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23|回复: 4

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5 22: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n4 x' D s c, `3 v% w6 O. h+ o
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
* G1 |( Y* _3 U; D u * A, f: q! {& x+ ^0 C
6 J+ T" F8 R1 x0 r% b

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

. h; _) k7 u9 e H5 d! v( _

(2009年6月13日上午于重庆金源酒店)

6 F3 C2 y$ V r% x3 n

 

& A0 i+ N8 p2 R- q6 I

提要:2009年6月13日,是惟贤长老九秩寿庆的大喜日子,当日上午,在重庆世纪金源大酒店,重庆市佛协主办了“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会议由宗性法师主持,二百余位嘉宾、信士参加了座谈会,八位嘉宾分别代表诸山长老、大德居士及专家学者做了精采的发言。

/ j0 a3 X5 @, I$ r( v" A+ N8 U2 h

 

) N$ C+ Z0 R8 m" _

主持人宗性法师致词:

: K6 Q1 H6 ~2 d* P8 V! F5 E

尊敬的贤长老、各位诸山大德:

) R2 y+ {. u. A% p0 ^) ?* Y' F

今天,是我们贤长老欣逢九十华诞大庆的日子,在这样一个大家共蒙法喜的殊胜吉祥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举行“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我受组委会的委托主持会议,现在我代表整个组委会,对各位嘉宾能够抽出时间专程赶来为长老祝寿,并能够出席今天上午举行的座谈会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现在座谈会正式开始!

* r" y7 Q, K, [

首先我们请惟贤长老为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开示!

% |/ A( r! ], ~

 

" z) C0 [" p1 W4 O

惟贤长老开示:

! u+ u3 j" @( I$ a/ @

各位大德法师、各位护法居士、来宾们:

: p- n/ W. v1 f- Q' }; J

今天,是我九十岁生日,你们不远千里、不辞辛劳来到重庆为我祝寿,我内心非常感动。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大家的光临!谢谢大家!

# Q" Z' q3 A9 x3 {; ]

我们国家现在正进入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讲和合,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扬佛教和合的教义,辅助我们的党和政府实现和谐社会,推动和谐建设,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也是一个大好机缘。我们正可以秉承佛陀“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遗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净化人间,这也是太虚大师在六十多年以前向我们讲的人生佛教的思想。人生佛教就是现在的人间佛教。这个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以及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净化人间”的指导思想。中国佛协的会章在第一总则里面已经提出来:中国佛协的各项工作就是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指导。践行人间佛教,实现和谐社会,这是个光荣的任务!

/ S: E0 M! `3 x; b4 Y9 w

今天,因我个人的九十寿辰、母难之期,大家来到重庆聚会,我除了衷心感谢以外,就是感觉到这次团聚很难得。因为不管出家众还是在家众,来的都是全国青壮年的精英,借此机会,大家正可以谈一谈对人间佛教思想的体会,谈一谈我们今后的任务,这是很重要的,很重要!

+ M9 M8 L; o8 f: f

我亲近太虚大师前后十年左右,一直到他圆寂。他一世所追求的,除了整顿僧制以外,就是人间佛教思想,就是要建立菩萨学处。菩萨学处就是现代僧团,包括出家众、在家众,都要学菩萨,以菩萨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净化人间,所以太虚大师在临终之前,还念念不忘人间佛教思想、建立菩萨学处的愿望。这一点,我们太虚大师的教导,我是终身奉行!从我有生以来,12岁出家,开始建立对三宝的信仰,对因果的信仰,对于大乘菩萨精神的追求,哪怕经过若干艰难的岁月,哪怕在监狱中二十六年多的时间,我都没有忘记这个思想,念念不忘三宝恩,念念不忘因果,念念不忘众生,念念不忘人间佛教思想!因此在今天这个大好机缘下,对于人间佛教思想,我们在座的所有诸位,不论是出家的还是在家的,我们必须要肩负起来。这既是我们的责任!又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我个人对大家的希望!

. m: x, m) L! d2 N4 ]' Q- O

最后祝大家身体建康!吉祥如意!

" f0 S& i" o; v. R: ~

 

; N _ @# d1 u7 ^/ H

主持人宗性法师:

1 z) Q& [7 O) t, J I! ?

非常感恩惟贤长老刚才给我们大家所做的开题发言和精彩的简要开示!

8 i' z5 N5 q% e

慈云遍覆,法语缤纷。惟贤长老出家七十多年以来,少年亲近王恩洋居士,青年时期到汉藏教理院亲近太虚大师、法尊法师,终生奉行和追随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正如刚才他老人家发言中谈到的,他老人家几十年如一日“念念不忘三宝恩,念念不忘因果,念念不忘众生,念念不忘人间佛教思想。”可以说,这四句话是老人家一生对佛法的追求、对人间佛教的追求、对菩萨道的追求的一个非常扼要的总结,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长老为我们所做的这样一个精彩的开示!

( j- k/ Q- H0 T9 n$ h/ e7 X

今天,能有这么多诸山大德从各地赶来为长老祝寿,我个人觉得这是老法师在这几十年弘法利生、培养僧才的过程当中高超德行的感召力。下面请各位法师及嘉宾在老和尚刚才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谈谈,包括接触、亲近老和尚的往事,对人间佛教的理解以及将来如何去践行等等,都可以发表高见,就像刚才老和尚说的一样,在人间佛教思想这面旗帜下,我们大家可以共同团结起来,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为中国佛教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更光辉的典范!

$ m0 o3 ]) {( r/ ~

下面有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师发言!

x# ~& }8 n, f% U

 

1 E% P$ K$ w$ O2 h

戒忍法师:

* ~7 c. I+ q& C, O) `- V0 Q

非常感谢惟老的慈悲、惟老的仁慈!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聚会在这里,跟惟老学习佛法,跟惟老学习做人,同时也能够有这样好的机会,请教各位高僧大德、护法居士。

& G6 ^" e+ \* E P8 v

惟老嵩寿之际,能够举行这样一个人间佛教思想的座谈会,这个会,我个人认为可以定性为龙华会,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这个会,是在我们长老的兜率天、内院这么一个会场里召开的大会,惟老就是我们兜率天内院的院主,也是我们内院的院长。我们能够在这样大的院长下面来学习,我认为机会非常难得,主持人不叫我发言,我也肯定要第一个举手发言,因为这是请教最好的时机。惟老奉行我们太虚大师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思想,他这一生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在践行着这一思想。老人家这种忠心耿耿、坚定不移的伟大精神,为我们晚辈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我认为我们在这里首先要向他致意!要向他祝福!非常感谢他!

