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同成佛道

星云大师文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佛教里, 为了一念之诚, 而不畏艰难, 献身弘法工作的高僧大德, 更是不胜枚举。唐朝的玄奘大师, 年轻时代阅读经典时, 感到当时的传译版本不够周全, 而萌发到西天取经的念头。由于这求全的一念, 一去天竺, 十八春秋, 带回了无数的经典, 成为一代的三藏大师。他的一念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而中国佛教乃至中华文化的发展史, 也因此而揭开了新页, 其贡献是昭诸青史, 而其影响是超乎时代, 历久弥新。

  唐朝的监真大师感于日本僧侣求法的挚诚, 兴起将佛法传弘至东瀛的念头, 十二年之间, 经过七次的尝试, 到了老年, 虽然双目失明, 却不忘这最初的一念, 历尽艰辛终于完成了心愿, 将佛陀的戒律, 播扬于日本。今天日本的房屋建筑方式仿造自中国,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类似于中国, 吃饭用的筷子学诸于中国, 播种的种子谷物移植自中国, 这一切都是当初监真大师携带过去的, 因此日本人尊称大师为‘日本文化之父’。监真大师的一念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而整个日本佛教文化的发展、国家人民的生活也因此大大的改观。从大师这种‘不忘初心’的圣贤风范, 使我们对‘弘毅’的意思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我个人之安身立命于佛教, 受惠于一件事, 至今思及, 感恩之情充塞胸臆, 弥笃弥新!我从小生长在寺庙, 过的是物质欠缺的清苦生活, 大约十七、八岁的时候, 一向健康的身体突然害了一场大病, 上吐下泻, 几乎濒临死亡, 一、两个月寸粒未进, 而且也没有东西可以裹腹。不知怎么的, 这件事辗转被家师知道了, 老远地派人送来了半碗的咸菜。半碗咸菜对于丰衣足食的现代人, 也许没有什么稀奇, 但是对于当时寅吃卯粮的我们, 堪比珍馋美味。记得我当时是怀著感恩的心情, 和著眼泪吃下了这碗咸菜, 吞下了家师那无言的关怀和爱护, 心中生起愿力:‘师父!我将来一定要从事于弘法利生的工作, 光大佛教, 来报答您的恩惠。’半碗的咸菜给我很大的力量, 使我对于往后一切的磨难, 都能甘之如饴, 深深植根于佛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社会上,有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在全国各地寺院受戒,受五戒、菩萨戒。为什么这么多人要去受佛教的戒律呢?这是现代提倡法治社会的必然现象,因为在法治的社会中,大家都要守法,一个佛教的信徒就要受戒。受戒有什么好处呢?我有六点看法:

  一、戒如良师:戒,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它指示我们方向。

  二、戒如轨道: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例如,佛法可以规范我们的进退,可以引导我们的行事。

  三、戒如城池:可以防护外人的侵犯。一个守戒的人,平常不乱杀生,不乱偷盗,也不乱淫,不乱说,不乱吃,不作一切非法的事情,所谓“平常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所以戒如城池。

  四、戒如水囊:可以解除人生旅途上的干涸。戒告诉我们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让我们不生起贪欲心、瞋恨心,不会为非作歹,如同得到甘露灌顶,时时清凉自在。

  五、戒如明灯:可以照亮前程的黑暗。我们一受戒,戒条明明白白告诫我们:不可以侵犯人,不可以骂人,不可以打人,不可以作坏事,等于人生前程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看清楚前途何去何从,不至于走岔了路,不至于摸黑倾跌。

  六、戒如璎珞:可以庄严我们的法身。每个人都希望穿着高雅,都希望有美丽的妆扮;戒就是璎珞,就好像穿在我们身上的美丽的衣服,可以庄严我们的相貌。一个受戒的人,就有道德人格来庄严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佛经上也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所谓结缘,就是和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和良好的沟通。

  人生最可贵的一件事就是“结缘”,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愉悦,也为了大家的生命快乐,广结善缘实在重要。那么,怎么样才能广结善缘呢?

  过去,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亭施茶与人结缘,有人造一座桥梁衔接两岸与人结缘,有人挖一口水井供养大众结缘,有人送一个时钟跟你结时间缘,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善缘。只要人有善心,自然善缘处处在,善门处处开!我现在大略举出几种结缘方法:

  (一)经济结缘── 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一块钱跟别人结善缘,不但带给别人亲切感,甚至也许因此救了他人一条命。比如说公路上出了车祸,有人想打电话报案求援,偏偏只有钞票没有 铜板,根本无法换钱,这时候你借他一元,马上救护车也来了,医生也来了,许多流血垂危的伤者都得到了及时救护,你这一块钱的善缘就广大无比了!

  (二)语言结缘──别人灰心的时候,你鼓励他一句话,对方就有绝处逢生的感觉;别人失望的时候,你赞美他一句话,他就会觉得人生可爱多了。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句好话有时真可以使人我快乐、天地清平!

