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03|回复: 4

净公上人鉴定佛说十善业道经简注易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5 13: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s( U1 @" Y1 i' m9 z6 c
+ [) e7 s  _! a( |; Z* }《佛说十善业道经》简注易解
3 a) n$ U/ S* O: \  L
4 c* U1 E- ?0 x; M; r% h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259af20100yebc.html+ u/ A) x0 q5 h5 d- ?1 M; d
/ C+ X. w/ g; L# k
   认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
  h8 P& l% i7 ^                            《爱心》遍世界《善意》满人间
; f) V3 T% S( ^; k8 r( o, J尊敬的同学们:5 O7 y6 V/ e' s4 b5 }  t1 B: [
    大家好!这些年来,我们将爱送到全世界,肯定人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期望人人能学会自爱、爱人、爱家、爱国、爱世界、爱众生。爱,从心、从受。以真心感受为义。真诚心的感受就是爱。真诚包太虚仁爱周沙界,落实在世间,即是弟子规;落实在佛法,即是十善业道。
- ]7 T, m2 x" Q2 ]3 J    故慈悲遍法界,善意满娑婆。亦即是十善业道遍法界,弟子规教满娑婆。
: E8 E, a+ v" c+ m    爱就是十善业道的圆满落实,也是世界文明的遗产。
6 M7 @* W& q0 Y* D( U6 G/ n    爱就是弟子规的圆满落实,也是人类智慧经验的承传。$ m6 ]; R0 Y4 W) z% a( A
    爱就是真心、真性、真如、法性。) T9 B# Q9 c9 O, J- c# }6 K! D9 d
    爱就是本性、本善。纯净、纯善。6 u% X) d# i# m4 }2 v# B
    爱就是真理、真谛、生命、永恒。3 j2 {# W0 f, ^% a1 z
    爱就是神圣、上帝、真主、圣灵。! e* i* Q  F: I. M3 u3 ^
    爱孕育出宇宙万物,天地万物,无一不是从爱心而生而长。
" H0 B) j; n" d' r    爱是万德万能万福的根源。
! L! @  @5 T  s: s, a: |9 Z6 d    一切佛圣所证所得,即是自爱,二种落实。
3 b% D6 w. ]0 [+ G: H    一切佛圣所教所化,即是爱他,二种落实。2 N$ r0 B9 ~9 K4 U; z. u( H! e
(十善业与弟子规的落实)
# {$ Q  v5 \1 t2 i5 z    一切圣贤的教化,就是真诚爱心弟子规十善业道生活规范的教育。
6 _; [/ W3 V% y" P    三灾是果,三毒是因。
, r" E1 {) ^( d1 }" }& L* H+ b" G% e    水灾是果,贪欲是因。火灾是果,瞋恚是因。
' t; C7 O, o2 @  o  b& c1 }9 x    风灾是果,愚痴是因。地震是果,傲慢是因。
3 v8 D$ M. {3 ?; T( Y0 w1 Z" U( r9 W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 f2 O4 ?8 e3 Y- ~$ a& D: Z4 [    心平气和灾难自息# i$ `9 ]$ b! D8 X9 q: l
    真诚爱心,无毫分不善夹杂,人人上善、家家和乐,自然不起三灾诸难。
$ {0 x7 F8 n% t7 A) z( {% `    三学(戒定慧)增上,仁爱礼让,天下和顺,国丰民安,兵戈无用,自然百福骈臻,千祥云集!这是圣贤仁爱教育的圆满效果。吾人真性的自然显发。9 @( r; ]) w! U9 K& n; F6 j
    愿我同伦特重十善业道及弟子规的认知与学习,务必百分之百的圆满落实。此乃化解一切灾难,化解一切冲突、对立、茅盾之根本修行大法!4 ~+ G" X7 z* O2 e! a5 ]" G3 D
    祝你5 I$ s! y. |! P
    诸恶莫作  岁岁平安    众善奉行  年年如意
0 g: _# k9 x7 o' l$ ]  H                                               释净公上人 敬献
/ l) Q4 t% c# e) x( T / }3 o$ P7 q3 I; V
                                《雍正皇帝上谕节要》
& E9 o% e7 F  [. `) A6 s+ x- W& p7 f- {4 \" j, `; c
    雍正皇帝上谕  
$ ~1 ~! O$ _5 l, c: N    [谕]上谕。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g$ n1 F% T  r+ `$ K$ p, m$ C
    [解]我认为以儒、释、道这三种教育来教导全国人民,从理论上来说是一致的,教化众生的方法上也是并行而不相违背的。
5 \5 x. V/ [# a7 y    [谕]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者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
5 p( W* B7 A+ h( X2 ]8 K- \' R    [解]只因人们不能把儒、释、道三教之教义融会贯通,于是随顺各自不同的观点,各持己见。仰慕道家的人说佛教不如道家高深,学佛的人又说道家不如佛教博大。而儒家学者又把二者视为异端加以驳斥,从而生起门户之见,相互争论,比较高下,纠葛争执互不相让。+ r! A( a9 `* |- X+ U2 x6 M
    [谕]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  A$ D) o8 s) [6 F& h$ V
    [解]而我对儒释道三教的教义,也只是持平等态度对待而己。如能以平等心来看待,就不会计较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而能领悟到三教所蕴含的心性理体是相同的。可见三教的出发点宗旨是无异的,无不是希望人人归向善处。* H2 d! r4 G7 D* H$ f) s
