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定弘法师:太上感应篇汇编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不知道我们本省,就是山西省,在乡试考中的榜册里面,有没有我王用予,还有俞麟、郁从周?」就是同乡的这两个人。结果抱册的这个神说,「没有」。再看下去:0 j6 J" B3 D* n4 k$ o/ q0 n

3 j4 l/ Z! A7 ?  【少顷诸城隍神退候。绛服神抱册入殿。跪陈几前。帝君一一批阅。每名下书一押。亦有踌躇不下笔者。良久。绛服神发册宣谕云。仍付各省城隍。速查阴德之家。仁厚之子。报名以换榜中未押者。】# w2 {2 l/ G) s6 W7 G8 J( R. U

% @. c7 k4 C4 k3 `/ D2 t. a  王用予问穿着红色朝服的神,问有没有这三个人的名字在这个榜中,神说没有。还没等继续问下去,这些城隍爷都要上殿禀奏文昌帝君了。过了没多久,『少顷』就是没多久,这些城隍都退下来,就是审批完毕了,在外面候着。此时绛服神,就是这个穿着红色朝服的神,抱着这一大捆册子就上了殿,跪在帝君案前向他禀报。这个『几』就是几案,帝君坐在他的办公桌前,这个神就向他禀报。帝君就拿着这些名册一一批阅,看得很仔细,今年中乡试的这些人的名单,他一个一个的去确认,每一个名字下面,确认的就画一个押,或者是拿笔点一下。『亦有踌躇不下笔者』,帝君对有的名字久久不能够下决定,踌躇就是一直在犹豫该不该下笔,点他上榜。就这样确认了很久,时间过了很久,大概确认也是很不容易。绛服神,就是穿着红色衣服的神,最后等到帝君批阅完了,就把这个册子收起来,向外面宣告,等于将文昌帝君的上谕,就是指令,宣告出来。命这些来自各地的城隍,『仍付各省城隍』,要交给每一个省的城隍速速去查实,哪些家庭有阴德,哪些家里的孩子是仁厚之子,为人仁慈厚道,这些人赶紧把他们的名字报上来。因为在原来的榜册里头,很多名字文昌帝君没有画押,就是他们没有资格上榜,就要替换,就再去找这些阴德之家、仁厚之子来补上这个名册。下来:
* ^2 E! \2 B* N0 D3 M' B  B$ ?: i8 N- j0 p; Z% s7 y7 C
  【用予隐身柱下。忽闻殿内传呼王用予入见。用予匍匐阶下。召进几前。帝君曰。功名事。为天曹秘录。未可轻泄。因汝至诚。十余年如一日。故召汝析之。】
  `3 h* m& \) q4 A$ e$ t9 X& S2 \2 J) ~: `& j- r
  此时王用予大概是看到帝君圣殿里头很庄严、很威严,所以他也不敢造次,躲在柱下,『隐身柱下』,就在这偷偷的听、看。忽然就听到殿上有人传呼说,『王用予入见』,召王用予去见文昌帝君。这时候用予就非常的敬畏,『匍匐阶下』,不是走路,是匍匐着往前爬到台阶下,然后听这个召唤,一直爬到帝君的案前。此时帝君就对他说,「功名的事情」,就是读书人该不该考上这些名册,「这种事情属于天曹秘录,是上天秘密的档案,不能够随便泄密的」。帝君召他来,这里讲是因为他有至诚心。『因汝至诚』,因为你侍奉帝君真有一种真诚心,十几年如一日,所以给你特别的教育。教什么?就是教因果。所以把你召来,给你细细的分析一下。然后帝君接着说:7 {9 W) P3 @% V0 V' i$ {

1 H! T3 Q7 D- w0 d  【汝祖父甚朴谨。自食其力。从无负人。已注尔前榜乡科。彰传家忠厚之报。因汝平生遇神佛稽首。但默求功名如意。及妻杨氏病痊。白头相保。孀母在堂。并未祈佑一语。以此降尔两科。中在下榜五十三名。汝宜改行。毋更触天心也。用予叩头谢罪。】
9 [% V0 \* h  L$ g1 g2 ^/ H" |
8 R% Z2 e9 Z- D& ?  \6 Y9 B  帝君就跟他细细的分析,告诉王用予说,「你的祖父为人很朴实、很谨严」,谨言慎行,这是很厚道的一种人品。『自食其力』,从来不去求人,『从无负人』,也没有亏负过任何人,没有做过亏心事。因为你祖父的这种德行,所以帝君已经批注了,把你定为此次乡榜本来是考到前面几名,就是属于高中,这样来表彰你家里头『传家忠厚之报』。祖父有阴德,阴德能传家,他忠厚传家。可是你就不争气,『因汝平生遇神佛稽首』,你也信神、信佛,都跟他们叩头。也求,只是默求功名如意,求你自己得到功名,做事情能够一切如意,为自己求;以及为妻子求,妻子杨氏得了病,你求她的病好、痊愈,跟你能够白头相保,一直夫妻到老。可是你自己的孀母在堂,孀母是寡母。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就剩一个老母亲在堂。你却并未祈佑一语,从来没给你妈祈过福,只是求神、求佛保佑你自己、保佑你的太太,没给你妈求过。因为你这种自私自利的心,已经把你降了两科,本来你是名列前茅的,现在你只能中『下榜五十三名』,本来是上榜,现在变成下榜。然后帝君就告诫他,『汝宜改行』,宜就是应该,你应该好好改你的德行,不能再自私自利了,要求也先给你妈妈求,不要先求自己,然后你把心量扩大,要能为天下人求,你这种仁心才能感得天的好报。『毋更触天心也』,毋是不要,不要再触怒天心了,天帝这样提醒你,这是对你慈悲,你赶快改过。王用予听了文昌帝君这一番话,说的都是事实,立刻叩头谢罪,还好幸亏早听到帝君的告诫,要不然连下榜都上不了。下来:6 }; Q8 e: j, k& g+ o3 \5 b1 I
; R5 q' ~5 _* r$ L0 Q; ~
  【帝君又曰。同社周吉。今科本省解元也。时社中惟吉最恂懦。而文字复不胜诸人。闻之不胜愕然。因叩问中元之故。】4 M, k6 P1 U) r/ A

5 M( s/ x( M$ X( L& s& s  帝君又接着跟王用予讲,「你们这文昌社里头还有一个读书人叫周吉,是山西省这一次考乡试的第一名」。『解元』是乡试第一名,就是中举人,他是本省第一。『时社中惟吉最恂懦』,王用予当时听了也觉得很惊讶,因为他们社里头只有周吉这个人是最温顺,恂懦就是温顺、恭谨,很谦虚,对人很恭敬,所以谦能受福。他写的文字,就是他的文章也并不怎么样,并不能够超过其它这些书生,所以王用予听了之后就不胜愕然。『愕然』是很惊讶,惊讶得不得了,这是绝对想不到,他居然能中乡试第一名,解元。所以就叩问中元之故,于是又给帝君叩头,来请问为什么周吉能够高中乡试第一名?
4 d* t7 L3 r8 M2 `1 o' T" o/ t; N6 ]. W
  【帝君曰。周吉父祖俱为士。从无一字入公门。从不奸淫一妇女。相沿三代。未尝形人一短。暴人一恶。且其曾祖作百忍说以劝人。感化者多。故其父子祖孙。以简静基福者。六十余年。最上阴德。人皆不知。上帝克嘉。注昌三代。今吉发元。特福泽之肇端耳。】
/ c5 K2 c) u! Z# J2 C, l: A' M8 n4 \: B% p+ \4 q
  王用予听说周吉居然高中乡试第一名,解元,所以叩问什么原因。帝君就给他详细的解说,周吉的父亲、祖父都是士人,就是读书人,所以他也是书香门第。但是他的祖父、父亲从来没有写过状纸,没有一字入公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没有跟任何人打过官司、没有诉讼、没有给人写状纸,这就是积阴德。《朱子治家格言》里面就讲,「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不仅自己不要去争讼,也不要帮助人去争讼。过去读书人相对比较少,所以有些人打官司会找读书人写状纸,周吉家里祖父、父辈都没有做过这种事情。而且从来不奸淫一个妇女,家里祖祖辈辈为人都很清高,绝对不会做那些亏心事。『相沿三代』,从祖父到他三代了,都未尝形人一短、暴人一恶。你看祖孙三代人,为人都是厚道,特别是口业,绝不会去揭人的短处,人家有毛病,不放在心上,更不挂在口上。不暴人一恶,就是不暴露人的恶行,就是《感应篇》里面讲的不讦人之私。3 a0 C& s9 R7 a  Q/ y