  (三)功德结缘──一件小小的善事,一个小小的善心,都可以蔚成大功德。荷兰曾经有一个小孩子,傍晚从海边堤防 走回家的时候,偶然发现堤防上有一个小洞,海水正慢慢的从洞口流出来,他一想:哎啊,这不得了!要是不赶快把它堵塞起来,明天这堤防就会溃决,海水会淹没 整个城市的。这个子孩子一发善心,找不到东西堵塞,就用手指头去堵,他站在风雨中,从天黑等到天亮,整个晚上都等不到人,天亮以后才有人发现他僵冷的晕倒 在堤防边,手指头还紧紧塞在洞里,大家才万分感动的知道他一根指头挽救了全城居民的生命财产。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小小的善 心,能够拯救无比的生命,成就无限的功德。

  (四)教育结缘──我们也可以用知识或技术做法布施,来和人结缘。每天,无论在台北或澎湖,全国有十八万教师在 谆谆传授知识学问,提高了国民的知识水准,也促进了国家的繁荣进步。你今天教别人一点知识或技术,明天就会成为他立身处世的本领;常常一句睿智的语言,可 能影响对方一生,成为他生活的指南和处世的依据。

  (五)服务结缘── 在某些事情上给别人一点方便,有时会成为大家钦佩敬爱的对象。譬如警察先生在十字路口搀扶老婆婆过街,为人民褓姆树立了美好的形象;售货小姐亲切地引导客 人买东西,让顾客享受到购买的乐趣;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很有礼貌地让位子给老人,使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有了信心。从这些日常生活上给人的服务结缘,可以窥测 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进步开发的社会。

  (六)身体结缘── 一个微笑,一个举手,有时候会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善缘。曾经有一个失业的青年徘徊在台北火车站前,望着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色发楞,想找一个有钱人的座车撞上 去自杀,以便让贫穷的老母亲得到一笔抚恤金过日子。正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有一个高贵美丽的小姐经过他面前,对他微微一笑的点了个头,这个青年一高兴,倒 忘了寻死了;第二天他居然得到了一份工作养家,更不想死了!一个笑容的因缘多么大。

  学佛法、做功德,有时候不一定是要入山修行或施拾钱财,有时候一句好话、一件善事、一个微笑、一点知识,都能给 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的功德。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四大名山各有一个菩萨应世传法,就是我们通常所称念的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 萨。这四位大菩萨各有殊胜的因缘:

  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为缘,普渡众生,在他的慈心悲愿里,一切众生承受了慈悲的法孔,成就了慈悲的心怀。

  地藏菩萨以愿力为缘:“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千百年来,地藏菩萨的这四句无量愿偈,为世人指出了成佛路,为佛法点出了长明灯!

  文殊菩萨以智慧为缘,发广长舌,说无上法,为盲者现光明,为闇者演法音,以他的睿智大慧为中国佛教开创了至深至妙的大般若境界。

  普贤菩萨以实践为缘,举手投足皆是道,扬眉瞬目无非法,为中国佛学树立了崇朴务实的道范与高风。

  除了四大菩萨之外,佛教里面的历代高僧大德,个个都有独到的结缘法门。例如:

  弘一大师以书法与人结缘,以持戒与人结缘。只要是向慕佛法的人,他从不吝惜以笔墨写经句结法缘;他自己更是严谨修行,坚守戒律,绝无一言谤法,无一行犯戒,为佛法树立了“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崇高典范。

  虚云老和尚以禅定与人结缘,如如不动,一心不乱,不说法而法音宣流,接万机而不随境转。

  太虚大师则以说法为缘,或以文字演绎般若,或以讲经启迪迷津,奔走各方,为中国佛教的起死回生打下一剂清凉药方。

  善导大师以光明和大众结缘,使眼盲者心不盲,使心盲者重现智光,为黑暗污浊的人间带来一片光明。

  印光大师以念佛结缘,从念念观佛相续不断,日日持诵佛号不绝的修持中,引导信众对弥陀净土产生坚定的信心,和弥陀世尊结下妙善的因缘。

  其他如印度须达长者以布施结缘,建造了祇园精舍,成为佛陀在印度北方弘化的场所,而受到举国的敬仰。又如永明延寿禅师以放生结缘,救渡了无数水族走兽免受刀俎油锅的灾难。龙裤国师以奉茶结缘,让饥渴的旅人游子得到甘露的滋润、清凉的荫,有力气跋涉更遥远的路途!

  社会要靠群体的结合营运才能发挥功能效用,就是个人的生命也要依靠六根的配合聚会,才能生活愉快。我们日常生活 的一切要仰仗士农工商的合作无间,搬有运无,才能衣食无缺,免于匮乏,因此我们要感谢因缘,感谢众多的人成就我们。如果我们想要事业亨通、生活幸福,就要 和一切众生结现世好因好缘,甚至结未来善因善缘,乃至和诸佛菩萨结法缘。能够把握因缘、创造因缘、随顺因缘,“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 舍,同结万人缘。”必能成佛有份,菩提证成!

  最后,祝福各位成为人人钦佩而最有人缘的人,具足好因缘,成就大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仙道,就把他们完全与女色隔绝。等到两人20岁左右的时候,仙人想试一试他们的道心,就把两个徒弟带到一个热闹的都市走了一遭。

  “仙师,那个是什么呀?”小徒弟手指一个婀娜窈窕的年轻女郎问,因为他之前还没有见过女人。

  “是吃人的老虎。”仙师说。

  等回到深山,仙人问:“徒儿们,你们玩了一天,觉得什么最可爱呀?”

