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35|回复: 6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O三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8 18: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F9 I) ?" L5 r

0 d* ~" l2 Z; Y& j: a7 N, _. P( M: z, k. ~& K
" Y) D+ [" g8 j  C
! S3 y, k* A+ t0 M$ \
' |8 [9 n4 [2 |4 O% X1 E
http://ft.hwadzan.com/media/mp4/02/02-041/02-041-0303.mp40 H. V; }( P, @) U  p8 l- k  t5 k% s; r
3 s: w9 b% D! e! X& N  S

, ~; g4 V2 M/ l, R0 F
  S2 S  K' N2 K8 Z来源:http://ft.hwadzan.com/dv.php?sn=02-041-0303&lang=zh_CN1 J/ M- ?4 c/ i

7 Z0 B0 J* l2 A9 E% E, R: N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O三集)  2016/1/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03
. i8 c+ s5 ^# g8 q9 h0 S2 A- i( O& z+ _
, R5 C, W0 M0 Z8 M5 f7 E4 x: I5 a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 w! r+ `8 m/ T/ C) m, N- b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二十六页第一行,「令得妙果」。这是二十三品最后一句,很重要,请看经文:- `: }1 H8 r% @
  【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3 v. C. J7 u& n, m1 K7 B  前面「十方佛赞」,这一品经很重要,如果没有十方佛的赞叹,众生决定不知道有极乐世界,不知道有阿弥陀佛。所以第十七愿「诸佛称叹愿」,善导称四十八愿有五个真实大愿,「诸佛称叹」是其中之一。如果我们没有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关系太大了。因为往生的条件太容易了,所谓易行难信,真是难信。难信为什么这些人相信?佛在经上说得很多,都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经学过这个法门。学了多久?无量劫,过去亲近无量诸佛,这个缘很深,不是偶然的。多少菩萨、罗汉、天人都不能够接受,我们能够接受,说明我们在过去生中所修积的功德超过他们,积功累德。这一生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又遇佛法更难,遇佛法还遇到净宗法门,我们比遇净宗法门还更加一层的幸运,我们遇到《无量寿经》会集本,太难得了!
: s/ @7 P1 b+ n( R" D: f0 q$ q  这个会集本二战结束之后才出现,换句话说,我老一代的人,就是我的师父这一代,有很多人没见到过这个本子。这个本子当年在台湾,律航法师,国民党的一位中将,以后出家了,跟夏莲老学佛,他到台湾带了五、六本这个会集本,带到台湾,送给李老师。李老师一生弘扬净土,创办台中莲社,台湾才有这个本子。这个本子前面有一篇很长的序文,写得非常详细、非常恳切,梅光羲居士写的。梅老居士就是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师,李老师学佛就是跟梅老学的。所以看到师父写的序文,就在台湾把这个本子翻印,好像印了两千本,两次,一次印一千本,数量很少,知道的人也很少。& R0 y. a1 X1 Z& J; q/ o, q
  我很幸运,正在这个时候认识老师、亲近老师,跟他老人家学教。他把这个本子传给我,这个本子里面有他老人家写的注解,眉注,就注在经本上,是用毛笔写的。他在台中讲过一遍。那个时候就有人不赞成用这个会集本,老师恒顺众生,把这个本子收起来了,台中莲社内部流通。老师给我这本是他老人家讲经注解的本子,我能看得懂他的眉注,我看到非常喜欢,那个时候就想讲这部经,跟老师报告。老师说不行,你年岁太轻了,如果外面有这些议论出来之后,你还挡不住,叫我好好的收起来,等到缘成熟的时候再说。所以我在台北就改讲《楞严经》,这个本子就收回来了。一直到老师往生,那个时候我在美国,我把这个本子给同学们看,没有一个不欢喜。老师往生之后我印了一万本,就是老师注解的这个本子,眉注本,很多人不知道。因为当时讲这个经,我估计听众大概也不过就是五、六十个人而已,可能只有三、四十个人,所以知道的人很少。大家都喜欢,我们在美国就开讲这部经,所以我讲《无量寿经》,第一次、第二次都在美国、在加拿大。这样就传开了,传到台湾,传到国内,大家都喜欢。所以,当时在国外、台湾这些地区,就讲了十遍。1 v: O7 f" v0 e& p/ G7 t$ z
  遇到黄念老老居士,这个注解是刚刚写出来,未定稿,油印印的。油印现在人听不懂,那个时候有油印。油印我估计它不会超过一百本,因为一百本的时候那个蜡纸就不能用了,底版就不能用了。他带了一套到美国,我们碰头之后,他就把这套送给我了。我看了之后,我就问他,你有没有版权?他说你问这个话什么意思?我说没有版权,我在台湾翻印流通;如果有版权,我尊重你,我不敢动你的。他听了之后哈哈大笑,没有版权,欢迎翻印。这我就放心了,所以我们第一次给它翻印,印了一万本,精装一万本,未定稿。现在我们用的这个本子,他修订过十次,这是定稿,补充了一些东西,都是现代科学的新发现,他补充进去了,这成为定本。我们从未定稿的时候先后大概也印了五、六次,数量都很可观。这难得,太难得了!) h5 ^% s# B. T6 X  x' W. e  j
