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65|回复: 11

如何修念佛三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4 06: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修念佛三昧,对一对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以是善根因缘故得深心清净,得深心清净故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两句就会明白。& k. k  v6 b. L

% G2 q4 _7 O* x. c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 G2 R, y8 k4 Z0 L  L3 S

/ }7 T( |! Q6 n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四 菩萨行品第七十二: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供养诸佛,具足善根,得真知识,能得一切种智?”
4 ?/ y- P0 R3 Y/ E0 I. @7 o
+ W- z9 `( [; t' ]' j# y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供养诸佛,诸佛所说十二部经,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是菩萨闻持诵利心观了达,了达故得陀罗尼,得陀罗尼故能起无碍智,起无碍智故所生处乃至萨婆若终不忘失,亦于诸佛所种善根,为是善根所护终不堕恶道诸难,以是善根因缘故得深心清净,得深心清净故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以善根所护故常不离真知识,所谓诸佛、诸菩萨摩诃萨及诸声闻能赞叹佛法众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供养诸佛,种善根,亲近善知识。”
, v' ]: s# N8 q: E8 ?' c: G8 j; X% c9 |; {& s0 _4 t'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07: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梵行品第八之一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 。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众。七者知尊卑。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知十二部经。谓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他本云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


$ e* U9 p( W2 h# G2 m

, C1 M! f+ Y# N' [: [  t1 h0 n  p: |9 h6 a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04: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佛所说十二部经包括净土五经,所以修净土法门也不例外。
4 m) z" G; G* I- G  O!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07: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爽 发表于 2020-7-5 04:55
  j7 ?, ]) w7 v8 X诸佛所说十二部经包括净土五经,所以修净土法门也不例外。

8 y7 d1 z5 d4 B9 q      为什么“ 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 n# A- q' A3 Z3 ?5 d- N' I% K    对一对佛说无量寿经: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 三次第行品第七十五: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以下经文。  v  G6 L" @4 \: C
( |! m6 @9 [9 t4 ]" T3 c

; O0 n8 B  c7 o8 [( ]& H佛说无量寿经卷下4 D  G' Y9 U: Y' |7 _4 f
曹魏康僧铠译:
4 m$ c- A6 ?/ L: z/ k( K  l8 K7 `6 x- N9 s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8 j) Q! \$ {) k# ]  X& {

6 s) I9 F) Y  \' L6 n. R, h- r4 w$ P6 J2 k5 R  A* v. A
《佛说法灭尽经》节选:
' @* ]+ s9 Q2 B2 J# G. P; j. C8 W7 l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明不现。
0 v7 f4 Q! ]' J; `......... $ i/ O& z& A  s* X/ X
“时有菩萨、辟支、罗汉,众魔驱逐,不预众会。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怕自守以为欣快,寿命延长,诸天卫护。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兴吾道,五十二岁。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
  ~! r2 `4 b2 c: x; Z, f; A6 ~0 `6 \
* Y4 o2 P+ A) H: K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 三次第行品第七十五: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菩萨摩诃萨从初已来,以一切种智相应心,信解诸法无所有性修六念——所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念佛?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何以故?是色自性无,受、想、行、识自性无。若法自性无,是为无所有。何以故?无忆故是为念佛。  h( R1 V7 \,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07: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爽 发表于 2020-7-9 07:168 {& v: P* ]9 q
为什么“ 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1 z" O' T9 a. y
    对一对佛说无量寿经: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 ...

! i( y+ g2 e7 d% @6 M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      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种种名。如禅名四禅。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觉名定觉。正名正定。八大人觉名为定觉。
1 ]0 H& [0 y  G, M, S
* r$ f, Z: E( {* S7 g4 c  U8 `8 R+ A      佛学大辞典 :一三昧        (术语)一行三昧之略。9 M  G- F$ H" `5 }& W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经文了解一行三昧、四禅,这样就能明白如何实修一行三昧。
' n- s6 Q& m- w3 I% g
; r; A; J8 |6 x6 v       大般涅槃经遗教品第一:以般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过患无明。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得此观时。摄心定住即入三昧。以三昧力。得入初禅。渐渐次第入第四禅# ?( y, w& ^4 s: d! W7 t; X; l

( B1 ~3 Z8 m5 p     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L3 ]6 I, E, y, j  d
: c2 \- u( r; M" g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节选); t) O$ ~* o1 U4 R( x* Q7 R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C8 T/ d8 }. G4 f4 w/ @) x  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9 D9 x0 F0 i8 O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 [! e% k- w/ H7 j- C7 ~9 V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T1 F2 ]4 w! w" I0 s' n3 y, f) ~+ E$ E2 y

7 T5 Z# l4 B/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07: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爽 发表于 2020-7-10 07:516 B3 ?3 B6 T$ H  c- F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      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种种名 ...