  “吃人的老虎最好看!”师兄弟都这样回答。

  “没有出息的东西!”仙人气得把他俩都逐出门。

  人生的大病,在佛法里说,就是时时刻刻盘踞在我们心中的贪、嗔、痴。为什么说人生的大病是贪、嗔、痴呢?

  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间上,不是想要拥有新式的洋房汽车,就是想要拥有漂亮美丽的妻女;不是在名利富贵上打主意,就是设法如何得到珍馐美味。这些妄想的念头就是我们人生的贪病。

  本来这个"贪"不一定完全是坏的,比如我们贪求知识的广博、学问的渊深,或是贪求了生脱死、证得无上果,把"贪"用在这些方面,不能完全说它不对。不过,像学问、知识,希求了脱生死,证无上佛果的心,不是损人利己的,不是自私的,而是人生无价之宝。我们所说的"贪"是损人利己、自私贪婪的欲望。

  人为了贪求眼前的一点暂时福乐或是一点私利,往往父子之间争得面红耳赤,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一脚踢开;为了满足贪的欲望,什么义理人情,什么道德公道,一概都可不顾。我们这个社会,一旦黄金、美色、名位当前,就会打劫、强奸、斗争、诉讼,什么花样都会搬演出来,这种贪欲岂不是人生的大病?

  贪,是由爱生起。常人爱美色,爱钱财,爱名位,爱享受,为了满足爱,虽然美色如虎狼,钱财如蛇蝎,名位如陷坑,享受如利刃,但还是要贪求这些。人为了这一念贪爱,给虎狼似的美色吞食了、给蛇蝎似的金钱毒害了、给陷坑似的名位束缚了、给利刃似的享受杀害了的处处皆是,说来真是可惊可畏!

  医治"贪"病要用"舍"字。一切都是为自己着想,不肯予利益别人,天下可爱的东西恨不得完全归诸自己一人,管什么别人的幸福,谈什么别人的安乐,他人的死活存亡都与自己没有关系,因此贪病就缠绕到我们的身上来了。假若懂得了舍,见到别人精神或物质上有苦难,总很欢喜地把自己的幸福、安乐、利益施舍给人,这样,贪的大病当然就不会生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福避祸是人的天性,一般人无不希望自己能不吃苦、不吃亏,并获得人家的爱护,甚至所有的利益都归于我,但是要求太多的人,便是自私,便是贪取。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要有高尚的人格,便不能贪求过多,至少要做到十不要求。什么是“十不要求”呢?

  一、不怕艰苦:俗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是强壮心志的良药,人要不怕吃苦,才能成功。

  二、不增爱憎:爱憎心是一种分别、执取的心,是苦恼的根源。有首偈语说:“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所以能泯灭爱憎之心,自无苦恼。

  三、不望益我:不要希望凡事都对我有利益,其实只要对国家社会、团体大众有利益的事,间接的,自己也能受益,因为我也是众中的一个。

  四、不妒人有:人家富有,得到利益、发财、升官,我不嫉妒,反而欢喜地祝福他,能够随喜分享,便是富有。

  五、不求顺适:不要要求凡事都顺自己的心,如自己的意,因为一个人要不怕艰难困苦,才能锻炼出坚强的体魄,才能顺应环境、因缘的要求,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六、不失威仪:任何时刻,再怎么疲倦也不要随便躺在地上;再怎么生气,也不要显现在面孔上;再怎么愤恨不平也不要随意开口骂人,如此才能不失威仪。

  七、不诿过失:有过失不要推诿给别人,更不要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能够不居功塞责,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敬重的仁人君子。

  八、不背因果:做人做事要明因识果,一切事都有因果循环,因果不会辜负我们,我们也不可以违背因果。

  九、不伸冤抑:假如你受了冤枉、委屈,不必急于辩解,不必申诉,因为委屈有时反而能增加你的力量,增长你的功德。

  十、不愧操守: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人格、操守,所以我们做事千万不要有愧良心道德,要爱惜自己的节操。

  所以,提升自己人格的十不要求是:

  一、不怕艰苦。

  二、不增爱憎。

  三、不望益我。

  四、不妒人有。

  五、不求顺适。

  六、不失威仪。

  七、不诿过失。

  八、不背因果。

  九、不伸冤抑。

  十、不愧操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像一件华丽的衣服,可以庄严一个人的仪表;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自能从内心散发一股慑人的气质,令人一望,心生景仰。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他们的心中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一、侮辱不以为耻:有道的人,听到侮辱的话语,受到侮辱的逆缘,他丝毫不以为意,一点也不以为耻。因为他行得正,他知道自己的所行所为,所以不必计较外来的侮辱、毁谤。
  二、卑屈不以为贱:一个有道的人,即使别人看不起他,把他看成是卑贱的人,他也不受影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人格、道德,不一定要求别人来了解、来重视。
  三、艰难不以为苦:有道者遇到一些挫折、艰难、困苦,亦能如饮甘露,不但不以为苦,反而更加勇猛、精进。
  四、迫害不以为意:遇到各种伤害、逼迫,他能够不介意、不着意。像一个球,你打它一下,它跳得更高;你越迫害他,他越是坚强。
  五、利众不以为烦:一个有道者,他生命的价值是来自于能「饶益有情」,因此他乐于服务大众,欢喜做利益大众的事,他衷心甘愿为众生做马牛,欢喜为众生辛苦,一点也不嫌麻烦。
  六、恩宠不以为荣:假如有什么光荣,有什么奖赏,有什么荣誉给他,他也不以为光荣,因为他对世间上的虚名、虚荣,都能看得开放得下,这就是有道者和一般人心态上的不同。

