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6|回复: 3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6 17: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 T: F) u9 S/ x/ X& L6 R0 @- N0 z$ Z' Z7 b& f: b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 z: Q5 I6 D6 M0 h: w$ q大乘起信论讲记* t2 s2 i; h3 o. F0 S$ ^1 H$ Y# T+ P
—道源长老民国六十八年讲于基隆海会寺能仁佛学院—
8 M0 v" y, t* z: N+ @" ^施旺坤成文9 a' w! g& Y5 M* [
悬谈
$ u( d; p3 _0 [! B9 _# b《华严经》是经中之王,经中描述善财童子参拜到弥勒菩萨那里,有一座弥勒楼阁,一弹指门就开了,里面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庄严,那是譬喻我们的真心之内具足无量功德。《大乘起信论》等于开弥勒楼阁的钥匙,也等于开《华严经》的钥匙,你懂了《大乘起信论》,也就懂了《华严经》的纲要。《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依着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你通了这部论,等于通了一百部大乘经,也可以说一切大乘经你都通了。" J0 D9 S% N- k2 U/ f
《大乘起信论》这么重要,但是有人说:《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是伪造的,《大乘起信论》不是马鸣菩萨造的,《楞严经》不是释迦佛说的,是中国人造的,因为《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的文法很像中文,不像是印度的梵文翻成中文。我们相信是真的,不是伪造的,因为古时候翻译经典的译场里面有各种执事,所谓度语、笔受、润文、证义种种职务,那时翻译一部经、论,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翻的。文法像是中文,是因为润文的执事中国文法好,把它润饰得像中文,所以我们用不着怀疑。! o! [. q. F1 v/ @1 n. n
还有一种说法,他们说玄奘大师到印度留学十七年,那时候印度的佛法正在大兴,玄奘大师在印度没有看见《大乘起信论》,他们怀疑可能根本没有梵文本,是中国人伪造的。玄奘大师回到中国看到《大乘起信论》,认为这部论太好了,就把它翻译成梵文寄到印度,想报印度的法恩。当时玄奘大师看见《大乘起信论》,怎么不怀疑呢?要是怀疑,他为什么翻译成梵文寄到印度去,我们相信玄奘大师的智慧,相信玄奘大师的佛法,不相信怀疑的人的智慧和佛法会超过玄奘大师。8 c7 [9 i% ~" |/ m1 o
最早的《大乘起信论疏》,是贤首国师作的。《大乘起信论》有二种翻译,贤首国师着的注解是梁译,真谛三藏法师翻译。还有一种唐译本,贤首国师参加译场,如果当时没有梵文的经本,怎么进行翻译呢?贤首国师怎么会参加译场呢?历代注解《大乘起信论》的都是鼎鼎大名的祖师,民国太虚大师深通佛法,智慧第一,为了《大乘起信论》跟中国内学院的欧阳竟无居士打笔墨官司,欧阳竟无居士认为《大乘起信论》不合唯识的道理,彻底的批驳,他的学生甚至骂《大乘起信论》是隋唐小儿伪造的,批驳到极点!太虚大师的武昌佛学院很多人作文章,证明《大乘起信论》的道理好,太虚大师自己作了一部注解,叫做《大乘起信论唯识疏》,太虚大师通达唯识,单用唯识的道理解释《大乘起信论》,认为处处合唯识,没有跟唯识不合的。欧阳竟无居士的学问、佛法会超过太虚大师吗?恐怕不会。
