自由自在是果报 ……' [& O, f( k" Q( j7 ^! y n o2 k
, f+ U$ K2 A0 @5 p4 {' j
9 N. j0 U/ ?0 _ ~2 X8 e5 Y$ e0 I6 e) q: }
' n# T) f6 [; U# R) x, [
83 12-017-0565 大方广佛华严经0 ]: G1 \) z% f$ q% H
& Z& a- F7 m6 w" f0 S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六五卷) 2002/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017-0565- P# K6 k5 b6 { [. P" h
{. f1 l4 F. \; t
诸位同学,请看「现相品」菩萨念请第十句:: R6 r: D( r! d, i( p
# S& Z( U7 o& ~3 ^& w# }1 W 【云何是诸佛无能摄取。】
3 O ^& f+ d+ i( G6 W8 d. i+ }' k6 s. G/ ^: H; e0 `
前面我们介绍清凉大师说的「不思议品」诸佛十种最胜法,我们介绍了两句。现在我们从第三句看起,「为欲调伏一切众生故,往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如是而为一切众生而无断绝。」这一条说出佛示现在九法界的目的,是为了调伏一切众生。我们在此地,要注意「一切」两个字。调是调顺,伏是降伏。调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对破迷开悟说的;伏,是降伏烦恼而说的。众生,特别是阎浮提众生,我们这个世间的,经论上常常讲「阎浮提众生难调难伏」,《地藏经》上讲的「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所以教化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最为困难。但是佛菩萨依旧是不舍弃,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难得,显示出佛菩萨恩德之大。为了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这是伏,破迷开悟这是调。「往不可说不可说世界」,这一句就是讲的尽法界虚空界一切微尘数诸佛刹土,一一佛刹中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常讲九法界众生。每一个刹土都有九法界众生,佛哪里都去,不是住一个地方。什么地方众生有感,佛立刻就有应。诸位一定要多想想这个境界,你仔细去观察、你去 ……4 j9 d1 c( U: K
6 S! Y: ]0 {. Q1 T6 w, F
) Z, M6 Z* j3 e: s$ I5 U/ y+ b- M3 y
' y3 v5 K$ s4 j/ m2 V) t8 z5 p1 z" I! R' V: x: H3 }! ~+ i& `5 [
84 12-017-0589 大方广佛华严经
. F" \% [1 L1 s6 } }7 Q. _
- S, o$ G- ]& Q7 V* C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八九卷) 2002/1/1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017-0589% g1 I: P( \+ b) e& R2 O
5 o& g: m4 f" ^8 b- l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现众表教:+ K1 g) L8 U2 p
( N& f/ Z8 c9 O- y4 X4 V) W! |9 F
【其一切法胜音菩萨,了深法界,生大欢喜。】! b! \& u' @, P" C' K
- e1 Q U4 m6 d0 z* Q' S 往下总共有十句,显示菩萨教化的德业。「主教是宗」,主持教化的这个人,就是『一切法胜音菩萨』。在这十句里面,就把「一切法」这个意思圆满的显示出来了。十句,清凉做两种解释。前面一种配十地,一句是一地,说明菩萨「普摄十地功德」。第二段是「横就极位」来解释,就是说以等觉位来看,看菩萨圆满的德行。我们先看这一句,这一句是说的欢喜地,初地。『了深法界』,「法界」是所证之如,「了」是能证之智,这个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我们现在学佛,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我们读经听经,往往把意思错解了。所以必须智慧开了才行,然后你听经读经才能够真正了解如来所说的真实义。要开智慧,心不清净开不了智慧。要想心清净,不持净戒你的心就清净不了,烦恼习气除不掉。
5 E! e/ E' D3 l' A% U6 W+ S1 |& J) E6 u( w0 W
我现在看到讲堂里面的听众,画面很清楚,没有几个人在听。念佛的时候我也看到,在家众比出家众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现在学院是处在筹备状况之下,我们还没有开幕,规矩是同学们订的,自己订的规 ……
4 Z! |* ~5 b( z5 k, \) L% R7 g s9 h, d# A% @
0 N2 E! }: M( F0 x4 c& w2 G
* C# E9 F( a6 I% g0 z- c+ L# `! u( w& [/ R2 ?" a
85 12-017-0592 大方广佛华严经
5 Z7 n: x( _5 l. ~8 j
?, h8 q& B! Z% P" y( R8 R3 {……这个心愿护持刹尘诸佛的正法,念念有这个心愿把如来正法介绍给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真有这个心、真有这个愿,所以有缘一定做,决定没有推诿,无缘不勉强。不管有缘还是没有缘,不管你做还是不做,你修的一定是清净心,一定是一心不乱。所以在生活里面修一心不乱,在工作里头修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戒定慧三学具足,这个戒是定共戒、道共戒,换句话说,一切境缘当中常常保持自己的清净心。
7 V2 K5 {; U6 Q* R3 F; ~) @. |- Y) M
但是你要记住,你要了解什么是清净心,清净心里面包含著真诚、平等、正觉、慈悲,少一个你的心不清净,清净心有欠缺。不但包括这四条,还要包括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一个清净心,要包括其余九个,理事完备,真清净!一念之中,一事之中,一尘之中,圆满具足!如果就《华严经》的教学科目来说,这一念清净心中具足十波罗蜜、具足十大愿王;缺少一条,你的心就不清净,不是纯净,不是纯善。一事一物如是,事事物物无不如是!第三首:
L K, g% \" B
2 Y7 {, q/ h: `9 g: N: k 【如来安处菩提座,一毛示现多刹海,一一毛现悉亦然,如是普周於法界。】
6 D8 _' a6 J% N+ k H" ^5 s
H" w5 I2 V0 L [8 I- r& b; o 这一首跟上一首可以合起来看,上一首事如其理,这一首事包含著理。两句合起来看,前面六句,一毛孔包含三世间,过去、现在、未来,这是三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这也是三世 ……
) |; y* ?9 N. g8 |$ f. `, d
: V- I3 ~7 k9 a8 t6 I0 [
" M3 x2 a# W4 ?
D2 R# h/ [9 F4 V1 D# e# }! L; L/ G8 ]8 h5 Z3 O& U5 N0 O
86 12-017-0600 大方广佛华严经
: B) s* E: L$ E1 O: |' I
2 b; }; G: T8 K( T7 S9 E9 \……就是我们现前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刹土众生,这是真正的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佛华严不在这个本子里头。这个本子里面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