9 K, G( [+ w1 S- c" j

我曾经请教过惟老“人间佛教思想的内容”,我也写过一本《人间佛教思想概论》,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惟老给我写一篇序,惟老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我,并且很快就给我写好了。现在我们讲为什么要建立人间佛教思想,我个人认为今天惟老已经把整个内容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他讲的是一个团结、是一个和谐。我认为这两点已经足够了。因为大家知道团结并不是拉帮结派,团结并不是说拉山头,团结是和谐的中心内容。如果不团结就会争斗,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我们重中之重,核心之核心,首先就要在僧团之内,做出一个模范、一个楷模。这个模范和楷模,就是僧团的团结。僧团的团结可以直接影响整个佛教,在佛教的弘法道路上,无论是讲经说法还是普度众生的道路上,都离不开“团结”这两个字。团结就是佛教讲的“和合”,万物因缘而生,和合而成。

$ e K& k8 R3 I5 j c8 Y4 g

那么提出人间佛教思想,为什么要叫人间佛教思想?人间佛教思想为什么要突出和谐这个主题?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们作为六道中的人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中间派。什么叫中间派?不慢不急,不好不坏,这就是中间派。

4 f* m; [3 w. v, H! c

离我们人类差一点的那就是三恶途,大家都知道这三恶途是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途和我们人比起来就要苦得多、穷得多。这个苦和穷啊,始终无福无缘。什么是无福无缘呢?就是说他要想得到好东西,要想听到好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他没有这个福报。就好像我们现在所讲的穷山区,教育不好,交通不好,就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不方便,他要想脱离这种穷苦日子、苦难日子,就比我们条件要差得多。因此三恶道的众生要想学习佛法,解决生死、烦恼等等问题,就没有我们这个条件,有点太苦!从这点来讲,他不如我们人。

7 M- C; n Y0 X

在六道里面,比我们人更好的是天人,但是他也有一个问题,他太好了,条件太优越了,乐不思蜀,想不起来修行。仅拿一点来说,他的寿命有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这么长!在他这么长的寿命当中,他根本没有想到、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死的这么一天,怎么想得起来修行呢?拿我们中国的历史来讲,中国的历史到现在只不过是五千年,而天人的寿命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年,哪个又会想到要死呢?哪个又会想到天福享尽后还可能会堕入地狱呢?所以说他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就忘记了或者忽略了还会有轮回。

0 v( S: D3 {/ _2 L7 |! b- @

因此,我们人类是最有条件的,因为人寿命不长也不短,生活有苦也有乐,苦的时候他想要出离苦达到快乐,而快乐也终不是长久的又会引起新的苦,就在这种苦苦乐乐、乐乐苦苦的反复中,他闻到佛法就会觉悟。所以我们佛教讲“佛法难闻,人身难得”。而我们现在“佛法难闻今已闻,戒法难修今已修,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国难生今已生”,今天还有这么一个殊胜因缘聚会在一起谈论人间佛教,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8 w( f& B7 }4 U" {% k l

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他早已成佛,他为什么还要到人间来弘扬佛法?我认为他是第一位来世间建设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榜样,也是一位我们今天所讲的领导人。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里,我们的因缘更为殊胜,条件更为成熟,因为现在党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这对我们佛教界来讲,大大提供了方便,因为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和谐。

. N; z( d* B, m' T% {: r4 Z4 ~- Y

不久前,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宗教局和中国佛教协会又向我们教观寺庵提出了和谐寺观教堂的这么一个思想。在五月八号举行的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第四次理事会上,我们的会长特别强调、特别要求我们,中国佛教协会全体同仁,要积极响应,不能马马虎虎,要认认真真地做好和谐寺院的工作,力争在五年内,全部达标,全国各省、市、地都应该好好落实。我们在座的很多的法师都参加了这个会议。对于创造和谐寺院,国务院宗教局又提出了八项条件,这八项条件非常符合我们现在佛教的需要,而且这八项条件要求,也恰恰是我们佛教界内部改革、整改的最好指南!

8 ?, ?7 t- W1 w6 n' W7 Z7 f1 y) o5 |

那么我们如何来创建和谐寺院”呢?其实我认为和谐寺院也好,和谐社会也好,其真正道理正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化了,哪能还不和谐呢?过去我常常和别人这样讲,我今天又得到了惟老的应证,证明我过去讲的没有错。

, c3 t# K! R- U4 L

佛教讲的和谐,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意义很深。佛教僧团里面有六和合,有很多的戒律,戒律是和合的准则。就是拿出最底限的要求来,我们也可以做到和谐社会、和谐寺院。同样也就是说,我们以最底限拿出来,做到最底限的要求,就可建设、实现人间佛教。

) C: ]1 f, W7 V

那么,最底限是什么呢?就是五戒十善。

+ F( s* `4 t/ R3 |0 q

五戒中,第一就是不杀生,不杀生,社会就没有战争,人生就得到了保障。人生保障是第一位的,当有歹徒来了,东西你可以拿走,生命保住即可,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是最重要的。第二不偷盗,东西都不敢偷,哪还会抢劫、贪污呢?第三不淫,要求在家居士不邪淫,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和睦。第四不妄语,现在社会上到处提倡诚信,实际上你不妄语,自然就诚信,哪里还用得着天天将诚信挂在口上呢?第五不饮酒,包括不吸毒,那多么好啊!现在多少人因为吸毒,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害国害民?多少人因为饮酒误了大事?本来是去保护人民的,他反而是害了人民,为啥?喝酒误事啊!这个社会怎么能和谐呢?所以创造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寺院,是我们佛教界的共同愿望,其实就是踏实践行人间佛教思想。

7 O3 T, d) w: E" V. d+ U

人间佛教的内容非常多、非常广泛,综合起来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艺术、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环保……,可以说社会各方面都涉及到了人间佛教思想。我们如果在这些方面都用佛的思想,用佛教很多先进的理念,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实践起,首先从我们每一个佛教徒自身做起、实践起,在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范围内,去弘扬、去教化、去感化,那么和谐寺院、和谐社会的实现,时间不会很长的,很快就会实现的。

' _" U# |+ v" i9 k$ M7 }

但是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有误解,甚至一提起寺庙,有的还把它当成是牛鬼蛇神的道场、迷信的道场,这是极为不合理的。这个不合理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重,外因少。内因是什么呢?内因是我们这个寺庙的功能,不符合佛教的要求,很多变成了烧香、烧大香、看命算卦的地方。其实寺庙的功能定位是很严格的,是很规范的。

1 c, X# l, Y x4 f' b9 K2 k

那么这个寺庙是什么?寺庙是个名称,从古至今,流传到现在,我们喊习惯了叫寺庙,实际上应该叫寺院,一个可以安居、学习、修行、弘法的地方。寺庙的功能就是学校、学院!那佛教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佛教是简称,全称就是佛陀的教育。教的又是什么呢?就是教育我们从迷的地方到悟的地方,从凡的地方到圣的地方,从娑婆的地方到解脱的地方,从烦恼的地方到快乐的地方,就是这个教育。那么寺庙的方丈和当家师又是什么呢?不是院长就是校长。如果寺庙有方丈的,方丈就是院长、校长,当家师就是教导主任。下面护持就是后勤,知客师是监学,法师就是教授、先生、老师。那我们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佛陀的教育,因为佛教徒的使命,就是继承佛法、弘扬佛法、流通佛法,没有别的使命。

