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净公上人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4: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能够明了通达,就好像面对一个佛刹那样清楚明白。他所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就超过了一切诸佛国土。
5 z  o: g7 f2 C: j: `《注》
% F6 R8 q! T- M( A(1)(求索)是寻求探索。 , H7 S- o  D  s9 t3 U+ ^) k
(2)(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修’是修行,‘习’为学习,‘功德’是指修习所成就的四十八愿。这是说法藏比丘用五劫的时间来修行学习成就四十八愿,帮助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修证佛果。 / {( ?6 d0 M8 d
(3)(二十一俱胝)‘二十一’表圆满的意思,‘俱胝’是印度话,中文是‘千万’。‘二十一俱胝’就是前面经文所说的二百一十亿。
5 p; V: m/ _  C. h7 M8 h
( c2 j* w. d8 O9 z1 S! b0 o# ^, w# E既摄受已,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礼足(1),绕佛三匝(2),合掌而住(3)。白言世尊。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4)。
, `; P" I% w* W《解》法藏比丘在完成了摄取佛国(极乐世界)的具体大愿之后,他又来到老师世间自在王佛面前,稽首礼足,然后绕佛三圈,行最敬礼,站立合掌说:我已成就了庄严的极乐世界(依报庄严),同时我已成就了最极清净的修持(正报庄严)。
* L6 V- L; Y7 }) s, X: C3 e6 R& Q《注》
* y( V; w  G1 g, s(1)(稽首礼足)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稽首’是头面著地,‘礼足’将头接触佛足。
/ M" U) m* d9 p: b1 w! N(2)(绕佛三匝)绕佛三圈,这也是古印度最恭敬的礼俗。 5 E+ E) o/ s6 a0 E! q( w4 P7 P
(3)(合掌而住)‘住’是站住。‘合掌而住’是两手合十站住,合十表一心恭敬。
2 L9 H; \! s0 c" V# Z(4)(清净之行)谓心离杂念,身心、境界皆清净的行持。 ' t/ t- e9 f' f. t7 |
1 X3 n4 T# K; G6 X) c4 F+ X8 C" \
佛言善哉!今正是时。汝应具说(1),令众(2)欢喜。亦令大众(3),闻是法已,得大善利(4)。能于佛刹(5),修习摄受(6)满足无量大愿(7)。 ( j( o" _' E6 ?. u, H) d
《解》佛赞叹法藏比丘:今天正是时候,你应该具体说明,让你的同学、大众们欢喜,也让与会的大众以及将来有机缘听到这一部经法的大众们,得到一生平等成佛的大善利。十方众生生到极乐世界,修习摄受来满足自己成佛的大愿,也满足你普度众生的大愿。
" `5 u$ J6 y' m6 K《注》
( `; {, n9 G$ m0 O/ }4 C9 @(1)(汝应具说)‘汝’是‘你’的意思,‘具说’是具体说明。
" l! B( l/ y  N: O, c8 i% _(2)(令众)‘令’是‘让’的意思,‘众’指法藏比丘的同学。
7 @9 w# j2 q; @, y( a# Q  P% M(3)(大众)这里的‘大众’是指在会的菩萨、声闻及将来一切有缘见闻此经的众生。
% J% R: j' w, B* R& ](4)(大善利)指‘十念必生,不退成佛’的弥陀本愿,能令十方众生当生皆得平等究竟圆满的解脱。 7 ?6 o2 Z8 B$ z. T( ^5 C1 H6 T5 h
(5)(佛刹)此处即是指极乐世界。
2 B( g, L) V( ^/ N7 V% B(6)(摄受)‘摄’是摄取,‘受’为受持。是说摄取弥陀本愿,加以修持成为自己的功德。 " O7 p! M$ q8 Y) W# e/ Q5 }
(7)(满足无量大愿)满足众生往生净土一愿,所有一切大愿都得到满足。
7 f* K2 b4 v7 P. y+ ?7 _4 o6 ?& }) m& j7 W% Z
; ^1 I6 X+ b0 ^3 L" q+ Y
! J/ o* T1 E( T* @  Z
【发大誓愿(1)第六】
: }: I1 T2 _" M2 m9 Z$ _& p: b+ o% A$ A2 M
《解》法藏比丘遵从世间自在王佛的教导,在大会中宣说自己所发的大愿。& A5 B" Z! `% e& A3 c
《注》
3 U* Q2 U* ?$ K(1)(大誓愿)指本品所说的二十四章—四十八愿。
5 o% Q8 k7 ^2 Z$ O1 p$ g! ~  f& ]1 V0 [) }- O1 p

; V7 U: l- L5 A- o7 o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1)。
( O# n$ p) M% _! v《解》法藏比丘向佛报告:唯愿尊敬的老师,大慈大悲为我鉴定(听我所说,照察我的诚心)。
4 l7 t5 R% {" U( K) i《注》
1 Z- G6 m% ]6 m2 f3 }! m(1)(听察)鉴定的意思。 . ~7 L8 I) `2 T$ z' f$ E  \* Q
$ o0 E- g6 D$ n+ P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1)。
; v- i+ y3 d( i" F) _2 g《解》法藏比丘说:我若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佛时,所居住的国土(极乐世界),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种种功德庄严,人事、物质、修学生活环境,都要超过一切诸佛国土。
! k& G0 B" x3 I$ X《注》
% U) a. `5 Z- I) }1 d(1)(功德庄严)‘功德’是指十念必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必定成佛。‘庄严’指极乐世界的修学环境,无论人事、物质,都超过诸佛国土。
/ t& {0 X# r" D# [7 ?
" V+ `# n: @) |1 j/ {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1)之类。# \% ]# z% D7 I2 o) [* e
《解》这是法藏比丘发的第一‘国无恶道愿’。愿我的佛土(极乐世界)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三种恶道。
! h6 n& D( ~9 ?1 |' R3 e- G(按)众生造作贪嗔痴等恶业,就会感得这三种极苦的报应。此愿显示弥陀佛国中无有造贪嗔痴恶业的人。 * w1 n- _1 F7 G# ]2 [* d, O
《注》
& h5 d1 m+ c4 @6 T  X/ n(1)(禽兽、蜎飞蠕动)总指畜生道众生。' u" h8 S4 x# M0 X) i) L4 M
4 B6 ?+ U+ s/ j- ]) q" G8 j3 a, U
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1),三恶道(2)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8 D0 r# R  A' v) G" H! u% y
《解》这是第二‘不堕恶趣愿’。极乐世界中不但没有三恶道,甚至从地狱界等恶道中,发愿来生我国的一切众生,受到我的教化,假使他们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化导众生,也永远不再堕入三恶趣,并且都能够一生圆满成佛。以上两愿实现了,我才成佛;若不实现,我不愿成佛(末后四句是两愿的总结)。" Q4 C( z7 ?0 U: T+ o
《注》
) o/ v; E/ V- ?. F# p: z(1)(焰摩罗界)指地狱法界,是十法界当中最苦的一界。 + H4 i* S$ j1 H: t1 P. b
(2)(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三道称为三恶道。又名三恶趣、三途。 3 n& a9 x  g) m$ @: g  G; d/ g# Z
9 M# S0 x$ |* m2 N: E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1)。
9 V/ W* b; V0 a, n+ x《解》这是第三‘身悉金色愿’。我成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往生到我的极乐国土时,都具足永远不变不坏的(紫磨真金色)的身体。
. R( N- W4 Q! V- {《注》
7 o5 d. ~' H1 Y3 k2 k(1)(紫磨真金色身)‘紫磨真金’就是赤金,是最上等的黄金。在此表佛身不变不坏。
: ~- W4 ], k+ w9 ?1 r  U3 y2 E4 q5 _9 d
三十二种。大丈夫相(1)。
: F" H2 x# J7 {: u《解》这是第四‘三十二相愿’。我成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往生到我的极乐世界时,都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N; W0 n: H2 ?9 v. H
《注》 1 D  E* v5 x7 ^% d0 C- c0 I
(1)(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又称‘三十二相’,是此世间人认为的大贵之相,佛应众机所好,示现具有三十二种圆满的贵人相:
( y9 M+ b. a: j3 o6 ^4 I. Q1、足安平相;2、千辐轮相3、手指纤长相;4、手足柔软相;5、手足缦相;6、足跟满足相;7、足趺高好相;8、如鹿王相;9、手过膝相;10、马阴藏相;11、身纵广相;12、毛孔生青色相;13、身毛上靡相;14、身金色相;15、常光一丈相;16、皮肤细滑相;17、七处平满相;18、两腋满相;19、身如狮子相;20、身端直相;21、肩圆满相;22、四十齿相;23、齿白齐密相;24、四牙白净相;25、颊车如狮子相;26、咽中津液得上味相;27、广长舌相;28、梵音深远相;29、眼色如绀青相30、眼睫如牛王相;31、眉间白毫相;32、顶成肉髻相; / D% ]  X% C* d% H4 E- e+ L. F- p
详见《三藏法数》。
6 X  C; W1 I8 p( G0 g1 |3 C5 Q' E0 N) Y$ w$ U4 D  k* D
端正净洁(1)。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 _9 O( P7 Y* h- B( |1 d) x( {8 ?《解》这是第五‘身无差别愿’。我成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往生到我的极乐国土时,容貌端正、身心净洁,都是一样的身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4: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形容貌都没有差别,也没有好丑之分。以上三愿如果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l$ A/ a5 x$ i- K- Y, S
《注》
/ M9 }) m0 o( G$ R5 K( c(1)(端正净洁)容貌端正,身心净洁。 0 m* r* ^% u) |- w: ]) X
0 U4 J% \# Y. O/ A! e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1)。所作善恶。 5 e2 ?5 w9 x# O
《解》这是第六‘宿命通愿’。我成佛时,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够知道自己过去无量劫中多生多世所造的一切善恶果报。 ! l. j" O! y) `' `7 s5 P
《注》
# J& {) C; g7 y* L& v' g(1)(宿命)过去多生多世的生命。
- h" f3 K% b/ k7 L% P$ q
# S' G4 d2 ~5 @+ S皆能洞视。彻听(1)。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 [/ r4 Z( r  c# U' s5 U《解》(皆能洞视)是第七‘天眼通愿’,(彻听)是第八‘天耳通愿’。 * y' R! q( g) t: \% `9 I: n/ q2 U
法藏比丘说:我成佛时,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够(洞视)、(彻听),知道十方世界过去、现在、未来的事情。如果以上的三愿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 r2 q. E! }2 L7 B- u+ T7 z
《注》 ; e) q* p. Z. L, k1 c: C
(1)(洞视,彻听)‘洞视’一切不同长短的光波,无有障碍,都能看得清楚,这是指天眼通;‘彻听’一切不同长短的音波,也无障碍,都能听得明白,这是指天耳通。‘洞’与‘彻’的意思是一样的,看和听都没有任何的障碍,能力都能达到十方三世,无有限极。 ' `" R- A2 [( a  n% }7 @

