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 j e5 K; u( ?+ H! l7 I, }0 J
& y8 p0 [4 ~5 `. Q" Q7 }
/ ?( e$ I: d9 p3 N8 ~, z1 {http://ft.hwadzan.com/media/mp4/02/02-041/02-041-0018.mp4
^0 o( i/ ?+ o. _* T9 j
1 E$ @& x8 B ?; s9 r* B3 Q
) p& o- ?, ^& T& Q
7 s. s, G9 K1 M: L8 w2 r来源:http://ft.hwadzan.com/dv.php?sn=02-041-0018&lang=zh_CN
2 o0 g) J# c! ~' K6 |* F, n* z7 W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八集) 2014/3/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018$ D! q z5 _. F! \. _5 A
- o$ b# R& l& R. R
5 ]1 k% k' w8 K# M; w- k2 [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7 s3 d* K9 n. R& ~4 ]8 H, g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百七十二页,我们从第六行当中看起,「第十八愿」,这接著前面的集解:
- S- f$ K( d9 r 「第十八愿曰: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前面第十九愿著重在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第十八愿著重在闻我名号,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念必生,这是第十八愿的宗趣。我们一愿一愿的来讲,古大德,四十八愿哪一愿是第一?几乎大家都公认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里头的第一愿,最重要的一愿,告诉我们十念必生。但是我们也不能够疏忽了第十九愿,为什么?十九愿是发菩提心。「三辈往生,往生正因」里面是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是古来许多祖师大德都认为这八个字是本经的宗要,最重要的指导原则。6 R. m1 ^, C5 U" J" L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说了四个字,把八个字变成四个字,大道至要至简,一点都不复杂,简单明了,大师说「信愿持名」,真信切愿就是大菩提心,持名,执持名号,就是一向专念。《要解》里头这四个字让印光大师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得太好了,这么简单,每个人都能懂,都听得懂,每个人都做得到。你不肯做就没法子了,你要肯做,没有一个人做不到。我们要细心观察前人,《净土圣贤录》里头所列的,过去念佛往生的这些大德,《往生传》上所列的,现前我们亲耳听到的、亲眼看见的,证明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不能相信的人还是很多,大有人在,为什么?烦恼习气障碍我们的智慧,障碍我们的信心,纵然亲眼看见,看到人家有成就,对自己还是没有信心,甚至於对自己没有产生真正的警觉。为什么?日常生活当中依旧我行我素,毛病习气没有能改过来。这样的人有多少?太多了。0 B" e! D, ^/ L3 }/ O
早年我在台中求学,跟李老师,老师创办台中佛教莲社。我跟他学教那一年,第一次到台中去,是台中莲社成立十周年纪念,那个时候台中莲社的莲友登记在名册上的有二十万人,在台湾是相当有规模的佛教社团,有这么多人。老师常常以这个为例子告诉我们,莲友,就是台中莲社的莲友,一万人当中难得有三、五个往生,不是万修万人去。莲友们都听经、都念佛,为什么一万个人中只有三个、五个?经听懂了没有?似懂非懂。佛念了没有?也是似念非念。每天念几声佛,甚至於念几百声、念几千声、念一万声,没有想往生极乐世界。纵然看到念佛往生的瑞相了,台中市的莲友往生,在莲社做告别式,大家亲眼看到瑞相,也赞叹,可是自己依然是我行我素,没有警觉,没有发愿真干,这些事情都是我们亲眼看到的。
! G# f( l. I9 l& ]1 H 回想起来当时,我所说的这个状况包括我自己,对净土生不起信心,很尊敬,也很看重它,并不敢轻视,但是自己的心就是发不出来。这就我常常用的比喻,我们对净宗有百分之九十的相信,还有十分怀疑,甚至於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还有一分疑惑,这一分疑惑足以障碍往生。这什么原因?我自己的原因。因为自己是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毛病就是要追根究柢,彻底搞清楚、搞明白才会相信,没有搞得透彻,疑问是不能避免。老师,古来的祖师大德注解里头,把这个问题有没有讲清楚、有没有讲明白?有。那我们为什么还没搞清楚?说老实话,老师讲经我们没听懂,祖师大德留下来这些注疏没看懂。为什么看不懂、听不懂,事情就在面前?读了《印光大师文钞》,这才把我们的毛病找出来了,什么原因?诚敬不够。不是没有诚敬,有。有,听不懂。真有,要不真有,能天天去听吗?一堂课都舍不得放弃,有诚敬心。诚敬心不够,没有达到标准,印祖说,一分诚敬你只得一分利益。
) M% w' E0 c5 ]$ K) c 我们把诚敬分作一百分,大概我有百分之三十的诚敬心,一般同学的诚敬心,我的估计,百分之十的诚敬心,我比他们多。多怎么样?也没听懂,也没有把疑惑真断掉。那要多少分的诚敬?用古人的标准,总七、八十分,有力量了,产生力量,能够到九十分那决定得生净土。达到这个标准的人找不到,要靠在这一生当中培养,给诸位说要长寿,如果没有这么长的寿命,诚敬心没有提到一定的标准,我们说一定的标准算六、七十分,没有到这个标准,往生就不可靠,三、四十分更没有把握。我得佛菩萨的加持,寿命延长了,能够锲而不舍,遵守老师的教诲,看破放下,放下看破,用了整整六十年工夫,大概把信心提升到六、七十分了。这六十年一甲子,不算短的时间,如果不是每天认真学习,锲而不舍,达不到这个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没把握,不是不认真。
5 k) @0 }2 u! S 认真学习这一生还是不能往生,到哪里去了?毕竟在这一生当中善多恶少,有把握生天,欲界天,这个有把握。得人身当然是更有把握,但是人间太苦了,来生不想到人间。当然不会堕三恶道。贪瞋痴有没有?有习气。财色名利、五欲六尘真正放下了,确实不再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这就是六道天道以下的那个业因我们少了。天道不能说上,上我们还做不到,色界天要修禅定,无色界天也要修禅定,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欲界天凭著上品十善业道,上品十善业道我们可以做到了。学习经教、念佛,这个功德回向,欲界天我们想当中这几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