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5 09: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到他听到不高兴事情的时候,他好像也愁眉苦脸,遇到欢喜的事情他也会哈哈大笑,那是什么?随缘,你们欢喜,我也欢喜一下。要不然你欢喜,我不欢喜,你会见怪,你又起心动念,完全随你们,你们搞什么跟你一起搞什么,快快乐乐的,你们有感触的时候,他清净无为,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人家的本事,和光同尘,一尘不染。我们学佛,说老实话就要学这个本事。
, T; t8 E( I: i4 o r) o% ]* `4 y1 N7 n. x/ H- E
四摄法里,这叫什么?同事摄,这桩事情,我们在一般讲经教学上都不向深处讲,为什么?怕人会错了意思。同事,他喜欢跳舞,好,今天陪他去跳舞去,人家去跳舞不起心、不动念,你去跳舞起心动念你堕地狱,人家回常寂光,跟你不一样。人家正在造作的时候知道是空的,万法皆空,一尘不染。你没有,你把这假的全当真的,那个问题就大了,把假的当作真的是什么?就搞六道轮回,就造三恶道的业,理太深。在境界里头磨炼,那是什么人?那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还要到六道、到十法界来,通过考验是不是真不起心不动念?要不是真的,他就退堕,他是假的,他不是真的。真不起心动念,他的习气慢慢就没有了,他们是来淘汰习气的,希望这个习气早一天消除。最长的时间是三大阿僧祇劫,这不是固定的,有所谓根性利的,他淘汰得很快,一个阿僧祇劫,他的问题解决了,他就回常寂光,最慢的三大阿僧祇劫。就好像生边地,最慢回头的五百年,最快的可能三天、五天,他惭愧的心生出来,认错了,我错了,他就离开了。所以经上讲的三个阿僧祇劫、五百年都是底线,那是最低的底线,肯定他就回头。: H0 u& `/ \$ ~, a @" d, _
3 c" o$ @' f0 s; z0 `" S( o9 R
下面说,「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证我空,止成二乘小果」。这不修善法,那就是阿罗汉、辟支佛,他们利益大众的心比较淡薄,自利的心比较浓,但求自利,利他是附带的,主要是自利,这就小乘,心量小。大乘人不然,他一切是想别人,他不想自己,所以心量大,量大福大,量大的人证大果,量小的人证小果。如果在大乘经教里面,他误会了,他搞错了,「妄言我法俱空」,我法真的是俱空,但是什么?「恣行恶法」,杀盗淫妄他无所不为,为什么?万法皆空,因果也没有,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人是「阐提狱种」,阐提是没有善根,狱是地狱,他将来去的地方是阿鼻地狱、无间地狱,这种人叫拨无因果。善法、恶法的确是空不可得,真的是不可得,但是你看看菩萨法,还是断恶修善,为什么?断恶是消罪业,你在没有觉悟之前,无量劫当中你造了多少恶业,要不要消除?知道行善,行善是好事,是成就功德,行善断恶不住相分别全是功德,那你要不做的时候,功德就没有了。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还要用五劫修行,五劫修什么?还不就是断恶修善吗?以这个功德成就了极乐世界。他要没这个功德,极乐世界从哪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断恶修善的功德究竟从哪里来的?实际上少分是自己,多分是从众生那边来的。许多众生看到,你是大家的榜样、大家的模范,大家向你学习,跟你学习的人愈多,你功德愈大,学习的时间愈长久,你的功德愈长久,这么来的。
7 E' P4 }! i0 U: s8 ]0 X8 `" r/ e9 o W8 Z+ w0 z
我们想想释迦牟尼佛功德那么大,距离我们(中国人的说法)三千零三十八年,留下来这些经典在全世界流通,多少人在学习,这就成就他的功德,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人学习,都得到利益,全他功德。然后我们才晓得,好事、恶事,恶那个不善的行为、不善的念头,这个里头两句话说得好,「妄言我法俱空,恣行恶法」,这个榜样表得不好。你在世间你有影响力,或是大富,或是大贵,或者是个有名的教授,乃至于现在所谓明星之流,模仿的人多,你要是个坏样子,大家都学你,这学坏了,你阿鼻地狱去了,学你的人愈多,学你的时间愈长,你的罪就愈重。你要是表演个善法,好榜样,学你的人多,学你的时间长,你在天上享福,福报大,时间长远。所以要常常知道我们有多大的影响力,你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个关系太大,不能不知道。6 ~7 s/ J/ \& ?
' B; E7 z: {" _" G0 `7 e% N3 y 「惟以无我修一切善法,正所谓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这一句里头开悟的,五祖忍和尚给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就见性了。见性见到什么?前面所说的「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惠能大师在这一句里头见性了,真的见到诸相非相,他见如来了。后头有一句「而生其心」,这是大慈大悲,生什么心?生普度一切苦难众生的心。你「即得无上菩提」,这个心一发,你就证得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智慧,圆满的智慧,一点障碍都没有。由此可知,圆满智慧之所以被障碍,被什么障碍?自己小心量障碍了,只图自己不想别人,障碍你的智慧不能现前。一反过来,自己没有了,统统是为众生,自性的智慧立刻就出来。这就是古人讲的量大福大,我再加上量大慧大,福慧多大!量小,福就小、智慧就小,智慧小,烦恼就多,福要是小,疾病就多,烦恼多,不如意的事情多,不就是这个情形吗?全都是自己念头在转,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关。这些道理,你说能不懂吗?真听懂了,真学明白了,世间还有什么东西比这个更可贵!功名富贵是假的,带不走的,这种智慧、福报是可以带得走的。假的东西应该放下,即使不放下,也不要太在意;真的东西要抓住,这个福报是称性的。称性的福慧真的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是你生生世世永恒的福慧。
; A( E6 U2 q4 N3 n; F, E/ _3 s; I
) S* N( S8 q9 w 「两经相较」,这两部经,《金刚经》跟《无量寿经》做一个比较。「今经中无相智慧,远离分别」,这《无量寿经》上讲的,无相智慧,远离分别。「即如彼经」,彼经是《金刚经》,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植众德本,求生净剎,趣佛菩提」,这几句话,这本经上说的,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修一切善法」。「又当生佛剎,永得解脱」,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两个经一对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