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9 17: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攀缘做一桩善事好不好呢?古人告诉我们说,‘好事不如无事’。无事,心地是清净的,你做一桩好事心不清净。可见得我们真要想做到心地清净,唯一的办法—要随缘不执著才能办得到。3 ?9 l' I2 j# A5 l
6 g' `9 ~7 T8 P- @ ' M' O) \, q' N/ ]/ V2 ?2 ?
: e m" b h8 G+ f4 y
‘众生障重欲深。昧却本明。’‘障’是讲业障。业障太重了,欲望太多了。所以本性里的智慧光明失掉了。‘逐妄造孽纷纷扰扰。无时无处不在迷境。处火坑而不觉。遇怨怼而不知。’火坑是指三界,三界六道就是火坑。如《法华经》所说的三界火宅,那有安稳处呢?遇怨怼而不知,误将怨家对头当做亲人。‘千秋长夜万劫沉沦。可怜亦可悲已。’
4 I; B9 U& t4 J9 H% }
% H# R Q T5 x6 Y) A. F 7 n _, Y) w2 v7 w0 Y7 {
* P9 e* m) c0 m
这是说众生相。不但指现前人道,还包括诸天在内的六道众生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因果报应是一切事实的现象,作用非常广大。对中、下程度人,讲因果报应的道理,容易体会容易接受。
2 p8 e( [ U1 e$ h! `1 y/ [8 n( H, k! i% c/ g
' |" I3 |) \+ z6 M3 C. g
! a/ u5 p- c0 G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 Y K' A8 B& q
0 G) Z1 @/ z- l s
+ Q# U0 z4 G+ L1 |% |0 A
+ M5 O5 y/ V) Y/ C( t1 V" _, [# v) }我们读了这一段文字,知道修道先决的条件,要深信因果,他才肯认真修行。如果拨无因果,根本就不相信因果报应,那就没有办法了。讲高深的理论他不懂,不能接受—他以为那是佛菩萨的事情,凡夫办不到。那么讲浅一点的呢?因果报应他又不相信,他以为是神话。这样的人佛菩萨也没有法子度他,在佛经里,称为‘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的人。, e5 E: b) {: I; i1 [: r
, ^$ q( H7 C" A' o
( n& S$ f. y; H9 s5 o6 ~! y+ J% ^ B
7 P6 C: L4 ~: j- M% s
如果你不想得恶果报,那么你必须先断恶因;不造恶因,当然就不遭受恶的果报。试问那一个人不希望好的果报呢?好的果报从那里来?由善因来。可见得我们要想离开不好的果报,得到如意的果报,就必须要懂得断恶修善才能获得。断恶修善的重点在身、口、意三业,因为造善、造恶,都离不开身、口、意三业。‘身口意三业。简言之。各各都能为十善业及相反之十不善业。详大乘戒律中之《十善业道经》。’. t9 C" Z- J2 X# \
9 o1 d* _! p8 G$ p5 z
; G% `: `( _0 x; Q2 ?; M* c) t5 h9 ^! C/ b5 o" p
这里举出修行的纲领。众生身、口、意种种造作无量无边。佛将我们身、口、意的造作,归纳为十大纲领。所谓身三、口四、意三。称之谓十善业道。‘身三’是身体的造作,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身的三善业。‘口四’是言论四种造作,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这是口的四种善业。‘意三’就是心里三类念头,不贪、不嗔、不痴,这叫做意的三善业。这就是《十善业道经》里所讲的,十种善业的功德果报。十善业反过来就叫做十恶业' j4 [3 s% I# B, Q p- Z9 s+ B
; E3 g- ]; l, [5 t , j/ a% U: Y% ]9 c: z5 O# E
0 n9 L0 k# F" i。这是佛为众生指出善恶的标准。我们身、口、意,一动念、一造作,就要想到这十条。我所造的是属于善业、还是属于恶业呢?那么善恶的果报自然就明了了。佛菩萨以这样的法门,来接引中下根性的众生,入菩提大道。
( _- P7 p9 J0 C
8 N. B" Z" O' }
: `6 ?, U) ^8 W8 e+ n
]0 }2 ^ i' n8 k) ~4 f* B$ Q所以断恶修善是大乘佛法里的根本法门,无上菩提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我们如果深信因果,深信报应,就可以入大乘之门了。: a& _, @: p1 c9 c$ `+ g, {
; t3 u/ c3 \% ?! f
s* I! n5 i& w; W. ?6 V8 Z
) _' f8 z2 D+ N! P ~4 k0 F“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心’就是意,你对于身口意三业,自自然然懂得防护了。换一句话说你就知道改过修善。“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