6 B0 U4 B& A8 h5 t  底下又说,除了这种厚道存心以外,他的曾祖,就是祖父的父亲,还作过『百忍说』以劝人,作了一篇文章,劝大家要忍耐,百忍成金,劝大家能够忍,这是很有功德的。现在这个社会乱,就是乱在大家都不能忍,都在争名逐利,都会损人利己、互相的争斗。这个「百忍说」劝了很多人、感化了很多人,这是法布施,功德很大,以圣贤教育来教化大众,这个功德是尤其的大。所以其父子祖孙,从他的祖祖辈辈下来,『以简静基福者,六十余年』,简默、安静,就是为人能够廉洁、安分守己,以积厚福,做为福德的根基,就是培这样一种福报已经有六十多年了。这是最上的阴德,而且人都不知道,正因为人不知,这才是阴德。阴德天报之,所以感动了上帝,就是一般我们讲玉皇大帝,佛家里面称忉利天主,上帝都嘉奖,准备要令这一家发起来。『注昌三代』,注就是已经下了批注,要使他们家三代昌盛,从周吉开始,就是周吉、周吉的儿子、周吉的孙子三代都昌盛,这是祖上有德,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次周吉发元,就是他中了解元,这是乡试第一名,后面他还要继续考试,乡试完了要会试,会试完了还殿试。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就是考进士,第一名是状元。周吉是刚刚开始,『特福泽之肇端耳』,这只是他家里的福泽之肇端,开端,后头的福报会延绵不断。这下王用予服了,才明白原来谁该考中、谁该不中,那都是靠德行来感召的。) y; }' T7 B) }% x/ Z) _

! `7 n; g- e2 v/ g1 s: C* \1 c( D  【用予复叩首云。】: T5 T* f8 ]- ]0 f# Y/ `

$ G  [' }/ B- n5 ]  他又继续叩头问,因为他最看好同社的两个人,一个是俞麟,一个是郁从周。他就问:/ h- c" N* @( N. I) c
( t% w8 l( s8 R2 n2 l+ e
  【同社俞麟。郁从周。未审发科第否。】7 w- J# W, ~: S
+ p# Q) K+ I0 U7 ~% s2 p5 e+ _
  这两个人不知道该不该考上功名?『科』是中举人,『第』,及第就是中进士。8 ^( N+ m2 }  w# ~+ d5 k2 I
  Q) `9 ]+ `. o: F9 F' P$ {
  【帝君检阅太原士子册。色若不怿云。俞麟应得一科。因事亲腹诽。且溪刻论人。不近情理。而妄以君子自命。故黜其科。使其穷年潦倒诸生间矣。】
) d. C$ c! M0 d# F7 e) Z: e/ R6 x
7 B8 w4 V6 N) H8 N+ ^$ A: }  文昌帝君此时也满王用予的这个愿,帮他查一查他问的这两个人的档案,即是『检阅太原士子册』。太原在山西,这些人属于太原管。文昌帝君把那些读书人的名册翻出来,找到他们俩的名字。脸色很不好看,『色若不怿』,好像很不愉快、很不悦,就说,俞麟这个人,他本来应得一科,本来这次乡试应该考上的,但是因为他『事亲腹诽』这个罪,这是第一条。事亲是好事,你看前面讲到俞麟这个人以孝谨称,大家认为他是很孝顺父母的,而且为人也很恭谨,但是帝君一查,原来他事亲腹诽。后面有解释什么叫腹诽,腹是肚子,诽是诽谤,肚子里诽谤自己的父母,表面孝顺,实际上不孝顺。『且溪刻论人』,溪刻就是很苛刻,在评论、批评别人的时候,讲得非常的苛刻、尖酸刻薄、不近情理,让人听了都受不了。而且他还妄以君子自命,因为他懂了一些道德仁义的道理,以为自己做得不错,别人也这样的称叹他,所以他就觉得自己是个君子,『以君子自命』,自以为是、觉得了不起,这样的心行就把他的福报给折了。『故黜其科』,黜就是罢除,本来他能够考上举人的,现在给罢免了,就是落榜。而且他一生都没有机会再考上举人了,『使其穷年潦倒诸生间矣』,他这一生只能做个秀才,秀才不算功名,功名是指举人、进士,秀才还是个学生。穷年潦倒,没办法做官,连公务员都当不上,穷年就是一生都潦倒,很不如意。王用予听帝君说了一个罪名,叫事亲腹诽,于是:
$ \4 c1 ]2 D( q+ U1 W, T
* c$ \0 p/ z2 \2 U  【用予请问。何谓腹诽。】# V, W' {% w, Y! ]' V

$ l- g" P0 J4 C5 F" T# _6 I  这个是什么意思?8 z. t. w7 t" l. Z$ K9 T

, J; ]) p$ s% x  【帝君曰。彼于父母。言语举动。心辄不然。但勉强不露声色。浮沉顺之。真性日离。伪以相与。是视亲如路人矣。假行窃名。最撄神怒。故尔罚之。】
* @! x- S) L) Z' q. M9 E+ c2 r! T; n" r  x8 H% B9 y5 m( y( P/ w6 o
  这一段如果不是文昌帝君给我们说出来,可能我们自己犯了都不知道。帝君就解释什么叫事亲腹诽,说俞麟对他的父母,『言语举动』,父母的一言一动他心里很不以为然,就是瞧不起他的父母,没有打心里头生起对父母真实的恭敬心,只是勉强不露声色。毕竟是个读书人,读书人要讲求孝悌忠信,如果是表面上没做出来,那别人也会批评。更何况他们结了文昌社,提倡修身、立德,德以孝为本,所以必须得做个样子出来,更何况别人还赞叹他,以孝谨称,乡里头都称叹他这个人很孝顺,所以他必须得做出个样子来。虽然对父母没有真正恭敬心,他勉强不露声色,装得很像,表面上挑不出他的毛病,确实礼节上都做到了。对他父母,别人看来不错,这只是浮沉顺之,浮沉是随顺世俗、随波逐流,不是用真心来尽孝,而是勉强随着世俗、随着应有的这些礼节来顺着做,所以做的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性日离』,心与行不一致,这就一日一日跟他的真性远离了。真性本来具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德行,不是人教的,不是从外面学来的,都是真性中本有的。我们修这些德,目的就是为了回归真性而已。现在我们表面做一套,内心又是一套,这就是跟真性愈来愈远,全是虚伪假造,『伪以相与』,一日一日就变得虚伪了,人愈来愈谄曲、虚伪。到最后『视亲如路人矣』,他的孝心愈来愈淡掉、没有了,看父母就像路人一样。9 I# W5 E, j2 t" S
5 Y/ Y  B" z* u8 R3 q
  底下又说『假行窃名』,最麻烦的是他的这些德行都是假的、装出来的,而又得了好名声,你看乡里都称他孝谨,虚名而已;如果名不符实,『最撄神怒』,撄就是受,最受神怒,神最怨怒的就是那种搞假的、虚伪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欺世盗名、没有实德,全是做表面功夫、博别人的赞叹,而自己一天一天在堕落。『故而罚之』,帝君就以这个罪名来惩罚他,事亲腹诽,所以剥夺了他的功名。这真的是我们凡人意想不到的,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德的人,怎么最后穷困潦倒?我们之前有读过、讲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个人大概跟俞麟是同一类的人,他也是在乡里结文昌社,也是提倡修身立德,但也是搞假的,而自己事事不顺,还怨天尤人;如果不是遇到灶神点化,那他这一生灾难会愈来愈惨重。如果不是他遇到灶神,灶神给他开示,他把这些写出来,我们真的自己都意料不到,很可能我们也是这种人。特别是读圣贤书的人,发心学圣贤,只学了个表面,没有真正学到实德,所以表面上的学问愈好,可能离真性就愈远、愈是虚伪;而得到的名声愈好,愈招神怒。真的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里讲的,天罚日甚,何由祈福哉?你还想祈福报?不可能。这是俞麟的下场。至于第二个人,郁从周这个人,他下场就更惨了。前面有提到郁从周,这是一个很有风度的才子,学问又好、文笔又好、辩才又好,人皆赞叹,可是你看他什么下场?
* @: t8 Y' J& f! m8 {
3 @) l& i: ]! o& N4 q  【至郁从周。生畀异才。二十六成进士。三十余应迁中丞。四十五晋大司空。兼领司农司寇诸印。五十四以少保致仕。至六十九岁善终。】
3 g/ ~* g  b: H, M" f$ h5 {9 Z8 @; D
  这是他本来应得的福报。这个人很有才华、很聪明,『生畀异才』,这个畀当赐字讲,生赐异才,就是天赐他这种俊才,他非常有才华,天生的。当然也是前生修得好,这一生有这个福报。按照他原来的命,应该是二十六岁就考上进士,三十出头就应该官做到中丞,中丞是古时候御史大夫底下设的部门的主管,我们现在说应该是副部长这样的职务。到四十五岁晋大司空,四十五岁晋升到大司空这个官职,大司空在古时候专门掌管工程,就是工部尚书,专门是管建设的部长。『兼领』,还不只是一个部,他还兼管『司农』,这是农业部长;『司寇』,这是主管刑狱纠察的,有点像我们现在讲的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是一个大官,身兼三大部的部长,他拿这些部的印,就是掌管这些部门。到五十四岁退休的时候,以『少保』这样的爵位退休,少保是太子的老师,所谓少师、少傅、少保,这是很高的荣誉,寿命应该活到六十九岁,善终。所以一生非常的好,可以说是享受到富贵荣华、长命寿终。可是下面说:
/ [" q- V! `: A9 q
* o! w% j1 i$ h  【缘自十七岁为诸生后。恃才傲物。谐谑讥弹。语多凑巧。冥司录其轻薄口过。已满二千四百七十余条。上帝震怒。注于阴恶籍中。悉除所有。倘不知悔过。溢三千条。将夺其寿算矣。将录其子孙入丐籍矣。】
4 z5 @& l3 y9 d9 S) Y( d; N- g* J. R2 j5 L( `/ C
  帝君讲了他之前应得的福报,可是皱着眉头就说,这个郁从周因为从十七岁考上秀才以后,做了诸生,『恃才傲物』,因为他自己很有才华,口才也好、文笔又好,所以就很傲慢,什么人都看不起。于是谐谑讥弹,口才好就经常调侃、戏谑他人,或者是讥讽、抨击他人,出语伤人。『语多凑巧』,他讲的话可以说表面上看起来都讲得很有道理,实际上都在尖酸刻薄的挖苦人,而且都讲中,所以讲得让大家都服气,可是这种轻薄的口过在冥司、阴间已经被记录下来了。口业很容易犯,特别是已经说习惯了,自己最后是不知不觉,所以就积累起来。这个郁从周已经满了二千四百七十多条口过,这是在神灵的档案当中记录下来的,这使上帝震怒,这个人就应该惩罚了。
4 s1 z/ S' X& @. n/ }0 |+ r
2 [  X; G; v1 O: _! l( [! C9 w5 {  所以『注于阴恶籍中』,把他的这些口过全部记录在阴恶籍中,这些恶叫阴恶,别人看不出来的恶。杀生、邪淫固然很明显;口过,随口说出来的话,自己没有觉察,别人可能也不怎么觉得这是大恶,但是鬼神确实不会放松惩罚,所以将郁从周本来命中应得的所有这些功名富贵『悉除所有』,都除掉了。『倘不知悔过』,倘若他还不知道悔改自己的过错、过恶,等到这个口过满三千条之后就要夺去他的寿算,本来他应该活到六十九岁,对不起,寿命得减短,就像《感应篇》里面讲的,「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如果是大的口过,譬如说把人的隐私揭露出来,诽谤中伤,让人一生名誉扫地,可能至少是除掉一纪,一纪是十二年;如果是小过失,只是随便调侃别人,挖苦一下、批评一次,就夺一百天,看这个过失的大小。不仅他要被夺寿命,而且要把他的子孙录入『丐籍』,他子孙将来要沦落成乞丐。你看,本来他是大富大贵人家,子孙应该是很不错的,现在全把福报除掉了,变成乞丐的命。下面是帝君一段评论,也是特别的深刻:, Z; r4 x  ]8 O4 W: P2 S3 \6 p6 c
: I$ n0 f" i! H  J7 u5 k
  【伤天地之和。犯神明之忌。莫此为甚。故其罪与杀生邪淫等。尔辈慎之。】
$ ?9 V6 U$ j) h- X; o* \3 d$ Q% C* b7 E) |5 S7 u8 j+ }& O* o
  把郁从周为什么惨遭天罚的业因点出来了,他伤天地之和,造的口业太多,把天地间的和气给伤了。要知道批评人、中伤人、毁谤人,不仅伤了人与人之间的和气,伤久了,天地的和气也被你伤了。这就震怒天地鬼神,『犯神明之忌』,神明最忌讳、最痛恨的就是这种常讲轻薄言语的人,随口说出那些中伤批评的话,神明都会被触怒。所以『莫此为甚』,轻薄口过这个罪业是最严重的,伤天地之和、犯神明之忌,口过最严重。『故其罪』,这种罪业与杀生、邪淫是一样的、同等的。『尔辈慎之』,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特别要谨慎,不要犯。因为读书人最容易犯口业,读了圣贤书,不是用圣贤道理来修自己,反而专去挑别人的毛病,那是最损阴德的。下面说:: v8 d- ^/ n/ _# Z3 L$ S, S