, n% ?! b; _. ~: N6 j$ I玄奘大师在印度没有看见《大乘起信论》梵文本,这并不足怀疑。像我们中国的经本、注解流通到日本的很多,民国以后,到日本留学的法师、居士,发现日本有很多注解中国没有,《大藏经》里没有,单行本也没有,像《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以下简称《会阅》),在日本《卍字续藏》里发现,在中国却没有。所以不见得印度没有的,就是假的,也不见得中国没有,从日本取回来的就是假的。有人问莲池大师:《大乘起信论》、《楞严经》是否是伪造的?莲池大师说:我们只看合不合佛法,合佛法,《楞严经》是释迦佛说的,我们相信;不是释迦佛说的,我们也相信。《大乘起信论》合佛法,是马鸣菩萨造的,我们相信;不是马鸣菩萨造的,我们也相信。这是最恰当的解释,依法不依人,只看它合不合佛法。为什么要先说这些呢?恐怕诸位同学将来看到怀疑《大乘起信论》的文章,信心动摇,《大乘起信论》是启发我们的大乘信心,信心一动摇,不是吃亏上当吗?你想通大乘经、大乘论,要先研究《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要是被打倒,整个华严宗都被打倒。贤首国师判五教,是依着《大乘起信论》判的,要是《大乘起信论》是假的,华严宗的注解统统都得舍弃,这个问题可严重了!贤首国师为什么依着《大乘起信论》判教?因为《大乘起信论》好。我们相信贤首国师的智慧大、佛法深,不相信那些怀疑的人的智慧和佛法,超过贤首国师,诸位信心要坚定,不要动摇!2 P, l- q" W7 F" s* T  @, b' z
我自从能仁佛学院开学就对你们说过:你们要相信道源法师,决不是自赞毁他,你们听我的课快三年了,我可毁谤过其他的法师吗?《法华经安乐行品》上有明文:「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不可随便说其他法师的长短,只要弘扬佛法都是善知识,绝不可毁谤。自赞毁他,是《梵网经菩萨戒本》的波罗夷罪,犯根本戒。道源不敢犯菩萨戒的波罗夷罪,决没有自赞的心,毁他更不敢。为什么一直向同学赞叹我自己呢?不是自赞,是要坚定诸位的信心,你对道源法师要相信,我讲了你才能接受,你对我不相信,我讲你不要听,我讲了半天,都是冤枉费力气。诸位要坚定信心,一定要相信道源法师讲得好,你把道源的好处学会,再去亲近其他高明的善知识。我跟你们说过北方的土话:「你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道源辛辛苦苦跟你们讲,你们不好好听,不好好研究,错过这个机会,再想听没有了。道源今年已八十岁了,去年冬天生病四个多月,差点死了,岁数到了说死就死,你们不要错过机会。这次印《会阅》费了好大力气,不是有钱就能办到,《会阅》每个字、每个名词都解释得很清楚,一定要好好研究,不然对不起《会阅》。我讲的时候你不认真听,也对不起我这位讲师,以上这些话都是要安定诸位的信心,希望诸位谛听谛听!# E2 W6 b7 w# P9 F, b
在未讲论文之前,先讲这部论的序文,这篇序文是贤首国师作的,《会阅》上有这篇序文,也有注解,黑板上写的是我从《会阅》摘录下来的《会阅笔记》,因为《会阅》的解释太多,摘录下来的是最要紧的解释,将来你们讲《大乘起信论》没有《会阅》时,用《会阅笔记》也可以讲。刚才说道源讲得好,怎么好呢?简单明了,不啰唆就是简单,不马虎就是明了,你们要学这个讲法,我讲完了你们再看《会阅笔记》,进一步再研究《会阅》!4 H# ~8 R* C: @9 [: E2 X2 G% u
解释序文
. `& v& M4 I- B大科分二,甲初、题目,再分二小科,乙初、序题,《大乘起信论》序,是序的题目。乙二、人题,唐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C3 H: H; {; M8 ?1 X5 P
甲初、题目(分二)  乙初、序题  乙二、人题
9 K6 ?& {& Y0 T; A! W8 e乙初、序题0 F1 g* Y' T  G% q4 a
大乘起信论序
3 d& V2 B9 L& A7 N' U「序」者叙也,谓叙述《大乘起信论》的大意,也就是提纲挈领,。
/ H* ~0 H3 e/ u, o# T3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7: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7 T, t! z( M* B5 R; h% a6 o
5 ?/ b9 ?3 Z; T: ~, Q- p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b  H3 u9 }: ~4 s$ f/ v" h
乙二、人题- G. p9 V3 P  y# W
唐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 Q; O* |; H) c+ R
在何时何处着《大乘起信论序》呢?在唐朝西太原寺,到了清朝改成崇福寺,在长安城内。因为武则天是唐朝有名的女皇帝,她是太原人,她要报故乡的水土恩,修了五座大寺院,都叫太原寺,这座寺别于其他四座寺,叫西太原寺。
