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7 f w7 A# @4 x& t) M- w! W
( x. q U4 K; X- O2 l! x4 p; M
●[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智慧与时代社会并进(慧文法师)
2 \) D0 c; M& E4 L1 R @# }人间佛教的智慧与时代社会并进
4 ^3 f! y9 K+ l$ _. R. k3 t9 e慧文法师: V8 t. _' I# ~# f0 V
4 R( D8 ?3 y% x5 R 人间佛教的提出,就是要把佛教建立在普遍人群之中,从而摆脱宋明以来的与鬼神打交道的场面。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之後,历经二千多年的兴衰沿革,使得这个印度文化在中国广袤土地上得以长足发展,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渐渐的也产生了组织形式,从而信徒遍布,一些大德高僧的文化理念、宗教体证的智慧结晶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宇宙观,重铸了生死观念和生活哲学,也弥补了传统文化理性思辩不足。但是,特别在宋元以後,佛事(超度)兴盛,整个佛教处於颓废的状态,显示出了末法来临的初期景况,尽管此时也是法幢高竖、寺院林立、沙门如云,但或耽空滞寂,或趋炎附势、侥取利禄,寺院中互为攀比、党同伐异,与佛法之「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不相吻合,也失去了释迦牟尼化世俗的理念,相反反被世俗所化,佛法主流不明,部分未清。于时,亦有有识之士欲革新佛教,但终由於政治、文化、成见等原由的干预不能广为成就,效果不甚明显。于而,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溶之际,佛教由於受到外来宗教的冲击,不得不重新考虑适应时代需求的度化方式,这种方式,经过了几代人的继承弘扬与考验实践证明了一切:「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1说明只有建立在人群之中不断的流布、弘传、洗练,以佛法大乘的利济精神,以六度行持,化导世俗,是弘传法脉的康庄大道。经太虚大师的提倡,印顺、赵朴初等大德的权实阐释,二十一世纪中佛教将是:「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2人间佛教的核心修持人间佛教,是要求人学菩萨行,再由菩萨行修行圆满而成佛,这个重心是放在修菩萨道上的,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就是「人——菩萨——佛」这个次第,成佛是终趋的目标,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成佛,成佛的因行是菩萨行、菩萨道,菩萨圆满即是佛了。那麽菩萨便是人间佛教的主要行者,菩萨行便是人间佛教的重要核心,按照印顺大师所分,行菩萨道所有经历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位:一、凡夫菩萨。二、贤圣菩萨。三、佛菩萨。第三阶位的菩萨是证得大乘功德,与佛相近。以《楞伽经》:「七地是我心,八地无影像;此二名为住,余则我所得」。就是说八地以上的菩萨与佛的智证功德相近,这样的佛菩萨修行时间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二大阿僧祗劫,这个果位便是与观音、文殊同一果位。第二阶位的菩萨是已发菩提心,已登菩萨位的,从贤入圣,上求下化,大悲大智。第一阶位是新学菩萨,是凡夫身初学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这一阶位依经教亦需一万劫,菩萨心行的根底薄弱,容易退失。《仁王经》称此为十善菩萨,即是十信菩萨,新学菩萨要培养信心、悲心、学发菩提心,乐闻正法、闻思修精进勇猛,而且要着重以十善业为基石,如力行不殆,广行六度,积聚福慧,一旦菩提心成就,就可以进入不退菩提心的贤位。4 k, H: w( H, \) E, \& I, b$ h" [
十善,是人乘的正法,初学菩萨
# w0 {1 O2 J/ { 注重十善业,即是以人身而学菩萨道,太虚大师十分强调学修发菩提心,并宣说人生佛教的重点即在於此,因为作为人间之凡夫,首先必具有一个有烦恼的身体,依《大涅般经》说:有四依菩萨可以为众生的依止师,初依,即是具足烦恼的初学发心者,初依之菩萨对佛法的根本义趣有相当的正确体认,自己学修菩萨行,也能引导众生来学,虽没有断除烦恼但是可以摄化众生向与烦恼所不染的境地,所以能为大众的依止师。只唯需注意不要眩耀神奇、哗众取宠,忽略凡夫的烦恼复蔽,应循序渐进,起正知见,薄烦恼障,久积福德。其次要悲心增上,初学发菩萨心必以利他为重,不能急於了生死、求自身之解脱,而不利他梵行,否则无论信心如何坚固,行持如何精进,亦非菩萨种姓。在信愿行的轻重上,印顺大师是这麽说的:「专种信愿与一般神教相近,专种修证必定堕落小乘」。所以人间佛教的信愿行必定要专着平衡,如鱼行水,不偏不倚,如法如仪,亦是关键。9 K! T6 C. `1 t' T# g
实践人间佛教
2 L! ?9 _0 j6 Y' R5 ^$ f 人类在经历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20世纪,经历了竞争,经历了幸与不幸,开始跨入了一个新世纪的时候,许多观念在佛教文化中得到认同,而且世界文化也因为独立意识、自主精神而呈多元,并且并行不悖发展的态势,同样也为佛教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空间,也为人间佛教的弘传提供了保障。实践人间佛教的重任,也就是说把人间佛教运用到现实的弘扬与运行,应该靠两种人:就是方丈与法师。茗山法师在《茗山文集》的《复兴佛教的动力与条件》中有这样一段话:「社会上得人很多,复兴佛教,是农人吗?不!是工人吗?不!是商学军人吗?都不是!究竟是谁?佛教兴亡,佛徒有责,普泛言之,凡是七众佛教徒都有点责任,但比丘僧为七众之首,责任应该多负点。切近言之,数十万比丘僧中究竟谁是推动佛教巨轮的主力呢?我觉得有两种人义不容辞:一种是当方丈的,一种是当法师的,因为前者是有权威的,後者是有知识的,都是在比丘僧以及七众教徒中居领导地位,为大家平日所信仰、所崇拜、所效法的;他们的一思一言,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大众,影响整个佛教。」0 ^. w a* R! @* |
1.佛教院校的教育* O! r$ ], o% s3 B+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