! p3 ]) v3 f( W- D. n5 _  Z. z  【良久。又谕云。】
/ _- j5 d+ N$ Z6 t3 ?4 Y1 |/ n  T" u$ j: m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大概王用予意想不到郁从周是这个结局,所以帝君就让他思考、消化。然后再跟他说,谕就是帝王对臣子的告诫,又谕云:
, A+ s2 q0 S. H6 M' G: W- L
/ e+ `; i% B, d9 ?! W7 g  【淫。杀。口过。丝粟有报。不待言矣。但淫杀二业。自爱者。犹知禁戒。至于口头讪笑。随意讥弹。诛隐贼心。习矣不察。究至言貌心胸。尽成轻薄。鬼神悉记。凶恶相随。向来福泽胎元。顿易为贫穷躯壳。可惜可惧。汝当广劝世人。鉴兹为戒。毋烦吾签榜时。大费踌躇也。】
0 M, a5 ], }9 X! T( }3 v3 J' n1 m+ D( R$ m! Z8 p
  这一段是帝君对王用予最后苦口婆心的开示,告诫这一班读书人,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反省,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帝君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淫、杀、口过』,邪淫、杀生、口业,犯这些罪的,『丝粟有报』,丝就是一条丝,粟就是一粒米,这都是极小的东西,意思说犯这些罪,哪怕是极小的行为都有报应。『不待言矣』,这个不需要多说了,你是读书人,本来就应该知道,《尚书》里头就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 u+ V- i! \: U1 U. W1 s% h
* I! N; D' [; H( N, j  『淫杀二业,自爱者,犹知禁戒』,这个比较粗、比较明显,邪淫、杀生,只要是自爱的人都会禁戒,他不会犯。至于读书人的口头讪笑,读书人很爱发表评论,读的书多,言辞就多,口头上就造了口业,很容易嘲笑、挖苦别人,批评、毁谤、随意讥谈,随着自己的欢喜,肆无忌惮的来讥讽、抨击别人,或在人面前来批评、挖苦,或在人背后毁谤、中伤。『诛隐贼心』,这个隐是暗中,诛是诛伐,就是害别人,但是自己害人的心隐藏得很好,用言语来害人比用刀子害人要隐蔽,但是可能更厉害,习惯之后自己都不觉察了。怕就怕这一点,有错,你知道自己错了,还能改;如果都不觉察这是过失,这罪业一直在累积,最后就是无法弥补了。『究至言貌心胸』,最后到究竟,以至他的言语、容貌、心胸,『尽成轻薄』,变成尖酸刻薄的人,老爱批评人,最后就变成轻薄的人。『鬼神悉记』,他每一次犯口业都给记下来,就按照这种罪业来惩罚,所以凶神恶煞都跟着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我们自己的心总是跟人对立,不能够容忍人、宽恕人,没有慈悲的爱心,而常常是批评人、毁谤人,这叫害人之心,自然就感召喜欢害人的凶神恶煞。以至于『向来福泽胎元』,向来是过去的,可能是生生世世积下来的福报,先天的元气、福德之气,『顿易为贫穷躯壳』,易就是变,最后整个就变成了贫穷躯壳。那个身子本身是一个福德之身,因为轻薄口过就变成了贫穷、下劣、没有福报的躯壳,里头装的不是福德,全是罪业。『可惜可惧』,真是太可惜,让我们要真的生起畏惧,果报是不讲情面的。
8 A& r! ^0 _4 @/ ?. a5 i3 {! G3 ?/ `$ C2 Q+ J0 c  f
  『汝当广劝世人』,这是帝君劝王用予,「今天我把你召来,跟你说的这番话,跟你说清楚这个因果报应,尤其是阴德之报和阴恶之报,你听清楚了,回去人间要广劝世人、教化大众」。『鉴兹为戒』,以俞麟还有郁从周,包括你自己的这些过失为戒,不可以蹈他们的覆辙,使这些读书人要考功名的时候可以顺顺利利。『毋烦吾签榜时,大费踌躇也』,不要累得我在签这些榜的时候,本来你命中该中的,我还要很犹豫不决、大费周折,该让你上榜还是不上榜?想得很多,浪费我的时间精力。意思说,是你自己德行不够,所以让神灵想帮都帮不上忙。( ]4 b& X; p; o

" q' C7 p# ?- n- {8 Y: \  【用予再拜而退。晨钟惊寤。鸡三唱矣。遂叩谢而援笔记之。及秋榜开时。周吉果冠一省。用予因布此告世云。】4 P' G( X0 E0 z( C, N

5 w  ^- l$ K8 u9 q  C  王用予听文昌帝君这一番教诲,很感谢,这是一般没有因缘得不到的教诲。『再拜而退』,退了之后梦就醒了,『晨钟』,早晨有钟声,因为他那天晚上住在文帝行宫,大概有钟,道家的庙早上可能要做早课,敲着钟就该起床了。惊醒,『寤』就是醒了,这时候鸡也啼了三次,就是该天亮了。他起来之后就向文昌帝君像前叩谢,于是提起笔把梦中所遭遇到的这些事、所听到的文昌帝君的教诲全部记录下来,记录下来怕别人不信,先收着。等到秋天乡试开榜之后,看到果然如梦中所听闻的,『周吉果冠一省』,在山西省他是第一名,中了解元,这是应验了,说明这个梦不是假的。于是王用予就把他所记录的东西公布于世,以告诫世人,因为这是文昌帝君叮嘱他的,他一定得做。这一段故事可以跟《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两篇文章互相来参看、互相的补充,两个文章是同类的,一个是遇灶神,一个是遇文昌帝君,都是讲内心隐讳的罪恶,外头的人看不见,但是因果报应绝不会有偏差。所以这一篇文章甚至可以单独流通,譬如说挂在网上,用白话文做一个解释,给大家以警策。下面又讲了一个故事:
3 J7 l3 w1 `. F- v
# V, r/ p5 P3 @) J' Y, W  【宋光孝安禅师。定中见二僧相语。初有天神拥护。倾听久之。散去。俄而恶鬼唾骂。仍扫脚迹。盖二僧初论佛法。次叙间阔。末谈利养也。】7 C4 H/ s4 x* M% K) n9 f0 K+ |