    [谕]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 U9 \) r$ _" v    [解]佛教的五戒十善,教导人们要止恶修善,我们儒家的五常百行,也是在引导扶持,奖励劝勉,又有哪一样不是为了引导人们向善的呢?
- T' F* l! f' d9 K    [谕]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
+ `$ |' t5 r( X$ V" o7 B    [解]过去,宋文帝对侍中何尚之说:六经这些儒家典籍的根本是济世育人,端正社会风气;若对于心性的探究,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来说,则佛法经论可做为指南。如果全天下的人民都能以真诚心接受这种教化,我就可坐享太平了。
: n2 @& i4 ?* c" N( `# q) g6 c    [谕]何尚之对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3 b) d  z2 \5 `1 L    [解]何尚之回答说:百户人家的乡村有十人能持五戒,就有十人真诚纯朴,千户人家的城市,有一百人能修十善,就有一百人和睦共处。持此良好的教化风气,遍及全国上下,则编户亿千之地,就会有百万仁人,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就能改善。而且,人能行一善,则离一恶,离一恶,则免用一刑,家免一刑,则国免万刑,确实可以垂手坐享太平了。
5 x& w% ^: ~7 i' @    [谕]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而佛教之化贪吝。诱贤良。其旨亦本于此。苟信而从之。洵可以型方训俗。而为致君泽民之大助。其任意诋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皆未见颜色。失平之瞽说也。特谕。) q. g! ?+ t' q9 {9 V" ], e/ }
    [解]宋文帝与何尚之的这一段对话,都在劝勉人们行善,这是治理天下的关键。佛教教化人们除去贪婪吝啬的心,引导人们做善良贤明的好人,其目的也是出于此。如能信从佛陀教育,依教奉行,确实可以规范社会,训导黎民百姓,改善风尚,从而成为国家领导人布施恩泽,造福人民的最大助力。它们(指三教)之间任意诋毁,妄加捏造对方为杨墨之道似的偏激言论,这都是没见到真理,失去公平的瞎说。特别诏告于天下。" l$ N. c& V! [, {& A7 m6 @  d" R0 W
                                                                     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4 K5 J0 F9 Z3 ~* k9 q. }% N. s4 S$ h' f/ P' |
                                   《佛说十善业道经》+ K/ f0 {: x, f! ]7 K
7 [  H( |$ v" K8 l
  唐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 译
3 }2 o  E) ^$ D3 L; c. f0 T# M- I 佛陀教育网络学院学生注解7 ?$ W2 q7 l0 P* y
净公上人亲自鉴定
' Y0 L9 a5 L  Y0 s    此《十善业道经简注易解》,为佛陀教育网络学院九位学生,依据净公上人老和尚《十善业道经讲记》所作,并敬呈净公上人老和尚鉴定,已成此书,供养读者。(经文采用《大正藏》版本)1 l0 [% \5 W* M, d& M6 F
   
5 O/ z3 N  V/ S    经题
2 a6 Z; z3 `9 p; o; c% w4 P   佛说十善业道经* n) }. h2 ^9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3: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迦牟尼佛为一切众生,宣讲有关修行十善业道的一部经典。本经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无此基础,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皆不能成就,十善业道修学圆满,就是无上菩提。本经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都在宣说修学基础的一部重要经典。" _  W( @# }7 w( E
    人 题+ S% ?. z3 F* `/ F
    唐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 H+ S. E; n5 p( L4 c    [解]三藏法师实叉难陀由西域于阗国来到中国,在唐朝武则天时代主持翻译本经。2 ?3 \; j% j8 D; i' {8 {
   # \( D& L( a5 H, \
    正释经文" f  S! z3 ~& m/ x9 H
    [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n, H6 {  G/ w! [
    [解]这部依据事实真相而说的经典,是我阿难亲自听释迦牟尼佛说的。那个时候,佛在娑竭罗龙宫中说法,与八千大比丘和三万二千大菩萨,同聚一会。' m/ v; s4 X% {( O/ S
    [经]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H0 n* [( P5 U# p1 u
    [解]这时,佛告诉龙王说:一切众生,因起心动念之不同,所造作的善与不善业也不相同,因此才感得六道生死轮回,辗转不休。* A. B6 F5 I5 }$ l( M
    [经]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m; I* t) M1 L5 @, D
    [解]龙王,你看参加此法会的大比丘和大菩萨们,以及大海中众生的形状、肤色种类,是不是各个不同?这一切无不是由众生心之善与不善,所造身语意三业之不同而招致的。3 {* X: O5 f' w4 }! b! j
