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净公上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钞演义》" e! a" O/ J; l$ d: v* `/ I
& r6 x3 ~, }$ c, j佛说观无 量寿佛经疏钞演义 (第二集) 1990/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3-02-02
) l6 s+ m$ r( E 请掀开经本,第十面倒数第三行:* w' b \ U: P* _( j: T$ B% o
「喻形端则影直,源浊则流昏」,「形端」,端是端正,比喻净因、善行;影直这是比喻果报,西方因果殊胜是从这里来的。回头看看我们娑婆世界,「源浊」,源是讲心源,我们的心是染著的,拿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染污。经上常常形容我们的世界叫「五浊恶世」,浊就是染污,五种严重的染污。心不清净,所以行为就不善,行为就是造十恶业,行就不善。所以这是「流昏」,流是像流水一样,它自然就不干净了。这个水是「昏」的,这是指我们这个世界。这是两个世界因与果报从比喻上来说。; v; A! N# m' ?- l% t
底下一段文,「就净示修」,在第十一面第四行。「故知欲生极乐国土,必修十六妙观,愿见弥陀世尊,要行三种净业」,这是大师在此地为我们剀切的开示。想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能不知道十六妙观,十六妙观任何一观修成了,都能够往生西方世界。从第一观日观到最后持名,任何一观成就都行,修其中之两、三种观也行,十六观齐修也行,不论多少,只要你能够修成。怎样才叫做成?经文下面会给我们说明的。这个十六统统是妙观,为什么?任何一观里面都是空假中三观圆修,一心三观,这十六种观法统统是一心三观,包括念佛。这是正修,善中之善。「愿见弥陀世尊,要行三种净业」,三种净业非常重要,我们在讲《弥陀经疏钞》的时候,曾经跟诸位细说。在此地还是要跟大家细讲,因为有些同修《弥陀经疏钞》没听到,对我们修净业,关系太大了。这三种净业在后面我们会看到的,到经文的时候会看到的。我们再看下面序文,在第十二面第二行。
; x4 w" {3 `% V* t 「然化因事渐,教藉缘兴,是以闍王杀逆,韦提哀请」,这段是讲这个法会的来由,怎么会有这么个法会?是因为阿闍世王叛逆的行为,使他的母亲非常之伤感。韦提希夫人是他的母亲,启请世尊,希望往生到一个安乐的净土。这个法会是这么来的,也就是这部经这种教学缘由是这样兴起的。「大圣垂慈。乘机演法」,我们看顶格的这个文,序文。大圣是释迦牟尼佛,在一切圣贤当中,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没有比他更高的,我们尊称为大圣。乘机演法,乘这个机缘演讲这个法门。「曜玉相以流彩,耸金台而显瑞,虽广示珍域,而宗归安养。」这几句话是说世尊放光现瑞,韦提希夫人选择西方极乐世界这段的公案。前面跟诸位略略的提过,释迦牟尼佛将一切诸佛刹土展现在夫人面前,由她自己选择,她看了之后,选择西方极乐世界。在钞文末后这句说,就是第十三面第三行,她说「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这是夫人自己选择的。再看序文。! e, p; Y5 h! Z! R7 c
「使末俗有缘,遵斯妙观」,实在说韦提希夫人、阿闍世王都是菩萨化身,好像唱戏,演戏给我们看的,哪里是真的有这恶逆?无非是用这个方法来劝我们选择无上、圆顿、第一殊胜的法门,使我们一切罪恶众生当生成就。这是诸佛菩萨真正是彻底悲心,尤其是末法时期,末俗,末法世俗有缘的众生,哪些人有缘?像我们在座同修都有缘。缘有浅深不一样,缘深的,一接触他就相信,他就认真修行。缘浅的,他能信,还放不下,就前面讲的不能专修,杂修,这是缘浅。专修的是缘深,缘深的这一生决定成就;缘浅的是结个法缘,这一生不太容易成就。古德告诉我们,杂修,一万个人当中只能有三、五个往生。专修的人,善导大师说一百个人修一百个往生,一千个人修一千个往生,一个都不漏,万修万人去。这个法门实在讲难信,真难信!- C, F7 s4 S. R+ F2 i6 F& }. P
我们看古来的祖师大德,往往到了晚年才相信,净宗祖师都不例外,莲池、蕅益都是晚年。莲池大师到晚年,我们晓得他真正是彻底觉悟,他才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晚年彻底觉悟之后,就是一部《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其他的统统舍掉。诸位要晓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看看净土五经,你去查,它的条件是信、愿、行。「信」是真正相信,绝对没有怀疑,「愿」是有恳切的愿望,我就想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想见阿弥陀佛,「行」,这一句佛号二六时中不间断、不夹杂,这就叫行。我们看蕅益大师念佛的开示,一个念佛人,又要去持戒、去搭衣、去持钵,又要去诵经,又要去做法会,又要去拜忏,这叫杂修!这个果报只是世间一点的痴福而已,不能成就,把专修完全破坏掉了。! x1 U1 _' v/ R3 Z+ }- j' j( V* ?
我们想到莲池大师的晚年,就是一声「阿弥陀佛」四个字。你在《竹窗随笔》上看到,别人向他老人家请教,你老人家教别人修行怎么教法?他说我教别人念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人家问,你老人家自己修行呢?他说我自己修行念四个字,阿弥陀佛。别人就问他了,这是什么缘故?他说「我是一心一意在这一生决定要见阿弥陀佛,经上说执持名号,名号只有四个字,南无不是名号」。所以真的想往生,一切那些客气都不要,都不需要。他说我劝别人,别人未必愿意往生,加个「南无」好,南无是恭敬的意思、是皈依的意思。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恭敬阿弥陀佛,但未必想去;真正想去,这一切顾忌统统没有。
) d/ y' p4 {7 u! t; V4 T6 { ` O 这个法门古德讲得很清楚,是华严境界。华严是什么境界?华严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没有障碍;换句话说,没有一切忌讳。阿弥陀佛的像,卧房都可以供。你说这持戒的人,这还得了,这不恭敬!好了,这恭敬使你功夫间断、夹杂了,你不能往生。现在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事情不谈了,要紧的是什么?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能看到阿弥陀佛的佛像,我都能提起「阿弥陀佛」,这就对了,一点都没有错。对於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那要恭敬,你卧房是普通房间,不可以供佛像。真正想往生的人,什么顾虑都没有,这是诸位要知道。为什么?目的就是叫二六时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决定不能有一次忘掉。我们听到念佛声音提醒自己、看到佛像提醒自己,这比什么都重要,什么顾虑都不要去忌讳,这个法门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这个法门殊胜,圆顿之极,无碍之极,古人讲「专中之专,顿中之顿,圆中之圆」。如果还有这些障碍,怎么能称为圆?那就不圆了。这样不能,那样不能,那就有障碍,不是无障碍。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 \! Z" K( l1 P/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