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索达吉堪布上师弟子规讲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5: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让人感觉你很散乱、很傲慢,一点也不稳重。4 o2 ^4 t) V$ J4 x+ d1 H/ a/ z
  这些基本行为,每个人都要值得注意,不然,别人会觉得你没有教养。
# b9 K; B- v  U! x% ?  几年前,上师如意宝在道孚灌“上师心滴”的顶,我和另一位出家人晚上去县上过夜。我认识一个领导,就在他家借住一宿。当时那个领导离婚后刚结婚,娶了一个刚毕业的小女孩。吃饭的时候,那个小女孩行为很不如法,在沙发上一会儿抱着他,一会儿使劲撒娇。她丈夫用眼神示意她坐好,但她装作没看见,依然我行我素。后来他忍无可忍,指着她呵斥道:“你给我坐好!”但她还是没什么感觉:“哎呀,你说什么呀?你过来啊……”4 x& c9 [* b) R& F& \4 C
  这些行为看似微乎其微,但古人非常注意。可是现在很多人,根本没有这种概念,想什么就做什么、说什么,不知礼貌恭敬为何物。那天我跟一个同学在一起,他就深有感触地说:“在我们读书时,老人们常教训:’这上面不能踩,那上面不能坐;走路时该如何,吃饭时该如何……‘而现在的年轻人,这些完全没有了。”确实,现在的年轻一代,整天除了吃喝玩乐,心目中什么都没有。他不在乎这是违规的,这样违越了传统、违越了佛教戒律,反正只要有条路,他就直接走过去,根本不管前面是红灯还是绿灯。
, y* C8 W0 l( @% N* `) {# N  所以,现在人很需要学习古人的行为规范。我们佛教中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全部是对身口意三门的约束。若能如此行持,今生中身心得以调柔,堪能行持善法,也会为来世播下善妙种子。所以,我们对行为应该有所约束、有所规范,这不但要从内心接受,更要点点滴滴贯彻于实际行动。
" T1 N! w" L3 E; H$ E$ j7 E  老子曾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上等人听了“道”,会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去做;中等人听了“道”,偶尔想起来就做,想不起就不做;下等人听了“道”,不但不接受,反而还大声嘲笑,行之若素:“为什么不能张开腿坐啊?这有什么嘛!”
1 P! {4 `/ ]* T; b) h) R; f  所以,我们要做哪一种人?不妨考虑一下。* g6 e( E8 B! v* P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V1 ?+ }# @( m9 [9 H+ W/ a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7 `4 [3 p6 B: O+ }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9 {8 k. w1 u2 A3 K9 w2 Y6 W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 V/ ?  u; P8 Q4 r* E3 c, _  第十课
5 y4 w/ q( o, C4 N: Y4 E0 F* J8 m  思考题8 A( u5 W6 J. d. N/ O& n
  40、掀帘子不要大声、拐弯不要撞到,这些似乎人人都懂,学习有什么必要?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大学生?% p/ M; z& U# Q9 Q+ Z
  41、主人不在时,你如果进了他的房间,会做些什么?你如何教育身边的孩子?
! i0 O& D" R  [* ^  42、什么叫九容?请具体解释。明白这些道理,你有哪些收获?
7 ?; J; n3 u* l8 p7 y0 i5 S  43、你怎么理解“勿畏难,勿轻略”?无论做事还是修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假如做不到,想过如何去调整吗?; _7 }6 U8 C! d6 M; K# z
  44、为什么说环境的影响很重要?既然如此,那应该远离什么环境?你是怎么做的?
$ a+ ]" J" q8 O# k  45、为何不能打听“邪僻事”?你喜欢打听吗?能改吗?: N, Q/ D* a# o7 P- v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x- Z9 H! |1 |9 ~. U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F9 X/ d& o9 ~8 q+ X, u4 K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0 c7 F% k. H. c3 l1 v/ z$ w1 F. n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U* j; G9 J/ {- c' o0 t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1 N; H+ m0 _$ I- n. K2 S& R" ]; D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5 M% K$ S& T1 i: @1 \
  下面共同学习《弟子规》。+ q2 A$ g/ w$ O8 E1 }
  我个人来讲,对本论不是很熟悉,不像讲藏传佛教的经论,因为有传承,对内容比较了解,心里也有点把握。而这部《弟子规》,只是觉得内容很殊胜,现在孩子学这样的传统文化很有必要,才倡导你们、包括学院里的出家人共同学习。
; O- Y* m% s- r/ X; [/ W  讲授的过程中,我可能有理解不对的地方,希望你们根据自己的智慧好好分析。不过这毕竟是人文道德的一部论典,不像密法或其他法,讲错了过失也不太大。况且,共同学习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是见仁见智,只要大家能得一些利益,不一定非要有固定的解释。
2 a& y& ?. ]/ j7 Q  我这次的传讲方式,不像有些老师一样完全以儒教思想来解说,而是尽量与佛教教义相结合。其实它的每一句,在佛教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而且如果深入细致地去分析,就会发现佛教中更有超胜的窍诀。因此,在学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凭自己的能力去挖掘其中深意。# Q5 m7 Y2 _6 c# j* j
  缓揭帘 勿有声
4 X, \( i2 [: a% H7 @2 z  宽转弯 勿触棱! m9 d$ R. y- s2 j: _! N
  “缓揭帘,勿有声”:古代的门上都有竹帘,所以在掀开这个帘子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不要特别粗鲁,否则会发出很大声响。
8 ^& O; `8 a+ t0 |! I  我们现在很少有竹帘,通常都是用布做的门帘、窗帘。拉这些帘子时,同样不能太粗暴,要轻轻地拉。如果用力很猛,窗帘上的钩环就会被拽下来。+ G( J# q7 x  d1 K
  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轻柔。如果你很大声,动作很大,不管是自己的东西,还是别人的东西,一下子就弄坏了,那谁都不敢接近你,更不敢把东西借给你。比如,我有个照相机,行为寂静的人若想看一下,我会放心地交给他;但若是个大大咧咧的人,那我就不敢借了,甚至连碰也不敢让他碰,因为他一接触,可能就打烂了、弄坏了。
4 C5 O) A( E, U! c7 D# ^! x/ l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老师就应该这样教育,让他有一种柔和的行为,否则,长大后很难纠正过来。现在很多父母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别的什么都不管,其实若能让他明白一些生活细节,比如怎么吃饭,吃完后怎么洗碗……对他会有很大帮助。这种行为虽说只管一生,不像学佛、发菩提心,对生生世世都有利益,可如果懂得一辈子该怎么做人,在生活中能起到很大作用。
/ W. ]. V. S, z4 ^1 c. b  父母若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胜过留给他万贯家财。为什么呢?因为光是留给他钱财,却不教他如何做人,他花天酒地乱花一通,一下子就没了。而如果让他通达为人处世的道理,那无论在什么群体中,都能与大家处得好,即便是出了家,在僧团中也会谁都看得惯。
. h# h/ ?; j3 G( B* J( \# H" w( N" X  “宽转弯,勿触棱”:走路拐弯的时候,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棱角,以防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3 Y( z7 @! w* e  走路是如此,开车碰到拐角转弯,更要注意。去年有个司机,他平时技术不错,但行为比较急躁。有次他开一位上师的车,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有点情绪吧,过桥转弯时没有转过来,直接就冲到下面去了。幸好下面有块田,不然就飞到河里了。
4 q- m# ^; c: Y  所以,我们平时开门、走路等时,尽量要小心谨慎、动作轻柔。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说:“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开门勿粗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5: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举止有礼有度,非常有学问、有涵养。可现在有些孩子,包括一些知识分子,很让人看不惯,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都肆无忌惮、随心所欲,想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很危险。就像在十字路口,不管红灯还是绿灯,直接就过马路一样,是很容易出事的。
3 @/ T4 z. z& m) V  在古代,君子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具备九容,正如《礼记》中所说:“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
1 X) w: y6 o2 E+ W  1、足容重:脚步要稳重从容,不能匆匆忙忙、慌慌张张。
) C4 |! n  I* u1 [$ l& B/ q$ M  2、手容恭:手势要端庄,无事可做时也不要乱动。对人合掌行礼时,要有恭敬的姿态,不能只是随便一甩。! \9 z' W, A+ R" r+ j
  3、目容端:眼睛要直视,不要斜眼、偷看或盯视。如果眼睛看得很高,说明这个人十分傲慢、目中无人;如果眼睛一直盯着脚,不看别人的脸,说明他很自卑。包括有些修行人,跟上师问候时畏畏缩缩,只听到一个小小的声音--“上师啊,您好!”根本看不到他的脸,这也没有必要。所以,与人交往时应该直视。当然,直视并不是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否则,对方也会很尴尬。
3 V* `# G2 n) s4 ?+ f' s  W8 U  4、口容止:嘴巴要紧闭,除了吃饭和说话外,不要乱动嘴。有修养的人该说话时会说,不该说时,绝不会喋喋不休、啰里啰唆。
% J3 m# [% W* b+ o  5、声容静:声音要平和寂静、轻声细语,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又唱又闹。可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懂这些道理。
+ L; Y; y9 {+ R/ c. l. F  6、头容直:头要摆正,不要东看西看、摇头晃脑。5 @4 g4 N, }' L5 A9 Q) q' t
  7、气容肃:呼吸要轻柔均匀,不气喘吁吁,也不能气势汹汹。
5 ?7 ~( I, N. H' o# l- H7 o  8、立容德:站姿要端正,保持中立,不倚不靠。
0 M4 _5 H( G( i( L5 {8 X+ t: d  9、色容庄:脸色要庄重。关于脸色,孔子在《论语》中说:用衣食孝养父母比较容易,但经常保持和颜悦色,这是最难做到的,故称之为“色难”.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如果没有内在修养,外表的行为随时都会改变。
# S+ o; o' [1 {0 U/ o; K! P6 T; K  以上讲了古人从头到脚的行为规范。其中,眼神是最为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行为和语言可以假装,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往往能流露出内心的所思所想,这是无法欺骗人的。孟子也说过:“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眼睛更好的办法了。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浊暗。所以说,“人与物接之时,其神在目”.