3 f4 w# y8 M) [8 B/ n+ W6 ~2 Q
5 T+ S6 Y" G. {' z: s ' @6 X- p2 w5 w
0 c. @& P1 J+ T+ v3 K% G% u‘君子戒谨恐惧。虽处暗室中。觉(也好像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常若有多人监视然。常存明明在上鉴察不爽意。’古代的中国人,对于天非常的尊敬。民间所称的玉皇大帝,佛门称为忉利天王。‘帝天’,如同对玉皇大帝四天王一样。“不敢稍萌匪鄙之心”。‘匪同非、鄙同丑’。不敢稍存非理之心,不敢稍存丑恶之念。当然就也不敢做恶事,这才能断恶业。
# c& ]. r+ o/ \6 ], J/ Y, u5 t. f7 y5 G! A: `3 w/ P+ O2 d
# _/ P2 g" w; s6 `
! c0 o# S* S$ \ Z' [# M“以自干罪戾也已矣”。‘干’是干犯。‘戾’就是罪过,就是常如面对帝天,面对大家,不敢故意造作恶业。
' G$ _! g/ L- I2 D# Q9 `
' J2 k! a; g! F + d" o% \* @5 a+ G+ t: H
7 t l* o; {) Q1 U, V, N此大觉世尊。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 S0 P8 N8 [; h5 f% B
. E8 P* r0 W4 o' E - V0 r" E, h9 e# q+ B
+ ~2 y X3 v: y) C. v( T. f
大圣大贤、佛菩萨度众生,也不舍弃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对于中下根性的人很有效,上根利智,也不例外。上根利智通常讲,偏在心性的理论上,后面有两句话说得好—‘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因果’。这是对上根利智的人讲的。所以上根人没有不相信的,他的信心比中下根性的人要坚固得多了。为什么呢?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的修行必然是如法的。
& \3 [; L: c& a4 L2 H7 f; |3 i/ o, |; _% K8 T# F
5 u( |$ ]! E/ G; Q6 y6 u# Y( n2 d/ D6 r% M4 Q! z% L6 @: c! d
尤注说:‘大觉究竟真空实相。彻底尽源。更无遮障之谓。’‘大觉’,是指佛。‘究竟真空实相’,‘究’是穷究,‘竟’是毕竟,圆满的意思。对于真空实相的理体。‘彻底尽源,更无遮障之谓’,这是大觉。这是从大乘佛果上讲的。6 K) x$ S# j& e% ~4 O
3 D0 n" e; V5 M- H* x
) o* H# A8 V: E% H! x( J+ E6 j* ?- Y' v8 O! g, T1 a; p5 e
‘凡夫不觉悟。声闻自觉不觉他。菩萨自觉亦觉他。但功行未圆满。’这是说明佛、凡夫、小乘菩萨之所以不同处。‘惟诸佛如来自觉觉他皆圆满。故独称之为大觉。世尊乃佛之尊号。以佛具足万德。为一切世界所尊奉。故曰世尊。’佛为究竟圆满之大觉,为一切世间所尊敬。他以圆满大智,教化众生,普遍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就是深信因果,断恶修善的法门。: s S, P" ~8 V! ?: D X
; ~, n( d( G) B: [/ ~
; |6 e9 S; z$ Z6 y, Q0 c, A a5 s2 A) S F! v
然狂者畏其拘束。谓为著相。愚者防己愧怍。谓为渺茫。除此二种人。有谁不信受。
/ }, B* ^" {7 ?4 U( D/ a. R9 a: }* H+ g! C
; @5 `" V8 ~& G' B, M+ M3 J6 P! c
, P# N. ?# ]1 H6 P; f" U这是说,那些没有善根、拨无因果的人,你给他讲深讲浅都不能接受。我们现在要反过来问,别人接受不接受与我们自己不相干。他做佛,他做他的佛,他堕地狱,他堕他的地狱,与我无关。问题是自己怎样?这才是接受佛度化的真正紧要处。所以佛所讲的一切经论,必须看作是为我一个人讲的;佛所制定的戒律,是教给我一个人修的,与别人无关,我们要这样的直下承当,才能够得益,才不致于造业。要是不能这样直下承当,常看某人破了戒,某人做了坏事,你口里讲这些话,就是口的恶业。你意动了这个念头,是意的恶业,外面境界一动就在那里造恶业,这叫迷,这就是不觉悟。须知外面善与恶与我们不相干。我应当怎样呢?‘如如不动、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是不迷,如如不动是不造业。心地清净不染,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才叫做会修行。这两句话很要紧,我们要常常检点反省。
' d1 D! v* l1 Y% U9 E' D; t2 s( d) ]! ]- b2 _9 M. @( l3 b! r
3 {* A/ E, j: D" c" E. {3 J4 P# U/ g& n: z5 i
‘狂者’,是指狂慧之人。所谓狂慧,多半是指世间聪明智慧的人,世智辩聪者。这一类的人对于佛的经典非常喜欢,认为这是哲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