& Q; A( Q) Z  J0 Z0 `* g& d3 L- g  这是讲在宋朝光孝寺,在广州,这是我家乡,我过去常常去的光孝寺。当时有一位『安禅师』,他入定,在定中见到有两个僧人,这两位僧人在那谈话。一开始有天神拥护他们,而且倾听,天神也来听他们谈话,听了很久,慢慢就散去,天神就走了。不久,『俄而』就是不久,恶鬼上来了,这些恶鬼对着他们唾弃,吐口水、骂他们。当然这两个僧人也没听到,这是不同维次空间里的生命,他们不知道,但是肯定有一种气场,这气场就不好了。而且恶鬼,这个『仍』是而且,扫了他们的脚迹,大概就是对他们的一种轻蔑。安禅师看到这一幕,是怎么回事?底下把原因说出来了。『盖二僧』,盖是提起这个原因,这两个僧人一开始在谈论佛法,所以天神来拥护。像我们这样在一起谈论佛法,我相信也是有天神拥护的。可是谈着谈着就开始,『次』就是其次,接着在那叙旧,『间阔』就是久别重逢,他们两个人可能很久没见面,阔别时间很长了,重新见面,开始谈久别之情,这是世情。谈世情的时候,天上神就没必要留在这,所以他们就散去了。结果谈着谈着,『末谈利养』,到最后谈起利养来了,说「你最近做经忏赚了多少钱?人家给你多少供养?你要准备在哪盖庙?」开始谈利养了。结果就招恶鬼上来,唾骂他们。你看这报应多么神速,真的是感召,那些天神、恶鬼都是自己感召的,像《感应篇》里讲,「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吉凶祸福都是自己招的。底下评论说:
6 D, {' C3 t2 b7 ?7 v
; b- S# c6 t2 m; d+ G; m# [  【夫谈及世事。尚被鬼神瞋责。况今人之身口意业。有不止此者。其为神瞋鬼责。又当如何。亦可畏已。】" `: c* Q3 H2 G! Z
7 F  M6 @% m, q5 f; x$ Q. m' x! D
  你看这两个僧人在谈世事,世间的这些事情、利养,一般凡人都会谈,我们都觉得没什么罪恶。他们尚且被鬼神瞋责,鬼神听到了都会瞋怒、苛责他们,为什么?因为出家人修道,道业未成,却谈世间名闻利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会被鬼神瞋责。『况今人之身口意业』,就是现在的人,不要说别人,就看自己,自己的身口意业还不止谈利养的问题,可能还会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事情,可能满腔的贪瞋痴慢。『有不止此』,甚至会谋算、暗害别人。『其为神瞋鬼责』,遭到神的怒、鬼的责罚,又当如何?所以不能不生起畏惧,你果然知道头上三尺有神灵,你还敢造恶吗?敢造恶就是亵渎神灵。过去不知道就罢了,现在咱们学了《感应篇》,就没有理由不知道,现在如果还继续造恶,那对不起,这叫明知故犯,最招神瞋鬼责。我们再看《感应篇》下面一句:1 a! x4 i% l$ _
  c7 N9 u3 \- ]. V! [! T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 \) l7 K% c8 R8 `% f( L
  i" z- n9 k6 x* Q* O# N  『算』,刚才我们有提到,是指寿命一百天。前面讲到鬼神依我们所犯罪恶的轻重来夺去我们的寿算,一直减除寿命,到最后福报尽了,就会出现『贫耗』,又『多逢忧患』。批注讲:
4 H4 H* c0 P; v7 w7 R8 d. ^- T$ r
$ ~8 s+ w8 b  ]1 N  【自此至算尽则死。皆实言夺算之事也。】! `% A1 i1 I5 M3 A# `3 V
4 j1 B  |8 O& V3 L5 H
  从这里开始,到下面『算尽则死』这一句,都是讲鬼神夺算这些事情所获得的果报。算减则贫耗:$ g3 P2 W  u# K, b3 F
# w3 h, F2 O, {7 ^) h" n
  【贫是无财。耗是家破。】
0 _/ c! J! c# v% N4 c5 ^8 P  w5 F7 x: [' {* O6 S  T9 E0 a1 z' f
  多逢忧患:
4 K# z4 Z+ d% A0 P( A. h/ y5 n5 x, E8 Z" q! K" {/ r
  【多逢。言不善之人。处处遇之也。】) U$ C, f" k5 s- y; M
3 `) e" x% V+ G, f
  不善的人处处会遇到忧患。
$ p4 f" {1 G! E4 o4 \, R7 k. ?1 |' {6 s6 C. ~0 X8 n
  【忧出于己。患生于外。】
1 X- L; g8 j) b% k% n6 w$ ]4 B) X; X' \0 u
  自己心里头生出来的叫『忧』,在外面遭到的不幸叫『患』,祸患,忧患都是因为恶业感召,换句话说,行善积德之人没有忧患。所以孔子讲,「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一个有仁慈心的人,也就是他行善积德都做得很好,自然就不会有忧患了;有忧患的人往往都是不仁的。倒过来就是这样讲,仁者不忧,忧者就不仁。智者,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迷惑,他深解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哪怕现在他自己遭遇到不幸,他也不忧,这就是不迷惑。为什么?该报的就报,这是我过去造作不善得到的苦报,我继续行善、努力行善,最后离苦得乐,这不迷惑。勇者,勇敢的人没有畏惧,而真正没畏惧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俯仰无愧,没有做亏心事。他能勇于改过自新,他就没有畏惧,不会惧怕有恶报。所以多逢忧患的人都是因为他自己恶业所感。+ t2 b% U8 f) ~) a8 S

, {( D* f$ a8 R2 ]% f9 z  【盖不善之人。其欺掩为神所窥。至于算减。故贫耗忧患接踵而至也。】
& o  a$ x) b, V5 j) u5 D8 G3 a7 o! y8 E: e3 N2 i
  这大概是因为不善之人欺掩,不善的人作了不善还欺骗别人、掩藏自己的罪恶,那就是大不善。本来人都有习气,造作了不善,勇于忏悔改过,这就是善。「倘揜饰,增一辜」,倘若自欺欺人、掩盖自己过失,那就是大恶了。以为自己能够欺骗别人、能掩藏自己的过错,但是神都看得很清楚,『为神所窥』。窥就是暗中看到,他自己不知道,神看得很清楚,于是根据他所造的恶行减除他的寿算,最后让他福报消完。『贫耗忧患接踵而至也』,接踵,踵是脚跟,接踵就是后面的人接着前面人的脚跟,意思就是一个接一个,很密,贫耗忧患一个接一个就来了,他会有很多不幸的遭遇。再看下面的经文:% p0 ~; V- X& T3 a5 ]7 K2 s6 v6 H
4 d2 z  x6 p! ?7 p' t6 u6 C3 C0 g
  【福善祸淫。造化之定理。人欲避凶趋吉。必迁善改过。其要当先治心。检己三业。勿令放逸。堕于邪网。应递相劝诫。心口相训。心语口言。汝当说善。莫说非法。心复语身。汝行精进。莫行懈怠。一日一时。一刻一念。乃至剎那。如是简默。自制我心。自慎我口。自治我身。久久无间。自然不以外境动心。湛然无欲。全体是善矣。岂至减算而贫耗忧患乎。】
1 ?+ E& B5 ^/ `
) v& n# J5 \5 c0 l  这一段也讲得很精彩。『福善祸淫』,行善的人必定得福,所以叫福善;祸淫,这个淫就代表重恶,所谓「万恶淫为首」,造重恶之人一定得祸殃。因果报应的道理是『造化之定理』,造化就是指大自然,大自然一定的道理、规律。自有天地以来,因果规律就已经有了,这个道理佛家讲得最明白。因果报应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因果?佛家大乘佛法里讲,宇宙的由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华严经》里讲到的道理。我们的真心本性能现宇宙万物;我们的识,就是我们的妄念,能够把心所现的境界变成跟自己念头相应的境界。譬如说你的念头是善,它就能够变成善境界,人道、天道,这是善道;如果我们的念头是恶,贪、瞋、痴的念头,就把心所现的境界变成了三恶道,地狱、畜生、饿鬼这三恶道。9 [3 Y* I' D* ]6 c3 h6 c

