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6 13: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诽谤呢?甚至诸天与大梵天也赞誉这种人。------229/230偈% A4 r6 K( G' d
* p m7 Z, v5 a w7 r: U7 r3 E: O阿拘拉和他的同伴想要闻法。他们先去见离婆多尊者,但尊者非常冷漠,一句话也没说。他们失望之馀,就去找舍利弗尊者,舍利弗明白他们的目的后,向他们说法,但内容却非常深奥,他们也不喜欢,反而滴咕的说,舍利弗尊者的说法太冗长,太深奥了。他们又去找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对他们说最基本的佛法,他们又说阿难尊者说的法太过简洁、笼统了。最后,他们去见佛陀:“世尊,我们来找你,是希望听你说法。来这里之前,我们已经听过几位尊者的说法,但都不满意。离婆多尊者甚至不理睬我们,舍利弗尊者说法太详尽、深奥了,阿难尊者又太简单,太笼统了。我们都不喜欢他们的说法。”, R5 ^% w' y$ a0 ?8 m$ F( J
) r* U8 }- q+ `+ j
佛陀回答他们:“弟子们!一般人容易指责别人,这世界上没有人不被谴责的,人们甚至批评国王,即使是佛陀也被人指责,被心胸狭窄的人责骂不要紧,只要智者的谴责才算是真正的谴责,也只要智者的赞誉才算是真正的赞誉。”& e% I- ]/ d9 A/ G3 r8 K; s
3 B) \3 o) P. j( G(注)阎浮金:来自阎浮河(Jambu)的金,是品质最佳的金。
/ `0 C3 H! `0 ? J* A; y / h) c* b, b2 {' I& e
穿木屐的比库
7 l0 I1 A+ S% b+ b: }, B戒慎恶行, 调御色身, 舍离恶行, 勤修善行。 (偈 231)
@6 s/ V! C( y& X4 x, q3 n3 p k, ~6 Q, T5 Q9 n0 a9 ]
戒慎恶语, 调御恶语, 舍弃言语, 勤修善语。 (偈 232)2 `' g* \0 u( W( u
1 X: S0 D( o9 v4 \% }
戒慎恶意, 调御心意, 舍离恶意, 勤修善意。 (偈 233)
& }! Y' j( U) Q' n2 S( C- P4 e* g
智者圆满调御自己的身口意。 (偈 234)
! _* L/ r, H/ P8 C( H& v' v* j- f
有一次,六位穿著木屐,双手拿著木杖的比库在石板上走来走去,而制造很大的噪音。佛陀听见这些噪音时,问阿难究竟是怎麽一回事,阿难告诉佛陀这六位比库的情形。佛陀明白事情的真相后,说人必须体谅别人,不要破坏宁静的气氛,他也告诫比库应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从此以后,佛陀告诫比库不要穿木屐。
! g( N* h/ k ?# L" _
: Y$ y/ b& T0 e" q9 ^- O
8 p( w Y2 X( G" W5 ` 4 l" ?" @3 {, J4 x! n
第十八品 垢秽品# p! O7 p9 q4 S4 \8 P5 Q7 U8 q
屠夫和儿子的命运
# t* X0 A( G/ ?4 ?5 @9 |+ Z此刻,你就像枯萎的树叶,死神的使者已经在你的身边,
4 x$ X( X4 W7 L你即将展开漫长的死亡之旅,却尚未淮备任何的资粮。( E) B+ j- W8 q
: U, k! {% }4 g* Z }! p为自己建造安全的岛吧!
- w+ o4 M, \8 R0 A2 l- m. z* d尽早精进修行,成为智者吧!; Y3 s) X, ~+ _% k9 g0 D! W4 q. @
若能拂除尘垢与诸烦恼,就能证得圣者的境界。
0 ~& v8 R6 z- O' K" m [- `0 {# `% m8 l" R0 }4 H
你的生命即将结束,8 @+ y% Q- {' P- z0 B0 b: C
开始步向无法中途停止的死亡之旅,5 l+ Z# w, S: R
但你却尚未备妥任何的资粮。" R5 v+ ~& G4 L
; Q# @" O4 X2 I2 }' F7 }% h为自己建造安全的岛吧!# a/ d: B; z. E$ H
尽早精进修行,成为智者吧!