8 m" I- S) {8 d+ J6 p3 O9 h! Z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1)。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2)佛刹。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 {6 `7 y, o
《解》这是第九‘他心通愿’。我成佛时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得到(他心智通),如果不能完全知道无量无边诸佛刹中一切众生的心念,我就不成佛。
# j5 N8 Y  n* @# b" h4 o2 m《注》
, x+ e# V7 Q6 D- y# h5 \% z; l$ ?(1)(他心智通)别人起心动念都能知晓。 8 P' @0 T" y' N) M' X5 G7 ]% C' \
(2)(亿那由他百千)‘那由他’是印度计算数量的单位,相当中国的‘千万’。这里是形容数量极多。 ( R6 B- m( w5 u+ T
2 f" c; c0 Z2 H7 P2 N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神通自在(1)。波罗密多(2)。" a1 {' _4 O( ?. c! L
《解》这是第十‘神足通愿’。我成佛时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圆满具足(神通自在),得大圆满无有障碍。
% g, {# [0 \. S$ D- b《注》
4 Q! k: O! _6 s1 r: k0 j/ ~(1)(神通自在)具有飞行、分身、速到、变化自在的能力。
5 K$ g$ [3 K4 i0 t* `  f% v(2)(波罗密多)印度话,有‘圆满’的意思。
5 ~& @) Z9 L, w: j; v! D4 e: m+ ]' k/ z- X) A
于一念顷(1)。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
- V% k* a- i) f; n" I* d; f& o《解》这是第十一‘遍供诸佛愿’。我成佛时,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如果不能到达十方国土,去普遍游历供养诸佛,我就不成佛。供佛是修大福,闻佛说法是开大智慧。   n8 a6 P( h% [0 Q/ [. j
《注》
# @2 J  P* H* d  N(1)(一念顷)极短促的时间。
9 l, v$ J& A4 Z7 G& `% w! f$ \% g6 B: g, K3 x' r8 a% U; w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1)。诸根寂静(2)。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 }) q2 Y8 e+ M- ^《解》这是第十二‘定成正觉愿’。我成佛时,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远离一切分别心,六根寂然安静,如果不能决定成佛,我就不取正觉。这一愿是阿弥陀佛保证往生者,必定一生成佛的保证书。/ @- G3 N0 S+ @' m: O4 N
《注》
) ]; `5 _7 Y$ P; D(1)(远离分别)‘分别’是对一切事物和道理作错误分辨、思惟。
; ]1 M4 }. p/ j; ^' c(2)(诸根寂静)‘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寂静’,离开烦恼称为‘寂’,绝除妄想称为‘静’。 % z6 }3 \0 n  Q9 N1 Z" W8 B- i
9 `, F$ T& L& E$ `: Q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 : J3 t+ y. p( w& i  j$ X6 l
《解》这是第十三‘光明无量愿’。我成佛时,愿自己的光明不可限量,普照十方一切佛刹,光明绝对超胜一切佛光,胜过日月的光明千万亿倍。
$ C4 O  W# \- |$ b" I) ^, {/ m6 n. h! W
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 a% Z* {# T1 a& e! ]* K4 I
《解》这是第十四‘触光安乐愿’。我成佛时,若有众生,见到我的光明,光明照触到他的身上,没有不得到安乐的,自然会以慈悲心来行善,将来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以上二愿如果不能实现的话,我就不成佛。
2 `* R3 c) g2 v4 o/ X6 s  Y+ s) V# y2 \8 J2 b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8 G) o7 U1 R" d) ?9 @. {
《解》这是第十五‘寿命无量愿’。我成佛时,我的寿命无量,国中无数天人、声闻寿命也和我同样的无量。
2 J& t% j2 u# w, q$ p
8 f& n7 L: S; u) N假令三千大千世界(1)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2)。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6 d- `1 g. j0 y3 }8 k( d$ D《解》这是第十六‘声闻无数愿’。我成佛时,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假如一个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成为缘觉,他们用百千劫的长时间,共同来计算极乐世界声闻、天人二类的寿量及人数,他们如果能算知此二类大众的寿量与人数,我就不成佛。
3 ^$ o1 N' w4 q  s$ Q! }( h3 n《注》   P) @6 E( Q) ^& T: L9 P' C3 y, u5 x! ]
(1)(三千大千世界)佛经上说:以须弥山(黄念祖居士说是近代天文学上银河中心的黑洞)为中心的星系,称为一个单位世界,一千个单位世界合称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称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称为一个大千世界。千数经过三次相乘,所以一个大千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 ?- G9 ?: \$ x8 a  b
(2)(计校)‘校’音较,‘计校’就是计算较量。 ' z5 o$ j, n/ v* k+ v
/ v* ~5 i% }3 L: W8 ^! B; g: K! _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1)。说我功德国土之善(2)者。不取正觉。/ I. \) a- m# [( d+ U% V
《解》这是第十七‘诸佛称叹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无数诸佛,假若不共同称扬赞叹我的名号,及演说、推荐、介绍极乐世界的功德和国土的善妙(指一切诸佛皆为众生宣扬净土三经,劝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我就不成佛。
, d7 O9 D% O7 n3 K1 p% L《注》 ! w+ v$ w  |7 z# n, [0 Y# P1 t* p
(1)(称叹)称扬赞叹。(我名)指阿弥陀佛的名号及功德。0 a) H5 L$ `6 I& R. e* e( |4 Y
(2)(国土之善)指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正庄严之善妙。 6 E4 B  v% ?4 I9 L- P9 x0 d
0 e3 r4 Y% V  m# J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1)我名号。至心信乐(2)。所有善根(3),心心回向(4)。愿生我国。乃至十念(5)。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6)。诽谤正法(7)。 # P  q. E* ^) H# V! k* i) K% x' c
《解》这是第十八‘十念必生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闻我(阿弥陀佛)名号之后,只要以至诚心深信,爱好修学念佛法门,并且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善根,心心念念回向发愿求生我的国土。无论他念佛多少,甚至于在临终称念十句佛号都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能往生,我就不成佛。但是,除了犯(五逆罪),再加上(诽谤正法)的人,他们不得往生。
! a  C& q- k/ J& S9 Y《注》 : n. U" T, y0 P, [
(1)(闻)听闻。此中含有信受奉行之义。
7 P- d0 _0 J( `% K, J# C(2)(至心)真诚心。(信乐)深信爱好。
3 o  \2 p. I; |4 B(3)(善根)指身口意三业永断贪嗔痴等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4: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勤清净所生的一切善法。 2 N6 K7 d! v# s% T5 N  C1 w
(4)(心心)纯一之心。(回向)回转趋向。就是回转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趋向于所期望的目标。
% ^9 ^# u- K7 L" ^& q/ I(5)(十念)指临终时连续念十声阿弥陀佛名号。 . z3 f, b0 {) L
(6)(五逆)‘逆’叛逆。‘五逆’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五种重罪。
! G: C# w: L8 H( }; w& s(7)(诽谤正法)是破坏、攻击佛法。‘诽’说别人的坏话,‘谤’恶意攻击别人。 $ [# _. i. r3 N9 X$ ~

, R  \; @6 g2 C9 K3 _5 N3 b) X4 q4 I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1)。修诸功德(2)。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
0 y$ R0 H3 _; ?4 A《解》这是第十九‘闻名发心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能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以清净心修一切善行,奉行菩萨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他们的信心坚固不退,又以所修一切善根,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 S- I8 e8 `  X- h1 L& X$ p
《注》
' }! Z6 i9 S( M9 w(1)(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语,中文译作‘觉悟’。‘发菩提心’就是发求觉悟成佛的心。蕅益大师说:‘发愿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就是发大菩提心。’ ; {& I8 X! V. m0 ?  @( n! C
(2)(功德)以清净心修一切善行是功,必获善果是德。
. ]% H5 ^+ t# ]
& R9 ^: i. a7 g- i9 k一心念我。昼夜(1)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2)迎现其前。经须臾间(3)。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4)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 D1 D+ N+ H- I《解》这是第二十‘临终接引愿’。法藏比丘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一心专念,昼夜都不间断。此人在临命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在他的面前。接引他往生,经很短的时间就生到极乐国土,成为圆满证得三种不退转的阿惟越致大菩萨。以上二愿,如果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 L% L$ n' f7 f7 D6 F3 C, D《注》
+ k% E8 F5 D$ C( o! U- b(1)(昼夜)‘昼’白天,‘夜’夜晚。
, r$ t* M: E; ?* |& O, \(2)(诸菩萨众)指观音、势至和极乐世界与往生者有缘的菩萨。
! z: h" d0 B' w8 {* d: a" d(3)(须臾间)指很短的时间。
6 U1 J/ `  O7 x& `) Y(4)(阿惟越致)是印度语。华言:不退转,七地以上的大菩萨称号。 2 e+ W0 _, }) C  _7 w
7 S5 o, [; A0 m& ^+ X3 P' \. w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1)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2)。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3)者。若有宿恶(4)。闻我名字。即自悔过(5)。为道作善。便持经戒(6)。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7)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7 P5 t( d, p& f# N# i《解》这是第二十一‘悔过得生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一心专念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发菩提心,信心坚固不退转,以持名念佛来培植功德之本,再以至诚心回向求生极乐世界,没有不满愿的。如果这个人过去生中造有极重的罪恶,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立即悔改过失,受持经典的教诫,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此人命终不会再经历三恶道,立即往生到我的国土。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成佛。
! E- W7 j$ M$ ~+ X) _《注》
5 V6 T5 y1 \4 i# n(1)(系念)把心专注一处。 3 c! M: M: p, t5 |  {
(2)(植众德本)‘植’培植,‘众德本’众多功德之根本,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植众德本’就是指持名念佛。
6 K  m5 C! H- D! m5 ~- e9 g3 s7 o(3)(遂)满愿之义。 3 _; l9 G; u, l! R2 T! p
(4)(宿恶)过去多生的恶业。 % g6 I( m1 }- e) x) z
(5)(悔过)知耻改过。 0 A1 M! ?! I! B, Z- G
(6)(道)指成佛的正道。(作善)作一切利益众生的事。(便持经戒)‘持’奉持,‘经戒’经典里面的教训。能受持佛经典上的教训,就是‘便持经戒’。 ; [8 H7 [" @4 Y- B  ^* X
(7)(更)经历。
3 R! l: b8 X4 M- I% R. N8 h+ K" C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
3 I' Z4 ^  f! Q( b《解》这是第二十二‘国无女人愿’。我作佛时,我的国土之内没有妇女,所有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女人都与佛一样,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 S- ]3 ~3 Q2 H' ~  d) D; B) H

0 G/ U% B1 L3 J! V" D) D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1)。发菩提心。厌患(2)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 ; t' D3 |( v. a
《解》这是第二十三‘厌女转男愿’。我作佛时,若有女人,听闻到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得清净的信心,再以净信发菩提心,厌恶忧患女身,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此人命终立即转化为男子,来生我的国土。
6 A" f' X$ k$ D: H: F《注》
4 A* W' d7 n# h! O* w(1)(清净信)指没有污染、没有怀疑的信心。 6 M4 T' }- ^& B9 x0 d
(2)(厌患)厌恶忧患。 & v# D: T$ P! N5 K  F; e