6 r* U5 J% J# l( @: x  现在许多人应聘面试时,短短十几分钟里,口才的好坏可从交谈中发现,而他的修养内涵,只有观察眼睛了。平时我找一些发心人员,也是先看他的眼睛,假如眼睛一直咕噜噜地转,我就觉得有点问题,虽然他讲得很好,但我还是不太信任;有些人虽然讲得一般,但眼神沉稳,我就会比较放心。所以,人想要掩饰自己也很困难。% L: u; {! i7 d* }, `& c/ D
  去年办奥运会时,北京要求“微笑服务”,当时这方面出现了两种观点:一部分专家认为,微笑要“笑不露齿”,否则就不叫微笑了,所以一颗牙齿也不能露;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这样的笑容过于含蓄,不太符合西方的审美观念,会在全世界面前显得愁眉苦脸,所以要露出六颗或八颗牙齿。
" m2 F9 f+ ~& P5 P  但我想,只是注重外在形象,也不一定很成功。若像佛教中所讲的那样,把全世界的人都当作母亲,见到他们时发自内心地欢喜,那么微笑自然会挂在脸上。否则,即使表面上拼命地训练露牙齿,到时候会成什么样子也不好说。所以,礼节如果只是人为地造作,不一定让人感到诚意,只有内心中有恭敬心、欢喜心,行为才能真正打动人。
) q/ r' e: E' o" A" U7 d9 }3 C! U6 W  事勿忙 忙多错# d. o# f& b5 w! Y
  勿畏难 勿轻略
$ n" }7 T: Y$ d  做事情不能急急忙忙,否则就会越来越紧张,到最后完全没有头绪,错误百出。做事还要有不畏困难的精神,包括修行在内,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停滞不前,而应发起勇猛心勇往直前。当然,一味畏难不好,但太小瞧一件事情也不合理。& p" h% U5 v1 L/ t& u/ w6 s8 ?
  像这次学《弟子规》,个别人觉得内容很难,没办法做到,所以不敢学。其实这没有必要,它毕竟是一种学问,别人能学,你为什么不能?而有些人又觉得太过简单:“堪布应该讲甚深的法,像我这样的大学生,了解《弟子规》有什么用?”实际上,讲这个还是有必要,即使你学得比我好、表达得比我清楚,但行为不一定做得到。所以,求任何学问、做任何事情,既不能畏缩,也不能轻视。以前上师如意宝讲《文殊大圆满》时说过,有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甚深的法门修不成,简单的法门又不愿修,这样一来,最后只能一无所得,空手而返。5 W& [* P5 |" P- Y, A
  “事勿忙,忙多错”:做任何事情,要先有一个计划,不能等到最后关头,才匆匆忙忙去做,这样急于求成很容易出错。尤其是成办一些大事,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说,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时间短了不行。比如我们修建尼众大经堂,若要求一年内必须完工,这绝对不可能,即使有人答应,质量也不会好。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不然的话,肯定会忙中出错。
" w, P0 b. v. u: {1 h/ Z  民间有这样一则故事:胖嫂生了个可爱的小宝宝,不久她收到母亲的来信,拆开一看,信中说:“我生了重病……”还没有看完,胖嫂就心急如焚,立刻抱着宝宝要去看母亲。结果宝宝的小被子一时不见了,她翻箱倒柜找到之后,抱起宝宝连夜赶路。
9 F) C) A0 U8 o. i8 C  路过一片西瓜地,胖嫂被瓜蔓绊倒了,手中的宝宝也飞了。黑灯瞎火的,她忍着痛,到处摸,摸到“宝宝”后继续赶路。
8 K; m0 {, _: R; y. `5 h  终于来到母亲家,结果大门紧锁,胖嫂觉得好像出事情了,就拍门痛哭。结果她母亲正好从外面回来,她一看母亲很健康,忙翻出那封信再看,原来信后面还有一句:“现在病已经好了,不要挂念。”
" A# T+ W. T+ l% D- y  母亲想瞧瞧自己的外孙,打开襁褓一看,外孙不见了,竟然是个大西瓜。她们马上到瓜地里找,结果拾到一个枕头。她们又赶紧跑回家,发现小宝宝被扔在家里,因为睡得特别香,滚到床底下了。: h0 F9 w) j7 u" I) n7 _
  虽然这只是民间故事,但却有很深的寓意。有些人性子很急,这样任何事都做不好,因为心态对做事很有影响。对我而言,平时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或遇到重要的事情,首先看能不能挽救,如果不能了,就先让心平静下来:“不要紧、不要紧,慢慢来。”比如,人都已经死了,着急也没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5: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乘佛教徒。在世人眼中,大乘佛教徒是无我利他的代名词,而我们要展示的,也应该是这种精神。假如自己做得特别差劲,还要想去度化众生,那就非常可笑了。
( j' m7 r, T% }+ Y3 E+ }  将入门 问孰存
( Z+ j" c/ O7 O  将上堂 声必扬
( o4 C, c: Z; y3 q0 J  “将入门,问孰存”:要进入房间的时候,不论办公室或别人家,都要先敲门,问里头是否有人,听到“请进”后才可以进去。否则,很鲁莽地一开门就进,可能会妨害到别人。
, i$ d" Q: O. q/ O. b; F  “将上堂,声必扬”:进入教室、办公室或上师屋子时,应该出声和主人打个招呼。比如,学生进老师办公室,或者上学迟到了,就要先在门口说“报告”,这也是一种礼貌。如果没有这样,随随便便就推门进去,也许别人正在商量一些秘密的事情,这样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 k! {) v- E9 W, l7 @" y& d  这些基本礼节,不仅世间中需要,佛门中也很重视。如《沙弥五十颂》云:“于师住处门,手当轻缓扣,入内上师前,恭敬问安等。”意思是说,对于上师住处的门,应当以手轻轻扣敲,上师让你进门后,要先毕恭毕敬向上师顶礼,以如法的威仪来承事、问安等。如果对上师不恭敬,自相续就得不到真实的加持。
$ b# K/ y+ S  p" T  有些人行为很粗暴、很鲁莽,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由此也可推知,他的心必定不调柔。为什么呢?因为身体和语言都由心来操纵,心若寂静调柔、烦恼不多,从走路、说话的威仪中也可表现出来。相反,内心如果烦恼深重,言行举止也会十分粗暴。
+ t3 B8 e3 M4 N- [  佛教中非常强调恭敬上师,若能如此,这也是获得证悟的前兆,否则,对上师不恭敬的话,自己什么法也得不到。从前阿底峡尊者的一个弟子,一边敲门一边直呼尊者的名字:“阿底峡,阿底峡,给我传一个窍诀!”阿底峡尊者似乎没听到,没有给他开门。他又大喊一遍,屋里仍没有反应。直到他喊第三遍时,尊者面现不悦地开门说:“窍诀不是用大声呼叫换来的,唯有以恭敬才能得到,我不给你传!”噶当派很多教言中常引用这个公案,所以,弟子要对上师怀有恭敬。
0 k. S5 S' c8 b- P4 T5 m. j( y  其实,通过一些细节,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德行。表面上似乎只是小事,比如你到一个道友家,不敲门就进去了,你自己觉得没什么,但这会把别人吓一跳。所以,去拜访别人时,一定要有礼貌。正如前面所说,宋朝有个人叫杨时,他很好学,有一次冒雪到程颐那里求学,发现他正在椅子上睡午觉,便不敢打扰,一直站在门外等候。当程颐醒来时,他已经成了雪人,脚下的雪有一尺多厚。表面上看,在雪里站一会儿也没什么,但这恰恰说明了一个人的修养。
) n/ b) @9 Z% w' M. U  我们学佛的人,平时也要注意细小的威仪。假如让别人心生厌恶:“你看,他行为这么糟糕,连世间人都不如!”那想要弘扬佛法、感化他人,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自己的行为要加以规范,到别人家、进别人办公室,不能随便就闯进去。这不是口头上说说,行为上也要真正做到。