    [经]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2 t% g6 M- p8 W) _& O2 M1 J4 y
    [解]然而众生心不是色法,无形无相,不可见不可取。人们所见所取者,只是由人们的虚妄心(六尘缘影的幻心)而生起的虚妄现象而已。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起性空,毕竟没有主宰,无我亦无我所。虽然众生各随着自己的业力,现出不同的形色、种类、境界,但是,事实上在这中间,并没有创造者,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说,一切法不可思议。: [2 j; h& ?# _5 I- I8 \" P, P
    [经]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5 G  H' ?8 Q; l) X& J- z8 [2 U
    [解]真如自性随缘能现种种虚幻境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明了这一点,如法熏修善业,以修显性,因此感得身心世界及居住环境,皆是端正庄严,使一切见闻者,欢喜不厌。
1 K' z8 ~/ K# z/ @5 ~: ?* u. O; x' Q" o    [经]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0 U# a2 O& q. _; J0 O( g) R
    [解]龙王,你仔细观察佛圆满的身相,是由无量无边的福德而生,色相庄严殊胜,光明显曜,使一切大众隐蔽而不能显现。假使有无量亿大自在天的梵王,在佛光照耀之下,他们的光明福德,也完全会被掩蔽。如果有如教修行而得瞻仰如来微妙金色身,无不感到佛光的慈悲摄受。7 i- H3 B4 o. l5 u3 B- P1 K
    [经]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
9 C! c9 F& o7 U, j  k4 `* G6 d0 a    [解]龙王!你再看!与会的诸大菩萨,他们光明虽不及如来,但他们已经获得清净庄严的妙相,这一切都是由修集善业培植福德而感召的。% E8 @( e( C5 f' I
    [经]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
1 f0 l0 N4 e, p5 \# ~; A1 @( Q) x' }    [解]还有,具有威猛势力,能降伏魔怨,拥护佛法的天龙八部等众,以及社会各个阶层有威德有势力的领导人,也都是修习善业福德而感得的善果。$ d4 I* t* m7 @3 b: ~
    [经]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麤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 N- q  @- C* ?7 u. ^$ O    [解]龙王!你再看现今大海中一切众生,牠们的形象极其粗恶鄙陋,有的庞大威猛,有的卑微弱小。这些也都是由于牠们自己心中存有种种妄念,造作各种不善的身语意业,因此随着这许多不同的业因,而感受着不同的果报。
7 M: c+ K( h8 n9 f    [经]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 a2 ]( i/ Q1 M- I5 D    [解]龙王!你应当如我以上所说的善因善果去修学,而且要帮助众生,了达因缘果报的道理,精勤修习十善业道。你更应当坚定这种正确的见解,心不动摇,不要再堕入执断执常的邪见之中。对于三宝、父母师长常存恭敬感恩之心,欢喜供养,并悲悯帮助世间一切苦难众生。如是修学,你们也会得到人天的尊敬和供养。' h$ ~" T" e! h. \* @; W
    [经]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 ^$ Q* e9 `" F+ `    [解]龙王!你应当知晓,菩萨有一个方法,能够断除六道十法界身心之苦。这一个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能于昼夜保持心善、念善、行为善,令所有善法,相续不断,念念增长,不容许毫分不善的念头夹杂于其中。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够远离一切恶法,成就圆满一切善法,便能常常得以亲近十方诸佛菩萨和一切圣贤了。8 D+ {5 q' A6 Y
    [经]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K' S+ S, v' v4 h4 |
    [解]所说的善法,就是指人、天、声闻、辟支佛、菩萨乃至无上正等正觉,都是依照这个根本方法修行而得以成就的,所以称这个方法为善法。% r' U  i; \, U2 r1 Y
    [经]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c/ Q" X6 o5 q
    [解]这个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是哪十善呢?就是身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口永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不善行为,并积极去放生护生,不占他人便宜,与人方便,言行端正,诚
3 h1 ~6 `( n6 V# s实守信。意永离贪欲、瞋恚及邪知邪见。" u$ J4 S! i- H: @7 B9 H3 u# [
    [经]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 e9 P) `) H5 p. @, c$ ]0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3: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龙王,如果远离杀害众生的行为和念头,即能成就十种远离烦恼的果报。是哪十种呢?一、于一切众生普施无畏,令其身心安稳没有恐惧。二、于一切众生,常常生起大慈悲心,真诚爱护。三、能永远断除一切瞋恚的习气,逆来顺受不生烦恼。四、身体健康无有疾病。五、寿命长远。六、永远得到天地鬼神的拥护。七、睡时常无恶梦侵扰,安稳快乐。八、化解冤亲债主的怨结,所有的怨恨自然解除。九、坚信自己不会堕恶道,对于恶道自然不生畏怖。十、命终得生天道享福。这就是不杀生的十种善的果报。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佛那样随心自在的无量寿。