  老居士有智慧,大慈大悲,你看他为了有许多人反对批评,他用什么方法来注这个经?以经注经。他这个注解引用大乘经论八十三种,祖师大德的注疏一百一十种,总共一百九十三种资料,所以每一句经文他都说清楚了。我们这里看到他的,这个双括弧就是他引用的,《会疏》,日本祖师说的;《要解》,蕅益大师说的;《无量寿经起信论》,是前清彭际清居士的作品;小本是《阿弥陀经》;论曰,《无量寿经起信论》没有这个名词说论曰的时候,那就是《往生论》。统统注清楚了,不是我说的,佛说的、菩萨说的、祖师大德说的,免得人毁谤,免得人批评。这是他的智慧,这是他的苦心。所以这个《注解》是会集本,会集一切经论跟历代祖师大德的著作,字字句句都有根据、都有来历,不是他自己随便说的,这大家没话讲了。要不是这样,自己写出来时,你是个在家居士,你有什么资格来注这个经?毁谤的人就多了。这是真实智慧,善巧方便,给我们后人做榜样。那我们学习,学习这一部经,等於学习了全部的佛法,因为注解里所引用的,教下、贤首、天台、法相、三论全有,还有禅宗。宗门教下、显教密教,这个注里头几乎全了,学这一部等於学一部《华严经》。
% r# x# K  I  ]  n7 _3 T- a6 B  包罗万象的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经太长了。过去这些大德教我们学《华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8: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严》三次翻译,教我们学《八十华严》、《四十华严》,当中有一部分重复,去掉重复,一共九十九卷。这是《华严经》在今天这个世界留下来唯一算是完整的经卷。梵文的原本没有了,找不到了,这个原因我们在前面也都向诸位报告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的案例,大乘佛教到中国来,完全翻成中国文言,很浅显的文言。所以佛经比古文好懂,古文写得很深,文字很深,佛经文字没有那么深,也可以说是接近当时的白话文。为什么?便利大家,希望人人都能够看得懂,这是翻译者他们的用心。而且可以留传给后世,千年万世,意思都能看得懂,不会有误会,难得!所以让我们得到一个启示,好东西,外国的,值得流通的,留传后世的,都应该要用汉字文言文来书写。因为文言文不受时间限制,几千年前写的现在看得懂,几千年后的人他还看得懂,只要懂文言文。文言文学习,很多同修告诉我,不难。懂得这个,这上下三千年通了,往下面去也通了。值得留传於后世的,都应该用这种文字做载体。
' j! ^% k" ?. q2 p  黄老往生了,佛门很大的损失!这是在我的一生最后的一位大善知识,通宗通教,显密圆融。老人在世的时候,我每年都要至少有三、四次的见面,我到北京去看他,常常亲近他。最后一份遗教就是《净修捷要报恩谈》。他是在家里面,那个卧房也就是书房,房间很小,一张床铺,一个书桌,书桌旁边还不是书架,经书堆得很凌乱,这就说明老人很辛苦,没有人替他整理。那是什么东西?那就是他搜集的一百九十三种的资料。我看了很惊讶,我说:你老人家从哪里找到的?他告诉我:感应,这是佛菩萨送来的。不可思议!找都找不到,怎么会这么多?这个《报恩谈》就是在他旁边的小藤椅上,坐在那跟大家讲的,听众也不过就五、六个人,像聊天一样这种方式,很轻松、很自在,有说有笑。
. y( Y! A+ v+ _1 D" o2 U  这个东西有录音录像,可是那个时候的机器跟现在的机器不能比,所以音声、影像都不是十分清楚,时间也很长,整理非常不方便,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现在书印出来了。还有一个有声书,就是文字,在字幕上有文字、有声音,等於把老人所说的话复讲一遍。因为老人的话,应该是标准的北京话,很多地方人听不懂,他讲得很快,有的时候我们不能完全听懂。做这个有声书的人告诉我们,她自己告诉我们说,有些难听懂的地方听一百多遍,不听懂不敢写下来。一般总要听个二、三十遍,多的时候,这难懂的地方、难了解的地方,都听上一百多遍。这个东西完成了,流通於世,《报恩谈》它的书名叫《净修捷要报恩谈》。这本书可以把它看成佛学概要看,佛学概论。为什么?把整个佛法都说到了,也就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统统都在这里面,给我们做最精彩的、最简单的、最扼要的报告。你看了这一份东西,你对於佛教大概都能够理解了,而且是正确的理解,非常难得。我所接近的同学们我都劝他,今天我们非常非常幸运,这些东西我们上一代的人没见到,这一代的人有福,看到黄念老居士《无量寿经》的注解,这注解是集注,听到他的《净修捷要报恩谈》,还我们现在又看到海贤老和尚,二O一三年一月往生了,一百一十二岁,这一生给我们表法、给我们做榜样,让我们对净宗生起真正的信心,求生净土。这三样东西一定要读,这三样东西要多大福报你才能遇到,真难得。
( R/ @! c4 y4 V0 r8 ?0 m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这句经文,每一个人只要是遇到,依教奉行,没有一个不往生,真的是万修万人去。到极乐世界怎么样?『得不退转』,这个不退转是三种不退转全得到了,叫阿惟越致菩萨,在十方诸佛刹土都不容易。极乐世界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什么人?通常讲法身菩萨才做到,不是法身菩萨,念不退是做不到的,他可以做到位不退、行不退,念还是有退,极乐世界三种不退转。所以说『乃至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成佛,《华严经》上的妙觉如来。我们看下面念老的注解,「是故能生一念净信,将所有善根至诚回向,则随愿皆生」。往生极乐世界条件只有两个字,信、愿。真正相信,没有丝毫怀疑,这个信心怎么建立?有善根的人一听他就相信了,善根不足,还是得有善根,善根不足他有怀疑,有怀疑,这个经、这个注给我们帮很大很大的忙,因为你读到这个经、读到这个注,等於读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开示,帮助你断疑生信,它有这个好处。这些东西都是现代出现的,近代出现的,老一代的没见过,这就是俗话说我们的运气比他们好,看到了。一念净信,有信、有愿,决定得生,将所有的善根至诚回向,这「至诚」两个字重要,真诚到极处。回向是我不求人间的富贵,我也不求天人的福报,我只求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我们一生成佛,到极乐世界去就圆满了,一生真能得到。所以说随愿皆生。
