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25|回复: 2

圆顿成佛秘诀—奇人奇书《靜老说的话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5 22: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q. h: z. n( b2 u7 \

圆顿成佛秘诀奇人奇书《靜老说的话

, w. q2 W7 \6 g/ O7 ]

选编:净善 2008221

. n0 H; F1 o7 ?) O' t. O- N. M% M

按语:

2 b7 F. W7 a3 G3 g+ n8 r( [

《靜老说的话 》堪称世上奇人之奇书!呜呼!凡是能够看到本书的,乃因缘福报所至;若是能够息念静心、一气到底的读去,反覆的咀嚼玩味,更进一步精益求精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则可知顿悟顿修成佛的捷径妙法!所以,愿大家下载收藏并经常反复慎读之!

1 |+ O, h* w# d [( j& S" l2 r% B$ A+ m$ c

摘要:

* j+ i! I: Q9 r0 e" L) c

1、静老时常来去西方极乐世界及其它佛国、其它星球、六道之间,到处游走,亦随缘帮助众生。

/ j$ I9 Q1 B+ U: k

2、静老到目前为止,已经来人世间很多次,他这趟来世间的目的,并非是用公开身份讲经说法的方式帮助众生,而是默默的在暗中护佑众生,让众生的苦难减至最轻,让众生可以过比较安定的日子,且他亦帮助众生,信愿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5 [: R+ q1 J6 n' b5 C

3、佛法是「心」法,所以一切得从「心地」做起。「万法唯心造」,自己要往六道路走,或要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走,完全都取决在自己「心的品质」。

9 Q6 a* k8 b; L7 H8 c- c; i' b

4、「一方面真信愿行念佛,一方面改习气」(一门深入),今生自然可换跑道(走向往生西方,成佛之路)。

, y7 Z4 _! x: n& Y4 }

5、有真心念佛,且又有加上心不住相来改习气的人,即使今生没能将习气全都清干净,但要往生善道、往生西方的机会,还是比虽有念佛,但没有改习气的人大多了。

; Q6 n( f, j9 k- g: @

6、肉体是缘起无常,有一切苦的幻体(假体)。借肉体清掉习气污染,即可回归到永无一切苦,不生不灭的法体(真体)。即是借假修真。

+ y+ B R" c, N0 P

7、学识是世间用的智慧(聪明),与了生死无关,是度不了自己与他人的;念佛及改习气才是出世的智慧。且出世的智慧里,自然会包含入世的智慧。唯有自己成功,有觉悟有智慧,才有能力真正去度他人。

: [) c) B# f7 G- ~; U4 E/ z- q

8、只要真信愿行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必可解决一切问题,因为南无阿弥陀佛早已把祂无上大慈悲、无上大愿力、无上大医王,及可解决一切问题的无上大药王,全都输入在这六个字里面了。

e2 c) L7 ^4 P1 E$ m+ y

9、「信愿行念佛」是指:一辈子心里真相信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心里真愿意舍掉贪恋一切六尘相的习气、且真心甘情愿念佛,这才是真正往念佛,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走。

+ I! B, T" b3 s

10、念佛须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真言,最好加「南无」表示恭敬及皈依,但随众念时则可随缘。

! `, A$ P z: Q" L

11、有真正做到心不住相,且沿路信愿行念佛的人,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根性高的人可上品上生,而根性低的人亦可带业往生西方。

4 m2 Q, u x# ^2 |

12、在世间的日常生活当中,最会扰乱身心与生活品质的,就是习气。修行最大的困扰亦是习气。修行没成功而会往六道轮回的原因,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舍不得」丢掉习气。

" v: }( Y. p# Q) i% b5 t' C4 K

13、只靠念佛,没有一方面改习气,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间要很长。

6 `& N/ ^* O, m- c

14、若没有信愿行念佛,只靠自己一样一样去修改习气,是很困难的,且永远都改不干净改不完。

( }3 G! z) K0 i' ]

15、念佛时若心里无佛(心随妄念习气杂相走,是在靠自力念佛),那即使念一辈子也相应不到佛力的帮助;但若沿路心口一致,真信愿行念佛,那么不用断尽见思惑,亦可得到佛力的帮助,不但能消业障,且在世间的日子也能过得自在舒服,与世间缘尽时亦可往生西方。

8 ~0 F1 r _* p. n

16、若心不是「真信愿行」念佛,那么即使整天都在念佛,又能念到一心,也很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7 X* o/ e1 c* v% N4 E3 A( ]' x

17、虽然有在用功念佛,但不是真正愿意往生西方,心舍不得丢掉攀缘、攀相的习惯,导致正解脱法无法入心,那么纵使整天念佛,亦只是跟佛号「结个缘」而已,念一辈子,也是枉然。

9 ^9 U. M9 f* ]5 ?) }/ V4 M) b* q

18、念佛的关键不在于念多念少,主要是在于要用「清净心」念佛。很忙碌的人,即使只有早晚课各念十句都可以,一切端看是否真心。

! f5 e1 u* v" d) g- [( m- G

19、佛、菩萨原本都是世间的人(凡夫),祂们全都是利用可以成佛、往生西方的教理及方法,清掉凡夫心的一切污染(习气种子)而成佛,成为西方世界之『人』。只要我们老老实实的用佛经的教导来落实,一定也会成功。

; h( q7 |* s+ x& V8 @

20、「持名念佛」是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为了要救度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而合作出来的最特别的方法。

. N! H l( y, Y% r1 e) O6 t

21、持名念佛并不在八万四千法门之内,但却包含八万四千法门,是最殊胜、安全、易懂、简单、快速,且不论上、中、下根的人都适合使用的方法。

+ h+ }, z7 J' t; ]) b9 o6 q6 D

22、清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2 z- O& d, m/ l/ A: Z

23、念佛名义上是「净土法门」,其实也就是「心地法门」。

6 d4 A! w; N( [7 Q3 y

24、过去的高僧大德,其修行成就的方法不一定是净土法门,但为了不退其正等正觉(不退转),亦会老实念佛。

3 V3 q* o, }: h1 {+ f8 D& @9 P

25、依《大宝积经》的法意: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有念佛得度生死。

# J, _" z" I9 Q0 s @/ K+ r

26、我们会一直在六道中轮回,是因为生生世世都执着五蕴、把肉体当「真我」、且心又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无常()缘、相,「认得太真」,所以才会跟着六尘相往六道走,而不愿跟着佛号往成佛路走。

- q, K% O5 x- w# `( e% q* Y- I

27、正法施的福报比财施大多了。

% N I9 A0 X; Z! _

28、在世贪污,下辈子轮回定做牛马以还众人。

% c; P1 s; f7 X7 H/ a$ r; F1 ~# S

29、凡人不知天高地厚,所以「畏果」;菩萨因了知一切真相,故「畏因」。凡夫心因没有出世的智慧,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否则一定不敢为所欲为,放任自己的身口意。

& o% ]; X" K/ ?. X! Y

30、要知惜福感恩,才不会把福报掏空。要改造命运,得从「心地」做起,心不再起惑造业,真心念佛,命运自然会慢慢改善,亦能了生死。

Q- \, Q4 M( s3 a% H9 g

31、Α、「不要苦」的人拥有的是:贪恋六道的心,是聪明的心。Β、「愿离苦」的人拥有的是:出离六道的心,是智慧的心。但不可以把出离心当做是在修行,一定要再「加上」信愿行念佛,靠佛力相助,今生才有把握能脱离六道。

6 O: _* ?1 i3 Y' u5 M4 a! a5 t

32、光只有表相放下人事物,是假的放下,唯有心不住六尘相,才是真放下。心放下五欲六尘,心里只有佛号一句一句的念着,则心即是「道场」。

) B) e0 [0 x1 b6 {% ]- J2 C

33、心的品质是:

n: d! w& v6 B" o: G

身口意行恶,会有恶报,会下三恶道(畜牲、鬼道、地狱)。

/ a* V; @/ q, a& [- B9 {

身口意行善,会有善报,会往三善道(天人、修罗、世人)。

# u O; z* q. }! }

身口意行善,且心不住相,会有清净报(可以出六道的人)。

: b# \. w% p, w' d9 F4 u9 a9 M0 ?! z

身口意行净,且真信愿行念佛(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

' K1 Q) s8 n5 Q4 ]8 ^8 h3 f& B

附录:

6 m7 Y6 j+ J$ n( \

念佛法要——念佛的时候,要把心中一切的事,都要放下,不可胡思乱想。单把六字洪名,从心里生起来,从口里念出来,再从耳里听进去,印入心中。必须想清楚、念清楚、听清楚,这样总能得到感应。若知念佛是大事,只要诚心默念,便有大效,因着心念比口念更要紧,可不必供佛、拜佛、出声。有些地方,并不一定要你去,你就在家里念佛,还有什么妨碍呢?就是一支香不烧,也没关系,只要心存恭敬就好。暂时也不必吃素,但能不杀生,就有大功德。可以学吃三净肉,就是“不为我杀”、“不见杀”、“不闻杀”。市场里杀死的肉鱼很多,足够你吃的了。——摘自《当生成就之佛法》.李炳南老居士著

% t: N: }* I; \) o2 O

 

5 b# O% i5 ^& V1 {) F1 @

信愿行持名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8 \9 ~, i! E Y) B

——靜老说的话

% L$ s: F0 c" [: T

李明雪笔记

# i8 R* W' y& d4 u3 O

靜老簡介事迹  前言

7 z7 w. C) k! |' g, A! o: [

静老简介:

2 b4 b: r# S8 g

静老因全名当中有个静字,所以我跟家人都尊称他为静老。

# K0 T& N4 G7 f! B& o; S j

静老祖籍山东省,幼年时家境富裕,后因战乱才随军队来台定居。在他出生及十三岁时,父亲及母亲即相继辞世,后由三位叔叔扶养长大。他父母在世时都不是修行人,父亲辞世后轮为鬼道,母亲轮为越南人,但都因托静老修行之福,现都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 D" n- G8 v5 @, b

静老民国二年出生,表相看似六十几岁,曾任职专科老师退休,行步快稳,说话声音宏亮,不爱名利供养。静老从没有去过任何道场或寺庙,没看过任何经书,心清净没有妄念,一句佛号念到底,不曾更改或加入任何方法(一门深入)。

- b! x2 ^ ^8 x, ]5 a# C% {: a2 i

静老小时候,当时家乡并没有寺庙、佛法。有天在学校下课时(静老当时六岁),他与一大群小孩正在休息室游戏,当时不知道从那里走过来一位和尚,出现在静老跟前,笑笑的就把静老抱到桌面上坐着,教他(静老)双手合掌,双脚双盘。之后和尚又走回小孩群中两只手一边各拉一个男同学,站立在他(静老)身边,一边各站立一个,(当时同学站立在地上)。随后和尚就跟静老说了一句:「持名南无阿弥陀佛」,之后即哈哈大笑就不见了,(因当时年纪小又想玩,根本不会去注意和尚是往那里走)。回家之后曾问长辈:「什么是持名南无阿弥陀佛?」,但长辈都听不懂他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此他(静老)也就不再跟任何人提起这件事情,但从那时候起,静老就开始自己默默持名南无阿弥陀佛

3 a) x9 a- O8 d& Q

静老事迹略说:

. |3 f5 @1 R) m& Z) W, G/ X

一、静老小时候曾跟几位表哥及朋友到湖边去玩水,因为当时他不会游泳,所以便手扶着一艘小船,在湖中戏水。后来表哥们告诉他,把手放开可以玩得更尽兴,但当静老手一松开,他就立刻往湖底沉,喝了好几口湖水。此时,静老忽然感觉到,他的背后出现了一只比他的背还要大,且毛绒绒的手掌,将他向上一托,于是静老就回到岸边的浅水处了。

9 U3 z- ^( G0 k

二、静老年轻时,在民国三十八年随军队来台的路程中,有天他独自外出办事,在半路上被五个敌方的军人拦住,用五支枪对着他近距离的扫射,但静老却毫发无伤。这使得那五个军人及他们的长官都感到不可思议,后来他们便恭敬地送静老回原本的处所了。

. \7 h4 S- H- h0 ]& H6 {

三、静老来台后,有很多可以当大官将领的机会,但静老都一一推辞了。

3 K0 j, s* b! ]4 `9 m& I; a

四、静老退休之前,平时都骑脚踏车上下班,但时常一坐上脚踏车,脚都不必踩踏板,车子就自然会安全的往静老要去的目的地走。

/ C1 B0 o; Z+ D; d& c! u. m% z& }" R

五、静老曾在要去银行办事的途中,经过水滩时没踩好而摔了一跤,但当他站起来之后,却发现他的衣裤完全没有弄湿。

% @ c2 j! q% T

六、静老自从六岁时在学校遇到那位教他念佛的和尚,即一心不乱,入一相念佛三昧的层次。

1 F: G+ F7 a: r% u% Z

七、静老时常来去西方极乐世界及其它佛国、其它星球、六道之间,到处游走,亦随缘帮助众生。

8 D, V F5 B, Y5 d$ H8 `# j C

八、静老到目前为止,已经来人世间很多次,他这趟来世间的目的,并非是用公开身份讲经说法的方式帮助众生,而是默默的在暗中护佑众生,让众生的苦难减至最轻,让众生可以过比较安定的日子,且他亦帮助众生,信愿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 G. n7 x/ j

(因静老的事迹太多了,末学只能依静老跟我说过的部分,略说一二。)

* E, V$ K4 ~# V. w% W9 x3 ^

序:

" B. R6 B3 X) V/ T; e# J w

末学在民国七十八年开始接触到佛法,期间虽然有在念佛,但亦曾杂修许多法门,一路跌跌撞撞。直到民国八十五年,承蒙佛、菩萨的恩惠,让我遇到静老静老视我为亲人般并教导我走信愿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路。但因我生性愚痴,罪业深重,至今凡夫心还是很重,但比起以前是有改善些了。

. U8 _' ]# Q( u% x* w5 n& v7 E" k

承蒙佛菩萨的恩惠,让我遇到静老,且教导我这么好的教理与方法,我从民国九十一年开始,便把他老人家教导我的话(法)笔记起来,在我的心意经静老同意之后,再出此书与大家共同分享。

2 ]4 ?; Y3 F) t

(此书的所有内容,都请静老鉴定过,且书名亦是静老亲自取的)                       

5 @6 d @8 I$ w( b0 }" N' `/ R- r$ W

虽然我们现在所缘并非像正法时期那样,可当佛身边的弟子,但只要我们有照正确的教理及方法去调整心的品质,效果亦是相同的,即是佛弟子。

: g& Z+ @" A' D4 T/ F- v; R2 p, e3 e

静老的事迹原本想多叙述,让大家多认识他。但静老不爱名利,并一再吩咐要依法不依人。他老人家把原始的佛法,用最浅意的文字相讲出来,是为了让因忙碌没空看书,或看经书亦难解其法意的末法众生,也都能方便使用的文字法相。文字相虽浅,法意却深亦稳当。希望有因缘接触到此书的人,能用直心学习,并时常温习与落实此书的法意,而不要以论法的心态来读此书,如此才能入「佛」的知见,而一辈子都信愿行念佛直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Z; p s4 m; R b( o! b. D

末学 李明雪 谨记

; U+ U" }8 k# [) ]4 i6 N6 c$ c

南无阿弥陀佛

( C& M9 a* l" l4 s- C

 

$ D& t! ~# Q, o/ |* y7 E+ |

静老 说的话大家喜欢看的话请做参考     前言

# {/ ?* P+ b; ?. W5 f

佛法是「心」法,所以一切得从「心地」做起。「万法唯心造」,自己要往六道路走,或要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走,完全都取决在自己「心的品质」。我们凡夫因为八识(习气的仓库)存档了很多深重的贪、瞋、痴、分别、我执、五欲六尘、…等等妄想、执着的习气种子,要是没真修行,就会永远留在六道转圈圈,因为凡夫心在往六道走的这条路上走得很自然,很习惯又熟悉,所以每次来到人世间,虽然有离六道的机会,但因为没修行或没修成功,才会再次跟着自己的习气往熟悉的原路走(随业走)。等再轮到得人身,「至少」又要等个几百年,要是下了三恶道,那种生活是很痛苦凄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这一条路,虽然我们凡夫很陌生,但只要我们有真正用佛经里面的话来行,「一方面真信愿行念佛,一方面改习气」(一门深入),今生自然可换跑道(走向往生西方,成佛之路)。只要有真信愿行持名南无阿弥陀佛,即是一切佛号、一切佛经、一切佛法的总持。

3 s$ z2 v5 N: T: |3 h

末法众生因无福与佛同住世间共同生活,也很难有机会遇到真善知识,没有佛在身边时时加持与教育,且自己又常以表相的文字意理为佛法,不知何为真修行,不知何为真改习气,找不到解脱之路。佛早就知道末法众生的根性及处境可怜,为了要救度末法众生,所以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才特地合作,推广简易殊胜的「信愿行念佛」法门。

& z0 w' N# [' T$ _

凡夫因妄心攀缘攀习惯了,所以若能一门深入修净土法门,让心里「攀」着这一句佛号,就是最适合世间人走的路。虽然很多人都在念佛(走净土法门),但却有不少人,不得其门而入,而净土法门是「在八万四千法门以外,但又包含八万四千法门」,是最简易又有佛力帮助的最殊胜法门,不但不需老师教导,且不论士农工商,何时何地皆可念佛,一点都不会影响到工作与日常作息。只要自己「一辈子皆坚信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不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不须专事时,心要万缘放下,心不离佛号,佛号不离心,心甘情愿的念佛 (信、愿、行念佛) 」,即可更平安顺利,与家人、他人相处得更和谐,且今生与世间缘尽了,亦可不须再去轮为动物体或…等六道身体,而可往生西方,拥有与佛、菩萨相同的永无痛苦之体。

0 t0 s6 d/ T9 Q k) _: u4 n

壹、如何离苦得乐

( H: ~) ^0 ~" n, Y* s7 r0 R, w

一、生气一次,肉体要三天才能恢复正常,因为恼怒、烦闷等情绪,皆会使血液产生毒素,伤害的是自己的肉体,所以不要生气,才能保持元气。(病皆从心出,心不乱想,把心拿来念佛,心清净自然肉体就没病)。

; q X$ ]' {) t' Q; F

二、肉体虽是借用的(因肉体住在世间是有期限的),但亦要与他配合,才是真正爱惜他。心里想的事、吃的东西、肉体所做的事…等,身心所做的一切事情皆要适当,皆不超出肉体的负担才可以。

+ I" d% ?2 |9 N3 R

三、有病、有苦时,是提醒我们要真心念佛、改习气。(是帮助消业的因缘)。把心里的垃圾(习气、妄念)去掉,慢慢自然能健康、平顺。

1 V A$ o, C4 `

四、肉体会痒、会痛、麻…等,是因为肉体有知觉性,所以心会有感受会知道,再加上心的习气(造业的力量)与相合,就会产生痛苦…等等现象。若能不往痛、苦、痒…等等相方面想,有病就去医治,且心里又能往念佛号这边想(心只跟着佛号走),如此不但痒、痛、苦的情形会减轻,病情又会快好。

' A. c: l, Y2 g& }

五、生病有两种原因:A、自己不小心,没有把肉体照顾好。B、因过去生,或今生造业所导致的业障病。

y6 C, @/ P' E7 [3 a

六、此生唯有用真信愿行念佛、真改习气,才能永远的把过去所造的一切业(债)破除掉。且所有冤亲债主,也会因你有走到「正路」,托福沾光而得到好处,才能真消业、消灾、消障碍。

5 a" Q! V4 i' x6 u6 L9 s

七、肉体生病是暂时的痛苦;心染到往六道轮回之病,是永远的痛苦。

) s0 }$ w/ p3 E8 p, N, _+ [ ^% |% I0 K

八、「念佛、改习气」,即是帮助你身心健康,亦可以离六道的「特效药」,切记!你走到那里都要记得「用」。

2 p2 r7 S% I, X M# k

九、在家里好好的随缘了缘,没事不要到处攀缘,对于有真正在修行的人,处处皆是道场(真正的佛法是要在不离世间的日常生活中修行)