' W8 l4 f5 E8 n! p: i1 o4 @- o「沙门」是出家人的通称,梵语「沙门」,中国话叫「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惑业苦。「勤」是精勤修行,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息」是息灭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续法大师在《会阅》上解释为息灭惑业苦,贪瞋痴都属于惑,你起惑才造业,造业才受苦。惑业苦三*轮转,永远不息,这是生死大苦,所以他解释得更为完备。
3 c% R% U  H5 `- h「法藏」是贤首国师的法名,他是华严宗第三代祖师。「述」是自谦之词,孔子曾说:「述而不作。」我阐述的都是古代圣贤的话,不是我自己创作的,这是谦逊,不敢说自己作文章。7 x% p$ x) A' o5 F7 @- M) E
把序题、人题讲完,开始讲序文。0 l. o& f: ~* Z7 S: M; f9 R" I- f0 K
甲二、序文(分二)  乙初、叙论大意(分四)  丙初、叙一心法  丙二、显真如门 ! k, H+ g( P, F7 P% I
丙三、明生灭门  丙四、二门不二& A6 B2 v( V7 h+ R, r
丙初、叙一心法2 r; Z* b( L7 g& ~0 y# M
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睇;冲漠希夷,忘境智于能所。3 _" `- L, \% _7 h
甲二、序文,分二科:乙初、叙论大意,乙二、造论因由。乙初、叙论大意,再分四科:丙初、叙一心法,丙二、显真如门,丙三、明生灭门,丙四、二门不二。这四科是论文的前半段,《大乘起信论》的义理,都在这四科之内,先叙一心法,明一心法。
; F; l/ Q8 s' B% R8 O  r2 J「夫」是发语词,古人作文一开笔,往往先写夫字,像现在人打电话先说一声:「喂!」一样。「真心寥廓」,《会阅笔记》上讲心有四种:" i* Z7 b0 Q, s+ A
一、肉团心:即五脏之心脏,佛教讲真心、妄心,不讲肉团心,因为肉团心属于身体的一部份,没有灵知灵觉,只是一个肉团而已。3 Y6 u" M1 n+ E; }2 S3 @$ D
二、集起心:指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第八识有二种功能:(一)、能收集一切种子,像仓库一样,善的种子、恶的种子全收到仓库里面。(二)、能发出来起现行。「现行」者,显现行动。第八识是佛教讲的妄想心,是最根本的心,功能很大,无始劫的种子都能含持着。3 b* w$ S4 F% q" B% ~/ I" U
三、缘虑心:「缘」是攀缘,「虑」是思虑,能攀缘外境,能有思虑。「此八识心王」,八识心王都叫缘虑心,为什么呢?「以各能『缘虑』自分境也」,每一识有它的自分境界,它能缘虑自分境界,所以叫做缘虑心。实际缘虑心是指第六识,因为第六识的功能最大,能攀缘一切法,思虑一切法,所以叫缘虑心。
: ]4 u  Y; |; C2 n- @# O四、坚实心:「谓『如来藏』自性清净,不生不灭也。今所明之真心,正是此也。」现在讲的「真心」即是指坚实心。「坚实」者,真心不生不灭,不会变坏,在众生份上叫如来藏心,真如在缠叫如来藏,如来藏自性清净,即真心也。7 M) |& f& u; q4 y, E
「真心」讲清楚了,再讲「廖廓」二字,「寥」谓空寂,「空」谓中无妄染。真心之中是空的,空妄染之法,真心之中从来没有虚妄染污之法。「寂」乃其性湛然。湛然是清净不动的意思,真心之性是清净不动的。「寥」,即讲真心之相清净不动,中间没有虚妄染污之法。「廓」谓旷大,「旷」谓德用无边,讲真心功德之用无量无边。「大」则体周法界,讲真心之体,大而无外,周徧法界,真心之外再没有一切法,一切法都在真心之内。「真心廖廓」四字,讲真心,中无妄染,清净不动,德用无边,体周法界。1 M! _2 K( V1 U2 U# z
「绝言象于筌睇」,「言」是语言。「象」是义相,用语言讲义理出来。「筌」是捕鱼之器。「睇」是网兔之具,就是到野外捉兔子的网。「绝言象」,真心廖廓无形无相,不是语言能说出来的,不是道理能讲出来的。「筌睇」二字是比喻,得鱼而忘筌,捉鱼的人目的在得鱼,得鱼之后把筌器忘掉,不再执着筌。得兔而忘睇,捉兔的人目的在得兔,得兔之后不再执着睇。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讲要说,要有语言?因为不讲不说不明白义理之相,语言义相是用来表明真心,不说根本不明白有一个真心。你得到真心,要离言象,因为真心根本没有语言之相、义理之相。你讲真心,不是真心;你说义相,不是真心,可是不讲不说,不明白真心。讲明白了,你得回光返照,得觉悟,要悟出来真心,你再去修证,证得真心。真心是清净的,没有一切妄染之法。语言义相都属于妄法,真心是断绝一切言象,像捕鱼的人不执着筌,捉兔子的人不执着睇一样。9 {* q! c, I$ `' _! t