: H, B( D1 t3 x  「如《会疏》所开示」,《无量寿经会疏》是日本的净宗祖师他们的注疏。日本人对於《无量寿经》确实下了功夫,留下来的著作二十多种,超过中国太多了。中国古大德《无量寿经》注解只有两种,一种是隋朝慧远法师的,跟我们初祖的名字完全相同,初祖是在庐山,这个是隋朝的慧远,净影寺,所以称为净影大师,他的注解流通很广;第二个注解是嘉祥师,都是唐朝时候的,就这两种,以后就没有别人在《无量寿经》上下功夫。日本二十多种。念老写这个注解,日本的这些资料他有四种,韩国的好像有二种,二、三种,这是国外的法师。《会疏》里面所说的,「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这个唯在信一念,这个难信,真正太难相信了。这有没有根据?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这个一念是说临终的一念,临终最后一念是什么?阿弥陀佛,十念一念必定得生,这一句话太难叫人相信了。
1 w4 w3 T& g: r& ?' o4 ]" j  所以十八愿,在日本,日本有本愿念佛,四十八愿它就要一愿,就第十八愿,完全就是依这一念建立这个宗派。所以有很多人来问我,这能相信吗?我说:你要读《华严》就会相信。他说:为什么?《华严经》里头有,一念就是一切念,一切念就是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8: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就会相信了。《华严》是圆融大经,经中之王,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是什么?这是讲到究竟处,一念就是一切念,一切念就是一念。你不懂这个道理,当然有怀疑。有怀疑怎么?多念,有时间就念佛,希望佛号在心里不要间断,心里只有一念,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没有杂念,没有妄念,这也是一念。这样解释大家容易懂,容易明了。所以它不依念多少。
5 j3 ?. K! K" Y! O2 U# a" `  那念多少还是有好处。信愿是往生的条件,有信、有愿就决定往生,念佛多少,那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你的品位高下。好像我们读书一样,你要是只有一念往生的,你到那边是小学一年级开始,从那念起;如果你念得多,你可以插班,你能插中学班,也能插大学班,都能插班。四土三辈九品,不是没有,有。虽然有,它又有个特殊,也叫人难以相信,确实有高低,分别得很严,但是待遇是平等的,这个难以叫人相信。什么待遇?通一个待遇,是用最高等的待遇,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等级最高的是等觉菩萨,在十地之上,等觉上面就成佛。换句话说,到极乐世界,我们就是真信切愿一念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享受、待遇是等觉菩萨的待遇。谁敢相信?谁是等觉菩萨?观音、势至,等觉菩萨;文殊、普贤,等觉菩萨。什么待遇?智慧、神通、道力都像阿弥陀佛一样,不成佛也成佛了。到极乐世界可以说你是相似佛,看相貌跟佛没有两样,阿弥陀佛威神加持的,不是自己修的,这占了这个便宜。阿弥陀佛无量劫修行的功德加持你,四十八愿加持你,这到哪里去求?( W6 X9 Q4 H( Y0 m8 m5 o
  海贤和尚给我们做了个榜样,这个榜样做得好。他活得那么长的时间,不是他的寿命,是阿弥陀佛加持的。我们在《永思集》里头看得很清楚,他多次见阿弥陀佛,也多次见极乐世界,所以他给我们证明,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慧远大师,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他一生见到极乐世界四次,没跟人说过。第四次阿弥陀佛来接引,才告诉大家。人家问他,极乐世界像什么样子?他老人家说,跟《无量寿经》所讲的一样。远公大师那个时候,净土三经一论只有《无量寿经》翻译出来,汉译的,其他的连小本《弥陀经》都没有翻出来,都是他以后的,他没见到,他只见到汉译的《无量寿经》,只见过这一种。建立净土道场,念佛求生也就根据一部经,就这一部《无量寿经》。% ]- ~2 y0 o' m0 q6 z3 s  G
  海贤老和尚为我们作证,我们相信他不会骗我们,他是真的不是假的。为我们作证,整个的来说,证明净土教不是假的是真的,这在佛门里不同宗派里头说。他没有念过书,他不认识字,一生他没有念过一部经,他也没有听过一部经,也没有听过一堂课,是个老实人。他的条件就是老实、听话、真干。师父怎么教,他就认真。师父给他剃了头,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告诉他一直念下去;又告诉他,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这个明白什么意思?恐怕他自己也不懂,但是他记在心头。明白是什么?开悟了。开悟怎么?开悟不能说。为什么?人家瞧不起你,说你是农民出身,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你要讲经教学说法,人家说你胡说八道,你胡诌的。所以师父,你看,师父就知道,知道他将来有成就。8 A1 ?" ]  D( U. \, r; Z
  我们看到他一生,不难看出来,他应该在二十五岁开始念,日夜不间断,晚上除睡觉,醒过来佛号又接著,心里真的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念头。这一般人很难,他能做到,他听话,他真干。这样的人,我们知道历朝历代念佛,无论是在家出家,用这种死功夫的人,大概三年都能功夫成片。所谓功夫成片,就是清净心现前,确实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到这个功夫。功夫到这种程度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来找你,或在定中,或在梦中,你会见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告诉你,你的寿命还有多长,告诉你,等到你命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你往生,等於说授记。你自己会安心,极乐世界已经注册了,那有名字了,你会很欢喜,会非常精进,不再怀疑了。有很多人,这我们心里能想像得到的,遇到这个机会就抓住不放,向阿弥陀佛要求,我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佛很慈悲,就会答应,告诉你,好,一个星期我来接引你,三天我来接引你。真的,他就去了。那不是短命,那是他有寿命不要了,这很聪明的人。