- A* d, c' ^ C3 a( A7 i

今天这里还有许多居士,居士的责任就是护持佛法,布施钱财,为寺院建设、弘扬佛法出力等等。在家、出家二众共同努力,团结一致,才能完成续佛慧命的伟业。我不搞企业,我是搞托钵化缘的,我告诉大家,如果说哪个方丈不懂得化缘,他说我自己现在可以自食其力了,我说你是混蛋,寺庙完蛋了!为什么讲这个话,寺庙里绝对没有自己可以自给自养的,就是靠大家布施的。

6 G+ A3 h6 Z. J. @2 ~

曾经有一个记者问我,他说某某寺庙怎么怎么样。我当时就问他三个问题:第一,学校可不可以经营生意?他说,不可以。第二,部队可不可以做生意?他说不可以。第三,当官的可不可以做生意?他说不可以!为什么?学校就是搞教育的,部队就是搞保卫的,领导就是搞领导的,他们如果都去经商了,那就要乱套。于是我就告诉他,寺庙就是打坐、念佛、讲经、诵经的,我也不做生意。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任务就是继承佛法、弘扬佛法、流通佛法的。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就已经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佛教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同时又是一个弱势组织。

7 o1 O: O4 t) B5 K: q

因此,我们今天要真正实践人间佛教,就要从寺院开始,从建设六和僧团开始,也就是从五戒十善开始。如果说大家都奉行了五戒十善,奉行了佛的慈悲、佛的智慧、佛的平等、佛的无为、佛的自信、佛的自强和佛的自律,再加上前面谈的五戒十善,人间佛教思想就会在我们这个社会、在我们这个世界实现!

q7 P9 F3 G7 \0 B* T; O

所以说真正实践和继承人间佛教思想的,是我们惟贤长老,我在这里要向惟贤长老讲一句话,您无论是风吹雨打、雨淋日晒,始终坚持奉行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我在这里向您学习,无论是风吹雨打、雨淋日晒,都要奉行惟老的人间佛教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23: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宗性法师:

v. Q, U, I! ]/ j' e/ F

感谢戒忍法师围绕着人间佛教思想做了详细而精彩的开示!我们都知道,惟贤长老的一生跟太虚大师是始终分不开的,那么我们也知道太虚大师是浙江人,虽然我们没有听过太虚大师说法,但是我们今天听到了戒忍法师的声音,就犹如太虚大师的声音在我们这个会场响起一样的亲切!

- z- c2 h+ F) _ i1 c+ E

下面有请贵州省佛教协会会长、贵阳弘福寺的方丈心照法师发言!

/ {! i% b; E# Q% V1 P+ T! M

 

& H# W3 u8 L( w5 Q7 |

心照法师:

4 q: d' Y. t; t3 Q. w2 O( t6 m i

感谢惟老,感谢主持人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我们弘福寺的前任老方丈慧海长老与惟老是原汉藏教理院的老同学,是目前汉院仅在世的两位长老同学,慧老今年九十五,惟老今年九十。昨天我到宾馆之后先去拜访惟老,惟老就问:老同学身体还好吗?我说慧老的身体非常不错,只是由于年高体弱,行走不便,所以特遣我来向惟老祝寿。

/ I, l) D, v; b: r; T

几年前我曾到雅安参加清德法师的升座典礼,后来参观的时候,见清德长老的方丈室里面有一幅字画,这幅字画的内容用在今天惟老这位伟大长者的身上最恰当不过了。

5 S; l1 h! d# r% e5 N" v+ I

字画是什么内容呢?第一句“人生七十已平常”,就是讲现在这个生活条件、物质条件、医疗条件很好,人生活到七十岁已属平常。第二句“八十还是壮年郎”,这样我就想到,惟老在八十岁的时候,肯定还是壮年郎。你想风风雨雨几十年,经历过浩劫,蒙冤入狱,但是惟老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三宝恩,念念不忘众生,念念不忘人间佛教,念念不忘因果。这就是惟老今天在这个九十华诞,能健康、健谈地坐在这里的原因,是人间佛教真实的实践,所以说八十还是壮年郎。后面两句“九十生活方开始,弘扬佛法伴夕阳”。这几句话确是惟老真实的人生写照,所以我将这个字画的内容拿来供养惟老。因为九十生活方开始嘛。

]3 \) j5 j% c [) m+ u2 S

在惟老的九十个春秋当中,应该说有五十多个春秋,都是在苦难当中度过的。新中国成立之前,惟老十二岁出家,后求学亲近太虚大师,虽然在精神上得到了法雨的滋润,但是在物质上是过得非常艰辛的,不像现在我们奉惟老的召唤、惟老的感召力来到重庆,其中有坐奔驰车来的,有坐飞机来的,有坐宝马车来的,物质条件都是非常好的。那个时候惟老去缙云山求学,要翻山越岭,背着干粮,走很远的路,其中艰辛今天难以想象。新中国成立以后没多久,由于政策左的导向,又导致长老蒙冤入狱二十六年多,等政策落实惟老从监狱里出来时已经六十岁了!从六十岁至今的这三十个春秋就是惟老弘法、普度众生、提携后学的黄金时段,就如刚才所讲的“人生七十已平常,八十还是壮年郎,九十生活方开始,弘扬佛法伴夕阳”。

7 v t y! A! |6 E9 O d* T5 W# a. O

另外,惟老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非常谦和!记得弘福寺1999年传戒的时候,老人家被荣请为羯摩和尚,每一次法事完了以后,送惟老回房间,他进了房间,还要回头说一句:引礼师辛苦了,侍者师辛苦了!每一次都是这样。他总是让你感觉到,你们今天做的这些事啊,长老都铭记着,所以这真是“念念不忘众生,念念不忘三宝,念念不忘因果”!所以说太虚大师是人间佛教的倡导者,长老就应该是人间佛教实实在在的实践者。

' {2 }( e- G. E9 V. v" g F, Y; W

惟老弘法五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的这三十年当中,惟老不断地复兴西南地区的佛教,对全国佛教乃至世界佛教贡献都很大。而且他不遗余力提携后学、培养僧才。每一次各大诸山只要有事,恭请到他老人家,他老人家都不辞辛劳,亲自莅临道场,为众生开示。所以今天我们大家来到这里,不仅仅是对这位老人家的敬重,更应该的是感恩!感恩!再感恩!因为老人家对我们这些年轻人啊,总是有求必应。刚才戒忍大和尚也说了,他出书,请惟老写序,我见可祥大和尚出的书,也是惟老写的序,惟老只要后生、众生有请,众生有需,惟老就是应世的菩萨,他是不为自己图安乐,但念众生得离苦!这是真真实实的。每一次不管到哪里参加活动,因为老人家非常慈祥,名气很大,朝拜的信徒也非常多,但是惟老都不会让一个众生失望,对每一个众生都要方便接引,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挥手。挥手之间,微笑之间,都是在方便接引众生。

8 N' y! B- e x3 {0 J

因此,我们作为后学,今天除了在他九十华诞之际,来同沾法喜,来感恩,同时也要像普贤十大愿王里面讲的一样:请佛住世,请转法轮!祝愿我们的惟老,法体永健!正法久住!

