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 |" y: a/ t& ~5 W3 P
世人该如何正确的看待人生?9 E" T* c) m4 z( g+ t/ n
作者:东方阳熹 ' e5 {* c7 o7 X! T4 K ^, b
http://www.daode.org/ztls/016.htm # ?/ b1 C, f6 z, V
当今世间的各种人生理论,道德说教,如同洪水般泛滥,影视明星、企业家、大德、大师、博士、教授、专家、学者,人人都敢著书立说牛皮一通儿,人人都敢大言不惭的到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宣讲一番。但究其根本,这些人所讲的那套人生哲理,有哪句具有真理性呢? ; b: u8 ?% C8 h/ L* e; }
释迦牟尼佛临灭度时,弟子问:“师父死后,应以何为住?”。这里所说的“住”,不是指身的住处,而是心的住处,就是说,学佛者该抱守什么样的心态和观念,来看待人生。佛曰:“应以四念为住。”即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不常;四、观法无我。 1 ~; v- s+ ~& N( L6 G: K; K; K) t
一、观身不净:
1 b" |: u/ X5 C6 J5 {/ I# B6 L% \ 此身,指人的身体,即色身而言。人的色身是幻化体,此身非真身、真我。色身是心灵的舍宅。真心一去,色身当下即亡,故修真之士称此身为“臭皮囊”。 + k2 v' r7 ~/ g( v Q# W
观身不净,意在让人们不要把这个“臭皮囊”当真,不要因这个“臭皮囊”迷失掉真我(自性)。 3 H! z* l' e) W6 D4 y2 M0 G# N
二、观受是苦:
8 C4 @) m; _- n0 t9 I/ k 此受,指人们对心外事物的感受,即见闻觉知到的一切。人们对见闻觉知到的事物,只要一动心,便被虚妄之境所转,而遗失心之本体,此谓之受。 - ^& B1 K/ E) j& `6 g: V* G6 I4 X0 `& U
心外的一切,皆属幻境,皆是虚妄不实,皆有苦乐,皆有生灭,皆是无常,因此,人们耽著于见闻觉知、五欲之乐,就会被妄境所转,沉沦生死苦海。
7 `0 g8 I0 Z; ~* m0 t. [! s5 ~ 观受是苦,意在让人们不要耽著于心外见闻觉知的快乐,不被妄境所转,如此才能够回归真实的自性。
1 N9 X, i M4 T! u 三、观心不常: 3 r3 c M# W; M& R- U, u
此心,指人心而言。因色所生之心,是为人心。此心被妄境所转,旋起旋灭,无一定处,故曰不常。
; o# D' f& w3 l; h 一个学佛者在没有见性以前,起心动念处,皆是妄心。人们唯有尽除一切相,去除一切后天的人心,才能够返本还原,回归清静,本觉常照。 ' Z( i# }% x! Z# n5 G& k
观心不常,意在让人们放下心中的一切妄想,如此,才能够返归空空洞洞,却无所不照,无所不在的心之本体,而得真常寂灭之乐。
1 U" N/ d. S1 e. i 四、观法无我:
" F7 Q, @: H. m' V 此法,泛指世间的一切法,一切相,一切智慧,一切作为。 1 C& E* t0 a7 e$ X- C
经云:“三千大千世界尚且成虚”。因此说,我们见到的这个世界是虚幻不实的,是本来没有的。既然“三千大千世界尚且成虚”,又何来的我?既无我,又何来的种种相? 1 F( ~0 }7 u# f! E9 t
世人不了唯心,以我为我,以人为人,以法为法,以物为物,所以颠倒梦想,因分别妄想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六道往还,无有歇息。 * c) U+ J5 p7 S' S$ h$ c3 o
人们去除一切法执,去除人我等一切相,才能够回归清静无为的本然之体。若以色身为实,以见闻觉知的幻境为实,皆是被虚妄不实的假我和幻境所迷,如此难有解脱之时。
y1 z1 j, o# |8 A5 K" G1 D 观法无我,意在让人们放下人我、法我的分别,尽除一切相,如此,才能够返归一真之地,即极乐世界,涅槃之地……。 0 H: x4 b% B. ^! R3 J+ `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知,释迦牟尼佛教导的“四观”,才是正确的人生教育,最高的人生哲理,正确的人生观,此应被学佛者和一切世人所信奉。
+ j( D+ Z. Y. _( y 人们唯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才能够获得真实的人生觉悟;人们唯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才能够获得真实的人生成果;人们唯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解脱……。 " q$ S8 C4 B8 y) B
释迦牟尼是大觉者,是真正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我们听受佛陀的教导,才能够获得真知正见。如果我们把明星、大腕、政客们胡吹瞎侃的人生理论当作真理,不但不会获得人生的真正光明和解脱,还会进一步的迷失自性,产生出更多的矛盾、痛苦和烦恼……。
. f, [9 m" g; c6 D3 T 注:限于篇幅,难以概论,读者可参阅《学佛者应认戒为师,还是认觉为师?》《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等相关论述。
& }5 l5 _ `$ s; V. e3 r东方阳熹 写于2007.11.02
0 ~, {- M8 ~! A1 O6 t" O谢谢您的阅读!祝您吉祥如意!合家幸福! 6 {# d) {2 F# i4 @" t6 |
http://www.daode.org/ztls/01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