4 [% d/ ^# O4 k- o* C  还有一等人,知道娑婆世界(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修行一天,有人说可以抵得极乐世界一百年,这里快!这是什么?大起大落,堕落得也快,起也快,这是一个机缘,你要禁得起考验。这边也是有好处,这边的恶缘多、障碍多,这都是来考你,天天考试,考不过的时候你就堕落了。所以它快,提升得快。极乐世界一切都顺利,你的贪瞋痴慢起不来,都被阿弥陀佛加持,佛力给它伏住,慢慢在极乐世界断掉,没有经过考试,慢慢断掉。所以这里也不是不好,要真正禁得起考验,顺境没有贪恋,逆境恶人不起瞋恚,真正是让自己在这个境界里头修成清净平等觉。所以他成功快,几年当中,十几年当中,就提升得很高。# A8 j3 K9 h; U7 j( b9 |$ N
  如果平等心现前,平等是什么?不计较了,不分别了,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没有男女的分别,没有好丑的分别,没有高下的分别,没有我人的分别,生方便有余土。在极乐世界是相当长的时间,这什么?你看几年就提升上去了。再向上提升,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只要修成初住,佛法净宗讲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六根在六尘上,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如如不动,明了,不是麻木不仁,样样都明了,样样都清楚,心里不起一个念头,就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别的念头,上上等功夫,生实报土,叫理一心不乱。所以念佛功夫的浅深是往生极乐世界品位高下。我们是不是有心去求?有心去求求不到,这不能有心,你就得到了,自然得到。所以有一等人,他等临命终时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品位,这是一种人,一类的人。
, I* k) n5 Z  @! I6 D4 S  老和尚,海贤老和尚的师父给他说这句话意思很深,「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智慧、神通得到了,有时候现了一现,还没有让人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8: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还没想到,偶尔露一点点,那个露也是不得已而露,帮助大家度过这个难关。老和尚住在那里那么多年,当地人都说风调雨顺,没有灾难;老和尚走了,那个地方有灾有难了。所以居民就怨老和尚这些学生,你们没有修行,你看老和尚在,我们这里不遭灾,你们没有修行,带来灾难。这些给我们做榜样。我们相信,老和尚二十五岁前后左右得功夫成片,三十岁得事一心不乱,顶多四十岁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他什么都知道。老和尚的谈话当中,曾经露过一句,他说「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说。这一句话不能随便讲,随便讲叫大妄语,大妄语的果报是无间地狱。这就透出这一点,懂得的人、内行的人知道,外行人觉察不到。由此可知,四十以后,能够活到这么长的寿命,一百一十二岁,全是阿弥陀佛加持的。所以佛多次,他要求,多次要求佛带他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告诉他,你修得不错,修得很好,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给佛门弟子做个榜样,特别是给净宗同学,念佛求往生的人,做一个好样子。所以他的寿命是延长的,是表法的,这我们一定要知道,表得真好!+ Z8 r1 B: L8 ]# U' V
  应该我们能够推想得到,阿弥陀佛一定告诉他,因为他要求次数太多了,什么时候我来接引你?你能够遇到一本书,这本书叫《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遇到这本书,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他。所以他天天盼望著有这本书来。我们想像到,老和尚的信徒很多,常常带东西送吃的东西给他,不会带书给他,因为他不认识字,一生没有看过一部经,所以不可能带书本给他的。在二O一三年一月,就有一个人真的带了一本书,所以老和尚一看这个徒弟来了,带了一本书,就问他,这什么书?他一说这书名,老和尚非常欢喜,好像得到宝贝似的,马上回去把他最心爱的海青大袍穿上,搭衣,告诉大家,他拿著这本书请大家给他照相。这个举动,他的信徒、他的徒弟告诉我们,老和尚一生没有过,都是人家请他照相,他不会拒绝,主动要求照相这是第一次。你看拿到这本书之后照了相,第三天就走了。晚上走的,白天还干一天工,在菜园里头整地、拔草、浇水,干了一天,晚上走了,没有人知道。这给我们做好榜样。0 E- E* K0 y& W( U+ a! C
  这本书里头主要内容是讲什么?就是为我们辩别,说明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是真的,不是假的。反对会集,说会集是不如法的,他引经据典,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他说会集这桩事情不是从夏老开始的,佛经到中国翻译的时候就有会集本出现,那个时候不叫会集,叫合经,二种、三种合在一起叫合经,合经就是现在我们讲的会集本,给我们证明,引经据典举出许许多多证据。这没话说了,现在大家不谈了,老和尚这样一给大家做证明。我们看到老和尚一生行谊,深深体会到应该怎么修,一句佛号,万缘放下。在这个世间一切随喜,「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普贤菩萨说的,老和尚做到家了,真做到了,做好样子给我们看。一生得大自在,真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没有听说老和尚一生生过烦恼的,批评过什么人,没有。见到别人过失不放在心上,不放在口上;见到人的好处,赞扬,劝人向他学习,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学习。8 s- D+ ~( R) ?* I7 S9 B! X7 E
