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16 21: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人也要学。这本《漫谈弟子规》就是我为每一个人写的。
# h- d( w+ M* X, i3 t0 y8 X: w% ]5 M2 b( C9 \
出家人也讲孝道吗?
4 j7 V6 `5 {& \& U4 Y6 U- G% J" E5 m, @
堪布:佛陀时代有一位阿罗汉,父母非常贫穷,他想供养,又不知是否违背戒律,于是去请示佛陀。佛陀召集僧众,开许说:“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可见,出家人供养父母,是合乎律制的。
7 f% h/ s6 j! P. Z4 s
$ e1 Y0 F; `5 C4 R/ \有人学了点中观,就把父母观“空”了,父母说什么都不理不睬,这是不对的。
% J1 V" z9 R% t2 K' M
s0 ^4 r- }) x- b$ F" z学了佛就不用孝顺父母了?佛陀没有这么教过。佛陀说,父母是我们的恩田,是严厉对境——你孝顺父母,功德很大;违逆父母,过失也一样大。所以,不管父母有没有学问,一个有教养的人,无论你在家或是出家,都要孝顺、恭敬、供养父母。$ `+ t4 O4 \( x
" L8 `! f: p1 P2 E) `那出家人这样做,是不是一种执著呢?+ _* L# j% J, x+ Q1 r
7 Q- G1 F8 c$ C, G是一种执著。就像汉地的懒残和尚,他为养活母亲,甚至典当了袈裟去换米。但结果呢?他的执著不仅没有影响修行,反而让他成就了。$ ?; a# p5 o3 U5 l1 {0 a5 d/ L2 [6 E- z
`1 A1 Z0 W6 d' [- k9 v
作为出家人,您怎么对待您的母亲?
3 ]4 e* a5 C1 E2 T* U+ F9 D6 ?/ a# n- e2 v
堪布:我经常感到惭愧,我母亲来佛学院出家十五年了,但我没有为她做过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不过,让我比较欣慰的是,我从来没有跟母亲吵过架。有看不惯的地方,我会用委婉的语气提醒她,她一听就懂,懂了就改了。改了,我就放心了。
0 R) @* N% _% \- v9 A! M) N, E1 W+ Q! I
我一直认为母亲很聪明,如果她识字,智慧肯定超过我,我经常跟她这么说。不过,虽然母亲不识字,却能背诵《极乐愿文》《普贤行愿品》《度母赞》等文字,我小时候会的那些都是她教的,母亲的记性很好。
# p; i; H1 I. B6 [/ y* v# s3 `# S: {# }! l5 y
我确实没有为母亲做过什么。也是忙吧,最多上课前去看她一下,也就一分钟,不过母亲挺安慰的。一分钟左右我就离开那儿,来上课了。这是我的孝顺方式,和古人、世间以及佛教界中那些孝子比,很惭愧。 h1 \2 z. ^: |* t# t0 j
+ m( B* Y X* o$ d- v. N9 I! e& T$ d现在微信上有各种信息,很多以前没见过,多学这些有好处吗?: X) P' `5 c% y5 q- ^6 e+ C
& l: d$ a6 Q L
堪布:博而不专会落于浮泛,形不成有力的深度,就像庄子说的:“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他告诉我们,修道最忌讳的是杂,杂了心就不一,就多;多了就无法摄持并向内专注,就扰;扰了就会落入忧虑和纠结;忧虑纠结,就修不下去了。' ^, `* a/ I9 Y' ^. L: k. M
$ j3 j1 `$ ^5 y* n# K* g6 v& I1 |萨迦班智达教诫:“智者学习诸知识,究竟一门通世间,愚者虽是见识广,不能照明如星光。”他把群星和太阳做了一个对比:群星虽然遍布虚空,却无力遣除黑暗,太阳只有一枚,却能遍照世间。3 p" @; m1 x, B, z# E
% M3 F; ~6 q$ S ~0 d8 y
《荀子·劝学》里也有一个比喻:“鼯鼠五能,不能成一技。”鼯鼠是一种小飞鼠,有点像松鼠,它能飞,却飞不上屋顶;能攀,却爬不上树梢;能游,却渡不过小水沟;能跑,却赶不上人走;能藏,却盖不住身体。它有五种技能,却没有一样拿得出手,很悲哀。
# A: e( x6 F4 u9 E' X8 Q/ R) o. U* X+ `( E8 e
由此我们了解,求真知,需要深入。
+ m$ Q; ~- W; p- W; T1 I2 |. v
, P6 V! U# q8 g h9 I+ {! |6 G所谓的应机施教,是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9 l* z9 B1 C, w7 e
5 d! |) |5 Y4 |) f6 m, [堪布:《论语·先进篇》有这么一段情节:
7 u. M1 j) {8 x9 F- Q, F0 G' O3 \, m: u) P( s# z8 R1 _/ L
子路问孔子:“当我听到一个好主意,可以立即去做吗?”1 }1 y5 R. y4 V' U( ?/ X1 C0 `' w
$ M7 c+ y) M+ b( x
孔子说:“你的父亲和哥哥都健在,为什么不问问他们,却听到了就做?”7 v9 K% s3 v9 k: D/ s9 d- Z6 x
3 [- n) m1 S" ?4 ^& P
冉有问:“听到一个好主意,可以立即去做吗?”! @7 D% ], {: F- y4 r8 a$ J
; q2 C# ? u$ m7 \- I孔子说:“听到了就要立即去做。”
k: @2 ]$ g( d9 w( B# p, s. s m8 B0 B( l5 S
公西华在旁感到奇怪,问道:“老师,他们两人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您的回答却不同呢?”
