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55|回复: 2

学佛修行--虚云老和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4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所以第一要有坚固心。……次之要发长远心,我们人生在世,造业无边,一旦要来修行,想了生脱死,岂能把习气一时放得下呢?
  地藏王菩萨发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一切菩萨也如此发心。我们每天晚殿,也如此发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凡佛弟子无不发此誓愿,证果深浅大小不同,皆由愿力深浅,依愿行持大小而定。

  又菩萨发心时,当发四弘誓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既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即须断除我爱,殉己为众。以众生心为心,以众生苦为苦。常行慈悲,等施普度。如地藏菩萨,……。(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无量劫来流浪生死,皆因烦恼未断。烦恼由根本发生枝末,重重无尽。所言根本者,谓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由此出生懈怠、放逸、嫉妒、障碍、昏沉、散乱、谄曲、诳妄、无惭无愧等无数枝末。但烦恼虽多,总不出我法二执。众生不达缘起性空的道理,妄执此身心以为实我,分别诸法以为实法。由是为因,妄受生死苦果。是故世尊方便设教,应病与药,说无量法门,对治众生无尽烦恼。我们应该依教修持誓愿断之。(三)法门无量誓愿学。菩萨为普利有情,一切世出世间无量法门,均须习学。故菩萨应向五明中求。……故无论世出世法,科哲等学,均是菩萨所应学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故此不是闭起眼睛,盘起腿子,才算修行。运水搬柴,锄田种地,乃至穿衣食饭,痾屎放尿,都是修行佛法。出家人并非闭门造车,死守一法的。(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者,梵语名菩提,又译曰觉,觉者自性灵觉也。此觉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本自圆成,个个不无。诸佛圣人,示生世间,作人天之导师,后世之模范,指示众生:若离妄想执著,即可成佛。六祖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我们应该舍迷归觉,誓成佛道。弘者,深也、广也,深则竖穷三际,广则横遍十方。誓者,自制其心。愿者,志求满足。菩萨当发如上誓愿,不怖不退,不动不摇,尽未来际,勇猛勤修。

  佛教怎么谈因果?

  茫茫苦海叹劳尘 善恶升沉自有因
  报尽一生还是喜 了其千劫有何嗔
  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涂少他不了。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

  凡愚昏闇未了唯心自造之旨,妄起疑惑:若遇逆境,则怨天尤人;遇顺境,则骄矜自恃。或有终身作善而得恶报,作恶而得善报,则谤无因果。那知因果理微,如种果子,先熟先脱。假我今生虽作善业,反招恶报者,皆由过去恶业熟故。今生虽善,而过去之恶业已熟,不得不先受恶报;以今生善业未熟故,不得现受善报。信此理者,必无疑惑。

  明因识果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法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缘,果是果报。譬如种谷,以一粒谷子为因,以日光风雨为缘,结实收获为果。若无因缘,绝无结果也。

  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明者了解义,识者明白义。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虽是圣贤,因果不昧,曾种恶因,必感苦果。若明此义,则日常生活逢顺逢逆,苦乐悲欢,一切境界,都有前因。不在境上妄生憎爱,自然能放得下,一心在道,什么无明贡高、习气毛病,都无障碍,自易入道了。

  信心对学佛很重要吗?

  佛与众生同一体 瓶盘钗钏总是金

  了知瓶等无殊异 生死涅槃一例平

  信心为修行的根

  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这时间又怕焦芽败种,错过时光,就是说修行要学大乘,勿误入小乘耽误前途。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何为“智巧”?首以信根为石;次以无义味话头为击石之手;又以坚固不退之志,作固火刀;用精勤猛勇不顾危亡之力,向动静闲忙中,敲之击之,使不间断;加上般若种性,干柴一握,蓦札相承,引起一星子延燎不已,直至三千世界化为燋焰,复何难哉!