  下面《要解》,蕅益大师《阿弥陀经》的注解,这里面说,「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也决定得生。这个里头蕅益大师讲的十念、一念,十念是经上说的,一念是蕅益大师说的。这个一念,蕅益大师在净宗祖师大德当中大家赞叹到,他的《要解》写得太好了,印光大师说,即使古佛再来,替《弥陀经》写一部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种赞叹就等於他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自己来解释的。我早年住在新加坡的时候,新加坡有一位讲经的法师,我们也常常在一起聊天,也算是好朋友,他是我们老前辈,他大我十岁,问我这句话,印祖这个话是不是说得太过分?我告诉他,印祖说得恰到好处,没有过分。我们要相信!有信,有愿,最后临终一句是阿弥陀佛,这个人决定得生,何况平常都念,念佛功德还得了!- ^- Y' v( L2 |2 `
  下面说,「若无信愿」,对於极乐世界有怀疑,信心不足,「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没有信,信有怀疑,愿不踏实,那佛号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佛号是管往生品位高下的,往生条件是信愿,你没有信、没有愿,不能往生。佛号虽然是没有白念,只能算是来世的善根,这一世不能结果,这个道理要懂。「中日两国大德」,蕅益大师是中国祖师,《会疏》是日本祖师说的,中日两国的大德「万里同风」,想法、看法、说法都相同,「同以信愿为往生之主因,皆是人天眼目」,我们要相信,我们要接受。& m/ _- p; @  |* _
  「又《弥陀疏钞》亦曰」,莲池大师的,明朝末年人,也是净土宗的祖师。《疏钞》里头说,「但有愿者,无一不生。方知愿力,如是广大,焉可不信,焉可不愿。」莲池大师劝我们,这都是佛教里了不起的大德。莲池、蕅益那个时候,蕅益大师晚一辈,他学莲池大师,莲池大师已经往生了,著作在世,他依靠莲池大师的著作,就是今天我们看到《莲池大师全集》,做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像孟子跟孔子的关系,孟子是孔夫子的私淑弟子,就是说孟子那个时候,孔老夫子过世了,但是著作在,他学他的著作,有疑问的时候向夫子的弟子们请教。弟子们那个时候还有不少在世的,孟子所遇到的。私淑弟子,在中国孟子是第一个人,佛门里面做私淑弟子,蕅益大师也是第一人,非常难得。他这里头的话,莲池大师的话,方知愿力如是广大。有愿决定有信,有信不一定有愿,有愿一定有信。所以说愿力,信就包括在其中,包括在里面。这个力量大,这个力量能感应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你。% F, T8 Q; K! V
  莲池跟蕅益大师这两位大德,蕅益是出生在明朝,往生那时候是清朝了,这两个人是净宗的传人。那个时代禅风特盛,净宗衰没了,所以莲池大师的《疏钞》完全是用《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架势出现,里面就用《华严经》来注解《阿弥陀经》,把《阿弥陀经》提升到《华严》,跟《华严》平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8: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净土宗兴旺起来,这个功德不可思议。《疏钞》的内容太丰富,一开头十门开启,跟《华严》一样讲十玄门,《华严》有十玄,《阿弥陀经》也有十玄,肯定《阿弥陀经》就是《华严经》的浓缩。所以,以后到清朝这些大德都赞叹,《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又说《华严》是大经,《无量寿经》是中本经,《阿弥陀经》是小本经。说得好!一点都没说错。世尊末法九千年,这九千年,我们现在是第二个一千年,末法第一个一千年过去了,现在是第二个一千年,今年好像是四十三年,佛的法运末法是一万年,还有八千多年,将近九千年,这些众生全都依靠《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得度。不是这个法门,那就要断烦恼证菩提。烦恼断不掉,过去行,现在高科技有这发展,带给你的烦恼你没办法断掉,只好找一个可以不断烦恼能成就的,那只有净宗信愿持名这一个法门。
' n6 |+ M8 j% E; z  我们年轻的时候,因为入佛门是从经教入门的,对经教特别欢喜,方东美先生介绍的,我跟他学哲学,他介绍我佛经哲学。佛经哲学是什么?《大方广佛华严经》,从这入门的。学佛之后,正式皈依之后,忏云法师劝我修净土,那一年我三十岁;李老师劝我修净土,这都三十多岁的事情,我都没有接受。不反对了,以前是反对,这不反对,但是我不肯修学这个法门,还是搞大乘经,讲《华严》、讲《法华》、讲《楞严》,讲这些大经大论。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我就忽然想到,我们年轻人最佩服的文殊菩萨的智慧、普贤菩萨的德行,我们非常仰慕。在《四十华严》三十九卷里面看到,文殊、普贤都是往生极乐世界成就的,感到非常惊讶,读到这个经文就寒毛直竖!这才认真反省,回过头来想一想,那个法门断烦恼不容易,断不了,还是这个法门正确。特别感谢李老师、感谢忏云法师,这两位大德都往生了,都过世了。所以说信多难,信愿行太难了!有信、有愿保证往生,念佛多少没关系。但是用念佛的方法伏烦恼,这个重要。