% O8 p+ _- _2 c: P* o

十、亲戚朋友或家人若还未学佛,是因缘未到,不要急着想改变他。且若小孩的表现若有不合你意的地方,亦不要用整他的方式对待,才能化解业障。「真心善待家人,是做人的基本。」(但不滥慈悲)。

- J+ E- z* k; A- c* F; `

十一、在家中经常向小孩随缘提「南无阿弥陀佛」,种下种子,待种子成熟后,将来必定也会念佛。如此,当我们往生时就不会有牵挂,可以放心的走。(放下心里的一切牵挂,静下心来念佛,才会真无牵挂)。

( s* a5 b" C V) ?$ g% o) f

十二、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或他人相处有冲突、烦恼时,不要用恶念恶语恶行去对付,才不会加重双方的恶缘,若有因缘能解释就沟通一下,不然就静下心来念佛,才是真对治(可消业之法)。若能将与我们相处不愉快之人事物…等日常生活的世间缘相视为助缘,那么那些缘相即可成为帮助我们觉悟与修行的好因缘,所以看事情不要只看到表面。

$ B4 T/ V4 {! t: p8 h: l B

十三、虽然某些家人可能是自己的怨亲债主,但亦不要用对待怨亲债主或累赘的心态来面对。今生能得人身,又有亲人,让自己有个家,且又能遇到佛法,这个福报就已经够满足了,要心存感恩,不要太贪心,家庭和谐,一家人快乐,处事、念佛才能更好。(与家人、他人相处时,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不对,亦要时时自我反省)。

) ^9 }/ Q- b% O9 _. r- l" y

十四、看到亲人或他人的好,应高兴与祝福,心量要放大,不要有嫉妒的念头。若看到亲人或他人有困难时,应「随缘」给予善的、正的帮助与祝福,因为「随缘」帮助亲人与他人,是为人的本分,且其实底子里帮助的是自己,因为福报皆是自己的。

5 v1 n& Z+ ~: }8 M

十五、只要是凡夫,皆可能会有帮助他人或需要他人帮助的因缘出现,必要时皆要用善的、正的态度去做或接受,但不可滥慈悲。

7 [# `+ ?8 j& }9 b/ j% W0 `5 J3 q( O

十六、待人接物时,虽然表面上说的是好听的话,且表现出和善的样子,但心里却有不好的念头,或是起瞋心,那就不是真善。

2 Q+ U- Z( B$ ^; J# V

十七、修行才是真正的大孝,亦是对父母最大的利益。

, N& [' Q- m0 }' u

十八、修行并不是一定要选在一个人的地方,或等到退休后,或等某件事完成之后才可以做的事情。心情放轻松,当心不须专用在某件事时,则何时何地皆可念佛,皆可把心贴在佛号上。

( i# C: X6 Y! i0 j' g+ g

十九、学佛若有往「正路」走,家庭自然会因你的修行,而变得愈来愈和乐,且生活亦会更平顺。因为有佛的加持力,心与一切缘的磁场自然会改善,即使觉得不怎么理想,也不会继续恶化。

* _4 A5 B! o% ]& [

二十、只要是用正当赚来的财富,再多亦不算贪(但亦要留些给别人赚),富有是好,但要有计划,惜福节俭,把钱用在正当处及善处,且心不贪恋六尘相,才是真正的福报。少钱就以少钱的方式过日子,贫穷亦要感恩,因为贫穷可以省掉很多事(可少计划…),且更有机会看到世间的冷暖。精神的自在并不是用金钱能买得到的宝,有钱有闲是假的自在,放下习气才是真自在。(从得看凡愚,从失看净智)。

. o1 C% E+ R5 w* x: Z; \6 q

二一、为了使生活过得平顺些,是有必要未雨绸缪作规划,但财富不能了生死,不用看得太重,只要有正当的计划,基本生活过得去就好。人心方寸小,欲望沧海大的人,才是最贫穷的人,亦是最可怜的守财奴。

. i, \9 J$ u, }3 S6 `% P

二二、生活的不如意,只是暂时的苦;心被杂相盖住,被习气牵着往六道走,才是真正的痛苦。而修行的苦,就是在于要舍掉习气,不要害怕苦,只要心不再跟着六尘一切相走,心跟着佛号走,即能离苦。

E( G9 H. T- Q- D* i+ e" z, [7 I

二三、对世间人而言,最幸福的事情是能过着平安、健康、长寿、家庭和谐、工作顺利、经济富裕、受众人恭敬…等等舒服的日子。但纵使全都得到了,亦是生灭无常的,且依然不能解决习气及生死轮回的问题。

2 J' g4 I3 w4 }1 M) L

二四、五欲六尘如刀口蜜,但凡夫因没有实修或不愿接受真善知识的提醒与教导,即无智慧洞见其中的危险,心总是随着由意识心作主而出来的习气走,一次次迷失在六尘相中,又再次往六道轮回了。

, a% N8 `+ Z" u6 }4 ]

二五、人生最痛苦的是:有感受,但身心却不能做主,有真有假却没智慧洞见真相,总是迷失在假相里打转。所以不管别人说什么,都要以念佛、改习气为主,才能解脱一切「痛、苦」。

N1 H* p" h1 @% f$ }) Z

二六、一般人最担心最惶恐害怕的是:失去拥有的一切(包括一切有形的物质、无形的欲望)、身心濒临死亡时、担忧死亡后的未知世界,这三件大事若能破除,即能「无我能忍」。

/ G) J/ K$ T$ k( b

二七、我出生时,亲朋好友互道喜;我临终时,亲朋好友互哭啼;无奈业力牵引来,落入六道忙、盲、茫。

@8 o, l6 Z' d0 Q( b( M7 V

二八、不趁「人身」修行,等于白来一趟,若再次轮回六道,须经过很长久的时间,才可再得「人身」,才有机会再闻「佛法」。

9 V% b- S( o. Q- B1 f* m

二九、有时候心里会有觉得压力大、紧张、心急疲惫、焦虑苦恼,或感到没希望…等等不舒服不快乐的情形出现,这是因为:Α、小时候或过去某次,曾被亲人或他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看不起或误解,之后就一直将悲伤、愤怒的情绪放在心里没丢掉。Β、被自己过去生所带来的习气影响,所以遇到某样人事物时,心里就会习惯性的出现不好的念头。C、自己对于日常生活之事相,没有事先做好正当的规划。D、掉进了贪欲的陷阱。

/ I& w2 d* y- z5 s- ]. s6 t6 k! N

不管原因为何,都不要再去回想过去生、过去的事,不要再执着抓着心里的垃圾不放(若执着妄心的意思,一点好处也没有,都是自讨苦吃)过去的都已过去,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自己在做什么?自己在造那一条来生路?世缘尽了,你要往生何处?

/ Y2 D: q b+ G

三十、有时别人对你不好,请不用伤心难过,也不要急着想报复回去,因为对方其实并不是在针对你,而是因为每个凡夫都被习气操弄着,心里染到怎样的习气种子,身口意就自然会做出怎样的事情。(不要为了逞一时的身、口、意之快,而背负沉重的恶果报)

2 Q( {. }, B8 F' ]7 @

三一、「世间的本质」,本来就是有善的也有恶的,有合我意、不合我意的人事物,罪业凡夫所造作出来的一切事情多不离贪瞋痴…等等往六道走的「坏」事情。所以才需要依靠佛讲的教理与方法(有正确的知见,才会有正确的想法与做法),去提升身心的品质、改善生活环境。

! R; m* w& w1 N* k. i8 a

三二、只要现在还有呼吸的人,就是还有希望有福报的人,应把过去一切不合我意之事放掉。原谅别人,并非滥慈悲,而是可使自己身心自在,祥和过日子的方法,「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要珍惜至少自己还知道要念佛的福报。从现在起完全相信佛的安排,在道德之下安守本分过日子,且安下心来念佛,即可拾回清净的自信、自在与快乐。

- s* u' P! p; o

三三、心若不转换「知见想法」,即没机会换跑道,走到那里都依然感到痛苦,若想离苦,就不要再有担心害怕或迟疑,尽管安心的用佛讲的教理与方法去调整心态,一定可以把一切「坏」的事情破除掉。

) {! w. \ H2 a: p7 e+ U8 `0 v

三四、在尚未准备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前,就需如同芒刺在背般的谨慎。

$ P7 O" P- o) b0 b- e2 _8 m( D

三五、人人都有业力,各人造业各人担,自己要照顾好自己的因果。因为一切身口意的造作,丝毫皆在因果之内。不要再逃避自己,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问题,遇事需用善意去处理它,然后放下它,自己真信愿行念佛(心甘情愿的念佛),才是往好的因果路走。

! W1 b* T- n$ g& e3 S

三六、世间的一切人事物(无常的六尘缘、相),都不能当做了生死的依靠,所以不管遇到的因缘是好是坏,既然现在已经遇到了,就应把心里的仇恨、牵挂放下,在道德之下过日常生活,随缘结个善缘了缘吧!

) l$ q6 m* e/ y% K

三七、每件事、每个相、每个剎那都是生灭…并非像表相看到的那样是连贯相。凡事看淡点,太执着不是好事。若有遇到不好的事缘时,即要离外缘,同时心念亦要离。若外缘不能离,心念亦要离(心不想其它事情,心只念佛号)。

% _' p a3 ~! l

三八、光只有表相放下人事物,是假的放下,唯有心不住六尘相,才是真放

; P. @; T7 m* }% C

下。心放下五欲六尘,心里只有佛号一句一句的念着,则心即是「道场」。

2 l9 w# Q2 N& f( ` Y' ?0 Y, l

三九、如果自己不真信愿行念佛(不心甘情愿念佛),又不改善个性与习气,却一昧将自己习气所带来的苦痛都怪罪于他人,或只希望得到佛的同情与帮助…等等的想法与做法,都是知见不正确所导致。

5 j% ]" w n4 F2 g

四十、世间的每件事,皆是好坏相随,似一块杂乱的拼图,人生的路程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苦」并非绝路,只是个过程,亦是修心的跳板。

+ l8 z O; C( P# |% I$ u

四一、心原本是清净的,是因起了贪念,才会产生分别…等等繁杂的妄想执着,才有了「妄心」。六尘的一切缘相,不会去招惹人,而是自己被自己的习气(妄心)所用,是自己的习气去招惹了六尘相。

8 ?+ k' A$ C. I! H

四二、A、我们现在是世间人,做的是世间事,过的是世间人的生活,不管是顺境或逆境,都要一路「在道德之下随自己的因缘事事照做」。

+ Z7 R- z) @. j9 k

B、在过日常生活中,不要把世间一切讨厌的、喜欢的、好的、坏的人事物…等等六尘一切假相往心里放(心不再执着六尘相)

+ B4 y2 m# M; l9 L: S

C、日常生活中,心不须专事时,心就要回来「心甘情愿念佛」。

' a' x2 m: f1 h$ i

若能依照以上这些教理及方法,一辈子都不更改的落实下去(此即佛法不离世间法),就是「真信愿行念佛,真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那么往后心的品质自然会提升,自然会过得平顺自在,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一定没问题。

8 n- g. k3 ^0 }$ h. h

四三、在还没有智慧分辨真法、假法、真、假善知识之前,自己要更小心,不要随便攀缘,心亦不要乱想。若有发现之前所知所学所行,并非佛讲的教理及方法,即要当机立断,从现在起把心里的万缘放下(习气全都放下),真信愿行念佛到底,有佛力的加持,慢慢才会有智慧出来,即能认清真、假。

7 F7 V0 f& j+ n! S/ U

四四、在修行的过程,找不到佛法的门,入不了门,或会先正后偏的原因,皆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已经把佛经及真善知识讲的法意「会错意」了,才会表相上用的是佛法,底子里用的却是自己自以为是的教理及方法。佛是已到达「果地」的无上圣人,而我们凡夫还是在「因地」,所以在修行的路上还是要脚踏实地才安全。

7 T( Z0 i+ b0 d6 O9 D6 f

四五、未修到真开悟而证正果位、未往生西方之前,沿路皆要确认自己心里的法意是否正确,才不会刚在入口处或在半路上又往岔路走。「心」里不执着万相万缘,只管粘住佛号,即是真改习气、真信愿行念佛之路。(有证入正果位但未具足者,即可靠自力出离六道轮回,但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亦要念佛才行)。

& U2 q+ `( g& W

四六、念佛、改习气,与时间长短、学问高低皆无关,重要的是要真正彻底明白佛经说的话以及真善知识所说的教理及方法,并且实际的运用在日常生活里,才能往正路走(走向往生西方,成佛之路)。

* w9 [! E# o" P

四七、凡夫念佛修行时,总是好奇心太重,这个也想知道、那个也想看到,一不小心,反而容易落入法执或走向偏邪之路。试想,凡夫连隔壁邻居的事,甚至是自己的习气都看不到,那有能力看到佛、宇宙真相?

9 y' j1 e0 p* ^( U2 y8 |

四八、凡夫只是在学佛心、佛行,并非已在用佛心、佛行。(虽然众生都有佛性,都有机会成佛,但若不往成佛的道路去实修,要如何成佛)?

( w( w$ Z+ K7 L! P$ F( W) _

四九、在修行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与自己不相同的法门,自己相不相信、用不用,都是自己的自由,一切随缘,如果不相信就不要相信,不适合自己,就不要用它,没有人会勉强我们,不要起烦恼,才是真自在。任何教理及方法,都只是在做介绍与做为修行的参考,修行能否成功,还是要靠自己才行。

5 s' K |4 s- Y! d0 p: B6 l

五十、每个人的因缘际遇不同,修行的方法亦会不相同,一切方便法只要不离正法(佛经的教理及方法)即是好,不用做比较,因为最后皆汇归「净土」(清净心念佛)。

6 `4 D1 j! p/ B. e% ]

五一、念佛修行及改习气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在自己的努力,以及坚信不移的诚心。信不信佛、行不行佛的教育,亦是个人之事。(个人生死,个人了,决定的把柄是在自己的手上)。

/ p% n6 R F$ d; e! F

五二、真信愿行念佛、真改习气的人,不必再修其他法,「恶」自然会断。

Y4 A) y! @) _) w- ^

五三要往生西方、要成佛,皆是同一条路,只是层次不同而已。念佛人要有往上品上生的准备,这样要往生西方就能更有把握。(但在修行的过程不可去执着想品位高低之事)

4 b) ~; O" F8 H) L6 U7 c( S" u

五四、「真」信愿行念佛,一门深入,即是归依佛,即是佛弟子。

. c* t; L p5 D1 K7 G

五五、学佛是要慢慢清掉凡夫内心里面,八识(仓库)当中的一切、分别、贪瞋痴、傲慢、五欲、五蕴、见思、妄想、执着…等等一切六尘的习气种子,只要心没有习气种子,心清净即实相(心无相)。

1 ~7 J N* z# y6 ^, E

五六、佛法是教育家,是教育我们在日常生活:

: L. s, Z4 y4 Y* Z% \

A、「学做好的人」:待人要真心诚恳,不要想亦不要做损人利己及害人害己之事,与人相处得好,办事、念佛修行才会更好。修行与待人处事,皆要往正当的方向去走,物质生活饱暖即可,若过量就容易成为物质的奴才。

1 S* C# ?, o7 k; o

B、要「行善路」:自己用功修行,把家照顾好,虽然没有刻意去做好的事(善事),但亦不能自私自利,若有自然的遇到做好事的机会时,就要随缘、量力去做。做任何好事都不要想要得到世间的好处,应该把心放到真空般若。(虽然有做善事,但心不要有做善事的相,才能得到出世的福报)。

3 r$ ^/ J5 B8 c9 W a; j

C、往「心不住相」及「信愿行念佛」的路走。(佛法是「心」法,一切要从「修心」做起,并不是要学做学问,也不是要学练功夫,或是只执着在表相要多么庄严、要背多少经书、比较念佛数量多寡、打坐多久、睡多少、吃多少、功课做多少…等等有模有样的花样。)

0 k) y) e4 I! c# a& t7 o1 F! v4 K+ H8 o

五七、若有真正往正路走,即可四两拨千斤,轻松自在,但若走到岔路就会如同身负千斤重担。念佛修行,目的是在清除往六道走的习气,达到清净心念佛,没有其他的花样。修行不是在刻意修神通,亦不可当做是在修功夫。(「正」的神通不是学来的,而是当我们因为修行而把执着、妄想…等习气的种子都去除了,那么自己清净心具足的功德,自然就会出来运用)。

4 B6 j$ Z( r* t ~1 w% {+ s

五八、若是为了要好处,或是为了修功夫而念佛,都是不对。修行应「用直心念佛」,不要去想会不会有好处,才是真正诚心愿意念佛。

. O9 Y2 O1 Q7 d% x

五九、有往正路走,就是与佛走同一条路,一定会愈来愈有「智慧」,轻松自在且进步得快。但如果不是往正路走,就只会愈修愈「聪明」,亦会愈修愈自以为是、习气愈顽强,则愈往六道之路走。是走向正路还是岔路?是聪明还是智慧?可以诚实的自我测验。

, ?" S! ^& v" V$ B, ?

六十、不要因为看不到自己的习气,就认为自己心里已经无习气、无相了,或把凡夫心的聪明,当成智慧与自在。想法要「老实」,才不会又往岔路走。

& j7 m3 u& x+ u* c

六一、世间人有已婚、未婚,有各自的因缘,在日常生活皆要随自己的因缘、环境去过日子,安守本分,不用与别人做比较。要知道「一切相、一切缘皆是无常」。缘起性空,「凡事」不要认得太真,不要太执着,认真念佛往生西方,才不会糟蹋这好不容易得为人身的福报。

& u1 A; N/ A* o. k, ]1 W

六二、自己是否曾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要的是什么?每日「所忙、所行」是否真正能让自己安下心来,让自己与他人相处得更好、家人更和乐?做善事时是用为人本分,真心在帮助亲人与他人,还是用欲望、情执在帮助?在每天的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之中,是否有真正精进的一门深入在实修?是否能让自己的心愈来愈干净,更自在念佛,往回家的路走?或者只是在文字与外相的「幻相」上打转?是在往沉沦的路走,还是在往出世的路走?是在「忙」着攀缘、攀相,还是在「忙」着真心念佛、改习气(丢垃圾)?