有道者的心态是:
一、侮辱不以为耻。
二、卑屈不以为贱。
三、艰难不以为苦。
四、迫害不以为意。
五、利众不以为烦。
六、恩宠不以为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以不信因果;因果不是知识,是人生的真理,是行事的准则。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人是自己的园丁,人生要活得幸福、美满、快乐,就要培养善因善缘。有关善因善缘,有四点意见:

  第一、避免轻诺寡信:“人无信不立”,做人信用第一,所谓“诺千金”。别人有求于你,你能做到的当然要答应,做不到的,则要说明原委,千万不能轻易承诺之后却不当一回事。你不守信用,一次、两次,等别人对你失望,甚至对你记恨,从此不再和你来往,那时再想挽救便嫌迟了。所以一个人要守信,约会要守时守信,对别人的承诺更要信守不移。信用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条件,千万轻忽不得。

  第二、严戒好言善辩:“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受人诽谤尚且不必急于辩解,何况平日无事。更无须与人争辩。但是有的人偏偏好逞口舌,喜欢辩论,只要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只要一讲话,就口沫横飞。但是好言善辩的人,往往令人退避三舍。因为善于狡辩,乍听之下好像有理,但是经常狡辩,常常言过其实,自然别人心里有数,也就对你敬而远之了。所以,如果你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就应该严戒好言善辩。

  第三、待人宽大厚道:胸襟宽大,待人厚道,条条都是大路;心量狭小,对人刻薄,处处都是荆棘。做人宽大厚道,宽则得人,厚可载物;做人尖酸无情、得理不饶人,容易树敌。所以宽恕别人,其实就是释放自己。所谓“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一个宽大厚道的人,在道业上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间能够广结善缘,在事业上更能得道多助,所以厚道才能成事。

  第四、重视基本礼仪:人和人之间,不要以为“熟不拘礼”,其实所谓礼者,就是要合乎道理,合于伦理。《三字经》说:“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在家庭中,夫妻有夫妻之道,父母子女有父母子女之礼,君臣之义更不可废。乃至平日里,邻里之间、朋友之间、长官部下之司,彼此见面了,一句“你好”、“你早”,甚至点个头、问个讯、合个掌,都是做人应有的基本礼仪,都能给人一个心意上的尊重,都是人际之间不可少的交流。

  爱惜自己的福报,就是珍惜自己的现在,广结人间的善缘,就是丰富自己的未来。当一个人遭遇逆境、挫折时,只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因,并且广结人际之间的善缘,就有美好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佛光山大专佛学夏令营第六期开营典礼的日子,感谢各位同学在课余闲暇发心来学道求法,感谢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檀越的协助与护持,更感谢十方三宝给予我们的加被!

  在这两周之中,各位应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佛法呢?今天,我提供四点贡献给各位:

  一、我们学习佛法──从淡处落眼

  社会一般人总以为“多”才是幸福,因此汲汲于名利富贵的追逐,以为不如此,人生就没有意义。各位一心学佛,应该从名缰利锁中走出来,从平淡处落眼。

  宋朝理学家程颢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

  “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明道先生从淡淡的云朵中,体会到一个修道者,应该有超然物外的怀抱,充份表现了他恬淡悠闲的人生态度。在佛教中也有一句话:

  “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有人认为佛门太清淡了,却不知道青菜萝卜往往最下饭,粗茶淡饭正是养身的佳肴。平日吃了多少油腻的大鱼大肉,改换清淡的素食,会觉得更爽口。平淡无味的茶水,能够消除百病,而香馥的烈酒,却能致人于死。

  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常人交往,总希望能获得对方的感情,当无法得到同样份量的回报时,用情越深,烦恼就越多。佛教里的一切总是淡淡的,看起来好像无情,其实是大慈悲,这就是“情到深时情转无”的境地。因为从平淡中培养的友情,才能长存,我们感情太浓厚了,好比乌云密布的天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我们若能将名利心减一分,道念必可增一分,把感情少一分,智慧必能长一分。

  这个“淡”字运用在平常的生活里,有无限的奥妙,佛法说:“平常心是道。”我们要制造人生的高潮很容易,而要把人生安放在平淡中却很困难,这需要一颗“不忮不求”的平常心。

  一代大师弘一法师,他的一生正是“淡”字的写照。有一次,他的挚交好友夏丏尊先生,发现弘一大师的毛巾太破烂了,要为他换一条新的。大师说:“不必了,还可以用。”他住的地方有臭虫,而大师却能安之若素;粗糙难咽的米饭,大师也甘之如饴,对他而言,再粗陋的物质条件也能觉得满足。从其淡淡的生活中,也能散发出无限的馨香,这是何等的风范。也因此感动夏先生亲近佛法,成为虔诚的佛教护法。

  人生或可灿烂如春花,但是终究必归于寂静,我们要从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回归到平淡而永恒的世界。各位来到佛光山,要把过去的一切习气、念头、思想,暂时放下,以清新的心情来接受佛法,大家将会体会出平淡中的甘美味道。