6 }* c% t9 d0 }! F3 T  往生之后下下品往生,谁说的?莲池大师说的,蕅益大师说的,有人问他,你老人家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什么样的品位你就满足?他们两个答,凡圣同居土下下品我就满足了。好!何必去争名位?争名位还是一个妄念,还没有断清楚,那是障碍,品位的障碍。统统放下,品位也放下。极乐世界是什么世界?平等世界。这个好,不去竞争。这个世界从小就学竞争,咱们要把这个习气除掉,要一生做到於人不对立,於人无争,於世无求。有缘,遇到的事情是好事,利益众生的去做,全心全力去做;没有缘不去攀缘,不要去找,这就对了。一生,我们相信佛菩萨安排,包括寿命也是佛菩萨安排。我的寿命我很清楚,四十五岁,佛菩萨安排到今年,你看又加了一倍,还不走;不是我不想走,我天天都想走。《无量寿经》念熟了,你就晓得极乐世界太好了,超乎我自己想像之外,这个地方怎么能不去!海贤老和尚等了九十二年,佛来接引他,我现在天天也在等,等佛来接引。
  Y: A" A: P' G4 }% c" h  所以愿力里头包含清净信心,要相信,要发愿。「修净业者,於本经之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后面就念到了,三辈往生、往生正因里头,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是什么心?在这个法门里面讲,真信、真愿就是无上菩提心,为什么?你作佛去了。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的,亲近阿弥陀佛,专念是亲近阿弥陀佛。我们也学莲池、也学蕅益,凡圣土下下品往生就满足了,我到极乐世界,从小学一年级读起,好!扎根扎得牢。极乐世界无量寿,没有生老病死,你说这个多好,一向专念。「与《小本》之信愿持名」,这信愿持名四个字,蕅益大师在《要解》里说的,「实应刻骨铭心,不可暂忽。」这是念老劝我们,要把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要解》里头信愿持名,不能丢失,念念提起,就这句佛号一句接著一句,这一生功德圆满,决定生西方。尤其是不可暂忽,忽是忘掉、疏忽了,暂是暂时,这是我们用功的地方,不可暂忽。暂忽的人很多,常常念著念著忘掉了,想起来接著再念,不要让它中断,这是功夫。办什么事情都不妨碍,需要用思考的可以暂断、暂停,工作做完之后,一切放下,佛号提起来,这就对了。像海贤老和尚,他的工作是种地,种地是劳身,劳动身体,不需要思考,他的佛号在工作当中不断。这些地方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5 t0 g, ]" ~6 w7 V3 V
  底下这一段,引用的是《无量寿经起信论》,这是一个注解,《无量寿经》注解,乾隆年间彭居士,就是彭二林,彭际清,他的著作。这个人,佛门在家大德,通宗通教,显密圆融,也是个才子,以童子的身分考取进士。童子的意思,没有超过二十岁,十八、九岁考中进士。这才子一生没做官,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相当於现在的国防部长。所以他也算是高干子弟,家里富有。所以一生不要他赚钱,他也不想干事情,也没有做官,跟儒释道的缘很深,天天跟这些人,儒释道三家这些长老们,混在一起。所以他儒释道都通,而且有很深的造诣,这个《无量寿经起信论》就是他对《无量寿经》的注解。经是用康僧铠的译本,魏译本,康僧铠的本子。但是他把康僧铠的本子节录了,他做了一个节本,这也在九种本子里面的一种,节本。他不是会集,是节本,节得很好,读起来很顺口,让人很喜欢。他又把它做个注解,就叫《起信论》。6 I) m( z6 |: q5 E7 L( v3 ~
  这里头说,他说,「亦明」,也说明,「一念与至心回向之旨」,说明一念、至心回向,它们的宗旨是什么。「论曰」,下面是论里头的文,「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这是经文。「行者诚能一念信入」,行者是修行人,学这个法门的人,诚能是真正能,能什么?一念信入。一念,不杂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怀疑,真相信,真发愿,叫信入。「何须更论种种功勋」,那就不必去计较了,功勋都是说一般的,我们要广积功德,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不需要了,不要有这种念头了。老老实实,就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他的师父教他一直念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8: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可以了,就成功了。那一定要对老实人,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记住,尤其是年轻人,老实、听话、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就。老实,不肯干,这不行;老实,不听话,也不行。一定要具足老实、听话、真干,他才会有成就,要不然他的一生就空过了。, F  L# w: v$ X% C# D3 H% |
  底下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无二念」。一切众生包括九法界,流浪生死就是轮回,六道轮回出不了,生生世世都在六道里头打滚。惟此一念,这一念什么?一念错了,这一念里头没有信愿持名,这就错了。这一念里面要具足信愿持名,他就脱离六道轮回,到极乐世界去作阿惟越致菩萨。在我们这个本子,阿惟越致菩萨是四十八愿第二十愿。我们接著看下文,「乃至发真归元,成等正觉,唯此一念,亦无二念。」这是讲菩萨修行,发的是真,真是什么?真心,自性。所以真正学佛,真正想不再干轮回了,我这一生决定到极乐世界去,我常劝同学,要从现在起用真心,不能用妄心。真心是什么?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诚是什么?《大学》里面解释得很好,什么叫诚?「毋自欺也」,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这就是诚。能不自欺,自然就不会欺骗别人,一真一切真,为什么?我不想再搞轮回了。你喜不喜欢这个六道轮回,喜不喜欢现在这个世界?你要是不喜欢,那你就用真心。为什么?这个世界是妄念造成的,真心跟这个正是一服对症的,对症下药,就是用真心,就是老实,老老实实做人,欺负也没关系,也无所谓。海贤老和尚所表现的我们要学,别人打他、骂他、羞辱他、责备他,他老人家一笑了之,没放在心上,业障就消掉了。等大家搞清楚了,原来过去是冤枉他,对不起他,他没有计较,一笑了之。没有得失,念念想著这些苦难众生,如何帮助苦难众生。
