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1 14: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有价值。所以,年轻人要好好听父母教导。如果抱怨:“唠唠叨叨,在讲什么呀?别讲了,你吃你的就可以,啰唆什么!”这不但会伤了双亲的心,自己的修养也成问题。真正有学问的人,父母再没文化、再怎么样,对他们所说的教言,还是会聚精会神地倾听。但这一点,如今很多人都做不到。
+ J! |4 L: \. } “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因为你做错了、行为不如法而谴责你,你必须虚心恭顺地听从,勇于承认自己错误。对父母有恭敬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即使父母说的是一般语言,甚至是责备,也会认真听取。因为“爱之深,责之切”,父母的训斥是出于爱心,做子女的应该接受。若能如此,对自己也有很大利益。! S3 Z ?5 Z3 `- M, g
不仅世间人要顺承父母,佛教中不管小乘、大乘,都认为父母是严厉对境,即使他们是凡夫,也值得恭敬。尤其是作为出家人,信众供养自己的钱财,可以给他们使用。以前佛陀时代就有位阿罗汉,父母非常贫穷,他想以衣食供养,但又不敢,于是请示佛陀。佛陀便召集僧众,并作开许:“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所以,出家人可以对父母进行供养。
% C3 x; ?# Y, {: u4 h 一个从小要恭敬父母,父母说什么都要听,即使是批评也要认真对待,若能如此,久而久之便会明白,父母的教导很有价值。众所周知,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么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所以,对父母长辈的责备,理应乐于听受。6 C8 l3 Y- ~7 Y$ t! m8 r
我们作为出家人,即便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学得比父母好,但对父母的批评,也要视为一种教诲;纵然学佛多年、广闻博学,但父母的那种世间教言,对自己的身心仍有帮助。所以,每个人应把“敬听”、“顺承”的道理,用于实际行动中。但很多道友恐怕没有做到,有的可能在后悔:“如果父母还在,我一定要听话,可是--下一世再来吧,只有等下辈子了。”会不会这样?8 e/ c6 O" ^# Z4 b9 o* X- A9 @
真的,现在很多人做得不如法。包括一些出家人,可能空性观得太好了,把父母也“观空了”,觉得没什么,但从世间道德而言,对父母的孝顺奉养不能缺少。以前汉地有个懒残和尚,因为母亲就生了他一个独子,所以他责无旁贷地要负起孝养母亲的责任。有时他穷得一文钱也没有,为了不让年老的母亲挨饿,只有把自己袈裟典当了,买米回来养亲。从这些大德的历史来看,他们对父母是有执着,但这种执着并未影响他们成道。而有些人出了家以后,对父母一点悲心也没有,这是不应理的。& ?9 T% ^6 U1 h. c- }' K0 k0 s* Z
现在的社会,人们的行为确实不如古代,但这暂时不讲了。总而言之,在孝顺父母方面,大家应该有一些新变化、新行为!
7 F3 ?; ^4 {: K8 r5 k: L/ U3 {; U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 a: R( j+ Y; c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5 c) e- |- `; I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 g6 u$ n( ?1 m0 R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 r( Q3 A- f! ]# L 第二课
+ E( R/ V' X7 F, ~ 思考题
# w S' r* I, R8 Y: x' _4 K 7、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关键起作用的是什么?你对此有哪些体会?为了教育下一代,你今后准备怎么做?$ X& T* g) Q- N7 w; F- w7 S, ]
8、看了古代子女对父母的承侍,然后再对比现在的状况,你有什么感触?
$ ]" h. X6 f% f1 U4 z/ v 9、对“居有常,业无变”这句话,请从世间、出世间的角度分别作解释。你自己做得到吗?( C5 s& ?( E) h& x1 _
10、有些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偷偷藏起来拿走,你如果见到这种现象,会如何教育他?
$ K$ u$ S( K3 B F: x1 g" p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N9 {, b, K z$ w7 n! M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v+ o$ V$ u$ X6 K9 h" P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q8 w8 w3 x( `" c# u: m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 G$ g3 q9 i2 }, [+ K! ^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 \% \7 k) D- v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7 w# |+ \5 h% J# i! U- V" `
这次宣讲《弟子规》的目的,就是想挽救下一代的孩子。
5 y) d- g9 V; m1 z& w 大家都清楚,人生非常短暂,而这一生,却很难学到有用的知识。尤其是现在,多数人并不重视传统文化,只是一味地追求钱财、地位、名声,致使伦理道德受到了极大损害。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每个人都有责任将有缘众生安置于佛教的光明大道中,即使与佛教没有因缘的,也要让他行持善法、断除恶行。) L Y8 T. E, _& q. N
在古代,不管老师所教的,还是学生所学的,其目的都是让人具足善良品德。我们看“教育”一词:所谓“教”,《礼记》中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就是让孩子增长善法,挽救他的过失。而“育”,《说文解字》中云:“育,养子使作善也。”意即让孩子一心向善,形成善良的人格。所以,教书育人的内涵,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教孩子怎么样做人。
/ Y9 m' A# Y' j7 o& P# { 昨天也讲了,在“德”和“才”之间,古人把“德”放在第一。本论云:“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三字经》也说:“首孝悌,次见闻。”要先以孝悌为基础,再扩大见闻--“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逐渐广学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所以,现在的教育次第确实颠倒了。你们也可以看看,任何一所学校的老师,谁把德育放在第一了?老师教书时只看分数,得满分、成绩好的才得奖,但此举最多只培养了智慧。所以,去年我在智悲学校里就要求:成绩优异者可以得奖,但更重要的,应该鼓励德育,德行也要分上、中、下三等,分别发给相应的奖品。这样做,孩子从小会觉得“做好人是有必要的”,让他脑海里有这样一种观念,才是教育的根本。
; q* [3 ?7 ?; |) J( }0 s+ V# B 我们办学校、教学生,一定要重视德育。否则,孩子们学了再多知识,也只是增长傲慢而已。有些西方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任何社会团体里生存,真正起作用的,思想和行为的态度占了85%,智慧只占15%.然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