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30 14: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为了对有情引发悦意可爱相,爱执一切有情犹如一子。这“悦意慈”是前三者的结果,由悦意慈就能引发悲心。
5 A6 Y: W1 n8 H% B, ^' F- p【欲与乐慈及拔苦悲,因果无定。】
+ O+ g. @ Z. H9 L. t2 n6 X5 x- b: H“与乐慈”是想给予有情安乐的心,“拔苦悲”是想拔除有情痛苦的心,二者不决定谁是因谁是果。换言之,可以由慈生悲,也可以由悲生慈。比如:对某人生起悲愍心,见他缺乏安乐,也会生起想给他安乐的慈心;以慈爱心见他受苦,自然会生起想为他除苦的悲心。% [' ~$ w+ z' V$ o f5 m% K# K* N
须知,“与乐慈”和“悦意慈”侧面不同,悦意慈是悲心的因,而与乐慈和悲心因果不定。& l# P- W, W2 p
【故知母等三种所缘,即是与乐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于此中当勤修学。】& W3 B1 e( q E
所以,知母、念恩、报恩这三种所缘,是与乐慈和拔苦悲的根本或所依。因此,对这三者应当精勤修学。
2 o6 @% ` }0 |% A. o以上以理决定了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是引生悲心的殊胜方便。; l l: ~ e6 h% v
巳三、观有情为亲人窍诀之出处
$ a7 A3 q1 P5 S# l5 X【又发心因,修诸有情皆为亲者,是月称论师及大德月[3]、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7 k$ Z- k) y2 N3 i: B; c
“观修有情为亲人”这一发心之因,是月称论师在《四百论广释》、大德月在《弟子书》、莲花戒论师在《修次中篇》等中所宣说的。0 T7 b, V* V' Q# Z$ L
比如,《四百论广释》中说:“思惟一切有情从无始来,皆是父母等眷属,为度彼等故,能入生死。”《弟子书》的教证下文将引用。
2 Z. O( b6 F7 a1 r辰二、增上意乐与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分二:一、设问 二、解答 3 J/ S, O, Z4 H4 \9 C3 c |7 d
【增上意乐及以发心为果之理者。】8 ?- n& ^, T$ P4 M$ n; h3 X, K
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是悲心之果。, P+ K" I G4 e& h; Q2 H$ P
巳一、设问* v, r) `5 m8 N+ ^
【由其如是渐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发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于此添增上心?】
: {; r2 C3 o- K/ U) C如是渐次修心,若生起了悲心,就能引发为利有情希求成佛的心,以此便足已,为何在修悲之后,还要加修增上意乐呢?
( y" f e" y4 \. F- v巳二、解答分四:一、虽具大悲但没有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二、以比喻显示增上意乐不同于声缘悲心 三、故在此中间应生起增上意乐 四、发菩提心为增上意乐之果( }( X. L$ j: }/ f8 i, N
午一、虽具大悲但没有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 R% A8 z% w5 O W4 M3 [% \ @
【欲令有情得乐离苦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皆有之,若自荷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则除大乘决定非有。故须发此心力强胜增上意乐。】1 l1 O( }* q1 b/ g
欲令有情得乐离苦的慈悲二无量心,小乘的声闻独觉也有,但如果是亲自担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的重担,则除了大乘之外决定没有。因此,必须引发这种心力强胜的增上意乐。
. U6 K& v! a1 H3 `: `9 @! J午二、以比喻显示增上意乐不同于声缘悲心 ! H L7 g& u$ a2 K8 T) ~
【是故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乐、云何离苦,非为满足。须自至诚,荷此重担,故当分辨此等差别。】