8 p* ~2 b0 H5 c! W: c; ^  p3 d/ N      如何做到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与“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2 ]% G+ O4 k$ n( B9 c
       & b5 _" n* {; i! ?. o
对一对“大佛顶首楞严王”、“是菩萨住诸三昧,逆顺出入八背舍”、“如是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 这几句,分析一下,“是名菩萨得二十五三昧断二十五有。善男子。如是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这句,这“诸三昧王”是不是能做到“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与“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7 J( m" h$ g3 N# Z, t6 E" V
$ i  E1 i$ `/ t/ I! C9 a  x: U+ C

% G3 ~5 S6 M, {; O6 q0 |         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 Z; t. E6 ~3 }) l( b8 K     楞严经卷一: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 k+ I: s- i! l/ w  H: K% J1 ]% D0 V6 c& f4 g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 y9 m! ^2 J5 w! `, C' [. \" |. |5 F0 a0 a* G: ?
        
% j; Y6 n! X. S/ V5 s4 L( r      楞严经卷一: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 b; s# g' o5 r
0 ?" Q/ h& u, y" b; |  X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 Y* j8 O5 e2 z! V" n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节选)9 {5 E$ m+ r+ G. ~2 u( \4 y/ B

) R- M7 N0 g  W2 _“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X) e4 a' I. j9 C
  佛言:“菩萨住般若波罗蜜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昧若声闻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萨三昧皆行皆入。
4 a. s- \: a6 h/ r( s% o  “是菩萨住诸三昧,逆顺出入八背舍。何等八?内有色相外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相外观色,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三背舍;过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种种相故,入无量虚空处,四背舍;过一切虚空处,入无边识处,五背舍;过一切识处,入无所有处,六背舍;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处,七背舍;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处,八背舍。于是八背舍,逆顺出入九次第定。何等九?离诸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是名九次第定逆顺出入。1 E( Z, Q/ d3 W  }: f
.........." D  f6 T% u5 d5 m3 L/ x

+ X+ p/ R: I6 o  r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四3 ~# {+ l; {: l- t% _; t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t6 {. a! t# V& }6 p
圣行品第七之四:
- ]2 K) N. S7 {* \世尊。若是诸佛之所行者。则非声闻缘觉菩萨所能修行。善男子。是诸世尊安住于此大般涅槃。而作如是开示分别演说其义。以是义故。名曰圣行。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如是闻已。则能奉行。故名圣行。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得是行已。则得住于无所畏地。善男子。若有菩萨得住如是无所畏地。则不复畏贪恚愚痴生老病死。亦复不畏恶道。地狱。畜生。饿鬼。善男子。恶有二种。一者阿修罗。二者人中。人中有三种恶。一者一阐提。二者诽谤方等经典。三者犯四重禁。善男子。住是地中诸菩萨等终不畏堕如是恶中。亦复不畏沙门婆罗门外道邪见天魔波旬。亦复不畏受二十五有。是故此地。名无所畏。
; V% k- G4 Z5 H. m  s
" f; @! g, [0 g3 ]# W2 h3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坏二十五有。善男子。得无垢三昧能坏地狱有。得无退三昧能坏畜生有。得心乐三昧能坏饿鬼有。得欢喜三昧能坏阿修罗有。得日光三昧能断弗婆提有。得月光三昧能断瞿耶尼有。得热炎三昧能断郁单越有。得如幻三昧能断阎浮提有。得一切法不动三昧能断四天处有。得难伏三昧能断三十三天处有。得悦意三昧能断炎摩天有。得青色三昧能断兜率天有。得黄色三昧能断化乐天有。得赤色三昧能断他化自在天。有得白色三昧能断初禅有。得种种三昧能断大梵天有。得双三昧能断二禅有。得雷音三昧能断三禅有。得霔雨三昧能断四禅有。得如虚空三昧能断无想有。得照镜三昧能断净居阿那含有。得无碍三昧能断空处有。得常三昧能断识处有。得乐三昧能断不用处有。得我三昧能断非想非非想处有。: l* @$ f5 G$ O+ q  T) v