) l6 j: _. f4 l, Z十方世界诸众生类(1)。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2)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 z  o, U, t/ K/ c. @
《解》这是第二十四‘莲花化生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从七宝池的莲花中化生。以上三愿若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 q6 u/ N( @4 Y
《注》 + w# q; W6 _7 Z
(1)(诸众生类)指九法界一切众生。
8 V  M% v2 Z, d% B2 o(2)(莲华)‘华’同花。
' d4 r& [9 @6 ?: u" y5 c
) ]6 n8 W4 s4 P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1)。以清净心。修菩萨行(2)。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4 U+ o$ [& T- @1 \2 X+ @- ^《解》这是第二十五‘天人礼敬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听到阿弥陀佛名号之后,就能发起欢喜心,深信爱好念佛法门,并虔诚礼拜归依,用清净心修习菩萨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大行之法。他们虽然没有发愿求生净土,他们的行持,已经获得诸天世人的尊敬。1 Z: k1 u8 n6 B9 k. \
《注》 " N; [( ^8 r! o6 W7 I: ]
(1)(归命)指全身心的归依。
5 i1 j% e3 ~) U; [* R5 {(2)(菩萨行)是指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等自行化他的清净行。
- I2 [' G' z' E
; B& u' @" X# t2 l; e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1)。诸根无缺(2)。) i$ E, D4 t7 g) ^4 ^
《解》这是第二十六‘闻名得福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如果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生起欢喜心,深信爱好,如果没有发愿求往生,在他寿终之后,也能生到尊贵家,得诸根无缺、相貌圆满的大福德果报。
  y- u) @+ ~8 i2 b. ]% p) m《注》 % S' G( }# s8 H- Y
(1)(尊贵家)指好善、好德、积善之家。 5 V+ O0 U! _- ]4 G
(2)(诸根无缺)指六根没有缺陷。 4 Z+ ~( d8 J9 }* A7 J. F

" A1 s7 d# @9 w' @( I  L常修殊胜梵行(1)。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5 \$ o' O  N* g( t0 S6 T2 \3 o9 q1 y
《解》这是第二十七‘修殊胜行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欢喜信乐,礼拜归命,虽然没有发愿求往生,但是来生还能继续修学念佛法门。以上三愿不兑现,我就不成佛。
) F) U8 n$ n: C《注》 . D9 z/ L3 p4 x2 f1 Y7 `
(1)(殊胜梵行)‘梵行’指清净无欲之行。‘殊胜梵行’,在此指念佛法门。 . q/ X  b( g( m

) e& Z5 b  w5 Z6 w2 M& }( v5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1)。
" L9 P0 o( Y  V) J) _《解》这是第二十八‘国无不善愿’。我成佛时,在我的极乐世界里,不但没有不善的事,连不善的名字都听不到。
% r* S9 U! A& e; E# `《注》 - [- ?3 p! }$ m
(1)(不善名)不好的名字,如三恶道、三毒就是不善名。
: K9 ^' Q: R1 k( s5 n3 B4 f; Z8 J  {. ?! M5 c
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1)。
8 V% j, K3 S/ v1 |: N4 C《解》这是第二十九‘住正定聚愿’。我成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往生到我的极乐世界,都同心同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4: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住于正定之聚(一生决定成佛)。 + O: w: `! B, z7 l8 [7 B' `5 G+ U
《注》
8 w9 Q) q  C4 ?/ @(1)(定聚)是指正定聚所依据的理论、所修的方法正确,所以必定证果。 3 b7 [3 c# _% }2 t* y

& _+ l5 d: U& w永离热恼(1)。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2)。 * ^& x2 T$ E) G; S% @
《解》这是第三十‘乐如漏尽愿’。我作佛时,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永离一切烦恼,心得清凉自在,所受的快乐无比殊胜,如同漏尽比丘。 % N9 C7 |" r& W% i: @
《注》
: F! l; H& ?; i- ~(1)(热恼)烦恼。
! t' `* K+ O+ S' y& O2 K(2)(漏尽比丘)‘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漏尽’烦恼断尽。‘漏尽比丘’证得阿罗汉的比丘。
9 F" H* H+ n: S5 t5 ]0 T3 D( G$ s9 `& v* m3 ~& d+ r
若起想念(1)。贪计身(2)者。不取正觉。 8 I8 z, L/ N% x1 q3 t/ O4 b6 I
《解》这是第三十一‘不贪计身愿’。我作佛时,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生起分别,对身体也不会再起执著的念头。以上四愿不实现,我就不取正觉。 7 N& \; @; u  V8 g. ~
《注》 8 F8 h/ l' P) q, \/ }( N) R4 \
(1)(起想念)生起分别、执著。
1 b- V' h% w, w, [(2)(贪计身)对身体的分别执著。
0 a! i: |% w( L4 S! _/ A: f) f( o1 W/ s3 T, x: B8 K, G  F) U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1)。坚固之力。
2 }$ _" m/ m5 J3 K6 D《解》这是第三十二‘那罗延身愿’。我作佛时,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足无量善根,所以得金刚不坏的身体,具有非常坚固的体力。
8 x6 @  s5 J% g1 o1 p& S' R《注》 ( O5 W& V/ Y5 p9 p7 u
(1)(金刚那罗延身)‘那罗延’是印度话,有坚固不坏的意思。‘金刚那罗延身’指佛的金刚不坏之身。
3 A' b$ A$ x% V, U
  t3 m6 q8 s4 B0 Z" l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1)。
. ?6 i: J; K: k《解》这是第三十三‘光明慧辩愿’。我作佛时,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跟佛一样,身顶都有光明照耀,具足成就圆满智慧,获得如同佛一样的无碍辩才,为众生演说诸法。 * a# r8 q9 S6 c& I! k/ M
《注》 ( }1 g+ f3 |, |/ a" C
(1)(无边辩才)指佛的无碍辩才。2 G3 @4 e- A  y6 R$ r
7 X2 \: I- @* P: O- {# W& @. M4 `
善谈诸法秘要(1)。说经行道(2)。语如钟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 J& }# }/ z( c8 C+ S
《解》这是第三十四‘善谈法要愿’。我作佛的时候,生我国者,都能契机契理的演说诸佛深密精要的佛法,就是演说这部《无量寿经》。以真诚、言语、身行示范化导一切众生,所说言音犹如钟声一样传播很远,能警觉众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以上三愿不能实现,我就不取正觉。
+ D9 t* _! L. \6 u《注》
+ u7 f& s& }( v( s(1)(善谈)所说自然契理契机。(诸法秘要)一切法的深密精要。
6 ?7 u4 ^- K  u. `(2)(说经行道)‘说经’,讲经说法是言教;‘行道’,依教奉行是身教。‘说经行道’是以身、语、意三业教化众生。
& U$ q: p; u7 r- r# Z4 o. l  ]( F& n& _9 S1 y# P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1)。- A. Z; R% l+ p  d! m' n
《解》这是第三十五‘一生补处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都能究竟证得一生补处等觉菩萨的果位,决定一生成佛。
0 `+ E5 ~# l6 F3 c! g《注》
! \% K0 N. U0 D$ m(1)(一生补处)是等觉菩萨候补佛位。
' z* k$ c6 M% I! m9 {% ]
9 U  A$ Z! Y$ f" T8 B* [' ?" o除其本愿(1)为众生故。被弘誓铠(2)。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3)。随意修习(4)。无不圆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 P) Y2 Z, Z7 w6 C9 A《解》这是第三十六‘教化随意愿’。我作佛时,所有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者,究竟必定得到一生补处。除了他们欲实践本愿,凭著坚固弘誓愿力,教化一切众生,使众生对于佛法都能发起清净的信心,劝导他们修学觉悟的行为,进而修学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求愿往生极乐。
6 A2 b# F" ~* N& `+ f5 F, ~4 V+ h/ i这些菩萨即使示现到他方世界教化众生,也不受六道轮回的苦报。他们或者示现说法的身分,或者示现听法的身分,或者示现神通利益众生,无论示现什么身分,教化什么法门,都能以种种善巧方便,令众生随意修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引导众生往生极乐,菩萨的弘誓愿没有不圆满的。以上这两愿如果不能实现的话,我就不成佛。 $ C* G8 ^3 m0 K# n- x
《注》 8 j) Z7 m8 @, r. w
(1)(本愿)菩萨在成佛之前所发的大愿。 4 @" ?3 S; e; X9 C
(2)(被弘誓铠)‘被’同‘披’。‘弘誓’指四弘誓愿。‘铠’铠甲,古代战时,对敌作战时所穿的铠甲,有防卫作用。这里比喻菩萨以弘誓愿为铠甲,出入三界六道,教化一切众生。 , t( l% q. s+ `7 ^2 E# C
(3)(神足)指神足通。 7 ~! c* i: m: I6 e6 C$ r' K4 I2 C
(4)(随意修习)随欲所愿,以种种方便,引导众生修行学习。 * g5 U. [' H; x% K) B6 @

8 y2 ]- L" h& N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1)。随意即至。无不满愿。 / S0 e% u0 W+ o8 z1 J7 F' v
《解》这是第三十七‘衣食自至愿’。我作佛时,一切众生生到极乐世界,精神、物质、生活所需,如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都能随自己心愿现前,没有不满愿的。
7 Z5 H! y/ h. ?( [0 U* L《注》 ' ]8 Z4 j. U. |: w; h# C6 o
(1)(种种供具)指香花、幢幡、宝盖、璎珞、卧具、天乐等。
# _/ u  _# p% ~, N+ O* H! H) l0 {" Z& }7 K$ l8 h5 g0 Z
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2 A1 I# m* r1 B
《解》这是第三十八‘应念受供愿’。我成佛时,一切生到我国者,如果要想供养诸佛的话,十方诸佛都能应他们的心念接受供养。以上二愿不能实现的话,我就不取正觉。 ; q# ?3 z. y, f6 l! g. _' b& \7 z* W2 T
* G; i" ^* R2 ~5 S$ h/ d! O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1)。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4 \& A4 q2 K4 `' Y《解》这是第三十九‘庄严无尽愿’。我作佛时,极乐世界的一切万物,庄严清净、光明华丽、形状色彩殊胜奇特,真正是微妙到了极处,是无法称说衡量的。极乐世界的众生虽然具足天眼,对于国中万物如果能分辨出它的形状、色彩、光明相状、名字数量,以及能总说出者,我就不取正觉。/ x( z0 U$ K* E# S
《注》 ) y1 {2 I+ _8 F9 c) a7 ?( z
(1)(国中万物)指极乐世界的居住、修学、生活等依报环境。 - u3 m6 c) ^7 s/ F0 Y1 I- A

