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3 11: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如果不舍去妄想、执著,也就不能得到这个三昧了,不能得到这七菩提分。( m" y% Z: `# O1 E7 n }
, d) C# r1 c+ c2 o7 S& e5 V& ?+ ?; G六、念觉分。舍去这个妄想执著以后,要保存一种念念精进的念,不要忘了精进,总要念玆在玆的,念念不忘地修精进,这就是“念觉分”。
7 r; K3 a( U. A, O+ [( `1 F& r
$ U( X6 n, }$ ?3 S/ o七、定觉分。修精进,然后就得到一种定,也就是“定觉分”。这是七菩提分,又叫七觉分。
3 V7 \8 A/ m, _: w- h% b% N5 O2 X5 I4 W2 w8 Y$ Z
八正道:第一个是正见。这个“见”是意见的见,还没有发诸于外,只是在你的意念里边有这么一个见解,这个见就是见解。你的见解要正确,要正当,如果不正当就容易走入邪途,见解正当就走到正当的途径上。怎么叫正见?譬如佛法是正当的,我应该去学去,这是正见。什么叫邪见?譬如去学习赌钱、学习游手好闲、学习懒惰、学习害人,这都叫邪见,所以正见是很要紧的。
' K/ E( X0 w" U; V' n% p9 o3 b( ?4 |" B; f
第二是正思惟。“见”是意见刚发现,有了见了,然后就要有正思惟。有了见解,然后就要想一想,这是对呢?是不对?譬如:“我想学佛法是人生最正确的一件事,没有错。”这是正思惟。邪思惟呢?“我想学佛法这件事情,恐怕没有什么用处。现在都科学时代,这佛法讲来讲去的,都是教人做好事、做好人,现在哪一个人是好人呢?没有什么人做好人的,都是做坏人。他做的事情也不好,然而他又有钱用、又有酒喝,什么他都有了。”这一想学佛法没有那么好,于是乎就跟著走上邪路去了。若有正思惟就不会这样了。
9 ~- x* Q7 |1 M5 Q1 T& v# ^1 ]% D. `; |" N! \6 G& U$ b! j
第三是正语。有正思惟然后才能说“正语”。正语就是所说的话都是正确的,不会引人入邪途,入那不正当途。说出的话都很正确,也不讲一些好像醉话似的,或者好像那个疯癫的话似的,就讲很正确的这种语言,令一切的人听见,都很欢喜听,很愿意依照著去做去。; z+ P* s5 b8 ^8 b) k( H
) t5 W( h* c. R/ v
第四是正业。“业”是指身口意三业所造出来的业力,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行为,不但要正语,而且身和意也要清净。身口意三业都清净,业也就正了。1 I% D& P6 ~* }+ L! {$ O
# k. {' j& ~4 x1 f/ w0 o第五是正命。正命是指正当的活命职业。正当的职业就是一般正常人都适合的职业,不是那一些个犯法的职业。你有了正当的职业,生命也就正了。& ]+ w: D9 z$ R( I1 ]- Y# [5 U3 T
! j2 _. Z: V- E' {6 k
第六是正精进。你做正当的事才应该精进,做不正当的事就不应该精进。7 r/ ]7 t* K1 C- A! T, A
" s$ i7 N( O7 x7 U第七是正念。第八是正定。这是八正道。- I/ b7 g3 i7 q0 s a
2 o: V4 T! Z+ E1 b1 m四如意足就是: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 p4 q. U p9 T, u9 R& c$ \
L6 O: y* Y9 D4 A- q! z四念处就是:念身、受、心、法这四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0 B1 e& }3 q l6 T( Z, O9 V
+ N+ g3 b! ~7 |7 s; ?3 L+ P
四正勤就是:还没有生的善根令它生,已生的善根令它增长,这是从善的方面来讲;从恶的方面来讲,还没有生的恶要令它不生,已经生出来的恶念令断,要令它断了。
8 v+ J& f# K ?6 c* W( K, K: J2 t
# ?. T* O0 I; K五根就是;信、进、念、定、慧之根,也就是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种的根生出来了,就会产生五种的力量,信有个信力,进就有个进力,念有个念力,定有个定力,慧有个慧力,这就叫五力。五根、五力合起来是十个;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这是十二个;再加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这十五个;共成三十七道品。1 N( P$ Y. p1 {8 |
# I2 x9 u; o9 U. d) T2 `1 A: a一旦贯通成圣果。你修三十七道品,有一天就会豁然贯通,忽然间你就明白了,明白就证得圣果了。
0 J" p& [7 B1 G$ @0 I; ]; F1 B" R. E- U2 x; D- K% [