/ e0 `1 a8 M4 C4 |% r善男子。是名菩萨得二十五三昧断二十五有。善男子。如是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
# \+ e# e0 g3 N! B* v' Y
$ s2 I% J2 V, Q*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2 06: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爽 发表于 2020-7-11 07:548 g3 j7 h4 o0 L' {
如何做到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与“应处 ...
  Z2 V) v# J; Q/ P  [, u
     首楞严王能做到“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与“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   
9 H; q7 Y0 B' |1 \0 M! Q. a9 t& R" c/ h: K, L5 y: V
在 “《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我写到:
7 x0 ^4 |9 M$ d7 F
5 Y) x  O( ?2 I, S# C! L! O% t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来念佛。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也可以用修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坚持下去会听到一种自然之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就容易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2 U# D& j+ `" T- ]1 o
9 ?% T: r2 f" M9 N% a
     观世音菩萨就是教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坚持下去反闻功夫到了的时候,自然就能入一行三昧。有了这种功夫容易达到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就有把握了。' j9 q0 C3 w3 r0 N3 i  M
+ g( c1 K/ j! K% X
        我自从有了内听的功能后,自然就能听到禅定中的声音。* Q# R- X: i" c8 a
      
$ }. c9 Z8 E* ?7 F, z$ Z4 e4 j/ K" H    《楞严经》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我们念佛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就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和佛号声来都摄六根的。也就是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吸气,然后念一个“阿”字与呼气同时进行,其他三个字也是这样。要与禅定中的声音合二为一。" ^" d; }6 q' W+ T
  
! c" T7 E$ l% a3 p      要一字一字念这样才能持久,要顺着禅定中的声音来念。这样才容易做得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1 z- j2 P' m; C) \' a1 U& I- c
0 p1 a9 D+ X# a$ T
     早期写的“《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就有这样的一些心得: : r- ^, T# g* j8 x
     前段时间在定中观世音菩萨的影像在脑海里很清晰,还有地藏菩萨、印光大师等。特别是印光大师,我无论走到那里总是会想到印光大师,后来我想可能是大势至菩萨加持我。5 a7 a& z2 ^4 O3 `

  R  p3 `' n. z! x7 X     有一天早上4点多醒来,躺在床上就想到了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学习,后来又写了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上传到“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 d% @. [- ~7 ~' h. P3 D

9 R/ F% S( u, u1 c6 L* \    有一天晚上醒来唱了几句南无阿弥陀佛!心里觉得很舒畅。之后无论走到那里“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总是在听到。空中声音、街上的音响声、坐车车声,甚至家里的电磁炉声等,这些声音也带有佛号声。
2 g  H) ^  W0 K6 f
/ K" b% O: M% E9 K! U7 F
     以前在网上看佟爱国老师的《如何念佛调息与真干》和一些人说念佛念到不念自念,连山河大地都觉得在念。我修习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只是听到风声,水声、火声,还有更多的组合声,如风浪声,沙哑声,尖锐声等很多难以形容的声音。我想不知道怎样才能有他们那种境界。: ]3 u$ M  ?# m. C# G& M
: O2 t% K$ {3 H* p, `5 _  {" o
    那段时间只注意修习反闻功夫,很少念佛。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要有一定的定力和听力,还要有佛力的加持。感恩佛菩萨来加持我!) r! |. K2 j, z3 N" f

$ |9 J5 a) f$ k, h* l3 f% d2 u
; F6 a- ~7 q7 }4 l1 e- S0 e'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2 13: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爽 发表于 2020-7-11 07:54
; }/ M/ U$ \4 L3 `$ s  H* G如何做到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与“应处 ...
5 f4 E2 k( g: a. t* u2 Z( V2 e3 z
     首楞严王能做到“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与“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   ) f' Z9 u- e& x2 Y- }! I! C& g8 S
3 @5 y; k% N: f0 h) F/ N
    学习佛说无量寿经,当我读到这一段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时,我就想起了我写的一篇文章的有关内容,更加明白到我在修习这个法门过程 中,能够通过观察声音的轨迹发现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说的九次第定又名“炼禅、 狮子奋迅三昧又名“熏禅”和超越三 昧又名“修禅”的轨迹,不但要有一定的定力和听力,而且要有佛力的加持才能做到。* I' E  h" b8 H7 v& Z! e- Z

# U  h2 Z2 }+ Z5 v' c) \; U     在“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有了这个内听能力就可以修耳根圆通了,下面将我的经历分几步简单介绍”中我写到:
! p$ w1 n# a6 \, s- d5 z2 d+ y& _1 u4 Z7 E
   