  二、我们学习佛法──从无处着手

  平时一提到佛教,大家总有一种感觉,以为佛教是消极的、逃避的、空无的。世俗所谓的“空无”等义,也许并不是对佛法的正确理解,但是我们学佛,则要从这个“空”、“无”方面入手。

  我们过去所追求的是有形相、有对待的世界,却不知道这个“有”的世界,是虚幻不实,短暂无常的“假有”与“妄有”。平时我们的眼睛总喜欢看五颜六色,鼻子喜欢闻香的东西,嘴巴喜欢吃甘甜的食物,但是却忽略了这些物质享受,容易腐蚀我们纯洁的心性。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佛教所要喝斥的正是这些会染污清净自性的色声香味等尘垢,佛教反对的是人世间的吃喝玩乐,佛教所要“空”的是足以戕害天真的物欲,它向往一种真空不变,真实遍在的妙有世界。

  这种“真空妙有”的世界,具有无限的悲心,无限的力量;这种“空无”的世界比“妄有”的世界更丰富,更充实。

  我们居家需要房子做为休息的地方,白天四处觅食的鸟儿,天黑了,就飞到巢里来栖息。同样的,我们的心,也要有个安置处,心有所安放,生活才能稳定,办事或做学问才能落实。那么,我们这颗心要安放在哪里呢?《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诉我们要把心安放在“无”的上面,我们已往总是把心放置于外在和有形的世间,熙熙攘攘于物欲的追求,这是忽略了沧海桑田,瞬息变幻的可怕,或者把心寄托在感情上,然而自古多情往往空余怅恨,感情本身的变化莫测与难以把握,更是致苦的根源。

  我们的心中无所企盼,不想获得什么,自然就不会有失去的痛苦,这就是“无”的境界。《心经》上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菩萨有智慧,所以心中没有任何执着与挂碍,这才是远离痛苦的涅槃大道。

  这个“无”的世界,并不是没有,“无”是“无限”、“无执”、“无累”、“无求”的意思,证悟到“无”,你尽管有心、有情、有爱,但是不会受人事的障碍,反而更能体会出丰富的内容。好比一面镜子,拭去了镜面上的尘埃,能够将各种东西清清楚楚的显现出来。六祖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句子时,豁然开悟,他能从“无”中证悟出“有”的无限妙用,这种“无”的世界是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而存在的。这种不住不着的“自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这种“无”的世界是离诸语言文字,超越对待的。

  《维摩经》上描写维摩诘菩萨以默然无言的态度,显示入不二法门的境界,终于获得文殊菩萨的赞叹,可见“无”不是没有,而是离开一切戏论的真理世界。

  “无”不是否定一切的,反而是更肯定一切的。“无”本具足一切,不假外求,好比各位放弃了假期,到佛光山来参加夏令营,将来你们就会带着无比的法乐回去。“无”才能“有”,好比口袋空了,才能装进更多的东西。各位来这里学习,也要抱著“空无”的心来学习,这样佛法才能深入大家的心中,各位今后要更用心去体会“无”的妙用,建立新的人生观。

  三、我们学习佛法──从疑处用心

  一般的宗教总是要信徒们对教义要有绝对的信仰,不容许丝毫的怀疑,认为信了才能得救,才能上天堂,否则就下地狱。佛教当然也讲信仰。《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仰是一切善行的根据,我们对佛法有正信,自然能够依照佛法所指示的去行善,所以正信是一切美德的发电厂。但是,佛教除了正信之外,还有某些与一般宗教不同的特色,那就是佛教还建立在疑情上面。

  我们平常说“学问”,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出疑问,宋朝理学家也说过:“做学问当在不疑处有疑。”我们不断地提出疑问,然后努力去寻求答案,有一天这些疑问获得解决时,我们的见地就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文明的进展,正是建筑在科学家们无数的问号上。儒家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字,就是要我们提出问题,也就是宗的“参”。

  禅宗的大德高僧,在禅堂参禅打坐的时候,最重视的是“提起疑情”,有了疑情,才能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好比撞钟,用力小,钟声就小,用力愈大,钟声自然愈大。我们学佛首先就是要产生问题,参透疑情。

  佛教为什么要参“话头”?因为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我们虚妄分别心所产生的虚妄世界。是一种虚幻的现象,而不是真如实相。经过一番大疑,就好比倒溯着水流,才能追出它的源头,参话头就是要我们抱着疑情去追究生命最根本的来源,经过这一番大疑大悟之后,能够使我们看到天上那轮皎皎的明月──分开自性,而不是指明月的手指。

  那么,大家或许会认为佛教是怀疑主义,事实上,佛教绝不是世俗的怀疑主义。各位要辨别的是佛教所谓的“提起疑情”,并不是邪见,更不是执着愚昧,疑情是必须建立在正信之上的!从信仰中起怀疑,譬如参“念佛是谁?”首先要相信有正知正觉的佛,相信之后才能修此法门,不相信,如何能参透自己的本来佛性?好比生重病的人,不信医生的诊断,即使是灵芝仙草也难救治他。

  各位今天抱着对佛法的信心而来求法,更应该提起疑情来学佛求道,抱著“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从疑处去用心。