+ s t1 C$ B( m7 D

六三、凡夫容易把轮回与日常生活的苦痛忘记,但却容易随眼前的一点小乐处而情愿跟着自己的习气走,不仅身忙,心更忙。若能从今日起,不再浪费生命,一方面诚信的真信愿行念佛,一方面心不住六尘一切妄相,即能「身忙心不忙」。

8 \- N, L- @" H% ~

Α、「不要苦」的人拥有的是:贪恋六道的心,是聪明的心。

4 M+ d2 p: ^; a- Y, e

Β、「愿离苦」的人拥有的是:出离六道的心,是智慧的心。

2 U$ s% ?% p. k. F+ E1 K- T

但不可以把出离心当做是在修行,一定要再「加上」信愿行念佛,靠佛力相助,今生才有把握能脱离六道。

( O9 |4 ^- e3 S/ U2 x' {( N

六五、知见、想法都只是观念,并不是实修,一定要将正的知见、正的想法落实的做出来,才算是「有在修行」(但不可执着修行相)

0 w$ r) g* {6 r( C* I

六六、「福报」每个人都有,福报存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是看自己要不要拿出来用而已。六道及西方极乐世界都在自己的心里,心「相信」到怎样的教理及方法,就会朝着那条道路走。心要往那个方向走、要往生到那个世界,一切皆在「为人心造时」,全都是自己一路上所造作的结果,与他人无关,能决定要往那个方向前进的,只有你自己。

% t1 B# v9 H/ h9 k. y- A

六七、要知惜福感恩,才不会把福报掏空。要改造命运,得从「心地」做起,心不再起惑造业,真心念佛,命运自然会慢慢改善,亦能了生死。

X; B& i* e/ C4 Q! }

六八、世间之事看淡一点,做过了就放掉,或当下即无心。从善「入流」出世福,执善「入留」世间福。(出世福当中,自然包含有世间福)。

* A, D/ b2 G* L, [# y0 Y1 N

六九、若是用自杀的方式往生,会被罪业牵引着去受长期极痛极苦的日子。那种痛苦比活着的时候还要加重无数倍,且承受那种痛苦的期限是非常长久的(自杀的罪很重),并非死了就一了百了。所以不管环境、因缘如何,皆要知足的过日子,不要一直去想烦恼的事情,要把心安下来念佛才是走对路(解苦之路)。世间的日常生活「本质」,本来就会有不同观念的人,有不同的事、物,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冲突对立…等等事相,何必要想不开跟自己过不去呢?应该入境随俗知足过日子,并且安下心来念佛,等世缘尽了,即可往生西方。(肉体虽非真我,但我们必须借用他才能念佛、消业)。

& N+ W& k, O% B

七十、灵魂会随因缘而改变:人是人的灵魂、狗是狗的灵魂…,唯有佛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9 o- w# ?$ B t- O/ i7 I, b# g

七一、两人同时往生,或死后埋葬在一起,即使往生后有再相逢,亦会因为有隔阴之迷,而互不相识,且每个人都会被各自的业力与因果报牵引,在六道中各自轮回。

7 g/ n; b' [; {. W

七二、逝者已矣,不要再一直执着的想念往生者,只要生者真心念佛,往生者不管身在何处,皆能因你真心念佛而感应佛力加持,而可得到最大的利益,一定可以过得更好。

7 M, P* M- B, v& d

七三、世间的一切人事物,皆是无常,缘起缘灭,没有永恒不变的因缘与事物。不管任何缘、相都不要留在心里,不执着不住心,心无所求,只知真信愿行念佛,一切听其自然不要乱想,不要自寻烦恼。

0 D7 R5 J2 ^* p1 c1 X

「不住」是:心不再执着一切缘相,但并不是逃避,也不等于顽空。

7 ]+ T P2 o, ~- h1 S

七四、凡夫心(生灭心)遇到的一切好、坏境界(合我意的缘相、不合我意的缘相),都是阻挡我们往生西方成佛的绊脚石,是要「留你」在六道打转。若能随缘放下,心不住六尘一切妄相并真心念佛,如此「借假修真」,即可让绊脚石转为垫脚石,即是「在世间法当中,却又不离佛法」。

7 `! Y1 t3 P2 [+ v4 N

七五、命运是否能改善、心的品质能否提升,全看自己愿不愿意跟着佛号走,权力的把柄完全在自己手上,不是他人可以代办的。

: R- R. E9 |( H! h5 J# O$ @

七六、来也空空,去也空空,不要跟世间的人事物、一切相斤斤计较。入境随俗,随缘合群,结个善缘,但不攀入世缘(心不随六尘相起舞)。

: R0 ]; Z3 ]6 H4 p9 ` W( k5 C' c

七七、「世间」是:掺入一点点「无常乐」的「苦」世界。世事皆无常,一切相皆「因缘生,因缘灭」。世事一分快乐,九分苦。有何放不下?(放下,并非不顾日常生活,而是放下自己心里的一切习气)。

; U3 W& _# B x7 z. e6 q- O$ y

七八、凡夫需要求佛保护与照顾,才有出世的智慧与周全的力量去过快乐自在的日子,与世缘尽时又能往生西方。一切好坏六尘相都不入心、真信愿行念佛,就是在「求佛帮助」。

- Z5 w/ z! J! Q9 T

◎小结语:

% k% O- w4 t* [# z/ X

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愿不愿意信佛念佛?要往生何处?都是由自己做选择,不是任何人或佛菩萨可帮你做决定的。但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因缘及每件事,错过了,都有机会可由自己决定重新来过。今生有机会得人身,又能遇到佛法,绝对要好好把握,正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要是再错过,再次加重业力,回到六道轮回当中,那就真的太傻太不值得了。

2 A8 g" b$ _5 [7 Q

贰、一般观念解行

/ D* x$ M* r5 U$ J4 ]% \: G+ ]% d- P

一、每个人都有佛性,是因为被「妄想执着」挡住了,而无法出来运用。

* M+ z' i/ p' W1 ?

二、因果报,并非任何人「订定」出来的,而是由自己的身口意「造作」出来的,一切起心动念、身口意造作、事相,皆不离因、缘、果、报。行什么因,自然得什么果,这是大自然的定律。

) h1 j1 m# W+ j8 n) Z

三、马有五种:A、看到皮鞭的影子就知道跑。B、要打到皮。C、要打到肉。D、要打到骨头才知道跑。E、打到骨髓了还不愿意跑。

, Y& {! R! M3 ^1 Y7 X! n6 S

(你似那一种马?)

* }. S4 ~+ O) a

四、想要成佛,得先学会做人,不管世事因缘如何都要以真感恩、厚道为本,生活要以念佛为主。不要怕吃亏才不会吃亏。(但不滥慈悲)。

7 \ P3 n4 d8 P) [5 [0 j

五、遇到正法的情形有:A、有些人能真信愿行念佛,依法修行得成就。B、有些人则只能结缘种个善根。(六道轮回,有「隔阴之迷」,来世可能就把修行的情形都忘记了,所以最好今生一定要成功。)

! \% s1 Y" U/ r) I; d0 }

六、有些人初闻佛法时,当下很高兴,但经过二、三天之后,就又退回到「自己的想法」。所以不是佛号不好念,是自己的习气在障碍修行,且亦是因信不纯,感恩恭敬心出不来,「善根」即无法持续增长。

* X, q, z1 l& a4 e

七、Α、有些人「不敢」听闻真相的原因,是以为不听就不会有事。

) H& S f( g |; U3 F

Β、有些人听到真相的话会苦,是因以为自己本来没苦,是听了真相的话才有苦,却不知道「苦事」其实是被自己的习气盖住,尚未遇到苦的境界出现时,只是暂时没有发现而已,并非不存在。

( W; G' j( a. P% x

八、听到真相的话,有些人会感恩诚敬,有些人则会起烦恼心。因为每个人的习气就如同云层:厚、薄不同,感受也不一样,但只要真心信愿行念佛,自然能慢慢拨云见日。一般人因为有「我执」,才会喜欢听「合我意」的假话。真相的话刚听到也许会觉得「痛」,但只要真心愿意接受,自然会慢慢有解脱乐。(把原本扭曲的心态,调整为真心愿意听闻佛法,正法缘才会入心而受用)

5 V q9 O( L# R* L* t+ g

九、佛是无上正等正觉彻知一切真相的圣人,衪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从清净心出来的真相话(觉悟出世的话)。凡夫说出来的话,每一句话都是从妄心出来的话(迷相六道的话)。所以宁愿相信佛说的一句话拿来用在修行,也不要听信无数亿的假话来修行。

& J+ g& d, ^, N0 y/ ]

十、「真」善知识是指:走到正路,已修行成功之人。

" @3 t! N( j: x% c- i% ~

十一、有真心修行的人,自然会遇到真善知识而得「助缘」,助其修行得力。但若遇到真善知识时,自己的傲慢心太重或心存有投机、不诚的心态,则亦会错失因缘。若今生再错失佛法、真善知识的教导,即是不懂惜福,亦是吃了大亏之人。

' A' b, {$ A x/ D0 E8 Q5 {& A

十二、念佛修行改习气,并非像想象那样困难,而是难在自己把佛经与真善知识讲的正知正见的教理及方法误解了,自己用到偏知邪见去了。要脚踏实地,诚心受教,正法才能入心。在接触真善知识说、写的佛法时,如果只是观念知道,而不去落实,就等同「纸上谈兵」,所以只停在「知道」是不够的,还要实际的「做出来」,才是「真知道」。

" @5 p) b2 o# b' W2 H/ r R2 l

十三、是否能真与佛法的法意相应,完全决定于「心地的品质」。要是自己心不诚不信,即使每天接近佛法,真善知识再怎样教导,自己在运用的依然是意识心的产物,所行亦是自认为是,会错意的假佛法。(用错心、修错法走错路)。若真想要出六道,就要把我执的主观习气放淡些,心的品质才会提升,才会有心甘情愿的真诚信出来,而能「相应到佛法的法意入心」,心地才会真正依佛法的法意去行,渐进的把心地的我执放掉,而能真信愿行念佛改习气。

% |! P+ F6 _# J" z$ X# i6 X& U7 \

十四、「我执」是指:认为「我」所知所想所行皆对,只要见解不合我习气的标准,皆会认为是不对的,并且把六尘一切相皆当成是「我的」。

/ I' r. j- a, T+ L3 w" `

十五、相信、感恩、恭敬是入法与成功的总根源,若信不真诚,闻到正法也不能与「正法缘」相应。一般人往往都不懂得珍惜遇到佛法的因缘,亦不知今生能遇到出六道的因缘,并非易事。

; g9 f3 h: n/ y# E3 M; r, G5 j

十六、佛、菩萨度「有缘人」,有「真相信」佛讲的话,实际在日常生活依佛经的法意修行的人,即是与佛「有缘」。与佛、菩萨有缘无缘或断缘,都取决在自己的身、口、意(想法与做法),不可把自己的烦恼怪罪到佛菩萨身上。

, J Z4 b0 j$ ~7 e$ t

十七、不是佛、菩萨不慈悲,祂们时时刻刻都没有离开众生,祂们用一切办法要帮助众生离开一切苦。但凡夫自己却执迷在一切相,自以为是的想法太深太重,所以很难把凡夫心的知见、想法调整过来。若自己肯「接受」佛法,调整心态,即能离六道。

! p B: _! i( H8 w6 Z" M

十八、佛、菩萨帮助人,好人、坏人都会帮助,但只帮助「好」的事情,不帮助坏的事情。(凡夫的起心动念,佛、菩萨皆清清楚楚)

$ c9 F7 P4 T/ \: ~

十九、与佛、菩萨不相应的原因是:凡夫心所想所行所求皆是自私自利、「自我合理化的好事」。佛、菩萨只会帮助人家离开六道的事情,不会帮助人家继续往六道路走,这样凡夫才不会更加重心中执迷六尘一切相的习气。

6 v) o& B+ O5 a* U$ h( U

二十、有些人只在遭遇困难时才愿意相信佛,但当求完佛,或当困难解决了,就自以为是自己「修」出来的,或因事情没有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而不满意,就反而怪佛不帮忙。若是有这样的心态,则必需要重新调整改正。

% l l3 F# w4 c$ _3 ]+ R. }

二一、并非除了自己修行的事以外,都不能再另外求佛帮助日常生活中正当的事,而是:不能「口信心不信」,或认为佛帮助我是理所当然的,或只要事情的结果不符合我习气的标准(期待),就起瞋心…等等,若心中有这样的傲慢心态,就会离佛更远,那么即使佛加持你,你也收不到佛的加持力。

/ K# A; F6 E$ b! b; P

二二、「有时」佛、菩萨对凡夫的帮助,是一种奖励,目的是要让凡夫更平顺、更有力量,而更能好好用功念佛、改习气。

& \2 E+ K. t. Q& j. S# i; t, |

二三、只要真信愿行念佛、改习气,且持之以恒的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那么生活即自然会如愿。只要有跟佛走同一条道路,佛菩萨就绝对不会舍掉你,(佛、菩萨「不舍一人」)所以只管「安心念佛,安心改习气,安心做事,安心过日,就对了」。

/ |0 v5 a, t. Q( }" X

二四、得到佛的帮助有:A、平常有困难时,得到临时的帮助。B、此岸带到彼岸,得到永恒的帮助。C、临时及永恒的帮助都得到。

% Q5 g3 m8 q. h" q. a

二五、佛虽有无上的慈悲、愿力、平等心帮助众生,但是否愿意真心相信的「权力把柄」,还是在众生自己手上。有真要出离六道的人,有真相信佛的人,「才能」真正相应(入心)真信愿行念佛修行的教理及方法,才能自然相应佛力的帮助。

T) @, Z8 E- w$ k% V; u* t

二六、「忏悔」并非只在表相,而是在于真心念佛、改习气,才是真忏悔。

6 t+ L L; J# g, T# q! g

二七、「勇猛精进」并非在表相,而是心里要舍得「丢掉」,丢掉贪恋六尘相的习气。心离六尘相,一门深入念佛,才是真精进。

9 N: s; C R4 q4 Y/ X# W4 P6 G

二八、心意已决,是决在信愿行念佛,非决在自己的习气上,才不会更苦。

" s1 b9 k; d. f* s

二九、拿东西供佛时,心态上要真正的诚敬,才是真恭敬,而不是在挑自己家人爱不爱吃,或以有所求的出发心来供佛,否则所供的不是佛,而是自己的贪、瞋、痴。

# N9 b: D) q+ h A3 z( s0 E

三十、佛是已空无所空,证无上菩提的圣人,我们恭敬佛,并不是因为祂要众生恭敬,而是因佛法本来就是「从善亦清净之法」,所以我们当然要诚心恭敬。(敬佛如佛在,不敬如泥块)。

1 s8 i8 l! T6 g/ S5 |! Y. _

三一、在道德之下过日常生活、心放下六尘一切妄相、真信愿行念佛,即是在做佛事(做能成佛之事),亦是真赞佛、供佛。心无习气(无相、真空),才能见实相;觉,即是菩提心。

' G h$ V1 U0 ^- m$ w- R

三二、学佛不是麻烦的事情,学佛可让自己拥有「出世」的智慧,是很轻松自然,愉快自在的事情。士、农、工、商,在日常生活里的忙闲、走、站、坐、躺,只要心不专用在某件事时,处处皆可念佛。说没时间念佛修行皆是借口。

( v0 }- L8 [ G5 x3 N2 R4 P& [1 G) K

三三、不管做任何大小善事、恶事,或修行走正、偏、邪路,皆会有果报。

. n8 i. {1 y1 w u

不要因贪图眼前一点小乐处,而换来无限的痛苦。要知道,今生若再不惜福往正路走,即是最不划算的事。若知错不改,皆是贪爱面子与污染的自信在运作。

" q5 o' H$ ~8 i

三四、不管是心存善念或心存恶念的人,或像一般人是善恶掺半,只要从现在起真心愿意回头,往信愿行念佛这一条路走,每个人都一定来得及转为有智慧又可成佛者,不但能得到永恒自利,亦可永恒做出大爱平等真正造福众生之大事。(念佛是自利利他的事)

; h) L# N$ j( ~3 l" s5 \ s/ c# c

三五、「真」修行的人,睡觉时很少作梦。梦是妄心的幻境,不要当真。

2 ^2 b+ e8 E8 O. i# D8 k0 f$ W

三六、遇到初学者,随缘鼓励其念佛,让他人亦有机会种下念佛的种子。

$ d: J. M* }% v

三七、正法施的福报比财施大多了。

; o" a3 T& f1 \: ?

三八、在世贪污,下辈子轮回定做牛马以还众人。

5 x0 t' e* ]3 k$ D6 o4 K

三九、凡人不知天高地厚,所以「畏果」;菩萨因了知一切真相,故「畏因」。凡夫心因没有出世的智慧,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否则一定不敢为所欲为,放任自己的身口意。

% Z( k$ n. }! p3 M$ }

四十、有些人虽然有遇到佛法的机会,但却没有彻底去了解经书的法意,或虽然有听到真善知识讲的话,但「深」的听不懂,「浅」的又觉得很普通,或以为只要懂语言文字相上的片面意义,就已是在修行佛法了,却不知若只看懂文字相,心的态度没有落实去将佛法的法意「做出来」,即非真懂。

7 y$ z6 @5 G* X4 g$ ^3 f

四一、「所知障」是指:心里所知道的佛法皆只是文字表相上的意思,是凡夫心「合理化」的教理及方法,真理法并没有真正入心,所以反而会成为往正路走的障碍。

; L2 x# E$ S. S0 t& j+ n3 W

四二、佛法的法意是「凡夫不知道难解易行」之法的原因,是因为佛法并不是任何人设定出来的,而是宇宙永不生灭的真相、真理。因凡夫心无智慧洞见其真相,亦不愿意用「直心」去学习,才会与正法难相应(难解难行),也就没有智慧可提升心的品质。

6 P# X8 Z. X w

四三、佛法是医治众生习气的处方,只是方便用,并无定法,只要真正确认其法意,实际去实行就好,不要把法相放在心里一直想,才不会执着于法相。(真法实无相)

# ?5 n2 S- E! \$ _4 O

四四、佛法有分「正行」与「助行」:清净心念佛即是「正行」;虽然不用刻意去找善事来做,但若「有遇到」善的、正的语言、法、事、物…等,皆要随缘去助他,即是「助行」。(不作一切恶业即是善,善亦无分大小)。

( ]/ ^( z. {4 p/ b; c. p) _

 四五、A、当我们把好的、正的语言、文字、法、事、物…等,随缘布施他人时,若能再加上心不住相念佛,就能藉「善」提升为「净」,也就是在去除习气,才能走向「无我」,即是与佛、菩萨走同一条路(往生西方)。

6 |) n7 v6 Q1 v2 ^

B、若自己得到的好处都舍不得和他人分享,或有藉「善」来要名要利、满足自己的欲望…等等不正的造作,皆会造成由「善」落入为「恶」,会加重傲慢、我执…等等习气,那么即使念再多佛号,与西方极乐世界、与佛、菩萨皆不能相应,反而还是在往六道的路走。

; l6 J% u3 o9 N7 N+ H7 i

四六、「悟」有:「无相」的开悟、「有相」的开悟、「假相」的开悟。无相开悟后,就有智慧洞见真假,遇一切事时心皆不离正念,能够永远往正路走;有相的开悟,仅是一个过程而不彻底,容易半路又走向偏、邪的岔路;假相的开悟,则会迷在邪知、邪见、妄相里打转,会往邪路行。(一切相皆虚幻,不要把幻境误认为是修行进步的成绩)。

$ F$ b' ^1 N. F0 p0 g: r

四七、修行本没有「得」,真正无相开悟之后,清净心的「实相」自然会流露出来运用,永不退转,且不向外求,故无所得。(无形无相,说而无说,无说而说)。

* Q, h# F6 f, ]

四八、根性高的人,可以不需要教理,或只需要几句话,自己就知道往修行的正路走,但一般罪业凡夫都需要靠「真」善知识引导,依佛经教导的教理与方法来入心调整心态,才能渐进的往正路走。

6 f- ]; I0 T O x. ]

四九、任何法门都有它的教理及方法,就好比我们现在人在台北,想要去北投与去澎湖的方向及交通工具就不相同;同样的,想要在世间时就有智慧可平顺快乐的过日子,又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教理及方法一定要用对,才不会用功一辈子,但却往生到三恶道去,那就太惨太可惜了。

1 ~; y4 ~- a: y' V/ }

五十、心里愈执着六尘一切假相,及不是真心想要了生死的人,就越难相信佛,亦越难使真正的出世法入心而行,纵使有遇到真善知识也会错过;而心里确实是真切想要出离六道,真心要往生西方的人,就会相信佛及正法,亦会比较有机会得到真善知识的「助缘」,或自己会比较有机会能慢慢相信正法。正法的教理及方法有入心,知见与想法才会慢慢改善,才能往正路走。

! f, ]* J6 _$ \

五一、一般人要修行很容易,但要往正路走,要成功的机会很少的原因是:无法分辨真假善知识、不清楚真假教理及方法,老是往自我合理化的岔路走。(好比是会开车,但却不会认指标)。