. ?: D* s! R" C+ y  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懂这个,尤其是有些人自认为学历很高,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心里始终存有傲气,想什么就做什么,根本没有“这可不可以”的概念,如此一来,谁都看不惯。以前的古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什么有过失、做什么有功德,他们非常有分寸。其实作为一个人,理应明白黑与白、好与坏、邪与正,哪条道可以走,自己要懂得选择。假如黑白颠倒,所有的事都混为一谈,迷迷糊糊就横冲直撞,到头来会撞得头破血流。因此,有这种毛病的人,一定要想办法改过来;而别人有的话,也应尽量加以劝勉。
- @8 o2 U% M9 \& p6 j  ~3 G; B7 D& N  人问谁 对以名0 W  W6 k5 d, t
  吾与我 不分明
2 q! t# ^2 T( P" Z# y  敲门的时候,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则要明明白白地报上名字,不能说“我来了”、“是我”,不然的话,“我”到底是谁,人家也不知道。
. s; d6 f% J" t3 {- H5 Y* f  我这边有个老和尚,他以前进屋时根本不敲门。有一次他突然就冒出来了,吓了我一跳,我说:“你连敲门都不懂啊?进来时起码也要敲两下嘛。”后来他就先敲门,但声音很大。我问:“谁呀?”“是我!”“你是谁呀?”“我是智在师!”“你是智在师有什么了不起?”(众笑)不过,这样把名字说出来比较好,否则,别人把你当强盗也不一定。
$ b' z5 g8 F2 B  Z  我看过一个鹦鹉学舌的故事:有个老人养了一只鹦鹉,每天都挂在门口。他家里经常来人,每次一敲门,老人就问:“谁呀?”这样日子久了,鹦鹉也学会了这句话。
7 p; ]' }, i& M  }# e  有一天,老人有事出去了,只有鹦鹉在家。老人出门没多久,就来了一个人敲门。那人听到门里问:“谁呀?”他就回答:“你好,我是收电费的。”可是他等了很长时间,也没人开门,就又敲了敲门。这时,门里又传出一个声音:“谁呀?”他又说:“你好,我是收电费的。”可还是没人开门。这时候那人急了,又继续敲,但门里只有回答,却仍不开门。那人很不服气,就一直敲……这样一天过去了。到晚上,老人回来了,刚走到门口,发现一个人瘫坐在那里,老人忙问:“谁呀?”只听门里发出一个声音:“收电费的!”
& I; d. d* V4 z: L1 g2 ]  其实以上所讲的行为,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确实很重要。包括打电话时,你问:“是谁啊?”对方恶狠狠地回一句:“我就是我,你不知道吗!”这样很不文明。所以,从小小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这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6 s0 f3 ], P2 e# y& L7 k
  儒家文化概括而言,不离一个“仁”字。那么,何为仁呢?诚如孔子对颜回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四者又可以总结为:克己复礼。“克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复礼”是归于礼节,这是儒家最高的道德原则。然而在六七十年代,它却沦为了批斗对象,我在读中学、小学时,“克己复礼”这四个字,被当作了封建社会的落后思想,老师们天天都批判它。在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礼节,被视为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们的枷锁,所以在提倡“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大趋势下,古代传统文化遭受到了灭顶之灾。(有人说“批周公”是间接打倒周恩来,但政治上的事情,我们也说不清楚。)
; D7 k& M" O/ n2 A+ A6 n; g3 y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杂志,叫《中国一百年》,看完之后,的确感到短短几十年变化特别大。里面讲了在“文革”期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5: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卫兵批斗一位黑龙江的省委书记,给他戴了一个特别长的鬼脸,让下面许多人辱骂他……那时候的人们,思想非常极端、疯狂,他们推翻一切有价值的文化,妄图建立起新的学说。可这所谓的新学说,对人心没有任何实在意义。( T$ t. D' n6 C# M; z4 I
  现在,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许多教授、学者,也一致认为:“文革”思潮是一种错误。的确,人一旦失去了礼,要想有所进步非常困难。对于那个时期的种种,不管别人说什么,包含什么样的色彩,我们都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用自己的智慧进行观察:它对民族、对人类,真正有利益的到底是什么?7 z) _6 C& I9 y* T' p# d$ P6 T" r
  佛教中讲究闻、思、修,即先要广闻博学,再仔细思维,最后实地修持。这样的次第,其实在《礼记·中庸》中也有相应的阐述,如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博学之”,就是要广泛学习诸多论典;“审问之”,指不懂的地方要详细询问,以断除疑惑;“慎思之”,是对这个道理反复思维;“明辨之”,要明确地分辨孰真孰假、孰取孰舍;“笃行之”,是指踏踏实实地行持。这是治学的五个步骤。
; W" z* w* T. `( X  p& e  我们作为后学者,也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对“人需不需要礼节”、“哪些是该行持的”等问题,答案应该是明确的:不管从佛教还是世间的角度来讲,“礼”对每一个人都不可缺少。所以,大家应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尤其是从孩童开始,要让他们懂得礼,否则,人就会跟旁生没有差别。$ S) f1 P0 I2 J4 u; k2 L
  我有时跟有些居士的孩子接触时发现,在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下,有些孩子不仅吃素、放生、明白佛教的许多甚深道理,而且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也懂,这种现象非常可取。在藏地,佛教的智慧融入千家万户,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这种与骨肉相连的信仰,即便是“文革”的阴霾也没有将它破坏,如此全民信教的习俗,在世界上非常罕见。而在汉地,佛教虽未进入家家户户,但儒家文化自古以来就在汉人的血脉中流淌,假如让它枯竭无余,这是相当可惜的!5 r  L" r. W$ ?* }2 d) c3 q
  我们人生很短暂,能不能令这一传统文化再次得以弘扬,这是很难说的。但不管怎么样,每个人都不能只考虑自己,而应该想到:假如人们失去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失?