「冲漠希夷」,「『冲』者深也」,很深的意思。「此明心之体性,竖穷三际,而洞然无底。」真心的体性,竖穷三际,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漠』者广也」,广大的意思。「此显心之德相」,这是显现真心的功德之相。「横徧十方,而旷然无边。」横徧十方,广大无边。「『希』者无声,以心甚深,故听之不闻也。「『夷』者无色,以心甚广,故视之不见也。」希者没有声音,夷者没有颜色,真心是什么样子呢?没有个样子,听之无声,视之无色。6 k4 a$ B5 J) I) A1 q
「忘境智于能所」,真心是理体之境,真心有真心之理,理就是真心之体,叫理体,理体就是个境界。我们怎么能证得真心呢?必须启发智慧,智慧是能证,「境」是理境,理境是所证。你有能有所,就证不到真心,要记住这个道理。「忘境智于能所」,「忘」和绝言的「绝」意思一样,是远离的意思,超绝忘怀,心里面不可以有能证的智慧,所证的理境。有能证就有所证,有能有所,就是差别相,真心没有差别相。/ k2 ?3 E& M$ L$ d' T7 r
「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睇;冲漠希夷,忘境智于能所。」这两句把一心法说明白了。《大乘起信论》先说一心法,由一心法开出二个门,一个叫心真如门,一个叫心生灭门,现在讲「丙二、显真如门」。1 H  W, B. h+ Y4 X) E8 s
丙二、显真如门
8 o+ e; s( o" g* A: A* B. j6 w$ Y; ~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 ~9 A4 n2 E%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7: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续-《●[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 W9 `/ j  y: Y  ]* K& m4 @5 j! }8 Z( N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8 ~) ?. p4 E8 Z/ T5 R「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先讲「四相」,生、住、异、灭,名为四相。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正报,我们的身体无常;依报,山河大地世界无常。怎么无常呢?被生、住、异、灭四相所迁动。我们正报的身体,父母把我们生出来,叫生。暂时在世间活着,叫住。但是住不常住,常常在变,叫异相。小孩子变大孩子,大孩子变成大人,变就是异。由大人变老人,老人变死人,灭了。依报,山河大地也是生、住、异、灭,换一个名词,叫成、住、坏、空。成,这个世界成就了,就是在虚空生出来一个星球,暂时住在虚空之中叫住。但是住不常住,要坏,坏到星球爆炸了叫空。真心是常住的,为什么常住呢?因为它不是生灭法,没有生、住、异、灭。生灭包括有住、异二个相在里面。真心既不是生相,也不是灭相,四相迁它不动,因为一迁动,即变成无常法,真心是常住的。$ A- M' c3 G. z5 G! X, F' ]( O* ^
「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际」是时间,「三际」即过去、现在、未来,「易」是变动的意思。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怎样无常呢?被时间迁动,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正报如此,依报也如此。如我们人,过去的都已过去,今天是现在,明天是未来,三际要给你变易,变易着、变易着,这个法没有了,被时间变动了。真心没有去来之相,《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有来有去,才分三际,它无去无来,怎能分时间呢?「莫之能易」,就是不能够变易它,真心是常住的,「真」者不虚妄,「如」者不变易,故称真如门,上面两句就把真如门说完了,再讲「丙三、明生灭门」。. m/ w4 ?6 M$ J5 f