/ {7 y& w$ p8 w$ l' Z4 T5 H) n

五二、若念佛修行很多年,但妄念、执着…等习气没有减轻,还在原地转圈圈,没有智慧,不知道如何往正路走,是因为接触到正法时,只看到表面的语言、文字相,或是只在用意识心自认为是的教理及方法(被自己心里的习气,转去上当了),没有看到佛法真实的法意,就无法得到实修的般若(智慧)。(肉眼看文字,慧眼见真法)。

. s& S4 X- q- U" A

五三、A、看佛经、佛书、听佛法时,重点不在于接触得多或少,而在于要真正「把以前所知所学皆放掉,心静下来心甘情愿的看与听」,才会有「听闻佛法」的般若,进而转入「实修」的般若,才能洞见佛法的法意,而找到你要的答案与正路。

5 ?4 y' P4 T0 v1 r& J

B、念佛时要真正心甘情愿的念,不能存有应付了事的心态,如此才能真正离六尘一切妄相,提升心的品质,才是真消业,而更能有把握往生西方。

0 L2 o0 \- Q! X- q: i- l [

五四、把心的污染(习气、杂相)清掉,清净心念佛即是实修;心地无恶无是无非无杂,即是平等心。

3 }; n0 c' p7 I; w& l& M

五五、学佛,不是要依赖、崇拜佛,而是要用诚信的心来学祂讲的教理及方法。人与人之间都须要感恩与尊敬,更何况是对佛,更是要有真诚的感恩与恭敬。因为有了佛法,才使我们有机会从凡夫心、凡夫肉体,回归为佛心、法体。

! B+ G6 ?0 F l

五六、修行人若是一直用「想要」往生西方、要有神通、一心不乱、度众生、明心见性、见佛、开悟、平安富有、不要妄念…等等要好处的心情来念佛,都是不正确的想法。(要走对方向,才有机会入门念佛)

9 Q3 s% b8 u! E9 G5 l9 ^" l

五七、信与不信的权力把柄,是在凡夫这边,而不是在佛那边。不信,就是不愿意接受佛的帮助,不想要佛、菩萨救度你。所以问题并不是「佛帮不帮」忙,而是「你愿不愿」与佛亲近,如果心里不是真信愿,对佛存有丝毫的疑虑(是你自己舍掉佛),就会抵挡佛的帮助,而收不到佛的加持力,正法无法相应,佛也就帮不上忙了。

8 ~! h0 T) t) U# D" z

五八、若把想要好处的心态放前面,念佛放后面,「是得不到好处」,应无所求,用直心的心态念佛,「自然有好处」。

, Y# ?9 `4 r& q6 |: z& U. y

五九、能把六尘转为六境,即是智慧;能善用方便法(真随缘),即是智慧的启用;能超越一切方便法,即是实相。

. W& y$ v2 }9 o8 d7 k/ j

六十、修行这件事,要知道自己是在那个位子(层次),要按部就班往前行,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打稳念佛的根基,才会稳当。

^ D/ ?8 H) u0 g% |& ^

六一、佛讲的一切法,皆是「正法」。但我们在选用修行的方法时,自己要先了解自己的根性与因缘,才不会一听人家说那种方法好,自己就跟着用,或失败在「自我合理化」的成见上。修行是在了个人的生死,就如「个人吃饭个人饱」,要小心点才不会因小失大。

4 z# u+ k- q+ g) e3 C

六二、、佛对每个众生无时无刻皆不忘,但众生的心却无时无刻只顾迷恋六尘之事。会忘记念佛,是因为没有把佛当成是你最重要的『人』,心里才会把祂给忘了。

7 K4 x3 M7 I7 |* J* a% E

六三、人生苦短,不要再为某个事相或某个情执而被「耽误于眼前的一点小好处」,应把有限的时间拿来赚取无限的利益。

5 [3 d$ p( r" V; N. ]9 B

、一般凡夫,都不清楚平时自己身口意所造作之事:何为善?何为恶?何为净?何为偏?何为邪?何为正?末法众生,要是今生没往生西方,往生后大多数都会往三恶道去。今生有机会解脱一切苦痛,若又不把握,难道是还想要一直在六道打滚吗?在六道打滚得愈久,习气、罪业累积得愈来愈深,想要解脱的机会也就愈小了,等到下三恶道时再后悔,就已经来不及了。一旦错过机会,来生还会比今生更好更有机会吗?

0 N, ?2 U* k6 C6 ]& d; q

六五、目前虽是末法时期,但亦有佛、菩萨住世庇佑众生。

: ]1 H0 J$ d; \2 C" |: D

六六、不是每个佛、菩萨都是用讲经说法的方式度众生,有些佛、菩萨默默的在帮助众生,祂们所做的事情是凡夫看不到的,且其实看不到的力量更广大。但佛、菩萨的目的都是同一个(帮助众生离苦、成佛)。

" ]5 G) [; T' s! [! `

六七、有「真」往正路走的人、「真」信愿行念佛的人,自然会有一切佛、菩萨来护持,邪即无法靠近、侵犯。才能真正安全到达目的地。

6 T9 p2 m- [& T1 m

六八、有些人,世间的事情学得快也做得很好,但修行的心地之事却学不会也做不好。问题皆在于被自己心里的习气所转,念佛修行,是要了自己的生死,是自利利他的大事,所以不要再执着抓住六尘相不放,要把信愿行念佛,放在日常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位置,那么「久了即会成自然」,且善根亦会增长。

3 `3 n) c( H4 a7 F) [

六九、学识愈高,愈聪明的人,可以研发出如:电视、汽车、药品…等等可帮助世人生活更便利的物品。然而心中善念较多的聪明人,虽然可以使自己生活充实亦可造福他人,但并不能藉此改掉往六道轮回的习气,也不能了掉生死;有些善念较少的聪明人,反而容易因心里想的点子多,见解多不诚实,对修行这条道路,可能反而是障碍,聪明反被聪明误,可说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7 n- F2 c- S+ u" [

七十、学识是世间用的智慧(聪明),与了生死无关,是度不了自己与他人的;念佛及改习气才是出世的智慧。且出世的智慧里,自然会包含入世的智慧。唯有自己成功,有觉悟有智慧,才有能力真正去度他人。

! o& Y7 j$ \1 o: c& f0 [. Z

七一、聪明并不等于智慧。聪明之人依入世法,智慧之人依出世法。人道,即是众生换跑道(出离六道)的「大总站」,要好好珍惜与把握。

" W! s) v, x, d; @( Q( ?

七二、凡夫因心被杂相盖住而无明,日常生活心皆随六尘相游转(迷者)。佛菩萨因心清净,能彻知一切真相,所以日常生活似游戏(觉者)。

3 o! i% [ T; C6 s

七三、肉体是缘起无常,有一切苦的幻体(假体)。借肉体清掉习气污染,即可回归到永无一切苦,不生不灭的法体(真体)。即是借假修真。

1 J! K9 ?5 S( d J

七四、要相信别人不容易,要别人相信自己更难。因念头、感受、想法、习气等问题是个人自心的事情,所以必须靠自己真愿意照佛讲的教理与方法去落实,落实愈多,心的品质也就愈提升。

6 Z% \/ J' n+ C; e5 r6 E0 _0 u

七五、念佛会「首热尾冷」,是因为自己信佛及想要了生死的心,不实在,所以才会进进退退,不能持之以恒,结果是会「进一退十」的。

, H) o7 z% u& I& q1 ]& z2 l2 B. P

七六、生灭心、意识心、妄心、假我、八识、仓库…等,名相虽不同,但皆是「凡夫心」的代名词。「妄想、执着」即是一切习气的总名词。

( l. A9 F3 C" {- d! X

七七、「无心」是指:经过实修,把心里的习气污染都清干净;真性、自性、佛性,名相虽不同,但法意相同。

9 \/ m( h! V* T, q. }, R$ ?' g# t

七八、「清净心就是佛」。心都不住相,即是「清净心」,不要再去找一个无相、不住相的方法()来修行。

& W! r( h5 B h9 L) x2 m

七九、经书里有许多名相不同的文句、说法、比喻,但意思都是相同的。然正法实无相,一切有相法都是因为凡夫的根性与习气都不同,佛、菩萨怕凡夫因不懂法意而误用,所以才设出来的方便法。任何说出来、写出来的一切语言、文字,只要遵循着经书的教理,皆可称为「正法」,都是方便引导凡夫回归到清净心的工具。

1 |! k8 I1 A( v( x

◎小结语:

6 o& v! G- K- y |# \

           虽然世间人彼此的因缘、生活方式都不相同,但每个人的生活皆离不开六尘相。生活中的一切六尘无常假缘、相,是帮助你提升的「垫脚石」,或是让你更沉沦的「落井石」,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知见、想法、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走对路)

- D$ P& D' g* q- z: a' r

世间日常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相 (世俗所谓的好命),都比不过在日常生活中,能不被心里的习气、妄念相、外在的一切相所转,且又能得到正知见,有智慧认清自己与世间的「本质」,真信愿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缘福报来得「好命」。

: g0 t% n% |4 w

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一切相皆无常,皆不要住心。

3 k9 P6 ^# A, g. J' F9 q

心净即是佛,心无境即是法,心无善即是僧。心净念佛即是西方。

5 v+ P% w% Y2 P$ y

参、为何会轮回

: y- J6 n* P) _' Z

一、人是由「四大」(骨头、血液、体温、气息)所组成;虽然外在的体形不同,但每个人都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七识」(如有走到正路而证,识即会转为智)、「八识」(习气的仓库)、「五蕴」(色、受、想、行、识);而每天人体所接触到的皆是「五欲」(财、色、名、食、睡)与「六尘」(色、声、香、味、触、妄心的想法)。

9 n7 B8 Q, @7 B/ Z2 g* z o3 V

二、凡夫为了要让自己的肉体及心里感到舒服,就会把心思用在金钱、淫欲、地位、口欲、睡欲…等五欲方面去费心去执着,且迷失在眼睛所看到的人事物、耳朵所听到的声音、鼻子所嗅到的气味、舌头所尝到的味觉、肉体所碰到的触觉、心里的念头…等等六尘妄相,拼命的去执着去抓取。万事、万物、一切六尘妄相,皆是因缘假合(缘起而生,缘尽而灭),所以不要当真,不要执着,(但并非顽空)。

$ O/ y+ Z( [8 ?, `' [' Z5 K l% V+ u

三、世间人在日常生活中「六根对六尘」时,总是被凡夫心的习气牵着去执着贪爱财、情、权、食衣住行、吃喝玩乐,更爱享受他人的尊敬与肯定,心里的一切感受皆要合自己的意,否则就会不舒服。不爱依真善知识讲的解脱路去走,而偏好用自己往轮回的那一套习气去行。就算念佛也爱打妄想,心不甘寂莫,总爱在外相上打转,在心外求法。

; t* m/ _! G7 B+ c4 |* ^7 j+ F

四、富贵如浮云,人生短短数十载,就算真的贪图到一点小好处,又真能享受多久?世事无常,且生命其实是脆弱不堪的,应好好想想今生来世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何要执着,紧抓着「垃圾」(六尘的一切无常缘、相)不放呢?若真等到失去人身,才体认到「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道理,那可就太迟太惨了。

6 t: O! A; }; [

五、肉体是五蕴的「傀儡」,亦是五欲、六尘的「奴才」。妄心、杂相,是空性,并非实体,只要不跟它打交道(不与相合),就不会有事。

2 n9 `+ R% U {+ i4 }

六、凡夫有三种妄心:A、过去心(回忆)。B、现在心。C、将来心。

- Q$ D: R$ K! I

七、就如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世间的一切缘、一切相,皆可能成为造成自己继续在六道轮回的因缘,但反之亦可做为超出轮回的跳板,一切端看自己心的态度。若只为了满足妄心的习气及肉体短暂的享受,而却要去背负这么沉重的业力。试想看看,值得吗?

8 o! A( G: K9 F! f" Q+ F

八、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所以不必与别人做比较,烦恼亦无用,但自己要「深思熟虑」,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若已确立了正当的目标,即要尽其一生去落实。(食衣住行…等基本生活过得去就好,不要迷失在欲望与得失心之下,糊涂、匆促的走完一生。)

1 }. [& ~% J! N3 k3 w) }

九、凡夫心就是被「相」污染的心(染着习气的种子),而「相」可分为两种:

8 y# J; C, _$ q; ^ I) g

A、「内相」如:贪、瞋、痴、嫉妒、回忆、烦、苦、痛、感受、想法、念头…等等一切受想行识感觉之妄念相。

' j! A! p" S- J4 A

B、「外相」如:色、声、香、味、触、语言、文字…等等一切人事物之缘相。

2 {; G0 E ~6 B& F7 t

因为凡夫八识(仓库)里存档了习气的种子,若种子不清干净,缘起就会还自受。例如:当你听到不合你心意的话,或看到不喜欢的人事物时,瞋心的念头(瞋的习气种子),就会出来与相合。若是这样,则八识里头,瞋的习气种子,不但不会减轻,反而又加重了一份力量…,其他一切相、心里所有念头、感受亦是如此。

' H! D8 K9 X: q; j

十、烦恼与习气…等一切相,皆是凡夫心「想」出来的,「想」是妄心的总根源。想出来的相有粗也有细,只要「想」一出来,一有起心动念,心与相合了之后,就会指挥肉体的身口意去造作。就如同心里想到喜欢的电视节目才会去转来看;想到不喜欢的人、事、物,心里就会烦乱,凡事都因先有「想」,才会去做。有「想」就会有分别、贪瞋痴…等等,迷失在「自以为真」的六尘一切妄相之中。所以要是能在「心不专事」时,把心的「念头」都摄在佛号,慢慢就能不再随意识心的「念头」去造业,只要心能做主,慢慢即可一心念佛,等心都干净了,即可清净心念佛(无相念佛),就能将意识心「想」出来的妄相(污浊的妄理),转变成清净心出来的真性般若(真空真理)

+ ~* `5 [9 w9 Q) E0 A7 k0 Z

十一、凡夫「心」与「想」,已习惯性的粘在一起,且不知道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皆是妄想执着,亦把妄相当真。随六尘相走就是造六道业,就会跟着往六道轮回。有时「想」自动跑出来,自己并没有能力发现,是因心被相所转,而不自知。若没有依正法入实修,「想」是去不掉的。只要心不外加其他「花样」去对付它,不去理会它,把心放轻松,心只管粘住佛号(跟着佛号走),「妄想执着」自然会慢慢减轻。

% S# ?" B3 u( r9 Q

十二、凡夫心因为执攀内、外相…等黑暗的六道习气与自己内心「合理化」的惯性,所以才没办法超越自己的十八界(六识、六根、六尘)。若「心」能不执着六尘之事,且真信愿行念佛,慢慢即能舍「识」,则清净心的智慧自然会出来,随着「真理」而行。(五蕴不用,即能舍识用根,而超越十八界)

; i# u1 E# |) M' j/ W. g! Z

十三、修行的目的,皆是希望能有智慧、能过着快乐自在的日常生活,且今生即能脱离六道,往生西方。一切问题与成佛的关键皆在「心」。但意识心是「麻烦心」,有太多障碍我们修行的缘相及自心的习气,所以今生一定要下定决心,舍掉对六尘之事的贪欲,唯有信愿行念佛,身、口、意才能解脱一切缘相与习气的束缚,真正达成有智慧、能自在快乐的过日常生活,且今生即可往生西方的目标。

, M7 R5 b" p8 d" [6 Z

十四、我们会一直在六道中轮回,是因为生生世世都执着五蕴、把肉体当「真我」、且心又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无常()缘、相,「认得太真」,所以才会跟着六尘相往六道走,而不愿跟着佛号往成佛路走。

8 k/ N9 t% E6 u

十五、不管是已婚或未婚之人,既然今生有幸遇到可出离「假我」的大好机会,应珍惜眼前的福报,从现在起,虽然身在世间的一切假缘、相中生活,但心不须专事时,心不要再胡思乱想,「把胡思乱想的心念全部改为念佛号」,「有佛力的帮助」,才能「确实摆脱妄想、执着的束缚」,往出世的路走,回归到清净心的「真我」。

8 w% j" d3 d' p2 V* K, U% X. a

十六、如果反复在六道轮回有这么美好,为何还会愁眉苦脸?如果你是真心希望今生可以解脱六道轮回,往生西方,那么平时就应和谐的过日子,应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跟着「真」走)

0 L) l/ G' ]/ V0 _! R

十七、老实念佛、直心念佛、心甘情愿念佛,名相虽不同,但皆是「信愿行念佛」的代名词。心里的感受、妄心的想法,名相不同但法意相同。

/ u+ M' B1 x" p2 t! P% {" v

◎小结语:

8 B$ W f4 E+ |. _) l5 g

因为每个人对人生真正的意义有不同的见解、所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或对生命无常转眼成空的真相也有不同的体验与认知,所以对于追求生命的真实意义,与对了生死的迫切程度也就有所差别。

4 k& }* h- m9 K6 k* ^5 f" B

不管是男女老少,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真我),只是因为经过累世以来的造业,受到妄念、执着的污染,而使本来澄澈纯净的法体,变成了污浊的肉体,肉体是有生灭的,肉体死后腐化就不存在了,只剩妄念、习气(造业的力量),再次受到业力的牵引,去换上另一个肉体。但我们的佛性并不会因这些生灭轮回而损失或消灭,因为佛性是清净没有形体,是跟宇宙相通的,是不生不灭的实相、实体。法体的一切智慧、一切自然、自由之乐、一切功德受用,不是凡夫的知见、肉体所能理解的。只要能真信愿行念佛、去除污浊的习气,自然可以修出自己的佛性,即可往生西方成佛。

: o; V) j0 D ~# ]) \8 R7 B

 肆、念佛观念解行

, E: `$ ~5 q# K8 J; c! S% _

一、十方世界佛的老师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佛。

/ i+ @; h. f* `7 C) h0 X

二、佛有三身:「法身」,无形无相(不动尊)、「报身」,彻知一切真相(慧身)、「化身」,随度众生而方便用的色身(如人身、动物身、天人、鬼…等,随类应化之身)。

& N* n P% K& ]7 N5 J( p/ S7 ~

三、唯有佛才有无上的正知正觉,明白宇宙的一切真相与真理,我们凡夫无法衡量祂的一切。唯有照佛讲的教理及方法(指标)去实行,才能真正永远离苦,也才有智慧做出平等、大爱的事情。

3 v9 ?; G) `9 Z# C) Z" Q; L/ z8 v

四、佛是无上综合大「医王」;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无上综合大「药王」;「真」善知识是无上有效的「助缘」,可治六道的一切苦痛。

J0 X. M& ?, B% f3 \

五、真正知道正确的教理及方法只是「处方」,有拿到处方药且「有服用」,病才会好。且一路上要「一直服用」,直到往生西方,到了安全的世界,才不会再犯「六道轮回之病」。

4 G$ N) f r3 C9 O. K5 @. e w

六、世尊(释迦牟尼佛)出世,是为了告诉众生了生死的教理与方法,帮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凡夫心的品质无法看到佛的法身,也听不到佛讲的话,为了救众生,所以祂才用肉体出世为人(应化身)。

7 P! `) u" r0 K1 l, U( g

七、世尊出世时虽贵为皇子,但祂放下所有名利、地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些举动并非无情,而是为了救度众生,成就大事,所以「演现放下」,为的是帮助众生了生死、成佛。

J) n9 ~$ b: v, [

八、世尊的随众,即声闻众生(大比丘僧),过去都学邪道,跟了世尊之后,个个都去邪法归正法,个个皆修行成功。(在学佛修行的道路上,若发现自己走不对路的时候,当知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 G1 A% } x! a y0 c4 K `

九、佛在经书里讲的法,与当时衪教导身边弟子的佛法,全都是在教导要如何改习气(调整知见、想法、方法),才能入佛心、佛行。

, o1 {) [7 g% V- F7 w- v; ?