: x# q( D% P' h3 R  用人物 须明求
: ]/ \/ |& R2 o1 B# P7 ^/ r  b) l  倘不问 即为偷
5 S: H+ z2 ~# h/ x: @7 o# i  借用别人的东西,必须当面向主人索求:“我想用一下,可不可以借我?”或者:“这可不可以送给我?”如果不问一声就随便拿走,那就是偷盗的行为。
! K! t( M# K" d0 O  有些人拿别人的东西,一点执着也没有,根本不先征得同意,但即使你已经看破了,别人也许还没有看破。我旁边有个邻居,见我院子里放着什么,顺便就带走了。我还有个亲戚,也是到了我家,看到自己需要的,拿了就走。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可多了就让人有点不舒服。他从来不管别人是否用得着,只要是他喜欢的,就会明目张胆地拿。如果被我看到了,他就说一声“这个给我啊”;没看到的话,连个招呼也不打。& j+ w9 u7 k8 o3 {" {$ H: a
  那天我听见两个人在对话,一个问:“我的工具是不是你拿了?”“是我啊。”“那你起码要给我打个招呼呀!”他说得有道理,拿人家的东西就该问一声。在古代,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这个分得清清楚楚。可现在许多人没有这种概念,随心所欲、想拿就拿,这样会带来很多麻烦。3 f: G5 {, J0 _$ P4 y
  如今的社会,用现在话来说,是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光明灿烂了,可人心失去了控制,很多痛苦会纷至沓来。所以,做人诚实、老实很重要。以前的老人们看起来很吝啬、很保守,但实际上,他们非常本分,属于自己的就保护好,而属于别人的,根本不去动。不像现在有些人,喜欢什么就拿走,从来也不打招呼,这事虽然看似不大,但却是一种不好的习气。
) ^" ], y5 T. K& Y' x2 }7 s  所以,孩子们从小应接受这样的教育,否则,在学校里看见同学的笔和本子好,不说一声便拿走了,这种行为就是偷。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假如这种习惯养成了,会成为一生中的人格污点。" }! e' c: T  [' K$ K" L9 G2 }
  宋朝有个人叫查道,有一天他和仆人挑着礼物去拜访远方亲戚。由于忘了带干粮,又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中午时他们特别饿。仆人建议从礼物中拿些食物吃。查道说:“这怎么行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就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怎么可以偷吃呢!”结果,两个人只好饿着肚子赶路。
) }( o; o% y1 X+ R  古人的这种品德,我非常赞叹,是谁的就是谁的,一样也不会弄错。比如你有事出门了,让他给你看房子,他一定会很注意,不可能随便用,也不会拿的拿、送的送,等你回来以后,什么东西都不见了。修行人虽不该执着这些,但不一定人人都有那么高的境界。所以,在做人方面,我们尽管不能跟大成就者相比,但至少也要用世间的高尚道德来要求自己,逐渐改掉原有的缺点和过失。9 y3 l! O: c5 T( W7 s% `( X' Y. O& n. ]
  现在有些年轻人,口口声声说不能学儒教,因为它是“吃人”的仁义道德。这种语气以前有,现在仍有。但这是不对的,因为儒教“仁”的思想中,根本没有这个。《礼记》中有一则公案说:陈子车在卫国死了,他的妻子和管家打算用活人为他殉葬。决定之后,陈子亢来了。两人告诉陈子亢:“你兄长生前有病,死后没人在地下伺候他,故希望用活人来殉葬。”陈子亢说:“尽管用活人殉葬不合礼仪,但兄长有病,应当有人去伺候。可是除了妻子和管家外,谁还能做这事呢?一个是妻子,能照顾好他;一个是管家,对他的生活最了解。所以,你们是最适合的人选。”他俩听后很害怕,再也不提用活人殉葬了。
, l' c3 B7 o* h8 g, |- w: E* t  可见,儒教是强调“仁”的。虽然在当时,商朝遗留下来的有些陋习,还没有完全改过来,但自孔子至孟子,尤其从《礼记》四十九篇的内容来看,并没有所谓的“吃人”制度。
  I3 v. y# p1 t) i  因此,我们应当正面了解儒教文化,并将其用于现实生活中。虽然与佛教教理对比时,有些地方可能有冲突,但总的来看,儒教思想可以归摄在佛教中,就像一碗水可以倒进一大锅水中一样,佛教就相当于这一大锅水。所以在佛教中,能完全包括儒教思想,当然有些地方也要去粗求精,这需要一定的智慧。
0 u- _/ U/ X' L  借人物 及时还& S. R3 o# Z. E# n
  后有急 借不难
6 R6 j* H. R3 o  B/ @6 J* c0 ], ?  借用他人的物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5: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常用虚伪、狡诈的语言来欺骗他人,这非常不好。其实语言是与人沟通的桥梁,所讲出来的话,要以诚信为第一,假如讲的话都欺诈不实,那做的事就更不用说了。1 E4 t, G0 P7 z
  佛陀为什么是世间上唯一的量士夫?就是因为佛已断除了妄语之因,根本不会讲不实的语言。世间人常说:“这个人不可靠,因为他说话虚假,不实在。”可见,语言是评价人品的重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专门讲了“语言品”.$ A% ?  q( p5 R$ R0 n) q  ?
  在古代,不管藏地还是汉地,大德先贤对言语都非常重视,凡事不会轻易开口,一旦已承诺下来,则会“言出必行,行之必果”,绝对不会半途而废。不像现在有些人,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坠,答应得也非常爽快,结果真正去实行时,却掺有很多“水分”,甚至什么也做不了,这种行为是值得羞愧的。孔子在《论语》中云:“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即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却做不到为可耻。所以,我们平时说话要再三观察,看看有没有夸大的成分,否则,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就不好改了。
6 W8 W1 l) Q* n, J6 X' T  曾参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自己也是以身作则。有一次,他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儿子吵着也要去,她不愿带儿子去,便说:“你在家好好玩,等我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便不再吵闹了。
3 x6 N1 ?2 X; J6 e9 ~0 R4 A  这话本是哄儿子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把家里一头猪杀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说:“我是被儿子缠得没办法,才故意哄哄他,你怎么可以当真呢?”曾参严肃地回答:“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什么都跟父母学。你今天若骗了他,等于是在教他也去讲假话。而且,他若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那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也很难相信你了。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育好呢?”1 X  Q* }, d% q' P/ w: [$ F1 ?
  可见,古时的家长不会为了让孩子听话,就随随便便说妄语,诚实、守信是古人的美德。孟子说:“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马车前面若无驾牲畜的两根直木,则无法行驰,人如果没有信用,就不会有立足容身之地。孔子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怎么能行呢?
8 t5 R% J" p# h& d6 T  古人对“信”字非常重视,只要说了就不容易改变。诚如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所言:“直士自己所述语,虽无大义亦不舍,若具大义或发誓,永不违越何须说。”正直、有智慧的人,凡是自己所承诺的,就算没有大意义,只是一件区区小事,也不会出尔反尔,那么具有重大意义的承诺,或在严厉对境前所发的誓言,更是纵遇生命危险也不会违越。
" ?$ b6 F' u: J& j  因此,我们无论承诺什么,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尽量都不要改变。以前我在建学校时,有个人很想资助我,但不巧的是,他之前已答应了另一位上师,两边同时资助有一定困难。他跟我讲:“我想放下对那位上师的资助,先帮助您。”我说:“千万不要!我这边你帮不上也不要紧,既然那边都已承诺了,就不要随意改变,否则,这不符合做人的原则。”他反复思考之后,觉得也有道理,就没有改变初衷。而对我这边的承诺,我给他免了一部分,后来自己又另想办法。
' }% s3 X% f2 G  所以,不管遇到私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只要是自己答应过的,就应像石头上刻字一样不能随便变动。否则,你最初说要发心五年,结果不到五天就无踪无影;或者,在诸佛菩萨面前承诺做某件事,但过不了两天,又随不同因缘退失信心了……这都是不好的现象。自己承诺过的一定要认真去做,这一点非常重要!! m/ c( I! L8 S6 n: q$ G: m& M, }
  话说多 不如少
4 s7 p/ y% L8 x# L. f( X( h; [  惟其是 勿佞巧
) h3 ], u) v7 M: v1 h  “话说多,不如少”:人平时不要有太多话,否则言多必失,说多了容易成为惹祸的根源,不如在适当时机,说一些符合实际的有义之语。, [$ T, }/ l1 H* N' @
  当然,有些人说话怕得罪人,整天三缄其口,什么都不敢说,这也不对。麦彭仁波切讲过:该说的不说,则办不成事情;不该说的说了,就会招来祸患。可见,说话要掌握技巧和分寸。然而世间上许多人,不该说的反而说得特别多,该说的又表达不出来,最终做什么都不成功,这种现象不胜枚举。因此,话不必说得特别多,关键要说得有意义。
1 H8 h: V2 J# {4 V  “惟其是,勿佞巧”:说话的时候,语言应真实、老实,不能用花言巧语欺骗别人。
2 e; I2 _' ~7 U" f9 [  其实,说话可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智慧。智者总说对自他有意义的语言,而愚者嘴上虽夸夸其谈,却没有什么能用得上的。荀子也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意即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而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有些人就是这样,只会说、不会做,让他说的话,可以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讲得头头是道;让他做的话,却一无是处。因此,嘴巴太会说的人,我不敢特别信任,不然,他讲起来倒很漂亮,可是一做起事来,只怕让自他非常失望。