. o2 s% S- S" _7 L- i# ]! T

 

( h2 A/ s2 v8 V T$ d: B( ]2 t

主持人宗性法师:

3 |8 ^6 k! p! m8 q3 n- l1 _" [

就如刚才心照法师在发言中所谈到的那样,惟贤长老早年亲近太虚大师,除了继承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心髓以外,平常在弘法布道的过程当中呢,对后学的提携,包括对同道的支持,我觉得是今天我们所有后辈学习的楷模。

% J- ^6 f# ^" U- G& K( [

刚才心照法师提到1999年弘福寺传戒的时候,那可能是弘福寺很多年第一次的开启传戒,那时候,慧老作为戒和尚,我们惟老亲自去做戒摩和尚。我记得我比较早一点到,有一次就听慧老给惟老打电话说:“请你做戒摩师,你怎么还不来呢?”惟老好像是说,我这边有事走不开,你是不是另外找一个人,我恐怕来不了了。只听慧老开玩笑说:“不行呢,我为了传戒修房子花了三十万呢,你不来要把钱赔给我!”可见,二位老同学之间平常内心深处的真诚情感。当然惟老后来不仅去了,并且在那里呆了一个月,自始至终参加整个传戒法会。所以从这件事,我们就可以很深的感知,惟老对同辈同道之间的支持。

/ W I' U5 Q9 {. V4 ?2 S: b0 P& o

而惟老对后学的提携和关爱,就像刚才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23: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照法师讲的一样,无处不在,无微不至。可以说我们在座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在老人家那种慈悲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那么坐在我邻边的这位可祥法师,我想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 . e y0 K0 S+ W" G

现在有请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宁波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发言!

/ }$ v! z6 \, }8 s1 E' v; j d

 

5 Z9 H' Q7 T0 u. K

可祥法师:

, s" Z! J3 @8 ?" h

顶礼慈悲、伟大的惟公上人!

4 O+ [+ m5 M' S# L+ E

我认识、亲近老法师近二十年了,老法师教我们学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学佛的真理。

, _$ m, p! c: Y% A

我第一次亲近老法师,是在1990年,那时候我还不到20岁,我的恩师月西老和尚,从峨嵋山金顶参加开光法会后,就把浙江的一批中青年法师带到重庆来,那一次是我第一次亲近惟老。老法师在接待我们浙江远道而来的客人时,发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示,那一次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于是这之后,我们接触、亲近老法师的机会就非常的多。

8 Q0 F$ u' U( _& F

1998年,我们在中国佛教协会的组织下,到长江三峡库区协助移民搬迁工程,那一次是跟老法师相处时间最长的一次。我们从重庆顺水而下,一直到长江三峡万县境内左右,老法师一直陪同我们,一路上都在给我们开示,都在给我们讲这里的历史,老法师留给我的印象就更加深刻!后来老法师又应宁波四众弟子的邀请,莅临七塔禅寺,进行为期三天的讲经法会,受众普沾甘露法雨,如醍醐灌顶!

. h, V) @& \7 g) X* ^1 z& {) p! F

老法师经常教我们四个字“淡宁明敏”。这四个字是汉藏教理院的校训。

# Z" d) f$ h Q5 m, f

“淡”就是要淡泊于物质、不起贪念,同时“淡”字还可以这么讲,就是要淡定从容,老法师的一生可以说是淡定从容的一生、轻松自在的一生,他的一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是在风雨飘摇当中,还是在浩日晴天当中,他都能够超然于这种现象,在顺逆当中他总是淡定从容。

' k5 z# t1 D/ I. D

“宁”就是宁静,宁静则致远啊,就是要不起妄念。老法师经常教我们,唯有宁静才能致远,禅宗讲明心见性呀,就要进入一个静的状态,才能生慧,老法师就是在这样修行,在这样要求自己,非常安静的面对一切。

& w1 b& E: _9 ?

“明”就是明白的事情,明白什么呢?明白因果,明白善恶是非,不会被主观和客观的东西迷惑,这个就是智慧。禅宗讲明心见性,明什么心见什么性呀,就是明本心见本性,当下则是开悟。老法师就是明本心见本性的这样一位大德。

3 j5 H: T. t! K9 y! x5 o2 v& _

“敏”就是行动灵敏通达,反应快捷。老法师在这一生当中,为法忘躯,弘法利五洲,可以讲是不辞辛劳,有求必应,应机说法,普度众生,虽九十高龄,思维和行动仍灵敏通达,他这是在以身教和言教来影响我们。

- j8 R0 K) J5 ~ J

所以老法师的一生可以用“淡宁明敏”这四个字来说明,另外还可以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八个字来形容。《心经》讲“色即是空”,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觉悟人生。“空即是色”,我们明白了就要去奉献人生。老法师既是觉悟了自己的人生,又在奉献着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们经常受到他的教育、教化,受用无穷。

2 ^) T! h- J1 }3 Z6 o; \

今天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来祝贺老法师九十华诞,我想讲我们今天相聚以嵩,希待以茶,嵩寿是九十寿,茶寿是一百零八!希待以茶,就是祝愿老法师健康长寿!同时,祝愿老法师的智慧、老法师的德行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代表他的智慧,无量寿代表他的福德,光寿无量。老法师的这种境界、人生恰可以引用永嘉大师的两句话来讲,“我闻恰是饮甘露,消融顿入不思议”,对人生的一些朝朝事事、坎坎坷坷,如饮甘露,消融顿入不思议的境界,就是悟道后大修行人的风采!正是这二十六年多的闭关修行、这样坎坷的人生历程打造了一代高僧,成就了这样慈悲伟大的惟公上人。

最后祝愿惟公上人健康长寿,我们期待惟公上人一百零八岁茶寿的时候,规模比今天更大、更隆重!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23: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宗性法师:

( g% ], I9 i' \- w

可祥法师从他自己亲近惟老的因缘,给我们大家做了回忆,我们好像都历历在目。惟老的一生是受太虚大师精神的感召,始终追随太虚大师,践行太虚大师的精神和思想,刚才,来自浙江的戒忍法师、可祥法师都先后作了发言,因为太虚大师是浙江人,二位法师的发言令我们再次聆听到太虚大师的法音仿佛就在这个会场回荡!

