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57|回复: 2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0 20: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C* i8 t$ o: P# V! m8 G

' {1 [: @& i( ]4 F& X; R[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1( c5 Y' n; I) C
+ g/ X7 u# T& Y& X5 ^
* N- v1 {- p: m# Y0 p: {
【地道建立 01】
  ~8 X: Z' I! o# c% H; I: S讲授:却佩格西翻译:廖本圣老师2010-01-315 `' W' }& E3 U( l) q
略述地道) R. I% {+ c. o& x8 G# H
今天要开始说明地道的建立,所谓的地道就是我们的心经过不断的进步提升之后,转为地道的体性,这是我们一般进入地道的情况。有证得地道(心转变为地道)的这些人,一开始也跟我们(一般的凡夫)一样,透过一些方法把自己心提升,把心的体性转为地道的体性,这是透过心的提升而得到。- ?, P; o+ l/ C  X8 B8 l! B
了解地道的内容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我们心的体性或是本质。关于心的体性或本质在格西写的这部《地道建立》的开始有说明解释,这些文字其实不是很难了解,自己读也可以懂。7 U  R- a& H9 _
《地道建立》的来源依据- o: |4 ~0 Z$ O+ Y6 j8 `6 T
我们先说明这本《地道》著作的来源依据,首先,佛宣说了八万四千法蕴,这些八万四千法蕴分配在三转*轮里(初转、中转、末转*轮),其中在灵鹫山宣说的中转*轮,是三转*轮里最殊胜的。代表中转*轮主要的就是般若系列的经典,对于《般若经》直接的解释,就是龙树菩萨的《中观六理聚论》;对于《般若经》间接(隐义)的解释,代表的是慈氏弥勒的《现观庄严论》。《地道建立》的内容主要来源是弥勒的《现观庄严论》。0 }1 q7 E" r. \6 l- Q$ F
《地道建立》内容的典籍直接的根据就是弥勒的《现观庄严论》,而且是《现观庄严论》的第一品「一切相智品」的内容。再往前追朔《现观庄严论》主要是解释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隐义,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宣说者就是佛,所以《地道建立》的源头还是来自于佛。
6 P& L+ ~6 K- i本论著作方式
/ w1 ?  @' V' z% F' l" @格西写的这部论的标题《让有缘士夫朝向解脱及一切相智地的地道建立:摄要》,这部论的题名,主要是要带领有缘的士夫或有缘人到达解脱与一切相智的地道。地道其实就是方法,也就是透过地道建立这个方法或是方便,可以让有缘者证得解脱或是一切相智的佛果位。这本《地道建立》的内容不是很广,语词也不是非常详细,主要是用很简要的语词把地道建立的核心要义汇集,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写成的著作,所以,称为「摄要」。
! ]. h/ _5 W& X# f0 c/ a4 u$ i书首礼赞5 t3 |! I, G5 g7 e& e
作者在写一部论的时候,特别是佛教的论典,很重要的在进入本文之前一定要有书首礼赞,书首礼赞是整部论重要的支分,而且,造论是在累积善行、成就很重要的事业,这样的事业在进入本文之前,一定要对于殊胜的对境作礼赞。礼赞有几个主要目的,可以让造论者累积福德,而且,可以让造论的过程没有障碍,也可以让此论能够从头到尾很完整的完成,并可以让造论者在造论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一些障碍而让此论的品质变不好,所以,在进入本文之前的书首礼赞有它的重要性。/ l3 R# I! @# V/ o, E3 C# i" a! Z- @