/ d, J3 R* z; Q6 P" |4 \# [3 D( Y% M  此外,我们平时说话要有分寸,不要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不然就会招致祸患。肖子良(一作晋傅玄)在《口铭》中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无论是修行人还是世间人,对此都应值得注意。有些人也许是不懂,由于父母没教、老师没讲,故说出来的语言,最后给自己带来许多危害,这是没有必要的。当然,佛法方面、对自他有利的话,该说时一定要说,如经云:“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而不该说的有些话,最好不要说。
+ l( ]/ J& J) x3 y" r' o5 j  《墨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禽向老师请教:“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癞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皆为振动,人们早早都起来了。所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c/ T0 I: F/ F. `7 g# V
  有些人整天嘴巴讲个不停,有用的一句也没有,只是爱说是非、挑拨离间:“过来过来,我给你讲一下,某某人干了坏事,你知不知道啊?”一讲人家的坏话,眼睛都开始发光,口才也非常好;而一让他讲考,或讲些佛法道理,他就偃旗息鼓,开始打瞌睡了。这样确实不太好,会让别人生厌烦心。
. J3 m% R2 m& b* L$ Z  因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5: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长期以正知正念摄持自己的语言,否则,就会如麦彭仁波切所言:“语言若不庄重者,如同乌鸦众人恨。”乌鸦成天哇哇乱叫,人们把这声音视为恶兆,所以都讨厌它。同样,语言不庄重的人,说起话来东拉西扯、喋喋不休,也会招来很多人的憎恨。所以平时说话要注意,有意义的话可以说,而没有意义的,就不必多讲。
; D+ E* a& s: a- l  奸巧语 秽污词& f( r0 N+ R+ m  E- f( j
  市井气 切戒之3 t& m" I" n* c2 S5 F6 {# p
  “奸巧语”,是奸邪巧辩的语言,对别人的尖酸挖苦也属于此范围。“秽污词”,主要指污秽不堪的下流语言,还包括不切实际的谎话、危害他人的话语等。“市井气”,则是偏僻乡村常说的脏话。以上这些“切戒之”,务必要全部戒除。
* J1 O0 T! G/ q$ C7 u' @  现在一些不文明的话,人们特别会说。有时候看那些打工的,骂人时嘴巴很厉害,在短短半天内,就能源源不断涌现出各种“教证”,而且一个也不重复。这些恶劣的习惯,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学,自己有的话,也必须要改正过来。其实这种习气很容易染上,就像有些小孩子,本来言行举止还可以,但跟坏人上了一次街后,回来就很会说脏话了,这样会害了他的一生。所以,古人常说:“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
2 W. j0 _  \2 J  要想让孩子语言文明,首先应从老师家长做起。尤其在学校,老师若随便责骂学生,说他特别笨、以后没出息等,这被称为“语言暴力”.2007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查》显示:在对北京近30所学校的315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有三成学生受到过老师语言暴力的伤害。其实,老师如果体罚学生,伤害的只是学生身体,这种伤痛也是暂时的;可如果用的是语言暴力,则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创伤,这种伤害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弥补。然而,现在有些老师水平特别差,自己不懂传统美德,平时只会打人、骂人,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 {) a7 Y9 G" L2 M1 v; w  所以,作为老师,或作为法师、辅导员,首先一定要完善自己的人格。尽管凡夫偶尔也会发脾气,说些不干净的话语,但这要尽量制止。如今韩国、美国等国的教育学家,对语言暴力非常关注。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里的成长,与老师的语言、行为有密切关系,假如老师经常骂人,而且骂得特别难听,那么孩子长大后当了老师或领导时,下面的人稍不听话,他就会使用以前老师的那些“教言”.
7 n+ s: O: A4 p& g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美好的语言说一句,即便是冰冻三尺的三九天,也觉得非常温暖;而恶口骂人的话一出口,纵然是烈日炎炎的三伏天,也让人感到心寒。有些人骂人、挖苦人特别刻薄,什么话都说得出口。凡夫人虽然难免都有脾气,比如居士,在家会跟家人吵架,在部门会跟同事吵架,但有时还是要克制一下。否则,在气头上说出的话,往往是口不择言,就算自己后来意识到不对,但话已出口,想收回来就困难了。因此,语言上要温和,切莫伤害别人,不然,“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偶尔的伤害也许需要一生来抹平。
( B) t  ]. e: \1 t/ c) k  记得《亲友书》中曾讲了三种语言,分别以三个比喻加以说明:一、称心如意之语:随顺不同众生的根基,宣讲佛法或世间的道理,由于自然深入人心,让人听了以后,两三天都身心舒适,犹如蜂蜜一般。二、真实语:指力求诚实、心口一致的老实话,不欺骗别人,犹如鲜花一般。三、不切实际的颠倒语或肮脏语:使人听而生厌,不愿意接受,犹如粪便一般。这三种语言中,应当选择前两种。
. |1 e2 q$ X7 F* Z; F/ o  我们作为修习大乘佛法的人,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嘴巴。古大德说:“最好是有一把锁,把自己的嘴锁上,不让它乱说话。”常看很多道友胸前挂个大大的“止语”牌,这样其实很好,不过要长期坚持,修行不是一两天的事,只有日积月累,才有真正的收获。, U9 ~; w) I$ E3 t, z# W) {
  前不久有个人说:“某某道友闭关了,真羡慕他,好厉害啊!”我说:“一两天的闭关谁都会,并不值得羡慕;假如能十多年、二十多年持之以恒地修行,这才值得随喜。”很多人刚接触佛法时,有一种新鲜感,短期内特别精进,两三天都不睡觉。不说别人,包括我自己也曾如此,当时认为睡觉特别浪费时间,很想整天整夜不休息,但这是不现实的。所以一时的精进并不可靠,只有长期以佛法或世间教言来约束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H' l6 A. U' i
  见未真 勿轻言- c  ?3 x; ]' y$ ]. G
  知未的 勿轻传" Z" a' g5 E6 A
  事情还没弄清楚之前,不要随随便便乱说。事情没能搞明白之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传出去。, k( ]! \4 Q, ^
  这是在告诫我们:评论他人要小心谨慎。看别人有错、行为不如法,一定要再再观察,否则,妄加揣摩就开始诽谤,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会给他人带来终身的伤害。  J  W* Q: a1 v  c) R* ?' F8 m2 @) F
  我们见到某些现象时,首先应观察自己是否看错了,同时要站在别人立场上想一下:“如果我是他,本来好好的,却被人无缘无故冤枉,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全世界都认为我是坏人,那我有什么感受?”因此,不要轻易断定一个人的好坏,也不要轻易说别人过失,因为很多复杂情况我们并不了解,在没搞清楚之前,不要给人乱扣帽子,更不能把这些话传出去。
+ \* D1 R5 y- D) z  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按大乘经论的要求,不能随便说人过失。当然一句也不说,有些人恐怕做不到,但至少也应调查清楚,看你说的是否属实。不然,把道听途说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编出一个精彩的故事,然后在有关媒体前大肆宣传,那么话传开来之后,会越传越离谱,对别人的伤害也非常严重。
3 z' {$ A+ ?$ E: ]* \( i6 i' @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有时就算是耳听的谣言,重复的人多了,也能使人信以为真。古代就有个“三人成虎”的故事:
$ P9 }& M0 ?% L. b% K% c' _  魏国大夫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假如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 B) A/ n9 U" ]) {! d1 z  魏王道:“我不相信。”
. F. {+ J) w+ y' o% N9 K  庞恭说:“如果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 ^! X) k% |, u7 o3 i  魏王道:“我将信将疑。”
) t2 W6 R/ B- l1 G( y7 T9 g  庞恭又说:“倘若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Q8 x9 _7 ~2 n
  魏王道:“我相信了。”
5 V& X& V# n+ H# i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可经过三个人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5: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现在赵国离魏国比这里的街市远多了,议论我的又不止三个人,如果我走后有人说我坏话,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 H" {3 H- S9 l9 h0 j9 N  魏王道:“一切我自有分寸。”
5 K( B' v& ]/ d8 o& h" @/ F$ }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但魏王果真听信了小人谗言,没有再召见庞恭。1 A# T0 `# ]; h0 n8 B8 l- g1 {