2 q( i1 W' S3 J2 b# w& z/ x7 }  L  像现在量子力学家都已经发现了,原来整个宇宙万物,构成它的基本粒子,都源自于人的意识、念头,是念头的波动才引起物质的产生,所以物质分析到最后只是波动而已,那个波动就是念头在动。一念动,这宇宙万物就发生了,这一念灭了之后,宇宙万物就没有了;然后又一念发生,宇宙又出现了,念头随即又灭,宇宙就又灭了。这个念头是用极快的速度在那相续,《菩萨处胎经》里面就讲,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速度极快,就在这极快当中,念头的相续导致了宇宙的幻相在相续,实际上没有,只是念头。就像梦境一样,梦境实际上是没有的,是你念头变现的。一念接一念的相续相,造成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念头的相续就有因果的相续,当下这一念是因,它所现出的境界就是果,因果同时。这一念是善,马上现出善境界;这一念是恶,立刻现出恶境界,同时出现。如果你的善念在相续,那善境界就相续,所以我们就看到有人道、天道;甚至如果这念头是净念,念阿弥陀佛,你就看到极乐世界在相续,而实体全是空的,都是念头。所以,因果实际上是一个相续的相,福善祸淫当然就是自然的道理,如是因就如是果,如是念就产生如是的境界,造化之定理。如果念灭了,宇宙就灭了,天地就没有了,那你就等于回归常寂光,一念不生,本自清净。
! K+ t4 L* U6 {7 s) q" l* ^3 |
! @1 A% `/ W  D+ H& e  这道理很深,圣贤为我们大众讲这么深的道理,大众不容易理解,于是就讲因果报应的道理给我们,这是我们眼能见到、亲身能感受到的,从这里入手。我们深信因果,最后穷究根源,你就能豁然大悟,原来是一切唯心造。所以彻悟禅师说得好,「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佛菩萨善谈心性,肯定是从因果讲,因为心性就是因果,因果是相,心性是体,它们是一不是二。我们凡人能深信因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定大明心性、大彻大悟。所以因果教育是圣贤、佛菩萨度化众生的下手方便,根本方便。+ l# ?9 d% T( k0 }, I
9 F# p. A1 |% h# F
  『人欲避凶趋吉,必迁善改过』,道理浅显易懂,可是里头的义是极深的。对一般凡人讲,大家都希望避凶趋吉,避免凶灾、趋向吉祥,就是得好报。那就告诉你,必须要迁善改过,把自己的过错改掉、努力的行善,你就能趋吉避凶。『其要』,要就是关键,关键怎么做?『当先治心』,因为心是行为的根本,修我们的心,自然就能修正我们的行为,连儒家《大学》也这么说,「修身在正其心」。可是我们的心,这个心是讲我们的妄想心,念念在相续的这个心,如果不经过修持,它就乱动,所以要治心,要对治它,起心动念歪了、邪了,要把它纠正过来。还要『检己三业』,三业是身、口、意的造作,我们要不断的检查,检自己的三业,不要检别人的三业。『勿令放逸』,我们的身口意不能放逸,『堕于邪网』,堕入邪见网或者邪行网中不能自拔,这就麻烦了。
: W5 H/ {7 c' j  b; n( i  R
2 M! m! j- B  d) h  应该『递相劝诫』,递就是交替,相是互相,跟一起志同道合的同修道友互相来劝诫,就像我们现在一起共修、一起学习《太上感应篇》,就是递相劝诫。要首先劝自己,然后顺便劝别人,有机会要跟大家说,甚至能够发心讲《感应篇》、讲《汇编》就更好。『心口相训』,先是对自己,自己劝自己,我的心跟我的口互相来劝诫。我的心对口说,『语』是当动词讲,对口说。『汝当说善』,我的心对我的口说,「你要讲善的言语,不要讲恶的言语」;『莫说非法』,不善的叫非法,具体而言就是《十善业道》里面谈到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就属于非法之语。妄语是骗人的话,两舌是毁谤中伤、挑拨离间的话,恶口是骂人的话、难听的话,绮语是花言巧语、虚伪不实的话,这些都不要讲,我的心要对我的口常常劝诫。『心复语身』,心要对我们的身体、四肢说,『汝行精进,莫行懈怠』,你要精进的修行,最起码不能杀生、偷盗、邪淫,要努力行善,不要懈怠、偷懒。这个心是主宰,心就好像皇帝一样,中医里面也讲,心是君也,五脏里面心是君,它统理身、口,要往善的方向走。
7 I1 D$ z1 @* v/ y" l5 U& }. g& n# s& J* @) K6 c
  『一日一时,一刻一念,乃至剎那』,这是讲时间上,每天我都要对自己这样要求,就是自己的心要检点自己的口业、身业。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反省。实际上每天才反省一次不够,要每个时辰都得反省;一个时辰反省一次还是不够,功夫愈绵密愈好,乃至一刻一念。一刻就是一刻钟,古时候一刻钟跟我们现在一样,就是大概十五分钟。一刻钟就得检点一遍,这个功夫就绵密很多。用得纯熟了,每一念都能够检点,我刚起心动念,刚要发动身、口造业的时候,立刻就要检查我这个业是善还是不善,善的可以去做,不善的马上放下。乃至剎那,剎那的时间更短,经上讲,一弹指有六十剎那。一弹指如果弹得快,一秒钟能弹四到五下,一下就是六十剎那,大概就是三百分之一秒,可能比你一个念头起来还要短。这个功夫就成片了,不善的念头就不起来,完全压住。压的时间久了,就得定、开智慧,这就是佛家讲的戒定慧三学。戒是戒自己的身、口、意,身不造杀、盗、淫,口不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造贪、瞋、痴。每天、每时、每刻都对治自己的身口意,时间久了就变得纯善,得定了;定久了就开智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作佛了。所以十善业道是作佛的根基,《感应篇》就是这样教我们的。这得要真正下功夫,不能有懈怠、放松,不能自恕,自己宽恕自己,「反正犯点小过错,就算了」,不行,不能自欺,对自己要负责任,因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3 g* W- y' O, Z( e+ V" b& I) i
; w3 U4 e" s! ]5 v. g4 Y) N
  『如是简默』,简是简静,默是沉默。真正用功的人,他的念头都在观察自己身口意的造作,全神贯注,没有功夫去看别人,更不会去讲人家的过失。改自己的毛病还来不及,哪有闲工夫去说别人的过错、想人家的过错?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还看世间人的过失,甚至你还说人的过失,完全就不是修道人,那是假学佛的,不是真学佛。搞假的不行,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想往生极乐世界,你得干真的;干假的是自欺欺人,到最后往生不了,那你可不能怨阿弥陀佛。连鬼神你都骗不了,你看像文昌帝君讲王用予、俞麟、郁从周这几个人,他们的行为能骗得了世间人,骗不过天地鬼神,阿弥陀佛你更骗不了。所以不能搞假的,一定得干真的。这样绵密用功,自然能够心安静下来,就得定了。得定的人,话一定很少;很爱说话的人,那是心浮气躁。『自制我心』,自己降伏我的妄心,不让它起邪思。『自慎我口』,我的口业要谨慎,不随便讲话,更不能随便批评人。『自制我身』,对我的身业、我的一举一动都要去认真的检点、修正。这三句跟《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善护三业这个经文是一样的,所谓「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用经文解释这三句就很好。; N* J, b- H. [2 _& d
$ ^8 W  a1 r0 X' [: M
  『久久无间』,用功久了没有间断,就成片了,功夫成片就得三昧。『自然不以外境动心』,外面的这些境界不会干扰你,你的心能够内守、不浮动,就得定了。这是孟子说的,真学问在收心,把你放出去的心给收回来。『湛然无欲』,湛然是心地清净、一念不生,当然就更不会有欲念。『全体是善』,心地变成纯净纯善。到了这种境界,『岂至减算而贫耗忧患乎?』《感应篇》讲「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就是讲那些造恶的凡人。你要认真修养自己的三业,到最后心地都纯净纯善了,鬼神岂能够还找到机会惩罚你?尊敬你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减你的寿算?你还会有贫耗忧患这些苦恼吗?不会了。我们可能问,有的人心很善良、行为很善良,我们却看他很贫穷,好像也很多忧患。最明显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但后面有一句,孔子说他「回也不改其乐」,我们看他好像贫耗忧患,人家很快乐。《中庸》所谓「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处在什么境界,他都快乐,他不以贫穷为苦,他以贫穷还为乐,安贫乐道、乐在道中。这就成真人、成圣贤、成佛菩萨,就完全超越三界的因果,是出世间的圣人。
: F8 J" S$ H6 T  N0 U3 F8 k1 w  E/ t; P& b9 s/ w$ P# O: `" h
  经文讲到此地,这句经文的批注没讲完,时间到了,我们就先讲到此地。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8 z' R4 v7 [7 ~! F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八集)  2013/2/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18  B8 K, @% m; Y: I