丙三、明生灭门
& X  N" [! H- \# X7 ?! Z( M8 `7 ^9 n+ [/ l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歧;逐迷悟而升沉,任因缘而起灭。: E+ t! n; j8 G' w
先消文,「派」者,水分流也,一条水流出来分流。「歧」者,路分径也,一条路再分出来岔路。「逐」者,随也。「任」者,从也。「迷悟」、「因缘」,众生在迷中,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众生在悟中,以本觉内熏为因,师教外熏为缘。真如门不生不灭,无去无来,怎么会有生灭门呢?「但以无住为性」,「但」是转语之词,真如不是住在真如不动,它以无住为性。「随派分歧」,水就分支流,路就分岔路,于是就有迷有悟。, b9 ?) G1 v4 L' F% T) v6 Z
「逐迷悟而升沉」,随着众生之迷,它就沉沦下去;随着众生之悟,它就超升上去。「沉」,包括六凡法界,沉沦于六凡法界;「升」,包括四圣法界,超出三界,上升于四圣。「任因缘而起灭」,随从因缘,而起而灭。凡夫的因缘,《大乘起信论》正文会详细解释,「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一个众生九个相都是迷的相,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悟呢?悟是以真如内熏为因,真如就是我们的本觉心,「本觉」是本来觉,就是真如换个名字,叫做本觉。本觉有内熏的功能,这就是因,我们怎么会开悟呢?因为本觉有内熏的功能,在内心里给你熏习觉悟。我们听到大乘佛法,人人皆有本觉,本觉都会内熏,那等着开悟就好了,你要是等着它,永远不会开悟。为什么呢?有因无缘,一定要有师教的外熏,这是悟的缘,要遇到善知识给你讲教法,这是外熏的缘,熏动了你内心本觉的因,因缘合和就开悟了。迷、悟都是属于生灭门,就是「起灭」,「起」是生起,「灭」是灭没。
0 K1 G" ^9 i  x$ r2 z4 J' }丙四、二门不二(分三)  丁初、法 (分二)  丁二、讲喻  丁三、讲结4 w" Q1 N# v' ^2 B3 h; S  e8 x
戊初、正明不二
1 n4 ~2 I; M9 x; }% M8 L虽复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源;静谧虚凝,未尝乖于业果。6 Z9 y8 U/ [* n: z
下面讲「丙四、二门不二」,真如门不是生灭门,生灭门不是真如门,但是真如与生灭两个门,并不是二个。再分三科,丁初、讲法,丁二、讲喻,丁三、讲结。先讲丁初、法,再分二科,先讲戊初、正明不二,真如与生灭怎么会不二呢?按佛法上讲它不二。
2 m) W4 g, j: Z" P8 z) \- A% Q「虽复繁兴鼓跃」,这是生灭门,「繁」是繁多,「兴」是兴起,「鼓」是鼓动,「跃」是跳跃。「繁兴鼓跃」是形容一切法的生灭妄动,繁多兴起,鼓动跳跃。「未始动于心源」,「『未始』者,自初即不曾有也。」真心的来源,就是真如,它自初即没有动,真心之体是什么样子呢?就像个大圆镜子,生灭是大圆镜子照的相,大圆镜子照出来很多相,「繁兴鼓跃」,大圆镜子的体动了吗?没有动。这就是生灭不碍于真如,真如不二。# w4 J! u+ ^" S( z
再讲真如不碍于生灭,生灭不二。「静谧虚凝」,「静」者不动也。「谧」音密,寂静也,静之又静。「虚」者无碍圆通也。「凝」音宁,寂而常照也,湛然不动的意思。真如的体,是静而又静,虚凝不动。「未尝乖于业果」,「业」是业因,「果」是果报,业因果报绝不乖违。所以学大乘佛法,把业果拨掉,是学大邪见。真心之体不动,但是随因缘而起灭,不能把业因果报拨掉,它不乖违业因果报,这就是真如与生灭不二。4 E% @6 j$ x6 T6 _  ^
    戊二、释成无碍
. G" y) K* B5 |4 u0 d7 l+ Z故使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
0 e/ o# S4 B3 |/ k) J! X3 a「戊二、释成无碍」,真如与生灭不相妨碍。「故使不变性而缘起」,以是之故,并没有把真如的本性变更,可是它能缘起。随染污之缘,就沉沦于六凡;随清净悟缘,就超升于四圣。「染净恒殊」,「恒」者常也,「殊」者差别也,染法与净法从来不一样。真心的体性无染无净,但是它能随缘生起来染净诸法,染法与净法从来不一样。