) Q" M5 }# t( I  l! C& p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1)。高或百千由旬(2)。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3)。亦能了知。 6 A+ @6 _) }2 }& g2 b
《解》这是第四十‘无量色树愿’。我作佛时,极乐国中有无量光明彩丽的树。它们的高度有的百由旬,有的千由旬。道场旁的菩提树高达四百万里。在极乐世界的菩萨当中,虽然有些是善根劣的,但是他们对这些宝树的庄严,都能了解知道。 6 X! T2 X% o/ q& w( G% I3 P
《注》 ; L9 e% E# N; J" v$ |
(1)(无量色树)指极乐世界一切宝树。因为极乐世界的树都是七宝和合而成,光彩明亮,颜色美丽,所以称为‘色树’。
% c3 w# Y( f, v) D(2)(由旬)是印度的长度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相当于中国的八十里,‘中由旬’相当于六十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4: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由旬’相当于四十里。
5 M  `& O4 o! \! k# x+ r(3)(善根劣者)指下下品往生的人。 / s/ p" ?3 O2 y  I  S6 l
1 C9 M; w: ~8 w/ ?) l4 d
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9 g9 c* ^9 F% M& u: Y《解》这是第四十一‘树现佛刹愿’。我作佛时,极乐世界的众生,想要看到十方诸佛国土的人、事、物等种种庄严,都能在宝树行间看到,好像从明洁的镜子看到自己的面相一样。如果以上两愿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 N9 j- V* U; A; [: v. i* O9 v+ t
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1)严净。光莹(2)如镜。彻照(3)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4)。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 s1 T% V6 D( j+ H+ @, l《解》这是第四十二‘彻照十方愿’。我作佛时,所居住的极乐世界广阔无有边际,庄严清净,光明晶莹得像镜子一样,能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国土。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如果看到极乐世界的光明,都能生起希有殊胜无上的菩提心。如果此愿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s4 k& k( {/ U8 `
《注》 , D; {' Z; X3 |4 `; h
(1)(广博)广阔无边。
9 W; C* Z# [4 Y8 R9 G4 l(2)(光莹)光明晶莹。
; c6 a/ N9 p) L# K8 K3 q: |3 n5 T(3)(彻照)无所不照。
% e. C& H& P4 _& l4 ~9 g(4)(希有心)指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 S1 O9 c5 T( `2 }# o( C1 E9 {: c# e- I3 v" q9 p$ i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1)。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m$ R; B, d$ W, q
《解》这是第四十三‘宝香普熏愿’。我作佛时,从极乐世界的地层到虚空,其中所有的宫殿、楼观、池流、华树以及所有的一切万物,都是由无量的宝香和合而成。宝香气味能普遍熏及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只要闻到极乐世界的妙香,自然身心清净,修学佛所教导的种种殊胜清净之行。如果此愿不能实现的话,我就不成佛。
6 e+ u  h# N; I* v) H- e《注》
2 S  P6 k2 u" O/ P(1)(修佛行)就是修习圆满觉悟的行为。
) j* B8 j. F, ]% \: H7 `) {$ W
8 k+ C0 |9 d1 g9 Q7 J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1)清净(2)。解脱(3)。普等三昧(4)。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 3 Z# Z3 ?; \/ G5 w3 \
《解》这是第四十四‘普等三昧愿’。我作佛时,十方一切佛刹中的所有菩萨,只要闻到我的名号之后,就能随即证得清净三昧、解脱三昧、普等三昧,也自然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能安住在念佛三昧中,一直圆满成佛。
' d! P6 Q. J. Z3 B% U# P/ F! b《注》
$ e: m: e" H, r9 E1 |$ d(1)(逮得)随即得到。 4 g" L) I* j6 p; x" f: I8 O2 \' u! W
(2)(清净)清净三昧,离开一切污染执著的正常享受。 * a; t, N- A1 ?  l# K1 Q+ v
(3)(解脱)解脱三昧,离开一切烦恼束缚,自由自在的正常享受。
. w  E6 z1 }( s(4)(普等三昧)‘普’普遍,‘等’平等。九法界一切众生都能依这个法门平等成就。‘普等三昧’就是念佛三昧。 - D2 J. f+ j: l0 W; A; F8 T& F
- v( x  g  Z  K' s: a# Z
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1)。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 j7 k& R% r" k# ~1 B9 X0 P《解》这是第四十五‘定中供佛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一切菩萨,只要闻到我的名号,就能住于正定,常在定中供养十方无量无边一切诸佛,而且不失定意。以上两愿如果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X4 I2 t: C$ I
《注》 $ ?* _) |8 f9 t
(1)(不失定意)常常能够保持清净的心,不被外境所转,这是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 4 S- T, c3 `6 ^
6 A7 _' E8 U' R; C; ~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证离生法(1)。获陀罗尼。   B! w3 z7 J  d' _7 V( n
《解》这是第四十六‘获陀罗尼愿’。我作佛的时候,他方世界的菩萨们,听到我的名号,就可证得永离生死之法,脱离十法界,证入一真法界。同时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对一切众生契机契理宣说妙法。 4 U9 b$ D* C. V: x% a5 h5 D
《注》
* z' v/ j7 b/ ~. ~; F) s(1)(证离生法)‘离生法’远离六道生死之法。‘证离生法’也就是脱离十法界的生死之法。
" R) Y/ I' ^* p9 D, N, x3 e4 C0 f- G, a% @- \" J/ c9 E
清净欢喜。得平等住(1)。修菩萨行。具足德本(2)。应时不获一二三忍(3)。 * M* y+ D/ B$ Z: M, _$ n
《解》这是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的菩萨们,闻到我的名号,身心自然清净欢喜,得如佛一样的平等住。以菩萨的心行利益众生,自然具足佛果功德的根本。立刻获得音响忍、柔顺忍、和无生法忍(此三种忍的解释见后面第十五品)。
  Z8 R, ]! Z9 Q. r* @《注》 ' M8 w$ ^8 o$ M; M/ T( }# \
(1)(得平等住)‘平等’就是佛法界。‘得平等住’就是与佛一样安住在平等三昧中。 / W& b& ^/ T5 C; n& x/ H8 y
(2)(具足德本)指具足佛果功德的根本,就是清净、平等、觉。
$ J( r! c% @$ |(3)(一二三忍)‘忍’是认可的意思,就是能深信难信之理,而不疑惑。‘一二三忍’就是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详见第十五品) & L7 n6 x( {* @  P' H0 R

7 u2 d( S1 Q& r5 H1 L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1)者。不取正觉。 $ f  |2 {- I: K: a3 u& b! N$ c
《解》这是第四十八‘现证不退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的菩萨们,听到我的名号,就能圆满证得三不退转的果位。以上三愿若不能实现,我就不成佛。 5 X3 o( v4 J5 d* c; h- E) h; [, o$ D
《注》
, p. O8 H4 y" g3 c& e* j1 W$ @(1)(证不退转)指圆证三不退转。 8 u% [9 t  y& a6 P: l
1、位不退—指修行的位次不退,即小乘初果须陀洹,不会再退到凡夫位。 7 o, Y8 N8 Z: f7 m/ Y
2、行不退—行指菩萨行。行不退指菩萨度生的行持,不会再退到小乘位。 5 f  l4 H& q1 g) d( a$ p
3、念不退—是念念要圆成佛道,再不会退回十法界。
9 _' {9 a, W$ E6 O( c" e2 s: o0 I5 }' }& q0 U* N/ U6 k7 P
  a5 G6 H  X6 [3 R

- b4 ?4 K( Y0 f  }+ r【必成正觉(1)第七】3 r5 S$ s0 J! K; R/ ?" H
/ ^, c, [1 U% Z1 e9 B
《解》法藏比丘在老师的面前,说出‘四十八愿’以后,又以偈颂的形式,来表达他至诚的行愿。所以即时感得雨花动地的瑞相,而且空中赞言,必定成佛。
8 r% a& \4 m5 n《注》
6 `5 h) N# P% S0 v* f- a(1)(正觉)即佛果。
3 L- ^3 b" v4 V5 s* f
; |% E& |3 o0 v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1)已,以偈颂(2)曰。
/ z3 q" }, v1 a% l) G《解》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说:当时法藏比丘说了‘四十八愿’之后,又以偈颂歌赞来表达他的心愿。
1 q& b% F9 m) ]3 @9 s《注》 & ^) ]) }: z' s
(1)(此愿)指‘四十八愿’。
! r" `( {: }5 D5 w. D(2)(偈颂)此下‘五言颂’,即每句五个字,四句为一首。
9 B5 D! F# t" ~0 z
" _' \2 `; I  d; y& s! R' k我建超世志(1),必至无上道(2)。斯愿(3)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 V6 Y6 Y8 F, O* D《解》我(法藏比丘)已建立超越一切世间的志愿,决定成就无上佛道。这四十八大愿如果不能圆满实现,我决定不成佛。
8 S1 H' K3 F# L$ m5 S: [《注》 " m. G! o0 {) E0 ~, }$ i6 ^% x' a
(1)(超世志)‘超世’是超越一切世间。‘志’是志愿。这里指不但超过声闻、缘觉、菩萨,而且超过诸佛。
3 m( s4 E, m) A(2)(无上道)就是最高无上的成佛之道。 3 C; y3 [! {+ H% Q, j0 b0 I
(3)(斯愿)即四十八愿。
. L1 y1 S* {/ F0 A
' Q( h3 O: Z* Y) I5 M复为大施主(1),普济诸穷苦(2),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3),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4)。
) j9 n& ?& S5 m5 ]% ?4 _. m9 t( G《解》 我成佛时,还要做十法界一切众生的大施主,救济他们的贫穷(福慧未圆)与困苦(无明未尽),要让各类众生永远脱离生死的无明长夜忧苦,出生种种善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4: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就菩提佛果。 / L* k4 c7 @( h; W; b# h
《注》
; T. {( O9 y( @5 M4 d, a(1)(大施主)即是给予一切众生究竟圆满的‘财’、‘法’、‘无畏’三种布施,称为大施主。 % `0 ?7 f1 m8 Z) @' r) o
(2)(诸穷苦)指没有智慧的众生,在三界六道受苦。 ; m+ [! {! g5 c1 O' H& q( H* s
(3)(长夜无忧恼)‘长夜’是比喻众生沉沦生死,无明而不觉,如同长夜一般。‘忧恼’即忧悲苦恼。
& ]  `8 K- \% j" w, O- K9 u/ |(4)(菩提果)就是佛果。 $ g- c5 J0 |9 ]% a: B% O