  坚固信心

  无论修何种法门,都要信心坚固。把得住,行得深,方能得圆满的利益。信心坚固,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样。若信根不深,只凭自己的微小善根,薄学智慧;或记得几个名相、几则公案,便胡说乱道,谈是论非,只是增长业习,到生死关头,依旧循业流转,岂不可悲。

  想用功办道,先要一个坚固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们要了生脱死,尤其要一个坚固信心。佛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又说了种种法门,来对治众生的心病。我们就当信佛语不虚,信众生皆可成佛。

  但我们为什么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譬如我们信知黄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黄豆不会自己变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会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适量的石膏,决定可成豆腐。

  办道亦复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决定可以成佛。故我们应当深信自己本来是佛,更应深信依法修行决定成佛。永嘉禅师说:“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他老人家慈悲,要坚定后人的信心,故发如此弘誓。

  老和尚对持戒有什么指示?

  得守空王法 勿为魔事侵

  戒香薰宝座 梵网结珠林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外道。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

  持戒的人,龙天拥护,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贼,扫其足迹。从前在罽宾国近著僧伽蓝的地,有条毒龙时常出来为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罗汉聚在一起,用禅定力去驱逐他,总没法把他赶跑。后来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禅定,仅对那毒龙说了一句话:“贤善远此处去。”那毒龙便远跑了。众罗汉问那僧人什么神通把毒龙赶跑?他说:“我不以禅定力,直以谨慎于戒,守护轻戒,犹如重禁。”

  我们想想,五百位罗汉的禅定力,也不及一位严守禁戒的僧人。或云: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我请问你的心已平直没有?有个月里嫦娥赤身露体抱著你,你能不动心吗?有人无理辱骂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得到,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

  持戒的用心处

  佛虽说种种法门,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归五戒为根本。务使受持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依之立身齐家治国,则人道主义尽。且苦因既息,苦果自灭,解脱三涂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则学佛主义亦尽。故三归五戒,是导世之良津,拔苦与乐之妙法。

  欲脱生死黏,去烦恼缚,非五戒不为功。故云:“五戒不持,人天路绝。”夫“戒”者,生善灭恶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圣之工具。以从戒生定,从定发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觉。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曰:“戒为无上菩提本”也。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现在的佛法比较盛行的,是净土与禅宗。但一般僧众,都忽略了戒律,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应特别注意的。

  持戒从十善开始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总要步步立稳脚根,远离妄想执著,便是无上菩提。古德所谓:“平常心是道。”只如孔子之道,不外“中庸”。约理边说:不偏是谓中,不易之谓庸。约事边说:中者中道,凡事无过无不及。庸者,庸常,远离怪力乱神,循分做人,别无奇特。

  佛法也是一样,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是为最上根人说。上根利智一闻道法,行解相应,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善相且无,何有于恶。若是中下根下,常被境风所转。

  “心平”二字,谈何容易?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为八风。行人遇著利风,便生贪著;遇著衰风,便生愁懊;遇著毁风,便生嗔恚;遇著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疑;遇著讥风,因羞成怒;遇著苦风,丧其所守;遇著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曷若恒时步步为营,从事相体认:举心动念,当修十善。事相虽末,摄末归本,疾得菩提。

  怎样才是如法的静坐?

  一泓清水漾微波 无去无来意若何

  寻味个中消息否 泠然万法影痕过

  静坐的重要观念

  (一)静坐不过是教行人返观自性的一种方便方法。简言其要,则在于系念一句佛号。(或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皆可。)心心相契,念念相续,由心而出,从耳而入,莫令间断。

  果能如斯,则更无余缘杂入矣。若能久久不退,弥勤弥专,转持转切,不分行住坐卧,岂觉动静闲忙,便可一直到家,永生安养。居士才觉得有些定明澄澈之境,便生心动念而执著之,宜其不能进步。

  (二)静坐宜取乎自然,身体有病,宜适当调养,不必勉强支持。修行用功不拘于行住坐卧也。

  (三)悟道不一定皆从静坐得来。古德在作务行动中悟道者,不可胜数。悟道仅为真正修道的开始,由修而证,则神通不待求而自得矣。若专为求得神通而修行,是魔见,为学佛人所不齿者。

  (四)参禅、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门,皆教众生破除妄念,显自本心。佛法无高下,根机有利钝,其中以念佛法门比较最为方便稳妥。居士受持《佛说阿弥陀经》,熟览《印光法师文钞》,若能依而行之,则净土现成,万修万去。