  四、我们学习佛法──从拙处力行

 我们为何要笨笨拙拙,不要聪明灵巧?古人说:“大巧若拙。”一个最有智慧的人,他表现在外表的,往往是最笨拙的形态。譬如妇孺皆晓的愚公,发动全家人去移山,大家都讥笑他愚笨,事实上,我们赶不上的正是他锲而不舍的愚笨处。我们形容一个最有智慧的人为“大智若愚”,原因是一般人往往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等聪明的人,于是贡高我慢,恃才傲物。真正聪明的人是韬光养晦,谦恭平和的人,表面看起来平平凡凡,实际上内在有无限的智慧。

  我们都知道,孔子的学生当中,颜回算是最聪明的了,但是孔子却赞美他“不违如愚”。颜子之可敬处,正是其“愚不可及”之处,因为“不违”良师善言,正所以使他成圣成贤的主要原因,佛教说“依教奉行”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学佛要从笨拙处力行,这笨笨拙拙就是要我们踏踏实实,稳稳扎扎守住自己的道业。不取巧、不诡诈、勤勤恳恳的修持。譬如排队吃饭,循规蹈矩的排队,一定能吃到香喷喷的白饭。各位做学问也是一样,成就是必须靠平常用功,点点滴滴累积而成的。

  太虚大师的弟子会觉法师创办武昌佛学院时,有一次开示同学们说:“我最讨厌自以为聪明的人。”出家人自称为“老拙”,就是老来聪明的意思。这种“拙”并不是真的笨拙,而是内涵充满智慧,而外表所呈现的是一种圆融、随缘的拙朴。我们学佛并不是以乖异的言行来迷惑大众,而是用笨工夫脚踏实地的修行。抱朴守真,从谦卑学起。

  我们不妨把宇宙看作有五尺高,我们昂昂六尺之躯,要生活其中,唯有低头才行。抬头行走必定寸步难移,各位今日来学佛,应该先祛除知识份子的优越感、怠慢心,实实在在做一个笨拙的耕耘者。

  那么,各位今天上山学佛之后,究竟有什么好处呢?有人认为学了佛法,能够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神通;又有人说,学了佛法,能够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

  我们学佛法,是在于净化身心,脱离烦恼,对万世万物有新的认识。

  因为我们被纷纭差别的事相迷惑了,对自己的本性不能了解,执着主观,骑在牛背上,却在找牛,各位来到佛光山,应该好好认识佛光山,不要入了宝山空手而回。

  好比一个寻找春天的人,踏破了草鞋,回家偶把梅花嗅嗅,蓦然才察觉“春在枝头已十分”。我们的自性本来具足,我们舍近求远,只有离道越远。

  在佛法上能有所证悟的体验,这时候山河大地已经不是石头,不是水流,而是如来清净自性,各位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证悟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能够如此,才不失各位上山学佛的意义。

  大家过去或许曾经听过佛光山的夏令营办得如何如何,风景如何优美,殿宇如何辉煌,其实这些都是外在的、有形的,大家如果为这些而来就错了,《维摩经》上说:“为佛法而来,非为床座而来。”希望大家在两周的生活里能够大死一番,从“淡”处、从“无”处、从“疑”处、从“拙”处去下功夫,培养新的人生观,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山上的蚊子多,又是多雨季节,大家要注意饮食起居,一切要忍耐,希望大家从忍耐中去培养对佛法的信心。祈求三宝庇护大家。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天,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在禅堂打坐。苏东坡忽然问禅师:“禅师!你看一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佛印禅师仔细端详说:“好庄严!学士眉眼慈柔含笑,身相端严,就像一尊佛祖。”苏东坡很满意禅师的答复。过了一会儿,佛印禅师对苏东坡说:“学士!你看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苏东坡心想,平时被这老和尚占尽上风,弄得灰头土脸,今天逮到这个机会,给他一点颜色瞧瞧。苏东坡回答:“禅师!我老实告诉你,你就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了毫不介意,只是呵呵一笑。

  苏东坡以为胜过佛印禅师一回,洋洋得意,逢人夸口自己的聪明,让佛印禅师哑口无言。苏东坡的妹妹听完哥哥胜利的经过,叹了一口气说:“哥哥,你输了!”苏东坡不明白问:“我怎么会输呢?明明是禅师反驳不了我的回答,怎么是我输了呢?”苏小妹说:“哥哥,人家禅师心中是佛,他看你是佛,你的心中是牛粪,所以你看到禅师就是牛粪啊!”

  修行不是逞口舌之能,更不是在语言上针锋相对。修行品质的好坏,决定在心地工夫上,减少比较分别的染习,离却凡夫心,入如来行。佛陀临涅槃之际,曾留下一偈:“我今境况大好,他人骂时无恼,无言不说是非,涅槃生死同道。一切妄想分别,将知世人不了。寄言凡夫末代,除却心中毒草。”

  心中的毒草,就是我们的胜负得失,比较分别的妄想,就像佛印与苏东坡,以佛心看人、看万物,一切是佛的庄严显现;以粪屎心观人观万物,一切都充满臭秽污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初入丛林古寺参学时,发现有些人以穿褴褛衣衫为标榜,有些人以吃馊饭剩菜为修行,有些人装穷卖傻,扬言金钱名利是毒蛇猛兽,故以贫穷为清高。有一天,我听到一位在客堂服务的知客师大实法师痛切地说道:“贫穷!贫穷!大家都崇尚贫穷,极乐净土的七宝楼阁、黄金铺地的庄严世界,由谁来完成呢?实际上,贫穷就是罪恶啊!”