% w; \ q9 M1 J+ T# c: \! z

我们同时也知道,太虚大师当年在重庆的时候,主持汉藏教理院的工作并且培养了大批的僧才,但是大师在抗战胜利以后离开了重庆,去了南京,后来又去了上海,并且是在上海走完了自己人生的光辉历程,最后在玉佛寺圆寂。在玉佛寺的时候,太虚大师临终前,仍念念不忘人间佛教,念念不忘人间佛教思想的推行和践行的伟大事业,那么,现在我们请上海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寺的方丈觉醒大和尚发言!

# O; U. T6 `0 I: w1 r

 

5 [2 @) @/ K7 ~1 G4 i/ j

觉醒大和尚:

1 u- D- `8 }2 |3 z! M9 P3 K

敬爱的惟公长老,尊敬的戒忍大和尚、永寿大和尚、还有今天的主持人宗性大和尚:

: f3 V3 a0 q9 m: c

惟公上人的九十大寿,可以说是我们重庆佛教界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全国佛教界的一件大喜事!因为像惟公上人这么高寿的长老,在全国屈指可数。

/ r9 Z2 g! g4 ?, ]# n; @) C# S

今天我们参加这样的人间佛教座谈会,不由得让我想起四年前在我们玉佛寺也曾经举办过类似的研讨会,不过那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真禅法师与人间佛教”。两次研讨会主题都是以人间佛教而展开的,涉及两位当代高僧的人间佛教思想及亲身实践的轨迹。前辈高僧在阐扬人间佛教方面做出了榜样,是我们今后积极践行的典范。

+ Z9 g- N, M( {

惟贤长老的一生,与上海有着殊胜的因缘,与玉佛寺前几任方丈或有师生上的法缘,或有朋友间的情谊。

& V" ^3 s! ^* v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惟公上人到上海开会,先后与真禅长老见过几次面,特别是在1995年,真禅长老八十华诞,惟公上人来参加“应慈法师思想研讨会”,两位长老畅谈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建设的问题,谈佛教如何与慈善、文化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在当晚的演唱会上,还谈起如何普及佛教音乐,以娱乐传播佛教文化。真禅长老圆寂以后,惟公上人专门撰写吊唁文章,赞扬他是人间佛教的实践者,还写了诗,以追述他办佛学院,推动佛教文化,办慈善事业,办学校助济贫困、关怀伤残儿童的慈善义举,可见惟公上人在人间佛教实践过程中,对于与自己志同道合者是如何的惺惺相惜。

& o- i4 b5 \" G* A* b, G* e

近年来,惟公上人对玉佛寺的弘法事业同样给予了关注和支持,2004年在我们第三届觉群文化周期间,长老欣然到玉佛寺讲《十善业道经》,长老说,《十善业道经》是一部实行人间佛教的宝典。长老深入浅出的演讲,令闻听者获益匪浅,赢得了上海广大信众的响应和赞扬,所讲内容还被制成了光碟,在全国各寺、古刹流通。

3 W, \' o8 r9 l- y9 t7 _

长老的一生遭受了不少的挫折,蒙受过许多不白之冤,可是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把自己遭遇到的不幸当成是在随缘消旧业。长老坚信,只要在世上过一天就要好好的研究佛法,以佛法来鼓励自己,求得受用。

' |( ]/ y, n9 P P$ U

作为当今中国佛教界仅存的几位高僧之一,长老耄耋之年仍然弘法不断,是年轻人学习的楷模。长老认为,从青年到老年,只是瞬息之间的事,他一生最重要的志愿就是报佛恩,生长在佛教,受教在佛教,长老感觉佛教哲理很深,对自己对他人由心灵到行动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

3 C% s2 [5 D1 H+ L, F

在弘扬佛法方面,长老认为应该坚持人间佛教思想,因为人间佛教思想既继承了佛教的优良传统又适应了时代,是契理契机的,应该把人间佛教思想推展发扬出去,只有这样,佛教在新时代才可以继续发展,特别是要适应新时代的潮流,使佛法在净化人心、稳定社会、维护和平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 E0 B0 e8 `. _7 r. V3 n- f

长老一贯热爱社会慈善事业,从1992年开始致力于佛教希望工程,重点就是救助贫困儿童,使他们能够上学,1994年成立了慈善功德会,除了救助贫困儿童外,也救助贫困家庭。长老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佛教徒遵守佛陀的教导,修行菩萨道,长老认为只有积极投入社会的慈善事业,才能把大乘佛教精神推展出去,才能把佛法的报恩主义传播出去。

; T9 ?* w/ E0 z) b6 k& b" A2 x

末法时代,人才凋零,佛业待兴,有热情倾注心血振兴佛法大业者更是凤毛麟角。惟公上人为当代众多高僧中的佼佼者,道德文章堪为楷模,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佛教学识,以及深厚的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受大众所景仰。长老秉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遗志,毕生提倡与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精神,主张佛法为现实的人生服务,使人生充满解脱、快乐和幸福的思想,更是佛教与时俱进精神的深刻体现。我们也衷心的祝愿惟公上人老当益壮,在人间佛教的道路上,继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楷模和典范的作用,从而共同推动佛教在新的世纪中的振兴和发展!

7 R% S7 {0 K, g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各位!

0 @9 n& A5 L6 C# {9 C. ?* m

 

# ?9 P& Q6 d# ]( W, O- K

主持人宗性法师:

3 ]! [4 V& E) l

刚才觉醒大和尚在发言中,对惟贤长老在整个人生旅程当中,从不同角度践行人间佛教做了一个比较轮廓性的勾画,让我们对老人家从弘法、教育、慈善等等方面来实践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 z! E* o' D) x" u, n5 R

下面有请浙江慈溪伏龙寺的主持传道法师发言!

- j- v3 }+ a- y' E* u7 c. P$ L

 

2 g; {* Y& R3 y$ g& F$ ?

传道法师:

5 A! _, Y9 V& `. r

尊敬的恩师上惟下贤长老、戒忍大和尚、永寿大和尚、可祥大和尚,还有在座的各位大和尚、学者、居士:

/ N$ |& x; C: r

阿弥陀佛!

0 H5 o [4 Q5 _ o2 Q

今天是个非常殊胜的日子,也是非常欢喜、吉祥的日子,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来共同庆贺我的恩师惟贤长老九十华诞。我是去年十月初一接的惟公的法,谨此机会再次向恩师表示真诚的祝贺,对各位贵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7 ~: q: ?$ {) C% @) P- y

很荣幸也很高兴能够在重庆佛协举办的“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上发言,我发言的主题是“菩萨学处筹办的意义”,敬请在座的各位诸山长老、大德居士指教!