7 h3 Q1 k& y8 E8 R3 o  我们提倡汉学,劝人学汉学,目的是什么?我们自己的认知,汉学是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根源,只要这个东西兴旺起来,这个地球上的众生可以离苦得乐。为什么?汉学里头有真实智慧,是真实的正能量,人只要有智慧就能够解脱。这是几千年来,至少我们历史记载的三千年、五千年,五千年是从伏羲氏开始说的,如果从黄帝文明的迹象已经很鲜明了,三千年。古圣先贤,这是老祖宗把他们真实智慧,他们的理念、方法传给后世,写成文字保留到今天。我们感谢前清乾隆皇帝,做了一次整理,编成一部丛书《四库全书》,让它不会再散失了。这部书现在存在,没有人去念它了。我们迫切需要的,是要找会念的人、会讲的人,把它讲清楚、讲明白,再写成白话文。白话文是普及,只要这个东西根在,学文言文,世世代代都有这些人,他们来负这个责任。写成白话文可以传二百年,二百年之后又要重写,为什么?那个白话文现在人看不懂了,当时人看不懂,所以又要重翻。那省事呢?省事就是大家一起学文言,那就省事,《四库》原书人人看得懂,这个就好了。
3 t; m) A( d, W; g0 F4 f- W$ h  所以中国三代就讲求、就推广,书同文,车同轨,这是什么?这是文化统一。夏商周政治没有统一,政治统一是秦始皇,政治统一,前面都是文化统一。夏商周是个代表,一千八百年,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这三个时代一千八百年,文化统一。言语,现在我们叫方言,那个时候是每个国家的国语。你看周朝的时候,这历史记载,八百诸侯,中国这一个地区八百个小国,每个国都有它的语言,没有文字,文字统一了。像现在欧洲,欧洲为什么不能统一?是因为它每个国家有文字,它统不起来,它要没有文字的话会统一,它就是有文字。文字是什么?统统都是拼音的,所以都不是最好的载体,最好的载体在全世界只有中国一家,这一家就是汉字文言文。欧洲的汉学家告诉我们,全世界将来统一,要像中国夏商周那样的统一,为什么?避免国际之间的战争,国际战争永远不会爆发。他们想得很有道理,一千八百年做出的榜样,这个我们要吸取,是一桩好事情。用什么方法?还是用汉字文言文。
- c  N7 I$ r; l0 e  i; t7 F  今天我听到我们同学的报告,他们现在学习汉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九千多个字,他们学的进度很快,告诉我,一天至少,少的可以学五十个字,多的可以学两百多个字。一天两百,十天就两千,所以很容易!就是一天五十个字,十天就五百,一百天就五千,不需要一年,这个根就扎下去,不是个难事情。我从前的想法,还是希望是幼稚园、幼儿园,从三岁开始到五岁,三、四、五岁三年,把文字学,这九千多个字,都能认识,都会背,都会写。小孩让他学写字,会写、认识、能读,那个根好,根深蒂固。要知道,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到清朝末年,小孩从小都是这样学法,所以他那个社会很容易就安定、就和谐,社会风气良好,根深蒂固。民国疏忽了,钱穆先生过去在韩国有一篇讲演,谈到教育问题,中国教育最大的缺失是学西方的。这是民国干的事情,民国以前没有向西方学习。教育向西方学习,造成今天社会动乱,甚至於连中国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不敢承认,都不愿意接受。你说老祖宗要知道这个现象,我相信都流眼泪。我们不能不努力,让大家都省悟过来,都觉悟,都干了,我们就可以不干了,我们老实念佛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好。4 {. g9 O& `% G$ C  r. Q% n* v8 i
  所以末后引用《大智度论》,这是三论宗必修的课程,「《大智度论》云:行般若波罗蜜者,一念能数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山微尘。」这是《大智度论》里面一段论文,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行般若波罗蜜者,这是大乘菩萨。这是释迦牟尼佛教学,要从他一生教学来说,这是大学课程。阿含是小学,方等是中学,般若是大学。释迦牟尼佛的阿含,小学,讲了十二年;中学讲方等,八年,加起来二十年,二十年是扎根教育。然后讲般若,般若是他主要讲的,智慧,大乘菩萨主修的,讲了多久?二十二年。你看,一生讲经四十九年,般若这个阶段就占二十二年,几乎是一半。后面八年那是研究所,讲《法华》,叫成佛的《法华》,把菩萨再提升,成佛了,都拿到博士学位了。这释迦牟尼佛一生,他是教育家,他办的是学校。但是没有校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8: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学校是游牧民族一样,不定在什么地方。不要学校的校址,我们现在能体会,避免很多麻烦,让每一个学生一心专注,万缘放下,心地里面真的都能修成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佛做到了。
+ V2 k% w1 E4 M/ o1 D  这些大乘菩萨,你看他的智慧,一念,这一念有多大的能量?能数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山微尘,就是他能够数数,知道。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区,我们这个大千世界,释迦牟尼佛他的教区,数目字是什么?是大千世界这一切山,山是微尘聚的,是微尘堆起来成山,到底有多少微尘?他知道,一念之间他就知道。用这个来说明一念的能量。实际上讲还不止,这是一尊佛的教区,应当是什么?应当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就是遍法界虚空界有多少微尘,他一念都知道。我们学佛学什么?要学这一念。这是什么?本能。佛有的我们全有,不要羡慕他,我们全有,只是他已经开发出来,我们现在就像矿一样,还没开发。我们有,只要把这些障碍除掉,放下了,自性的本能就现前。像惠能大师一样,你看他开悟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德能,这一念是无量德能里头的一种。你就可想而知,在佛的果位上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是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是一个大千世界,是遍法界虚空界,这个我们要知道。
