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C# l4 s1 ?& H& S0 d" M
净公上人:太上感应篇(第一四七集): Z; U* h2 I# E) i. B* X6 o% \5 |
6 ]$ V* [ e& E) l4 H6 @ a q
: L/ I. ?! J% D. T3 O( Q( B% J
- D5 U! y3 R8 V3 i1 Y' v5 z" {$ N0 L; J; J 发布:心源 [转载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4/42394.html] 日期:2010-10-13 8:58:00 收藏
: L- E n6 x' M2 Q# O3 c% v! \
% _! V9 u1 v- H7 O x太上感应篇 (第一四七集) 1999/11/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2-147! B; n6 N1 K# d h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接著看《感应篇》第六十四节:
: Z6 M. o1 t0 u! G2 n+ K 【以恶易好。以私废公。】, \7 m" I& T( _8 e- ~6 l- D
六十五节:
. A* y) w7 O6 T. M% v' v 【窃人之能。蔽人之善。】
8 g6 m2 U/ F+ w- o$ _( x' R 我们看这两段,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容易犯的,所谓「挑剔」。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觉悟的人跟不觉悟的人的差别,就在此地。觉悟的人是为众生活在这个世间,迷惑的人是为自己利益活在这个世间。为自己利益活在这个世间,当然他要受轮回果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六道轮回是他的家。如果为众生活著的,一切为众生,六道跟他就不相干了。所以迷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当中,遇到好的总是要自己占有,把次一等的、不好的推给别人,我们很冷静的观察,就能看到。看到之后,回头想一想,我们自己处事待人接物又如何?有没有犯这个恶?所以冷静想一想,自己就明白了。我们是轮回中人,还是真的所谓极乐世界的人?如果真的是极乐世界的人,到这个轮回里面来是帮助别人的,所谓是救度一切众生。4 ~; ?4 l& O% Z$ V
救度一切众生,要拿行为表现给人看,世间人贪爱,我们施舍;世间人要好的,我们要不好的;样样东西你们不要的,我来要;你们要的,尽量的供养你们。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僧团里面出家人穿的衣服叫「粪扫衣」。什么叫粪扫衣?人家穿破旧的衣服不要了,丢到垃圾堆里去,出家人把它捡起来,里面还可以用的,这一块的布剪下来、裁下来,拼拼凑凑这样缝一件衣。所以我们看出家人披衣一块一块的,那一块是什么?是到处捡来的。因此质料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穿起来很难看,必须重新染一染,所以叫「染色衣」。这是世尊、佛菩萨做了榜样给我们看,教化世人,这一个恶的习气才能够断绝。
- n9 {' n- }6 h( E, x! z! E% E! J 『以私废公』,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一点地位,有一点权势,就尽量来利用,利用自己的权势,求取自己的利益。贿赂,不错,是人家送来的,接受贿赂在佛法里面是盗戒。我没有去偷盗,是他送来的。他不是甘心情愿送来的,他是有求於你,不得已而送来的,盗戒。盗的手段很多,方法很多;换句话说,凡是不应该得到的,无论用什么手段,你得到了,都叫盗戒,偷盗戒。「以私废公,以恶易好」,要看这个事情的大小,影响面广狭,影响的时间长短来结罪。所以在佛门里面,前面我们曾经读到「壅塞方术」,我跟诸位报告过,这些几乎每一句都有连带关系。
, _ t# A" L: l5 R 像我们现在流通佛法,无论是流通经书,流通录像带,我们以这个做例子。这些事情大众委托你去办的,涉及到钱财,你如果偷工减料,在这里面以这些财物据为己有,这个罪过已经很重。我们印书,你有没有认真去选纸张,有没有认真去想一想。考量有很多方面,如果希望这本书能够传之久远,那你一定要想到纸张要好,要能够保存年代久。西方人的纸张,现在高级的是圣经纸,可以保存两百年;通常一般的纸张,它的寿命顶多是一百年,到那个时候这个纸变成粉了。但是中国的纸张,中国的纸张没有外国纸张那么好看,耐久,中国的毛边纸可以保存五百年,中国的宣纸、连史纸,连史纸不知道你们懂不懂?连史纸很薄、很软,都可以保存一千年。所以我们要印书,有没有考量到这些地方。如果这是善本,希望它保存永久,这个书给谁?给人家图书馆里面收藏,这是传之永久,那我们就要对纸张上要考虑了,不能计较成本。如果是为普及,这是为宣传,希望大家了解很多人都能够得到,纸张差一点没有关系,量要大。所以考量的重点摆在哪里,我们要怎样去做,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人家拿在手上的时候能生欢喜心。用钱,一分一毫都不能够糟蹋,糟蹋都是造罪业,所以公私要分辨得很清楚。. z( t; V) O6 y/ x6 y6 L. _0 `3 q
佛祖不但教我们要修福,最重要的要惜福。这个世间知道修福的人,有;知道惜福的人太少太少了。可以说在开发中的国家,懂得惜福的人愈来愈少,未开发的那些地区,懂得惜福的人还多。为什么?物资非常缺乏,所以对於物力还能够爱惜,这些道理我们要懂。《汇编》里面的注解,它举了个例子,「以恶易好,如铁易金,石易玉」,这些事情多了。尤其现在的商场,这个还没有什么,把铁镀成金,当作金子骗人,把石头当作玉骗人;人家欢喜买玉的,骗他也无所谓,反正他有钱。可是造业最深重的是造些假药,这个罪过重,这是眼前虽然图一点点小利,决定堕阿鼻地狱。你卖假药,你是害命,这个罪过大了。凡是於众生百姓生计的这一方面,你要是「以恶易好」,这个罪就特别要重。因为它是生活所必需的,生命所依靠的,修德都要从这个地方来做功夫。
# J- Q# g3 `; d$ m0 b: t) D 此地引四祖一段话,这是禅宗的,「境缘无好丑,好丑从心起,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佛法修的是什么?清净心、平等心。你的心里面还有好丑,还有好恶,这是你的烦恼现前,自己一定要觉悟,这在造业。这里头还有一段故事,元晓法师,这是韩国的一位高僧,唐朝时候的人,这也是净土宗的大德,他到中国来寻师访友,吃了不少苦头。夜晚睡在郊外坟地,半夜渴的时候没水喝,看到坐的旁边有水,他把这个水捧起来喝。到第二天早晨天亮的时候,起来一看,这是死尸流下来的水。他这时一看到这个,心里就觉得恶心,然后就豁然大悟,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美恶自我,何关水乎」。他喝的时候不晓得,以为是泉水,喝得非常舒服,再第二天早晨一看,不对,那是死尸流的,泡在水里,从这个地方觉悟,一切唯心造,你的心是清净平等,死尸的水也是很好喝。
- L, R6 j; z- I1 F1 H6 E2 _$ Z6 A 所以「以私废公」,完全顾虑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方便,不顾大众,自己多一分方便,大众就受一分损害。所以这个地方很简单的,我们要建立一个概念,我们是学佛,还是愿意继续不断再去当凡夫?如果要愿意学佛,要作佛,众生第一,一切为众生,舍己为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