5 k+ R+ M5 P% q; z5 e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太虚大师因受时代潮流的激发,极为主张“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推行“佛僧、佛法、佛国”三佛主义,并根据对佛法的整体判摄而提出人生佛教思想,指出“吾意如是之佛教,乃可为今后世界人类实行之佛教,亦为释迦牟尼佛末法万年之中之佛教主潮”。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佛教舍己利他,饶益有情的精神去改进社会和伦理,进一步完善人格和僧格。为此大师提出了“即人成佛,人圆佛即成”的口号,正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

9 b7 y2 u2 q9 w* c

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太虚大师在《菩萨学处讲要》一文中指出,最根本的是要发起菩提心,“从菩提心为出发点,以此上求,以此下化。不唯只有理想,且贵能实践履行,是名真实菩萨。故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人能自觉,复以之觉他,使自他俱向无上大觉之境进行修习,即是觉的有情。这显然不是无情的偶像是菩萨,而具有菩提心的我们才是菩萨”。所以实现人生佛教必须要采取菩萨学处的这样的一个组织形式,要大家以菩萨学处而修学,不要学小乘的自了汉,这样才能达到净化人心、和谐世界的目的。

1 t3 q% a' }) A! c3 f7 b5 F! Z3 v

1940年大师在汉藏教理院的一次培训班上继续讲了今菩萨行后,正式提出菩萨学处的理念,要求参加菩萨学处的众人要养成高尚的道德品德,要具备精深博大的佛学知识,也要懂科学,出家的要参加文化、教育、医务工作,在家要参加工农商界、军界、政治、经济的各方面工作,以菩萨精神服务人民,也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做一个菩萨应该是这样子的。

1 F) f! X9 U& G7 |: u+ A: F7 Y

菩萨学处是太虚大师终身梦寐以求的理想,这个思想自提出来以后,一直没有间断的在宣传,他四处呼吁呐喊:中国佛教不实行菩萨学处没有出路。然而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大师终未能实现这个理想,大师将这一遗愿赋予弟子惟贤,嘱其“深造以学,修养以德,以待机缘”。

( c1 s5 O P& F: r& u$ y

时至今日,由于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具有现实意义,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作为现在的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责任、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精神来弘扬佛法,怎样以大乘菩萨慈悲喜舍的精神为现代人们的需求服务,契理契机地弘扬佛法?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也就是当今要办菩萨学处的现实意义。

" f' I( |4 Y2 P: D* d

太虚大师在世时就特别注意僧众在学识方面的培养,他特别强调作为一名新的僧才,应该根据佛法的真理去适应时代的需求,去适应现代的潮流思想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太虚大师把佛教修学广纳为菩萨学处,他讲:“菩萨学处,这是把范围更扩大开来,除包括比丘学处外,且统贯世出世间一切阶位渐进为菩萨的学习,是指依菩萨应作应不作的规律,成为学习菩萨心行的基础;其弘深广大,较前者倍增殊胜”。故菩萨学处是实行人间佛教的重要形式,实际就是一个现代僧团、现代寺庙的典型,这里面就包括出家僧众、在家居士,也包括刚进入佛教,对佛教有好感、有兴趣的人,包括工、农、商、学、兵等。

7 V3 ]/ U7 z: F# ?/ q, B

菩萨学处有一个总纲,作为出家菩萨,要经过律仪院学习两年,教理院学习四年,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修行,修止观,然后才能从事教育,成为出家菩萨;同时也可以容纳在家居士作为在家菩萨,在家菩萨分为结缘三皈、正信三皈,要参加在家菩萨的培训班,学习在家菩萨的戒律,学习佛法的基本教理,经过学习后合格的,就可以普遍进入各个岗位,进入学术界、教育界、政界、商界、军界等行业工作,或者进工厂、农场工作,最后扩大到整个社会、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净土思想就会早日实现。

1 ^6 B; r# u! H: S1 ?8 q n5 P

恩师一生致力于人间佛教的推广,盼望着菩萨学处能够早日实现。我们现在正处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声一天比一天强烈,在这个殊胜的因缘下,我在此发起倡议,一是各处道场尽量按照菩萨学处的要求去完善;二是若有新兴之适宜处,我们团结起来,按照菩萨学处的要求、形式来管理,实现菩萨学处,以圆太虚大师之梦,了恩师生平之心愿!我也以此与诸位大德法师、居士们共勉!

j$ a. \" n- W) x; `' t

最后祝福诸山长老、各位领导、大德、居士们身体健康,吉祥如意!阿弥陀佛!

& u7 P; c( ^9 G( I( r, o

 

$ T( J) ^( @8 W7 z1 m& c0 |5 j

主持人宗性法师:

2 B% c; a7 S; S& e

菩萨学处的构思是太虚大师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提出来的,可以说这是太虚大师为我们中国佛教,在整个新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更进一步跟我们的社会、跟人间结合在一起而提出的一个伟大的构想。在这个座谈会上,传道法师把这样的一个构想倡议提出来,让我们重温五十多年前太虚大师提出的这样一个理念,非常有意义。

: G$ A3 ^- A4 P3 V2 B

下面有请北京居士林的林长、净宗学会的会长夏法圣居士发言!

! C5 d* [% q2 t+ I3 |

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四)(2009-08-20 22:11:51)[编辑][删除]
标签:宗教 太虚大师 佛教思想 宗性 中国 居士林 夏法圣 郭继承 文化   

6 W2 {; F) V# S6 K

夏法圣居士:

, ~8 f+ e! B- u# ~

我有幸参加今天惟老的九十华诞,尤其是现在正举行的人间佛教的座谈会,感到是一种殊荣!刚才诸山长老已经把人间佛教重要的意义,以及从太虚大师延续到今天,人间佛教思想的贯彻,尤其是惟老一生对于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思想始终不渝的继承和践行,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做了精彩的发言,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启迪和教育意义,使我们能够认识到佛教在世间,佛法不离世间,佛法与世法本来不二的圆融思想。

) [7 m+ k# ?. m/ {( Q7 O, N% U

今天我一是代表北京佛教居士林,二是代表国内已有七十年历史的净宗学会(有别于海外,我是第三代领导人)向惟老九十华诞表示衷心的祝福!我们净宗学会提出了三化精神:佛教大众化,信仰生命化,佛法生活化!这其实也就是人间佛教思想。人间佛教思想就是要从佛陀说的基本理念上来推广,这样,我认为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实现就会提前。

g; \; d5 \+ E1 e

最后我祝惟老法体永驻,宣导正法,普济群生!同时我代表居士林请惟老身体好的时候到北京再给大家做宝贵的开示!