  可见,判断一件事的真伪,不能偏听偏信,必须经过细心考虑,不然就会误把谣言当真。所以,学院的管家或负责人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一定要仔细调查双方的情况。多年来,我因为一直管理汉僧,这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比如两个人发生了矛盾,我会听取双方意见后再作决定。否则,一个人口才好,嘴巴特别会说,我就认为他说得对,很可能就冤枉了另一个人。毕竟语言这个东西,只要以分别念稍加改造,整件事情就会改头换面。7 m3 y! t4 I/ B7 S
  所以,平时许多人对某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就是真相。有些人可能因前世业力所致,今生中明明没做坏事,却有许多无中生有的谣言加在他身上;有些人是因为得罪了某些人,他们就故意添油加醋地毁谤,最后谣言越传越广,假的好像也成真的了。可见,世间人的语言难以相信。正如月称论师在《四百论大疏》中说:“在这个疯狂的世界上,无有慧眼的愚者渐满天下,他们的话又岂能当真?”《入中论》亦云:“愚人为量亦非理。”把愚者的语言当作正量是不合理的。0 ^2 Y  p. g, _3 H, y
  或许有人认为:“耳朵听到的多为虚假,那我亲眼所见的事,总该是真实了吧?”也不一定。《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绝粮于陈国与蔡国之间时,七日七夜没吃到饭,只能无精打采地躺在那里。一天,弟子颜回找来一点米,准备煮给老师吃。煮到快熟时,颜回就先抓起一把吃了。孔子悄悄地看在眼里,觉得颜回有点失“礼”,所以不大高兴。
8 A+ |* k& O* P/ M! ]3 D  过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先吃。孔子善巧地说:“我刚刚梦见先君了,故应把干净的食物先供养再吃。”(类似于佛教中的“献新”.)颜回马上回答:“万万不可!刚才有土灰掉进锅里,我虽把它抓出来吃了,但饭已经弄脏了,所以不能供养先君。”此时,孔子才知道错怪颜回了。
8 I" |( f% g+ `+ u5 F2 {) p8 L  事后,孔子深有感触地叹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也就是说,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有时并不可靠;我依赖自己的心,但心分析的有时也靠不住。弟子们要切记: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
% u& @3 i3 S9 {8 O  所以,我们凭分别念判断别人的好坏,不一定特别可靠,很可能杂有不实的成分。去年,智悲学校施行德育教育,并在年底评选了“德育奖”.但我事后私下调查,好多班主任根本不了解情况,最坏的孩子反而得了一等奖,最好的孩子却挨了批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事比较复杂。我们自认为六根的对境真实不虚,眼睛看到的、心里判断的,应该不会错,但最终也不可靠。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云:“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诸根为量,圣道复益谁?”意思是,凡夫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是正量,如果是正量的话,那圣道还能利益谁呢?佛陀还在有关经典里说:未获圣者果位之前,凡夫人的根识决定有错误。
) F! {- \' O5 t0 f& H$ M  当然,有些错误也许你当时意识不到,但随着年龄增长、思想成熟,就会看得愈发清晰。像我就是如此,刚来学院时所写的书,现在再看就觉得:有些教证不该这样解释,有些道理不该那样阐述,有些见解不太成熟、比较幼稚……最后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既然我对自己尚且不能把握,何况是去判断别人了?有些人不了解情况时,经常轻易下结论,这样的结果往往是错的。
; x/ m4 p! {- n: i9 z  其实就算是大成就者,显现上也有不成熟的地方。如麦彭仁波切在《七句祈祷文释》最后的小字中就说:“我年轻时为此作过一个讲义,但后来总觉得啰啰唆唆、含糊不清,所以现在重新加以修改。”像他老人家这样文殊菩萨的真正化身,显现上尚有智慧不成熟的情况,那我们凡夫判断错误就更是在所难免了。所以,不要认为自己所见所闻都千真万确、不容怀疑,给别人讲话的过程中,也一定要小心谨慎。( j* b" g  S# A! h. L2 f
  以前,苏东坡到王安石那里拜会,恰好他不在家,苏东坡就呆在他书房等候,看到书桌上有一首他未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晚西风吹过园林,菊花的花瓣落了一地,犹如黄金铺满大地。苏东坡不由得暗笑当朝宰相连常识都不懂,菊花开在秋季,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在诗句下面写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说是秋菊不像春天的花会落瓣,请诗人你仔细审查一下。
" M7 Z* a9 b4 N, ~! u  王安石回来看到后,并没有说什么,次日上朝时,暗地里请皇上把苏东坡贬到黄州。苏东坡被贬后心里很不服,只道是王安石因诗而报复他,但自己也没办法。他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转眼到了九九重阳,便邀好友到后园赏菊。由于秋风刮了多日,到园里一看,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他顿时目瞪口呆,询问友人之后,才知菊花通常不落瓣,但黄州的比较特殊,是落瓣的。又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苏东坡醒悟到自己见识不广,只看一面而不知总体。经过王安石这一难,使他也长了一智,从此不敢轻易笑人。/ t+ N$ L: [2 L3 x3 [- o
  所以,判断一件事或一个人,务必要先详细观察。尤其是修行人,在不了解真相之前,千万不能轻信谣言、随便乱说。《毗奈耶经》中讲了很多诽谤出家人的公案,不管是有因诽谤,还是无因诽谤,都是戒律中所制止的。因为即使你亲眼见别人不如法,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这背后或许有不为人知的隐情。因此,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正如刚才所言:“知人固不易矣。”, G! _1 q, e- [4 M
  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应当时时牢记《佛子行》的教言:“以惑谈他菩萨过,则将毁坏自功德。”对每个人都应观清净心。一旦见到或听到不如法的事情,开口之前要先想想。倘若你觉得确实没有错误,有必要时才可以公开,没有必要的就不要讲。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5: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时想后悔也来不及了。2 i/ X# Y1 Y$ N# N) g- u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些世间法,无论经商务农,还是与人交往,因缺乏这些取舍的知识,以至于经常后悔、苦恼,但说出去的话又收不回来。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藏地也有句谚语说:“口水吐到了地上,若要再捡起来,在别人前不庄严。”所以,凡事在决定之前要擦亮慧眼,反复观察做这件事有利还是无利。一旦已经答应别人了,那就必须要兑现。
1 K) h) f3 p* p* S  z) x8 z  E3 c  凡道字 重且舒  j$ a# ^. N) X
  勿急疾 勿模糊/ C' v" W( Q4 v7 [$ ~
  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吐字应清晰、郑重、舒缓,语速不要太快,有些人说话特别急躁,如同录音机按了“快进”键一样,内容一下子就过了,像我这样迟钝的人,根本反应不过来;但也不能含含糊糊、表达不清,自己说了半天,别人一句也没听懂。
; N, o2 L5 r$ a+ d, ]  语言是与人沟通的工具,应该将自己所想的表达出来。有些人沟通能力特别差,心里明明有一大堆问题,却像伏藏品一样埋起来,只有透过眼神和表情感觉到“他可能有心事”,但却始终挖掘不出来。这种表达极为困难的人,按照藏地的说法是,就像嘴里含了块大石头。这种习气可能是先天的,因前世造了毁谤等口业,即生中再怎么训练,也没办法;但也可能是后天的,因从小没有培养过,长大后沟通能力特别差。尤其是一些女众,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也不善于表达自己,很多事情都藏在心里,这样就不好。
5 c" ?1 I# f& \: J% ]  不管是佛教徒还是世间人,该说的话应该表达清楚,没有必要恐惧、犹豫。西晋有个人叫裴秀,从小就知道勤奋学习,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家中常有客人来访。每次家中宴请客人,母亲有意让他去端饭送菜,服侍客人。裴秀也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在接待过程中,总是言语虔诚、彬彬有礼。客人见他如此虚心懂礼、谈吐优雅,都很喜欢他,所以他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
4 q& x% s$ N! r  其实作为一个人,尤其是出家法师,沟通能力一定要具足,否则,遇到在家人的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可能把握不好。有些居士表达能力很不错,不管讲佛法还是世间法,说话非常简明扼要,既不会啰里啰唆,两三个小时一直夸夸其谈,也不是一句话都不讲,只是“嗯”、“啊”,好像说的全是“嗡啊吽”.
2 o4 ~$ O3 v" S% q; g0 N: E  前段时间,我因为建学校的缘故,要跟宗教部门一些领导打交道。有次一起吃饭时,我左边一个领导,右边一个领导,这两个人的差别很大:一个不爱吱声,吃了四十多分钟的饭,除非别人跟他说话,他就“嗯、嗯”点个头,此外一句话也没有;另一个领导正好相反,一会儿讲这个、一会儿讲那个,从始至终一直滔滔不绝。一顿饭下来,我这边声音太多了,那边声音太少了,耳朵好像特别不平衡。
1 U' d/ t* f8 W  总之,我们不管是闻思修行,还是度化众生,语言的技巧一定要掌握。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观察语言》中讲过,该说的应该说,不该说的不要说,必须学会应机施教。佛陀在世时座下有十大弟子,其中富楼那尊者是“说法第一”,对不同的人观机说法,就是他的长项。1 `0 Z. c9 B& y6 V' Q1 I  }' H
  他见到医生的时候,会说:“医生可以医治身体的病痛,但心里的贪嗔痴大病,你们有办法医治吗?”% U: n4 c& v6 D) N- z
  医生回答:“我没有办法,您有吗?”
