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2 y2 J! L2 E. l1 @- C4 w0 ^) p$ n! e. h- {1 t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
* C4 D# b: q R; l
8 U* k( }- D5 j" L% B2 E+ ?, t9 \" G; m3 V; H/ R1 |3 h
涅槃降魔咒
% I4 m2 t) P' h; z% {阿磨隸 毗磨隸 涅磨隸 瞢伽隸 醯磨羅 若竭裨 三曼那跋提 娑婆他娑檀尼 婆羅磨他娑檀尼
摩那斯 阿拙啼 毗羅祇 菴羅賴坻 婆嵐彌 婆嵐 磨莎隸富泥 富那摩奴賴绨 【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之四】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烦恼因果,烦恼众生,众生身中怎么还有妙药王呢?佛说,如果众生能修清净梵行,是身中有妙药王,能医众生烦恼生死之病。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众生怎么样才能修清净梵行呢?佛说,有的众生有烦恼因,有烦恼果;有的众生没有烦恼因,也有烦恼果。没有烦恼因的为清净梵行,即众生的身体是烦恼果,持戒修行远离烦恼因。怎么远离烦恼呢?
第一,观受是一切诸漏的直接乐因。如男欢女爱有感受,占有财物有感受,烦闷时打一打麻将、喝酒、旅游等都有感受。这种受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是内外都漏。漏失了美好的时间,漏失了梵行的机遇。由感受很好而心生爱身、爱人、爱财、爱玩、爱享受等。感受又是什么因缘而生呢?都是由爱因缘和合而生,在和合时有感受,而生想、心、见三颠倒。所以,修清净梵行要离和合断爱,感受就无从谈起。第二,观果报是苦。由受生爱,由爱生取,得到诸有后,相伴而生的是生老病死等世间八种痛苦,又有三恶道果报苦等。知道贪著感受五欲乐苦报后,应修八正道。再观受相,一种是苦受相;二种是乐受相;三种是不苦不乐相。苦受相有一人孤单苦、贫穷苦、生老病死苦等,都要承受之相。受不苦不乐相为人生随众,人家骑马我骑驴,前边还有挑担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从外表看很好,可是如夫妻吵架,财产纷争,人与人之间争斗凶杀,抢劫和地震及水火风灾等,都要承受之相。乐受相来自三种触,一是无明触,二是明触,三是非明无明触。明触是修行人身体发出的喜乐。无明触与非无明触,增长身心苦乐之受。所以,受是因又是果,因果循环。第三,观爱受苦果报。由爱因生一切诸有,诸有是苦。如果修行人贪爱,不断受因,就不能断生老病死等苦,不能得无漏之道。所以,修行人应断触,触断以后,受就自灭,受灭爱也随着灭。第四,观受爱因缘解脱。受爱因缘是由想生,众生见色贪受而生颠倒想。一切没有得正道的众生,都是这么颠倒想。如果修行不能入定的人,应修空想观。即从自身或男女房舍卧具等选其一,先想小,再想大,再想无量大。如果能入定的人,从十个一切入去观想,即从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选其一,或分前五后五及十个一切入处一起观想,也先从小到欲界,大到色界,无量大到无色界。这二个观想后,再观想灭,想灭后受自灭,想受灭后为解脱。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灭一切法为解脱,怎么又说想受灭为解脱呢?佛说,这么说有二种原因。一种是根据听法对象理解法的程度,有时因法说众生,有时因众生说法。想受灭,即是灭一切法的修持方法。二种是,想因触生,触有凡夫的烦恼触和圣人的解脱触。凡夫的烦恼触是无明生。而观想破颠倒想,破颠倒想为爱灭,爱灭则触灭,触灭则无明灭,无明灭则解脱,解脱则法喜生,胜世间一切触乐。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圣人有没有颠倒想和烦恼呢?佛说,你怎么问圣人有无颠倒想呢!童子菩萨回答说,圣人对牛作牛想、也说是牛等,就是颠倒想。佛说,世间凡夫有二种想,一是世间流行想,二是执著想。圣人只有世间流行想,而没有执著想。凡夫为恶觉观,于世间流行生执著想。圣人为善觉观,于世间流行不生执著想。所以,凡夫为颠倒想,圣人不为颠倒想。