; _! [: ?! M7 m% p$ N    [经]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5 g3 B8 Q' }' \7 C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偷盗及占有的行为和念头,即能得到十种财产恒保不失,人品信誉可靠的殊胜果报。是哪十种呢?一、家中物资财宝丰足,积蓄丰厚,不为王法、盗贼、水火及败家子所耗散毁损。二、得到众人的爱戴和拥护。三、人不欺负。四、因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故得十方诸佛赞美。五、即使遭到别人的损害也不会忧虑。六、积善之名广为流传。七、身处大众之中自在,从容,无所畏惧。八、财产安稳,寿命长远,身体康乐,而且辨才无碍。九、对一切众生常存布施之心。十、命终生天享福。这就是离偷盗的十种善的果报。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证得如佛那样清净圆满的大智慧。2 q* H5 ?4 e- R, X# S  ?
    [经]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N+ o) g' Y; O5 E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邪行邪念,即能得到有智慧之人所赞叹的四种果报。是哪四种呢?一、身体健康调柔和顺。二、家庭祥和安宁,远离吵闹。三、为社会大众所共赞叹。四、妻室不受侵犯。这就是离邪行的四种善果。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如佛一样的大丈夫隐密藏相。6 x- P  f' X; _( |! g# C
    [经]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4 o: n9 S7 P6 {. H4 Z% t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能远离妄语,说诚实话,就能得到八种天人所赞叹的果报,是哪八种呢?一、语业清净,口常出青莲花香。二、诚实的言语为世人所尊重、信伏。三、所言无虚,出言成证,能得到人、天大众的尊敬爱戴。四、常用真实关爱之言安慰喻,令起向往之心而学习菩萨道。劝勉苦难众生。五、法喜充满,身口意三业清净。六、言论没有过失,常生欢喜心。七、言论诚实可靠,人、天都欢喜、尊重并依之奉行。八、智慧超群,辨才无碍,无人驳倒。这就是远离妄语的八种善果。若能以此功
: y* u' o  e# B  H: R; G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如来真实语。
$ n, q0 d9 s: @' ]6 @: ^    [经]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B2 R1 z4 _: y  n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两舌,即能得到五种坚固不坏的果报。是哪五种呢?一、得不坏之身,无人能伤害。二、得和睦眷属,无人能离间。三、得诚信美誉,正业顺利。四、得修
7 L+ w# i& p2 x4 L8 W1 T行正法,道心坚固,不遭破坏。五、得良师益友,不受欺骗迷惑。这就是远离两舌的五种善果。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修习正法,道心坚固的清净僧团,一切诸魔外道不能破坏阻挠。2 b: j8 ~! t2 m
    [经]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F  N7 u- X/ |# W# f/ }# B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恶口,即能成就八种清净善业。是哪八种呢?一、言语如理如法,恰如其分。二、出言成则,闻者受益。三、言论符合事实真相,契机契理。四、善巧说法,言词美妙。五、言语温和自然,令人信受。六、心地真诚,言而有信。七、言词正确,无可指责。八、语言和善,人人喜闻。这就是远离恶口的八种善德,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具足如来梵音声相。9 H, K  e/ H& h0 k: x9 @6 P
    [经]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8 K" F7 L$ [( j  l' `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绮语,即能成就三种决定善果。是哪三种呢?一、决定为诸佛菩萨所爱护。二、决定能以智慧言语,善巧方便,如实答问。三、决定能得人天威望德行最殊胜的果报,无有虚妄。这就是远离绮语的三种善报,若能以此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就能获得如来诸所授记,一切功德皆不虚掷。6 M+ X  a6 \7 c1 [
    [经]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 。皆共敬养。# z) k1 g+ W! T0 c&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3: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贪欲,即能得到五种自在的果报。是哪五种呢?一、身口意三业清净自在,六根具足,身体健康,心无烦恼。二、财物随意具足无缺,一切冤家盗贼不会抢夺侵占。三、福德自在,财物具备,随心所欲,无不成办。四、社会地位受到大众拥戴,珍奇妙物皆由百姓奉献,又能以此回馈社会。五、由于前世不悭吝嫉妒,故今生所得的财物远胜所求百倍。这就是远离贪欲所得的五种自在果报。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三界众生无比的尊重与诚敬供养。* |! J. }/ J, S# L& D
    [经]复次龙王。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瞋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