  (五)荤食造杀害生,大违慈旨。令人智昧神昏,增长贪嗔淫欲,身后业案如山,冤怨债报,宁有了日。

  静坐修行的目的,要了生死,荤食则增加无边生死,漏瓶盛油,虚劳精神,智者可以自审矣。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当熟览谛受。

  (六)静坐如法,可使四大匀调,促进健康。

  (七)“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莫不殊途同归,惟当择其契理契机者而修持之。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那里不是道场?本用不著什么禅堂,也不是坐才是禅的。

  所谓禅堂,所谓坐禅,不过为我等末世障深慧浅的众生而设。
( ?$ j- r# X4 X: d- C, j6 O2 {2 Z' Q# Q9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4: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坐注意事项

  坐禅要晓得善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小则害病,大则著魔,实在可惜。禅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调身心,此外调身心的方法还多,今择要略说:

  跏趺坐时,宜顺著自然正坐,不可将腰作意挺起,否则火气上升。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又不要缩腰垂头,否则容易昏沉。

  如觉昏沉来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略移动臀部,昏沉自然消灭。

  用功太过急迫,觉心中烦躁时,宜万缘放下,功夫也放下来。休息约半寸香,渐会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则日积月累,便会变成性躁易怒,甚或发狂著魔。

  坐禅有些受用时,境界很多,说之不了。但你不要去执著它,便碍不到你。俗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虽看见妖魔鬼怪来侵扰你,也不要管他,也不要害怕,就是见释迦佛来替你摩顶授记,也不要管他,不要生欢喜。《楞严经》所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问如何念佛?

  人人念佛皆成佛 动静闲忙莫变差

  念到一心不乱处 众生家是法王家

  世人若真为生死念佛,贵先放下万缘。果能放下,情不恋世,于二六时中,将一句弥陀放在心里,念念不间,念来念去,心口如一,不念自念。念至一心不乱,休管生与不生,莫问佛接不接,直至临终寸丝不挂,自然决定往生无疑矣。……时人念佛愿生西,生贵信行愿力坚,忏悔现前犹放下,恒忆佛号在心田,四句百非一齐遣,直使妄念绝所缘,行人志能力行去,西方此土一齐圆。……

  佛菩萨岂要人念?只缘众生障重,佛菩萨指示种种法门。念佛菩萨圣号,不过令众生澄清妄念,彻见本来耳。所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妄心,妄心不得不净。盖人如果以一菩萨之圣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当下自与佛菩萨无异。

  近人观佛子之对像跪拜,及净土之持名念佛,即以其无神论立场,谓为迷信。不知跪拜与对长上致敬何异;念佛对于修心有莫大之功。且持名念佛,不过方便初机之简捷法门,更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等法门。净土自有无穷妙用者,人自不会耳,岂迷信哉!

  念佛与参禅哪个好?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来是一件事。参禅提一句话头,横截生死流,也是从信心坚定而来。若话头把持不住,禅也参不成;若信心坚定,死抱著一句话头参去,直待茶不知茶、饭不知饭,功夫熟处,根尘脱落,大用现前。与念佛人功夫熟处,净境现前是一样的。到此境界,理事圆融,心佛不二,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差别何在?……

  禅宗虽一超直入,非上根利智不能修。末法众生障深慧浅,惟依持名念佛法门,得了生死,往生极乐国土。初入手与禅是二,及其成功,二而不二。惟念佛须摄心观照,句句落堂。落堂者,著实之谓也。句句著实,念念相应,久之自成一片。由事一心,而至理一心,能所两忘,自他不二,与参禅有何差别。故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为无上深妙禅。”中峰大师曰:“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彼念口头佛,参口头禅者,同一自欺,生死关头,如何了脱?”

