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定弘法师:太上感应篇汇编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4: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佛教我们安住于当下。这是未来妄想,放下。既不忆往,也不期来,放下将迎的念头,事没到,别去想它;明天该怎么样,也别去想,明天还没到,到了明天再说。' u$ o* H0 _2 m8 Z; I9 W

8 I. ^$ {9 _, y3 i  U  所以我出家的时候,我自己给自己就订下了三条戒律,第一个我不会去做寺院的住持、方丈,我不管人、不管事、不管财;第二个我绝不去化缘,为了自己能生存,我去问人讨钱,我不去,宁愿饿死,该饿死就饿死,今天有饭吃,今天就好好修行,念一天佛,明天没饭吃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我,要有坚定的信心;第三个我不收出家徒弟,更不会给人传戒、传三坛大戒,这些我不去做,我自己没那个资格。老老实实的把佛念好,把我这个《无量寿经》学好,把《感应篇》做到,我这一生就感觉足矣,再想别的都叫妄想。为什么不想阿弥陀佛,为什么不想极乐世界?所以三者妄想,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妄想,『或生或灭,谓之幻心』。我们自己观察自己的心,是不是这些妄想生了又灭、灭了又生?这种心叫幻心,也叫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本自清净、本不动摇,没有这些妄想。能照见其妄,这就很可贵,现在觉悟了,「我想这些东西不行,放下,想这个错了」,这叫照见。「这是妄念」,能照见就能够把它斩断,随念就斩断了。就怕你没照见,你的心迷了、颠倒了、忘失正念了,妄念就相继。只要一觉悟,妄念就断了,妄念断就是净念相继。『谓之觉心』,觉悟了就要真干,知道一切想都是妄想,一切境界都是幻境,《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凡所有相都是你幻心变现的幻境。所以看得破、放得下,要练真功夫,咬着牙把这句佛号提起来,换掉种种的妄想,这就是真修行。# W5 O+ S% I1 z/ p

. ^* E2 y, S5 p7 ]  『故曰不患念起,只患觉迟』,患就是忧患,不怕念起,妄念生起来不怕,这是习气,人人都会有,就怕你觉太迟了,就不能照见这个妄念,所以你就断不了。此时如果你能够猛然提起《金刚经》的这个教导,「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赶快断除,「为什么我把佛号给忘了?」这一念起来,觉悟了,那个妄念就没有了,我们一天到晚就是在这个觉和迷当中摇摆不定。凡人,像我们现在初学佛的,迷的时候多,觉的时候少,但是你不要害怕,感觉「怎么我自己控制不了我自己的念头?」很纠结,愈纠结妄想愈多,因为纠结本身也是妄想,本来只有一个妄想,现在又添一个妄想,当然这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不要害怕,也不要纠结,就提起佛号,什么时候觉了,什么时候知道要提起佛号,就提起来;如果忘失了,那没办法,等到什么时候再觉了再提起。就这么练,练久了就有功夫,觉的时候多,迷的时候少,到最后觉连成一片了,这就是念佛三昧。佛号要真念、要老念,念得心空了,『此心若同太虚』,太虚是宇宙、虚空,心就像虚空一样,『烦恼何处着脚耶?』这烦恼自然就没有了。所以特别适用,念佛法门最方便,不用断妄想、不用断烦恼,只要老念这句佛号,念久了、功夫纯熟了,烦恼自然就没有了,业障就消了,什么是业障?烦恼是业障。下面说:  `+ D! o' c+ ~# ?1 e2 C+ B; a5 Z
1 ^: T- _2 {( E2 R" h3 d9 s& v
  【以上俱精微神化之论。有志者。所当深思力勉。期造纯熟自然而后已。】" F& A( E1 n5 f# K3 n% j, Q
" R, ^6 F1 p% ^6 x1 Z