十、佛、菩萨原本都是世间的人(凡夫),祂们全都是利用可以成佛、往生西方的教理及方法,清掉凡夫心的一切污染(习气种子)而成佛,成为西方世界之『人』。只要我们老老实实的用佛经的教导来落实,一定也会成功。

3 B. X1 x) X( Q! f# Q6 ^" f

十一、「持名念佛」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为了要救度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而合作出来的最特别的方法。

* H7 z8 q5 O; B! V! \4 U. N

十二、持名念佛并不在八万四千法门之内,但却包含八万四千法门,是最殊胜、安全、易懂、简单、快速,且不论上、中、下根的人都适合使用的方法。

; R! F( Q/ Z) w

十三、只要真信愿行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必可解决一切问题,因为

0 f8 l& |: I! D! i% `

南无阿弥陀佛早已把祂无上大慈悲、无上大愿力、无上大医王,及可解决一切问题的无上大药王,全都输入在这六个字里面了。

( u1 P# C; P: E1 ^2 D5 R4 C

十四、「信愿行念佛」是指:一辈子心里真相信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心里真愿意舍掉贪恋一切六尘相的习气、且真心甘情愿念佛,这才是真正往念佛,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走。

* H$ h' F2 X, R. O& N3 K4 n

十五、念佛须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真言,最好加「南无」表示恭敬及皈依,但随众念时则可随缘。

7 I* i% ^% t* t* S. f4 W

十六、清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 G" `& G1 p! _ L' Y; w( d

十七、念佛名义上是「净土法门」,其实也就是「心地法门」。

! o* f/ R' {% K

十八、过去的高僧大德,其修行成就的方法不一定是净土法门,但为了不退其正等正觉(不退转),亦会老实念佛。

8 M. ~) q3 G2 |, T \9 O6 P% j

十九、依︽大宝积经︾的法意: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有念佛得度生死。

/ G4 e* r+ b& e3 G5 j- ~: [) [- c

二十、末法时代的众生一定要用念佛法门(净土)才能了生死(如同穿衣服一样,需随着朝代而改变款式才合适)。佛在世间时是正法时期,当时的环境人心忠厚单纯,适合以小乘方法修行;末法时期的环境,佛法衰微,且人心较杂乱,故适合用净土法门(即大乘)来念佛修行。(自己可以想想古代、现代的环境与人心,是否有所差别?)

1 Q# c* ]! X9 D) ]" u2 {! [

二一、若要接触多种或其他法门之前,要先知道自己的根性在那里,才不会走冤枉路。

s) m% r) z/ o' [. w! e

二二、一方面修行,一方面研读佛经,要花很多时间,所以修行所需的时间亦会延长。若尚未真正开悟,看经书反而可能误解法意、增长慢心,而障碍修行,所以还不如只单纯老实的念佛号。且若因此向他人说了错误的法意,更是害人害己。

二三、有小部份的人,看书闻法,只是为了要跟别人讲,但自己并不实修。或看书、听到佛法当时很高兴,是在高兴自己明白意思了,但却不知因自己心不诚敬,明白的亦只是文字上片面的意理,但真法并未入心,当真正要用时,又用到岔路去了,所以,诚心恭敬是很重要的。明白正确的教理与方法之后,入心实修,等修出成就时,才是真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2: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 }9 }# Y3 g. G

二四、讲错法,会伤害众人的慧根,故不可随便讲经说法。有时因为一句话,就会背负大因果。

! M( y& H8 Y: W2 ^- D S

二五、若想边念佛又想边看经书者,初学者可参考看︽阿弥陀经︾,等过一段时间,念佛的底子打稳了,再参考看︽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等念佛有成就时,再参考看一些般若经书,如:︽心经︾、︽金刚经︾、︽楞严经︾等。看经书,要先看完一本再看另一本。平时、早晚课时,都要以一心念佛为主。看经书的时间,不须刻意安排,平时有空闲时再看即可。若能真正把一部经书的法意通彻到底,其他一切经书虽不看但亦可全部都通彻。

/ n/ u$ s& B' y& ^

二六、︽阿弥陀经︾,是佛唯一的自说经,内容所讲的皆是信、愿、行念佛。「念佛」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不要小看这一句佛号,不要想再外加其他方法来修行,才觉得更有效果,这是不对的想法。

' X1 e" j( I. K2 b4 B7 }7 w2 E" W

二七、佛经的教理及方法是佛讲的,所以关键是在于要把佛经的法意拿来「实修」,而不是要拿来「念」给佛听。

" S) p- A6 L5 F& w5 n% j4 S

二八、念佛念到成就时,三藏十二部经自然全都包括在心中了;过去修行大德,有的人原本不识字,但修到后来不但能看经书、能说法,甚至能写字弘法。

. f% r1 X. h9 t! i& e5 m9 F" @; V" r

二九、所有一切语言文字、一切相,皆是生灭相(方便用的假相)。唯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不是假相。

; p* s# z- X8 ^$ y" X

三十、「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切佛号、经书的总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代表已念到一切诸佛了。一切诸佛、菩萨皆会为有真信愿行念佛的人助念。除净土法门之外,其他法门皆须信、愿、行、师(老师),皆需靠自力,「没有佛力护念」。

3 H b6 H" m6 D% d0 P3 }

三一、念佛时不论是默念、出声念、金刚念(双唇微动)皆可,没有规定要以什么形式来念,只要适合自己,「自然」就好。

; c- |6 Y8 ?0 v! S

三二、A、「只有念佛,不外加其他方法」,这是老实念佛的根本。

t1 ]0 S* J$ l4 w' E

B、「心不攀相,一心一意摄在佛号」,这就是老实念佛。

. l- N* o, }4 i$ L4 P$ N* J

修行过程不要东加西改,才不会又走向岔路。只要有真正一门深入,老实念佛,修行的程度自然会愈修愈提升。

. V, e3 z, b, K: }3 K/ u

三三、如果想用个方法,使自己念佛能更加摄心,可参考用:「字字自然念清楚,字字自然听清楚」的方法。

: ]/ h; e/ _8 f2 d2 b

三四、原本用计数念佛、拜佛,可参考改用计时念佛、拜佛,会比较自然。

- X) p/ Z" \* u/ e! N7 x6 G% M9 k

三五、念佛的关键不在于念多念少,主要是在于要用「清净心」念佛。很忙碌的人,即使只有早晚课各念十句都可以,一切端看是否真心。

6 g- H4 ], }) x# B$ _

三六、若早晚课一作好,就觉得轻松了,那表示是提着一份心在作。(应付的心态)。不管是作早晚课时,或是平时念佛,心都要平静放轻松,自在的念,才不会觉得累。

* }: _8 x: @$ o

三七、念佛时,心不要急,心只有佛号,一心一意的念,一句接一句。把「念佛但又同时在想事情」的习惯丢掉不再用它。肉体的一切感受、世间的一切六尘相虽然都在,但心都不要去管它。不是硬撑、不是压抑,要自然面对一切缘相过正当生活:饿了就吃、痒就抓、冷就加衣…等等,主要是心不攀六尘相,心甘情愿念佛,才能入「念佛之门」。

) |+ ~& _, j' [" I/ m

三八、初学的人念佛,比较容易感到昏沈,静坐时若是有深重的昏沈出现时,就休息一下,等睡饱再念佛;若是轻微昏沈,心里亦要念佛,或起来拜佛,或走动一下,喝点水…等等。活动是身体在动,吃东西是嘴巴在吃东西,不需要用到心去走动或用心吃东西,所以只要心不专事时,心就要回来「真念佛」。

( c0 c7 ]/ @) ^6 N, G

三九、静坐时要以念佛为主,心不要放空亦不乱想、心不要攀相,才安全。

1 W" h2 t& E! b& s" O

四十、洗澡、睡觉、上厕所、在不洁之处时,念佛要改用默念,表示恭敬。

" c" t. U5 |$ ^0 R" |

四一、念佛时,若心里念出来的佛号有特定的「节奏」,那是因为意识心把念佛的念头「提得太用力」的关系,只要心放轻松,平静的念佛,自然就会改善。

4 N$ O5 U0 I% t3 U4 y

四二、心外的念佛声(例如念佛机等),是提醒自己心里要念佛的助缘,心不要去攀相,「心」要贴着自己心里念的佛号,才是走对路。

& K" ~6 u3 f( r8 ?! n

四三、心平静不乱想,把佛号字字「自然」念清楚、字字「自然」听清楚,目的是要帮助我们摄心,才能破除妄想、攀一切相…等习气,让心慢慢能更清净念佛。

; R6 c+ j& C4 [

四四、念佛时不要「刻意」去听佛号的声音。一切都要「自然」,才不会「着相」。

1 U$ R3 \: _8 s: @& L k5 y

四五、念佛时要很单纯的念佛号,不要想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或是为了要得到任何好处。心要干干净净,不要有任何念头。

/ T$ h- C5 W" y5 |" k2 d+ d1 i

四六、念佛时把意根(心)都摄在佛号,即能「伏惑」(伏住往六道走的习气),即能离相念佛(一心念佛、清净心念佛、无相念佛)。

) d2 N% q5 J0 a5 }/ | S$ a1 L

 四七、虽然念佛单纯且成就大,但因凡夫心杂乱而无智慧,能真正纯信的人很少,所以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很不容易。心若随六尘相走,就会像迷路的小孩一样,回不了家。只要肯放下习气(心不贪染六尘相),「心跟着佛号走」,就可往生西方,回归到清净的家。

) p9 y% d3 w4 Q

四八、如果所在的场合不方便念佛,或遇到有人不愿意见到你念佛时,则可改为在心里默念即可,不须要因为任何状况的阻挠而改变自己念佛修行的心意。(自己心里在念佛,凡夫不会知道你心里在做什么)

0 Z$ N0 d# N3 m' A0 d4 n% ]

四九、虽然有在用功念佛,但不是真正愿意往生西方,心舍不得丢掉攀缘、攀相的习惯,导致正解脱法无法入心,那么纵使整天念佛,亦只是跟佛号「结个缘」而已,念一辈子,也是枉然。

8 G! \/ q0 L8 h0 B0 K. G4 }

五十、凡夫心的「本质」是杂相心,心里的妄相,原本就自然会出现。当妄相出现时,只要心里知道就好,不要害怕,不要跟着它走(心不与相合),也不须要刻意去使用观看心念、移情、压抑…等等杂相法去对付它。不要排斥、也不要执着一切相,否则就容易落入偏空或偏有法,而往邪路走。心不要随着六尘相起舞,只管一心跟着佛号走,习气久了即会「自讨没趣」,而慢慢减弱、消失。(一个巴掌拍不响)。

4 z6 u- _; D9 H4 {0 H

五一、发现妄想生起时,只要知道就好,不要再跟着它往下想。只管念佛号,才不会妄念「长似连续剧」。

& K5 H) M6 G+ k# r' }

五二、并非要等有空才念佛,而是心不须专用在某件事时,记得就要念佛。

8 t' R0 f0 V- g% U; i ~; j# `9 g& O

五三、念佛时,不能一心的情形有三种:A、忘记念佛。B、心被自己心里的妄念、习气转走。C、心被外相转走。这三种情形是「去」。当发现自己有以上的情况时,又把佛号念起来,即是「回」。一般人都是在「去与回」之间徘徊,初学的人,都会这样,没关系,只要习惯念佛的种子胜过习气的种子,就能慢慢破除一切障碍,最后即能成就。

* V, K+ i2 {8 p: L+ u1 h8 o' u

五四、初学的人在日常生活里会比较常忘记念佛,没有关系,不要觉得懊恼,只要记得时,佛号就提起来念,久而久之,自然不会忘记。

% i5 c+ k# r$ S3 w* ^+ @6 F: F4 B

五五、念佛时,有妄念出现,并非全是不好,正因为有在念佛修行,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所以不要觉得懊恼,只要心放在佛号,「不去管」妄念,那么反而可藉妄念来修行。久了妄念、习气自然会慢慢消减。(没有念佛、没有修改习气的一般人,根本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习气)。

/ v% I* F1 x6 h# z6 z( {, ?

五六、若念佛时,心有佛号与妄念同时并行,就如同走到「分叉路」,只要不往妄念的那一条路走(不往妄念那边的题目去想),只往念佛号这一条路走(心跟着佛号走),就是走对路。

% A1 X1 t2 Z. M# c+ a) A' ^

五七、念佛念不好,并不是你笨,而是因为这一条路你还不熟悉,不要懊恼、气馁,只要常常念佛,念佛修行的层次自然会慢慢提升至「心不离佛、佛不离心」。

( p, e/ z4 m" ?# c1 T1 `

五八、假设某大卖场在举办三分钟免费搬东西的活动,卖场里的一切东西都可以自由搬回家去…。我们若能把在搬东西那时的专注及迫切的心态,拿来用在念佛修行,分分秒秒不敢懈怠,则今生一定会有成就。

$ a0 o! x! ~. E& U% i- b' b9 X& f

五九、一般人都只知重视六尘、六道之事,却不知道要重视了生死的大事,所以才会忘记念佛。

; A7 k& r. z- U0 S/ L, Y7 R, J* O

六十、早晨醒来的第一个念头要念佛;日常生活心不专事时,心就「回来」念佛;晚上睡觉时,身心平静放轻松,心里亦要默念佛号。睡前念佛,关键不在于念多或念少,要平静的念,自然的睡着,不要提着一份心在念,才不会影响睡眠。

2 e3 N! @. D: Z) t, g) S

六一、对于自己最珍爱最重视的人事物,因感情深厚,所以会最放不下,会最想念他,工作时想,吃饭时也想,走、站、坐、躺,思思念念「想」的都是他。若我们能把这样的感情拿来「想念佛」,那么很自然的就不会再忘记念佛了。

* y+ i1 w5 a) G4 v- R# Z6 T

六二、生气、烦闷、心酸的时候,虽然也是有在念佛,但若生气、烦的心情还是存在,那念佛的效果就会比较不理想。应把生气、心酸的心情放掉,若放不掉就不要去管它,任凭它出来吧,只要心不与相合,只管一心一意跟着佛号走,就不会再被意识心出来的产物「牵着走」而加深业力(习气)

8 D& x/ h) A2 d: c" f

六三、修行若一下很用功,一下又放松回来,像是要报答自己刚刚用功的辛劳;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又执着六尘相,一再加重习气;或不肯脚踏实地,心里老想着最好有一个方法,听一次就能得戒定慧,把问题都解决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修行之道。

1 \9 c; ]3 k$ |

有些人表相看起来很用功在念佛,很懂佛法,很相信佛法的样子,但因心里「自以为是的主观习气太刚强,且跟着妄心的合理化」走,所以即使走错路了,自己也都不知道。像这样的修行者,即使整天都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几十年,还不如用清净心念佛半小时所得的利益。

# w2 b9 v. v9 _! }6 _5 W

六五、念佛之人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自己活在世间时能「改掉执取六尘」的习气,能一心念佛,且与世间缘尽之后能往生西方,没其它花样。

/ @9 D1 p6 M1 `

      (修行的过程要实在,才不会因为着相,招引幻境,而往偏路走)

- N0 K# D5 z. X* w& n

六六、念佛修行的过程,会因心态的转变,而感到不习惯,以及因为你的用功,而把八识里,习气的种子「逼出来」,心里的妄念、感受,将会比未念佛、未改习气之前,变得更多、更孤单寂寞、心的感受会更苦或更乱…。但此阶段只是必经的过程,是在帮助我们清垃圾、改习气的好机会,亦是修行的关键处,千万别放弃或苦恼。遇到这种状况时,只管放轻松,心里认定念佛号才是「真」,千万不要再被习气牵着跑,或再外加其他方法,才不会又往岔路走。只要你是真信愿行念佛,佛菩萨自然会帮助你平顺通过这些过程。

+ Z% [" O1 O4 G! L. H* }( D9 f

六七、心很烦乱又没办法伏住乱心时,不要急着念佛或想任何事情,先让心静下来,什么都不要想,「让心休息一下」,等心态比较平静时再念佛,自然可把事情处理的更平顺,念佛也才能念得更好。

K5 ] V+ g+ ^1 U4 U. M% ~1 \

六八、当我们还没有做到一切相都不入心之前,若想利用看电视来「调整一下心情」,最好能在未看之前就先把预计要看电视的时间设定好。如果原本预计要看十分钟,等时间一到,不管剧情有多吸引人,最好能慢慢训练自己能做到离座或者不看。因为若能做到以这样的心态去看电视,才能说是休闲,而不是一直放任自己的心与电视里的相合。(但因为是事先预定好的,所以既使能做到以上所说的事相,也不能当做是自己修行所得的成绩)

% `% @& L; q; d: X$ q8 y

六九、走路时,只要心没有在想重要的事情,心一定要念佛,眼睛可以观看一切万物,但相皆不要往心里面放,即是「入流」。

- `5 ]& y: m0 F$ D; G

七十、当在看书、工作、讲话、算钱、计划事情…等心须专用的时候,就先专心的做好事情,等事情做好了再念佛。但如果是做一般家庭琐事,或在做不须要很专心的事,则表相上虽然在做事,但心里亦要念佛。

O' b# E# g0 ]7 J, M7 O# C

七一、当我们在把修行的知见想清楚时,或是在计划某件正当的事情时,心「不要同时念佛」。只要不是在想「坏」的念头,皆不算是妄念,而是方便用。等心不须专用时,即要把妄想、执着的心念,「全部改为念佛号」,才是「往」心不离佛、佛不离心之法。

- b/ Q! B! j7 f* e1 Z) Y- h

七二、念佛不是为了精神寄托、与他人比高低比名气、或做人情跟流行。在修行的过程也不要因为有一点小悟、小利益出现就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若有这种傲慢之心,就很容易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 o# J1 Q. j) L) U

七三、顺境时不可执相,逆境时更不可执相。好坏念头、所有习气出现,皆是可使修行人藉修行将八识里的污染去除掉的好机会。修行人要有决心与耐心,不要急躁或嫌无聊,应一路不更改的一门深入再深入。

. s# b/ B/ o/ G8 l

七四、念佛很「简单」,有嘴巴的人都会念,三岁小孩也都会念佛,关键只在于,自己是否真的是「真信愿行」念佛?

+ g) P" h6 L) }; m; O. f( }' q% d

七五若不知知足惜福,即不能真正放下,修行就会进进退退,在逆境里肯学,变顺境就不学了,或想到时就念几句佛号来「安自己的心」,就打混过去了。光知道眼前之事,不知眼后之事,其人可怜,罪还不知要受到何时才能止。凡夫心粗,然相细,不管顺逆境皆要真心念佛。

$ @& Q* S) V9 T6 ?