7 q3 K9 w2 g7 H7 T5 _9 ~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瞋恚,即能得到八种喜悦心。是哪八种呢?一、无损人利己、令众生烦恼的心。二、无瞋恚恼怒心。三、无争论斗讼、是非之心。四、心意柔和,正直而无谄曲。五、得具圣人一样的慈悲心。六、时常存有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心。七、容貌端正庄严,令一切众生尊敬。八、由于和善忍辱,能够承受一切善恶、违顺的境界,命终速生色界天。这就是远离瞋恚的八种功德,若能以此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就能得到佛的自在无障碍心,令见闻者无不欢喜。
+ j, C' ^0 ^: {3 X2 I    [经]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 ~9 [' `. `# b; Y' C    [解]佛又对龙王说:如果远离邪见,即得成就十种功德。是哪十种呢?一、法喜充满,得真正善友。二、深信因果,宁舍身命,终不作恶。三、惟皈依佛,不皈依神明天道等众。四、心地平直,见解正确,永离一切吉凶疑惑之说。五、常生人天善道,不堕恶道。六、无量福德智慧,辗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人之道。八、不执着色身为我,舍离一切恶业。九、具真实智慧,正知正见,通达无碍。十、不会感召各种灾难。这就是远离邪见的十种殊胜功德。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将来成佛时,速证诸法实相,成就自在神通。
+ ^, l" c5 R5 n9 c& m. S( U    [经]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 b, ^5 F+ p! l/ u  q" V% f7 p
    [解]这时,释迦牟尼佛,又告诉龙王说:如果有菩萨,依据以上的十种善业,在正修菩萨道时,能够远离杀害生灵,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而且健康长寿,不会夭折或死于非命,也不会为怨家、盗贼之所损害。
+ @+ u( D+ R( t' p# T5 s    [经]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
1 g( A$ g! h2 o$ _) ?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不与而取的盗窃行为,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而且能得到更加无比殊胜的果报,于十方三世诸佛的法藏皆能通达。
7 F6 S% S$ s% [6 g; L) I+ |    [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直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
. K8 z! e) N; ^% ]; b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淫乱的非梵行,进而修行三种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不仅其妻子能保守贞节,正直和顺,而且,他的母亲妻子儿女备受世人尊敬,外人绝不以淫欲心觊觎之。
6 C4 x2 d! f3 D4 T0 r    [经]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 R5 ~  k; ]- g$ p0 O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虚妄不实的言语,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不会遭到众人的诽谤,又能如实受持佛陀的教诲,精勤修行,必能满其所愿。
  K# B8 e0 ^+ Q6 r4 d+ C% _! @6 ?    [经]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
% y1 X) r2 \6 D/ {6 i! W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两舌,不挑拨离间,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眷属和睦,同心同德,和乐融融,永无口舌之争。
0 w: |) B+ p& p  \+ C, X! [% b: Z  ]: r  v    [经]离麤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
0 Q+ P! m& U3 Y& y    [解]修学佛法的人,若能远离粗言恶语,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于一切大众集会处,皆能受到欢迎拥戴,而且众皆乐意归投依靠,信受奉行,无有违逆抗拒。
$ H- H! x* w3 C1 b( W    [经]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
0 N' m; c6 M8 @/ O# ^9 ~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无义语,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所言真实不虚,人皆恭敬接受,善巧方便,帮助一切众生断除疑惑障难。9 g# e& J$ P# _( f
    [经]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慧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
, m2 i+ {. i; }+ z0 d0 L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贪求心,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能以智慧广修布施,对于佛法的信解更是坚固而不可动摇,所以具有甚大的威德和道力。