  今天参禅的人,多不了解禅净不二的法门,每谤净土为小乘,这是错误的。禅净工夫入门虽有不同,到家是一样的。一般人只知,赵州禅师说的:“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佛之一字,吾不喜闻。……”的前面几句机锋话,就拿来作为经常反对念佛的根据。这是误会的。要知道后面还有几句话,就是有人问赵州禅师:“你的师是谁?”赵州说:“十方诸佛。十方诸佛之师是谁?”赵州说:“阿弥陀佛。”可见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师。……

  本来法法都是了生死的,参禅、念佛、看经、礼拜,种种法门,对机而说,你是什么机,对你说什么法。“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如中药分君臣佐使,配合妥当,吃了出一身大汗,病就好了;病好了,药就不要了。古人说:“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凡夫心尽,当下是佛,不用向外驰求;向外驰求,即是外道。心外一无所得,自心是佛。凡夫心,就是执著心:生气、生欢喜、毁誉动心,贪色、贪财、穿好、吃好,偷懒、打无明、不上殿等等习气毛病,甚至想成佛,都是凡夫心。若能凡圣双忘,一切处如如不动,不向外求,则见自心是佛。

  为什么现代人参禅的多,悟道的少?

  为什么现代的人看话头的多,而悟道的人没有几个呢?这个由于现代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学者对参禅看话头的理路,多是没有摸清。有的人东参西访,南奔北走,结果闹到老,对一个话头还没有弄明白,不知什么是话头,如何才算看话头,一生总是执著言句名相,在话尾上用心。“看念佛是谁”呀、“照顾话头”呀,看来看去,参来参去,与话头东西背驰,那里会悟此本然的无为大道呢?如何到得这一切不受的王位上去呢?金屑放在眼里,眼只有瞎,那里会放大光明呀?

  可怜啊,可怜啊!好好的儿女,离家学道,志愿非凡,结果空劳一场,殊可悲悯。古人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修行悟道,易亦难,难亦易。如开电灯一样,会则弹指之间,大放光明,万年之黑暗顿除;不会则机坏灯毁,烦恼转增。有些参禅看话头的人著魔发狂,吐血罹病,无明火大,人我见深,不是很显著的例子吗?

  所以,用功的人又要善于调和身心,务须: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参禅这一法,本来无可分别,但做起功夫来,初参有初参的难易;老参有老参的难易。初参的难处在什么地方呢?身心不纯熟,门路找不清,功夫用不上。不是心中著急,就是打盹度日,结果成为“头年初参,二年老参,三年不参。”

  易的地方是什么呢?只要具足一个信心、长永心和无心。所谓信心者,第一、信我此心本来是佛,与十方三世诸佛众生无异。第二、信释迦牟尼佛说的法,法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所谓长永心者,就是选定一法,终生行之,乃至来生又来生,都如此行持。参禅的总是如此参去;念佛的总是如此念去;持咒的总是如此持去;学教的总是从闻思修行去。任修何种法门,总以戒为根本。果能如是做去,将来没有不成的。……所谓无心者,就是放下一切。如死人一般,终日随众起倒,不再起一点分别执著,成为一个无心道人。

  初发心人具足了这三心,若是参禅看话头,就看“念佛是谁”……行住坐卧,都是如此。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缘时至,触著碰著,忽然大悟。此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直至无疑之地,如十字街头见亲爷,得大安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4: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风雨一来无处躲避,所以这三个字一样也少它不得。人道如此,其余五道亦是一样,飞禽走兽,虎狼蛇鼠,都要安身住处,要羽毛为衣,也要饮食。“衣食住”三事本来是苦事情,为佛弟子不要被它转。

  佛初创教,要比丘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虽减轻了衣食住之累,但还是离不了它。现在时移世易,佛弟子也和世人一样为衣食住而繁忙,耕田插秧,一天到晚泡在水里,不泡就没有得食。春时不下种,秋到无苗岂有收?可见一粥一饭,来处不易,要花时间,费工夫,劳心力,才有收成。为佛弟子,岂可端然拱手,坐享其成。