七六、不是要刻意「造」个清净心、不住相的心、不乱的心来念佛,而是念佛时,心里都不执着六尘一切妄相,心里万缘放下,什么相都不粘,心只轻松的粘住这一句佛号。不可外加什么技巧或其他任何花样去造作念佛。(可参考用:字字自然念清楚,字字自然听清楚的方法)。

5 {' V* H s# V6 P- g/ s/ ~

七七、有在念佛及把执着六尘相的习气放下的人,就是往清净心(心不住相、万缘放下)、一心不乱的念佛之路走,就是真信愿行念佛的人。

) \/ M/ Y+ B# b

七八、虽然有在念佛,但心里「想的」皆是世间的人事物、或执攀幻想幻相,…等等六尘之事相,就不是真心要跟着佛走,那么佛也帮不上忙。

3 @" d2 E7 j7 U4 ]2 L; i

七九、修行不怕得少分,只怕走错路却不自知。不要好高鹜远,要坚定目标,一步步实在的向前走。

9 C* \ s' x6 r- ?1 H* Q

八十、在尚未真正开悟而修至证正果位、未往生西方之前,皆还不算是真正修行成功,皆要持续的真心念佛、实际的改习气。

* r2 w4 L7 ~' F1 l" S, N2 x

八一、若还没走到「心不住相念佛」的层次,可先从基本的知足、感恩做起,并渐渐学习放下六尘一切妄相,当心不专事时,只要记得,心就回来念佛。若能真正依照这些方法走下去,心的品质自然会向上提升。

& C" i1 f4 v: ~' Y

八二、信愿行念佛的人,不可使用什么策略、技巧、观想、压抑、讨厌、排斥、转移…等等对付法。或追求身心有怎样的感应、开悟、见光、入幻境、攀幻想…等等。更不要用一把尺在测量别人、佛菩萨,或生活平顺即自以为念佛的成就归功于我,就用自己的教理向他人说法…等等,以上这些自作聪明的造作,都不是念佛法门的正确教理及方法。

) |& K% V+ [* k. y$ Z" p) c# N0 S/ s) l

八三、「至心信乐」是指:坚定的信佛、念佛,而不求世间福。面对正法,心里的坚定要如同「钉子钉住了」一般!一旦确定了,心就不再动摇,从此一门深入,心除了佛号,心不入其它相,「即能意不颠倒」。

) h$ [# B! l4 u+ X# t

八四、「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是指:念佛时,心只贴在佛号;没在念佛时,心亦没有离开佛,除此之外,心干干净净无习气无杂相。

- [& o$ I! r# E) j$ q& Y

八五、「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是指:心已证入正一相念佛三昧的层次,虽有在念佛号,但并无念佛号之相,是心干净无习气无相,断尽见思惑之人。一般人有时心里亦会自动有佛号跑出来,但因见思惑未断,所以用的仍是以习气在念佛号的层次,但若能念到这样,亦是有在用功念佛而得到的成就。

! M- C1 P F0 R

八六、佛不但告诉我们,要如何走向通往解脱之路,亦有真实的力量及平等心要帮助众生离一切苦。自己要真相信佛讲的教理与方法(指标)去实修,这样才是有至诚心,愿意让佛救度的人,才能与佛「相应」,自然可消灾、消业障,平安、健康、顺利、和谐自在的过日子,与世间缘尽了,也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我们罪业凡夫,因有走到正路,而可得到如此珍贵的「相应」。且等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即可心想事成,其他更多更大,正当的好处与利益,看你要什么,就能全部由你要由你得。

" ^ a n* `5 v5 a( I! M; S s: l

八七、不能才念佛几天、几年,觉得没有什么好处时,就不再信、不再修此法了。此时应自己诚实的静下心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真相信、真照佛讲的教理及方法去行?若有真依照佛经的教理及方法实修,即使不想要顺利、不想要好处、不想往生西方也难。

1 n! d7 \4 K7 s! U0 Q/ @2 v

八八、若心不是「真信愿行」念佛,那么即使整天都在念佛,又能念到一心,也很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R0 ]+ u9 e, f+ q; k2 J

八九、虽然很用功在念佛,但还是没有智慧、不能往生西方的原因是:

h0 \3 r. m! t

A、一般人都希望在有困难、临命终时能得到佛力的帮助,但内心所想所做的,却是跟出六道,跟佛都连不上线的那一套方法。B、因不了解法意而反被法相束缚,或表相上有在用功念佛,但「心里无佛」(念佛时心又同时乱想、攀相)。C、见惑(妄想杂念)易断,但思惑(贪瞋痴)不易断,念佛难入一心。

. j3 d6 V* S+ f7 R! \* h. G: f4 [

九十、念佛时若心里无佛(心随妄念习气杂相走,是在靠自力念佛),那即使念一辈子也相应不到佛力的帮助;但若沿路心口一致,真信愿行念佛,那么不用断尽见思惑,亦可得到佛力的帮助,不但能消业障,且在世间的日子也能过得自在舒服,与世间缘尽时亦可往生西方。

4 Y$ D; L& c' J

◎小结语:

- B$ \% @( J2 N" p

只要念佛修行能让我们得到清净心,远离一切苦痛,那么所有入世、出世的一切念头,还有那个念头比「念佛」这一念还要好?

h6 H# z1 C# N4 Y; |

       不要因认为自己罪业深重,念佛又念不好,就产生怀疑自己有资格往生西方吗?佛会救度我吗?…等等担忧疑虑的心态,才不会加深杂念,而阻挡自己信愿行念佛。

% `+ q7 q/ E/ _5 b. `) Z; e# p* H

今世有幸得人身,不管自己长相如何、身份地位高低、过去是好人或坏人,从现在起:自己真心愿意在道德之下过日常生活,把执着六尘相的习气,换为信愿行念佛的习气,即是归依佛,即是佛弟子。

# u8 j& E8 ~, `% Y) U* U, F

 伍、要出离六道须改习气

$ n' W2 k7 c% V: I: @ i

一、在世间的日常生活当中,最会扰乱身心与生活品质的,就是习气。修行最大的困扰亦是习气。修行没成功而会往六道轮回的原因,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舍不得」丢掉习气。

+ P: g( h5 c2 T+ z

二、只靠念佛,没有一方面改习气,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间要很长。

0 j. g# n) u4 P" g" l

三、若没有信愿行念佛,只靠自己一样一样去修改习气,是很困难的,且永远都改不干净改不完。

# ]' A( D/ A' r1 N. x* F

四、一般人皆在脾气发作后,才发现自己的不对,若是这样亦不要懊恼,因凡夫心的习气是生生世世累积而来的习惯,不是一时就可戒除的。

0 x' L$ P7 y+ r4 B

五、一般人想要修改脾气或其他习气时,皆会刻意用压抑或忍耐等「入留」的方法来应对,不但会因累积怨恨…等习气而伤害身心,且又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若能用「入流」的方法来应对,自然就会和谐多了。(「忍」是世间的办法,「心不住六尘一切相」才是出世的办法。)

- J- D3 J, x k% q$ ^% c! `

六、「改习气」是指:在道德之下过日常生活,「心不要再像以前那样」,一再的去贪执六根所缘的六尘之相,要渐渐的看淡,以至全部舍掉。「心」能把妄想执着舍掉几分,跟修行的时间长短无关,全是取决于自己的根性及实修的程度。

4 u7 }6 d* r' l# m- h

七、把世间喜欢、不喜欢的人事物…等等六尘一切妄相│色、声、香、味、触、法(心里的意思)都看淡、心不住相,加上信愿行念佛,「双管齐下」,力量就更大了,因为此方法不但可以使新业不入八识(仓库),且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去掉八识里旧的杂念与习气(消业)。只要心愈来愈干净了,自然会慢慢有出世的智慧出来运用。

/ O& T( o4 p7 @5 x. T+ _' i

八、有真正做到心不住相,且沿路信愿行念佛的人,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根性高的人可上品上生,而根性低的人亦可带业往生西方。

+ Z1 i9 L8 q5 d1 ^6 a

九、「心不住相」是指:不管是眼睛看到的任何人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的气味、舌头尝到的味觉、肉体触到的触觉、心里跑出来的念头…一切合我意、不合我意的六尘妄相(色、声、香、味、触、法),都不要往心里放。走路时就走路、吃饭时就吃饭、看电视时就看电视、睡觉时就睡觉、念佛时就念佛、工作时就工作,应酬、穿衣、吃饭、走站坐躺、所有闲忙动静之间,都能在道德之下事事照做,但心里不再去执着六尘一切妄 ()相,全都不要入心。

) ]1 r2 g5 p1 E6 W" \

十、「心不住相」,并不是要使人成为木头人、或变得忘恩无情、逃避消极、或滥慈悲,而是指当心不须专事时,心只管「住着佛号」,这样「心」才不会与内、外相打交道,才能摆脱六尘相的束缚。

, w# u* |- `, x

十一、要往生西方、要成佛,并不是「学」表相之事就可以成就的,而是要把往六道走的习气放掉,把习气改为念佛(是「修改」出来的)。

! ]0 q& L! }5 ^+ W' X

十二、知见、想法、方法要用对,才不会盲修瞎练,而糊里糊涂加重往六道走的业力。(若今生再加重妄想执着的习气,就更难回到正路了)

9 K) d d* R% `* e k D

十三、修行的苦是在于要「舍掉习气」,不要害怕苦,只要今生把心的习气舍掉,虽身在六尘中,但心不染六尘相,即可脱离六道的「束缚」,得到永恒的快乐。今生若不舍,就会继续在六道里轮回,且来生更可能变得更苦更难舍,也不知道是否有机会能再遇到正法而知修行?

6 q: o; m- d% @

十四、有真心念佛,且又有加上心不住相来改习气的人,即使今生没能将习气全都清干净,但要往生善道、往生西方的机会,还是比虽有念佛,但没有改习气的人大多了。

! m# m' t8 D3 _

十五、不要因为满足自己一时的贪欲,得到眼前不正当的便宜,而感到高兴。因为后续必定有吃大亏的苦果报,随时等着你去受。(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恶皆逃不过因果报,要时时保护自己的身、口、意)。   

2 M7 q1 _3 s4 `

十六、若在心里咒骂别人死,是心杀之罪。懂得感恩、知足,心存善念,心干净,心念佛的人,才是最漂亮的人。

6 y# m& l3 ?8 z

十七、当你的心很烦乱,克制不了习气,又找不到方法调整时(找不到出口),最好的锦囊妙计,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只坚信念佛号」,有佛力的相助,心才不会一直往烦恼、情绪、感觉…等等六尘相去沉沦。

2 T0 N* U. u, g

十八、一切相皆要「入流」,一般人皆是「入留」,才会引来一切痛苦。

' y, k/ G9 D+ h3 R: \

十九、必须自己先「落实」心甘情愿念佛、加真愿意改掉习气,靠佛力的帮助之下,才能让我们有智慧与力量舍得放下习气,达到清净心(心无相)的层次。并非像一般人所认为的是要先刻意去找到(得到)一个清净心,才能开始一心不乱念佛。(一般人完全把顺序弄颠倒了)

- q) }/ n C( f) j4 _7 B

二十、「凡夫心」是往妄想执着,亦离不开六尘相之路走,变幻无穷无尽。       「念佛心」是往戒除习气,可离六尘一切相之路走,自在无穷无尽。

" ]* n+ a& {! \: Y

二一、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时,须以智慧为前导,才能轻松自在。只要真信愿行念佛,自然可去除掉习气,习气去掉一分,即是破除一分无明,智慧即会出来一分。

- T3 T: q2 @* |

二二、「心」执粘六尘相,尝习气之苦,何不改为:「心」执粘佛号之乐?

$ @) w. X% y, G2 k% h0 W

二三、若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却又不愿改掉恶习,那念佛修行是为了什么?

9 A8 ~" O, T# H- n& V. S) ^

二四、能接受自己爱自己,才会懂得爱他人,用善念善行去待人接物,否则即使有再大的委屈、功劳、苦劳,也抵不过尖酸、怨恨、心胸狭窄所造成的过错。能降伏自己的习气,使自己身口意用柔善的、干净的言行去待人处事,且今生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 Y7 Y4 z# S) Q

二五、要往生西方或六道,皆是「唯心所造」:心若用到恶念,身口意就会造恶业;心若用到善念,就会造善业;心若不染相,而用来念佛,就是造正业(走正路)

- `! M0 m$ |* `

二六、把心里的习气放下,心甘情愿念佛(信愿行念佛)即是修行。

4 X+ u! D# m" X7 U5 y

二七、心放下无常的假缘相、改掉一切习气、心不住相、万缘放下,名相虽不同,但皆是「不住六尘一切妄相」的代名词。

) ~; N) H( D9 X3 a2 y3 f

◎小结语:

( W) w2 B: w) i* F* K

          把心的习气真正舍掉,才是真正走向布施之路。心有污染到习气,即是有相(有我);心已无习气,心干净,才是真无相 (无我)

. K6 v1 ]9 r; f/ ~* x

真正相信佛,真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修行人,自然会愿意遵照佛所说的话,放下往六道走的习气,「真心甘情愿念佛」。

7 q: k5 a* m: @5 |+ n9 L2 f

别小看轮来做人的福报,因为六道里只有在人道时,才最有机会「换跑道」,可帮自己造来生的好去处,且亦是利他之事。往生西方就如同要移民到国外,平时心里就不要再贪执本国之事,应真心念佛,才是真正要往西方行的人。

# \9 @2 x1 x, ?$ \; u% m

 陆、要往生西方须念佛

5 z( y1 a9 z# |- w" T e

 

) i+ Q- C: L4 Q1 a; u$ }$ w

一、不管任何长相、贫富、任何身份地位的人,世间之旅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自己是否曾经想过:当临命终呼吸困难、四大分裂时,肉体将有如抽筋折骨之痛,再加上心里对世间一切人事物的不舍,还有怨亲债主的报复障碍,身心将承受一切「极痛极苦」的感受,虽然意识是清清楚楚的,但想动动不了,想说又说不出口,也无法用任何表情来表达心意,且最少要这样持续八至九个小时,意识才会离开肉体。如果当时得不到佛力的帮助,那么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将会往生何处?

6 u4 n- V' c- \0 c8 \3 O: z

二、亡者是否有真正往生西方,不是光看表面的缘相而定,而是要看实际的因缘。

" r& d- b3 [$ B& Q

三、如果还没有修行成功,但寿命已尽,佛、菩萨自然会让「真」信愿行念佛的人延寿。

- V+ |4 U% s/ Z0 P1 r7 P

四、末法众生因有净土法门可以修,可得到佛力的帮助,所以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往生为人、为天人的机会,还要来的容易。所以一定要把握此生,从今起决心专修真信愿行念佛这条路,一辈子都不更改的走下去。

( G( r5 d! A6 ^

五、能往生西方者,皆是依靠佛号的功德受用,与相应佛的安排,才会有机会成就。

% m: }7 X+ {/ ~4 Z7 S7 M: Y* M

六、「没」真相信佛,「没」真信愿行念佛的人,因相应不到佛力的加持,若希望能得到助缘「有效」的帮助,让自己平时能顺利、临终时六根都不被六尘相所影响,而能一心不乱念佛往生西方,那就只能靠自己的因缘及福报了。

d0 b' ~0 V4 g- q/ ]. S7 g5 R# b

七、只要是真正用「真」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在实修的人,即使尚未修到成就之前就往生了,亦不会堕落三恶道,而会直接再轮回得人身,得到继续修行的机会。(但因轮回会有隔阴之迷,来生也有可能不知修行之事,所以还是今生就要成功才安全)

2 r7 g. L9 Z, Q- c9 P

八、凡夫的心虽然有要成佛的「想法」,但并没有成佛的「方法」。若用凡夫心的知见想法来教育自己,是出不了六道的,因为凡夫心的知见与想法都是从意识心出来的,全是随着自己的习气而产生(自我合理化的方便法),当然无法让修行者舍掉习气而纯信念佛,所以我们必须遵照佛的教育来「引导」我们走向正路,才能改掉凡夫的习气。

0 H6 P2 `0 M3 \8 q2 F

九、若不是「真」念佛修行的人,因处在今日的五浊恶世,烦恼、诱惑太多,且生生世世所造的习气、业障太杂太重,大多数转世都不能为人,而下三恶道。所以一定要信佛念佛,才能顺利消业。而业能消多少,就要看个人信愿行念佛与改习气的程度。

6 J% E) f$ `( R. [+ i ?

十、若平时「心」没有把凡世间的六尘事放掉,就不是真信愿行念佛的人,即不是往西方的正路走。等临终时,还来得及换跑道的人,是少之又少。

`' I5 k; B: i+ p, V

十一、若心不换跑道,则生生世世皆被妄心所操控;若能在起心动念之前就开始念佛,就能不再起惑造业,而能断生死根。

9 M& T( F6 G: K# S$ ?- P6 V1 B

十二、活着时能不能有智慧,快乐自在的过日子,世缘尽时是否能往生西方,责任皆在人「心的品质」,而不在佛法,不在佛、菩萨。

6 j3 y$ r8 w0 y( c5 X' r

十三、迷者用自己的教理及方法修行,想求生西方;智者用真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实修,自然往生西方。

7 g9 W5 Z9 g* @- K H

十四若无慧照力,心即会被相转。若在生活中能心不住相老实念佛,即可得到戒定慧,就可不再依凡夫心出来的习气去造业,而能导正身口意的造作。(心地无非即是戒,心地不乱即是定,心地无痴即是慧)。

0 g, n. [/ y/ M Z6 C

十五、在六道轮回,就像与家人失散,在外流浪受苦的小孩。今生有幸遇到念佛法门,就是遇到永不嫌弃、永不舍弃我们的净身父母(法身父母),让我们有机会回去最幸福、最安全、永无一切苦的「家」。所以我们应该用知足、感恩、落实的心情来念佛。

; O+ k9 A6 {! ^# J

◎小结语:

* N2 d1 v; I0 G+ X4 X

佛只会帮助你往好的路走,绝不会伤害你让你不好,不管你现在的身心、因缘是如何,只要从现在起,真心愿意回头:在道德之下过日常生活、心不再贪迷世间六尘一切缘相、信愿行念佛,只管沿路照着以上指标去行,即可走到西方之家,当西方『人』。

$ V. e0 k& J. d S5 Z5 {$ j

 柒、要如何往生西方

$ F) W5 [% V1 j" U m" ?

[ 2007-4-5 11:56:00 | By: quietus ]

! _: E1 p# {! ~4 f! ^5 Y" K% [

 

9 `3 x+ @/ O2 W* A) x

 

$ t0 r9 v# }& f, i7 g. R

 

0 J) Y* P. J9 e# S' p5 ?, K: q

 

7 o2 H* J; G$ Z* d$ ~

一、往生西方这件事,不可马虎当儿戏,要知道自己的修行是否是真往正路走,才不会又造业走冤枉路。

; d' E# M( K* P) M) B P# u

二、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非是自私或小愿的人,而是因为目前自己还是罪业凡夫,若依照自己的教理及方法,是改变不了环境的,且亦不能帮自己及他人了掉生死轮回的大事。应等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拥有真实的力量,明白真正的真相及真理后,再来挂心未完成的事情、再来救度众生,才是实际的。

9 j E; w# v( t

三、虽然凡夫皆是受业力牵引而转世为人,但每个人都有带着自己的福报而来。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自己要安守本分,以真信愿行念佛为主,不要为六尘事执着、担心,往生时,更切记要舍掉亲情与舍去六尘之相,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放不下,那不但对子女一点帮助都没有,更是障碍自己往生。只要自己修行成功,所有子女、亲人、朋友…等,自然都会托福受益,才是真正在做大功德。

5 z" T# j6 e! x* l$ Z2 E6 O

四、若想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临终时,心中只有念佛的心念,其余的都不要再想,必须真正将六尘的一切相撇得干干净净,倘若心中有一点留恋,那就无法如愿了。

" s$ b: s1 S/ M: c# X8 i2 N5 W$ B, N

五、即使是平时习气种子尚未完全去干净,平时念佛还没有证入一心不乱的人。只要临终时,能把肉体的一切痛苦及周边出现的「所有」现象,与世间的一切人事物…等等六尘一切相,全都「放下」,能在「一心不乱」之下,念十句、一句佛号,则不论是上根或善根浅薄的人,也绝对可十修十人,百修百人,万修万人,皆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X. `3 n+ a/ Y6 e2 x% u. c) b1 b3 @

六、临终时,能不能完全伏住妄念与习气,或能伏住多少,全都要看自己平时的修行。平时心里就要把六尘之事渐渐放下,直到全都不入心,且一方面真信愿行念佛,临终时才更有把握往生西方。

) m/ d3 R( x3 y. k, T! x

七、若平时没有真念佛、没真改习气,到临终时,能用清净心念佛的人,是少之又少。要使真信愿行念佛变成是平时最习惯的事,临终时才比较有把握。(念佛修行并不是往生时才须要做的事情)

" q) u' t8 g# Z- n0 ^0 F

八、有的人平时都没有照净土法门的教理及方法在修行,但在临终时,只因念了十句、一句佛号,就得到佛的加持力及帮助而往生西方,那是因为,此人前世是专修信愿行念佛,但修行并不彻底,所以今世他才有这个福报及因缘,能遇到真善知识跟他说正确的净土法门的教理与方法、叫他念佛,且在真善知识的帮助之下,他自己「当下」即能深信、万缘放下,一心一意的念十句、一句佛号,那么效果是跟平时有在真信愿行念佛的人一样的。