) K7 ~$ a  P  R/ M( T; T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大家翻开经本第六十一页最后一行,这里讲到经文:5 w/ z1 Y* C  d# D" u
. K+ r" Z5 ^4 \  ?7 }; `# I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8 t! [1 F3 z, C- u) r- I! ]% ^4 F8 v' e+ T5 M
  前面《汇编》为我们开解了道理,下头为我们举出例子加以证明。我们看批注:; G# k0 t6 [/ u0 j# ^
- d& J  C7 g8 [2 P  m
  【奉符令钱若愚。奸险隐愎。早岁补官。在处多不成任。晚益困阨。子女沦丧。衣食不继。因祈于神。梦神曰。汝以罪恶夺算至此。尚苦贫耗耶。】' [5 s: R! D4 p- x6 K
: }& g% i" Q4 `  [+ Y
  这讲到的是在山东奉符这个地区,这是山东省泰安市,是山区,泰安城这个地方。有一个县令叫钱若愚,为人『奸险隐愎』。这个愎是刚愎自用的愎,意思就是任性、执拗,隐就是内心里面很多见不得人的想法,很隐晦、不可告人。这个人自私自利到极处,到了奸险的地步,所思所想都是去谋算别人、利益自己。这种人的心已经坏了,所以福报就不可能降临到他头上,降临到他头上的只有灾祸。底下讲他『早岁补官』,说明他其实本来很有福报,早年就做了官。这个补官就是有官缺,有一个缺的位置他就能补上去。但是仕途并不顺利,每在一个地方做官,『多不成任』,换句话说,做没多久就被调离了。因为他做官肯定是管理不好,人民百姓没有得到利益,所以朝廷对他也就不能予以重用。到晚年『益困阨』,益就是更,更加的困厄、困窘,福报愈来愈少,所以不顺利的情形就愈来愈多了。『子女沦丧』,他的孩子们最后死的死、亡的亡,后代都没有了。『衣食不继』,穷困潦倒,甚至连衣食生活都成了问题。
& A: e8 G, `$ |* S* n' E4 |5 o+ U; j! p# G5 _" x
  于是他就向神灵祈求,希望能够降下福报,就梦到神灵告诉他,『汝以罪恶夺算至此』。你因为罪恶太多,每次造了罪恶,神明就把你的寿命和福报减除,到今天,你现在福报已经没有了,甚至寿命都没有了。尚苦贫耗乎?你还以贫耗为苦吗?衣食不继、子女沦丧都是你寿命将尽的征兆,福报享完了。这就是所谓的「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最后「算尽则死」。幸好这个人对神明还能够相信,所以能够向神明祷告,感得神明托梦来教训他。只要人一口气还没断,要改还来得及,最怕就是他连神明都不相信,那真的是没有救了。我们看到《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俞净意也是为人有很多的虚伪、很多行为上的不善,所以也是感召得子女沦丧、衣食不继,到中年以后愈来愈困厄。幸好相信神明,他向灶神爷祈祷,灶神应化来点化他。四十七岁这年他开始改过自新,最后他的命运完全改造。所以当我们遇到困厄的时候、遇到灾难的时候,不可以怨天尤人,应该反求诸己,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处境?要相信感应,一切境界是惟人自召,心就平了,心平气和才有改过立命的机会;如果满腔的怨气,把矛头全都指向别人,都是别人的毛病,自己不能够反求诸己,那就天也救不了他。下面一段又举了一个故事,也在说明「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这句经文。, k% j! ?& |+ u8 N: A, o4 V! |

! I1 e1 k1 B; |, I; j  【吴中徐行。性贪而恶。初为药材牙子。掯骗致富。及挟资往辽东贩人参。值寇至。备受惊恐。万死中得一生。又后往山东登莱。复遇仇家。指为白莲余党。执欲送官。尽费其资得免。最后又往川中贩药材。及还。舟至中途。忽流贼至。弃之而归。自是家即沦替。忧抑病死。】
' ~2 u4 I: V) h! O% t# }0 A5 J- ]# n8 f8 t& }0 ]
  这里讲的是在吴中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苏州,江苏苏州,有一个人叫徐行,为人『性贪而恶』。他的习性贪婪而且奸恶,自私自利到极点。一开始他做药材生意,『牙子』是贩子、中介,就是倒卖药材的人。他做生意『掯骗致富』,这个掯就是压制,压迫人、刁难人、骗人,靠偷摸、压制人、欺骗人这样的手段来致富。实际上他不知道,他能够赚到的钱都是他命中该有的,他不必用那些下流手段来赚钱,赚到的都是自己该有的,那何苦来?你用那些手段,实际上是把命中的福报大大的折损了。赚了点钱又『挟资往辽东贩人参』,挟资就是带着资财,带着很多钱财到辽东,就是辽河以东,现在辽宁东部、南部这些地区,贩卖人参,在东北。『值寇至』,值就是遇到,遇到强盗来了,要抢夺他的钱财。『备受惊恐』,强盗抢到钱财还好,要是抢不到,可能会恼羞成怒,就会杀人害命,所以他备受惊恐。因为他是爱财如命的人,而且对自己的身命当然也是非常执着,强盗来了当然他非常的害怕。『万死中得一生』,幸好没被杀掉,可能钱财都被抢走,捡了一条性命。这是遇到了困厄,是属于耗。贫耗,贫是无财,耗是家破,他的家产都被夺走了。1 j8 B1 X% _$ Z7 C
: t  I4 |+ z2 |0 }' I2 d
  『又后往山东登莱』,登莱就是现在龙口市,是山东属于烟台市管辖的一个地区。『复遇仇家』,又遇到了仇人。一个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肯定是很多仇家,他就会树敌,尤其是在生意场上,得罪的人肯定很多。这个仇家就指责他,检举他,实际上是诬陷他,说他是白莲教的余党。白莲教在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他们打着佛教弥勒菩萨的旗号,就是讲弥勒下生了,实际上是一个秘密的反动团体,叫白莲教,曾经造过反。这个人就被诬陷说是白莲教的余党,朝廷要捉拿他。这属于邪教、反动教派,所以『执欲送官』,官府就来捉拿他,要去审判他,他也很害怕。『尽费其资得免』,于是他就拿出很多的钱财才把自己赎回来,他家里的钱财因此就耗尽了,也算捡了一条性命。你看,多逢忧患,这是无缘无故加在他头上的灾难。『最后又往川中贩药材』,到四川去贩卖药材,还是干那个老本行,大概贩卖不少假药材,前面讲他是掯骗致富,卖假药卖了很多。结果从四川回来,路上坐船至中途,『忽流贼至』,流贼就是流氓强盗来打劫,要抢他的钱财。他可能带了不少的财物,结果为了逃命,全都抛弃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身一人回到家乡。等于是到川中贩卖药材,所有得到的这些钱财是血本无归。『自是家即沦替』,从那以后他的生意就再做不起来了,沦替就是衰落,家道衰落,愈来愈贫穷,最后是『忧抑病死』。所以他就很烦恼,忧抑成病,最后就病死了。
, R& J/ ?+ |4 H0 s" w3 S
/ k- z) B4 z, P/ d/ f+ {' o6 N  这是很明显的「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的例子。如果我们不懂因果,还觉得这个人真的挺不幸的,虽然他是骗人,可是他自己遇到这么多的忧患,好像报应不是直接从被他骗的人那里得到的,而是其它的方面。如果不从因果、不从《感应篇》的角度来看,真的未必能够看明白。一个人,人心险恶,特别是做坑人、骗人的事情,这叫「横取人财」,最后一定是导致家破人亡。这些例子实际上我们身边都有,细细留意你就能看得出来。最重要的是自己不可以作恶,绝不能骗人、绝不能害人。像现在的食品、药品,很多是造假,甚至是有毒、害人的,他们经营者的下场你就可想而知了。这句经文批注就讲到此地,下面一句:
& c# B4 [  P+ h, _- o
* q' _! Q' d5 Q) i2 {( _- I  【人皆恶之。】" _, A5 M8 s$ w# X# \" ^$ J% n

