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29 23: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岂非苦也。
) Q9 o4 U7 \$ }4 o5 i0 y. W4 T 佛告王曰。大王所难。非不如是。末利夫人。在年少时。若我不敕令受戒法修智慧者。云何当有今日之德也。以能得度。复度王身。如斯之功。复归谁也。末利夫人。受我教故。如说而行。故使今日成就智慧方便解脱。复次大王。譬如世人家有一子。欲令成故。及其幼年。将诣学堂。与师令教文艺书疏人望礼仪。学堂之法。皆有制令。呵啧杖罚。禁节饮食。不得睡眠。出入行来。不失节度。有违犯者随罪轻重。计而行罚。儿畏杖故。专心就学。至年大时。高才博闻。靡所不知。复以所知。转教余人。末利夫人。奉斋持戒。亦复如是。复次大王。如富楼那。妒嫉心故。割断恩爱。辞别父母。舍离妻子。入山习学。被服草衣。忍寒耐苦。自立誓言。要当讽诵九十六种经书记论。悉令通达。不尔不还与父母相见。足二十年。一切通达。还王舍城。头戴炬火。以铜鍱腹。陌上而行。而自唱言。我一切智。来至我所。而谓我言。儞瞿昙沙门。竟何所知。我言痴人。而说颂曰。
5 L! Q9 V5 x, T7 |8 J 若多少有闻 自大以憍人 / w5 j6 V; Y9 K) W: I
是如盲执烛 照彼不自明
6 ^& M" o1 g! j. ]1 o, v 时富楼那。闻是语已霍然心悟。舍炬解腹。五体投地。惭愧悔过。皆由多闻智慧。诸根利故。未起之顷。断三界漏。得罗汉道。智慧之力。譬如调象随钩而转。大王当知。夫习学者。皆由禁制摄五情根。然后通达无所挂碍。名无碍智。无碍智者。具四辩也。今富楼那。具四辩才。皆由慊苦勤学所得。是故我说。夫慧解者。有七德才。何谓为七。第一信才。二精进戈。第三戒才。四惭愧才。第五闻才。六为舍才。七定慧才。是为七才。末利夫人。具此七才。大王当知。末利夫人。虽为女身。高才智博。非同凡人。皆由少来。慎身口意。一心专念。修习智慧。智慧力故。名为解脱。复以智慧。解悟天下。尔时世尊。因罗睺沙弥。为诸大众。说颂曰。
; L" y1 e: m P! G, w 闻为金翼鸟 威势武力强
9 q3 m2 `. w6 }9 Z' m 闻为行宝藏 所在相利益
# K0 i W3 w9 ?' A& h 闻为大桥梁 济度众苦厄
; T' a$ v! h: ]2 U I/ y 闻为大船师 济渡生死海
( X4 k1 f% ?& V' _% V9 I; A 多闻令志明 以明智慧增 & i% {- d' I) q% m( [- f
智则博解义 见闻行法安 % e+ m7 a- K, o+ D" t; N! l/ I* [
多闻能除忧 能以定为欢 7 ?- H+ I9 \4 `- F6 s
善解甘露法 从是得泥洹
: ^! B. o" K ^) Y4 J. I$ s5 c 闻为知律法 解疑亦见正 4 u, \5 H: M" N. a' N% d
从闻舍非法 行到不死处
8 B5 v& F9 u& w9 ~ 仙人敬事闻 诸天亦复然
5 v0 O b/ n2 }( u 捡心不放逸 积闻成圣智 1 e# U4 s( Z/ d# h$ n
慧能散忧患 亦除非邪衰 ' E: M' c& v. j# u; s5 g
欲求安隐吉 当奉事明者 9 `% y4 t( ]1 {$ b6 g! w* Z
盲从是得眼 如暗中得烛
# @7 M9 Q/ T. i* t: H8 `# j 开导世间人 如明将无目
$ N, u- M; R* R* g6 Q 是故应舍痴 离慢豪富乐
2 ?$ h D% K0 a6 d5 _' m 务学事明者 是名积聚德