: }5 z. H, W) G9 ]7 b  「一念之力,不可思议。如是念佛,即念是佛」。如是念佛,那个念头就是佛,妙!念头就是佛,真的吗?真的。为什么?佛从念生的,你不念,哪来的佛?常寂光里面什么都没有,念什么现什么,念佛它就现佛,念菩萨就现菩萨,这叫常寂光。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们跟佛本来就是通的,像现在电网一样,互通的。这个电网可大了,世间没有东西能跟它相比,因为他一念是全宇宙。一念多长的时间?这个要搞清楚,不能含糊。现在我们讲的一念,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对话,给我们讲的一念。凡夫起心动念,动了一个念头,佛就问弥勒,这个念头里头有多少念?就是微细的念头有多少,聚集在一块我们能感觉到,分散的时候我们没有感觉?弥勒菩萨说,这一弹指,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三十二亿百千念。一弹指,单位是百千,三十二亿乘一百千,百千是十万,乘出来之后的数字是三百二十兆。这个念头速度太快了,我们没有办法感觉到,一念就是一个画面。8 Y* \9 O8 A$ M% l4 x
  我们一秒钟,现在科学用秒做单位,一秒钟能弹多少次?有人告诉我,可以弹七次。我相信,年轻,体力很壮,动作很快,他能弹七次,三十二亿百千念再乘七,这个地方三十二亿百千念是三百二十兆,再乘七,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这样高的频率,我们没有感觉,这是现在科学家发现的,跟佛讲的一样,说明佛经不可思议。佛怎么会知道?佛是从定功,大定里面所见到的,他一眼就看到了,就是一念。你看看一念是讲的这个一念,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那叫一念。那一念,你对於释迦牟尼佛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星球里面,所有的山碾成微尘多少,你全知道,这么大的能量!这一念之力,能量不可思议。
$ O/ n" q( Y) Y  「如是念佛,即念是佛」,念就是佛,这个我们完全能接受,没有怀疑了。为什么?相由心生,心就是念头,我念佛,佛就现前,念什么现什么。真的是「非内非外,无缚无脱。尽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无一芥子许不是无量寿佛现身说法处」。佛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佛都没有离开,也就是说明我们的自性起用没有离开,我们念头想什么,外面境界变什么。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灾难发生,科学家的成就肯定会把念头这个问题的答案找出来。现在是物质是什么搞清楚了,念头是什么没搞清楚。物质是从念头生的,是念头产生的幻相,完全是假的,跟《般若经》说的一样,「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就在我们面前,频率太快了。我们的电视一秒钟一百次的生灭,我们自性起的这个作用一秒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我们怎么会知道?
, Z/ J' D, F5 d* Z  底下的结论说,「尽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无一芥子许不是无量寿佛现身说法处。乃至离即离非,顿入如来大光明藏。」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一点都不假,这个才是真的。科学家做不到,但是他能够在仪器里面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知道,念力的能量太大了,无法想像。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善念,不要恶念。善念,第一个身心健康,什么样的病痛念头都能治好,不要靠外头,只要好的念头,没有一念不善,你的身心自然健康,这一点重要。我们大家的念头都善,我们这个地区没灾难,隔壁地区有灾难,隔个几十公里有灾难,这个地区也不会有灾难。谁主宰宇宙?谁主宰一切法?念头。「一切法从心想生」、「相由心生」,佛说的,真话,不欺骗我们。如来大光明藏就是法身,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都在其中,没有丝毫感觉。我们见的这些相,见色闻声,是大光明藏所现,阿赖耶识所变,阿赖耶识把这个境界相扭曲了。如果我们不用妄心,用真心,那就是自性所现的,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你就看到了,自性所现的;扭不过来,是阿赖耶识所变的,心现识变。《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唯心所现是一真法界,唯识所变是十法界、是六道轮回,这真相告诉我们。我们如果搞清楚、搞明白,相信,信愿就真了,一点怀疑没有了,跟极乐世界就通了,信息先通。
+ }: W( L7 J& z! k5 Q1 \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6 L, i0 L% s' @4 f, k

/ U+ v% A% Z" R& L7 ]
1 H/ e  }# }# e& {!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7 05:53 , Processed in 0.0816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