  古人说:“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还要为道求出生死。因为要借假修真,所以免不了衣食住。但修道这件事,暂时不在,如同死人。古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所以道人行履,一切处、一切事,勿被境转。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这种子,和秧稻米饭相隔很远,不要以为很远,就不相信这种子会成饭。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十缠十使,三毒十恶,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美女在前,俗人的看法是:前面一枝花;禅和子的看法是:迷魂鬼子就是她。眼能如是不被色尘所转,其余五根都能不被尘转,香不垂涎,臭不恶心,什么眉毛长,牙齿短,张三李四,人我是非都不管。拾得大士传的弥勒菩萨偈曰:“老拙穿袖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是做好汉。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这是一切处都修道,并不限于蒲团上才有道。若只有蒲团上的道,那就要应了四料简的“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总免不了说好说歹的,打破此关,就无烦恼。说我好的生欢喜心,就被欢喜魔所惑,三个好,送到老;说我不好的,是我的善知识,他使我知过必改,断恶行善。衣食住不离道;行住坐卧不离道;八万细行,不出四威仪中。古人为道不虚弃光阴,睡觉以圆木作枕,怕睡久不醒,误了办道。不独白日遇境随缘要作得主,而且夜间睡觉也要作得主,睡如弓,要把身弯成弓一样,右手作枕,左手作被,这就是吉祥卧。

  一睡醒就起来用功,不要滚过去滚过来,乱打妄想以至走精。妄想人人有,连念佛也是妄想;除妄想则要做到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这才脚踏实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此用功,久久自然纯熟。忙碌中,是非中,动静中,十字街头,都好参禅。不要只知忙于插秧,就把修行扔到一边为要。

  学佛应如何做人处事?

  假如把世情看得淡淡的,一切亲友怨家,视为平等,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视一切众生平等无二,视人饥如己饥,视人溺如己溺,常发菩提心,则可与道念相应,亦可立地成佛。故曰:“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诸佛圣贤,应化世间,一切事情都是为众服务,所谓拔苦与乐,兴慈济物。你我都能克己复礼,什么也不为自己作享受,那么人人都无困苦,事事都能办到了,同时你自己也随之得到圆满果实的报酬。

  佛教依折摄二义,立方便多门。何谓折?折者,折伏恶人。……盖在家大权菩萨,为折恶利生故,虽执刀杖乃至斩其首,于戒亦无犯,反生功德。因恶意而杀人,皆知不可;因善意而杀人,固是在家大权菩萨之金刚手眼也。何谓摄?摄者,摄受善人。佛菩萨为利益众生故不避艰危。有四摄法:一、布施摄。若有众生乐财则施财,乐法则施法,使生亲爱心而受道。二、爱语摄。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心而受道。三、利行摄。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生亲爱心而受道。四、同事摄。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佛菩萨之积极为何如。

  习气如何对治?

  莫嫌老大不知愁 对境翻能为尔谋

  训诲未从今日熟 契经还向几时求

  清宵隐几惟贪睡 白昼披襟事浪游

  倘不束心求至道 未知黑发可能留

  讲起办道,诸佛菩萨只叫“除习气”。有习气就是众生,无习气就是圣贤。圣贤的妙用,识得则烦恼是菩提,识不得则菩提成烦恼。烦恼与菩提,如反掌覆掌。这些话说是容易,行就为难。所以鸟窠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又断无明烦恼,除习气毛病,莫若严持戒律;戒律清净,无明烦恼习气毛病自除。若不持戒律,纵修习有成,亦是天魔外道。

  问:“情想爱憎,是生死根本,此义我亦知之。但如何能除?”

  老人谓:“只一情字,已堕百劫千生,杂以爱憎,互为因果。皆妄心为之耳。如果妄心去尽,成佛已多时,我辈历劫多生,习气至重,在随时观照。以除习气为第一要旨。”

  我谓:“情可随时忏,爱憎亦可随时遣,但既有心念,如何能不想?”

  老人谓:“何不想向佛国去,观想成就,佛亦成就,此净土法也。”

  学佛须要研读经典吗?

  今之学佛者,应研习一切教理,而以行持为根本,宣扬佛法,使佛法灯灯相续。“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希望一切学佛者,皆以此二语,以为自利利他之标准可也。

  看藏经,三年可以看完全藏,就种下了善根佛种。这样看藏经,是走马观花的看。若要有真实受用,就要读到烂熟,读到过背。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2 01:56 , Processed in 0.0712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