7 ^- F; [, _  v% b    [经]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
5 `, Q$ x/ p& [8 j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忿怒心,进而修行布施, 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能快速成就无障碍的心智,而使心体得到真正的自由、解脱。至于所得到的身体相貌,则庄严妙好,凡有见者,无不敬爱。+ Y  |- w8 O/ L* x7 B) a0 s, \$ ~
    [经]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4 v, I. [& `, F' P- t: q, L1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3: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修学佛法的菩萨,若能远离邪见和颠倒,进而修行布施,则能常得财宝丰足,无有能侵犯夺取者。且生生世世,生在具有正见,敬信佛法的家庭,常能见佛闻法,供养大众僧宝,培植福田,对于往昔所发之求生净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永远不会忘失。
3 m% a0 w) u3 E# m/ x    [经]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9 g! F& X- h, w$ T: N: S
    [解]这就是菩萨修菩萨道的时候,以十善业道为基础,而广修布施度,所获得的最大利益。0 Q5 E4 S. r; |5 x
    今人不知勤修十善,因无十善基础,故虽修六度万行,而不具上述之功德利益。7 i8 O4 O2 ]7 G% |, ^6 B
    [经]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3 ?% Q1 c( z* ]  j8 C! a
    [解]世尊又对龙王说,明了以上所讲的功德利益,以下简要说明。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以清净戒行,庄严自己,便能获得一切佛法的真实义利,并能满足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1 q4 ^2 H# T4 s6 g+ y; p/ c
    [经]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8 ~7 O( }5 L. W" b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以忍辱行,庄严自己,便能获得诸佛的圆妙音声,具足佛所具足的一切相好。
7 Q) t/ r0 p6 A2 z6 h$ F. t0 \) w    [经]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 M% R) X8 d+ a9 y3 E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以精进力,庄严自己,便能降伏魔王怨家、烦恼习气,深入诸佛法藏。
* o+ @0 a) t6 Y) i5 w    [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
# Z) r' b5 V2 a+ R% ]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以禅定功夫,庄严自己,便能生念慧等五根五力、惭、愧、轻安,使身心自在快乐,充
$ n5 z0 b# j# y) w9 m满智慧法喜。8 Q( X8 X7 }* m, K! x" k4 O
    [经]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0 j" z9 z, C, H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以智慧庄严自己,便能获得诸法实相,断除一切分别妄想。
' g' ~( c& V4 |2 p    [经]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6 {- f$ ^, D& V2 ^; b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慈无量心,庄严自己,对一切众生,不起恼怒之心,更不忍使众生受到伤害。
" K. d7 y+ N2 H# _9 B    [经]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 h. ^$ R, c0 V2 b/ d% T/ Q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悲无量心,庄严自己,对一切众生,常怀怜悯之心,不管众生能否接受教化,他都永不疲厌,永不舍弃众生。2 F  F! h6 c, c! ]3 R
    [经]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9 O  a; o7 V. y6 I$ Z8 s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喜无量心,庄严自己,对于一切众生的善言善行,绝不嫌弃嫉妒,而能随喜赞叹。于一切众生的不善行,心中不落痕迹。# C0 Y7 }8 T  t5 B8 l, A
    [经]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n# I) i4 M2 k+ f8 G2 w3 L* I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以兼修舍无量心,庄严自己,对于顺境善缘不生贪爱,于逆境恶缘不起瞋恚。7 E# }6 a( o& w% L7 }+ ]! R
    [经]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2 y- c1 s2 p0 f/ k5 \, |: W/ B" q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四摄法,庄严自己,便能恒常精勤摄受教化一切众生。