同时,圣人有圣人的智慧,能观察到执著世间流行的恶想,果报在地狱道、畜牲道、饿鬼道和人道。世间流行为色声香味触,贪求五欲为执著想。执著想是凡夫的欲望,因欲望强烈,才有世间以恶对待父母、僧人以及不惜生命的去行打骂、奸欺、杀害等事。所以,圣人自有智慧能灭恶想,不生欲心,不受恶受,则无恶果报。圣人的智慧,能观察到凡夫的烦恼与业共行,本身因烦恼能造作业,自身苦报又是过去世造作业的报果。凡夫身口意三种业,身口为外业,意为内业;身行口说为作业,作业有果报;意想而身未行口未说,不为作业,也无果报。造作业的因是凡夫内求受、外求有。凡夫因烦恼作业有四种果报,一是黑黑果报;二是白白果报;三是杂杂果报;四是不黑不白,不黑不白果报。黑黑果报是凡夫因烦恼,作十不善业,果报在三恶道。白白果报是凡夫虽有烦恼,但能修十善业,报在天人。杂杂果报,是凡夫虽有烦恼,又修十善业,又作十不善业,报在北俱卢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为人。不黑不白、不黑不白果报是,凡夫虽有烦恼,既修十善业,又持戒修行正法等无漏业,没有果报能离开六道,往生佛国净土。圣人的智慧,能观察十二因缘。能观十二因缘的人,不造新业,破除旧业。深知三界诸苦都从烦恼的业因缘而生,天人五衰相现时如同地狱苦,人得重病生不如死时如同地狱苦。苦因是烦恼,苦果是受身。凡夫有二种求,一是求身,二是求财。身求为内求,求财为外求。内求能作业,外求能满足内求。内求为业因,外求为业果。如果凡夫能修行八正道,把十二因缘倒过来断,就会解脱六道之苦。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什么是清净梵行?佛说,一切法是。即此经佛说诸善法是。因为此经能包括一切诸法。在具体一点说,三十七道品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有漏之法能作无漏法因,佛怎么不说有漏为清净梵行呢?佛说,一切有漏即是颠倒,不是清净梵行。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世间第一法是有漏还是无漏呢?为什么不是清净梵行呢?佛说,四加行中世间第一法是有漏。因为,是修行人修无漏法身心所证,身心在世间为有为,所以有漏。而清净梵行是从初发心学佛至修行证得菩提全过程的行持、愿力和智慧。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众生所行为什么不是清净梵行呢?佛说,众生思维万念有漏,想心见三颠倒,又增加诸漏。为什么是颠倒呢,众生自性哪里有男女相,哪里有财物,哪里有诸法。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什么是知根知毕竟呢?佛说,三十七道品为知根。修行三十七道品的根本是学佛的欲念心,也称初发道心。又觉得学佛很好,觉的很好又去用戒约束自己,约束自己的同时,又修行和听闻受持善法,又定中生智慧,又远离生死烦恼,证得解脱。知毕竟是解脱后,为大般涅槃。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于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本,怎么初发道心为本呢?佛说,要说成佛之因,是初发善欲道心;要说怎么成佛的之因是不放逸。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在其它经中为什么说三十七道品是佛的根本呢?佛说,如果众生不为自证佛道,谁还会去修行三十七道品。所以,想自证佛果的道心是根本。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什么是明触呢?佛说,明触为善意接触。如亲近善知识为触,能听到正法为触等。善意接触后,能够善意接受,善意接受后能善思维,善思维能破诸恶烦恼,破诸烦恼后能专念,专念后能入定,入定后生智慧,智慧力能灭烦恼,能灭烦恼为最胜。即欲、念、定、智是修行的主导。如果说修行三十七道品,证得四禅快乐,只能是正常的事;如果能坏烦恼证得解脱时,是真的很了不起的事;如果只证得世间乐与出世间的乐,证得罗汉果解脱不是毕竟;如果能断除三十七道品所行诸法事,才算毕竟,即是大般涅槃。如果修行人想即生成就道业,那就出家,或在家修出家行,受比丘戒或菩萨戒,依法禅行定力,证得智慧和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