# }# s" K2 J5 [, s「不舍缘而即真」,你懂得此二而不二的道理,真如与生灭不相碍,缘起的是生灭法,不要舍弃生灭法,当体就是真如。不是离开生灭法,另外有个真如,就在缘起诸法上,你只要悟到就是真如。「凡圣致一」,「致」者理也,六凡法界之理与四圣法界之理,没有二个,凡圣之理只有一个,凡圣彼此不相妨碍。「丁初、法」讲完了。. R/ }. j8 B- S; R/ [/ y
    丁二、喻
7 D( ~1 b$ h% _9 _( L其犹波无异湿之动,故即水以辨于波;水无异动之湿,故即波以明于水。3 W& D- g5 {& R& A/ X% i
「丁二、喻」,真如与生灭怎么不二、不碍呢?这个法很难懂,说一个比喻,使你容易了解,用比喻解释无碍的道理。用水与波来比喻真如与生灭不相碍。「其」指真如与生灭。「犹」是犹如,犹如波和水,水随风的缘起了波浪,湿性并没有变异。「波无异湿之动」,不是起了波浪就与水不同,没有不同,没有异于水之动,波就是水的动相。「故即水以辨于波」,所以你明白水的性,就能明白波的相,波的相就是水的性。) g6 {: T- r0 u! A- t* x' K9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7: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续-《●[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V) N: k0 w, i& r+ z
8 C+ i% g) ^6 J- n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0 B5 E7 U3 N0 x' M% T
「水无异动之湿」,水以湿为性,它虽然变成动的波相,它的湿性没有变。「故即波以明于水」,水已经变成波的动相,所以你只要认识波的相就认识水了。水变成波,波就是水,在波上就明白水相。这就是说:你明白生灭法没有本体,只是个假相,它的本体就是真如,你就在缘起生灭法中,认识了真如。9 P+ `* J+ u: }5 o
    丁三、结
/ c0 S9 k: C% n) d' ^, q7 S$ c是以动静交彻,真俗双融;生死涅槃,夷齐同贯。
, f6 E9 l% N4 _/ o9 w$ G) }+ w5 w「是以」是结词,把以上总结起来,结成不二。「动静交彻」,彻者通也,动的波跟静的水,交相洞彻。「真俗双融」,「融」者和也,好像真如的「真」,与生灭的「俗」,真与俗融和,俗和真也融和。' h" B5 I$ ]/ u7 R0 U* Z  s+ K0 m% S
「生死涅槃」,「生死」就是生灭,「涅槃」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圆寂。成了佛有二个果,一个智慧之果,叫菩提果;一个理体之果,叫涅槃果。成了佛证得涅槃是什么境界呢?圆满寂灭,德无不备曰「圆」,一切功德都具备了。障无不尽曰「寂」,一切障碍统统断尽,烦恼障、所知障统统断尽。小乘认为生死不是涅槃,涅槃也不是生死。「夷齐同贯」,「夷齐」即平等,「贯」者通也。大乘认为平等相通,生死即是涅槃,波浪就是水,因为生死法就是生灭法,是依着真如随缘起的,你在生灭法中能悟到真如,当下就是真如,没有两个道理。
% d+ o% f& B; B; ?; P讲到这里,已将《大乘起信论序》讲了一大段,主要明白造论的文法,比如有人写了一本书,要请你写序,写序有其文法,不能乱写,序文的文法分两大段,第一理序,第二事序。这篇序文,理序即是讲《大乘起信论》的理,共一百五十三字,其中比喻波浪与水湿有四十六字,其余一百零七字,讲一心开二门,二门不二。佛法怎么难懂呢?佛法的经典、论文太多,不容易找到纲要。为什么要讲《大乘起信论》?因为这部论是依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你懂得这部论,一百部大乘经都懂了,也就是一切大乘经都懂了。《大乘起信论》是一百部大乘经的纲要,这篇序文是叙述《大乘起信论》的大意,这一百零七字,就是《大乘起信论》的纲要。你明白这一百零七字的道理,《大乘起信论》就通了。这篇序文讲什么呢?先讲一心法,再开二个门,第一心真如门,第二心生灭门,再合起来二门不二,就是这四科。所以讲《大乘起信论》,先讲这篇序文,序文是古文体,不要以为文字深不好懂,有注解可以研究,只有一百零七字,要把它研究懂,背熟记在心里,读诵其文,受持其义。还不懂再加上四十六字的比喻,水即是波,波即是水,一切大乘经的道理,都不出这个比喻。这是劝导诸位要读这篇序文,把义理受持到心里,领纳不忘。7 {0 c! v1 X% M. b" v# B8 H) e& I