  以上所说的这些格言、先贤的教导都是(『俱』就是都是)『精微神化之论』,精是精神,微是微妙,神化是出神入化,这是到登峰造极了,这些言论太精彩了,每一句都可以做为我们的座右铭。最关键的你得真干,要立志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学贵立志,你要肯成圣贤、肯成佛才行;你不肯,那佛来也没办法。你肯往生,佛就能帮得上忙,肯往生必须要断烦恼,你要立志断烦恼,但烦恼没断除可以带业往生,阿弥陀佛可以帮你忙;你要是没有立志断烦恼,那阿弥陀佛也帮不上忙。你不想断烦恼,你到极乐世界干嘛,到极乐世界生烦恼?真想断烦恼、真想成佛,你才能到极乐世界去,这叫发菩提心,立志重要。真正立志,佛菩萨就能帮忙,而你必须真干才行;你不肯真干、你没有立志,那是虚的,不是真实的。『所当深思力勉』,深刻的去思惟,「我这一生遇到圣教不容易,遇到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遇上了,这是我有善根,有诸佛的加持,我可不能够把这机会错过」。所以力勉,要努力,要勇猛精进、依教奉行,特别是这个《感应篇》一定要做到,一定要百分之百去落实,不能有丝毫苟且、放逸、因循、懈怠。『期造纯熟自然而后已』,期是期望、希望,造就是到了纯熟的地步,自然了,没有丝毫勉强、刻意,完全是跟自性融合了,自然流露,怎么做?纯熟就行。断烦恼、念佛这些功夫一开始做是刻意的,没关系,你就努力去做,做个三年五载,慢慢就熟了;做一辈子,纯熟自然了,完全是自性自然流露。就像孔老夫子,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踰矩,自然了。而后已,这时候就圆满了,已就是完成,修行到家了。下面举一个古人的例子:- v& l5 }1 j6 B" E( Q' O7 b# K: Q

- E# _5 j$ E' h8 L, b! Q  【昔宋赵康靖公。置瓶豆二物。起一善念。投一白豆。起一恶念。投一黑豆。初则黑豆甚多。继而渐少。久之善恶二念都忘。瓶豆亦弃而不用。盖消磨至于莹澈矣。】
3 z7 k- s: Q  J! J" o
3 r3 L  y5 X. Q) H( p1 a, u; D  这是讲过去宋朝『赵康靖公』,他叫赵概,宋朝仁宗时候的进士,是一个非常有道德学问的人,当时被封为太子少师(太子的老师),后来过世之后被追封为太子太师。康靖是他的谥号,就是人走了以后朝廷给他尊称、尊号,一般是皇上给他立的,等于是对他一生的道德功业的一种评定。赵康靖公怎么修行?他拿两个瓶子,还有豆子,譬如说绿豆、黑豆、红豆、白豆,他拿了两种豆,大概白豆(像扁豆、眉豆那种白的)、黑豆这两种。如果起了一个善念,就把一个白豆投进瓶子里;如果起了一个恶念,就把一个黑豆投到瓶子里,一天下来就看瓶子里的黑豆多还是白豆多。刚开始,『初』就是开始,『则黑豆甚多』,这是很自然的。你不信自己试试看,你也找个瓶子,找点黑、白豆,现在可以用围棋,白子、黑子,拿个大玻璃瓶你往里头投,看看一天下来是不是黑豆很多?但最重要是你要知道什么是黑的、什么是白的才行,就怕你都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4: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怎么投?所以学《感应篇》你就知道了,《感应篇》里把善恶两种心行讲得非常具体、详细,就依这个《感应篇》做功过格来修行。我刚开始学《感应篇》、学《弟子规》都是这样,也做成功过格每天对照,没做到的打叉。发现一天下来,像《弟子规》一百一十三桩事,得打五、六十个叉,一半以上都没做到。《感应篇》那更不得了,《感应篇》是修心的,基本上有一条没做到会连带很多很多都没做到,因为你这个心是邪的,它自然引发很多很多邪念。4 X: d- ]1 ]) E0 j# q! z) f4 @2 [" O

3 w9 A- r0 d' Y  f7 L  所以赵康靖公刚开始修学就发现黑豆很多,继续努力,『继而渐少』,白豆多了、黑豆少了。『久之』,时间久了、日子长了,发现瓶中全是白豆,纯善无恶,到最后善恶二念都忘了,这个心就空明了。原来是刻意的断恶修善,还有断恶修善的念头,知道这是恶,就把它断掉,这是下功夫断、刻意来断;「这是善,我要修」,也是起心动念。这没办法,一定得下这个功夫,这叫做钝功夫。不能一开始就说这善恶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也不刻意去断恶修善,实际上自己蒙骗自己了,那叫自欺。所以一定要下死功夫,用功过格断恶修善,修到纯熟的时候,善恶二念都忘了,不起念头了。所以赵康靖公到了这样的一个境界,那瓶子和豆都不要了,没用了,修到家了,这瓶和豆是善巧方便。就像你要过河,要坐那竹筏过,过了河就把竹筏给扔到那里,不需要再带着走了。这瓶、豆对初学有用,到修成了就可以把它抛弃,弃而不用了。『盖消磨至于莹澈矣』,这是因为修到他这功夫,练熟了,对恶念、烦恼消磨至尽,莹是很晶莹剔透,澈是很清澈,也就是纯净纯善了。就好像古时候那个铜镜上面很多灰尘、灰尘很厚,现在要把它磨掉、擦掉,擦干净,擦得很铮亮,那要真下死功夫,擦到最后什么灰尘都没有了,铜镜的光明显现,晶莹剔透,你就修成了。下面:! x# c. W2 k0 G$ e2 H! n- b' L1 x

