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毁经成哑巴 忏悔敬奉得康复 % J" @9 [( E. d1 F0 m
文章来源:许添诚集《金刚经持验录》
! @( V) l+ }9 R5 u% s3 H6 C 毁经而哑的勾龙义
) x, e: l3 |/ x' } 勾龙义,唐朝阆州郪县人,以粗活谋生。
8 f, N! F% d6 V E$ r3 P, \3 J 长庆年间,有一天他的朋友生病,龙义前往探望,看到书写的金刚经置于桌上,他无故将经卷毁坏丢弃。返回家后,马上喑哑不能言语,屡经医治,仍然无效,他愚昧无知,竟不知忏悔。 8 Q2 G j' D; k+ U
过了五六年,龙义偶然听到邻居持诵金刚经,这时他才醒悟,心中惊惕自责:“从前毁谤此经,以致喑哑。假如现在忏悔,并且终身敬奉,不知道能不能再说话?”
' g# @9 h+ r: v+ D) U0 S$ l8 l2 ? 此后,每当隔壁传来诵经声,龙义就贴靠在墙壁上仔细静听,并且默默地忏悔,洗涤以前所造的罪业。 7 H* z- q9 i3 N' @% x
过了一个多月,龙义偶尔进入寺中,看到一位和尚,龙义向他顶礼,和尚问他有何事?龙义指着自己的嘴吧,和尚拿了一把刀在他的舌下割了一刀,龙义立刻就能说话。和尚念金刚经给他听,声音和邻居的诵经声完全一样,龙义向和尚再三的致谢。
1 L* l$ g. T) K- {7 ]2 \ 后来龙义再访该寺,却不见那位和尚,他看到壁上须菩提尊者的圣像,正与那位和尚的面貌相仿佛,这才知道先前所见的和尚,正是须菩提圣僧所示现,于是延请画工绘制圣像一幅,请回家中礼拜供养,自己也写经持诵。 制卖假药,必有横祸 作者:佚名
2 A1 ^' e2 Z* Q# K 明朝的张安国,治理抚州时,看见许多不法商人贩卖假药,他就贴出告示劝诫他们:
- D" A4 H. S4 q$ D4 p+ N 陶景弘和孙思邈真人,因为写了本草及千金翼方,救济物类,利益众生,积了许多阴德,所以名列仙班。从此以後,许多人行医卖药都诚心在救人,而且得到许多福报。姑且不谈历史的记载,就在最近数年,便有许多应验的事迹。有的人只卖真药,便赚进万贯家财,或者自身健康荣耀,安享高寿,或者子孙及第,光耀门楣。这些善报,如影随形,丝毫没有差错。
# Z5 Y- m8 L. [$ d2 f3 p+ G* U 我曾经亲眼看见卖假药的人,刚开始可能积蓄了一些家产,自以为计谋得逞,不知道冥冥之中,全家所获得的财禄,都将被减损克耗,有时他本人遇到一些横来的灾祸,或者子孙无理破荡家业,有的遭受天火,或者雷击。
/ W7 ]5 l9 z6 F: J 因为买药的人,都是遇到亲属或自己有急迫的病症才求医买药,他们原先希望一服见效,没想到却被假药所误。不但对病人毫无益处,反而有了损伤。平时杀了一只飞禽走兽,便有因果,何况万物当中,最贵重的人命呢?假药伤害无辜的大众,多麽令人痛心!我们大家可以不努力戒除吗?(《感应篇汇编》第四卷第三十八页) 5 c% `% M1 Q- R/ O7 {
! q% q8 k1 a6 v" i5 @/ z袁公不淫贫妇 子失复归
4 t( F/ F! V: r2 o 作者:佚名
8 H9 F" l6 D' x' h A 明末清初的时候,人民流离失所,备受匪乱之苦。
/ y1 _3 Z% r0 v 陕西省袁公,为避闯匪之祸,被迫离乡背井,以致妻离子散,只身流亡到江南。
8 `, V3 t1 P# o/ R 袁公定居江南以后,生活渐渐安定,由于儿子已在流亡途中散失,急欲娶妻生子,因此买了一位贫妇。 4 D+ \1 A- k& w- ~+ B6 W
贫妇到了袁家,背著灯在暗中哭泣,袁公见状,详细询问她的身世。
: } T0 g. ^" L e0 o 原来那位贫妇早有丈夫,因为家中贫穷,无法生活,不得不卖身求生。可是想到平日与丈夫十分恩爱,因此不禁悲伤哀痛。 8 Q! S; J* E5 Y4 e) a$ t
袁公睹此情状,油然而生恻隐之心,虽然时已黄昏,不与贫妇同睡,一直坐到天明。
9 H2 t, w9 k3 Z5 W3 @0 v 第二日,袁公询明贫妇丈夫的住所,把她送还其夫。除了已付的身价以外,更加赠一百金,使他们夫妇二人,得到一笔做生意的本钱。
" ` l% s) m/ R5 a, }. W 贫家夫妇遇到袁公这样的大善人,真是感激涕零。后来他们凭著袁公赠送的资金,经营商业,十分顺利,生活竟一天比一天的富裕起来。
" c1 ^- @ ]: ?* Z0 r" j( s 他们夫妇感谢袁公的大恩大德,常思报答。看到袁公孤零零的一人,既无妻子,又无儿女,因此很想替他介绍一位贤淑的妇女,可以结婚生子,奈何一直没有适当的机会。
: |& @ S; t1 n- u 有一次,他们经商至扬州,遇到一个人,要把一个男童出卖,他们看到那个男童生得很清秀,心想既无机会为袁公介绍妇女成婚,那么送他一个男孩,也是报答袁公的好办法,说著,就把那个男童买下。 0 ^" H \. n! y( Z$ d
回家以后,夫妇二人带著买来的男童,渡江至袁家。说也奇怪,男童一到袁家,看到了袁公,竟大呼“爸爸!爸爸!”不仅夫妇二人大为惊奇,更使袁公喜出望外,原来这个男童,就是袁公在逃亡途中散失的儿子,现在骨肉团聚,顿使父子二人拥抱在一起。
. ]' ?: E" k& H0 g+ K$ P 社会上有少数坏男人,对于贫苦家庭的妇女,往往乘其急迫,利诱奸污,那是十分不道德的。像本文的袁公,原拟娶那贫妇为妻,后来发觉她有丈夫,就打消原意,不仅毫无淫念或淫行,且能无条件的予以济助,使他们家庭团圆,脱离贫苦,像袁公这样的善行,实是难能可贵,足以正风励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