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6-18 18: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与教育]从“念佛救度”
续-《●[佛教与教育]从“念佛救度”和“中阴得度”看佛教死亡教育(彭兰闵)》9 Z! N( T* h7 w' r5 M8 u3 u
3 t+ B4 Z& m! C# v: Y!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7 m* k# V, R: \2 M; O
4.李函真、郑善明、许育文:《以“中阴解脱”终极关怀开展矫治社会工作生命观》,《少年犯罪矫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系,2006年。
1 K* x6 X; Q2 G0 } 5.刘明松:《生死教育的理论与实际》,http://www.dpa.nttu.edu.tw/teacher/doc/20.doc。& k: S! t% x( l. ~) R- n. B
6.孙中曾:《傅伟勋的生死学与心性论——以〈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为中心的讨论》,《生死学研究》第1期,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2005年1月。
1 c1 {1 N" r6 s# A5 m) E5 Q 7.金观涛、刘青峰:《从中国文化看终极关怀理念形态》,《生死学研究》第6期,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2007年7月。
6 U3 _) n/ w. h, G 8.林绮云:《死亡教育与辅导:批判的观点》,《生死学研究》第1期,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2005年1月。4 ]$ ~! N$ g Y1 Q
9.[美]Michael Yen、尹力:《分析心理学对〈西藏度亡经〉的解读》,《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4期。6 w# Z" p$ a+ g1 P7 _1 T5 t1 _
10.丁子江:《西藏度亡经探秘》,2008年3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f3a7001008iv3.html。
8 q2 A# \0 m5 p+ O 【注 释】- R% }; M4 x% p; \$ t! Z# S f! Z
[1] Elie Metchnikoff(1845-1916),旅法俄国生物学与细菌家,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共同得主之一。# K2 J/ C m6 }0 j
[2] 释慧开:《谈生论死——从避讳生死到探究生死》(发刊词),《生死学研究》第1期,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2005年1月,第1页。 F3 c- K% R6 u
[3] Roswell Pack(1852-1914),美国纽约州水牛城大学医学院外科医学教授。0 V" r4 |: E# c0 ~
[4] Herman Feifel(1916-2003),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
1 `- O( y ^6 B2 y5 {& H7 ^8 ^ [5] 释慧开,美国费城天普大学宗教研究所哲学博士,台湾南华大学教授,生死研究所所长。" U- Y' `" r( D
[6] 1986年改为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死亡教育与谘商协会,简称ADEC,是美国最重要的死亡教育专业组织,也是国际间最大的“教育的、专业的、科学的”死亡学领域的组织。
- [; s7 ^" e/ C. ~) `. r' N% ? [7] 黄天中,美国爱荷华州德瑞克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美国纽约州库克大学副校长,中国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创始人。1 e2 L7 s2 t6 N8 l% I' D
[8] 张淑美,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教授。
9 m. U6 i! m+ `) D [9] 刘明松:《生死教育的理论与实际》,http://www.dpa.nttu.edu.tw/teacher/doc/20.doc,第15页。( e# j* G1 g8 L, r8 K& X1 M% A
[10] 释慧开:《从宗教层面探索生死课题》,《儒佛生死学与哲学论文集》,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8年1月,第2版,第184页。
: W+ U; H- Z) @7 y+ J0 ~ [11] [12] 牟宗三著:《生命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 j3 F% G \; }/ u: ]7 o$ J% X! X [13]“超克”,即超越克服,由傅伟勋提出,并在《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一书中正式使用。3 ?5 J4 A% K9 l8 x) |& D' l% I b
[14][15]何兆雄著:《实用生死学》,海洋出版社,2006年6月,第375页。: o2 f Y% t, r
[16] Paul Tvillich,Dynamics of Faith,Harper Torchbooks,Hapar & Row,Newyork,1957,pp.1-29. 转引自释慧开:《从宗教层面探索生死课题》,《儒佛生死学与哲学论文集》,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8年1月,第2版,第172页。9 b0 L% h0 X- K! N$ u9 y
[17]傅伟勋(1933-1996),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主攻现代欧洲伦理学研究)。曾在台湾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俄亥俄大学等哲学系任教,也曾担任美国费城州立天普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主持佛学与东亚思想博士班的研究工作。著有《西洋哲学史》、《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学佛学》、《中国哲学指导》(英文版)等中英文专著。
! S2 Z* f9 X- n, n6 S [18]孙中曾:《傅伟勋的生死学与心性论——以〈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为中心的讨论》,《生死学研究》第1期,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2005年1月,第200-202页。
/ o# m6 q, o! k# L: d$ R) | [19]同上第191页。 R9 k% z. [3 V; v; d+ Q+ a9 L
[20]憨山著述、孔宏点校:《示妙湛座主》,《憨山老人梦游集 》(卷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22页。4 E( W6 p0 n% d/ a, B7 E
[21]佛教认为众生有两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分段生死”指身处生死大海中的凡夫在六道中的辗转轮回,生死交替;“变异生死”指超越生死的圣者。罗颢著:《此生可度:佛教生死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1月,第84页。
t% L& q/ B$ F* Y' W: R# F# a [22]“四有”,出自《大毗婆沙论》、《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成唯识论》等论典,“四有”为:⑴生有:出生,众生另一期生命的开始; ⑵本有:从出生至死亡之间,众生一期之生命;⑶死有:临终及转(往)生之际,众生一期生命的结束;⑷中有:也称为“中阴”,藏文“巴尔多卓脱”的意译,指死亡与转世之间的过渡阶段或中间状态,也可以看成是整个生与死不断转化的一个过渡实体。中阴又分为此生的自然中阴、临终的痛苦中阴、法性的光明中阴、受生的业力中阴。程宅安:《程宅安大阿阇黎序》,莲花生著、孙景风译:《中有教授听闻解脱秘法》,四川省佛教协会,2002年,第16页。
' c4 p, `+ c! n5 P0 g' e1 Q [23] 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以大乘为主,其中金刚乘为藏传佛教独有。南传佛教则以小乘为主。
; V r0 M- K9 V" Q8 E [24] 肯内斯·克拉玛著、方蕙玲译:《宗教的死亡艺术——世界各宗教如何理解死亡》,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第121页。
9 v3 H/ `8 M9 ` v; y+ M) Y: ^ [25]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佛说无常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7册 No.0801,CBETA电子佛典集成Feb.2008,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编辑发行。- w2 D3 o0 A6 c! f2 Y4 K/ M; [
[26]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No.0365,CBETA电子佛典集成Feb.2008,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编辑发行。, V& w! S7 t }, \/ f9 H
[27]或作《中阴闻教得度》,于莲花生时代,亦即公元8世纪成书,而后作为伏藏法由持明羯磨林巴(Rigzin Karma Ling-pa)取出,藏传佛教各宗有其自身的本子,大体上无甚差异,细节上多少有所改变。本文所用的本子为已故西藏喇嘛达瓦桑杜(Lāma Kazi Dawazsamdup)于1919年由藏译英,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编辑,并将书定名为:《西藏度亡经》,原名《中阴得度》,该书由台湾学者徐进夫于1982年由英译汉。本文同时亦参考另一译本《中有教授听闻解脱秘法》,是为孙景风由藏译汉,四川省佛教协会,2002年出版。
- b( y4 z9 M; W: F3 w) L5 B, u [28]莲花生著、徐进夫译:《西藏度亡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第37页。# ] T+ d* y0 q: `(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