; x/ k4 f' W! G: d5 z1 H9 _8 [& j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复告王曰。王今福德。聪朗博义。皆由前世亲觐明师。慊苦奉侍。习学所致。因缘果报。今为人王。智慧明达。陆宜抚接。世间难有。是故我说。般若智慧有四种义。是故当知。求三乘人。当学般若。苦欲离三恶八难苦患。欲受人天快乐果报。以要言之。求一切福德。皆应修学智慧方便。如我前说。阿逸多王。勤苦习学。智慧力故。虽复失行生恶趣中。常识宿命。识宿命故。改恶修善。速得解脱。感致诸天。济接供养。以智慧力为诸天师。以是因缘。我说般若有四种义。尔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智慧方便。功德因缘。甚大欢喜。太子只陀。夫人太后。群臣士民。一切大众。莫不解悟。各各修敬。为佛作礼。复座如故。王叉手曰。如佛所言。世人修善。凡有二种。一有漏善。二无漏善。有漏无漏。二义归一。世尊。云何说差别耶。佛告王曰。人有二品。一者利根。二者钝根。为钝根人。说二种善。利根之人。不说二也。所以者何。众源泉流。终归一海。钝根之人。诸根暗塞。是故为说分别法耳。
( e9 X+ k- o, g" S, T9 F% [ 尔时国王。太子只陀白佛世尊。十善戒法。有差别也。同一义耶。妄语戒义。一耶多耶。若一义者终不可持。若差品者。愿佛说之。佛告之曰。妄语有二。一重二轻。何谓为重。若受戒人。不修智慧。愚痴无智。不能教化兴隆佛法为是之故。人所轻慢。不得供养贫穷困苦为供养故外现精进。内行邪浊。展转相教。宣向诸人。比丘苦行精进。得禅境界。或言见佛见龙见鬼。如是之人名大妄语。犯是罪者堕阿鼻狱。又复妄语。能令杀人破坏人家复有妄语违失期契。令他嗔恨。如是名为下妄语也。行如是者。名为犯戒。堕小地狱。其余调戏。及诸私理。匿禁之事。或有言无。或无言有。不犯戒也。太子只陀。闻说是已。即于佛前。受十善道法。白佛言世尊。弟子今日疑悔已除。发三菩提心。愿佛证知。佛言善哉。甚大随喜宜知是时。王白佛言。如佛所说。十方贤圣明达众生。因缘果报者。我父先王。奉事外道。随持禁戒。绝于酒肉五辛葱蒜。供养梵天。日月水火。常行布施。求梵天福。年年常用千头乳牛。施婆罗门。计四十年。四万头牛。诸婆罗门。食其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味。如斯功德。生何天也。愿佛垂哀分别教示。令诸行者普得闻知。佛告王曰。前王果报。今在地狱。所以者何。不值善时。不遇善友。无善方便。虽修功德。不得免罪。布施之功不亡失也。罪后毕时。方当受福。大王当知。夫人修福。不与罪合。不共合故。要须方便。令得灭罪。何谓方便。谓善知识。何谓善友。谓正见人。是为善友。常以正教。调伏其心。何谓正教。谓观无常苦空无我十二因缘。缠着生死。修四真谛见苦断习证灭修道。行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是为方便。调伏诸根。根调伏故。定慧成就慧成就故。其心正直。心正直故。能起精进精进心故。能起戒慎。戒慎究竟。定慧明了。慧明了故。游诸万行。通达无碍。行无碍故。名为解脱。解脱心者。即涅槃也。是则名为善知识也。大王当知。明师善导是大因缘不可轻也。大王今者遭贤遇圣。皆由前世因缘果报。闻法信解。复能解人。是故我说。明人难值而不比有。其所生处。族亲蒙庆。是故当修般若智慧。 * t4 ^* n" X7 l9 U
王白佛言。闻世尊说。智慧方便。皆已贯心。如世尊说。祸福不同。我先帝大王。有何恶业。受苦报耶。佛告王曰。先帝大王。有六种罪。何谓六种。一者傲慢妒弊。事无粗细。便起鞭罚。不忍辱故。二者贪爱宝货。断事不平。致令天下怀怨恨故。三者游猎嬉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