  这番剀切的指陈,如雷击顶般穿过我的耳际,我开始反复思惟。当年,战祸连绵,国势维艰,民间建设固然百废待兴,寺院经济更是萧条不振。贫穷,已是举国普遍的现象。那时,家师志开上人担任栖霞山寺监院,他不但从不喊穷,也不叫苦,反而从开源节流上着手,设置果菜农场,实践自耕自食;创建炭窑纸坊,提倡劳动生产,对于寺内经济的自给自足可说贡献至大!而栖霞律学院、私立宗仰中学,也因此而能成办。我们每日勤苦作务,以稀粥、杂粮、豆渣果腹,却将豆腐菜肴留起来供给信徒施主。仔细想来,这不就是以行动告诉大家:真正的贫穷是坐以待毙,是心内能源的枯竭堕落。佛教要有钱才能办事业,要有钱才能和大众结缘。我恍然大悟:贫穷,怎么不是罪恶的渊薮呢?

  回想起来,我之所以能够很快地契悟“贫穷就是罪恶”的道理,与我童年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记得小时家境清寒,我曾经沿街叫卖,贴补家计,也曾经牧牛拾荒维生,我从不因为贫穷而感到自卑,因为我自觉有能力去帮忙父母分忧解劳,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为了取悦经年卧病的母亲,我还常常为她讲述一些七言俚语故事,古人寒窗苦读、忠孝节义的事迹,却也因此而深深地印入我小小的心灵,成为我日后行事的准绳。从小我就体悟到:贫与富,对于个人而言,只不过是自己心理上的价值认同而已,但如果国家社会大众贫穷冻馁,将会引发无穷罪恶的问题。

  十二岁,我剃发出家后,在佛教里,我发现了更宽广的世界。原来寰宇之大,不仅是天地君亲师而已,我们所生长的地球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小宇宙,除了此生此世以外,我们已经在娑婆世界轮回流转不止千生万世了。六道众生也无非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亲朋,诸佛菩萨的旷劫精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多少个傍晚,余晖斜映,彩霞满天,我在焦山的江边踱步,默念着经典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句子,细细地体会“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真理,感到自己在无限的时空里,真是渺小又富有。

  尽管丛林物质生活十分缺乏,平日还要接受师长们无理的要求、无情的打骂,我却没有丝毫怨尤。我反而感谢老师们引导我进入真理的领域,我感恩常住给我一个安身的道场,我感激十方信施滋润我的色身,我感念芸芸众生供给我们生活所需。虽然大殿里的佛祖没有和我讲过一句话,为我剃度的恩师也未曾给予我好言安慰,我仍然感激佛陀摄我以正法,家师赐我以慧命。每于晨昏自想,自己何功何德,而能承受种种供养?于是,我发奋读书,勤于作务,我立誓要将全副身心奉献尘剎,也因此,我在参学期间,过得分外法喜。我深深觉得,我们不必要求形相上的物质,也无庸企盼别人施予温情,只要我们懂得知足、感恩、奉献、结缘,一切的荣华富贵都在自己的方寸之间。

  离开祖庭白塔山大觉寺,来到华藏寺担任监寺时,我才二十二岁。那时,国难方殷,财政瓦解,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往往扛了一大袋钞票出去,才换回一瓶油、一包盐。一日三餐,我们都以饘粥餬口,还要费尽气力与保守的旧僧周旋。虽是贫乏已极,我们并不感到灰心,因为我们以佛教的兴衰为己任,所以我们每天都活得很充实,而我们所共同拥有的理想与抱负,就是心中那不灭的能源,它鼓舞着我们为法忘躯,为教牺牲,在所不惜。

  一九四九年,我赤手空拳从大陆来到台湾,可说是一贫如洗。我的一双木屐穿了两年,连底都见地了;身上仅有的一件短褂,也缝缝补补地穿了三年。同参道友纷纷出去赶法会,做佛事,回来又是嚫钱,又是礼品,大家围成一团,彼此炫耀自己的收获,热闹非凡;我却连拥有一枝笔、一张纸都万分困难。有些信徒怜愍我贫穷,劝我放弃撰文投稿,随着寺众去赶经忏,作法会,但我未曾动心,因为我时时刻刻都觉得天地万物与我同在,身外的财富虽然短缺,我更应该开拓心中的能源。清晨时分,当我独自拖着板车,到几公里外的市集去买菜时,天上的孤星残月、路旁的花草树木,都成为我的法侣道友;当我在庭院洒扫扒粪时,我默默祈祷芸芸众生皆能扫除烦恼尘垢;当我到寺外帮忙收租时,我感谢山河大地供我驰骋遨游;当我看护病人、掩埋死尸时,无常的讯息使我警惕自己,要在佛道上精进不懈。我感到自己非常的富裕,因为宇宙的森罗万象都是我心中的禅悦法喜,而写作发表则是为了让别人分享自己所体验到的无上法乐。