; E% E- \1 N8 |5 ^+ U       第一步:通过反闻等方法让自己的识心慢慢静下来,有时还要结合用念佛、持咒、修止观的方法才能做到。同时用观呼吸等方法让身体有充足的能量,这样才慢慢听到更多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火声。还有更多的组合声,如风浪声,沙哑声,尖锐声等很多难以形容的声音。外面的天地有很多自然之声,我们身体这个小天地同样也有很多自然之声。
9 D! ?" U7 E6 b/ s   8 S; M. H( Q# c# t: G
      第二步: 坚持修习就会发现这些声音的轨迹,每个轨迹的声音都有相同和不相同。最后那一个轨迹结束后又会重头再来,反反复复。第二次速度比第一次快,声音也比第一次静。反反复复听下去,到后来也很难分出是什么声音,是在那一个轨迹。因为这个时候听到的声音也差不多,只能凭感觉大约判断在那个位置。人与宇宙是一体的,人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大宇宙会有各种声音,有一种规律。小宇宙也会有各种声音,同样也有一种规律。3 b4 K/ H1 o8 p" O

" q+ |  U  q9 L3 s     第三步:学习有关禅定知识,通过声音、觉受和轨迹进行分出各种禅定。% D! i" _4 s: m8 |

+ T3 b6 j* U/ V4 C, S& @! O下面说说我是怎样用声音来分别禅定的:
# T9 @$ q5 w8 `  y  O7 x2 o1 ~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这两个禅定可以根据共同特点(喜、乐、一心)来分别,有三种声音,。! n0 e/ U! i, J+ [% ^2 }
           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三禅按乐、一心两种来分别就两种声音。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四禅按一心就一种声音。5 |8 S! p# b6 d& Z; u+ s

% ]; B4 s! p- T        净名疏云:“若不了义教,明无色界无色;若了义教,明无色界有色。” 涅盘云:“无色界色,非声闻缘觉所知。” 所以我们要学习般若波罗蜜,才有能力听到这些声音。3 Y* S" X4 A4 |% y# g, U
      1、空无边处定   2、识无边处定   3、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5、灭尽定。这几种禅定就按一种。这几种声音都差不多,只不过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沉。空无边处定比较空荡,灭尽定声音有点尖锐。
1 f# v% [( |3 Z: j1 W9 i8 X9 }0 o9 ^: }
以上是基础,有了以上的基础就容易分出下面三个禅定。! O% A8 p" ~0 I4 ?5 U8 ^. O* U& J
下面三个是:
; P6 ?# g) v: o      1、九次第定又名“炼禅”。能于一座中,从初禅节节升进,依次进入二、三、四禅、四无色定,最后进入受想灭尽定,中间无一异念间断,共经过四禅八种定加受想灭尽定,凡九级阶梯,次第升进,故名“九次第定”。$ ?" T2 B' s2 j" m* U1 {/ k
      2、 狮子奋迅三昧又名“熏禅”。九次第定修习纯熟后,进一步锻炼,达到不但能从初禅沿九个阶次很快地一级级直上,进入灭尽定,而且能从灭尽定中很快地逐级下降,退归于初禅,有如印度一带被视为动物之王的狮子,不但能奋迅前行,而且能奋迅后退,故名“狮子奋迅”。# d  K/ k0 s- }  ~
      3、 超越三昧又名“修禅”。狮子奋迅三昧的功夫纯熟,进一步锻炼,达到能超越九次第定逐级升进的阶梯,随意出入于任何一禅,不仅能顺超,从低层次定或散心直超一至数级而入高层次定,而且能从高层次定直接退入低层次定或散心。, Y8 ^/ H8 N8 Z% L4 z6 }

