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2 m/ W- f5 F6 b+ T# n
+ ^! z6 ?3 y/ w% Q* w: J●[吴言生教授]经典禅诗 第六章 法眼宗禅诗 一、般若无知: T9 O, w. W4 ]+ W
法眼宗禅诗
8 ?5 S/ u2 u' @一、般若无知 ! A! t) [9 z) \
4 f2 ]# U8 |+ G) D& B吴言生# L2 `: q5 o7 b/ h# F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
+ E Q( c8 t- U6 D4 b第127—132页4 G6 H9 {, h/ h) x7 S
% U$ i7 v, m, G- ?* c 在中国禅宗五家中,最为晚出的是法眼宗。由于它的开创者文益(885~958)圆寂后,被南唐中主李差谥为“大法眼禅师”,后世遂称此宗为法眼宗。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类云门,稳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言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正果法师《禅宗大意》,见《禅宗历史与文化》第一九六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文益参地藏院罗汉桂琛而得悟。其悟道因缘,对他禅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形成了“般若无知”、“一切现成”的法眼宗风。- Z# O+ w# k& q0 Y
! ^9 c |1 d& A1 T% ~2 B
一、般若无知
+ @% e. j( J0 T9 A 在法眼文益悟道因缘中,“不知最亲切”最有意味。其理论基石,是“般若无知”。东晋僧肇的《般若无知论》指出,般若(“圣智”)和通常人的认识(“惑智”)有本质不同。通常人所讲的知,是对现象界片断的、虚幻的对象的认识,而现象界本身则是虚幻不实的。惑智用来认识、分析现象界,它承认主客观的存在,承认逻辑思维、推理作用;而般若则是神秘的直观。般若不同于惑智,它无知而无所不知,是洞察一切、无所遗漏的一切知,是最全面最高的智慧。它观照的对象不是任何具体的客观事物,而是无相的真谛,观照活动不需要经过任何感觉思维,不必借助任何语言、文字。《般若无知论》指出,般若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知识、见闻。真谛的特性是大全,对于大全,任何世俗之知都仅能知其部分,在知的同时势必会出现不知,而圣人无知,不进行世俗的感知,所以可避免世俗之知的片面性。僧肇还引用《维摩经》中宝积菩萨“无心无识,无不觉知”之语,来说明取消心意、取消知识,反而无所不知、无所不察的般若直观的特性。“般若无知”的宗风,使得法眼宗禅诗具备了色相全泯、触目菩提、直觉意象原真地呈显的美感特质。
$ E7 v; O+ k5 g$ F
( u' _: ?: W. i' Y, F, m9 j% `6 R
! I# f0 I; v* f! f- j7 s6 s 1.色相俱泯,触目菩提2 K! }% L; \5 ` w* O: Y/ p |
般若无知,“不知最亲切”,由世俗之知升华到般若的无知,即是参禅最亲切的悟入之处。法眼宗认为,般若之知贵在当下顿悟,不容拟议思维。“摩诃般若,非取非舍”,般若观照是神秘的直观,它“思量不及。设尔思量得及,唤作分限智慧”。思量而得的知,只是部分的、有限的、不连贯的世俗之知。学僧问延寿如何会取永明家风,延寿说:“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红尘”,超越了思量取舍,纯粹是直观之境。僧问什么是延寿禅法的玄妙之处,延寿作偈以答:) n0 a1 Y0 l! F- o. x0 W6 _
& k+ I3 } ]- J9 T7 X/ _$ L
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
6 `1 x2 f' T/ ?. }7 h$ j 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9 w; Y+ D7 c; }' b O) X
O8 a. P% a' n: U# B- W* G
人人门前皆有一湖水,这就是清纯无染的自性。自性不被惑乱时生起的直觉观照,即是般若无知,犹如日照湖面,水日相鲜,光辉明洁;当运用世俗之知时,自性遭受惑乱,犹如湖水不再平静,波翻浪涌,映照在其中的景象也支离破碎,人对万物遂失去了澄明感应。基于对世俗之知与般若无知之不同情境的充分体认,法眼宗首先注重对世俗之知予以彻底的清除。清除了知见之后,山水自然呈现于观照主体的,已不是外在的色相,而是观照者内在的真如佛性之美。观照主体泯除了心念意识,水月身心,通体澄明。此时洞观万象,所见所闻悉是真如自性的流露。7 q- O, S% x$ ?
