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16 1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外面都照得清清楚楚,这是明,照见。现在我们这个水怎么样?水混浊、肮脏了,又有风浪,所以这个水照不出东西出来,照的作用失掉,叫无明,不明了,这个比喻比喻得好。肮脏的东西是什么?自私自利是肮脏的,名闻利养是肮脏的,贪瞋痴慢是肮脏的,七情五欲是肮脏的。怎么脏?动是什么?境界风动,外面的诱惑就把你的烦恼引发起来,所谓境界风动,你自己做不了主。而见性的人心怎么样?心不动。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从来没动过,这叫什么?自性本定。真心是定的、是静的、不是动的,动是妄心。末后一句「能生万法」。五句二十个字把真心说出来了,五祖忍和尚把衣钵就给他了,传衣钵他是第六代祖。释迦牟尼佛当年三十岁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那个境界跟惠能大师的境界完全相同,能大师有二十个字的报告,释迦牟尼佛有详细报告,这个报告是什么?《大方广佛华严经》,细说自性的境界,细说,能大师是略说。所以你要问《华严经》里面讲些什么?用惠能大师二十个字就行了,《华严经》就讲这个。《华严经》归纳就这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展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不增不减。印度人喜欢详细,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中国人喜欢简要详明,喜欢简单不喜欢罗嗦,你看二十个字。 , s% a. f( }, D! }: Y! S
「无明」,我们有,很不容易破,无明要用什么破?要用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禅定来,所以你心不定,你没有智慧。就跟水一样,一定要静,一定要不动、干净,它就起照的作用,那个照就是智慧,叫照见。心动哪来的智慧?心里有染污哪来的智慧?所以在现前社会灾难很多,社会的动乱、地球的灾变,许多人担心,我们学佛的人遇到了怎么办?要知道心要定,绝不能够被外面境界扰乱,扰乱那你就得吃苦头了。如如不动,定生慧,慧照见你才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心不能够慌张、不能够动摇,这是应对一切危机最好的方法。世出世间大圣大贤都这样教导我们,灾变现前你能沉得住气,你不被它所动摇,这叫人定胜天。为什么?定开智慧,智慧解决问题,这是人定胜天的本意,本来的意思。所以这个根本烦恼,你看头一个,这个事情很麻烦。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成无上道,所以《金刚经》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绝对正确。法门虽然平等,人的根性不平等,根性不平等,就说每个法门不一定能够契你的机,法门不契机你得不到受用;你必须选择适合你根性的法门,你能得受用。就像生病服药一样,药,每种药都是好药,都是治病的,都能把病治好。可是每个人害的病不一样,用的药就不相同,用错了,不但病好不了,还加重,那就错了,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 a: ~4 R, k/ h6 t& J
我们确实是愚昧的凡夫,这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我们选哪个好?如果我们不懂得医学,也不懂得药理,药摆在那里,这人生病,我给他选什么药?无从下手!得内行人,内行人是真正有修行的人、真正有证果的人才行,修行没有证果都靠不住,找个证果的人到哪里去找?找不到。不得已,释迦牟尼佛有方便法,这是佛陀离开这个世间,无尽的慈悲,留给后人,你们自己没有能力选择,他说了,「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在《大集经》上讲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方向。正法时候那是什么?释迦牟尼佛灭度一千年,第一个一千年严持戒律就能证果,能开悟、能证果,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成就人真多。像法时期人根性钝了,也就是烦恼多了、妄想多了,持戒不容易,修定。佛法传到中国是像法时候,佛灭度一千年佛法到中国。现在外国人的记载我们也随顺,他们记载佛灭度到今年二千五百五十几了,二00六年是二千五百五十年。按中国古人的记载今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三千零三十八年,我对外国的记不得,中国的我还记得。我们老一辈的老和尚都用这个纪年,用中国这个纪年,佛灭度到今年三千零三十八年正是末法,末法已经过了一千年。第二个一千年,末法有一万年,第二个一千年过了三十八年。
$ n: E& C1 t/ t/ V+ _1 K: H' } 末法时期净土成就,那我们生在末法时期,尤其生在末法第二个一千年的开端,我们听话,我们不要费那些脑筋替自己选择法门,我们老实听话就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里头总共只有五部经、一部论,分量最少,非常适合於现代人,现代人工作忙碌,太多的经论他没有办法学习,这个简单。而且六部书里头只要学一部就行,如果你特别繁忙,你选择一部。最少的一部经是《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总共二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少,《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二百四十四个字多简单!真能成就,做为自己修学指导最高的原则。如果有时间,最好是学《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可以说是净宗概论,对於西方净土介绍得非常清楚,里面有理论、有方法、有历史,西方极乐世界的历史。理论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惟,方法是我们行动的指导,依教修行没有一个不成功,真的是万修万人去。这是世尊为我们开方便之门,让我们生在末法时期有所遵循。
2 k0 n' k6 d5 {5 a 第二,「放逸」,放逸简单的说,就是用心不专、散漫,这是很大的烦恼。它的对应词就是禅定,六波罗蜜里禅定就专门治放逸这个病,禅定治它。精进治懈怠,智慧治昏沉,这是很严重的烦恼。布施是对贪婪,对付悭贪,布施对悭贪;持戒是对恶业,不再造恶了,这都是大烦恼。我们只有用禅定的心,一心才能学到东西。放逸表现在外面心浮气躁,那个心浮就是放逸,学世出世间一切法它都是障碍,你学不好,不管怎么学,学个皮毛,你无法深入。换句话说,我们讲个很粗浅的话大家容易懂,对所学的不尊重,没有恭敬心,没有诚意、没有恭敬心,对所学的课程。对教科书这些教材也不恭敬,对老师亦如是,那就什么都学不到了。今天我们常常都念著,许多人口中都在念著,要把传统文化复兴,要把儒释道恢复起来,能不能做到?难,是能做到,非常难。难在哪里?难在现在对儒释道没有恭敬心、没有真诚心,再好的老师都教不出学生出来。印祖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这是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