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摘自《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7 Z" [% k) C* H
0 g$ ]0 v% n5 _9 G4 q6 q" D! |! c
z4 e( q! a1 [& P0 x7 ?1 o) N* t' m3 ~. {- Q* v
4 R; \& d" H. M! [% d6 D1 {
6 [3 G5 q& C" n4 H: t2 k$ `/ ]. nhttp://ft.hwadzan.com/media/mp4/02/02-041/02-041-0234.mp4
* Y \4 H$ X8 t; i! ]( N1 S( u8 m
+ l# ?9 [1 {! ^+ \9 j2 d& }7 [" `% [' t/ p$ s# M$ a) p# j, m
, ~5 r- v! o9 |4 q1 i来源:http://ft.hwadzan.com/dv.php?sn=02-041-0234&lang=zh_CN, \# M0 T1 [; q- p9 u9 r' x
g; H; ~# h. Q8 {+ w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四集) 2015/8/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234: m! K4 `) E( z0 r1 L& k
& v" r" L @' g- \, l- Y
3 e6 e# e0 O' M# L8 @2 H; D: l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j1 O; I1 J' z& u9 p+ P. M1 m
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六十七页最后一行,辛三,「二利行」,前面所说的是自利,自利之后这是利他,自利利他,二利行。分为三个小段,第一个小段「轨范具足」。经文只有两句:
( V) n2 `$ D7 \3 r. Y. o$ K4 K0 M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
: u" s3 K8 I9 a, e% [! v3 { 这里八个字包罗万象,一切诸佛如来身行言教,都包括在这一句当中。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彰是彰显,展现在外面叫彰,佛家叫表法,表法就是给大众做个榜样,做个模范。这是行成就,彰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用什么来表现?福报,就是福德、智慧,这两样东西叫二严,两种庄严。「庄严众行」,众是多,行是行为。行为再多不出三大类:第一个是身的行为,身的动作都是身的行为;第二个是言语,口的行为;第三个是念头,意业的行为。你看,行为总不外乎这三类,身、口、意完全都包括了,众行。下面举出,「檀」,檀是檀那,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布施。「檀等」,就是菩萨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个等,就是等下面的五大类,一共是六大类,这六大类是菩萨行,菩萨所修的。我们要学佛,就得从这里下手,修菩萨道。这个意思是说,「福与智」,六波罗蜜前面五条是福报,最后般若波罗蜜是智慧,所以福智都可以给大众做好榜样。这个榜样就是「庄严」,你看「布施等度及万行」,万行是细行,八万四千细行,纲领只有六个。
" k0 d/ \% i. J0 D+ r3 U( ~* D 下面,「《涅盘经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这两种。福慧同时要学,有智慧没有福报,不能教化众生,教化众生,有智慧要有福报,两者俱全。单有福报没有智慧也不行,有智慧没有福报也不行,所以菩萨福慧双修。你看看极乐世界的菩萨,他们做得圆满,因为他们智慧大,福报也大。智慧,能真正明了通达诸法实相,万法的真相;福报,能现无量身,跟阿弥陀佛一样,能分身、能化身无量无边,到十方世界去供佛,修福。修福没有比供佛更大的了,那些菩萨天天在修。供养的供养具,就是供佛的这些礼物,也都是变化所作,随心所欲,从手里头自然就生出来,这修福。供佛之后,一定是坐下来听佛讲经说法,这是修慧,你看福慧双修。谁讲经?佛讲经。这极乐世界人你说有多大的福报!十方世界,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无量无边,他同时可以供养,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他的化身,化身真管用。诸佛所说的经不是一样,真叫千经万论,同时接受了,同时消化,同时明白了。1 E0 W0 n- U1 z
我们看到经上这些记载非常羡慕,羡慕,怎么办?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生到极乐世界,就跟他们一样,没有差别。所以最重要的,祖师大德都提醒我们,要把往生的条件掌握到,真能往生。品位高下别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不好,为什么?还要增高品位,好像还有竞争的意思在,竞争是烦恼。要像蕅益大师一样,往生到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满意了。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是老师,跟他学习,从哪个班级学起?从一年级学起,小小班一年级学起,就非常满意了。我们要有这个心,不要去争品位。但是佛要念,念得有功夫,到极乐世界自然插班,不是有意的,无论是哪个品级往生,都是自在的,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必须如是,念佛才有功夫。如果有意,我要上上品往生,拼命念佛,目的就是上上品,很可能到临命终时你去不了,为什么?烦恼没断,还有竞争。这个念头不好,怕的是在临命终时有魔障现前,去不了。所以我们要一心求往生,不计品位,不要把品位放在心上,好,莲池、蕅益大师,都给我们做了示范。经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确确实实是这么说的。0 ?# D' ?2 D, C
我们要留意到,往生就是信跟愿,《要解》上讲得多清楚,能不能往生全在信愿之有无。我们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没有怀疑,如果有怀疑要听经,经帮助我们断疑,怀疑是真相没搞清楚、没搞明白。不怀疑的人善根深厚,怀疑的人善根比较薄,要在这上面补,补功课,那就是多读经、多听经。经,听个三十遍、五十遍、一百遍、二百遍不算多,听多了,信心真的相信了,真的坚固了,你就决定得生。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浅深,念佛的功夫分三等,第一个功夫成片,就是清净心现前;第二个,平等心现前;第三个,觉,觉是大彻大悟,理一心不乱,平等是事一心不乱,清净心是功夫成片,这是功夫。我们不求,念久了自然得到,这是好事。可是障碍功夫的,是对於这个世间的留恋,在这个世间要看破,样样都要放下。2 B6 l9 t2 L7 J3 z; T6 w
这一段注解里头,念老讲得很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注解后半段,「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这句话重要,有智慧、有福德就知道佛性。我们看看这个世间人,有智慧、有福德的我们见到,他知不知道佛性?未必都知道,有知道的,有不知道。佛性是什么?佛性是自性,佛性是真心。我们常常勉励同修,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待人接物用真心,不用妄心。怎样用真心?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不要执著,不要分别,就是真心。不起心、不动念,真心就现出来;起心动念是无明,叫无明起来了,起心动念。但是起心动念很微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