* n# @+ G3 b5 |* o0 \$ h所以,仅仅忆念如何给予一切有情安乐、如何让他们远离痛苦,还不足够,必须以至诚心亲自担起这个重担。因此,应辨别一般的慈悲无量心与增上意乐的差别。3 ^: e& q# T6 [9 G) n% ]. j
【《海慧问经》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长者,惟有一子,可悦可爱可惜可意见无违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娱,堕不净坑。”】
. i; r* J" ^8 {: o《海慧请问经》中说:海慧!譬如有一位商主或者长者,只有一个独子,非常悦意可爱、让人怜惜,谁见了都不会讨厌。但孩子幼稚,在玩耍时,掉进了粪坑。
: N1 s# L( w9 m& x9 P6 L, N【“次其童子若母若亲,见彼童子堕不净坑,见已虽发号哭忧叹,然终不能入不净坑拔出其子。”】& d3 @. y y* q. z' N R
童子的母亲和其他亲属,看到童子掉入粪坑,虽然大声号哭,悲伤哀叹,但终究不能跳入粪坑,亲手救出孩子。
) _% c% ]# ~6 A% d$ J# @, \【“次童子父来至其所,彼见一子堕不净坑,见已急急举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爱顾,全无呕吐,跳不净坑取出其子。”】
; `6 {: S# B, _& F2 Y1 S然后,童子的父亲走来,见孩子掉进粪坑中,即将淹死,他内心焦急、举止慌乱。为了救出孩子,全然不顾肮脏、呕吐,而纵身跳入粪坑,直接从粪便当中救出孩子。
4 E' t$ Z# ~* K' ~9 A# ?* V下文说明比喻相应的意义。+ p! I" Q: _ Y; |
【此说三界为不净坑,独爱一子谓诸有情。若母若亲者,谓声闻、独觉,见诸有情堕生死中,忧戚叹嗟然不能出。商主、长者,谓诸菩萨。法譬合说。】5 {1 K' u! M3 T
不净坑,比喻三界;一心疼爱的独子,比喻一切有情;母亲与其他亲属,比喻声闻独觉;虽见童子掉入不净坑而号哭忧叹,但终究不能救出童子,比喻声闻独觉见到有情堕在生死苦海中,虽然内心悲伤哀叹,却无法救拔;商主或长者,比喻诸菩萨。0 |, w+ e+ x4 J8 J
“法譬合说”:意义对应比喻宣说。
( D* E, S2 F* o' B' c; o7 o1 r8 w- f【又说独一爱子落不净坑,如母之悲,声闻独觉亦皆共有。】# j f) O& O3 z( H, E" ^; C. s
又说,像母亲那样见到爱子落入不净坑而生起的悲愍心,声闻独觉也有。
! i0 S* `; Y. [( i) u4 y C午三、故在此中间应生起增上意乐
' {: J# b$ p- S: _3 p1 T【故依悲愍,当发荷负度众生担增上意乐。】; [) H5 X3 {% r; E! l! j
所以,应当依悲愍心,进一步发起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4 o! i% O5 E: m! f3 o# e; {
《大乘庄严经论释》中说:“虽然见了某种有情痛苦,也具有慈悲,但远离了救拔苦难的事业修行之门,这并非大悲,如同诸声缘对一切苦恼有情也具有悲心,但不作拔苦的修行。诸菩萨尽轮回际对一切有情成办利乐,因此可谓是具大悲者。”
! s8 S! R6 B6 Q9 R. v/ O8 Z2 r午四、发菩提心为增上意乐之果
$ X _6 U6 y( f) w2 c【如是若发度有情心,然我现时不能圆满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证得二罗汉位,亦仅利益少数有情,利亦惟能引发解脱,不能立于一切种智。】4 P% x8 D S% Z8 N
虽然发起了普度一切有情之心,但我现在无法圆满地利益一位有情;不但如此,即使证得声缘阿罗汉果,也只能利益少量有情,而且所作利益只能让有情解脱生死,不能将他们安立于一切种智。
; v. D( v) F; Y3 e经中说:“自未得度,不能度他;自未寂灭,难令他寂;自未调顺,岂能调他。”凡夫和声缘都未证入初地,尚且无法将众生安立于登地,何况大安乐的佛地。: Q' B& |4 Z6 `) O4 V* W
【故当思惟无边有情,谁能圆满此诸有情现前、究竟一切利义。则知惟佛方有此能,故能引发为利有情,欲得成佛。】
, _, F& p5 \8 _0 F# u因此,要思惟:对这三有中的无边有情,谁能圆满他们暂时、究竟的一切利义呢?思后便知:只有佛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为了利益有情必须成佛,由此便能引发为利有情誓愿作佛的菩提心。5 E+ B( ]& }/ C9 n
《大乘庄严经论》说:“尽于未来际,普及一切生,恒时利益彼,是说皈依大。”(在十方三世一切世间中,唯有佛能彻底遣除一切众生的所有危害,并让众生获得一切世出世间的圆满,故承许佛是大皈依处。)又说:“成就第一义,出离一切地,于他得尊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