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2 ?% D6 H( [+ I2 W4 k0 A- z6 I
6 ]1 b, X7 A# x9 K1 e0 R y●[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j0 G4 p( v& S8 ?: P' C/ X
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 B/ |1 S* N/ L3 x( E" ]
蔡惠明; u! y' s& [ |
慧远大师(三三四—四一六),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是我国净土宗的始砠。他的一生大体上和东晋同始终,是东晋时代继道安大师后的杰出佛教领袖。他的佛教活动和哲学思想,在我国佛教史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f9 r5 R7 v) @4 U* S$ Q慧远大师的一生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出家前的求学活动。他游学河南洛阳等地,博览儒家、道家典籍,涉猎甚广,这对他后来佛教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第二阶段是跟随道安大师的二十五年。他出身于士大夫家庭,为寻求真理刻苦钻研,最后皈依佛教,礼道安大师为师。在接受佛教思想后,他认为“儒教九流,皆秕糠耳”。积极从事佛学研究,并有创新的见解。这安大师称赞说:“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事实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成就,在许多地方超过乃师。公元三七七年,前秦符丕攻陷襄阳,慧远大师就离师经荆州到了江西庐山。第三阶段是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创设连社,大兴净土宗风,讲学三十多年,影响深远。当时朝廷权贵,文人名士都倾服他的道德学问,书信往来不绝,关系极为密切。由于当时政治和社会力量的提倡护持,弥陀信仰和净土思想从此深入人心,至今流传不衰。) T# e _+ d% l( c1 ^6 }
慧远大师的着作,据“高僧传·释慧远传”记载有十卷五十多篇。但大都佚失,现存的有“沙门不敬王论”、“明报应论”、“三报论”等论述文五篇,各种序文五篇,书信十四篇,以及一些铭、赞、记、诗等,主要收入在“弘明集”、“广弘明集”和“出三藏记集”等。
6 W; d1 P+ \# J! |" [+ ~0 j大师在佛教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道安大师的思想,属于般若学的本无派,着重地发挥了佛教三世因果和轮回流转的理论。他从本无说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最高实体和最高精神修养境界的关系,如在“法性论”说:“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为宗。”就是说,只要认识到“空”的最高实体,也就认识了自己的本性。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他又写道:: `4 C) X4 K+ C3 `( H# g
“神也者,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敷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
: |+ b8 W. _9 n$ k. G5 k$ T这是“神不灭论”的理论基础。他接着:以火木为喻,来说明形神的关系,在“沙门不敬王者论,形神不灭五”中,他说:
% w! @% @, F# ^- e. Y( O: p3 v2 F; j“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为神情俱丧,犹火穷于一木,谓终期都尽耳!”5 Q5 Y" j _3 J
在“三报论”中,大师依据“阿毗昙心论”中“若业现法报,次受于生报,后报亦复然,余则说不定”这句偈,系统地发挥了三世轮回学说。他写道:& M. b- B( T& Y; i1 R" k
“经说业有三报:一日现报,二日生报,三日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俊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先俊虽异,咸随所遇而为对;对有强弱,故轻重不同,斯乃自然之赏罚,三报大暑也。”因果报应通三世,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会产生善者遭殃,恶者得福的不合理现象。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 l4 a: V) B) Q- S$ I. [在“明报应论”中,大师指出了产生报应的根源说:
) L7 _6 d, \+ M! C Y! Q9 A; W“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象累之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之动。无明掩其照,故情想凝滞于外物,贪爱流其性,故四大结而成形。形结则彼我有封,情滞则善恶有主。有封于彼我,则私其身而不忘;有主于善恶,则恋其生而生不绝。于是甘寝大梦,昏于同迷;抱疑长夜,所存唯着。是故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无所容疑矣。”: M7 ]8 l1 y: H% }: E
对于现实生活中“积善而殃集,凶邪而致庆”的现象,他在“三报论”中解释说:“此皆现业末就,而前行始应。故……倚伏之契,定在于昔。”今生的祸辐不仅有现报,也有生报。今生作的业,可能有现报,也可能有后报,如果只以一生为限,就无法说通了。因此,大师认为:“如今合内外之道,以求弘教之情,则知理会之必同,不惑众涂而骇其异。”
+ D# D( o9 R- n1 h( W) L6 v; `& y怎样正确对待呢?在“明报应论”的最后一段,大师归纳说:: d4 S$ f4 v' T* J5 V& P+ x
“夫事起必由于心,报应必由于事,是故自报以观事,而事可变,举事以责心,而心可反。推此而言则知圣人因其迷滞,以明报应之对,不就其迷滞,以为报应之对也。何者?人之难悟,其日固久。是以佛教本其所由,而训必有渐。知久习不可顿废,故先示之以罪福;罪福不可都忘,故使权其轻重,轻重权于罪福,则验善恶以宅心,善恶滞于私恋,则推我以通物。二理兼弘,情无所系,故能尊贤容家,恕己施安,远寻影响之报,以释往复之迷。迷情既释,然后大方之言可晓,保生之累可绝。夫生累者,虽中贤犹末得,岂常智之所达哉?”在“三报论”的结论中,他同样指出:只有“知方外之宾,服膺妙法,洗心玄门,一指之感,超登上位。如斯伦匹,宿殃虽积,功不在冶,理自安消,非三报之所及。因兹而言,佛经所以越名教,绝九流者,岂不以疏神达要,陶铸灵府,穷源尽化,镜万象于无象者也。”6 s' ~( y, ]% }9 b
与慧远大师同时代,受高僧支遁和尚推重的郁超(三三一—三七二),在他的着作“奉法要”一文中曾指出,佛教的业报轮回说与我国传统伦理观念不容混淆。他强调报应是个人的事情,“为善者自获辐果,为恶者自受其殃”, “百代通典,哲王御世,犹无淫滥,况乎自然玄应,不以情者,而令罪福错受,善恶无章?其诬理者,固亦深矣。”说明善人受罪,恶人得福,理所不容。最后他引“泥洹经”所说:“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再次论证佛教的业报输回说与家族血缘为基础的善恶报应的伦理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郁超的论点是正确的,但还不能系统解释佛教三世因果,输回流转的整体概念。因此慧远大师对佛教因果轮回学说所作完整的阐述,就更具有重要意义。
+ O* M# W4 _. { K9 I4 b9 l又据“高僧传卷六·慧远传”载:
3 {' X0 _ z: J8 L1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