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4 19: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婆达就证得阿拉汉果。这时候,沙利子请佛陀允许他去见离婆达,佛陀说他也要去。所以,佛陀、沙利子、尸婆离和诸位比库就一齐前去探视离婆达。 1 c7 {' r$ H- K3 k
4 T/ |2 S0 x, m# w' k这段路程很长,而且路况不佳,人烟也很少,但天神们供应了所有的必需品。离婆达知道佛陀要来,也预先安排。他运用神通,为佛陀造了一座特别的精舍,并为其他比库安排适当的居处,使众人在停留期间能够安住。
7 l* z3 {( b, c/ U) a9 i! w; Z0 L7 f4 ^, H o
* H% B% f" P, O诱惑比库的妓女3 p+ S1 ` o2 _& s7 r/ Y
林野寂静处,世人所不爱;阿拉汉远离欲乐,欢喜安住林野寂静处。7 B! d( y1 j: D5 B0 g
; |+ Q `) u8 K4 D% Q
有一位比库得到佛陀给他的禅修题目后,到一处老旧的花园去禅修。当他正在禅修的时候,一位生性多疑的女子也来到这里。却见四下无人,只有一位比库结跏趺坐,就想到:“我要使这比库心思迷惑!”她于是走到比库面前,反反複複地把自己的内衣退下,穿上;弄散头发,四处摇曳再予以系好;而且鼓掌,放声大笑。因为她的放浪形骸,使得这比库全身思绪起伏,激荡不已。
# A) w: R# [" {9 @4 e4 q8 V1 L$ T) w {6 J0 Z, O
“这究竟是怎麽回事?”他迷惑了。' v! a. a- Q; ` o- \( L! I
7 E# l5 z+ R `& I z6 ^
这时候,佛陀在精舍里,心中记挂著这位比库禅修的进展,就透过天眼而看见那女子的邪恶行为正困惑著该比库。佛陀透过神通向该比库说:“比库!追寻欲乐的所流连的地方没有喜悦可言。没有激情的人所聚集的地方则充满喜悦!”佛陀并且放光,示现在比库面前,向他说法,这比库因此证得阿拉汉果。
; {- _- r( P5 v1 ?& x$ \% k$ b! J% X: }
6 z* u5 E5 } d5 q- O3 Q& O% L; _第八品 千品9 X6 |6 u) F( ?3 C, I
行刑者的命运. ^: B) s, [& r* q4 B: y
诵毫无义理的千句话,不如诵一句有法益的话,
) l1 y4 h& Y( Q& a/ g! `+ `/ R" Z$ `听闻之后,可以使人寂静。 (偈 100)) H/ s3 q& J3 b. E9 A: b$ C& z
. H) Y- Y# J- F2 e5 x0 U/ _7 Z坦巴达提卡担任政府行刑者的任务届满五十五年后正式退休。在担任行刑者之前,他曾经是一名小偷。退休后有一天,他到河中去沐浴,并且携带特别的食物回家。回家后,正要享受这份美味时,却看见刚出禅定的沙利子站在门口,这时候他心里想著:「我这一生,都在行刑处决小偷,现在我应该供养这位比库。」所以就邀请沙利子进入屋内,并尊敬地供养食物。
8 Y; B( U, @" g. n5 {4 f1 b
$ I$ X+ q& `5 ~0 D供养后,沙利子向他说佛法。但坦巴达提卡却无法集中心思听讲,因为他的心思受到过去担任行刑人时种种往事的干扰。沙利子明白他的困扰,为了导正他的心念,就机敏地问他是否出于愤怒、仇恨而行刑?或只是执行公务而已。坦巴达提卡回答说,他只是接受国王的命令,自己没有任何杀人的恶意或愿望。
. Q7 }! K, `! t. _: @& x. Z4 g* d' x# _9 D( b) Q8 e W% \
「既然如此,你有何罪过可言!」沙利子说。
+ g) B$ w0 g E
9 P+ Y, s3 T. r1 u+ I9 K沙利子的说法让坦巴达提卡内心较为宁静,就请沙利子继续说法。这时,他专心闻法,更具耐心与理解力。闻法后,他恭送沙利子走了一段路,然后独自回家,但却意外丧生。- R$ B, I; s7 m
3 D3 K, v" S2 S0 H# K, `; F当天傍晚,佛陀抵达比库的聚会时,比库们告诉佛陀有关坦巴达提卡的恶讯,并请问他往生何处。佛陀说,虽然坦巴达提卡今生造恶业,但后来领悟佛法,所以往生都西答天。比库们却怀疑,一个造做恶业的人,怎麽可能只听闻一次佛法后,就获得如此殊胜的法益。佛陀向他们解释说,时间长短不是问题,如果能够正确理解的话,即使一句法语也可以带来莫大的法益。
- n* L- D( @: h+ l- c7 N6 l" n$ s
; j$ F* q* ~7 U$ H0 }, {* E- l+ _证阿拉汉果最快的方法