$ i+ M7 I9 q6 s; h& \

 

, v$ Y* v& v, |

主持人宗性法师:

4 W1 x1 _' n* V4 g1 s3 a0 A9 ^$ B

非常感谢夏林长的发言!

. s( f7 t1 ]/ I8 v/ [

下面请中国政法大学的郭继承博士发言!

7 ]" b: @! n0 v

 

* E' v/ X- ^3 W% j

郭继承老师发言:

' V9 P% p: t7 d6 x

尊敬的惟老,尊敬的诸山长老、诸位大德,尊敬的各位居士朋友:

`( e$ i6 P# ^8 X( W- n/ o

首先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个会。我在此向诸位大德汇报我的一点心得,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我对人生佛教谈一点我的感想,第二是对惟贤长老的传法谈一点我的心得,以求教诸位大德和诸位朋友。

, _7 v" \; n. h8 A5 h0 w _' I

孟子讲“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我在诸位大德面前发言真是贻笑于大方之家,但是有惟老在这里,我就鼓起勇气,也来说几句,关于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我以一个学者态度来看,他的人生佛教的意义何在?

" s/ R( R1 O0 d+ b* R7 b2 `- I" Y

大家都知道,缘起是佛教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万法因缘生,亦是因缘灭。佛教的发展也是顺从世间的因缘,不断随着历史的发展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如果不做调整的话一个再好的真理也会被人蔑视,这个是得到印证的。孔子讲“人不知而不愠”,为什么讲人不知而不愠呢?老子讲“知我者希”,何谓知我者希呢?因此不要认为正法就能得到人的尊崇。

, g, z, E( O; u+ I- g5 H

当今时代,我们讲现代化,现代化和传统社会不一样,现代社会什么特点?太虚大师根据现代社会什么样的特点提出人生佛教?我认为现代社会有三个特点。

. J# {% ]2 Y' i* U9 e5 Q

第一个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原来我们宣扬阿弥陀佛的法,说这个世界很苦,我们大家都到极乐世界去。可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以后,对于老百姓,你跟他说苦呀,他就反问了:我苦吗?他体会不到,亿万富翁啊,他不觉得苦,你跟他讲什么苦呀,他会觉得你很奇怪。

1 {; Z. M% y! n/ a

第二个就是所谓人性解放成为世界的潮流,大家知道,文艺复兴以来,很多西方人,也包括我们许多中国人,心被物转,尤其是被现代化潮流所感染,也认为人性解放是潮流,所以年轻人崇尚各种解放。我给人性解放下了一个定义,那就是一个动物,认为人性解放了就扒衣服,那就是动物!像彼得拉克、尼采、弗洛伊德等很多西方的思想家,得到中国很多年轻人的推广,因为他们提倡人性的解放。

0 k$ Y3 C* Q Q

第三个潮流是什么,讲究科学实证。科学实证是什么,刚才戒忍法师讲到兜率内院。我曾经给学生朋友讲到佛教的三界,其中欲界天里面有四大天王,当时上海的一个小伙子指着我的鼻子问:“四大天王,你见了吗?”哎哟,我很紧张,我看见了吗?把四大天王请来看看吧,我没有这个本事。所以这样一讲就好像迷信了,故太虚大师提出的人间佛教是非常契机的,是契今天娑婆世界、人类现代化的机。

# }" J6 ]* }5 S- G& o4 ~

说到这里太虚大师有一篇文章,推荐各位朋友去读一读,这篇文章叫《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它对佛教2600年的历史作了一个极其经典的概括,包括对当今时代人间佛教的发展应该是怎么样,太虚大师说得好极了。

- u6 e+ j S4 e* z

那么,我在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个我的心得,我觉得人间佛教是什么,三句话:第一句话,它是佛教发展到人类近代以来的一个里程碑;第二句话,人间佛教也是为将来佛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三句话,太虚大师作为学佛者以及佛学者集于一身的这样一位大德,他在与近代高僧大德探讨佛学的问题上取得的划时代标志性成果。我觉得用这三句话来概括人间佛教的历史意义。

' ~" B# K( N( a. |+ w% Z, U, k

同样,我们的惟贤长老有一篇文章《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也推荐大家去读一读。其中讲到太虚大师和人间佛教思想时说,“太虚大师的确很伟大,他一方面继承优良传统,一方面适应时代,提出建设人生佛教。这个真理很伟大,过去应该这样,现在应该这样,将来还应该这样”!我觉得长老说的话就是真理,只可惜的是,我们今天无论是学者还是教界的一些朋友对人间佛教思想重视得不够,研究得不够,实践得更不够!

3 z# I6 z8 u7 f4 ^

以上是我想讲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现在讲第二方面的内容,那就是对惟老传法的一点体会。对于惟老传法,我没有更高明的理解,但是在1999年,惟老有一篇文章《佛教界应该重视这一股潜流》,那股潜流是什么呢?就是今天佛教界有一种思潮,想学习日本佛教,走世俗化道理,要僧宝走到世俗当中去,我有一次在中国佛学院也听到某些人这么说,我想送给他八个字,叫“自毁长城,自促国亡”。

6 Y! {" Z8 v. n2 C. [8 m8 D

佛教诞生于印度,但是大家知道隋唐以来,佛教的中心转移到中国,佛教在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作为佛教之圣地,无论是日本还是东亚的经济多么强大,他们朝圣的圣地都在中国,所以我们守住中国佛法的阵地,实际不仅仅是佛法本身,对我们国家的发展都是大有意义的,我们不能自促国亡,自毁长城啊!因此,我觉得惟老的这个态度,我非常的敬佩,惟老讲千万不能学习日本佛教,我想这契合了释迦牟尼佛在涅槃时讲的“以戒为师”。

/ Q' ?0 H0 s% K5 U9 D

近代律宗大德弘一大师在出家前,在红尘里走过一番,可以说轰轰烈烈,但是他契入佛教以后,就完全以律宗几百条戒律来要求自己,行住坐卧皆有威仪,一下子切掉外缘,用达摩祖师讲的,叫做“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我觉得在今天的红尘里守住道心不容易,尤其要讲戒,不然的话就不是一个佛弟子。

5 `- K n4 l: ?* F$ ?6 |) l4 M+ A

在惟老之《慈云全集》里,有传印长老的一个序言,他称赞惟老是“作如来使,代佛讲法”,我觉得真实不虚!这是我对惟老讲法的一个体会。

o$ ]" \* v I

最后我祝愿在座的诸位,以高高山顶立的精神,占领法王宝座,以深深海底行的菩萨精神去弘法利生!祝愿我们的惟老身体健康!诸位大德击法鼓开法缘!诸位居士早日成佛!谢谢诸位!