: f2 x2 e( S0 h8 N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1)悉圆满。
+ R9 Z/ [/ }# T/ [! L《解》我如果成佛,名号就叫‘无量寿’。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只要听到我的名号,欢喜信受,依教修行,都能往生我的极乐世界。生我国土的人,都如佛一样具有紫磨真金色身,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圆满之相。
1 G1 Q- K' i. o- t0 S4 _+ F《注》
- {2 |. e$ N- w& Y5 H. r+ Z! L7 K(1)(妙相)是指三十二种胜妙之相。 & [4 {1 p! c9 @% g" D: A3 ^
. M  b+ c& G( B/ L# @- e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1),离欲深正念(2),净慧(3)修梵行。( H5 c) x3 t" k' A: U
《解》法藏比丘发愿说:生我国土的人,也能像我一样,以大悲心利益十方一切众生。为了利他,首先自己示范修习远离一切世间贪欲,深入正念,以净慧来勤修清净无欲之行。
! p' K3 m1 s" q《注》
( Z" {0 G; @1 `2 H+ s# s2 r/ P: K(1)(诸群品)‘品’是品类。‘诸群品’指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 ! W. {7 _1 x3 a" [. o
(2)(离欲深正念)‘欲’是贪欲。‘深’是深广,‘正念’是正确的思想观念(与宇宙人生的真相相应)。
% ^- J: {6 M& [* _(3)(净慧)由清净心生起的智慧。
: D* ?: ~9 E# t4 r; K" Y( M1 `# d3 v
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1),明济众厄难(2),悉舍三涂苦,灭诸烦恼暗(3),开彼智慧眼(4),获得光明身(5),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6)。
- ]5 A' t3 @( L( W$ Z5 x! |, o《解》愿我无量的智慧光明,普遍照到十方诸佛世界。消除一切众生的贪、嗔、痴三种垢染所产生的愚暗。救济十法界一切众生种种的苦厄和灾难,让一切众生都觉悟,舍离三恶道的剧苦,灭除烦恼的黑暗。帮助众生开发自性本具的智慧眼,并证得同如来一样的光明、清净法身。
1 {/ C  v1 @  e8 r' W封闭通往一切恶趣的途径,开启通达极乐世界至善决定成佛的门。为众生开示种种妙法,其目的就在于广泛施予众生,念佛成佛功德之宝。
, r; K+ }* O! d2 h《注》
9 `- Q7 Z! A( e, T9 w  Z(1)(三垢冥)‘三垢’就是贪、嗔、痴。‘冥’即无明,没有真实智慧,不明宇宙人生真相。 # M' G3 d& P3 [2 D+ H6 }& ~
(2)(明济众厄难)‘明济’即明智济度,‘众厄难’种种的疾苦与灾难。+ s8 T. q8 O( O1 @& @
(3)(烦恼暗)‘暗’是比喻无明等烦恼障蔽了自性的光明,使人愚昧无知。
$ O& i/ _+ @, z7 u8 j% E(4)(智慧眼)五眼之一,就是众生本有的如来智慧德能。 - Q  q+ o( v2 k, j! r
(5)(光明身)就是清净智慧身。       : |1 ~# x  b/ I. d
(6)(功德宝)指念佛有功,往生是德;往生有功,不退是德;不退有功,成佛是德。‘宝’是比喻这句佛号的无上功德。 . m; |, M- ^" }0 i
2 C% J) ~6 D8 N* {. V+ n* n
如佛无碍智(1),所行慈愍行,常作天人师,得为三界雄(2),说法师子吼(3),广度诸有情,圆满昔所愿(4),一切皆成佛。
* S5 i6 w- u# |- _9 {《解》愿我有诸佛一样自在的无碍智慧,以大慈悲利益一切众生;常作天人的大导师,成为三界中的大英雄。说法有如狮子吼,广度一切众生,圆满我过去所发的四十八大愿,使一切众生一生平等皆成佛道。
7 d8 e/ v$ j  {7 Q! x. i! ~《注》 5 L# V, R3 l& @- o! G
(1)(无碍智)指没有障碍的佛智。 . U% j. u3 s( ~
(2)(三界雄)佛断尽一切烦恼,雄猛无畏,所以称为三界中的大英雄。
- |! _  c7 Z: S4 V" v2 Q, e9 d(3)(说法师子吼)狮子一吼,百兽张畏;比喻世尊所说之法,可以使大众震动,外道降服。 " Y& g4 f+ m5 A$ O$ }- D" ~& P# \
(4)(昔所愿)就是指法藏比丘在因地发的‘四十八愿’。 1 F$ w* Q$ t* N

# a# _1 J3 z+ w+ ~斯愿若克果(1),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神,当雨(2)珍妙华。
# @' L% A( ]2 H4 v2 U《解》我发的这个大愿如果能圆满成就,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天、人、神、仙都应受到感动,而且空中诸位天神自然欢喜,示现瑞相,从天上降下珍奇美妙的天花(为他作证明,愿愿皆圆满实现不虚)。
9 m. I, v) Y! |7 J《注》
* h0 J0 T- {% M' |  ^(1)(斯愿若克果)‘克’成就。即以上所发的大愿如果能圆满实现。
7 U3 `% U/ z9 \# U( t$ n(2)(雨)(音玉),由空中降下的意思。
( |3 ?4 N! A+ i( b& \; y, X6 ~% Y8 U8 n1 K* I) D! J! e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1)普地六种震动(2),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1 W+ b" I9 k( ~
《解》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法藏比丘刚说完他的愿望,立刻就有瑞相感应,大地普遍显现六种震动;从天降下妙花,散在法会的上空。而且空中自然就有音乐,并赞说,法藏比丘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 g' f% U( l2 F3 j% `/ `% a6 }
《注》 5 k7 @% f: U( ~" H$ e2 L* }
(1)(应时)感应之时。 & c: i: J+ _8 x! n8 C/ [0 f
(2)(六种震动)即震动有六种现相:‘动、起、涌、震、吼、击’。‘动’是动摇,‘起’是上升,‘涌’是波动,此三种是形变。‘震’是有声,‘吼’是巨大的声音,‘击’是如撞击之声,此三种是声变。
+ y% M* M1 m9 y# J
9 R; S0 r6 n; [; I& d" ]4 F% H4 x0 P* z, W$ b2 i
【积功累德第八】! Z$ U7 \0 s; ]( w. t1 l, D

7 l9 C; W5 C' U1 g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1)已。住真实慧(2),勇猛精进。一向专志(3)庄严妙土(4)。所修佛国,开廓(5)广大。超胜独妙(6),建立常然(7),无衰无变。
& s- k# q# c) g, L0 x% q0 {《解》佛对阿难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前,及在法会里天人大众之中,发了以上的弘深誓愿。于是安住在真实智慧之中。勇猛无所畏惧,精进修持,一心一意庄严净妙的国土。这个所修成的佛国(极乐世界),开通无碍,广大无边,殊胜超过诸佛国土,五乘人往生平等成佛,尤为独妙。且建立常然,永恒不变,一切万物都是不变不坏。 , _4 F) i! ~4 }' E# x$ `
《注》
2 X: G6 I+ z# R3 B(1)(弘誓愿)在此指‘四十八愿’。
" A" U% H0 o: l/ }% y% N( U(2)(真实慧)与真如实相相应的智慧。
6 e% Z; F7 y% `0 Y, t5 R: n(3)(一向专志)心志专一,一往直前。
4 K$ ], L) V, J; u(4)(妙土)精美绝伦的修学生活环境,在此指极乐世界。
- u  F' r$ l; B; ^0 J. P& `; O: d3 f(5)(开廓)空旷开阔广大无际的意思。
# {1 I$ {0 \# I7 \# m7 n# J3 Q# U(6)(超胜独妙)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齐入报土,称‘超胜’;只有极乐世界五乘大众往生不退平等成佛,所以称‘独妙’。 0 h! T& u1 d' ^7 u- a
(7)(常然)是永远不会衰退改变,自然永恒。 # }. u8 x4 t! b, W3 z
3 i- X8 O5 V! B+ P
于无量劫,积植德行(1)。不起贪嗔痴欲诸想(2)。不著色声香味触法(3)。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4)远离虚妄(5)。依真谛门(6),植众德本。
. o. `8 S# Y" u/ s, |! Z. g4 @: K% L! \《解》从这段经文起,到(清净无染),都是说明法藏比丘在因地时的修行。原来他在无量劫前就已经积植德行了。这个德行就是心中不起贪、嗔、痴三毒的念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4: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外自然也不会贪著色、声、香、味、触、法。一心所仰慕、所爱好的,只是过去诸佛所修的种种善根。所以他在自行化他时,内不起心动念,外不为境缘迷惑,行寂静之行。远离一切虚妄,依于事理真相相应的真实方法门径,培植一切德行的根本。
+ I- J* f* S& N* q. i( Q《注》
8 @; M) ~' x7 f% U0 L, b(1)(积植德行)‘积植’是积累培植,‘德行’是指身口意三业清净的行持。
& Z; _+ n+ k6 x" Q(2)(贪嗔痴欲诸想)‘贪’非分的希求。‘嗔’ 是对违逆自己心意的人事环境起怨恨不平的心理。‘痴’是愚痴,指不明事理真相。‘欲’指种种欲望。 - ~, f# {8 b6 M2 R
(3)(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不著’是不执著。‘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我们六根所接触到的外面境界叫六尘。眼所见的叫色尘,耳所听的叫声尘,鼻所闻的名香尘,舌所尝的叫味尘,身所感觉到的是触尘,意所分别的是法尘。因为这些外境能污染清净心,所以比喻为‘尘’。
: O, s( u4 H; T: v4 m1 S(4)(寂静行)是认真积极的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心里不起妄想分别;外不著六尘境界,内不起心动念的心行叫寂静行。 * o/ V, o' U% {3 Q" }- f; @! A
(5)(虚妄)指虚假不实。
4 X$ Q. W' \6 R9 n. w5 p6 s& M(6)(真谛门)指修行成佛真实的方法门径。‘谛’是‘真实’的意思。 7 g3 J/ j( P- r8 N: L; M
; R! P) s, n! G+ Y
不计众苦。少欲知足(1)。专求白法(2),惠利群生。志愿无倦(3),忍力成就(4)。 9 m" g( q; z  k! M$ Z- |* h
《解》法藏比丘不计较种种苦恼,他能少欲知足,一心专求善法,惠利一切众生真实的利益。所发的大誓愿,永远没有厌倦,坚决刚毅,所以成就他的忍力。 ! j/ Z" C9 d$ W8 S- G! D
《注》 / ]( k2 J. A5 `$ |( w
(1)(少欲知足)‘少欲’是不多求,‘知足’是虽少也满足。
7 G1 C/ s+ i4 ~: M6 S(2)(白法)是指善法。古印度人用黑白代表善恶。
: J. e, ]8 O9 c1 t& y5 r% R(3)(无倦)没有疲厌。
  X5 N( \% I; m$ E' R(4)(忍力成就)‘忍力’是六度中忍辱的力用,就是对于物质环境、人事环境以及修学上所遇到的顺逆境都能忍受,忍辱功夫圆满,称为忍力成就。
7 Z, z8 Y6 G+ N) u4 f
9 F: k" I) }5 T1 j4 l8 o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1),劝谕策进(2)。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3)之心。
  `1 t' `  Q( I《解》于一切众生,心中常怀慈悲忍让的心,对待别人总是和颜悦色。用真诚、关怀、爱护的语言来劝勉策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又能恭敬尊重奉事师长,依教奉行,完全没有阳奉阴违的心。 : l% r$ C$ o0 c& u; o3 z) B
《注》
7 q" ~' K$ w9 x4 }* r(1)(和颜爱语)‘和颜’是温和的容颜。‘爱语’是以真诚关心、爱护的话,叫爱语。
( n8 g7 G7 U* V  [+ o, i' j7 Y6 i(2)(劝谕策进)‘劝’劝勉。‘谕’是晓谕。‘策进’是策励促进。 : C' \6 w. H" B! ^" T& R! P/ I
(3)(谄曲)‘谄’是谄媚巴结,‘曲’是歪曲事实。" J% i& k1 d/ l6 g9 G4 y) t" t