# A- d0 Q0 \6 M/ K; B# ~' K6 U

但在临终时,能刚好有这么大的福报及因缘出来受用,且心的品质又可立刻转换跑道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若能「提早换跑道」,做好准备,平时不再一直依着旧业再造新业,那么不但平时能平顺自在,快乐过日,临终时,又可稳当的往生西方。

8 B+ d5 m- B7 [" K6 l

九、一辈子直到临终都有「真」相信佛,都「真」信愿行念佛的人(心不离佛号、佛号不离心),在活在世间时的日常生活,及临终时前往西方的所有事情,佛都早已帮他做好安排及时时保护着,我们只要做好自己本分之事,一切都会很安全顺利的。

/ A4 I* s9 s9 V* _' p

十、「业」已清净的修行人,几时要往生,要去那里,自己都可以做主,亦可入正定;一般人往生时,就如同做梦那样,一切感受都很清楚很实在,但自己却不能做主。平时做梦,若遇到有苦有害怕时,还有个身体好回来(醒来),就没事了,但亡者可就再也回不来肉体了。大善或大恶之人,往生时没有中阴身,会直接升天或下地狱。而真信愿行念佛的修行人,不会在没念佛时往生。

( E+ T0 \+ ^' i1 ]! W

十一、修行仍未证正道者,到临命终时,因还没有能力分辨真相与假相,不管眼前出现什么境界,或出现佛、菩萨、亲友的相时,都「不要想去辨认是真是假,什么都不要相信,什么都不要管,都不要跟着走,把一切都放下」。只管一心一意的念佛号,自然就会与佛力相应,这样才「最安全」,亦是「真跟佛走之法」。

7 p! {4 I4 M$ B# C% ^

十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共有九品位,品位低的人(虽然习气未能完全清干净,但平时与临终时,皆有「落实」真信愿行念佛者,即会相应佛的安排与依靠佛号的功德受用),带业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再修,进步就更快了。

& ~0 T6 G3 P' U+ v, |

十三、往生时,业能了多少,是决定品位的高低。但「只要」能到西方极乐世界,所有业障全都会消清,绝不会再退转。

+ q; s: u% Y- ?7 a' r3 ~, `4 d

◎小结语:

- G2 p* ~# ^! Q) t9 c1 C

修行就如同要出国旅行,跟到要往那个国家的领队员,他就会用往那个国家的交通工具(修行的教理及方法)领着团体走,一旦确认了自己的方向,就要脚踏实地朝着对的方向往前走,不要中途又往自我合理化的岔路去行,那是很不安全的。

* E6 W3 _) d& v+ ? |% O4 _+ N

世间人要出门旅行,必须带着外相疲惫的肉体、花钱打电话回家、要准备钱、衣服…等日常用品;且内心又要带着对家人的情执、对工作的担心,还要怕家里遭小偷、担心人事物是否安全;旅途若有不合我意的安排,就会起瞋痴的念头,若有合我意的事情,亦会起贪执…,沿路都脱离不了内心的妄想、分别…等等心里的污染。

' |; O$ H) H+ I5 f

但想要往生西方,就不用携带一切内、外物品,只要心里带着一句佛号,就已具足可回西方的一切资粮了。只要回到西方极乐世界,即无肉体(假我),而可「换得」永远无一切苦、拥有一切功德受用、永远不生灭、永远像十八岁那样年轻的法体(真我)。

% i! D, }+ E" k

 

4 i/ p z3 @4 B: A5 g

捌、西方极乐世界略说

; F% T* ]& }1 K1 u

[ 2007-4-5 11:53:00 | By: quietus ]

9 K# U8 T" u; `. ^/ ]

 

3 P' E+ {& f0 C7 K2 \' n/ n" {

 

) H1 |$ G, p3 t

 

9 n: r) o; e N5 j) l

 

7 C2 ~: h# e; Z

一、修行成就的人,平时即可自由来去西方极乐世界,或其他佛国、其他世界,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往生之后才可以去。

2 P4 [$ J4 m, n. }

二、西方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是在同一层,都属第十三层。往生的时候,不管你身处在何处,只要当时临终者能用清净心念十句,乃至一句佛号,那么剎那间,此处就会转换成西方极乐世界。例如:要是当时你坐在家里的客厅或厨房,那么你家的客厅、厨房一剎那间就会转换成西方极乐世界,只是空间不同而已。(生一定生,去实不去)。

# i4 {# {$ l- c# \0 b

三、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不是莲藕所生,是没有体质的。念佛人在娑婆世界(世间)若有真信,精进念佛修行,极乐世界就自然会生出一朵该修行人所属的莲花;但如果信不真,或念佛退心了,那么那朵莲花亦会自然枯萎。

8 k' b" r! n6 f/ ~9 g2 S3 f# t$ P

四、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外表看似肉体一样,但并非肉体,即使把全世界最美好之人的长相,聚集于一身,都无法比拟。有些『人』还背着自己的宫殿走路(可缩小可放大),且地面全是金黄色。

3 `, S$ [4 \; N( r8 l/ Y# `$ s

五、西方极乐世界里的『人』,日常生活与环境的美妙、庄严、一切功德受用,是没有办法拿世间的任何语言、文字、世间的一切形相来形容的(可看︽阿弥陀经︾做参考)。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亲自去到那里,就一切都明白了。

' u# M" a4 @ _9 f- ^/ u% @

六、凡人修行,总是进进退退,但到了极乐世界就不会了,在那里修行,一世即可成功,不用二世。极乐世界所谓的「一天」,比娑婆世界长很多。(但在西方极乐世界,时间并没有长短之分,因为所谓的长、短,其实完全只是心的感受罢了)。

# m$ D% m* [+ R

七、只要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绝对会成佛,即可三不退:念不退、位不退、行不退。

$ I9 M# s' E: f5 [) z/ S. \+ y

八、等往生西方成佛了,即可随自己的愿,可继续留在那里或到其他佛国、任何地方,一切都可由自己决定(心想事成)。如果想来世间当凡人亦可,要当男生、女生、要在那一家出生、环境、日常生活要如何过日子、要来游戏人间、或随缘度众生…,所有一切事相,都可由自己先选择好再来,绝对不会有差错。再来人不管表相示现为在家人或出家人,要过的日常生活,与凡夫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其心的品质,身、口、意的造作,一定不会是往六道的路走。且等来世间的缘尽了,不管其今生修行的程度如何,都可往生回去西方极乐世界,恢复到祂本来的身份地位。

9 ?# S' V' I$ t9 H" W1 R8 Y

九、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非常庄严美妙,且还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心想事成;一切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人』,皆是佛、菩萨,当你想念世间的家人时,当下(比电话响一声的速度还要快)即可看到世间或他方的一切人事物;想要回世间或到他方一游,当下即可想到那里就到那里,且亦可玩到那里,就在那里自在愉快的帮助众生,想要换到别的地方时,想走就走。功德受用无穷无尽,才是真正有智慧、可改变一切环境之『人』。

/ N+ T; b/ f: {8 C

玖、前段结语

) \1 V/ w) F* [

[ 2007-4-5 11:51:00 | By: quietus ]

: i8 Y2 {* G: E

 

5 i8 a4 T+ _5 e: @

 

# s1 N1 H' h5 |2 q+ D: d) N) J- M

 

# r% j) ^3 R$ N1 {9 [7 N8 n% J+ V

 

0 Q" [7 K# \; y9 p

壹、此书的宗旨:【信愿行持名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5 ^3 U7 Z# B3 R( ?

A、总持:一切佛、菩萨、各经书、各咒语、忆佛、禅、密、明心见性、心不住相、戒定慧、信愿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等一切八万四千法门,全都具足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里面了。

_; L# N! A7 b4 \

B、总改:不用花钱、用力、不需要靠自力去一样一样刻意的改习气,就自然会变成有智慧、觉醒、光明之人,今生的命运自然会改善,且往生后一定可到西方极乐世界。

U1 U0 Z! ]: D$ i/ M: R2 n& a! j- M# w

C、总得:可消灾、保平安、消业障、有福报、有功德…等等佛有的一切好处与利益,我们将可全部得到;佛所没有的妄想、习气、生老病死及六道轮回…等等痛苦与烦恼,我们便不会有。

n1 ?4 w5 t1 ~8 u1 {

贰、此书是希望能「引导」真正有心要信愿行念佛的人,渐进的导正观念,走向「正确」的修行道路。虽然页数不多,且亦无玄妙之处,但已把佛法真实的核心都讲出来了,只要愿意依照此书去行,皆可走向真信愿行念佛往生西方之路。

0 a; T6 E0 b6 Z) C" s

参、此书有些题目的含意看似相同,是因考虑到众生的个性及根性层次都不相同,而设立的方便法,并不是一定要每题都拿来用。教理不需要太多,只要适合自己,佛讲的教理及方法能入心,并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即可。

9 z- J. ]6 R/ x

心的品质是:

& U* k9 J7 k u# ?6 S4 r

身口意行恶,会有恶报,会下三恶道(畜牲、鬼道、地狱)。

, h' Z% X9 S% G

身口意行善,会有善报,会往三善道(天人、修罗、世人)。

6 P3 m/ S5 O2 _5 v0 T5 u

身口意行善,且心不住相,会有清净报(可以出六道的人)。

$ M T; J$ ?0 I+ O0 z. D. q

身口意行净,且真信愿行念佛(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

8 C( w/ G- g. G$ T: N* e1 e' L

◎小偈语:

" o, l/ X* r! C( z5 i; Z

世事生灭缘 执其亦无常

8 s$ n% v- e3 u6 c3 ?6 H

此回不归家 何时离苦窝

: R5 [ U0 D' B0 m, V% a- W

 

) K [% M$ i) ~( {

习气真渐放 心净即是佛

$ o8 L$ K- X' R0 S. o4 O8 p) o* r

信佛真念佛 此道即西方

3 c1 {, E3 D! T& X' j5 t9 i4 d8 r

 

; z v+ m9 B+ T

识情烦恼起 净业断烦恼

* Y# a( Y; `% x

净心本无识 念佛见净土

9 u# ~! S1 t6 o9 c! {, K' L9 L

 

, Y; i$ S' L0 o; w

六尘非我处 借用勿当真

+ p* L6 p M& G2 U) O, ~0 ^

圣号引归路 直直勿绕行

( h- [7 C. I4 c. j! z

 

* d4 v& J2 V$ x4 e* }1 }

佛号照光明 指路归家乡

) O4 |: v" i2 U5 B% U' p0 T

如影随形处 何须觅觅寻

' S4 H2 S) {" [0 y% r1 U# v

 

7 B* \& F) H" H; N4 v- A. }. m

凡心自是自对想 自造自缚不知晓

6 T6 C: p7 }" x0 i: x

依佛教育慧力现 即可驶得清净船

" d" J! c- `3 K2 y4 s4 W. x

 

8 \% B; F8 R* m# s. k6 A5 f' ^

各人造业各人担 各人福报各人修

5 |+ G% j- a) H0 ^8 J% s

个人生死个人了 个人成功众生福

& u4 }% f* P( e) n

 

) m) g1 A# l! f

妄想之心是虚根 落实念佛治妄心

; g8 r/ {& L- M2 t

贪恋六尘堕轮回 信愿念佛出轮回

+ ^& x! r# I, t& Z

 

3 j/ V7 V+ a; }& O

来此一回莫虚行 执持名号正路行

+ E6 |: W, H8 l5 w1 \0 w

放下包袱轻松行 自在消遥西方行

6 x$ m% l7 l9 p& |2 a6 P, ^8 Y

 

0 j& q7 f( z2 \+ L

六道旅程莫依恋 入境随俗凡缘了

0 t. q0 q1 ?, F$ J: e) I+ D

今生决行西方道 来生即是乘愿来

# t. X& ^- H: O) q

劝勉信函

+ _! |4 p* f$ [

[ 2007-4-5 11:48:00 | By: quietus ]

2 [/ D9 z( e5 J* B

 

/ ?2 v. _3 a+ h

 

7 v, U$ u/ J6 D- R

 

6 B. W N" I: L8 U2 l7 T+ g' O

 

{$ Y' O: v: Z) ?( {6 w9 _$ ?

李小姐:

1 c; b$ D9 a3 c; g1 s

余不套,兹将念佛法门︽净土︾略述,请作参考。

7 f* q, U0 I' p0 g: s3 Q

净土一法乃如来一代时教,最玄最妙,至圆至顿之法门。一法具一切法、名圆,即生修,即生证、名顿。我们凡夫亦能入此法中,一切菩萨不能出此法外,实在是上圣下凡速成佛道之一条快速道路。信愿持名,现生了脱,与观音、势至同为伴侣。所以持名念佛,乃是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门也。

! b, ^5 \! S* M9 c

念佛之乐,唯真念佛者自知,然必须恳切,摄心而念,不可着外境相。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念到相应时,虽常念佛,了无起心动念之相,虽不起心动念,而一句佛号常常称念,或忆念,故云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无念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念,谓无起心动念之念相,而复念念无间。此境殊不易得,这对修行人很重要,请特别注意。

, v5 P! z* f+ x% K3 t1 i

以上是我的一知半解,敬请指教。不多陈。

* c6 o2 Z* F: z3 Z

敬祝 近好

$ w/ j7 i" A, [3 a0 P1 I. H5 I: O

静老 敬启

- c: @) t1 L3 b; I

李小姐:

* z5 [( a# ]( \! |" M. a1 ^

承嘱之事,实不知如何说好,兹将我一点心得略述,以供参考。

! q6 x% v+ H3 @: y

菩萨无相、亦无所得,学人若处处着相,处处求得,则其心念不能与无相菩提相应,如求福报,报尽还堕,枉费辛勤。惟以无相为本,视一切有相皆是虚妄,自然大雄无畏,勇猛直前,至诚不二,自可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不求得而自得,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度一切众生,亦无所度之心念,如此乃是,即相离相,心无相即菩萨。

0 v# y' m! j( @, c

学人应在心念上用功,心念清净,则超凡入圣。心念不清净则起惑造业,即是凡夫,故凡圣之分,只在心念而已。以念佛心破除一切妄念种子,待知见不生,妄念已清,自然真心现前,自佛他佛一体相应。

, e* x# }' R& }! I# ~7 n& C1 m

其他以后再谈,不多叙

7 Y4 g3 H; }4 a3 ~

敬祝         道安

* L0 q8 X% @8 h: y* e

静老 敬上

' q" C/ s) J; `; E. ]8 O6 _; F6 v0 W

李小姐:

( ]" I0 d0 B: k5 C$ {8 b1 Y. N' G

今将大势至菩萨修行之法提出,供参考。

2 ]5 Z) A1 H/ ^# b! v+ b- X

大势至菩萨说我就是「以念佛心,入无生法忍」,没有靠别的方法,就从这个念佛的心入无生法忍了。大势至菩萨就在这个娑婆世界,摄受一切念佛的人,都回归到净土,所以我们念佛就得到大势至菩萨加持摄受。念一句佛号,就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一齐摄在佛号中了,一齐都清净了。一心专诚念佛一声接一声,于是念佛的净念自然相继,就是入「三摩地」的第一圆通之法。这里所说的「三摩地」不是通常的正定、正受,而是首楞严大定。它在果性叫做「大佛顶」,在因性叫做「首楞严」,修首楞严者叫做菩萨,证大佛顶者即是如来。大势至菩萨说:「欲入楞严大定,念佛法门最为第一」,可见用众生的凡心信愿持名,即可得无生法忍与首楞严大定的无上妙果,所以说持名念佛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 A# X5 s& ^3 o: _

嗣后我说的话,请作为个人参考资料,不可向外言说,恐扰学者净心之罪,拜托,拜托! 敬佳 指教 不多陈

# e" z b: `, @, G% n

此祝 道安

+ w. c: i3 K: F9 P& u* L: |

静老 敬上

/ P: B: D* B2 W3 P2 o" h0 ?* G+ M4 K

李小姐:

+ i5 |, w% Q/ \/ }5 X t. v

学佛至见性以后,并非就算功行圆满,仍需仗慧照力量,逐步扫荡习气,因为种种烦恼皆我练心之处,种种艰巨皆我练智练力之处。也只有在尘劳忧患之中,方能提高警愓,激发志气。要坚毅奋发,自强不息,一心化除自己习气。见惑为我执,解而空之;思惑为我爱,转而疏之。越不易化除,越要化除,常与自己逆,于有碍中忍得过,方能进功。在修而得力时,中途必将发生心思格外纷乱现象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恼,这是由于第八识中所含藏的过去许多习气种子,被功夫迫急翻动出来,这正是进步的时候,切勿怀疑。只要知道它是本空,不取不舍,沈着应付,翻动愈烈,则去泥愈多,经过百千次的翻腾上下,自然证入不动。

# B+ k3 G1 v! f/ E

因为我们的烦恼习气,根深柢固,仗自力是不够的,须靠佛力。唯有一个最简捷,最圆顿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摄心专注而念,欢喜也念,烦恼也念,作不用心事也念。初行不免打失,要记得即念,不劳分别考究,只贵净念相继,老实行持,久久念头澄澈,证入一心不乱。    一般人往往以念佛为迷信,那里知道一句佛号,正是念念打破自己贪、瞋、痴、迷妄的有效办法。迷妄若去,智慧自照,它的妙用非局外人所能想象。在已学佛的人们中,又往往以念佛为浅近,不知佛法本来平等圆融,就在极平常处见功。若好高鹜远,正是知见未忘。实际上,真能念佛念念无住,即是精进;一心不乱,即是禅定;明明历历,即是智慧。一句佛号不是大彻大悟的人,不能全提。但能蓦直念去,自然水到渠成,全身受用。大集经︾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况且参禅修观,全仗自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断尽见思烦恼,方能解脱六道流转的分段生死。而且在修持过程中,常有种种境界发生,变化莫测,若不是真具道眼,难免不被调弄,而枉用功夫。念佛则因自力、佛力配合,只要一句顶一句,执持不失,妄念无处潜身,自然一路平稳,没有障难。念佛的妙用确是不可思议,各部经论一致赞扬,希望初学者能加注意。若能因此生信,将终身受用不尽。

7 H; y3 p- C( L9 _+ U- J; r

以上是我的一知半解,扰乱学者的净心,罪过、罪过!