$ X4 U/ Z4 x4 r, e  【又阴骘文曰。】
5 T" C# S8 ^' A2 U! b; X, c) N$ ]7 U1 u  A
  这是《文昌帝君阴骘文》。
* b+ I7 X( z$ @1 v
! ?7 A$ N/ ]. W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盖存心在我。只求克私复性以事天。任天之报施。则气类相从。自然不爽。是知去祸召福之道。端在存心矣。旨哉。】
$ B* ?0 B2 J% s  L# s3 m& j
, j5 c6 _" Z0 y& g, R9 f+ `, c  这里引《文昌帝君阴骘文》的话,『人能如我存心』,这个我就是文昌帝君自己,他十七世为士大夫身,真正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存心纯善。如果人人都像文昌帝君那样的存心,没有丝毫的自私自利,大公无私,天必定赐你福报,这个『锡』就是通赐,赏赐的赐,古时候是通用的。所以天降福给你,也是因为你自己心地善良,人以善感,天以福应,天没有自己偏好、没有好恶,只要你行善积德,你就得到好报;你要是造恶,那你就得恶报。『盖存心在我』,存心是我自己的事情,这个盖是提起这个话,语气助词。存心由我自己掌握,我这个心是善是恶,自己可以把握的,什么是善?为自己的是恶,不为自己的是善,大公无私、利益众生,这是善。『只求克私复性以事天』,克制自己的私心,那是邪思妄念,为什么?本来没有自己,自己跟天地万物本来一体,你为什么要生自私的念头?就好像我们这个身体,现在我这个左手以为它是自己,它要跟这个身体分家、要对立,甚至自己打自己,这就是伤害自己。所以自私是太愚痴了,想自利,实际上是自害,不自私、真正利人,你就是利己,你恢复你的本性,本性纯善,「人之初,性本善」。用这种修德来事天,侍奉上天,意思就跟佛家讲的「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异曲同工。庄严天地,古人有句话说参赞天地,参赞就是帮助天地立德,这叫事天。宗教里面常常也讲事天,天上的天父、上帝,我们要侍奉他、我们要荣耀他,怎么去荣耀、怎么去侍奉老天?克私复性,从心中断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头、一切邪思妄念,让本性光明显发,这就是事天之道。( H! N" X3 F1 g# o

2 D! a( k0 p: z. m; x  『任天之报施』,任由天给我报应,这个报应一定是好的、善的,这个任字是你根本不用去想那个报应。你还想得好报,有这个念头,都没有克私复性,没到家,你还有一念私心在里头,你还想得好报,还有个「我」在,把这个要克服掉、去除掉。这个任字说得好,随它去,任由老天爷来安排,任由老天爷给我报应,不管是善还是恶,我都欢喜接受。即使我现在行善积德,还是有恶报,这是过去生中我造过恶,现在报了就没了,将来善报就现前,善报现前也不生欢喜,很自然,本来就是这样的。善恶报应丝毫不爽,这里讲『则气类相从,自然不爽』,根本不需要为之欢喜或忧虑。这个气类相从出自于《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最后「则各从其类也」,这就是气类相从。这个也是讲因果,善有善的报,恶有恶的报,一个人行善积德,自然跟善人在一起;一个人造恶,自然跟恶人在一起,他们的果报都是一起的,各从其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不爽,爽是差错,没有任何差错,这是自然之道,就是天道,不是人为、刻意的安排,也不是什么上帝、神灵的安排。宗教里说上帝安排,上帝就是自然,宇宙本来如此,没有纤毫的意思在里面。有纤毫的意思,告诉你,都不是上帝的意思,不可以用我们人的凡夫心去量度上帝、量度老天爷,老天爷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自性,因果就是自性本来的道理。所以怎么做?一味的断恶修善就好了,不求名闻利养果报,什么都不求,不求人家恭敬、赞美,做得好应该,做不好有罪过,这就是真心。2 J) {; D3 H& ?% Z2 R$ k& L1 ^: j