1 r) ]5 `; S- Y3 {# p庄严众行(1),轨范(2)具足。观法如化(3),三昧常寂(4)。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5 R6 x& Y( s% P5 Y3 J0 j
《解》法藏比丘的生活行为与福德智慧相应(圆满具足福德智慧),以此为庄严。他的言行都可以作十法界一切众生的模范,‘庄严众行,轨范具足’,都是以‘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得来的。因为观察得知诸法如幻如化,才能永断妄想、分别、执著,得到正常寂静的享受。具体落实在生活上,自然就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人的过失;善护身业,不犯戒律威仪;善护意业,不起妄想分别,内心清净无染。 1 u6 a0 W& @. S! U. n1 H
《注》 1 ^" k5 O8 h$ J% n& W
(1)(众行)指六度万行等一切生活行为。 ) h% h  a; [: E
(2)(轨范)轨则、模范的意思。
$ W; Y. w. O; [+ ?" q( _- W& L% ^(3)(观法如化)用智慧来观察世间一切万事万物,犹如梦幻泡影一样的不真实,变化不停并不是真实存在。 ) w' f/ S4 @( e$ A* A9 y
(4)(三昧常寂)‘三昧’指正常的享受。‘常寂’是恒常清净至极处称为寂静。这是说平常生活享受,身心永远保持最极清净。 + H/ x9 ?7 ]7 ]5 @/ f
% K; Q* }0 {0 u- g
所有国城(1),聚落(2),眷属,珍宝,都无所著。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3),住于无上真正之道(4)。 : E5 m+ x* k+ Z/ P$ f) v( R( {, v
《解》法藏比丘于所有的大都市、小村庄,以及家亲眷属和世间珍宝,他都无所执著。这一切他都经常拿来布施。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菩萨生活修学的行为,来教导度化无量的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够往生安住在西方极乐世界。
3 z' F- g9 k+ Z7 `《注》 : h" {* m. U' T; n
(1)(国城)国都、大都市。
7 z$ L5 M  K' T+ Q+ I: ^0 F(2)(聚落)指小村庄。
: s0 B# k) R6 x* A5 l' o% f(3)(教化安立众生)‘教’教导,是把生活修学的方法,传授教导给社会大众。‘化’谓教学成绩,帮助众生化恶为善,转凡成圣。‘安立’建立,指建立菩提心。 . D$ H" R6 u- N% V
(4)(住于无上真正之道)是安住于究竟圆满的成佛之道上。 8 F; a+ a. W# k7 Z
" a1 F7 n+ Z" I  h2 W; e. H* Y
由成如是诸善根(1)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2),自然发应(3)。或为长者居士(4),豪姓尊贵(5)。或为刹利国王(6),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
* A& f3 v9 i* L2 v7 i/ _《解》法藏比丘由于成就了如上所说诸善根,他所得的果报,是所生之处有无量的福德智慧宝藏,自然开发显现。感得生生尊贵,德高望重,财富充足。或者是国王大臣、转轮圣帝,或做六欲天王,乃至大梵天王。: E; M# n2 b* F2 Z$ y, b7 e* {# v9 \+ [
《注》
. N" ]6 u( f% q(1)(由成如是诸善根)‘由成’是由于成就;‘如是诸善根’指积功累德的种种善根。 ( I1 i# C; r; m
(2)(宝藏)‘藏’是含藏的意思。‘宝藏’是指福德智慧宝库。
" k$ d9 _8 C4 q, ~; E/ Y(3)(发应)是开发显现。就是说无量积集功德妙宝宝库感应显现,自然开发。 $ M! ^' z( W! m9 E# K6 R
(4)(长者)指年长德高及有财富的人。(居士)谓在家学佛修行者。 , u* K( L" {( m, D& w
(5)(豪姓尊贵)是豪门贵族。 9 Z0 L3 h- V3 P, e8 w/ S  z* @
(6)(刹利国王)‘刹利’又称‘刹帝利’,是王族之通称。‘国王’一国之主。
( m7 R5 r; m# @4 m3 w4 c# x
3 T3 e/ I2 t0 z4 d8 R/ C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
4 Y5 s( I; o, u; A" x" Z0 e3 L《解》能于诸佛的处所,他永不间断的尊重供养诸佛。如上所说的功德是无量无边,说也说不尽。
. v: x, Q: ]1 j8 a* c
/ a+ p$ f* R+ \2 n( a: m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栴檀(1),优钵罗华(2),其香普熏无量世界。随所生处,色相端严。三十二相(3),八十种好(4),悉皆具足。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5)。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 ( e- q# B. b% i5 E* x2 J% z
《解》法藏比丘身口常常散发出无量妙香,就如同栴檀和优钵罗华的香气一样。他的香气能普熏无量世界。不论他在什么地方出生作佛,他的色相端正庄严,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果报。
3 d. a' n0 j5 `( {& W他的双手万能,常创造出无尽的庄严器具。所造之物都是人们所需的,而且是最喜好的。他的种种才艺能利益一切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4: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大众、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造福。 + K5 b( C; x( M  }3 y8 B
《注》
: [2 f) A6 ^5 d; \% `(1)(栴檀)古印度名贵的香木。 * i% H" C9 T# `% t0 C; N
(2)(优钵罗华)是梵语,译成中文为‘青色莲花’。 - i& c9 z: U: |& p9 D1 a3 b
(3)(三十二相)见前第六品,第四(三十二相愿)注。
1 z& q6 p6 S: D3 Q4 P(4)(八十种好)又名‘八十随形好’,见《教乘法数》: : {- x9 [8 I7 B# n; P7 u: I. r0 e7 @
1、无见顶相;2、鼻高孔不现;3、眉如初月;4、耳轮辐相埵成;5、身坚实如那罗延;6、骨际如钩锁;7、身一时回如象王;8、行时足去地四寸印文现;9、爪如赤铜色;10、膝骨坚著圆好;11、身清洁;12、身柔软;13、身不曲;14、指长纤圆;15、指文藏覆;16、脉深不现;17、踝不现;18、身润泽;19、身自持不逶迤;20、身满足;21、容仪备足;22、容仪满足;23、住处安无能动者;24、威振一切;25、一切乐观;26、面不长大;27、正容白不挠色;28、面具满足;29、唇如频婆果;30、言音深远;31、脐深圆好;32、毛右旋;33、手足满;34、手足如意;35、手文明直;36、手文长;37、手文不断;38、一切恶心众生见者和悦;39、面广姝好;40、面净如满月;41、随众生意和悦与语;42、毛孔出香气;43、口出无上香;44、威仪如师子;45、进止如象王;46、行法如鹅玉;47、头如摩陀那果;48、一切声分具足;49、四牙白利;50、舌色赤;51、舌薄广;52、毛红色;53、毛软净;54、广长眼;55、孔门相具;56、手足赤白如莲华色;57、脐不出;58、腹不现;59、细腹;60、身不倾动;61、身持重;62、其身大;63、身长;64、手足软滑;65、四边光各一丈;66、光照身而行;67、等视众生;68、不轻众生;69、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70、说法不著;71、随众生语言说法;72、发音报众声;73、次第有因缘说法;74、一切众生不能尽观相75、观无厌足;76、发长好;77、发不乱;78、发旋好;79、发色青珠;80、手足有德相;- R$ ^6 B4 ?4 S) K
(5)(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这两句引申的含意,指法藏比丘多才多艺,双手万能,能服务广大的群生。 0 W& t8 `/ `. U3 {; u, Y1 ?, v. \

! G( ^0 w# H9 z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A* X; A$ N% p8 P6 {
《解》因为法藏比丘以上面种种积功累德的因缘,能感化无量无数的众生,都发成佛的心。
  V4 w7 m  }7 V+ D3 J, O* ](按)这品经文是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大愿后的具体成效。经过无量劫的积植功行,累积万德,其依正二报具足殊胜庄严,一切众生由此感发无上成佛的心。 0 Q5 L; L4 _* ]/ h
( o6 d/ T+ x5 ^

' F3 g1 k' G; G0 e* \/ N【圆满成就第九】/ w$ {& z5 k* f/ b( d; S
2 n" h* c( _( M- Y& W' X# f* R: o
《解》前面是介绍法藏因地的修行,这一品显示他修学所获得的圆满成就,就是说明法藏成佛后的圆满果德。
0 D/ b3 s6 w' g3 `( |7 L: b7 J' R' E0 n5 r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实安住(1),具足庄严,威德(2)广大,清净佛土。
; U) g7 o6 M. G( T* G8 a- |' p, N《解》佛告诉阿难说:法藏比丘修菩萨的六度万行,积累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能于一切法中得大自在,这种果报,不是用言语思想所能表达理解的。他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已经圆满成就了。极乐世界的一切,都是如实安住于诸法真如实相的一真法界,所以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无有边际的清净佛土。 1 h" o4 D% B) _; t+ c" k
《注》
# ]# L' A0 ^% J2 ]3 q9 F3 ](1)(如实安住)‘如实’真如实相。‘如实安住’就是安住于诸法实相之理。
5 C) t3 _7 d3 u' F, n+ f(2)(威德)‘威’有折伏的意思,‘德’有摄受的意思。 ; h4 r3 f' Q! H5 }) E' V