  虽然我很能随缘度日,但我并非是一个因循茍且,得过且过的人。当因缘成熟时,我毅然告别最初挂单的寺院,开始为我的志向──振兴佛教,努力奋斗。于是我昼夜六时接引佛子,栉风沐雨,弘法利生。回想我当时身无长物,却能为佛教开展出一片新的契机,其理无他,只在于我不忍见佛教贫穷若此,所以我发愿要力争上游,为佛教和众生创造美好而富有的世界。我在此奉劝天下的年轻人,自己可以不积聚外财,但不能不开发心内的智慧宝藏;自己可以无财无势,但不能不立志为国家社会开创富强安乐。

  多年来,我虽然忙于说法度众,但从未离开佛教文化的工作岗位。后来,我以著述所得,也蒙信徒赞助,购买了一栋精巧的普门精舍,住在里面,读书写作倒也逍遥自在,然而为了能为佛教多贡献心力,我还是将房子卖了,买下佛光山,创办佛学院,为佛教作育英才。虽然我耗财费力,不曾拥有什么,但是我享有一切努力的成果;为了创建佛光山,虽然我负债累累,却从不感到贫穷,因为我时时心甘情愿地将身心献予十方尘剎。

  三十年前,佛光山原是一片竹林密布的荒山,当时,有人曾经怪我,为什么好好的都市不住,却要到穷乡僻壤的地方来拓地垦荒?但一股信心支持着我弘法兴学。多年来,我们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披荆斩棘,与洪水搏斗,与悍民周旋,终于开辟出佛光山这座道场来。天下无难事,一切的空无贫乏不是阻力,信心、诚心、耐力、毅力,就是最宝贵的财富。等待、拖延、犹豫、无恒,才是贫穷的根源。庄严富丽的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秉持四十八愿,于无量阿僧祇劫中完成,我们要在人间建设富裕安详的净土,当然也不能坐等诸佛菩萨的加持现身,而应该效法他们的慈心悲愿,认真地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起初决意创办佛学院时,我身无分文,但我以为,信心就是我的财富。因此,我力排众议,着手办学,果然,一间间佛学院就这样办起来了。当来山信徒日增时,为了安顿他们的心灵,我计划建设佛殿。那时,我手无寸银,然而自念,社会大众就是我的财富,于是,靠着“十方来,十方去”的理念,一座座的殿堂也设立起来了。后来,朝山礼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由于不忍看到他们食宿不便,我又打算兴建朝山会馆。虽然掌管财务的杨慈满居士一再向我报告,已经借贷无门,我还是择善固执,因为我确信,我的人格信用和信徒的发心净财就是财富啊!现在,不是又增加了一栋栋的殿堂、一间间别分院来为信众服务吗?贫穷不是借口,只要我们心中有佛法、有慈悲、有智慧、有愿力、有社会、有信徒,“真空”就能生出“妙有”来。

  我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没有读过师范学校,怎么会办教育呢?你也没有学过建筑,怎么会建房子呢?”不错,我既没有读过师范,也没有学过建筑,但过去当我还在佛教学院求学时,我就想过,将来如果我办教育,我要如何计划教学,我要如何实践理想?我从大陆来到台湾,又从台湾弘法到国外,我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房子,每去一处,我都很留意当地建筑的结构、样式、格局、环境,并且设身处地思量,如果我是工程师,应该如何设计这栋房子?应该如何规划这块土地?由于平日的用心,一旦机缘成熟,不论筹办学校,或是创建道场,一切构想早已成竹在胸,自能水到渠成。如果你问我有什么秘诀?我只能说,自己比别人会利用零碎时间,多留心万事万物而已。天地万物,一切现成,只看我们有没有巧思慧心,将宇宙万有化为自己的财富罢了。而心里贫穷的人,只知不劳而获,向外贪求现成,结果越贪越穷。几曾见过贪婪悭吝的人能发财呢?能“舍”才能“得”啊!

  几十年来,我陆陆续续地看到,幼年的一些同道在生活艰难的压力下,纷纷另作打算,有些人则被金钱名利埋葬,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在惋惜之余,我不禁为自己感到庆幸,如果当年在困苦的环境下,自怜自艾,不能在心内挖掘宝藏,成为自己的动力,或者短视近利,只贪图眼前现实的利益,又怎能坚守佛教的生活与心中的抱负呢?直到现在,我一直认为,物质上的空无,正是生命历程中的试金石。

  然而,这个社会上有些人却矫枉过正,歌颂贫穷,诅咒富有,例如:最近成为大众瞩目焦点的“阳光法案”,其立法宗旨本来是为了藉以端正政风,结果却变成大家竞相比赛谁的钱少,转为沽名钓誉、自命清高的游戏。尤有甚者,根据报载,还有些民意代表在言辞中影射有钱的人是不道德,不清廉的。其实,业大财多并不必然与贪赃枉法、图谋私利有关联,事实上,有许多人是因为勤奋努力而得到应有的财富。如果社会上一味地贬抑富有,只怕长此以往,蔚为风气,徒然造成社会进步的阻力罢了。

  金钱固然是烦恼祸患的根源,但净财也是学佛修道的资粮,是弘法事业的基础。人间的佛陀其实正是富贵人生的提倡者,他固然以毒蛇来比喻黄金,但也主张赚取净财,拥有适当的物质生活。在《六方礼经》中,他指导善生如何运用金钱;在《弥陀经》、《药师经》等宝典中,他描绘诸佛的净土都是黄金铺地、七宝楼阁,可见佛教并不排斥清净的富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3 05:51 , Processed in 0.09918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