) q: |; r. q1 E$ A  他就以善巧的语言说:“有!佛陀的教法如同甘露法水,可洗清众生心垢,戒定慧三学如灵丹妙药,可以医好贪嗔痴的心病。”& l: S/ Z/ }, H9 h% w
  见到官吏的时候,他会问:“你们做官的人,可以治犯罪的人,但有办法让人不犯罪吗?”4 P, H. R: Y) t& O" k$ r- J* q
  官吏回答:“虽然有国法,但国法也不能使人不犯罪。”+ @5 A- J8 e! T: {% w5 C
  他便进一步引导:“除国法以外,你们和一切人民,都应该奉行佛法。若能信受奉行五戒十善的道理、因果轮回的法则,这个世界的人就不会犯罪。”9 z( V4 A$ K8 B
  遇到田里工作的农夫,他会说:“你们耕水田、种粮食,只能资养色身,我教你们耕福田、养慧命的方法好吗?”( u& h; k0 l2 s; Y! ~
  农夫问:“耕福田、养慧命是用什么方法?”- y' p6 X! u  C+ ^. i7 n- k
  他谆谆善诱道:“信仰佛教,奉事三宝,对沙门要恭敬,对病人要看护,对慈善公益要热心,对双亲要孝顺,对乡邻要隐恶扬善,不要乱杀生灵,这都是耕种福田最好的方法。”, F+ c( G. q" L" S
  诸如此类,他总是在不同众生面前,根据他们的根基与意乐,宣讲让人能接受的道理。
: m  m5 M4 N; g  W' {" _5 Z  我们虽不能像尊者那样,直接教化那么多众生,但“应病予药”、“观机逗教”还是要学。比如我前面坐个医生,如果一直给他讲天文学,他根本不想听;或者,对一个特别愚笨的人,我拼命地讲因明推理,他也听不进去。所以,说话一定要掌握技巧,这也是度化众生的方便。佛经和戒律中经常强调要观察语言,如果不该说的说得特别多,该说的却没有说,所说又与众生根基不符,那你说得再多也没有用。% P& l; n! n* z
  彼说长 此说短
6 C$ M; O: Q  M/ E5 e4 S  u$ y  不关己 莫闲管/ _) y/ I0 c; _
  平时不要说长道断、说是道非,尽量不要讲别人的过失。与自己无关的事,也不要主动参与,以免惹祸上身。2 w+ u$ L+ {7 E0 R; D. _
  现在有些人不好好修行,本来应该多念佛、多看书、多参加辩论讲考,交流一些有意义的话题,但他们因为闻思不够,开口闭口全是东家长、西家短,喜欢讲人我是非。这种行为特别不好,尤其当对方是严厉对境时,你肆无忌惮的一番言论,可能要用今生来世来补偿。( ^7 I7 m3 b# ^+ l+ z+ \/ J
  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说:“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确实,没完没了地讲一些是非长短,只有过患,没有丝毫意义。但有些人就爱听这些、说这些,然而,你不是管家或负责人的话,谈论这些也没有必要。像有些发心人员,只要把份内工作做好就可以,与你毫不相关的别人过错,最好不要议论。《弟子规》后面也教诫道:“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别人有什么过错,不要随便揭露;别人有什么隐私,也不要说出去,因为这与你没有关系。孔子讲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在什么位置上,做好本分的事即可,不要越俎代庖,去管你不该管的事情。
) u& S( p0 h" k  W3 }  有些人一遇到正事,如技术或工作的问题,就一言不发,不愿意参与;而听到别人在讲是非,马上就凑过去:“你们在说谁呀……真的?等等,我先喝口茶,一起说好不好?太开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5: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他有问题!”你今天倒是开心了,但过段时间这些谣言传出去,别人来追究源头时,大家互相推卸责任,那就不庄严了。所以,“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自己听到是非时,最好不要插言附和,还是少说为妙。2 ?' p* v, U/ i% Z0 L5 [$ A2 L
  当然,“不关己,莫闲管”这句话,也不能理解得太片面。有些人觉得只要和自己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这也不对。我个人认为,在过失方面,与己无关的就不要去管;但在利益众生方面,即使与己无关,还是应该去关心。
. J/ y  {$ ^1 b1 X9 q+ U3 i  1964年,美国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杀人案:当时38人目睹了一女子被陌生人刺杀,但在持续半小时、来回三次的刺杀过程中,竟无一人救助或报警。他们见死不救的这种行为,正是“不关己,莫闲管”的真实写照,这一思想与凡夫的自私心理十分相应,既然人人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理念,又怎么会去见义勇为呢?& |4 z. X0 G5 ]1 ^- h9 t1 W
  我还看过四川的一则新闻:一个中年妇女同一个男子走到江边时,听见有人落水喊“救命”.男子准备去救人,而这个妇女说:“少管闲事,我们走路要紧,过一会他会自己浮起来。”结果,淹死的正是她的亲生女儿。7 H; D" \$ g7 T
  如今世态炎凉,人人都只顾着自己,谁也不愿多管闲事,就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常看到有新闻中报道:某某小孩不慎坠楼,刚开始还没有死,但附近的路人从他身边经过时,一个个视而不见,谁也不把他送医院,最后一个小生命就这样断送了;某某老人在街上犯了心脏病,辗转痛苦了很长时间,若有好心人送他去医院,肯定有存活的机会,可是在“不要管闲事”的理念下,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Y( Z( @5 N6 ?% ]2 h) b; J
  所以,假如片面地理解“不关己,莫闲管”,就会让人心变得越来越冷漠。作为大乘修行人,从菩提心的角度而言,只要对众生有利,就算跟自己没关系,也要尽力去帮助,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孟子曾说:“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的兴盛和衰亡,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并不是与己无关就不必去管了。因此,看到那些素不相识的可怜人,乃至正在遭受苦难的旁生,我们都要去关心,这就是佛教更为超胜的地方。3 b7 p! p* M4 m+ [# {3 ~
  儒家思想在汉地源远流长,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其实最早源于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是西汉人,早期并不出名,为了能够潜心学习,他整天钻在书房里,什么事情都不过问,吃的、穿的也不像别人那么讲究。据说,他书房旁边有一个花园,由于读书特别用功,他三年中没进花园观赏一眼,所以被称为“三年不窥园”.他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当时着名的思想家。后来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以此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并延续至今。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儒家思想被视为封建残余推翻了以后,到目前为止,这种传统文化仍一蹶不振,想恢复过来相当困难。3 [! V" \9 k1 l! }9 \) I4 S* L
  当然不可否认,儒家思想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的友爱,都值得现代人学习。但有些思想,像“不关己,莫闲管”,因为被过分强调了,也就使得他们在言行举止上过于重视自己,与佛教《大智度论》中所说的“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的理念无法相提并论。
- S0 e1 o# u% Y- S5 Y  总之,“不多管闲事”要从两方面来理解:在讲过失方面,与自己无关的不要参与,不然就会搅到里面去,最后成了“是非专家”;而在利他方面,我们也不要因为这个教言,就丧失了珍贵的菩提心。
+ V+ R0 s, P% Y- E8 R3 [: g  x  见人善 即思齐
: X+ k& w% J8 A4 c: A  纵去远 以渐跻
3 v' X# j+ W- y  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应反观自己能不能做到,尽量要向他看齐,而不要生嫉妒心。即使不能一下子达到对方的境界,也要慢慢地学习,希望总有一天能到他那样的水平。
: p* ?/ r4 c$ E5 b/ J8 X  我们作为佛教徒,看到别人做善事,要发自内心地随喜。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做善事的人相当少,即使有,也多是为了自己,无条件地利益众生并不常见,甚至不到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即便是现在的出家人,人数虽然不少,但有利他心的并不多。所以,能行持善法的人不简单,《无量寿经》中云:“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做了善事以后,果报肯定是从快乐前往快乐、从光明趣入光明。所以我们应该值得随喜。
- ~; `5 E$ l: \* ~( V6 n  有人或许问:“犯了重罪的人,公安局会抓他判刑,关到监狱里去。但因果细微难测,世间又有这么多人,有做善事的,也有做坏事的,那谁来安排他们的果报呢?”0 g: {5 I' V7 p5 k