& A/ S) S$ w0 s8 u$ a7 H阿难闻佛所说,白世尊言,法藏菩萨成菩提者,为是过去佛耶,未来佛耶,为今现在他方世界耶。
  T  o7 Y9 D7 v' n" Q1 c8 p& b《解》阿难听了佛的所说,就问世尊:法藏菩萨修学成就的大觉佛果,他是过去佛?未来佛?还是现今示现在他方世界的佛呢?
8 k7 I8 E- R) \% P/ O8 ^/ x3 |
- ^( z6 b! {# R" w8 M世尊告言,彼佛如来(1),来无所来,去无所去(2),无生无灭(3),非过现未来。
0 Q+ w& O2 |- U9 x《解》世尊回答说:阿弥陀佛的法身遍一切处,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所谓生,无所谓灭,不可以说他是过去佛、现在佛或者是未来佛的示现。
! [7 a1 a4 Z% f' Q& j/ u9 F: o9 k 《注》
' T5 t. \! c+ ]# P- N(1)(彼佛如来)就是指阿弥陀佛。 2 K& J; ~2 ?' n# \% E
(2)(来无所来,去无所去)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所以是无来也无去。
# u# m% w, C2 Q& S, q% ?+ k7 _(3)(无生无灭)即不生不灭,这是佛究竟的涅槃境界。- Y! w7 w/ Q# x4 w2 }
. {4 f- L" U" M! z
但以酬愿(1)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2)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3)。 ) p4 ?8 w1 F6 m
《解》阿弥陀佛为了实践他所发的度生誓愿,示现在西方,距离我们这个世界有十万亿个佛国土,他所建立的世界,称为‘极乐世界’。 ; d3 G+ {+ a$ j
《注》 9 _6 `% Y* L& ~, l$ K6 \
(1)(酬愿)实现他过去所发的大愿。 # \. m2 ^- W' @1 t5 D
(2)(阎浮提)是印度话,意思是南赡部洲,指我们这个世界。
9 m2 A, V: F" D3 k% @' W( _(3)(极乐)就是阿弥陀佛建立的极乐世界,因彼国永无诸苦,但受诸乐,所以称为极乐。 7 I' g3 C, i  b* M# }$ T: a
6 ~3 W" w9 @  Z4 V0 |" J" L2 ~
法藏成佛,号阿弥陀(1),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 W# t7 h' d' A7 ~《解》法藏比丘已经彻底觉悟,究竟成佛,称号为‘阿弥陀佛’。他成佛至今已经十劫了,现今示现在极乐世界讲经说法,在极乐世界有无量无边的菩萨声闻圣众,大家恭敬围绕,听他说法。
0 G1 L% X& `, _$ O/ ^8 s《注》 - }& ^* i) f$ y
(1)(阿弥陀)印度话,‘阿’译为‘无’,‘弥陀’译为‘量’;‘阿弥陀’就是‘无量’的意思。在一切无量中,以‘无量光、无量寿’作为代表,是极乐世界教主的名号。 % I7 O) h8 H; a# L/ p+ q+ j

+ h: M. a5 N* E4 [6 w7 n+ k$ V5 C( t
【皆愿作佛第十】9 }4 n' M) c( H: ~* W6 o+ Y* L
( l6 h* y+ i9 q
《解》前面讲阿弥陀佛的修因证果,这一品经文讲众生听闻释迦佛说法,只要发愿往生,都能普遍成就,平等成佛。
, @. l1 ~& O% K0 ^
: B5 x& G4 j& j' D$ `0 q8 V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
# v% I; I( @, C% E5 [* Z% ?《解》世尊介绍阿弥陀佛过去在菩萨因地时,发愿修行证果的事实。当时参加法会听经的阿阇王子与五百位大长者,听了之后,都生起大欢喜心。   B/ z1 c2 w2 n$ p6 k
: W7 {2 {/ f8 j
各持一金华盖(1),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却坐(2)一面听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 y! M3 v8 B" f" ~
《解》他们每个人都拿了一个金华宝盖,一起到佛前礼拜,将金华盖供养佛,接著退回自己的座位,在一旁安坐听经。这时,他们心中都有个愿望,希望自己将来成佛时,一切都像阿弥陀佛一样。
6 I) S) u: L8 ~6 h《注》 2 ]' C/ t: A) l& j# r2 m5 r
(1)(金华盖)就是金华宝盖。 , k6 V0 W& q; p9 O8 x$ e" y7 F8 K
(2)(却坐)退后坐下。
. N9 e8 Z' e9 i! M* H6 l) |* k- q* D0 @$ }" Z: P$ a
佛即知之,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彼于前世住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1)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4: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复相值(2)也。 ! [  s9 ^4 S/ Z3 E% k* A) }
《解》阿阇王子等,心中发起大愿后,世尊立即知道。就告诉与会的比丘大众:阿阇王子五百人等,以后必定成佛。他们前世一直都修习菩萨的大行,安住于菩萨之道。经历了无数劫,曾经供养过四百亿佛,广修功德。往昔在迦叶佛住世的时代,他们是我的弟子,他们今天供养我,我们又相遇了,这是一个殊胜的因缘。 1 a5 H" O& D4 ~" R4 M- N0 e
《注》
  y- \- c' T% r, N(1)(迦叶佛)是贤劫第三尊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尊佛)。
" O2 }2 h+ S+ |  i/ x2 k6 h. }- K5 f' T(2)(相值)相遇。 5 |5 V7 R# ^. {# N- C

: j  B3 I3 e7 X2 b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0 |7 X: w8 U# ?! R+ ]8 o
《解》当时参加大会的比丘大众,听佛所说,都为阿阇王子等五百人感到欣慰欢喜。
- m3 Z  p$ Q+ n- O/ o: |, Y% w& B0 i& Y+ K  Z, z) G
【国界严净第十一】9 N& Y" I" c) ?4 N* f9 H7 N0 A
. D0 C' F8 X6 H& W* a6 b
《解》这一品是世尊介绍极乐世界环境的庄严清净。 ' b& }8 S; j, ?- |3 R7 `* c

1 H9 c% P0 q- g1 K) }: a佛语阿难,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
( Y$ O) P5 H) F. F9 b" _* D《解》世尊告诉阿难尊者:极乐世界具足无量功德和庄严,一切美好,没有缺陷。
  |1 L  t( o% M' ]7 ~( |9 n/ v3 r5 R* c1 x
永无众苦(1)、诸难(2)、恶趣、魔恼之名。 , o, X% Y$ W2 z! W6 M1 c
《解》极乐世界永远没有三苦、八苦等种种苦恼,也没有三灾、八难等种种的灾难,没有三恶道及魔恼等名称,那有此事呢!
" ^! D- P3 @. p6 e5 g# i: @《注》
; [+ E' U  G4 r6 X4 j$ T. G2 Y(1)(众苦)指种种苦恼(三苦、八苦等)。
5 @0 W  e2 w' B& u) \, Q9 K. t(2)(诸难)指天灾人祸(三灾、八难)种种灾难。
: f* ^1 w. o- D4 w1 N$ i; d1 d- M9 [# Z1 C7 g
亦无四时(1)、寒暑、雨冥(2)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3)、荆棘沙砾(4)、铁围(5)、须弥(6)、土石等山。
5 W( Z% m% Q. \& a《解》在极乐世界里,没有四季、寒暑、雨冥这一些气候的变化。也没有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这一些地理环境的差别。 / P/ V: q- y% n& k
《注》 + x  n* y7 p! q7 p. w7 Q4 G% C
(1)(四时)春、夏、秋、冬。
: N5 `0 Z7 X9 e5 k(2)(雨冥)指阴雨天。 2 X! h% a; `  ^) D% r4 K* n
(3)(丘陵)高山。(坑坎)深陷的洼池。  a; b0 s7 S$ W
(4)(荆棘)带刺的植物。(沙砾)小石子。 , u9 T$ J0 E6 _. L
(5)(铁围)指一个单位世界外围的大山。3 V( R7 w' ?' {$ g
(6)(须弥)印度话,中文的意思是妙高山。它是一个小世界的中心。 7 d7 X8 e! L# D6 |( e4 x
% W* x9 I2 D: ^9 e2 }6 c& Q5 F
唯以自然七宝(1)。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2),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 ?3 t2 s9 ^0 w/ v  c9 h: |《解》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环境,都是以七宝自然所成。黄金铺地,面积广大无法计算。而且国土微妙奇特华丽,清净庄严,超过十方一切世界。
+ ?* A1 W0 l* `/ h3 F* z《注》 1 z& W, N( _$ y
(1)(七宝)指金、银、玻璃、水晶、琥珀、美玉、玛瑙。‘七’在这里表圆满,‘七宝’也就是指无量珍宝。 % f! o; w" f) \- \; i6 A8 V
(2)(奇丽)奇特华丽。
1 J6 K6 G" [; Q8 J! R5 C) b5 L  N1 G( c  b& q
阿难闻已,白世尊言,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1)及忉利天(2),依何而住。
$ ~. A9 S1 s/ O5 p/ @, t《解》阿难听佛所说之后,就请问世尊说,假如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那么,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靠什么地方而住呢?
( i' U% [# d! T8 P' ~- g% H6 V& O《注》
& f. o# [5 K1 G; J3 {& ~(1)(四天王天)指欲界的初层天,住在须弥山的山腰。 $ U9 U6 d& ]8 O8 Q; ^) s& g0 K; y
(2)(忉利天)欲界的第二层天,居住在须弥山的山顶。此二天都是地居天。
$ ~$ M, }% w$ D; c( N" v5 L! K5 y4 l  w! j
佛告阿难,夜摩兜率(1),乃至色无色界,一切诸天,依何而住。阿难白言,不可思议业力(2)所致。 ! j/ i( M! H7 W: e
《解》佛反问阿难,夜摩天、兜率天,乃至色界天、无色界一切诸天,依靠什么地方而住呢?阿难回答说:依靠众生不思议禅定功力而住。 0 _8 C: n* [! w' r
《注》 : V$ Z3 T, o, |* w  L+ A
(1)(夜摩)欲界的第三层天。(兜率)欲界第四层天,从夜摩天以上都是空居天,居住在虚空中。 4 E2 i, g+ L, A: J
(2)(业力)在这里指禅定的功夫。
' H* }2 u! c( a, W$ Q
6 W7 W+ p: }1 f4 y& _* ?3 z+ ]' g佛语阿难,不思议业(1),汝可知耶?汝身果报(2),不可思议。众生业报(3),亦不可思议。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诸佛圣力(4),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国众生,功德善力(5),住行业地(6),及佛神力,故能尔耳。
7 q" z$ B: C* E: |《解》佛告诉阿难,不可思议的业力包括的范围很深很广,你知不知道?你自身的果报不可思议,为什么会有无量无边的世界?为什么会有三途六道的区别?因为众生的业因、果报差别不可思议,众生学佛的善根也不可思议。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们的大愿大行及真实功德,所成就的智慧、慈悲、德能、国土都是不可思议的。
& Q8 E9 q. L+ ^) L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发菩提心,以一句名号契入弥陀愿海,所以他们能安住在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大业所成就之地。极乐世界是依众生的功德、善力及阿弥陀佛的本愿威神力所成就的,所以不必依赖须弥山而能自然安住。
: R9 L! g  O4 F: X《注》 ' \5 _% p. r! p) X
(1)(业)指造作之意,一般指行为、言语、思想。 5 a( W3 W' D2 M
(2)(果报)指过去所作善恶事业,感招今世的结果与回报。* }3 y* D0 {' A
(3)(业报)指业因与果报,也就是所造作善恶之业因,而感受苦乐之果报。
/ h4 `" y0 D9 p# R1 N  c3 Q) a(4)(圣力)‘力’指能力、力用,这里指诸佛威神之力。
6 d- T' S/ `1 s) B( D(5)(善力)依法修善所得的力用,称为善力。
' ]; e( z8 K5 R* V" y7 e. S: I0 ](6)(行业地)指阿弥陀佛大愿、大行、大业成就的地方,称为行业地。
+ ~1 `# s2 Y+ c) `2 n% p$ n9 E. N6 Y: v  J
阿难白言: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但为将来众生,破除疑网(1),故发斯问。 2 o/ t* V0 M, ~2 p
《解》阿难说:对于众生不可思议的业因果报,我一点都不疑惑。为了众生,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他们情执深重,对于事理往往疑惑,我为了帮助他们破除疑惑,所以才请佛开示的。 ! C) E+ k5 N1 o, H& E& k$ j- ?
《注》 " e* _$ |% E; f. ~3 F
(1)(疑网)‘疑’是疑惑,‘网’比喻多而复杂。
0 E4 u: `( b) `: g  x: A, `& L
8 ^$ e5 b+ f+ b) R, N
, ^* V9 z3 Y; G# U. `" m0 F【光明遍照第十二】% q6 Y" w: |; @5 ?9 l: d. X# p1 {