: V: O" U1 i+ R. K3 T4 Y6 N说说练、熏、修禅这三种禅定的相同处和不相同处:+ u7 N" j! I( H0 k
       练、熏都是按顺序由初禅一直往上到达灭受想定再往下,一个慢一个快。修禅也是由初禅一直往上到达灭受想定后再往下。再往上时在每个定之间插入灭受想定,往下时插入散心,好像是在炼禅的每个禅定之间插入灭受想定和散心。在练、熏、修禅反复转几圈时,修禅转得很快,灭受想定和散心与其他定几乎同时运作。好像是熏禅插入灭受想定和散心。到后来很小声甚至没声了,然后又有声。在定中还有一种声是共同的,应该是气流声吧。观定要观有变化的声,如果是念佛、持咒、参禅、观呼吸就无所谓。/ R2 N. F4 g) Z2 @
   . C: e& y: q, B- n3 s
    通过反反复复观察声音的轨迹,发现就是九次第定又名“炼禅、 狮子奋迅三昧又名“熏禅”和超越三 昧又名“修禅”的轨迹。
' P8 I. x3 W" |# E' i0 Q      
  P$ ~% O( l0 H8 C! g' Y      第四步:用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圆通章对照:
' Z! A6 {+ `3 B. U) A6 z1 V, s& O7 J% \
     这个过程经历差不多五个月时间,在定中观世音菩萨的身影多次出现。每次出现都有新的体悟。每次出现前都会有一个信号,就是会想到观世音菩萨到了,过一会真的见到观世音菩萨身影。3 L0 i: {0 m0 m0 P6 {
     有一次观世音菩萨身影在我左边,我就不注意左边就注意右边 ,这时右边就出现观世音菩萨。我注意前边也一样。这都是 练、熏、修禅定反复转几圈时才出现的。( B7 N( M; E; y3 O: Q0 k! v
/ U. d- c/ O& Q" S+ [
      如果问到修这个法门难不难?我会说不难,只要有内听能力就可以修了,后面是步步深入。
* A; P5 R( V0 X+ W3 I$ Y  5 ~. p0 r0 F% p! @2 z
      文殊师利菩萨: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h5 P" Y( L6 M+ |+ v4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09: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爽 发表于 2020-7-9 07:16
0 \  _2 j9 P& R3 D/ J为什么“ 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0 i6 c2 U5 [( A7 q, [* Z; `
    对一对佛说无量寿经: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 ...
2 H( }4 o' u; i; D1 t8 v  c
为什么“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  这段经文是不是告诉我们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是有次第的。- p* O; h, M7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09: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0 w$ H0 i' v/ {: u+ X* ^. j3 ]

% k7 W! ?2 z9 C% l) m3 S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经文理解:
/ |! |8 {0 Q& U  S) I: A8 M( G6 A
) h. p, W/ N( {2 Z+ j     大般涅槃经遗教品第一:以般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过患无明。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得此观时。 摄心定住即入三昧。
7 ^$ I1 V2 T1 `3 s9 d+ q- x! W2 i+ X

" r# ]5 z+ H) s/ t- O; ]$ q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 三慧品第七十:
& l, D$ `( a* }, {% r) R8 n7 S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行般若波罗蜜?云何生般若波罗蜜?云何修般若波罗蜜?”

佛言:“色寂灭故,色空故,色虚诳故,色不坚实故,应行般若波罗蜜,受、想、行、识亦如是。如汝所问,云何生般若波罗蜜?如虚空生故,应生般若波罗蜜。如汝问,云何修般若波罗蜜?修诸法破坏故,应修般若波罗蜜。”


( S, B% @& G) h: q% c2 z

楞严经

卷六:7 p: ^1 @7 z0 q* y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 r6 [) Q0 X" e& W

* Q  h+ y7 j, d" H1 R. Z" H)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五卷 圆瑛大师著
; l6 C1 ]" C+ J7 t* [: t( K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g  D0 D7 c; ^7 D3 x  j& n* b

; F. {8 ]) ?, {* a! r9 ?0 ^彼佛教我,从闻、思、修者;此明秉受法门,既发大心,须求佛示,彼佛即指观世音佛,教我从闻、思、修三慧下手;此之三慧,不同常途,常途则以闻经解义为闻慧,其体即耳识,与耳家同时意识,所发之胜解;思修亦即独头意识,将所闻之声教,思惟修习;此皆不离生灭识心,识心为圆通之障碍。本经以舍识用根为要旨,故三慧不同常途。
  E1 R6 A1 }" n! B. o, N+ B( W: Y4 K3 ?9 B# a; a; N. a
  今此闻慧,即从耳根闻性妙理,所起始觉妙智,不闻所闻之声尘,但闻能闻之闻性;思慧、即正智观察,能闻者是谁,不著空、有二边,一味反闻闻自性;修慧、即如幻闻熏闻修,念念旋元自归,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解六结越三空,破五阴超五浊,全凭无分别智,反闻之功。& _. H3 v' N- i; R, j
4 o1 I: u  `! J: Q' F3 W
  入三摩地:此即即慧之定,由闻教信解,而起修证。有修中三摩地,即从根解结工夫;有证中三摩地,即寂灭现前境界。此有入字,乃六结尽解,证入圆通之三摩地;亦即阿难所请三名中之妙三摩,经题中了义修证也。$ p: _2 l6 w7 e# k/ S,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4 13:01 , Processed in 0.0762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