偏真有余乃化城。你可不要住到偏真有余的涅槃上,因为偏真有余涅槃是化城,是变化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城。偏真有余的涅槃不是究竟的涅槃,所以你还要往前去修行。
/ r) ]7 N3 i. q5 ?7 B# d7 A o: F4 b: z0 Q
无智亦无得
, h# v, g* Z7 j5 b4 K0 y0 b9 T; Y, ]8 Z) ~" M9 n% C
藏教菩萨事六度 圆修妙觉理顿明 无智破执空诸相 不得非证了法融
- Z* a) l( H+ _& O. A8 P3 P+ {3 y! X, ?2 K% Q. G5 C
于一毫端现宝刹 坐微尘里转法轮 此语说出鲜诚信 未悉知音有几人" a+ q* I3 G& i6 O& P! d6 k6 K
$ W* V$ H h9 y0 g6 }“智”就是智慧;“得”就是证得的果位。那么到这种的境界,智慧也不要了,所证得的果位也没有了,什么希望也没有。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想要学智慧,有了智慧,就证得佛果。现在这个般若智也没有了,所想要得的佛果也没有了,无所得了,这是空了。但这不是没有智,也不是没有得,就是没有这种执著这个智慧,也不执著我要有所得了。
5 N% _8 X: k. [: [+ K; k
# W+ [9 V! I! n- r6 E6 W) X藏教菩萨事六度。这一个阶段,是说的这个藏教菩萨,藏教菩萨就是三藏教的菩萨。藏教菩萨所修的,是有智、有得的法门,这叫事六度。有事六度,有理六度。理六度,就只有一个理,没有事相,没有执著了。事六度,就还有所执著,执著什么呢?执著有众生可度,执著有佛道可成。执著有众生可度,这是有智;执著有佛道可成,这是有所得。那么现在是无智,没有执著这个事六度了。7 _8 d) c7 a& E2 q* D6 O5 L
" C! y: v4 O C& V7 b( R3 g. c
什么叫“事六度”呢?事六度就是:) y8 A/ Z& S$ T, i
4 y# j F5 b7 I8 Y" R2 N
第一、以布施度悭贪。你若布施人,行这个布施度,你就不能悭贪,你若悭贪就不能布施了,所以你这一布施,把悭贪心就度去了。
8 a8 \% x6 O* ?' r1 q
$ H' A$ s; L, V2 a) n( O: [第二、以持戒度毁犯。你受持戒律,就没有染污,非常清净,好像宝珠那么样光明。你若不持戒就染污,染污就是肮脏,也就是不洁净、不干净了。你不持戒,就好像一张白纸染上黑墨,越染越黑;你持戒,那白纸本来就是白的,是清净的。所以持戒就度染污,染污就没有了。
0 ]! F" V2 v' l2 |8 z6 P F Q6 b7 a( B7 S, v% X- w" Y
第三、以忍辱度嗔恚。你修忍辱就没有脾气,你若有脾气就没有忍辱,所以修忍辱嗔恚就没有了。
5 e. v6 M1 L z8 k8 k- R2 v/ q2 C( W, p" i
第四、以精进度懈怠。为什么我们天天要精进、精进、勇猛精进、勇猛精进,因为你这一精进就不懈怠、不懒惰了。不精进就是懒惰,精进就把懒惰给度过去了。
! ?0 U4 o. k2 _2 ?6 f9 Q
$ T! E$ K* C( J; P第五、以禅定度散乱。修禅定修的时间久了,有工夫就会定住了,有了定力,就不散乱了。
/ L+ h' K, U: B: \& G" ~ X* }( G4 T" S" V2 A
第六、以般若度愚痴。般若把愚痴就给度过去了。这是事六度。$ X) ]6 y! m2 m; G V2 [/ g
; L4 v/ l0 a7 I2 a9 q事六度就是有事相可见,有形象可表现的。譬如你布施就不悭贪了,但还有一个执著,“我这回做布施,我就没有悭贪了。”你若是行理六度,根本就施而未施,布施也就像没有布施似的,无所执著了。这理六度也就是圆教修的“无作六度”,一点执著也没有,作了等于没有做一样。所以叫“无作”。施而未施是可以,但是不能说未施而施,不能说没有布施也就是布施了,不能这么样子讲的。你布施了然后像没有布施可以,不能说没有布施就是布施了。这事六度,是藏教菩萨所修的,所以说“藏教菩萨事六度”。
$ ^) O4 ?8 H7 T& y3 J0 Y
/ r2 s* N+ d: @4 P圆修妙觉理顿明。圆教菩萨修理六度,圆教菩萨也就是妙觉菩萨,和别教菩萨都是修的理六度,所以能“理顿明”,他即刻就明白这是施而未施、度而未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