  对此我们可以回答:佛教中不承认造物主,善恶果报的成熟都靠业力。有些外道的观点也承许因果,但同时认为有个造物主,由他来控制一切,其实并非如此。每个人所造的善或恶,相当于完好无损的种子,一旦播种在良田里,因缘聚合时,青稞的种子定生青稞,大麦的种子定生大麦,绝对不可能错乱,而并不需要一个人来操纵。' k4 e) _# E7 S: \, P1 n# `
  世间上的每个众生,日日夜夜都希求安乐,但他们如果不行持善法,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反之,只要能够尽量行善,百分之百会得到安乐。这种信念,我们佛教徒一定要有。虽然没人为你一一安排,但你造了什么样的业,就会在阿赖耶上播下什么种子。如果是善法种子,除非嗔恨心的火可以毁坏;如果是恶法种子,除非菩提心的火可以摧毁,此外只要因缘聚合,善恶种子就会发芽、结果,产生相应的快乐或痛苦。5 e: e6 a- b. [% M! h0 M
  因此,我们见别人行持善法,应从心坎深处随喜。尤其是有些高僧大德,哪怕一天中所做的利生事业,我们凡夫人用好几世也不一定赶得上。像法王如意宝,号召大家用转经轮、放生等,这一次的善根就无法想象,凡夫人多生累劫都望尘莫及。对这样的境界,我们要有向往之心,《史记》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崇高的道德、光明正大的行为,尽管我们还不能达到,但对此理应深深向往。: V3 ]3 T2 d" Z  {0 B3 D' u2 r. V
  这次学了《弟子规》后,有意义的教言要记在心中,并反复观察,这样会让你一辈子受益匪浅,甚至能改变自己的一生。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邓艾,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小时候为别人放牛。12岁随母迁居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5: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始终愿以恭敬的态度,虚心接受一切学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藏传佛教的法师,就认为汉传佛教的教言不必学习,或者自己是这个教派的法师,就认为其他教派的教言不必学习。藏地前辈大德讲过:智慧越来越增上的时候,行为也会越来越恭敬,愿意接受别人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
1 e1 U3 S" S% _' a+ L  这次学习《弟子规》,许多人觉得有收获,这是我比较欣慰的。原本我没打算讲《弟子规》,而是想讲《君规教言论》等藏地的人规法。因为法王如意宝对人格教育特别重视,在我的印象中,基本每年都要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正因为如此,法王的很多弟子,不管在社会哪个地方、与什么阶层的人交往,都会受到一定赞叹。因此,我们也应先做好人,再做佛教徒,最后做开悟者。否则,你连小学都还没有毕业,就想一步登天当博士,这有相当大的困难。/ J+ B. \6 R& k# s1 k
  作为佛教徒,理应在做人的基础上好好修行,然后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而不要成天只是考虑自己:“我老了以后怎么办?”“我生病了怎么办?”“万一我失去了亲人怎么办?”这些杞人忧天的顾虑,只是浪费时间,没有多大意义。即便你每天千思万虑、苦心经营,也不一定会达成所愿,毕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时候相差很远,内心特别向往的常事与愿违。所以,我们今后唯一的希求目标,应该是先做个好人,然后再修学佛法、利益众生。
; @7 X7 p+ s8 R+ o3 w% L  现在所学的这部论典,表面上看来,字面意思很简单,就算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但能背诵,而且还可以解释。但有些更深层的涵义,即使是学识渊博的智者,恐怕也不能完全领悟,故希望大家切莫轻视。( _! }- _2 T3 e$ g; Y4 t
  惟德学 惟才艺  f0 i( g/ c% z. H& S$ c0 G4 ]
  不如人 当自励
" i# F3 u. |  `2 f) C. `7 U$ }  如果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就应该自我勉励,努力赶上:“他是人,我也是人,我俩同一时间学的,为什么人家的品行那么高尚、学习知识那么快,而我这么差劲?”这方面一定要有竞争心。, I/ N# D: |* K: f* B
  我看过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显现上对别人也有竞争心。当然,若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则没必要有太多攀比,但如果在善法方面,还是应该互相竞争。比如考试一部论典,你们是在同一位上师面前听的,假如别人成绩特别好,那你为什么不行?这个时候,就千万不要修自他交换--高分给别人,我心甘情愿得零分。(听说附近一所小学,在全县考试中,全校共30多人,其中19个得了零分。这样的话,老师的“营养”应该不错!)5 _2 q! z% f# H1 p  H/ S) |
  因此,在学识上、德行上,不要毫不在意、喜欢修宽容心,而应让善心善行日益增上。《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大家都能去除染污而自新,最终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X/ z8 @" I  _. f- O
  世人皆称许“德才兼备”,故一个人既要有德,也要有才,而这两者之中,仅有才是不足够的。现在有些读过高等学校的人,拿一个文凭就沾沾自喜了,在别人面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但内在的德行很差劲。今天,我资助三年的一个大学生来了,他读中央民院,每年放假都来取学费。可近几年来,他很多行为让我不满意,而且一年比一年差。这次我实在忍不住了,狠狠说了他一顿,并告诉他:“我给你的钱,感觉基本都浪费了,没什么意义。”他赶紧回答:“不会呀!我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今年准备考研究生,这个应该没问题。”确实,他人比较聪明,考试可以说轻而易举。但我说:“你读研究生的话,我不想继续资助,因为觉得有点不值。你的学费是每年8000元,若把这8000元给80个乞丐,每人可以分100元,这应该很有意义。但像你这样缺乏德行的人,做人连基本的孝顺都没有,佛教信仰也越来越减弱,真是一年比一年让人失望!”后来,他用各种方式让我生欢喜心,但我也清楚他在表演。或许我的判断并不正确,但90%以上应该不会错。
6 A' H; t7 }4 B" ~* o- O- z! ~7 r  这几年,我资助过不少学生,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学校: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省藏校、拉萨的好几所大学,以及汉地很多高校。然而,有些学校的教育,不说佛教的崇高精神,就连儒教中向善的德行都没有,以致很多年轻人从那里毕业之后,言行举止、甚至眼神中浮现出来的,都是贪婪和狡诈。( [5 `0 L8 W  B8 f5 O' N
  所以,人光有学问并不够,关键在于是否有德。对刚才那个大学生,我还说:“智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德行都远远超过你。”人若没有德行,即使学得再好,最终也可能会培养成一个贪污分子,祸国殃民、贻害自他。所以,尽管我最初的发心是好的,但因为凡夫没有他心通,即使做慈善事业,结果也不像想象得那样美好。如今事已至此,想挽回也没办法了。但不管怎样,做事遇到一两件不成功的,也不应该就此停止,今后还是要继续努力。
1 D$ W  q9 M# b  其实,一个人的德行,能从小养成是最好的。前两天,有个8岁的小孩,把自己30元的零花钱供养给我,说是做智悲慈善基金。我问:“30元钱能做什么?”他说:“很多小朋友没有笔和纸,可以用这些钱帮助他们。”他的话虽然很普通,但这种善心若能延续下去,那他长大之后,对社会、对人类乃至对所有众生,肯定会有利益。
% d7 o0 i( }1 p) ]6 g7 B5 x: o. f  可现在的学校很缺乏这种理念,从一开始教给大家的,就是要为钱、为生活、为今生而奋斗;到最后,以自私心、虚荣心、狡诈心学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骗人那一套。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若想出淤泥而不染,确实也比较困难,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尽量追求高尚的人格。$ \1 h& N4 [. @
  概而言之,自己的德行和才学不如他人时,包括出家人在内,都要自我督促、发奋图强。有些人可能认为:“哎哟,修行人比这些干什么呀?”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行持善法方面,每个人都应积极进取、不甘落后:“别人得奖,我为什么不能?别人学得好,我为什么学不好?”努力向上的精神不可缺少。古人是如此,现在有智慧的人也应这样。所以,在德行与才学上自勉很重要。
( U7 Q, S: n  \  若衣服 若饮食
) R9 e" U9 F4 }" ^. w  不如人 勿生戚
/ \' G! E8 m0 \- x  品德、才学需要效法,可物质方面的享受,我们就要降低,不要攀比。即使自己生活比较贫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2-28 10:07 , Processed in 0.08651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