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26 12: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而考察天下民风。观察四季运转丝毫不差就能懂得其中存在着大自然神妙的作用。圣人能够效法天道而设教于天下(自己修积善德,身体力行,做大众的榜样,不需要通过言语教 诫和威刑恐逼),万民就会自然服从于他,天下实现垂拱而治。
: l% O! ~5 J& L) \; T$ l% S: @6 V # G8 {9 ]. K+ u3 ^- r @* U
【原文】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居观之时,最近至尊,观国之光者也,居近得位,明习国仪者也,故曰利用宾 于王也。
" j( F& g; p! N5 C4 j, W. B. q" q+ b 【注释】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光,指国家大治而呈现的光辉景象。宾,用于动词,犹作「作宾」。此谓六四柔顺得正,亲比九五,犹如贤者观光于盛治之国,故称有利于成为君王 的座上宾,即言可以效用于贤君,其吉可知。8 u1 t. m9 Y( n
【译文】六四:观仰国家大治的光辉景象,适宜以宾客的身份入朝辅佐君王。(在观仰之时,能够最容易接近君王的,是能够观仰国家大治光辉景 象的人。接近君王并因此得到官位的,是那些明白和学习国家礼仪的人。所以说「利用宾于王」。)
; p# Y8 m" {* }3 O ' p5 G/ G' w3 o. Z* K k/ k" |
【原文】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上之化下,犹风靡草,故观民之俗,以察己道 。百姓有罪,在余一人,君子风著,己乃无咎。上为化主,将欲自观,乃观民也。7 `& c6 {' c; n1 W1 j2 w& I1 r5 c, n6 y
【注释】观我生,君子无咎:观我生,指既受人瞻仰又自观其道。咎,指过失、罪过。
# I9 S$ I* d5 E- O* R6 \# Y9 O2 G 【译文】九五 :君王经常巡视国家,看民风淳正与否,如果天下有君子之风著,这样就不会有过错了。(在上位的教化在下位的,如同风吹草木,草木顺风而倒,所以,观察民众的风俗,就可以体察自己所施行的是 否合道。百姓如果有罪,罪责在我君主一人。天下有君子之风,自己就没有过错了。在上位的人是教化的主导者,要观察自己所施行的是否合道,观察民风就可以知道了。)" U* G+ u. \2 r! K6 B; j
, S8 \9 d: S; C3 D1 t+ |! X+ V 噬嗑卦 1 v# {, x; j' ]# l
( s; t4 ]. v5 q8 v
【原文】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8 I* E4 K$ E+ p& z 【注释】雷电噬嗑:噬嗑,音市喝。释噬嗑卦下震为雷、上离为电之象。明罚敕法:明,动词,严明,敕,犹言「正」。; b5 a) m7 F" W$ o
【译文】《象传》说:噬嗑卦的卦象是震(雷)下离(火)上,为雷电交击之象。雷电交击,就像咬合一样。雷有威慑力,电能放光明。古代帝王效法这一卦象,严明刑罚,整饬法令。4 B1 i4 K7 t2 G$ d9 g! f
2 G3 @( S1 j# s$ U" {; E
贲 卦% W2 L7 B& d' ], v, e7 X
* g$ G- h2 `/ s6 E" |$ J. K 【原文】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处贲之时,止物以文明,不可以威刑,故君子以明庶政,而无敢折狱也。
( \3 U5 a8 @# J( L 【注释】山下有火 ,贲:贲,音必。释贲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离(离为火)之象。以明庶政,无敢折狱:这是说明「君子」观贲卦之象,悟知当以「文明」理政,但不可以文饰「断狱」。' Y$ k) d& [+ k3 z$ `( c! D( V* Y
【译文】《 象传》说:山下燃烧着火焰,象征着「文饰」,君子因此修明政事,不敢以威刑断狱。(出现贲卦卦象之时,火照着山,山因为火而被照明,不可以采用严厉的刑罚来治理政事,所以君子一般采用文明 来理政,而不会通过武断判决案件来治理天下,甚至让民众无讼。)
8 H/ Q, c7 X7 x W
3 j! x5 `# L+ D c: J# C 【原文】彖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x( R3 E6 R+ G
【译文】彖传说:观察天象,可以知晓四 季的变化规律;观察社会的人文现象,可以推行教化而实现天下大治。