) l/ k1 ?) R! \9 v% n/ E
  『是知去祸召福之道,端在存心矣』,《感应篇》我们现在还是讲这头两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我们都想避祸,避免灾难、灾祸,希望得到福报,这个方法端在存心,端是当首字讲,就是开始,首在人存心,就是下手处,从哪落实?从你存心上落实,心地上断恶修善,自然去祸招福。所以《易经》上讲,君子趋吉避凶,吉凶祸福君子很明白,为什么?君子对自己的念头很明白、能觉照,知道一起恶念就会招凶、招祸,一起善念自然招来吉、招来福。『旨哉』,这是要旨、这是纲领。下面举了宋朝卫仲达的故事,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4: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性本善」。所以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你想成大圣大贤、成佛、成菩萨,还是做一个恶人,全是自己掌握。你自己的心怎么取向,『其吉凶祸福亦随之而变』,你的心取向哪里,取向圣贤还是取向恶道?吉凶祸福就随着这个心而变,如果一念回心,断恶修善,祸就转为福、凶就转成吉。所以『难以一定言』,就不能够说死的,圣贤的教诲不是宿命论,宿命论是一成不变,而真实的情况,命运念念都在改。大乘佛法就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你看弥勒菩萨说宇宙怎么出现的?一弹指就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形是指物质世界,识是指精神世界,所以形和识就包含整个宇宙,万事万物怎么出现的?念头出现的。而且念头非常快,一弹指就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也就是三百二十兆,念念都创造出宇宙。所以我们将来的命运念念都在改,这个念的速度快到一弹指三百二十兆,这么快速,所以哪能说一定?真正你把念头改了,前一念是恶,后一念是善,那么恶道就变成善道了;前一念是染,后一念是净,凡夫就成了佛。
3 t, k& K! E6 J
8 k' ^5 ~0 {' f  d) M  所以晦庵先生这里劝廖德明,『今子赴官』,「今」就是现在,「子」是您,对您的尊称叫子,今是今天、现在。您要去上任了,考上进士,要去当宣教郎,你不要灰心,说「这个官太小了,以后可能升不了」,不能这么想。『但当充广德性』,只要你能够扩充推广你的道德品行,『力行好事』,多修善、多积福,你就能改造命运,你原来命中可能只有宣教郎,但是你改了之后,你可以做更大的官。所以『前梦不足芥蔕』,「芥蔕」就是介意,以前你做那个梦不足以介意,就是心里面老是觉得有点不爽、不快,纠结,不需要。『德明如其言』,廖德明听了晦庵先生这么说,于是就依教奉行,「如其言」,依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就是「充广德性,力行好事」,改造命运。当然改造命运的目的不是说只是为了升官改造命运,我有这样的福报,我是为了更好的利益众生,这就对了;如果只是为功名富贵,那个心量就太小了。能不能得到?你能得到,但是得到的太有限了。如果你不为自己,你只是为了万民,当官有这么一个机会,「我可以利益大众」,你要这样想,那真的叫充广德性。所以后来廖德明的官果然做到了『正郎』。「正郎」是指国家一个部里面的一个副职,部长叫尚书,副部长叫侍郎,侍郎底下就是正郎,也就是一个部里头的一个司、一个局的局长,现在我们讲司局级干部。比他过去梦里面做的副县长级(副县长大概也就是副处长,现在他做到了局长),这个官就做大很多,可见得祸福自己求之。再看下面一段:" R. K# c; _/ O1 w) M
2 k- `5 C* w9 E, b6 \* k