0 b# a, C! V2 y8 \1 i$ D

 

$ F$ m- S) f7 O9 u

静老 敬启

- _; q i! O: x/ [/ S

般若实相篇、般若净土篇第1-2

, j% U( l6 k% v, j

 

( m: @; u1 C/ z" J; {6 C

 

* i1 w; V _9 N; I: m! f

 

4 X9 S; E9 u# Z8 s% U# t& k0 v

 

0 n# O% {6 y4 M

第一章

7 B0 u) T3 F9 j3 `9 ?! ~6 i' E

 

/ q. d6 O+ i9 [

一、欲求往生,当放下此世间,并放下过分之狂妄心。如同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此须自己是菩萨始得。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担任此事,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皆受此病。尚谓之有菩提心,须知此心,先求往生,则有益。以此不求往生,须是菩萨则可,否则为害不浅。过分之狂妄心,为真修行者之一大障碍,不可不知。

. S: t+ Z3 c) |

 

. E! W8 S; J4 |- n. P# e; I! g

二、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即转为善因缘。应把宿世之恶业,翻为今世之导师。惜世人多被业缚,不能转变,遂成落井下石,苦上加苦矣。

$ E% f" J+ J8 J

三、法界之内,事与理原不相碍,无法何以渡人。人若执取非法相是空执,而偏于无法,即与泥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一般。岂能使真性空明方便应现呢?此即无智慧者,如何得成佛道?人心不可取相如此,该把这两头见执,直须截断。不应执取有法而泥于言说,亦不应执取非有法而沦于顽空。当知我与你们所说的法,未明性时不可无言,于明性后亦须忘相。如渡水之船,人未渡时须用以渡,既登彼岸,此船即弃之不用矣。有法尚应该舍去,何况本非有法?未信患其不能信,即信又患其不能舍,若着相以求,失之远矣。

a2 R7 h. t; p

 

1 t! m* g# T& b/ w! k

四、万法皆空。若执为有法,而悟性虚灵莫测,可以说有,固非是有法。然真空不空,若执无法而悟性随感即应,何可说无。亦是非是,非有法也,有法无法都不是,从此得一是处,方是真法。所以为是处者何在?无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觉性,不假人为,乃无为法也。自古以来,一切贤如菩萨、圣如诸佛,皆都以这无为法而得正果,及其成功,同一无为,此如来之法,所以无可得,无定说也。

% A/ z% Q4 B+ o( j4 A9 Y

第二章

, a$ r% q' h3 V2 M9 B$ l

一、无我能忍的菩萨,做世间种种福德,所做福德,都归般若真空,全不着相,只是利益无量众生,而并不知道是利益众生,自然没有贪恋执着的心。

8 S+ P8 L6 X) ]5 L0 i# h

二、「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

1 t& A5 d' w6 }. \5 y) [6 K

三、如来度众生,以悟真性,只一个空无所空之心法也。将一此法为实相也。而真体空寂无形可观,无相可见,而妙用无方,时时呈露,处处周圆,亦无虚也。所以人不可着相求法,不着相处,即为自性如来。

6 b0 ] K; T2 G, K

四、念者,即一切处无心。得无念时,自然解脱。何名见无所见,见一切色时不起染着,不起爱憎心,即名见无所见也。若得无所见时,即名佛眼。若见一切色时起爱憎者,即名有所见,即是众生眼。乃至诸根亦复如是。

/ ]% p4 z6 }) f5 o; M

五、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云何是净心?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即是无净也。

4 u6 X6 I3 r9 V5 ^6 E7 ~( m4 I

六、修道者以何为证?于外不染色声等,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即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即名无证也。

: r- d6 k) {$ J& l

七、云何是解脱心?无解脱心,亦无无解脱心,即名真解脱也。

6 y, B+ i( }: y- N. V

第三章

9 Z5 a/ Y& k" }& C

一、万法本空,若于法有得,是为执相;若于觉有证,是为有我。人、法两空,则顺菩提。

S* S% |" u$ T% n& p+ N7 b' q

二、佛说无可得,因为如果有法可得菩提心,便要受法所束缚。而无法可得,乃通万法,终得解脱。

3 F+ i H9 W, }; i& K5 S

三、声闻人久着法相,执有为解,不了诸法本空,忽闻经云,诸相不生,言下成佛。

% O. g5 |6 C! M6 g% v, D

四、无明者,无所明了,不明圆觉真心,不明诸法幻相,不明生佛平等,不明我法皆空,故曰:无明。

$ Y8 |( q3 F$ N6 z" K$ s9 V

妄惑空,名为永断无名。

7 t# m+ w- e7 J! d/ Y# X

法身显,方成佛道。

5 a. z- X8 Z: N1 u( {

第四章

4 ]$ g/ M1 M( d) ]6 a' t$ S

 

z+ I: D# s$ `1 n3 H

一、佛法讲空义。

6 T* M6 ^' U' p4 }. M, [- X

空是宇宙万法之本体,觉性也、理体也、法性也、真性也、实相也、无生法也、无为法也、清净心也、一尘不染也、清净法身也。

: i& s# F5 t5 t" C8 g

空是真如理体,真如境界。非世智辩聪之所能知,非意识分别之所能到,亦非思考推理,亦非见闻觉知。无取无舍,离言语名字心缘等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平等一如,寂静一味,体同虚空,量周法界,无漏无为,无量无边,即是如如本源觉性,毕竟空中六通自在,智慧普见,妙用无尽。以上说明般若空义。

' l2 R: F# g8 O8 m, f) ^: Q

二、心法之妙,非言语所可说,佛化众生,未尝不以言语,不知都是借来的比方。若认定言语就是真法,便是指人影子,说是真形,反把真形瞥眼失之。要知所说法,正在那非说处,方是佛之真性也。

! A: V4 E/ c1 b/ `7 N4 N

真性中本来无法可说,惟不着诸相,心无所住,即名为说法。盖无说之说,乃是真说也。

; G7 P* \4 ?: z8 d- d* N0 Y1 j

第五章

4 q+ u- R0 l4 U

一、学道的菩萨于所行之法,应无所住。所谓目不住着在色上而为运用之布施,耳不住着在声上,鼻不住着在香上,舌不住着在味上,身不住着在触上,意不住着在法上,而为运用之布施。学道的菩萨应不住着于六尘之相。学道的菩萨不住着在色相上运用布施,则是能悟真空。自得无上菩提之道,具福慧道德无有穷极,不是人心所可思想测量的。

1 T4 o( u& O, n2 \6 i' _, ]8 q) t

二、我们在世间,而事事出以无心,祇是真性运用,即在世,而出世也。

) b* a$ H, o0 u) _1 U9 _* H6 w

三、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心身存,性去心身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 t2 n8 l* i: D8 Y

四、凡夫业障深重,不知五蕴本空。若是具大智慧的人,则当下脱体无依,五蕴空而诸苦消灭,一真显而万德圆彰矣。

: V) s# {& u7 T* `

第六章

; I. P% J D9 Q9 q8 L3 L4 r; `/ _$ w! J7 u

一、「灵性」是最灵妙的知觉性,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灵魂,灵魂是常常会改变的,灵性是永远不变的。知觉性是众生本来有的性,有了这个性,才有知觉,没有这个性就同木、石一样。人往生了,他的灵性还在,才能再投生做人。

( E% Z! w6 K, F1 W1 a* _/ o1 H8 D

二、眼见色爱色

0 A: {* _# P+ n: Y

既与色合而成相

# [) O/ g) w6 `9 Y5 Q

耳闻声而爱声

8 W) X" b, u2 K% |; V0 P* p8 J

既与声合而成相

0 r6 s" R4 r" S( E$ O' U4 V

凡夫与一切法皆合相

5 r& c6 o$ a* L' K5 `- x

菩萨与一切法皆不合而散

, k0 v, m' R0 |. h2 K- L; A

盖合即起生灭

7 B# U7 K: e) [5 R; s* m

散即解脱不生不灭

* y) J: `5 Y6 U, U y: Y: b

三、法身乃我之清净本性。

+ v) D ^3 @ e F/ ~* Y

此心包括太虚,周藏世界。无相无形,无可比量。学道的菩萨应离去一切尘相,不应住着在色相上生心,不应住着在声音上,香、臭味上、感触上,道法上生种种尘心。若住尘生心,便被污染,鲜能清净矣。要令心时时发现而生其明觉之心,如明镜当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自然十分清净。

0 N' L: q" P$ b# d4 K# B

第七章

* ~4 _; G1 P! F/ |% {0 G/ N! o

一、无住行施,因深也,无相见佛,果深也,因果具深,真性自现。

& H$ g( T: ~4 n" I- I l, o

二、无为法,即是无上菩提、即是涅盘、即是如来,即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后学往往把「无为」两字,认作空寂,可见菩提所得与不得,责在人而不在法。如来所谓佛者,乃心之全体,所谓法者乃心之大用,是真佛真法也,真佛无形,真法无名。

% L6 \0 ] e3 D: b' c4 b% h

三、如如之理,乃真实见解,如者,自在也。性体常住,无有变更。我相乃诸相之根,我相既无,何相可有,则尚有何法可得乎,尚有众生可度乎,尚有土可严乎。以此降伏无降伏相,以此安住无安住相,直至空无所空,又何可容其思议哉,名真菩萨,自当受记成佛矣。

1 a! Q# _5 n+ V' }* ~- ^

四、经云:众生相即是非相,一悟即空,觉诸相空,心自实念,念起自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惟在此矣。

% I5 K7 C' A% y% X8 X, G5 m/ _ b

第八章

- f! a4 J& A8 M) o# ^1 }

一、凡夫有生则有灭,灭者不能不生,是故凡夫生灭,如身中影,出入相随,无有尽时。

& H- O1 x: P: M9 J& s' I- T, Y P& R

圣贤有生亦有灭,灭者归于真空。圣贤生灭,如空中雷,自发自止,不累于物。世人不知生灭之如此,而以生灭为烦恼大患,盖不自觉也。

5 a/ _/ C% a' u; }

二、世间法为妄因果,出世间法为真因果。殊不知佛法警人,因果为最,大则三世循环,小则一言一动,无适而非因果所在。所以人当随处修省。不然,人生几何,因缘果报之说,有关世道人心也。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心性也。

% L4 T0 \' X. O R* n$ V( W/ g

三、佛说的法乃是真空本性,无相无住,非有非无之妙法。其精微处,不可以心去思,以言去议。人若以此修行,所得之正果报,应以有不可心思言议者,以其能照破诸相,洞见性源,斩断轮回根本,真登诸佛彼岸也。

{' l$ w. @8 t# [' c4 t6 z

 

3 U% i* b$ [" O: @* E5 z

第九章

8 d+ o; M) y+ o ?4 H# @

一、大乘佛法的真精神,可以说是空不空,无我便是空,慈悲便是不空。虽知无我,而不断慈悲,故空而不空。虽行慈悲,而不执有我,故不空而空。那有我的慈悲不是真慈悲,要无我的慈悲才是真的慈悲。

3 k$ ^- p2 Q2 x, |/ S6 M( }$ V8 [

二、如来所说身相,原是幻形,即非真实身相。凡世间所有色相,皆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不能常住也。人若识见破了诸般色相,都非真实之相,则色相空时,真体即此呈露,不待推测,自能回光返照,而见色身中有法身自性之如来矣。何必泥区区形相之末,始为见如来也。

E# t ]! V2 k, C

三、慧眼即般若智观也,慧眼了知空,得慧眼,则见诸法皆空矣。

% F7 p# O D& S o' W

四、般若实相,乃妙明本性也。如太虚空,即是非有相可见。但就无相中能生照心,如来说,这便为实相,无相之相乃真相也。如果人能脱离诸般的形相,其心空寂即到觉地,就可名为诸佛出世了。

% e) J Y" h; B8 t# l$ ^; i2 V

第十章

" G$ I/ D# d6 H0 }' D/ ^

一、如来以法为身。但应观法性,法性者,所谓空性也,此即诸佛第一义身。若能内观返照,即此而修,见无所见,闻无所闻,知无所知,证无所证,诸相具空,方得见法身自性之如来。如来岂是可以相观哉。要知佛所说的真理,无上正等正觉,深妙难言,随人证入,无有一定的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以方便法,引导众生真性,都是因病下药。

/ |) w- p8 Z7 m, ]' v9 e; h& \

二、佛说人、法、空三相。分说合说,合而分,分而复合,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叮咛反复,劝戒兼深,读者当潜心玩索。

3 M6 r$ A+ n: k0 z: N3 u. Z/ F: C

三、要人知佛所说法,全在自悟,不在言语文字寻取,连名目都是假的。般若之法,只在人自性中,须人自悟,直下无开口处。佛不是不说,实无处所可说。

) N) z9 {, V6 | P0 x. J

四、关于解脱生死的事,必须从自性中做起。无论何时,念念不忘要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要见到自己的法身,也就是见到了自性佛,这才可以自度,才不虚来此一行。

# E' |! Y2 J7 d% ~& n. n

五、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此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

1 H. f: p( t* ?

六、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萨因。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剎那即是真。说法渡人,但随缘利益,不知我能说,不知人听说,不知法可说,是谓不住相。不住相,斯不住尘矣。须知断惑之人,便无凡情,既无凡情,何有生死。

0 x8 Q- L+ Y& `6 I0 c2 M, I6 L' g, M6 {

第十一章

" h4 i+ r# z8 }6 \8 |+ e. l

一、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 D# Z) ^5 D+ Y5 Q0 T' o3 N+ y

 

- g1 y7 E- K4 j6 y3 F8 w) L y

二、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能照破诸相,洞见性源,直绍天人师种。如如之理,乃真实见解,如者,自在也,性体常住,无有变更。

: W( d4 {- j" ^/ l

三、一切处无心,即是自性空,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 Y o" }$ \: }$ `, R; k/ w7 K( H' \

四、佛法之要,不在文字,而亦不离于文字,不必多读,祇︽金刚经︾一卷足矣。

1 t& B2 X1 H( m

五、若欲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所谓契理契机之法,无过信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

% `6 u- u# a4 {

六、所谓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就是心随佛走,不随妄跑。如果作到妄尽、觉满,便得到正等正觉了。

2 F& B( x) `9 u, H" b# B$ x

七、︽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三心皆谓妄想心也,故有过去、未来、现在,若真心则无始以来未尝変动,焉有过去、未来、现在乎,不可得,谓无也。若饥而思食,则此心过去矣,正食而知味,乃现在心,未思食则此心未有故为未来心,此三心皆随时坏灭,故云不可得。

! U7 t( q. ?3 Z

学道的菩萨,欲知应云何住,但只应当如我所教的不住相之理,就此安住,永不退转可也,有住著者,都是六尘,无住著者,乃是本心安住之所。

6 Q# }7 Q) {8 |0 o

第十二章

; n/ @1 q u- G0 S

一、众生根器不一,如来慈悲无量,果能真实至诚恭敬念佛,到临终时,自有不期然而然者。若对有真信切愿者说,则为有益,对稍种善根未能专修者说,则彼以为生西无我分,从此便打退堂鼓。说法不投机,便是闲言语也。

( ~: T4 J- O& }' f Y1 H% g) w6 k

二、聪明人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人,则亦不必令其偏研深经奥论。但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可。此人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虽似平常无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议。良以愚夫愚妇专以念佛,即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比大聪明人之卜度思量,终日在分别中弄识神者,为益多多也。愚夫愚妇念佛易得益。参禅一法,非现今人所宜学,纵学亦只成文字知见,决不能顿明自心,亲见自性。何以故,一则无善知识提持决择,二则学者不知禅之所以名为参禅,实为误会。

1 B @( \4 n1 e% X8 c3 ~3 `3 A

三、末世之人,心之下劣,都受此病。请以力修净土法门自勉,则将来决定获大利益矣。

3 s. o8 g: k6 B3 v

四、「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渐消灭。消灭则心归一,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试念之,则觉得心中种种妄念皆现,若念之久久,自无此种妄念。

- Q( T, j! D* p$ O6 v. m: v

第十三章

! E% |* T* S2 G( A: P7 J

一、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意根)。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舌根)。耳中要听得清清楚楚,(耳根)。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如果常常不间断,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就是三摩地。就是正定。

" L, K0 f5 u" ]# ~9 d! E

二、如何念佛得无间断?一信之后,不疑无杂念持续清净心,即是不间断。

7 K: e: k' y1 m

三、吾人持名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即是止。能念所念,历历明明,即是观。当知,正历历明明时,当体了不可得,正了不可得时,而却历历明明,当下即止即观,即观即止。止观双修,即定慧均等之无量光寿。如能以净土念佛法门而修止观,现前当来决定成佛。

2 ~! c' c* y8 Z3 Y% }0 Q

四、至心念佛,即意业善行。

_) }) g+ t: g6 W

称佛名号,即口业善行。

- c4 M/ S0 g$ @$ @. N2 J& e

合掌礼佛,即身业善行。

6 x! T5 p+ ~5 T2 k5 \+ }3 f' J

由此三业善行,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8 B0 Z' [% S6 H5 L- J1 b, ^

第十四章

8 ^, V5 P2 u k( q8 U$ x

一、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 V6 N) o5 I! j, Q: j

二、至诚心念佛即是信愿行念佛(用清净心念佛),即得往生西方。

# g8 ]% E# f% ?# {

三、既有真信切愿,必须志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及大小等等便利,总不离此六字洪名,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待至临终,生上上品,可谓极修持之能事也。

( q0 ^! W1 D% f. Z6 x9 N/ i% }! }

第十五章

) B; c2 ]* F7 l% @2 z

一、佛度人,虽不舍一人,但要真相信佛与佛有缘的人才能得度。

7 U5 ]! i1 W7 S8 W8 R1 J$ C

二、有放掉习气有真心念佛的人,即是真相信佛亦与佛有缘的人。

! P, p' `3 e- ]. b

三、念佛的时候,心不必向外跑,不会有危险,不会做错事情,不会说错话,一切事都安全,但是要有真心才可以成功。

& Z! T. K2 D" F" x; G

四、要了解人的生死,靠念佛就可以知道,念到一心不乱就成功了。

( f$ @& g! }! r8 ~* w9 r9 z

五、佛法包罗一切,日常生活人事物无所不包。只要到一心不乱念佛,就得到无所不知。

: e1 u# Q& K' }5 O* |" B7 g

六、念佛时只有念佛之心,其他一无所思,即是一心。(用此方法念佛,习气自然会消失)

# q5 U8 z z3 b

七、心没有妄念即是不乱(念佛信得真,妄念自然减少)

) s; [# [/ b2 ]

八、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在家人身在世间,事务多端,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于佛前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皆好念。但于洁净处,或出声、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洁净处,宜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与常时一样。

2 \; ?) I. W% L* O

九、净土宗之妙,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

, O' Z/ @; u. Q9 E6 |

舍离一切执着,成就无量功德,旷无他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

( L* j$ t% w _) W

总结

|/ Y$ j6 e8 w3 T3 S) h) K

 

; u7 Q! U6 ^+ x6 t) K. n& u

 

* r: \/ q$ l" s4 P7 e7 M

 

1 }2 m0 h2 e0 u- I* m, j z- o

念佛法门,以吾人一念心性,犹如虚空,常恒不变,虽常不变,而复念念随缘。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之缘,由其缘之染净不同,致其报之苦乐迥异。虽于本体了无改变,而其相用固已天渊悬殊矣。譬如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虽虚空之本体,不因云日而为增减,而其显现障蔽之相,固不可以同年而语也。如来以是义故,普令众生缘念于佛,故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又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时,此心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偏知海,从心想生,夫随佛界之缘,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随众生各界之缘,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矣,了此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 D y b8 c5 H: V

念佛一法,乃以如来万德洪名为缘,此万德洪名乃如来果地所证之无上觉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其功能力超过一代时教一切法门之上。念佛法门自力佛力二皆具足,已断惑业者、带业往生者,其法极其平常,虽愚夫愚妇亦能得其利益。而复极其玄妙,纵等觉菩萨不能出其范围,故无一人不填修,亦无一人不能修,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实为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固不可,以通教理而为论判也。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往生西方,则万难,万难。

. z2 K- C* K4 ~# W; L( s

 

3 ?) N+ s& P2 p/ m4 @0 S# h: L% d

回 向

/ t+ D' d( }. E [* H7 e( S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 }, B# V* c. d3 S: U8 A) h8 }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 W6 z' N1 D; e/ `: p

若有见闻者 悉发念佛心

% x. h% Y: _, ?* l# T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0 B2 R1 X5 _* C8 E* e, J6 a" @

 

$ D" D) f1 R0 F6 x) k5 b- i% ~& L

此册到此结束,供读者参考。

, ^5 Z+ c v; f5 p1 l6 ]

欢迎翻印,功德无量。

* _9 C( E- Q' g! U( e

免費結緣,為非賣品。

# x) l2 N `7 c- O

 

% P. d2 }3 y. _% K

南无阿弥陀佛

@' N) C6 }; }8 `1 I$ ?

 

请注意!若查阅作者更多精编精品文章,请在此直接点击以下网址:http://www.fjbk.cn/User4/2858/default.asp马上进入“奇书珍藏传世留芳”随缘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6 23: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我已收藏在我的学佛文档中,有空慢慢学习!

* G+ [- X E% ^0 h% I

 

# M( R% k" A, ]7 U% T. O9 v

建议以后师兄发这样的长文,还是分上中下三集发表为好,便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8 19:33 , Processed in 0.4237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