5 P- s4 B8 @: Q8 ]8 @& T

 

' J& N) f4 v) N8 n. T

主持人宗性法师:

' F# N4 w4 f5 N

非常感谢郭博士激情的演讲,虽然我们还有更多的法师、居士想发言,但因为时间关系,不能一一满足。其实,我们惟老几十年弘法利生的所有智慧、所有悲心都完全化作了文字,如同长老纪念太虚大师的文章《悲愿无尽溢诗篇》一样,这些所有内容都编在了《慈云全集》里面,在座的各位法师和居士可以通过学习老和尚的著作,来走进老和尚智慧的世界、悲愿的世界。

/ P) {& S; n, u4 T: V& D- @! X& w( y

最后请重庆佛协的正刚法师最好能用一分钟的时间做一个总结性的发言!

3 w" ^/ g( F3 o: N4 b0 Y

 

/ J t8 V, [% u2 d) n

正刚法师:

) T, W" w/ H4 M: u% H( c) n1 Q

尊敬的恩师上人,尊敬的诸山长老,居士菩萨:

! T; H9 B) D {( b! m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研讨人间佛教思想,其目的也就是恩师上人一生以来所要努力进行的让佛法久住世间,让我们众生都能得到法身慧命的建立,得到佛法的滋润!阿弥陀佛!

b9 H4 b8 c, I/ E% D

 

* r! ~/ h. X- `% y! e& A

主持人宗性法师:

% `# w, |! Y1 i

非常感谢正刚法师的配合,因为下面还有祝寿活动,今天上午“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在诸位的配合下圆满结束了!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1 d; U8 m7 `, M6 b/ j

只要三宝住世,这个世界就会有光明,让我们大家共同起立合掌,衷心的祝愿三宝永久住世!祝愿我们的上惟下贤长老正法久住!福寿无量!法体安康!祝愿诸位在长老慈光的加被下,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0 U: d8 B/ `6 q2 C7 L0 H3 B3 f% k5 v

 

, f0 ~/ i* B0 K

(录音整理:佐全清、刘星宇、正如;文字编辑:正根)

4 H" G9 q3 B: F; c1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23: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贤法师小传

. @- T8 M5 d& L C( t8 ~( f


    惟贤法师,俗名邱兆红,四川省蓬溪县文井镇新林黑堡堰村(徐家湾)人,生于1920年农历521。两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不久又亡,少小失恃,全仗四姐邱兆莲抚养成人。少年惟贤过早地品尝到了人间的苦辛。
    他七岁时开始读私塾,三年便读熟了《四书》、《五经》。十至十二岁在蓬溪县白塔寺出家,拜定光法师为师,深得定光师爱护。出家后仍背着书包念完了小学,写出了《小沙弥的新年》一文载于当时的蓬溪县报上。十三岁至十五岁时,到四川南充集凤王恩洋先生创办的龟山佛学院学习。王恩洋先生在“如何做人,如何完成做人的品格”方面,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奠定了他深厚的儒学基础。

1936
年,惟贤法师到重庆缙云山,考入太虚大师创办、法尊法师主持教务的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成为汉藏教理院最年轻的一名学生。在汉藏教理院,他由普通班升至专修班,循序渐进地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佛学基础。此时的惟贤,学识精深,才华横溢,诗文并茂,并会藏语、英语,他频频在《海潮音》、《佛化》周刊上发表唯识、因明诸多论文,深得太虚大师、法尊法师的喜爱和器重。尤其是太虚大师对惟贤耳提面命,更是给予了他极大的教益。


1938
年,法尊法师为惟贤授沙弥戒。


1941
年于汉藏教理院毕业,同时依止雪松法师受比丘戒,开始弘法事业,随雪松法师在开县创办了大觉佛学院,先后任教授、教务主任、副院长等职。同时创办并主编《大雄》月刊,著有《心经讲录》、《唯识纲要》、《因明纲要》、《淡泊诗集》、《大觉诗稿》、《中国佛教青年之前途》等著作和刊于全国佛教报刊杂志上的若干佛教学术论文。

    建国初,法师任重庆能仁寺佛化学校教导主任兼重庆市佛教协会筹备工作组秘书长。1954年蒙冤受屈,在铁窗里度过了二十六年零十个月的漫长岁月,法师靠的是患难中的真情和坚定不移的信仰撑过劫难。

1980
年,法师回到重庆慈云寺,领时命、顾大局、理万机,投入到弘法利生的繁忙工作中,先后创办“佛教希望工程”,成立“佛教慈善功德会”,创办“母亲工程”,开办僧伽培训班等。

    近二十多年来,老法师曾先后参访过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和美国等国家,多次参加佛教学术、佛教文化方面的交流会议。在传戒、讲经说法等弘法事业方面,除了重庆、四川各地以外,他还多次应邀到深圳、上海等地,先后讲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楞严经》、《阿弥陀经》、《大般若经》、《法华经》、《十善业道经》、《普贤行愿品》、《华严经》等经典,著作有《惟贤法师诗文集(全三辑)》、《般若与人生》(已出版)、《法华经说什么》(已出版)、《唯识札记》(已出版)等。

2000
年,老法师参访尼泊尔,任中国佛协代表团副团长。

    2002719(农历六月初十),日理万机的惟老在接电话时,不慎摔断了左腿,左腿股骨骨折了,做手术换了人造骨头,820即能下地行走,916居然还能来京参加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5
年,为了响应“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号召,85岁高龄的惟老,来到北京,走进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就“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佛法的弘扬与构建和谐社会”发表专题演讲。他谈到“和谐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儒家、道家、佛家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和谐,就必须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老法师精通三藏,深研经论,博学多闻,他亲近一代佛门领袖太虚大师将近十年,除了“立品立德立行”外,还深得太虚大师“八宗平等、人生佛教、菩萨学处”思想心印真传,始终如一的以太虚大师思想为指导,按照太虚大师的志向在努力,践行人间佛教。他极力强调佛法弘扬一定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机制宜,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契机契理,与所处的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社会背景相适应,在“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此三句话出自密宗经典《大日如来灌顶经》)的原则指导下,发扬“莲花精神”,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为当前社会服务,为现实人生服务,启迪人生智慧,为人们消除烦恼,解除身心病苦。
    他不辞辛劳,为法忘躯,四处应邀传戒、讲学、参访、弘法,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为佛教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为佛教人才的培养竭尽全力,为佛教慈善工作的开展四处呼吁,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其所到之处,作狮子吼,宣妙法音,处处展示着敏捷的才思、严密的逻辑和健康、饱满、与时俱进的精神。其才华横溢不减当年!其广博的悲心可昭日月!
    老法师丰富的学识,广大的慈悲心,超凡的智慧,圆融的佛学思想,被佛教学术界尊称为“当今唯识学泰斗”,当代佛门高僧。现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重庆市佛学院院长、重庆市反邪教协会副会长、重庆慈云寺方丈等职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2 05:55 , Processed in 0.1216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