「书首礼赞:非常恭敬地礼敬并归依具备无缘大悲的至尊上师足莲。
- u& O: j# @! d祈请于一切时间与阶段当中摄受自己!」+ K* I# g/ t; u( ]
接着,看书首礼赞的内容,「非常恭敬的礼敬并归依具备无缘大悲的至尊上师足莲」。首先解释「至尊上师」,这是指从佛世尊开始一直到自己直接受教的上师为止,所有这些直接或辗转的传承诸师。' t. o  [1 h4 p. f3 F
「至尊上师」的前面有一句修饰语「无缘大悲的」,「无缘」主要是指了解空性的智慧或般若,「大悲」就是大悲心,这二者的关系是指被了解空性的般若所摄持的大悲。7 C, i' ?' w8 q% f& S/ ^
前面还有「具备」一词,这是指这些直接或辗转的传承诸师们,他们的心续当中都有具备这样的「无缘大悲」,因此,「具备无缘大悲的至尊上师」指的就是心续中具备了解空性的般若所摄持的大悲的这些直接或辗转的传承上师们。
! K) ?6 J: o; W% c6 p$ C「足莲」其实只是要表达他的足(脚),「莲」只是表达恭敬的修饰语,所以,不能把足与莲分开看成单独的足与单独的莲花,「莲」其实就是要说明他的「足」,表示恭敬。足是上师全身最低的地方,我们向上师全身最低的脚行礼敬,就礼敬者来说是把自己看得很低。对上师行礼敬,就身体而言,是把自己的头部放在上师的足莲旁,心态也是非常的恭敬去作礼敬。所以「非常恭敬的礼敬」主要是指身体行礼敬,心态非常恭敬,而且在礼敬的同时,内心也对这些上师们行皈依,故言「非常恭敬的礼敬并归依」,后面整句是当礼敬及皈依的受词(对象),向这样的传承诸师行礼敬,或对于这样的特殊福田行礼敬,主要是希望他们在「一切时中、任何的阶段当中都能摄受自己。」
4 I( f  i5 T- z# Z「胜导师佛子慈氏妙音,礼彼无二无别诸上师」6 o/ Z' h7 S0 b. N; u5 r, K/ D: B( H
「胜导师」指的就是佛世尊,为什么称他为胜导师呢?「导」有引导的意思,也就是他能引导所化弟子或所化机出离三恶趣、出离轮回。虽然外道也会声称他们的导师有引导他们的弟子出离三恶趣、出离轮回的能力,但是,佛世尊是所有导师中最殊胜的,所以他是胜导师。5 K  y9 E0 U* l/ N( W
「佛子」其实是要跟前面的导师共用「胜」字,所以应该是殊胜的佛(及殊胜的佛子),因为这是偈颂的关系,所以跟前面胜导师共用「胜」,要这样去理解。「胜佛子」也就是指佛子(菩萨)当中最殊胜的慈氏(弥勒菩萨),及妙音(文殊菩萨)。这二位为什么是佛子当中最殊胜的呢?因为,从佛陀传下来二个传承,一是广大行的传承,一是甚深见的传承,广大行的传承是先传弥勒菩萨,再由弥勒菩萨传无著菩萨。甚深见的传承是先传文殊,再传龙树菩萨等等,这二位是如理追随佛的弟子当中最殊胜的。- N6 H/ b3 a6 S1 c# A# B; @* M. t
虽然,佛世尊是所有导师当中最殊胜,慈氏、妙音是所有佛子当中最殊胜,但是,因为我们的福德的缘故,无缘从最殊胜的导师跟前直接听闻他的教法,也无缘从最殊胜的佛子慈氏、妙音跟前直接听受他们所传承佛世尊的教法,我们唯有透过我们的根本上师才能从他听闻佛世尊辗转传下来的教法--包含地道的教法。所以,就恩德来讲,自己根本上师的恩德与胜导师、胜佛子的恩德其实是无二无别,这是其一。还有,自己根本上师的体性,我们要观想自己根本上师的体性跟胜导师,胜佛子慈氏、妙音他们的体性也是无二无别。如果能以这样的心态礼敬自己的根本上师,亦即想象自己根本上师的恩德与胜导师、胜佛子无二无别,及想象自己根本上师的体性与胜导师、胜佛子无二无别,以这样的心态去礼敬,对自己而言可以累积无量的福德。
6 |! J; M" b0 b' G当我们从一位广大行道次第的上师前听闻广大行的教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20: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心就像主人。这样的讲法其实是有经论的依据,下文就要说明经论的依据为何。