  【毕昶家富。惟以智术欺人。苛刻立业。生二子。有卖产于彼者。阳拒之曰。我不欲也。既又使人阴钩之。及至。又曰。实不欲也。其人无奈。则得减价以就。及成契。又曰。我银不便。期某日来取。及取时。或以色银。或以米谷凑与之。原数并不得全。平生事事如此。后长子以人命系狱。破产死。次子以淫赌流落。丐食他方。毕昶竟至嗣绝。】
" x5 A  T0 e2 X
+ ~$ S6 S7 O: C" E1 E  这是讲了一个反面的案例。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叫『毕昶』,这个人家里很富裕,可是为富不仁,他常『以智术欺人』,成天到晚就想着怎么谋人的财产、怎么欺骗人,这个「智术」不是好的这种智术,是那种阴险狡猾的诡计、权术,用这些来欺诈人。『苛刻立业』,他虽然家里很富裕,他的经营手法非常苛刻,甚至是阴险。要知道,他这个福报是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得来的,不是靠今生用什么手段赚来的,不学因果不知道这个事情,学了因果之后心才能坦然,不用那些阴险手段,他命中该富还是一样富,何必用阴险的手段把自己命中的福报给折了?这个毕昶就是这样,所以你看他生二子,他有两个儿子,本来家产可以传后,但是他以这个智术欺人,对人很狡诈,最后绝嗣。有一次,有一个卖家产的人,大概是因为家里有急难,急需钱财,被迫要卖家财,要卖给他。结果毕昶『阳拒之』,「阳」就是表面,表面上拒绝,就跟他说,『我不欲也』,我不想要你的家产,我不想买。结果『既又使人阴钩之』,背地里又派人去暗暗的勾引他、劝他,「其实毕昶是想买的,你还是要卖给他,你把价格降低一点就行」。『及至』,结果那个人因为急着要卖家产,他又来到毕昶家要卖,毕昶『又曰,实不欲也』,我实在不想要。你看来回搞这个诈术。『其人无奈』,人家急,无可奈何,『则得减价以就』,只好把价格降得很低很低卖给他。
7 f) H8 @! z$ Y9 i, L( Y# p  i& ?: c- A9 D
  『及成契』,「契」是合同、契约,买卖合同订了,这不能反悔了,毕昶『又曰』,又说,『我银不便,期某日来取』,我现在正好这银两周转不开、不方便,还暂时付不了你款,希望你过几天某日你再来取。你看拖延付款。『及取时』,到了那一天,卖家产的那个人又来了,然后『或以色银,或以米谷凑与之』,他还不是给人全额,他这个银两用那些「色银」,就是成色不足的银两。换句话说,这个银两本身就已经凑不上数了,而且他还甚至以那些米、谷这些拉拉杂杂的东西凑足那个价值,一起来还给他,『原数并不得全』,所以卖的这个价值根本就没有如数的去付款。这是举出这么一个例子来讲他的为人,可真的是阴险狡诈。平生『事事如此』,这个人他一生就干这种事,跟人做买卖就是怎么去谋人家的、诈人家的。『后』,后来,『长子以人命系狱』,所以人算不如天算,他机关算尽,太聪明了,结果报应在他儿子上,他的那个长子因为害了人命,所以进了牢狱。『破产死』,大概他为了赎这个大儿子,把自己的这些家产被迫都要卖掉,搞得自己破产,但是这个长子还是死了。『次子以淫赌流落』,这也是个败家子,吃喝嫖赌,结果把家产都败完了,流落他方,变成乞丐,都不知去向。所以毕昶到晚年『竟至嗣绝』,断子绝孙了,这个「嗣」就是后嗣,香火都断了。这个例子就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存心不善,天责、天罚。《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庆余殃是子孙享的。他谋人财产,临时赚了这个钱财,其实不是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4: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自己的福都折尽了,子孙的福也折尽了,所以子孙变成余殃,受灾殃。6 l& V1 D: m, p
* Q# i2 W1 t, q6 \' [