, y+ l( b, t6 N( Y" b  这是作恶的人得到的第二种果报。前面「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是讲他自己遇到种种的灾殃,这里讲别人对他都很厌恶。6 [+ D, F# M# h" ?/ I3 d5 |
" |7 M- e+ {2 F9 H/ Y; L
  【恶。厌弃也。】
: j/ H% q4 E2 H' i4 R8 _  R3 V8 E* ]7 I
  因为一个人作恶,他的行为与天理相背离,所以也就跟民心相背离,人民对他自然就会厌弃。
7 @; x: t* X, W; t( q" S$ {
% h5 T1 l! b4 u+ ~  【玉枢经曰。】
, ?5 h, q) [( U' y3 d) @2 h1 `5 W  a5 d# }) z& M7 N9 G$ |1 e
  这是道家的一部经典,说到:
! j% F0 z5 V4 F1 X& ]! }; ?6 |& d% n  s: @
  【若人不修善业。天必为之斩神摄魄。使之颠倒。人所厌恶。人所嫌害。】
! C4 [" i- t( L
' s0 \# C5 n/ T: l  一个人如果不修善业、不做好事,常常都是想自己、不想别人,甚至干损人利己的勾当,那上天就会把他的神给斩了、把他的魂魄给收摄、收掉了,就等于是让一个人颠倒胡涂。往往老天爷降临祸殃给人,首先让他迷惑颠倒,他就会干出很多坏事来。一个人福报将要现前的时候,上天总是会开他的智慧,未发其福,先开其慧,使他能够改过行善,使他能够谦虚恭敬,必然就能让人对他欢喜,就会人皆敬之。这里相反,修不善业,天斩其神、摄其魄,『使之颠倒,人所厌恶、人所嫌害』。说话都会颠倒,想问题都不正常,人对他就会起厌恶的心,甚至会嫌弃他、甚至会害他,他遇到的仇敌、跟他一样不善的人,可能就会下手害他。所以当我们跟人相处的时候,假如发现别人都不喜欢我,甚至厌恶我、嫌弃我、远离我,这时候不能够去指责他人,应该反观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肯定自己有问题。如果不是一个、两个人嫌弃我,是很多人,每个人在我身旁,我都觉得跟我格格不入,那我自己就要反省,是不是自己有不善业?要自己断恶修善、改过自新,才能获得「人皆敬之」的果报。下面说:; e# y% d, M  P- u  f5 u
' B9 A- P) \) k* L6 h2 H
  【今夫恨人之欺我者。岂知天夺其鉴。令不逢世乎。自今有幸。当请易志洗心。从善去恶。则天心仁恕。不诛悔罪之人。前愆可赎。后行可图。生知。困知。成功则一。万毋自弃也。】
1 o/ T$ m4 U( Q+ a+ E5 m
: W% p$ c. M* S! e4 @- F) F  这都是《汇编》作者苦口婆心的教诲。『今』就是现在,我们目前遇到的这种人,当然最重要的是检点自己是不是这种人。『恨人之欺我者』,当别人欺负我、厌恶我,我对他有恨意,矛头指向别人,实际上也就把自己改过自新的机会放弃掉了。『岂知天夺其鉴,令不逢世乎?』当出现这种情况,你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上天把我的鉴别能力给夺掉了?我们恨人欺负我、嫌弃我,本来可能是因我的不对,我怎么能恨别人?我自己没有办法鉴别自己对错的时候,往往就会怨天尤人,这是我的智慧被夺掉,所以后来就会有恶报跟随了。『令不逢世』,就是令这个人处事不顺意,处处都不顺叫不逢世。所以,祸福虽然果报上有天渊之别,但是最初起念的时候就在于你自己一念之间。当你能够自己反求诸己,你就能将祸变为福;不肯反求诸己,反而去怨恨别人,那就是快速的消除福报,祸殃就会到来。『自今有幸』,自今就是从现在开始,我们闻到正法,学习了《感应篇汇编》,这是大幸事。圣贤的教育就是我们改造命运的一个转机,我能够随顺圣贤教诲,从现在开始就能够改造命运。怎么改?先从心地上改。
1 e9 Z- ?; n2 `; X9 K  R# D% C" J$ S  z1 e
  『当请易志洗心』,你看这作者多么谦虚,他不是用教诲的口吻,而是请你,应当请你易志洗心,易就是改、转变,改你的志向、洗你的心。可能我们原来的志向是为了功名富贵、为了多多赚钱,是自私自利的想法,现在要改变。自私自利,你所得到的不是福,而是祸。心地上有种种贪瞋痴慢疑的恶念,要把它洗除掉,有一念不善都不能允许它留存。『从善去恶』,我们能够努力的修善,除去恶念、恶行,『则天心仁恕,不诛悔罪之人』,上天的心地是仁恕的,仁者爱人,恕是宽恕,天爱人,所以能够恕人。人有过恶,只要肯改,上天都不会诛杀、惩罚悔罪之人。最怕的是不肯悔罪,继续我行我素,虽然天心仁恕、天爱人,可是他不自爱,天也没办法,那灾祸该降临的时候就会降临。『前愆可赎』,愆就是过恶、过错,以前的过错可以赎罪、弥补,只要你肯忏悔。圣贤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只要你肯改过,这就是大善。没有不能忏悔的罪业,就怕你自己不是真心忏悔。什么是忏悔?后不再造,以后再不犯,这就是赎过去的罪了。『后行可图』,以后我们的行为可以改变成善行,福报自然就会跟来,意思就是还有好的希望,不要自弃、不要灰心。你看佛家里面有讲到,那些十恶不赦之人,甚至造了五逆重罪的人,这种人是临终必定堕阿鼻地狱的。只要临终能忏悔,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能够一心念佛,一样能够带业往生,这就是「前愆可赎,后行可图」。& r% c8 Q2 z# {
& A2 V% n6 w; {& L- q. j& m
  『生知、困知』,这是出自于《论语》里面的话,孔子讲,学道的人有三等人,上等的人「生而知之」,这些道理他生来就知道。实际上佛家从三世的角度看,这个人是属于再来人,所以你不用教,他就会了,就自动的行善,他不受污染。这种人是属于前生善根深厚,或者是菩萨再来,生而知之。其次一等人是「学而知之」,他的善根有,但是不算很深厚,也不是再来人,要通过学习圣贤之道,才能够懂得圣贤道理,这是学而知之。一般的人都要通过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真的不知道,而且非常容易在社会中受污染。受了污染,恶念恶行就会遭到报应,报应就是困,遇到困境、遇到挫折、遇到灾难了。第三种人,他没有学,又不是再来人,在人生路上碰了很多壁,甚至碰得头破血流了,「困而学之」,这是又其次,又次一等的人。第三等人是困而学之,也不错,困而能学,学而知之,我们现代大部分人可能都属于这种人,困而学之。学而知之的也是很有福报的人,从小父母、老师教诲,他就不用遇到那么多困境。孩子从小接受圣贤教育,打下做人的基础,根基牢固,心地能够善良、慈悲、爱人,行为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有很深的根基,他自然就不会遇到太多的困境。从小没扎好根的,现在要恶补,困而学之,而且终生都要学,经书不可一日不读。古人讲,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全非,那是古代社会,社会风气还算不错。现在三日太久了,一日不读圣贤书、不学习圣贤经教,就面目可憎。甚至求学的心稍稍懈怠了,烦恼习气就会现起来,可能压都压不住。所以天天都会遇到困境,天天要学才避免困境。
2 E! o8 _7 M3 x/ {& j% U: _8 T' Y2 @7 S+ O2 p# S- f
  如果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是孔子讲的,遇到困境还不肯求学,这个人就没救了。民斯为下,这是下等人,根性陋劣到极点,这种人将来必堕恶道。佛家里面称三类人,一个是正定聚、一个是不定聚、一个是邪定聚。这种人属于邪定聚,聚是类,就是邪定这一类人。他的心与贪瞋痴慢疑相应,他的行为常造杀盗淫妄酒,未来当然是入恶道,所以可见得学多么重要。
  o2 `2 W- ?1 p
- _7 _9 o5 {% s. L* S0 J2 Y* q  《感应篇汇编》是我们弥补因果教育最好的教材,我们有幸能够遇到这么殊胜的圣贤教育,我们一起来学习、来悔罪、来改造命运。『成功则一』,我们不是生而知之,从小也没有认真的学过,现在困而学之,学成了,最后成功是一样的,也有指望、有机会成为圣贤,这一生求生净土就有把握了。『万毋自弃也』,这个毋就是不要,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什么叫自弃?不肯学就是自弃,学了不肯依教奉行、改过自新,这也叫自弃。人一定是先自弃而天弃之,自己不肯自弃、肯努力改过自新,天心仁恕,一定会给他机会,一定会加持、帮助他。下面一段又讲到:
; |0 Z4 A) o% [% l- n6 y* \* s! Q# ~/ l& x: N
  【行恶之人。人人厌恶。盖公道在人。亦其良心本善处。但望推此一念。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自勉于有善无恶之地。若徒疾人之恶。而不去己之恶。岂免又为人恶哉。】
7 T0 \8 z3 y" Q* ?8 X) E8 l4 V; A# D) M1 o1 h1 o
  行恶的人造恶多端,当然人人厌恶,为什么?因为『公道在人』。人心都有一把秤,你是好是坏,久而人皆知之,这不可能隐藏很久的。天理自在人心,即使是一个造恶之人,他也有本善、他也有良心,他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因此造恶之人就会感得人皆厌恶。公道在人心,『亦其良心本善处』,也是人良心的本善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本善就是天良、良心,佛家讲佛性,人皆有之。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就是能够保持自己的良心,在万事万物之中致良知,处处是良心起用、本善起用,所以得到天下人的敬仰。而凡人、恶人不肯用自己的良知,把自己的良心给障蔽了,我们讲昧着良心做人。良心虽然在,不起作用,被蒙昧了,于是就沉沦于恶道。这里讲『但望推此一念』,「但」是只,只求你能够推此一念,这一念就是良心、就是本善。其实在我们待人接物的时候,第一念就是良心、就是本善。& z5 k3 X, {- W: w9 _5 C
( J2 v- L. k1 F' D  U- T9 J: A
  孟子举了个例子,当一个人看到一个小孩在井边玩耍,很危险,可能会马上掉下去,这个人第一念就会想到救这个孩子,快步冲上去,一把把这个孩子抓住,不让他掉到井里。此时他这一念是善心,就叫良心本善,这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是圣贤得到的境界,仁者爱人,爱心广大、博爱,这是圣贤。一般的人做不到博爱,可是都有恻隐之心,看到孩子危险,马上去救,没有经过思考,直下是良心本善起用。孟子就告诉我们,这是人皆有之,就看你能不能够将这一念本善推广、延续、保持。你能够保持不变、终身行之,这不就是圣贤吗?凡夫往往不能保持,可能第一念就想到要救这个孩子,这是本善起用。但是马上第二念起来了,「这孩子是谁家的?我该不该救他?万一我救不成,那小孩掉到井里了,他的父母会不会诬赖我,说是我把小孩推下去的?我救成了,他的父母会感恩我吗?」首先起了疑虑,疑虑一起来,把良心本善就蒙蔽住,紧接着自私自利就会起来,有自私自利的心就不敢行善了,可能就眼睁睁看这个孩子掉到井里而无动于衷,不仁到极处。这都是把第一念本善给蒙蔽了,用第二念、第三念,自私自利,那就堕落成凡夫。所以这里说,但望推此一念,这第一念可贵,要勇于行善、斩尽疑惑。
8 P2 I: Y0 a1 E$ o0 F2 c$ \" g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是《论语》里面的话,在「季氏」篇里面。孔子说,见到善言善行,见到善人,如不及,就好像远远不及他,所以要起心发愿追赶、效法,这是见善如不及,是努力行善的意思。见不善如探汤,汤是热水、沸水,你手伸下去就会被烫伤,所以赶紧得收回来,赶紧收住。这是比喻见到不善的言行,我们要赶紧收住,不能够造下去。这是对自己,就是断恶修善要勇猛,不能够有迟疑。『自勉于有善无恶之地』,自勉是自我勉励,要很勤奋、很精进的断恶修善,最后自己的心地和行为都到达纯善无恶的境界。像《十善业道经》里面讲的,菩萨修行以十善业道为基础。而能够像这里讲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勉力行之,最后到了纯善无恶,能够「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就是有善无恶之地。
  ]- P" B, R! L& U% o% O, R. E$ F/ B2 s" V9 q: ?3 n/ L/ Z3 _
  『若徒疾人之恶』,徒就是只,如果只疾人之恶,疾就是厌恶别人的恶行。『而不去己之恶』,没有认真的去除自己的恶行,光看别人、不看自己。『岂免又为人恶哉?』为人厌恶的人多半都是因为疾人之恶而不去己之恶,所以就遭到人家厌恶,那你怎么能免除被人厌恶的果报?学习圣贤之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反求诸己,不能够要求别人,你只有自己做好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化别人。印光大师开示里说,见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专看人好样子,不看人坏样子。自然你的德行就建立了,当然就不可能被人厌恶,反而被人尊敬。所以要以德感化人、以德服人,不能够以势服人。《弟子规》讲,「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理是什么?按天理行事,人自然就服了。而按天理行事怎么做?「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也是孔子说的。你要说、你要教别人,首先你自己得做到,自己没做到就说,人家不服;自己做到了再去说,人家没有不服的,甚至你不用说,人家就跟从你学习,效法你。而后从之,他就会跟着你做了,你可以带动大家断恶修善。所以古人讲,以身教人,「身教则从」,大家就跟从;「言教」,没有用身教,「则讼」,讼是诉讼的讼,就会起争执、起矛盾、起对立。所以圣贤重身教,不重言教。言教是当别人请问了,这时候才会说;没有人请法,不必讲,先做,做到了,人家受感化,他自然就能够向你请教,这样就会受人敬仰。下面举出例子,讲「人皆恶之」的这些案例。0 `, |4 H8 }, L) b  t' a4 m$ `" v7 e. O
5 [- c+ o/ O5 V' L9 i& h
  【唐来俊臣。为侍御史。赃赂如山。冤魂塞路。竟坐异谋弃市。人争噉其肉。抉目取心。须臾而尽。】
+ X9 ^6 x: `" Q- \  e9 M( O9 U0 Y, L$ ?5 c1 y0 ]* n, M
  这是唐朝一个很有名的恶人,叫来俊臣,曾经做过侍御史,他是一个酷吏。侍御史就等于是副御史的意思,御史大夫是一个很高的官位,他是一个副职。来俊臣当时是武则天手下的一个酷吏,专门掌管刑狱,得到武则天的重用,所以为所欲为,收到很多的贿赂。『赃赂如山』,这是人家都贿赂他,为什么?当官员受到弹劾,送到他那里,就要遭罪了,他用酷刑来惩罚那些官员,所以一般官员害怕了,都会送很多的贿赂给他,以求把自己救赎出来。满朝文武没有不害怕他的,而且有些忠义之人没有贿赂他,那就被折磨致死。我记得他的那个酷刑的刑场好像叫做丽景门,实际上就是人间地狱。他发明了种种的酷刑,让人死都死得非常的惨烈。所以『冤魂塞路』,在他手下死的人不计其数,冤魂把路都堵塞了,说明那是不计其数。: M+ j7 n" @' k( Q* K/ u1 u

