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9-26 21: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之所宜也。(卷二十五 魏志上)
) M1 V N ^1 H/ F【白话】撤除无事可干的职位,减省不急需的俸禄,停发不做事、白领俸禄之人的费用,撤并无事可做的官员。让每位官员一定有职责,有职责均需承担事务,承担事务一定要接受俸禄,用俸禄代替耕作,这是古代的常规,也是当今社会应该采取的原则。
+ N* Q2 K2 R: q: ~) a6 M199. 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过于君子,而无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矣;失于小人,其为祸深矣。(卷三十二 管子)
; D4 I, X) Z* h5 L; }: Z+ O200. 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奸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卷三十八 孙卿子)# o+ E6 @. ]& P1 O# F& H
【白话】让贤能的人为政,却叫贤的人去规正;让有智慧的人谋虑政事,却叫愚昧的人去评论;让品德良好的人施行政令,却叫奸邪的人去怀疑。虽然想成功,怎么可能办得到呢!
- ^* f( k/ i! V! S1 J1 N" R
' ~ ^! A) i8 L) O5 V, i% g: l四、至公% j0 u5 d/ h( |- P9 @, t7 ~
20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公犹共也,禅位授圣,不家之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孝慈之道广也。】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无匮乏者。】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同犹和平。】(卷七 礼记)3 H0 h2 [) R5 V
【白话】大道实现的时代,是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共享的。选拔贤德之人,为天下人民服务。因此,人们不仅亲爱自己的双亲,不仅慈爱自己的子女,而使所有老人都能安度晚年,使所有小孩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的成长,并使所有鳏夫、寡妇、孤儿、无后嗣的老人以及身残和有病的人,都得到照顾和赡养。所以,人人都能真诚相处,就不会有勾心斗角、损人利己的阴谋出现,盗窃作乱的事也不会发生。这才是真正的大同世界。1 ~- k, o4 z* K, K4 u4 a( S1 Z
202.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与天下同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卷三十一 六韬); s/ I- Q! @0 ~, f% A7 _$ \* l
【白话】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和天下人共享利益的人,可以得到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人,最后会失去天下。
J$ ] F; d0 _, y/ u203. 夫(fú )能通天下之志者,莫大乎至公。能行至公者,莫要乎无忌心。(卷四十九 傅子)
8 a. Y; V _1 u: N! t( [5 ^204. 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也。明分职,序事业,拔材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如是,则德厚者进,而佞悦者止;贪利者退,而廉节者起。(卷三十八 孙卿子)" Y2 c w; J/ u
【白话】为人君者,爱护人民就可以使人心安定,喜好亲近贤士就能使国家兴盛,这两者一项都没有就会败亡。明确各部门掌管的职务,依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工作,选拔贤才,任用有能力的人为官,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那么为公家效忠的道路就畅通了,而行私请托的门径就被杜绝了;为公义的风气能彰显,而个人谋私的事能止息。这样一来,品德淳厚的人得到任用,奸佞谄媚的人受到遏止;贪图利益的人被辞退,廉洁奉公的人受到重用。
! M: [9 @1 G( o [% k/ `205. 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闻以位为乐也。(卷十七 汉书五): ]3 E1 _: c! A2 ^- P
206. 贾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则士豫附;士豫附,天下虽有变,则权不分。”(卷十六 汉书四)
/ |3 r% d' T: J3 u/ k3 k+ m; D【白话】陆贾说:“天下安定时,要注意行政首长的能力;动乱时,就要注意军事将领的忠诚。将相能和睦相处,贤士就乐于归附;贤士归附,天下即使有变化,权力也不会分散。”
- \, J% J1 T) f; |/ N4 G207.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先公家之急,而后私雠(chóu)也。(卷十二 史记下)7 Q* | m6 u" g. C1 D0 ]0 C2 b( U% k
【白话】只不过我(蔺相如)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攻打赵国,那是因为有廉颇将军与我在。如今我们两虎相斗,势必不可能共存。我处处退避的原因,是以考虑国家的安危在先,而个人的私怨在后。
3 C. _0 m# ?# P/ L6 u7 D& W$ v) [3 {- O5 n
五、教化
5 @1 M3 m9 n/ q6 N2 s) y208.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君子慎所习。】(卷九 论语)5 B& `8 N, S4 k D; V) j' Z4 [7 t: F; s! k
【白话】孔子说:“人的本性本来是相近的,都是纯净纯善的,由于个人后天的习染不同,差异就愈来愈远了。”
( d: k# ?5 }6 o/ ]! a( x209. 先王知人有好善尚德之性,而又贪荣而重利,故贵其所尚,而抑其所贪。贵其所尚,故礼让兴;抑其所贪,故廉耻存。(卷四十九 傅子)
% L5 N6 t, D$ K, `9 @【白话】先王知道人一方面有喜好善良、崇尚美德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贪慕荣誉财利,所以就重视其所崇尚的,而抑制其所贪求的。重视其所崇尚的,所以礼让之风兴起;抑制其所贪求的,所以廉耻之心保全。
. X1 [" \1 t$ q3 \210. 治民之道,务笃于教也。(卷四十二 盐铁论)
: v+ y; O4 R* n: ^211. 上为下效,然后谓之教。(卷四十五 崔寔政论)1 y& I, ~6 K# M# ?. z
212. 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训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恶以诫天下,而民莫不知耻。(卷四十九 傅子)' V' t6 C$ h" _2 `
21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者,古之遗文。】(卷九 论语)4 h4 K q7 J1 r: f$ U+ m/ [0 x
214.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见因天地教化民之易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先修人事,流化于民也。】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也。】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若文王敬让于朝,虞、芮推畔于野。上行之,则下效法之。】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善者赏之,恶者罚之。民知禁,不敢为非也。】(卷九 孝经), d3 _8 z1 j+ [# z$ |- K4 g- e) [
215.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夫乐者,感人情,乐正则心正,乐淫则心淫也。】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上好礼,则民易使。】礼者,敬而已矣。【敬,礼之本,有何加焉。】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悦者众,【所敬一人,是其少。千万人悦,是其众。】此之谓要道也。”【孝悌以教之,礼乐以化之,此谓要道也。】(卷九 孝经)
$ j& e8 N9 T [+ l6 _3 U: ?5 n216.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格,正。】老氏称:“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卷十二 史记下)7 {0 Y3 _# Y) g" ^1 N) I
【白话】孔子说:“用政治来教化人民,用刑罚来管理人民,这样做,人民只想到如何免于刑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