% @3 P0 z9 R8 t  P3 Y& D- k- s: s一个人身体处在岩洞中,口中念的是甚深的密咒,但是,假设他的心是受到贪瞋痴三毒所控制,那即使他的身体处在岩洞中,嘴巴念着甚深密咒,不要说他自己有证悟,就连嘴巴所念的甚深密咒是否能成为善行都还有待商确;反之,假设一个人的身体一样是处在岩洞里,嘴巴也是念诵甚深密咒,但是以利他的心去念诵甚深的密咒,这样他所念的密咒就成为善行;假设层次再更高一点,他身体一样是处在岩洞中,嘴巴也念着甚深密咒,心里想的是不仅要利益他人,而且,希望能够断除三毒的烦恼,这样的方式就是最好的修行。因为,他的目的除了能够利益他人之外,也希望能够把三毒的烦恼断除,这就是最好的修行。反之,完全受到贪瞋痴三毒的控制,即使口中念了密咒几十万遍,一样不会有证悟,甚至连密咒能不能成为善都有问题。
* h# R" u/ u( C6 `% \4 }5 I5 }如过去已经成佛的这些佛,他们也是由凡夫的心开始改造,不断的提升到最终成佛。同样的,布施是不是能成为布施波罗蜜多,主要还是要看布施的心有没有大悲心与了解空性的般若所摄持,主要还是在于心。
8 |: ], R# c: S「因此,此世的身、语的好坏等」,「身语的」后面要加「行为」二字即「此世的身、语的行为好坏等,会跟随此世心这个动机的好坏而行」,主要是由心的动机决定身语的好坏,也就心的动机如果是好,身语就是好、就是善;心的动机如果是恶,身语的行为就是恶。这是指这一世身语的好坏,有赖于这一世心的动机的好坏。
2 F+ {& P( t8 G9 a; z& z2 g- k接着,要谈的是「这一世身心的苦乐,是由于过去世心的各式各样的善恶之力,累积各式各样的善恶业而成熟的结果。」这句话的意思是此世身心的苦,源头是过去世的心造恶业的结果;此世身心的乐,是过去世的心造作善业的结果,或者是过去世的心起了善的动机所成就的结果,所以,此世身心的苦乐,都跟过去世心的动机是善还是恶有关系。  \$ }3 X: y# U; P" Q5 m. R
如果过去世的心累积的是善业,这一世的身心就会得到乐;如果过去世的心累积的是恶业,这一世的身心就会得到苦、承受苦的结果。因此「身语的善恶行为,主要是指此世心的动机所造就此世身语的善恶行为」;「此世身心的苦乐,主要是指过去世心的善、恶,所造就的此世身心的苦乐」要这样配合。「以及和这些有关的,一切所受用的对象与能受用者,均是心造做出来的。」「所受用的对象」主要是指客,「能受用者」主要是指主,这二方面其实都是心造作出来。
, @$ r1 [; ]/ G; `( r# {0 ]- s引《十地经》、《入中论》说明三界造物者唯心3 W; {4 l' K8 x9 f0 C
一切所受用的对象(客体)就是指器世间,能受用者就是情世间。简而言之,就是所有的情器世间,亦即有情世间与器世间都是心所造作出来。其经典的依据就如《十地经》所说的「此三界唯是一心」,三界指的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不论是外在的环境或者是欲界的有情、色界的有情、无色界的有情,这三界的有情或是造作者,并不是离开心之外有一个造作者。三界的情器世间都是由心造作出来,这里要说明的,是在排除心以外的造物者,只有心才是造物者。所以「唯是一心」的「唯」主要是要排除心以外的作者。
  ?) Y) [1 W( k1 R+ Y" s1 |; w《十地经》「此三界唯是一心」,这句话主要是要驳斥非佛教徒或外道,他们主张有世间造物者的说法。这里可能要先说明非佛教徒或外道大略的情况。非佛教徒的宗义不只一个,他们有很多的宗义;而且非佛教徒也有很多的派别,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开派)导师。佛教虽然有四部宗义,但是四部宗义跟随的都是同一位导师--也就是佛,四部宗义虽然有各自的差别,但只是宗义的差别,目的都是为了解脱成佛。而非佛教的宗义不见得是为了解脱,他们的宗义(目标)各有不同。. m6 v% O/ [1 Y. ]& e
在非佛教或外道的宗义里,最古老(最早)的主要是数论派的宗义,数论派以及他的宗义比佛教更早。数论派也是非佛教里,宗义主张比较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承认有解脱,也承认有前后世,只是他们对于证得解脱的方法没有理解得很正确,是错误的;除此之外,他们承认有解脱,承认有前后世,这点在非佛教的教义里算是最好的。