0 X, X+ b; W5 ]" B. P) h诵毫无义理的千句偈语,# i7 Q, W6 ]( r: ], Y/ u
不如诵一句有法益的偈语,
% a+ H5 A4 H# U, g8 x- {: x听闻之后,使人趣入寂静。 (101偈)
- S9 l1 G$ ^' C4 s( |/ [2 v0 n: |8 E
: i$ w9 V9 t5 m7 z, P一群商人共同搭船出海,不幸发生海难,除了一人以外,所有人都丧生了。这唯一活命的人抓住一片木板,最后漂流到输帕罗卡港。上岸后,他用一片树皮遮住身子,坐在人们可以看得见的地方。有些过往的行人给他食物,有些人则以为他是圣者,而向他致敬。另外有人给他衣服穿,但他却不接受,因为他害怕穿上衣服以后,人们会降低对他的敬意。同时,有些人认为他是阿拉汉,他也就自以为是阿拉汉。因此,人们称呼他「婆醯迦达如斯亚」。4 f. f& M T: d. \! i5 t$ L. t
$ C6 m- B% z; M8 z; j" }大约在这时候,他某一世的朋友马哈布拉玛看见婆醯迦误入歧途,觉得引导他回正道是自己的责任,所以在晚上时候,马哈布拉玛就去找婆醯迦,并告诉他:「婆醯迦!你还不是阿拉汉,更重要的是,你还没有成为阿拉汉的德行。」婆醯迦听完朋友的话,抬起头来:「是啊!我必须承认,正如你所说的,我不是阿拉汉。我现在明白自己犯了大错。但是,究竟在这世间上,谁是阿拉汉?」马哈布拉玛就劝告他去沙瓦提城,请佛陀助他一臂之力。
# p) b# C( d: o, M
$ u$ R& y4 }+ G3 B% t8 Y1 U婆醯迦明白自己犯了大错,非常沮丧,就直接到沙瓦提城去见佛陀。后来,他看见佛陀和比库们正在化缘,就很恭敬地跟上去,请求佛陀教他佛法,佛陀告诉他,现在正在化缘,不是说法的时间。- @! t; x6 ]2 D
) J( ?( Z. h' e" U「尊者!没有人了解你我生命中的危险,所以请教我佛法吧!」婆醯迦继续恳求。
* ?1 Z5 u M( J, K
- g0 i4 T4 K% k" l9 s) b佛陀知道婆醯迦的程度无法了解佛法,而且,婆醯迦刚才长途跋涉,骤然得遇佛陀,内心正雀跃不已,所以无法立刻接受佛法。佛陀不愿在这种情况下立即向他说法,而希望等他内心平静下来时,再向他说法,他也才能心领神会。但婆醯迦仍固执的恳请,佛陀只好站在路上对他说:3 f8 u. J, `5 t
/ }, R0 [* K0 W2 N7 W- H6 x# {: c$ d# r
「婆醯迦!当你看东西的时候,就只看见那件东西;听声音的时候,就只听见那声音;闻、尝、触任何东西时,就只是闻、尝和触那东西;想事情时,就全神想那件事情。」
. c' m8 ]' \) e# C
7 v7 D' r8 c0 R( @+ s婆醯迦如法奉行,同时因为全神贯注,他的过去善业现前,而证得阿拉汉果。他于是恳请佛陀允许他加入僧团,佛陀要他先淮备三衣、钵和比库必备的东西。但当他出去筹备的时候,却被一只动物攻击致死。后来,佛陀和比库进食完毕后,在路上发现婆醯迦的尸体。佛陀要比库们把他的尸体火化,把遗物供养在浮图中。! T8 L( ^1 q9 H- F* w, f6 T6 A
# n6 r. [) K" A F+ A+ `; }- f! C& R回到揭达林给孤独园时,佛陀说婆醯迦已经证入涅槃。佛陀并且说婆醯迦是最快证得神通的人。比库对佛陀的说法感到困惑,就问佛陀,婆醯迦在何时、如何证得阿拉汉果。佛陀说:「婆醯迦在路上听我说法时,就证得阿拉汉果。」比库却怀疑怎麽可能只听几句法语就能证得阿拉汉果。佛陀说:「法句或说法时间的长短与证果快慢无关。」
; c4 y# @$ o% U( \% a: L9 w( M) J5 J4 ? B2 ]3 E1 U ?# `
' c' C I7 \+ P: E
嫁小偷的富家女
: E* l# x) U( h5 C6 o0 }. [+ Y唱诵毫无义理的百句偈语,/ p; C4 F/ u4 O1 {- F. M
不如唱诵一句法句,# Y& f8 z$ T+ L! Q& A1 Y* t# y
听闻之后,使人内心宁静。 (偈 102) + h/ J' j6 m( w% \& }8 v3 X' h
) T9 e# `9 H2 ]+ X, I
在战场上战胜百万雄狮的人,
! p- K& }/ w% r# B5 ]/ E0 s, N不如克己者,
+ w# j8 h4 O7 b$ h/ v* B) v才是最尊贵的胜利者。 (偈 103)' J- {/ U X. t( P% m/ f O1 v
" F y; @ _. u
拘达娜是沙瓦提城里一位富翁的女儿,一直过著平静、深居简出的日子。但是有一天,她看见一位将要被处决的小偷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