! \) J0 Y% g; [/ @5 k  r4 v" |; o    [经]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 k$ w: r1 ?9 D, T' z# c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四念处,庄严自己,就能善于修习四念处观法,将心安住于此,才能断除贪、瞋、痴、爱而不放逸。
" z% a. S" G: U2 `0 Q) _+ ~+ a0 `    [经]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y9 i. `* y. }- J% h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四正勤,庄严自己,就能断除一切恶法,而能成就一切善法。
( Q/ Z4 U) o* j( a3 }    [经]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
: v/ R7 b7 s3 y( f. T* h' K0 `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四神足,庄严自己,就能使身心恒常轻安快乐。* a. H$ F. y. z3 |
    [经]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 y6 k0 w9 s5 c" n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五根,庄严自己,则能对佛陀教诲,具有坚固不移的信心,因此能勇猛精进而不懈怠。于诸善法心常明了而不迷惑忘失,身心寂静安祥,柔和调顺,不起贪瞋痴慢疑等烦恼。
5 P7 f2 S8 S# C) r* r1 o1 ?! H, e    [经]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s6 L9 U& B! C; o" ~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五力,庄严自己,就能断除一切怨业烦恼,没有任何力量可以破坏他的道心。. a' j" T/ f" w, O2 V9 e+ ^8 S# v
    [经]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5 a. ^0 @: s, P1 r6 m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七觉支,庄严自己,则能常常善于觉悟明了一切诸法。& y9 Q0 i* Y9 x1 R. K( {
    [经]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5 a5 l0 L& C0 X9 y  W: Y5 @) ^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八正道,庄严自己,就能得到真实智慧恒常现前。
, n3 a( {/ V* _! f7 h3 |    [经]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7 c- B8 q9 s; H/ w& P( R) i4 ]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能进而修习止的功夫,庄严自己,就能断除一切烦恼的缠缚。
& |# t( _9 E" {5 P( n4 W    [经]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k: j, F1 T( V0 t; v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进而修习观的功夫,庄严自己,则能如实了知宇宙人生的真实相。, W/ E7 D' k% [6 Z4 \3 i7 \/ t1 X/ f
    [经]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1 L' @& a: l% k; [, D- c# r
    [解]修行十善业道的菩萨,若进而修习方便法,庄严自己,则能迅速成就圆满的世出世间法,得真实究竟永恒之喜乐。
/ D+ C  p, K9 v    [经]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7 G7 e1 |) P. Y/ t6 |5 \3 @
     [解]佛又对龙王说,你应当知道这十善业道,乃至能够使如来果地上十种特殊的能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一切佛法都能得以圆满成就,所以你们应当精进修学。$ N5 u7 i5 h( F8 A9 o2 W
    [经]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 m$ G3 x) l; f. e: }! P
    [解]佛又对龙王说,比如一切城市村落,皆要依靠大地为基础方能建立,一切药草花卉树木丛林,也要依凭大地才得生长。这十善业道就像大地一样,一切人间、天上的众生,皆依靠十善业道而得此身,一切声闻、缘觉、辟支佛及各种菩萨行,一切佛法究竟圆满的大道,皆依此十善大地,方能得到成就。
* ?& o; k8 D' }: r9 Q( U/ A1 P& H    [经]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n2 r' }/ @8 p+ p" n4 I: J! ?
    [解]佛说完这部一切大小乘显密宗教,一切佛法修学入门根基的一部最重要的经典,娑竭罗龙王以及在座的所有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众,都十分欢喜,并且真正的相信、接受,切实依照本经的教诲修行。& R" F" k: |2 P; t: N) S
$ x+ ~, y, r6 o
    .《佛说十善业道经》简注易解  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2-28 09:23 , Processed in 0.0840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