& X' X: d; l$ ?# j; F7 c数论派可以细分为二派,一是承认有神数论派,一是无神数论派。有神数论派承认的神就是自在天,他们认为自在天是世间的造物者。无神数论派主张世间的造物者并不是自在天而是总主或简称主,情器世间是由总主所造出来。不论是有神数论派主张的自在天或者是无神数论派主张的总主,他们认为有世间的造物者。" j& s/ l# i) R/ y
《十地经》这句话就是要否定有这样(自在天或总主)的世间造物者,《十地经》要成立的是世间的造物者其实就是我们的心,心才是世间的造物者,并不是如数论派所说的自在天或是总主。《十地经》除了提到三界的造物者并不是自在天、总主而是心。另外,还很详细的说明十二缘起,从无明到老死,十二缘起支的内容。; Q3 E1 i: K0 H& i* [$ `
月称的《入中论》是根据《十地经》做说明,《入中论》也提到「心性建立极为多样化,有情世间以及器世间」,「极为多样化」是形容「有情世间以及器世间」。「建立」就是造作。(整句的意思)就是各式各样的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它的造作者其实就是我们的心,这二句要表达的是情器世间的造作者就是心。( J( d* X; `9 Z4 c4 d# @: x4 g
器世间就是外在的这些环境,譬如地、水、火、风、山河、房子、大海等等,这些都属于外在的器世间,也就是有情心续所不摄的这些都是属于器世间;有情心续所摄的部份就归到有情世间,前者是所受用的对象,后者是能受用者。不论是器世间、有情世间,它的造作者就是我们的心,并不是如数论派所说的,是由自在天或总主所造作。这二句主要是说明结果,情器世间的造作者就是心。
. A7 [6 M, Z+ n, W' S- r# U3 [2 j( O后二句要说明的是,造作的方式为何?心怎么去造作各式各样的情器世间呢?这些内容是下文要说明的,「经说无余众生由业生,心若断除业亦将不存」,第一句「经说无余众生由业生」是说明众生的形成,都是来自于业,业都是在有心的状态下才会累积,然后,业会形成情(众生)器世间。假设没有心,就没有储存业的地方,业就不会遇到外缘感果而形成情器世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20: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谓「心若断除业亦将不存。」
% K; f( v2 O- a1 H/ v% C3 t《入中论》的内容与十地经「此三界唯是一心」的「唯」其实是一样的意思,就是要排除不是心,主要是要说明心才是世间的造物者,是由心性产生这些各式各样的情器世间。「它的原因如下:有情世间是由有情各自不共业力所生,」这个情况,就如以格西自己为例,他会得到人身,会生于欲界,会生于西藏,这都是他自己过去所造的业,并不是别人造的,而让他得到这些情况。同样的,我们也得到人身,也生在欲界,生在台湾,这是由我们各自所造的业成熟之后感得的果。所以,有情世间的结果都是由各自所造不共业形成。但是,器世间是由许多的有情(不是由一个有情)所造的业所感得,也就是许多的有情造了共同的业,而感得我们所受用的器世间。所以器世间是要由许多有情(共同)造业才会感得,而有情世间是各自造的业所感得。这里要说明的,就是有情世间是由有情各自不共的业力所生,「而各式各样的器世间则多半是由共业所成,」共业表示不是只有一位有情就能造共业,而是要由许多有情共同所造,「而那些业唯有透过具有心者才能累积,」应该说业与心这二者是相应的,有心才会有业,反之,如果「心已断除,没有心的情况就不会有业。」
) Q% R8 l" z" ]+ b& @
, L$ |* N% G% z/ C' o5 f" v
& l) C: g! x9 A; y. q2 H! I! O5 X5 O+ M7 V' B-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0 05:09 , Processed in 0.0854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