《五家宗旨纂要》以“闻声悟道,见色明心”来概括法眼宗风。幻色不碍真空,真空不碍幻色。色空无碍,空有一如,即可摆脱情尘欲累,从而领悟到佛法一切现成,在山水自然之中,都呈露着真如:“森罗万象,是善财之宗师;业惑尘劳,乃普贤之境界。”业惑尘劳,日用是道;森罗万象,见色明心。本先《见色便见心》颂云:
' q' d& T7 S4 o0 W: E; D 6 q3 I" ~. t6 X& m# r3 M
若是见色便见心,人来问着方难答。
7 j; G# M: ~" m5 n/ P 更求道理说多般,孤负平生三事衲。
7 d$ N- ]0 J3 d0 m: ~7 b
" }+ l! S2 J3 d: Q+ G6 y3 Z" Q 见色“便”明心,必须直下顿悟,所以不能思量计较。如果拟议思维,即与真谛相悖。
* w# {' g5 z* z, I5 } 幻色非真色,菩提性宛然。色相俱泯之时,触目无非菩提。故法眼宗指出,山水自然都是佛性的显现,应当用澄明襟怀来感应:“幽林鸟叫,碧涧鱼跳。云片展张,瀑声鸣咽。你等还知得如是多景象,示你等个入处么?”在法眼宗看来,“山河大地是真善知识,时常说法,时时度人”,“山河大地是上座善知识。放光动地,触处露现”。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法眼宗禅诗表达了触目菩提的悟境(分别见《遇安》、《林间录》卷上):
: X/ r) }% r( g9 U R
; g. Q! _) J: \* ^! D' _ 欲识曹溪旨,云飞前面山。, l' h. T: w% R. L: y6 S. S
分明真实个,不用别追攀。
/ M. C' }3 c2 [4 ^2 U/ k, Z+ B* e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
1 T3 e5 e7 E2 p0 M$ {" k) C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 Z- [ x" `$ Z" O
+ s7 G: ?4 N$ Z$ s" d" ~5 ^ “曹溪旨”即佛法大意。真如实相,不在别处,就在眼前生动地呈显着的自然物象之上,它真真切切地展露着自性的最深奥秘,不可舍此他求。次首是洪寿闻坠薪有省而作的悟道偈。洪寿于坠薪之际,听到了清脆的响声,顿时豁开耳根,一根返源,六根解脱,灵光乍现,顿悟本来,彻见山河大地悉真如的妙谛。法眼宗人指出,由于人们受各种世俗习染的障蔽,纵是面对清明景色,也很少有人能够欣赏:“伤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对真而不觉。”由于情迷自惑,纵然面对自然山水,也不能领悟其中显露的真如。文益诗云(《古尊宿》卷二二《法演》引):2 F# S- X6 \& F$ Q6 N- R
7 A2 k& H$ d9 D% I% ]
幽鸟语如篁,柳摇金线长。! u3 z, e) g# m
烟收山谷静,风送杏花香。
% u7 a/ E% |) z2 q( h 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 A( y: N) \) Y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q5 ~2 @/ o/ q& h; ?( v/ q0 v
" z8 s3 t: q4 u
无情有佛性,山水悉真如。由于世人心为境迁,粘着事相,遂使心为境缚。而禅者泯除了世俗之知后,即可对山水真如作原真的感悟。幽鸟绵蛮,声如修竹吟风;娇柳婀娜,柔条摩娑春池。山岚渐渐收起她的云绡雾噻,春日的山谷幽静而宁谧。暖风轻拂,飘来缕缕沁人心脾的花香。诗人留连永日,萧然禅坐,澄心内照,物我一如,所有扰乱心志的情丝意絮,都自然而然地沉淀了,消泯了。此时所见所闻,无非自性。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对个中三昧,用言语来表达尤嫌拙劣,只有同得林下清趣之人,才能够充分欣赏。: `) G% T: `* d$ s. ?4 H# {
/ h" C) j+ I) z$ W+ h * u/ a0 u, D0 `* W+ F" Y
2.直觉意象,现量呈显; p6 w# p; y5 |. W# y+ A, S/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