乙二、明造因由(分二)
7 b- V1 a: K/ P+ e' O9 r0 ~丙初、反显
$ \) @. e! u8 i* Q  e: o! L但以如来在世,根熟易调,一禀尊言,无不悬契。, }  [) }6 s! _6 O/ Q; T
再讲事序,为什么要造《大乘起信论》?「乙二、明造因由」,说明造论的因缘,分二科,丙初、反显,反过来显明不必造《大乘起信论》,这是作文章的起承转合的「转」,直着说没有话了,反过来说就有话讲了。
% t. x: s1 d6 m; E1 o2 c, y1 A「但以如来在世,根熟易调」,如来在世的时候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论》,因为当时正法住世,如来是最胜的缘,时间胜、缘胜。「根熟易调」,众生见佛得度的根机成熟,很容易调顺。释迦佛为什么示现成佛?因为众生的根机成熟,应该见佛得度,佛才从兜率天下来,示现八相成道。「一禀尊言」,禀者承顺也。「尊言」是世尊说的话。「无不悬契」,「悬」者远也,「契」者合也,很远就能契合。听佛一句话,马上就开悟,与佛所说的真如之理相契合。这是反过来显明有佛在世,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论》。
# b, I/ j1 \* f  j2 [    丙二、正明(分二)  丁初、序谬述迷(分二)
( I8 @) [, U2 n9 |2 x    戊初、总叙! G+ L6 v6 ^- D
大师没后,异执纷纶,或趣邪途,或奔小径。  k& o, H: L) r# T* N0 H- ~
「丙二、正明」,正面显明要此论,分二科。「大师没后」,「大」者,德业高胜。「师」者,可轨可范,可以给众生作模范。「大师」即指佛。「大师没后」,明时缘俱劣也,就是佛涅槃以后。「异执纷纶」,明根行俱劣也。「异」是不同,「纷」是纷乱,「纶」是纶理。大师在世,可以给你调顺,大师涅槃,各人起不同的执着,纷乱了纶理。「或趣邪途」,「趣」是趣向,「途」是道路,有的人走到外道的邪路上。「或奔小径」,有的人走到小乘的路上,大乘不学,学到小乘去。
% P9 y1 G% H8 y4 G6 S% U戊二、别显(分二)
* d" O0 M# h5 l2 Y) v- c己初、迷理7 J6 p# q6 s/ l
遂使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衣内明珠,弗解贫于佣作。
1 h8 C4 H8 F* Z这里连举两个比喻都出在《法华经》,一个是贫女的宝藏,一个是穷人衣内的明珠。「遂使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法华经》中说一个譬喻,有一个女子,她家里有金、银、琉璃、七宝在地下埋着,但是她的父母不在了,她不知道家中有宝藏,而孤苦穷困。「匿济乏」,「匿」是隐匿,彰显不出来。「乏」是贫乏。本来可救济贫乏,隐匿不能救济贫乏,为什么?宅中有宝藏,没有人告诉她,她不知道,所以受贫穷之苦。
4 f" ?7 f2 f7 H% s「衣内明珠」,自己衣内有无价的明珠。「弗解贫于佣作」,「佣作」者,赁力给使也,给人家做工拿几个钱。《法华经》上说这个公案,一人到异乡,贫穷得给人家做工。遇见一位有钱的朋友要救济他,先请他喝酒,他乡遇故知,朋友难得见面喝醉了,这位有钱的朋友,因为有事急着离开,把一颗无价明珠装在他的衣袋里。等到他酒醒了,不知道衣内有颗明珠,以为有钱的朋友不够交情,心想:你要救济我,怎么把我灌醉却走了,真是不够朋友!生活要紧,他还是继续做苦工。过了一段时间,又遇到那位有钱的朋友,朋友问他说:「你怎么还给人家做苦工呢?」他很生气的回答说:「我没有钱,不做苦工怎么办呢?」朋友一看,他还是穿那件衣服,就摸他的口袋,拿出一颗无价宝珠,当时换了许多钱财,就发大财了。迷了理,等于宅中宝藏、衣内明珠,没有人告诉他,继续受贫穷佣作之苦。下面不但迷了理,更加迷了教。, A- U& }! f6 D& a7 T
己二、迷教
% R& R8 c" \: D. z加以大乘深旨,沈贝叶而不寻;群有盲徒,驰异路而莫反。" X, [3 a  Z8 ]3 H-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2 05:04 , Processed in 0.0643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