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14 17: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句话是称赞法身的。法身才是真正自己的自性,到这个地方才叫大圆满,不到这个地方没圆满。没圆满的人,最幸运的、最有福报的、最有智慧的,就是佛所说无量无边胜妙法门里面念佛求生净土,遇到这一门。这一门他能相信,他不怀疑,他真的信愿持名,一生达到这个境界,帮助自己自在往生,走的时候快乐无比,没有病痛,也不必找人助念。像海贤老和尚自己走的,晚上跟大家告别,第二天不见了,走了。
9 v2 h1 g i: q 所以《望西疏》上这几句话记住,又曰:佛法不著有,不著无,有无(亦有亦无)亦不著,非有非无亦不著,不著亦不著。如果著了「不著」也不行,不著也不著,这几句话很有味道,有无(亦有亦无)亦不著。「要之,不住二边,远离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相」,四句就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个四句。远离二边,二边就是对立,就是边见,不跟人对立,不跟一切万法对立,菩萨,不跟整个宇宙对立,永远没有对立的。没有对立是什么?一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金刚经》上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上这句话重要,无我,亦无人,无众生,就是众生代表万物,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波动之下,统统不可得。有没有?统统有,不可得,所以不能执著,不执著就对了,不执著就成佛了,回归自性。0 V" q1 y1 Q0 u: F0 {% `
「是故十方正士,深达法空」,达是通达,这个通达不是浅,很深,知道万法皆空,他怎么样?「专求净土」。这个不空,通达万法皆空,还专求净土,可贵就在这一点,超越也就在这四个字。这个就是「远离四相,修一切善」,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切善,极乐世界就是一切善。前面跟诸位说过,是阿弥陀佛在没成佛之前做学生,参观、考察、学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真善美慧,所以极乐世界是集一切刹土真善美的大成,十方世界里头有的东西,极乐世界全有,极乐世界有的东西,十方刹土未必全有。所以我们非常感恩释迦牟尼佛,什么恩?他把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说得这么清楚、说得这么明白,让我们生起信心,生起愿心,愿生极乐国。世尊在这个地方又给我们作证,给我们授记,授记就是做证明,如是因,将来必定有如是果。
2 Q [$ h. L' H, \, g 《会疏》里头说,「所以菩萨虽洞达三空,智无所著,而能大悲薰心,发愿净土。虽净佛土,而常寂静。是则即一法句」,这一法句是什么?括弧里解释,「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而二十九种」,《往生论》说极乐世界依报正报,一共有二十九种庄严。「即二十九种而一法句之义」,这一法句就是二十九种全包了,统统包括了,而这二十九种,把极乐世界全包了。这些都是大乘法里面说法的技巧,我们要懂得,要了解它的意思。菩萨不容易,知道三空,有是空的,空是空的,人空、法空、空空,这三空。可是怎么样?智无所著。无所著,我常常跟同学们说,不放在心上就是无所著,不放在心上就是真智慧。放在心上是染污,有,染污;空,也染污;空有俱空,也染污;空有不二,也染污。不许有染污,这是真实智慧。7 U4 r( ]6 J1 O. [8 j7 ?8 o
我们在这就明了了,真实智慧是从定中开的,读书千遍是修定,千遍念下去之后,意思自然懂了,这就智慧。所以古时候老师教学生,叫他读,叫他念遍数,这一课课文从头到尾叫他念,字没有念错,句子没有念漏掉,叫他念三十遍,叫他念一百遍,叫他念两百遍,慢慢增加。念到一千遍,老师会说,你把这个意思讲给我听听,他就能讲。为什么?有悟处。所以不是老师讲给他听,他讲给老师听,老师给他做证明,讲得不错,就通过了。再念,还是每天三十遍、五十遍,念到第二个一千遍,老师说,来,再讲一遍我听。这一遍比前面那一遍意思深、意思广,为什么?他定功入得深。这样再念一千遍,三千遍,讲第三遍就毕业了,老师给他印证。5 c+ M% L. r5 F
现在没老师,能找得到,找古人的注解,你念三千遍,老老实实念三千遍,你去讲,拿古人的注解来对照,如果意思没讲错,古人给你做证明,这个方法好。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的注解,就用的是这个方法,这里面绝大部分,百分之九十都是经典上的,都是祖师大德的注疏,不是他自己的,他统统把它抄到这来注解这个经,高明极了。一方面来注经,一方面让我们了解这个注解是正知正见,是黄念祖老居士真实智慧的结晶,不同一般人的注解。一般人的注解,自己为主,它这个不是的,它这是以经为主。! s, ]! \4 K" O! d
所以,特别是《往生论》上,一法句,这三个字常常看见,如果要搞不清楚的话,很难体会。一法句是什么?一法句,我们今天讲真理、真相,这个意思可以讲,它是包括完全的。一法句,是极乐世界整个都包括,一法句,也用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了,阿弥陀佛也是一法句。二十九种庄严,一法句,包括佛八种庄严、菩萨四种庄严,一法句都包括在里头。
3 V" I2 c) R9 a1 p 「疏说精妙。盖一切法无不从此一法界流出」,一法界就是自性,就是真心,「亦莫不还归此一法界。一法界正是一法句」,确实妙极了。讲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对十方来的这些大众慈悲开示,释迦牟尼佛把这一场为我们转述,转述,等於阿弥陀佛自己亲自说的,没有两样,非常精彩。% y2 l. H. Q1 v/ s7 }. c( z/ Q
这个经愈读愈有味道,我过去最初讲过十遍,用的是李老师眉注的本子。讲黄念祖老居士注解,这是第四遍,前面三遍没有这次这么微细,这一次讲的时间长,我记得好像三年了,三年还不到一半。过去是一年讲一部,标准的时间是一千二百个小时,三百天,一天四个小时,三四一千二,一千二百个小时。这一次超过了,可是有受用。我们如何把它变成我们的概念,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我们就等於生活在极乐世界,现在就生活在极乐世界,与极乐世界相应,将来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9 ]+ W. b" [2 Z" ~8 z
% o. h" F: Q# u2 x+ Y
9 H: T( X& S( x2 ]9 Y; F8 e5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