. W6 i6 z' h5 H - O; h g1 F2 E
大畜卦
9 h2 p2 p0 E, a# V f" }, `2 g, U
【原文】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物之可畜于怀,令德 不散,尽于此也。% K$ B3 d) F9 L' A& ]8 e
【注释】天在山中,大畜:释大畜卦下乾为天、上艮为山之象。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识,音帜。前言往行,指前代圣贤的言行。这两句说明「君子」效法大畜卦 象,多记「前言往行」以畜美德。
7 t, k' [' |4 E& E 【译文】《象传》说:天包含在山中,这是宽广包容之象,君子感此卦象,应该牢记古圣先贤的嘉言善行,来培养自己的德行。(万事万物中,唯有贮藏前言 往行于怀,才能让道德不散弃。)" Y4 ~4 b( Q2 L0 M, @% U
8 n; t2 F7 a+ A; ?6 }! T 颐 卦/ L: w4 N4 S& {. Y4 t
L* ?2 P' k6 p$ _
【原文】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言语饮食,犹慎而节之,而况其余乎。; u5 Y) u. A/ R7 a2 O
【注释 】山下有雷,颐:释颐卦上艮为山、下震为雷之象。颐者,养也。《周易集解》引刘表曰:山止于上,雷动于下,颐之象也。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这是说明「君子」效法颐卦「养正」之道,「慎言 」以养德行,「节事」以养身体。
, u# c4 ?9 ^! h1 v) i- k' Q* S 【译文】《象传》说:山下响动着震雷,象征着颐养,君子感此,谨慎言语以培养德行,节制饮食以养护身体。(言语和饮食,都能够谨慎、节制,更何况其 他呢。)
1 \$ w: B, [6 `2 K, O 5 H" P8 q- D+ e/ h$ l+ Q8 H
习坎卦) a' x/ W2 Q- A
' ~, E1 s) u3 w7 r8 D; H9 b) f 【原文】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至险未夷,教不可废,故以常德行而习教事也。习于坎,然后能不以险难为困,而德行不失 常。* M' W2 q2 B8 _( s
【注释】水洊至,习坎:洊,音荐。古同「荐」,再、屡次、接连之意。此释上下坎均为水之象。常德行,习教事:常,动词,当读为「尚」,意味着恒久保持。习,动词,犹言「熟习」 。" p6 u N& K+ m; |5 ? O
【译文】《象传》说:水一至再至,长流不滞,象征着重重险陷。君子感此卦象,而恒久保持修习自身德行,反复熟习政教之事。(至险没有消除,教化就不能够废除,因此要恒久地保持修 习自己的德行,熟习政教之事,在重重险难中修习德行,然后才能不被险难所困,而德行才能够长久保持。), @" |, ]4 ~( O
" o& v" t% T2 G) F) y$ p# R
离 卦2 q4 D9 o7 F2 r1 q' \3 P
5 D- p& _. b4 Y4 h1 h; P0 b 【原文】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 继明,照于四方。继,谓不绝。
- L# q& F; a1 q2 R3 S- [: F 【注释】明两作,离:此释离卦之象。《周易正义》:「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二体,故云「明两作,离」也。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周易禅解》:明而又明,相续不息。自既克明其德,便足以照四方矣。) W9 X; r3 y7 O/ P! s
【译文】《象传》说:光明两次升起,这是离卦的象征。道德高尚之人以相继不绝的光明品德照耀于四方(继,就是相继 不绝的意思)。
$ _3 u1 x2 D# j2 M" q
6 f+ Q$ }+ b- ` 咸 卦 n. H# X0 N# C8 D, `
- l+ {6 J8 d+ \; O 【原文】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以虚受人,物乃感应也。
2 ]# `) I0 h7 Y. i. k, M 【注释】山上有泽,咸:《周易正义》:「山上 有泽,咸」,泽性下流,能润于下;山体上承,能受其润。以山感泽,所以为「咸」。君子以虚受人:受,犹言容纳。此句说明君子效法咸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