; f) F( @! p! ~- q$ F
" g d- B/ ]$ B- _; z/ V孔子说:“冉有为人犹豫、退缩,所以我鼓励他果断一点;子路勇气过人,但遇事往往思虑不周,所以我抑制一下他的冲动,让他三思而行。”
u9 _% C% G" \. ~' Z! c* K/ @
9 M# L3 t; ?5 z+ C- ^1 P0 [这种因人而异却又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只有真正的智者才做得到,然而,这样的人确实不多。% _2 q% v" ~# d/ z l; t8 G# b
% t4 W; N3 G4 l) \2 o( m4 x1 t《君规教言论》中说:在一个大国里,一定有贤善的人,有卑劣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有。正因为了解到什么众生都有,而众生的根机、意乐、性格、智慧等又都不同,佛陀才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以便恰当地利益每一个众生。6 \$ \, P+ e2 q
2 n* |5 i! j$ o! d这就是应机施教,或说因材施教。0 a$ e, K8 y( I" Q+ e- I1 Z3 r
# y+ S$ J7 p3 |+ a* }
佛教有什么可打动人的?$ P" D; U3 p: |2 ^: z8 H1 P+ X
, e3 @5 ]; }9 q( u5 O
堪布:圣天论师在佛教历史上最会讲理,他一生的辩论事业中,胜伏过许多外道。晚年时,尊者又赢了一位婆罗门。婆罗门心服口服,但他有个弟子不服,他想:“既然我的上师辩不赢你,那我就用刀赢你。”
) r1 U1 Y' o/ b4 ~4 Y/ [" b9 e, {0 l5 H7 T; Y. o
于是他跟踪尊者,但始终无从下手。直到有一天,当尊者独自一人在树下禅修时,他跳出来,说:“今天我要用刀赢你。”边说边狠狠砍了尊者一刀。; O" J; } s/ e7 o2 ~8 b
8 \! p( @& }" q虽然身上中刀,但尊者依然慈悲地对他说:“真理岂能被刀剑胜伏?你赶快走吧,我的弟子里有很多还没有得无生法忍,有执著,他们会追杀你的。”3 C' c# K' ~8 M7 G/ J! B
5 b+ J' Z6 ]% e$ d; j来人一听,知道尊者有着非同一般的境界,马上心生惭愧,跪在地上祈求忏悔。) I/ x" c6 e- [7 \
: r+ c7 t; w: L& {) B# H
“快走!”尊者强迫他离开了。
; f( q% g3 R& x# d3 h ~5 v' |
$ L' _$ P F& R% f V4 ~( n2 t% y" u. a过了一会儿,弟子们回来了,见尊者躺在血泊里,知道有人杀害师父,要去追。这时尊者用最后一口气说:“这是前世的因缘,不要追了,放过他。”说完,便圆寂了。
6 f% u$ ?/ O& k
: u' }# B" B8 L" X) w0 G& `杀人者的师父被佛教的智慧折服,杀人者则被佛教的慈悲折服,从这里我们就知道,千百年来,佛教之所以得到无数人的相信和景仰,就是因为它的教义和实践完全说明,它是包含智慧和慈悲的真理。
$ x9 E5 \9 B' Y( P3 Z: j# {* Q2 o( n7 r( t! [; {
像《弟子规》这样的人格教言太浅,为什么不提倡学空性?
0 o1 R8 I$ b6 F& B
/ U5 F' h5 M6 }4 p, \. D堪布:以我多年的经验看,人格教言虽浅,但学一句,与人交往时就会起到一分作用。如果这些从谁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我会推知,他的内在一定有相应的智慧和美德;有时我甚至相信,他是有修证的。
6 p- O# C, v2 h8 H( b
$ N3 v L/ T3 C3 J8 W! p所以,《弟子规》虽然没有讲空性,也没有讲一些前世后世、业因果的道理,但是,它以整个儒家思想为背景,用最简洁的语句,将道德修养的基础和框架完整介绍出来,是非常难得的,很值得学。: X" p" m1 q$ |/ r; ~4 v9 B m) B& b
6 G+ L$ v z0 \1 b" u学习这部论典,不学佛的可以做个好人,学佛的可以在夯实人格的同时,将它转为解脱之因。0 Q2 D# R+ d: S# s
8 ^3 j* @7 t+ K5 \; ^, L
那这样做,和空性相违吗?不相违。2 c6 t0 P, X8 ~- f3 Q$ W# b2 B
# {. T$ F; y. ]. T了解佛法的人知道,空性和慈悲是互相启发的,一个人越了解空性,就越重视利他行为,这是规律。不了解的人以为,做人的道理浅、空性的道理深,因而不重视人规。然而事实上,忽视人格修养,一方面得不到利益,一方面也说明,他对空性其实并不了解。
: f$ p8 h( V; m2 y6 Q. Q& Y( ~" W z% t0 e6 e& l8 Z8 I3 k
索达吉堪布教诫我们不要小看《弟子规》,他说:( L% p) i8 {$ g8 Q% I
5 p9 v. r; p1 T7 ?8 D“与所谓的新科学、新理念相比,传统美德才是今日社会的净化剂。简单平凡的文字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