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应邀赴中国佛协采访圣辉法师。任务结束后,我起身向他告辞,他轻声对我说,“把茶喝了,不要浪费。”我赶忙落座,喝完习惯性留下的半杯茶。 : v9 A/ M' b' z3 ]5 n; s6 P4 |
后来,我又转赴厦门南普陀寺采访。
$ O' `" P. V/ c- `! X1997年,在前任住持妙湛老和尚往生后,由于群龙无首,时境艰难,受南普陀寺两序大众的强烈要求,和赵朴老的亲自批准,时任中国佛协副会长的圣辉法师临危授命,出任南普陀寺第九至第十一任方丈,直至2005年举贤退位,任南普陀寺法主和尚。南普陀寺能有现在的规模、声誉和谨严的道风、学风,与圣辉法师超凡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佛学修持分不开的。在整饬南普陀寺时,他殚精竭虑,力挽狂澜,率先垂范,领众熏修,率领全寺两序大众,精勤道业,讲修行、讲因果、讲发心、讲道德,实行“学修一体化,学院丛林化”,使南普陀寺成为一座道规严修的清净到场,一所培养佛教人才的僧伽摇篮,逐渐成为新世纪佛教对外交流的窗口。
% K* y$ m' Q. m- K! [" o4 \- n南普陀寺慈善会在圣辉法师的领导下,十几年来捐资助学近千万元,给希望小学、贫困学生带去一片片爱心和光明的前景。外省一位神学院院长写信给南普陀寺慈善会会长圣辉法师,希望神学院的十几名贫困大学生能够得到慈善会的资助。圣辉法师本着佛教慈悲平等的精神,在救济或资助时不分种族、地区、信仰和身份,一律平等对待,不附带任何条件,亲自批准资助这十几名学生,直到他们完成学业。 ' s. [* Z3 B* O5 J: b) ]: K0 ?+ v
南普陀寺慈善会自成立来,始终遵循慈悲济世、利乐人群的宗旨,在许多少为人知少为人涉足的角落,都留下圣辉法师的足迹,他多次前往医院躬身慰问麻风病患者和精神病患者。
7 r4 E7 ? ~8 Z6 _有八十多年历史的闽南佛学院近年来发展迅速,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认为闽南佛学院“是国内汉传佛教最具规模、师资力量雄厚、学僧人数较多、软硬件设施最好的一所佛教院校”。在院长圣辉法师的倡议下,闽南佛学院还吸收了一些藏传佛教的学生,以及东南亚一带的留学生,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修行的环境。
* o- {; t( G& D" a g( l7 Z$ O南普陀寺因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缘优势,给海峡两岸的对话、沟通、往来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条件,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圣辉法师曾在此迎来了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他握着宋先生的手说,“我们两老乡终于见面了,我们的双手一下子就拉近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路不远,但时间太长。我们不哭也不笑,而是去理解。我们民族最讲究骨肉亲情,兄弟有什么不能谈的,阋于墙只会给世人和历史笑话。”从湘潭那里,走出了毛泽东、彭德怀…… " D3 T: _( X' X6 O: p$ U$ s: L2 Z
和圣辉法师接触多了,感到他真是平易近人,但我听说他还是十分严格的,对佛家弟子,对僧众,他更为自律,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我常常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的解剖我自己。”他说,作为一个出家人,希望在利他中完善自己,在无我中尽一己微薄之力,在有限中追求永恒。
8 f" E5 P0 `; |/ ~ H: p我也有幸受他邀请出席欢迎缅甸总理访问北京灵光寺的仪式,在他热情洋溢的致辞中,传递着世界和平、众生平等、生生与共、天下大同的信息;传递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信息;传递着佛家与人为善、爱人如己、勿相残杀、拒绝罪恶的信息。 & b1 F! [4 }1 v8 ?9 N( f \
在中国佛协、在灵光寺,我都看到了圣辉法师对一些误入邪教者的感化。在他看来,这些误入邪教者多数是被人诱惑和利用的,对他们接受比排斥要好,用仁爱感化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引导他们,用自己的道德风范规劝他们,使他们回归人的常态,使他们不致颓废绝望。佛家是慈悲的,宽容的,讲求普渡众生。
1 C; G. @6 |# x& V# I% a他说,所谓“心灵环保”,就是在人的内心建立起一种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古人也说,“天人合一”。人类和自然是生生与共的,千百年来,佛家一直亲近自然,古诗有云,“深山藏古寺”,这是佛家思想和修行的最好写照。 8 s. O: G1 h( m9 a; ]2 n Z9 y
佛家对自然的破坏和损耗降低到最少的限度,居住于田间山林,取食于蔬菜瓜果,取火于干草枯枝。佛家是讲心的,通过心来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欲望,换句话说,自己的行为和欲望都是从心产生的,那么就把这种行为和欲望抑制和消弭于萌芽状态。行为和欲望如果不受约束和控制,那么是无度的、无限的。因此可以说,讲心就是求得内心的宁静,只有“静”,才有“境”,才有自然的环境和思想的境界。佛家从心开始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和破坏,省却了许多亡羊补牢的工作,而人们常常是破坏以后才想到去保护,在这个意义上,佛家讲求不损害、不破坏的原则的确值得更多的人思考和借鉴。
/ v/ a) \* O% C8 j6 s( N佛家从不杀生开始,又从此升华为对人的生命的关爱,在困苦、逆境甚至绝望中,也不轻视生命、怨恶生命、放弃生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大小、贵贱,而在于生命就是生命,这是不需否定和质疑的,即使小小的昆虫,也一视同仁。现在,因为战争、仇恨、贫穷、疾病、灾害、厌世而失去生命,的确令人痛心和同情。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活着,既然人类给了我们生命;我们也应该好好耕耘,既然地球给了我们一小块土地。 ; }5 y$ ]% g3 L7 D6 K, p! o% j. g
当我们看到清澈的小溪污浊横流、原生态的青山绿林伤痕累累,悲剧此起彼伏时,能感受到佛家与自然相融、不具侵凌的平和的本性。当我们回头看看蔓延世界各地,给人们造成极大恐慌的疯牛病、口蹄疫、非典和禽流感时,能感受到佛家不杀生、善待一切生命所遵循的基本教义对人类重建的意义。当我们每每看到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溃败时,能感受佛教文化对净化人心的作用,以及佛家物外、无我对道德和人性的启示。
8 _0 I1 U; ~( k4 D) c现在,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这具有双重的含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缺一不可。这和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民族思想、精神和智慧的延续性和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