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
, E/ x( E( Y9 K# B2 E* q; D9 w# O9 o" B1 z) k* s6 Y
编号001-a/133–经题
- n# `* L( B8 W& M《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6 H- o: e+ F) d$ ~3 D% v
诸位同修! 这个《楞严经》我们先后大概总讲了有十遍以上,同修们对于这部经都非常地欢喜。 记得过去一次,在第一公司九楼孔会计师的办公室里面,讲过一段时期,以后由于差别因缘,停下来了。我以为那一次是讲圆满了的,结果有人告诉我,那一次没有圆满。 所以有许多人向我打听,这一次是接着上一次未完的讲呢,还是从头讲起。《楞严经》不算太长,我们这一次从头讲起。那么今天我要征求同修们的意见,我们要不要讲玄义?如果要讲玄义呢,大概要耽误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够讲到经文。我们过去讲经呢,好像讲玄义只讲过两次,大多次数就是把经题介绍了,再有这个教起因缘略略地说一说,就入了经文了。老同修们,对于佛法有一些基础的,听玄义是很有味道的。如果是初学,刚刚来听经的,这个玄义不太需要,听的时候会摸不到头绪。那么今天我们头一天开讲呢,同修们是愿不愿讲玄义,我们讲完以后来表决。今天呢,总归开宗明义,先要把经题介绍出来。
/ ~6 r0 p/ x$ t, v8 q; N本经的题目很长,一共有二十个字。经题长,包含的意思就相当的丰富。《楞严经》至始至终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像《法华经》在分量上与《楞严经》是差不多的,字数是差不多的,六、七万字。但是,《法华经》里面有二十八品,而《楞严经》没有品,自“如是我闻”到后面“信受奉行”一气呵成,是一篇大文章啊。而这一篇大文章,完全是依照这个题目来作的,题目就是这个经题,二十个字,除了那个“经”的一字是通题之外,别题有十九个字,也就是依照这十九个字作这一篇大文章。如果要照字数来讲,拿今天人的眼光来看,还不算太大,为什么呢?只有六万多字,不算是很大。* ]) g: _) v3 j0 w' L6 ^% ^
我们讲楞严经呢,过去将这个经本,曾经印过两次,印过三次。第一次讲,是在华藏莲社,那个时候用的经本,是台中莲社送给我的。第二次在念佛堂讲呢,经本就是我们自己印的。现在诸位用的这个本子,好像是第三次、第四次开始讲的。那么这个本子,现在所剩下来的,只有170本。所以希望同修们听完经之后,本子保存在道场,不要带回去。因为只有170本,如果经本再缺少了,以后听经的人多了,怕经本不够用,这是请同修们特别原谅的。第三次呢,我们曾经印过一个合订本,就是楞严经、金刚经、法华经,精装的小册子。那个时候,也是我们华图会没有放书的地方,我们在佛教会讲经完了的时候,书本子那么多,自己没有地方放,所以全部都结缘。那么所剩下来的书,大概只有三四十本的样子,这个本子不多了。将来如果同修们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再印,以后要是大家喜欢,我们再选好的版本来翻印。这就是我们讲堂讲这个经的因缘,也略说到此地。% G4 W' T: k: m
现在请诸位看这个经本、经本的经题。这个本子上用的经题很省略,不是完全题目。同时这个本子当时翻印的时候,我没有注意到译经的人、证译的人、笔受的人它上面都没有,都省略掉了。那么这个在我们讲经的规矩上,是一定要把它讲出来的,凡是省略掉的部分的,我都会给它写在黑板上,所以这黑板上面就是一个完全的题目。
+ q) {0 P" z9 w! S+ d f这个题目,我们一共分做八段来讲。为什么分八段呢?诸位一看底下简单的注解就晓得了。佛经的选题,这老同修们都晓得,七例选题。七例里面是人、法、喻。那么本经,在七例里头,是属于具足例题。就是人、法、喻都有。我们先将这个人、法、喻,就题目当中将它指出来。( o& l# G% x$ q8 C/ v7 j5 `3 r, ]
【大佛顶】三个字是比喻,将这部经比作“佛顶”,“大”这个字是赞叹,赞叹的话。诸位要晓得,佛,三界之内最尊、最贵,再没有比佛更尊贵了。可在佛的身上,佛的“顶”是最尊贵的。
4 {: s" P P+ ]6 E4 M那么从这个比喻当中,我们就能想像这部经的地位。这部经就像佛的佛顶一样,所以这部经,在过去无论是学佛或者是不学佛,几乎凡是读书人,没有不读《楞严经》的。不但这个义理妙啊,在文字上也是第一流的文章。 古德从文学这个文字的立场上,常将《楞严》比美于《庄子》。我们晓得《庄子》在文学上是属于第一流的文章,那么这是讲文辞之好,是一切经都比不上的。那么当然这跟笔受的人很有关系,房融是个文学家,以宰相之尊参加译场,笔记、润文当然是跟一般翻译情形是不同的。, W( U- a8 C, E! x1 K3 c; Y5 W; n( ~
题里面的【如来】是人,如来是证了果的人;题里面有【菩萨】,菩萨也是人,菩萨是正在修行的人。一个是“因地”的人;一个是“果地”的人。那么就是这个题目里面有“人”,有“喻”。5 [% U. c% g, b# ` \
【密因】是法,法里面有四种,就是“教、理、行、果”。所以“密因”在这四种里面是属于“理”法。4 T( a1 ? }% S
【修证了义】,“了义”是属于“教法”。 我们常常讲“教”的时候,你看“四依法”里面就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那么这部经是“了义法”。( L" u$ \4 y' O/ ^% \) ~7 t* X* X
【万行】是“行法”,“万行”就是讲的“六度万行”。“六度”是万行的纲领。! m0 |6 E3 P0 s6 p* B
【首楞严】是“果法”,就是修行所证的“果”。$ Q+ j5 A' L& y# ^$ x$ K- m
所以在“法”里面,“四种法”都非常地完备——“教、理、行、果”。所以从别题十九个字,你能把这一部经的大意就可以看出来了,它在佛法里面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的话,它是完完整整的。经文虽然不长,这个义理相当地完整。3 {, `+ t- X" v# K1 u9 ]' b
这一部经无论在佛法里头学哪一宗、哪一派,也可以说是共同的科目,是在“教理”上的共同科目。它的普遍啊,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唯识》。《唯识》在教义上也是共同科目,但是,学佛的人,不读《唯识》的人很多,但是不读《楞严》的那太少了。那么由此可知啊,在这个教义上面,《楞严》已经取代了《唯识》了。由此可知,这部经在中国一千多年来,为我们中国人所喜爱。那么说到喜爱呢,当然深契中国人之机啊,所以能够得到我们这样地尊重、喜爱。因此,历代弘扬《楞严》的人特别多。* J, [$ j' d. e" A# f
《楞严经》的注解,我们不要说今人的注解,古人的注子将近一百种之多。我晓得的差不多就将近有九十种,还有我不知道的呀。我所看到的大概有三、四十种,那么这是古注里面代表的注疏、最好的注疏。那么现在也有几种注子在台湾最近几年在翻印流通,便于学习,流通得最普遍的要算是圆瑛法师的讲义。
) L+ }; G8 A4 F' b6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