! Q9 |: F  x) y/ Y* m- \  这个人果报就很惨了,最后自然会有治他的人。他也是被另外一个酷吏给打击下去了,说他是谋反。所以『竟坐异谋弃市』,坐就是犯了罪,犯什么罪?异谋,就是图谋不轨,意思就是反叛。古时候凡是反叛的罪就是死刑,犯上作乱一定是杀头的。弃市就是杀头,拉到市场上斩首。因为这个人一生造恶多端,激起了民怨,所以当他被杀头以后,尸体在刑场上,围观的人就已经忍耐不住了,争着上去吃他的肉、挖他的眼睛,剖膛破腹、取他的心肝。结果『须臾而尽』,他的尸体没多久就被人群给抢光、吃光。可见得人皆恶之到什么程度,不是恶贯满盈也不可能如此。当然人群这样的一种怨气也会有鬼神的加持,那些鬼神都是过去被来俊臣杀害的人的魂,他们也肯定来到刑场,一起跟这些人去报复。来俊臣死了,他的魂魄能上好地方吗?肯定被那些怨鬼拉去报复了,拉到地狱道受极刑。过去他用那些刑罚去治人,刑罚的那种苦楚,他必定要百倍、千倍的来受。下面:, p; t0 X+ e7 s* z2 L

( v9 F; }& I, Z) Y4 F2 W. w  【又宋丁谓与寇莱公。同在政府。天下之人。谓寇。必曰忠荩。言丁。必曰奸佞。闻一善。必以归寇。未必皆寇所为也。闻一恶。必以归丁。未必皆丁所为也。】
  F3 F5 E! c% _
' B. n, ~+ p4 D, e4 P  这里又讲了一个历史人物,讲到丁谓,也是人皆恶之的一个典型。丁谓是宋朝的一个大官,为人也是奸险狠毒,甚至谋害忠良。寇莱公是一位忠臣,就是寇准,他是莱国公,所以这里称他是寇莱公。他们同在政府,就是在朝廷里面一起做官。一个是忠臣,一个是奸臣,结果这两个人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知道群众眼睛都是雪亮的,你是好人坏人,瞒不过天下人的眼目,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所以出现『天下之人,谓寇,必曰忠荩』,对于寇准,都称他是忠诚的臣子,忠臣,这个荩也是忠诚的意思。『言丁』,说丁谓,『必曰奸佞』,丁谓,一谈起他就说这是个奸邪谄媚的小人。这个佞是谄媚,很会说好听的话,巴结皇上,佞臣,所谓巧言令色之人,大家形成这个印象。所以『闻一善,必以归寇』,天下人听到有善的举动,譬如说朝廷颁布了一个好的政策,必以归寇,就说这一定是寇准的建议,把这个功劳归到寇准那里。其实『未必皆寇所为也』,这也未必一定是寇准提倡的,但是人都说这是寇准做的。『闻一恶,必以归丁』,凡是有不好的举动,譬如说政策不太好,一定说这是丁谓的主意,一定是他干的。可是实际上『未必皆丁所为也』,当然未必每一件坏事都是他干的,但是人们都这么认为。为什么?因为丁谓是人皆恶之,而冠准是人皆敬之,一个是流芳千古,一个是遗臭万年。下面又讲了一个遗臭万年的人。
- e6 g# d- r7 m1 ~1 Q
* E! A# A5 e( x( O7 @" j8 L5 ^  【又宋秦桧欺君误国。贼害忠良。百世之下。莫不恶其奸。而岳王精忠报国。后世亦靡不景仰其风。其祠有铁铸秦桧及其妻王氏像。跪案前。悬一木掌。远近之人。进谒者。皆钦拜岳王。而执木掌以批铁像焉。】
+ H' B1 U, o0 [- d! p- w2 e" D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很有名,『秦桧欺君误国』,金兵攻打宋朝,岳飞带兵抵抗,节节胜利,结果秦桧就嫉妒,怕岳飞回来之后功劳很大,将来位子就会超过他。秦桧是宰相,自私自利,于是就欺君误国,向皇帝进谗言,说岳飞企图要谋反,赶紧把他调回来。于是皇上听信了他的谗言,用十二道金牌把岳飞从战场上调回来。前线战斗正在吃紧,眼看着岳飞要全胜了,结果正在此时,最关键的时刻,岳飞就被调离了。一开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皇上十二道金牌,一道一道的来,岳飞就不能不回去。金兵就欢喜了,他们最害怕的是岳飞,岳飞走了,金兵就可以长驱直入。所以宋朝后来北宋亡国,建立南宋,等于是一半的江山被夺去了。秦桧贼害忠良,把岳飞调回来之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了。秦桧『百世之下,莫不恶其奸』,从他之后的历史记载,他的这种行为是大奸臣。百世之下,从他以后千年百世,所有的人讲起秦桧都知道,这个人是大奸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2-28 08:44 , Processed in 0.07859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