# [0 ?+ |$ j& \9 X/ E) p《解》这一品是介绍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普遍照摄十方一切诸佛世界。
% L! c2 S4 l7 V6 i8 x' H
/ F( H9 F: H; r9 B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遍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1)上下,亦复如是。 7 d( }  _  O" {! X2 |2 _& ^
《解》佛对阿难说:阿弥陀佛的威神和光明,是最尊第一殊胜,十方一切诸佛所不能相比的。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东方无量无数佛刹,其余南西北方,东南方、西南方、东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也是如此。
: Q& i# n; M  s《注》
* ?0 C. L. L5 S0 G(1)(四维)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5 N: z8 |/ @4 u7 `" x
5 V2 w4 A4 G& [. f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照百千佛刹。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 # c7 o, s6 x7 K2 C" K7 O# o, _
《解》若论诸佛顶上化现的圆光,有的是一二三四由旬,有的是百千万亿由旬。至于诸佛的光明,有的照一二佛刹,有的照百千佛刹。唯独阿弥陀佛,光明普照到无量无边无数的佛刹。 9 E/ L# N' p+ ]
& w- ?: U" o* k3 i6 M1 |9 V* e
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4: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为预计。 / W& T/ ^( n/ r9 w$ w; C( T
《解》诸佛光明所照的远近,是根据他在因地求道时所发的愿、所修的功德大小不同,到成佛时,各个自然得到不同的果报,这都是自然所成就,不是预先安排造作的。
9 Z) p$ T( F* o! j5 i( [+ J9 @3 k' I9 J) m6 s8 b
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3 x" S$ T) O8 _& C《解》阿弥陀佛的光明妙善美好,超过世间日月光明千亿万倍,所以释迦世尊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在一切诸佛光中极为尊贵,是佛中之王。释迦牟尼佛的赞叹,就是代表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 # z6 c+ I1 \; _# U  R, H1 l$ g; F2 H

. @0 p$ v: l/ @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1)佛,亦号无边光(2)佛,无碍光(3)佛,无等光(4)佛,亦号智慧光(5),常照光(6),清净光(7),欢喜光(8),解脱光(9),安隐光(10),超日月光(11),不思议光(12)。
; W1 l" ~5 v- @9 p1 k; O《解》所以无量寿佛(阿弥陀佛)也称为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也称为智慧光佛、常照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解脱光佛、安稳光佛、超日月光佛、不可思议光佛。$ E2 P$ Z0 t, f" A/ X1 l* p
《注》 " u# ?. S3 E, p' g% }9 R* G. k
(1)(无量光)‘光’代表智慧,佛的智慧光明不可限量,所以称为无量光。
1 X7 E& _6 b, W) o' I& Z9 O(2)(无边光)佛光普照,广大无边。 + W% U, O' X+ `+ c
(3)(无碍光)佛的光明自在、无所不照,没有障碍。
  Z! a! R( G4 b* X! l) ?) t(4)(无等光)佛的清净光明,没有任何光明可以与它相等。
0 n! C; I3 v# w7 A(5)(智慧光)佛光能破一切众生无明烦恼。 ! o/ P) M. M# ^4 p1 D
(6)(常照光)佛的光明在一切时一切处,没有间断的普照一切众生。 7 L1 a/ `$ B3 g% C( a
(7)(清净光)佛光能令众生断除贪嗔痴三毒烦恼,得到身心清净。 $ F; Q3 h4 ?) \4 \6 c
(8)(欢喜光)佛的慈光普施一切众生,能使众生得到欢喜。
: o0 c. w# A8 d2 \- p7 d  x(9)(解脱光)佛光能令众生,消业灭罪,解脱生死得大自在。 % O$ s. q. \9 _- u; G
(10)(安隐光)佛光能令众生在三界里得到真正的安乐。 2 C& Y) f2 }4 g$ S* l8 \
(11)(超日月光)佛光超过世间的一切光明,无比殊胜。   n8 S9 J& B0 X5 p
(12)(不思议光)佛的光明善好是不可思、不可议的。
- G: _  w  ~  y) F! i" ?; v0 D9 x
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1),身意柔软(2)。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3),命终皆得解脱。 5 y) \1 I6 B2 K- u0 z
《解》阿弥陀佛十二种殊胜妙好光明,普遍照耀十方一切世界。有缘见到佛光的众生,皆得烦恼消灭,善根增长,身意柔软。即使在三恶道里受最极苦的众生,见到佛光,都能停止不再受苦,在命终之后都能得到解脱(脱离苦道)。
* `# l: a6 v8 M7 K1 P0 V' c《注》 " o% a- W+ P$ z
(1)(垢灭善生)贪嗔痴等烦恼消灭,善根增长。 8 j& u% N( C7 {7 ]) J% d
(2)(身意柔软)身口意三业柔和,随顺于佛的教导。
% X9 ^3 a* I6 q4 X& Z(3)(休息)这里指停止受苦。 + F- ^. @% b2 Y# x, Q% q
0 d: m5 }4 o' Y- V: Z2 k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8 ?& z  M8 N% W/ v2 X
《解》与佛有缘的众生,闻知无量寿佛的光明、威神、功德,能以至诚心、不间断、日夜称扬赞叹,就能得到弥陀威神加持,随自己心意所愿,往生极乐世界。 * ~( T0 U# K) X, z4 ?7 t  l

# ~% b0 E" Q  J0 w! s' y; r- Q
" o, s; `0 n* a1 ^( D0 i, h  `【寿众(1)无量第十三】0 j8 l! \: ?. X9 g& D

5 a4 b9 |( b( y( G7 K《解》这一品为我们说明,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极乐世界的人数无量。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他们的寿命同阿弥陀佛一样,都是无量寿。 ' Z2 m1 `2 U" ^/ Z9 K; f
《注》 9 `5 }3 Q4 {& k5 j
(1)(寿众)‘寿’是寿命,‘众’指人民大众。 & E* V2 V0 V, J" t

2 M4 |/ W* o& G( b/ G- p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1)。
8 B$ _4 c6 F" F* z2 b5 d《解》佛对阿难说:阿弥陀佛的寿命长久,不可称说,不可计算。+ Y1 V1 ^  h( Z4 Z' n) w  s
《注》
3 m- ]+ X7 P! k% H; P(1)(称计)‘称’是称说,‘计’是计算。 * Q7 N" ?) [: R$ e( o0 Z$ \6 c! J" ]

8 u9 ]9 K) P- L$ ^又有无数声闻之众。神智洞达(1),威力自在(2),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7 o4 e. C7 a; L2 A" S《解》极乐世界有无数的声闻大众,他们都是神智透彻通达,威力自在无碍。这里特别举一个例子:他们能够在手掌中容纳一切世界。 6 ~$ f3 t' k) P, d" @
《注》
% |' ]6 Z! ~9 l* ]0 c* E+ v$ J" I+ T(1)(神智洞达)神通、智慧透彻通达。
. y2 ?+ u3 K- ~0 U. _0 J(2)(威力自在)威德神通的力量自在无碍。 ! y4 r3 {# L' \9 t$ k( n  g

  B: s: O  s. w9 o) e, F/ `我弟子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1),于一昼夜,悉知其数。 % L2 {4 I* N9 J% a# N
《解》佛说:我的弟子中,大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的星球、星球上有多少的众生,目犍连能在一个昼夜,就全部把他们计算清楚,知道一切星球上众生的数目。 : X9 P+ m5 S' o6 F6 @6 `
《注》
) k( U. O, k1 T; m# @& l* {(1)(星宿众生)‘宿’是星球的集合体。‘星宿众生’,就是各个星球上的众生。
! |7 t! y! G* S0 m4 V4 r: Q  p7 u, ^, z9 V0 a
假使十方众生,悉成缘觉。一一缘觉,寿万亿岁。神通皆如大目犍连。尽其寿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会中,声闻之数,千万分中不及一分。 9 |( \/ P" t: d7 a2 l  P5 X
《解》假使十方众生都成缘觉,每一个缘觉有万亿岁的寿命,神通都同大目犍连一样。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竭尽他们的智力,共同来推算极乐世界的声闻人数,他们所能计算出来的,还不及极乐世界人数的千万分之一。
1 c- J! F( \" _6 ~& x, t. P& Y+ v+ b
譬如大海,深广无边,设取一毛,析为百分,碎如微尘,以一毛尘,沾海一滴,此毛尘水,比海孰多?阿难,彼目犍连等所知数者,如毛尘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 : s8 Q5 X: ]' E
《解》譬如深广无边的大海,假设把一根汗毛竖直分成一百份,它的细小像微尘一样。拿这样细小的汗毛,沾大海的一滴水,这一滴水跟大海的水相比,那一个多呢?佛就告诉阿难,前面目犍连等无量的缘觉,所共同推算出来的声闻数目,就如同毛尘上的一滴水,所不知道的数目就像大海水。
' {: ]! L9 X  J0 j/ B( J. r8 G# L+ e
彼佛寿量,及诸菩萨、声闻、天人,寿量亦尔,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 ) c! J) t2 N/ G; u( e8 t" \
《解》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以及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声闻、天人,他们的寿命也是同佛一样的无量,这个数量不是以算计、譬喻所能知道的。5 ]! B* B3 s* u5 _" D

' d6 V( J+ L, |! U% u- m( }, D* k
2 ?1 E# l( W0 p' y* c+ I  _$ B* v( v9 e4 W( Z$ P
【宝树遍国第十四】
4 ]! D0 W8 J8 I7 Q9 o9 }( Y  [1 [+ J! U: C8 n
《解》这一品是介绍极乐世界的宝树。这些树都是种种珍宝自然和合而成的,而且宝树遍满极乐世界。
1 t+ C7 l) u* a5 P
% x; ~" d- s: T3 V: p, P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 2 U' ]7 l8 c: c6 A4 r9 \
《解》在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宝树。有的是纯金的,有纯白银的,纯琉璃的,纯水晶的,纯琥珀的,纯美玉的,纯玛瑙的等等。这些树都是纯一宝而成的,没有掺杂其他的珍宝。 0 m. g% L2 K! N6 h5 T7 K" p
% Z4 p0 i: H; p$ m; E
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化作。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其余诸树,复有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8 12:11 , Processed in 0.08125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