3 x* `% _) f1 u5 N7 q K6 n6 a5 s若能拂除尘垢与诸烦恼,就不再生死轮回了。 (偈235) 7 V V/ T% h5 @, L1 R* }+ s
! c; z/ `" s* }3 [7 |5 t+ @9 `4 ^
沙瓦提城中有位从事屠宰工作很多年的屠夫。他喜欢吃牛肉,坚持每天的饮食必须有咖哩牛肉饭。有一天,他在前往河中沐浴之前,把要煮给一家人吃的肉摆在一旁。当他离开家后,他的一位朋友劝他妻子把肉卖掉,所以当天就没有咖哩牛肉饭了。他非常生气,就跑到后院去,割下一只公牛的舌头,加以烘焙之后才坐下来吃饭。 1 X3 r+ Z, ^. {$ O6 W. q
) R: [0 W* w* f) i0 n
吃饭时,他想要咬一口牛舌头,但却咬断自己的舌头,而和那只公牛陷入相同的困境。大量的血从他的口中流出来,使他极度痛苦,又异常愤怒,终于死于非命,并且往生到悲惨的境界。他的妻子对他的遭遇非常惊吓,便劝他的儿子赶快离开家乡,到遥远的地方去,免得这种恶运变成诅咒,降临到他身上。她的儿子就到怛刹尸罗去当金匠。后来,他与老板的女儿结婚,也养育了几个孩子。等孩子都长大后,他才落叶归根,返回沙瓦提城。他的儿子们都是佛陀的虔诚信徒,所以非常担心他们的父亲,因为他的一生中没有做过任何的善行。% G9 Y- I) H! D( V0 E( ~& a
4 Z3 K, b5 h6 j, u$ @- i7 e7 S& K
有一天,他们邀请佛陀和众多比库前来家中应供。供养之后,他们告诉佛陀:「尊者,我们是以父亲的名义供养佛陀和比库的。请您慈悲的向他说法,使他了解佛法。」
4 a& J' w8 h% a9 Z. w$ {6 W+ w6 l0 W2 f( G- S- n1 j7 \) S9 Z
佛陀就向他们的父亲开示:「你渐渐老了,你的身体像枯萎的叶子,现在,你必须为未来的生命做淮备,建立奉献和修行的生命方式,做个有智慧的人吧!」
( h# u1 c" m4 W$ a' Z( m; u, V/ M
察觉到世间生命无常,并且正念现前思考佛陀的告诫后,这老人证得了初果。
. K4 L4 q4 W. |4 ~# ~ $ N* w6 N# k- d6 n: y1 J
$ x% W( i: Q3 s2 E- N供养圣者的婆罗门
; C3 H( a0 Z# E' F智者应该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去除精神的烦恼,! Y: R" r: x5 d0 @. r
就像金匠去除金子的渣滓。 (偈 239) 3 R% L# R" u# I' p$ h, y C Z) H* B
% b) {6 f( a( J" e& y/ i, x
有一次,一位婆罗门看见一群比库在整理袈裟,淮备进城化缘。他发现到有些比库的袈裟碰到草地上的雨露而沾湿了,他就清除草径,除掉那些草,第二天,他发现有些比库的袈裟直接碰触到光秃的地面而弄葬了,他就用细砂铺在路上。后来,他又发现比库在大热天时会流汗,而在下雨天时身体会被淋湿,于是就在比库进城化缘前聚集的地方建立一间休息的房舍。 6 j3 k+ E9 Z; Y/ y/ }
! X, T/ i X6 t4 z# X r; _- O
房舍建好时,他邀请佛陀和众多比库接受供养,并且说明自己如何一步步地完成他的善行。佛陀说:「婆罗门啊!有智慧的人一点一滴的完成善行。同时,慢慢地,但持续不断的去除心中的烦恼。」
! g8 a! L7 }( _1 o6 y
+ D! d0 G. b# k* E( R : g8 i1 m( u& P6 H0 e$ g
往生成昆虫的比库- t+ g% N, i( C& [. t
恶业使做恶业的人堕落恶趣,
5 _" J( h9 Q) c) h# D如同铁鏽从铁块中长出来,却反而腐蚀铁块。 (偈 240)
9 g) i* W" _, Z4 E; E/ _ D
+ f& m3 ]% R2 E n' [- p5 Q帝沙是沙瓦提城的比库。有一天,他获得一些很好的袈裟而显得非常高兴。他想要在第二天就穿上它们。但当天晚上,他却去世了。由于对这些袈裟不当的执著,他竟然往生成一只昆虫,并且住在这些袈裟的褶层内。因为没人可以继承他的遗物,其他比库决定把这些袈裟分给大家。当他们正淮备分袈裟时,这只昆虫非常愤怒,大声哭吼著:「他们在损毁我的袈裟。」
* O6 d$ T' B& Q, t! Q. N
2 |, n$ H4 i N6 k/ K这时候,佛陀透过神通力量,听见它的哭叫声,便建议比库们七天后再处置这些袈裟。第八天,原属于帝沙的袈裟就分给其他比库。2 x2 Q# i2 w! o0 `9 l8 I7 M2 Q
% _; T* ~) F: P佛陀事后解释为什麽要如此建议:「帝沙在临终时,执著于这些袈裟,所以他往生后的前几天,先变成昆虫,并且住在这些袈裟里面。当你们要处理那些袈裟时,他非常痛苦,就在袈裟内跑来跑去。如果当时你们真的处理掉那些袈裟,他绝对会因为对你们的极端痛恨,而往生到更苦难的境界去。现在,由于他以前的善业,他已经往生到幸福的境界了,我才允许你们处理这些袈裟。比库们!执著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铁鏽腐坏本来的铁块一样,执著也毁灭一个人,使人堕落到更差的生命形态去。比库不应该沉溺或执著于四食,因为执著会延缓一个人修行的进步。」
$ o$ G6 [, K6 C' I v" G$ W
6 \3 T; h8 e8 l% E0 A打诳语的比库
9 s* [* m2 ~6 {4 T经文不常唱诵,容易遗忘,房屋不经常照顾,容易腐坏,
% I* L0 \2 y7 f( T# x) _1 a怠惰会破坏美丽,放逸是护卫者过失的原因。------241偈
, w/ m5 W0 H% q0 g- ]
, R% P: ^9 R% K; S 沙瓦提城的人经常赞歎沙利子和马哈摩嘎喇那比库的说法。有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