  《感应篇》上就有几条讲他的那种恶行,譬如说「减人自益」,把人家的钱财减掉,自己从中渔利,损人利己。又有「包贮险心」,心里包藏着那种险恶,阴险刻薄害人的心。还有「口是心非」,这是嘴里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嘴里说「我不想买」,其实他自己心地里就想谋取。「贪冒于财」,贪财,这是根本的原因。还有「取非义之财」,取的不义之财,所以到最后就是自己遭了殃。还有「以伪杂真」,用色银、用米谷来凑足那些银两。「采取奸利」、「贪婪无厌」,这都是《感应篇》上讲的。又说到「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这是横取人财,用种种的手段把人家的财物谋取来,谋取来的时候实际上自己的家人、福报给折掉了。渐至死丧,真的,你看他的两个儿子,死的死、流落的流落,即使是「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这肯定的,所以何必起这些歹念?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作善必定得福,作恶必定得祸。我们再看下面,下面这一大段的文字就是从《了凡四训》里面第一篇「立命之学」选取的。《了凡四训》是一篇非常好的因果教材,过去我们师父上人讲过二十个小时,我也讲过十个小时,我是非常简略的跟大家学了一遍。四篇当中最精彩的就是第一篇「立命之学」,这是告诉我们「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我们这里也重新来学一遍,也非常的好。
- H9 k0 c! s) d+ M; G2 e" z" Z! B7 N5 m$ Y
  【明袁了凡自作立命篇云。余童年丧父。母命弃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1 b2 ?- `: D) b$ N8 E
; m! |8 p0 f0 s3 ^
  这是讲明朝『袁了凡』先生,他是江苏苏州吴江人,他过去在世的时候作了家训,第一篇就是『立命篇』,立命之学,给他儿子的,教他儿子怎么改造命运。他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把他这个改造命运的心得写出来,非常精彩,流传千古好文章。这是记录他的一生,等于是他自己的一个自传一样,现身说法。/ w% q( M4 q" T  v, G

  F! ^" A" t, N, X6 H7 S6 s  他说『余』,就是我,『童年丧父』,童年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跟母亲在一起相依为命。母亲命我『弃业学医』,这里汇编者稍微在文字上作了一点点删节,原文这里是「命弃举业学医」,把这个举字给删掉了,意思没有改,弃业就是放弃学业,不要想着去考功名了,学医术。『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因为做官不容易,而且还未必一定有做官的命,倒不如学医,学医自己可以懂得养生,也可以帮助别人治病救人。『且习一艺以成名』,你能够专精在一门上,这个「一艺」就是讲医术(因为儒家讲六艺,就是你的一门技术),你能够专精在一门上,你在这一门上也能成名,贵在专精。所以他母亲希望他放弃考功名当官的念头来学医。你能够认真的学,学一门你能成为一个专家、成为一个名家,也能立身扬名,这是古人都希望能够光耀门楣。『尔父夙心也』,这是你父亲的夙愿,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希望将来你能够成人成名,「夙心」就是很久以来的愿望。下面说:# M, T4 b; O/ X  n- G8 S; `- g

# V* v. c% ~5 H1 K+ Z# D1 a" Q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矣。何不读书。】
& ?) k) F4 G( e/ T& U- l8 k6 [) W
2 e/ v0 R/ n9 f- y( N& h: X  B% }1 q  后来了凡先生在『慈云寺』,慈云寺在苏州,就是在他的家乡有这么一所寺院。在那里遇到一位老者、一位老人家,气宇非凡。你看『修髯伟貌』,「修」是修长,「髯」就是两颊的长须,古人的须都很长,看起来也很有风度,「伟貌」,伟是很高大、庄严,相貌堂堂。一看不是一般人,『飘飘若仙』,像神仙一样的一位道人,肯定是一个高人。所以了凡先生见到这位老人就肃然起敬,『敬礼之』,跟他作礼,很恭敬。于是这老人就开始对他开示了,『语余曰』,这个「语」念去声,第四声,就是当动词讲,对他说。就是对我说,「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仕路」就是官场,你属于官场中人,意思说你命中是有官的,有官运的,可以当个官的。『明年即进学矣,何不读书?』你明年就能够去当童生,就是你能够去考秀才了,你为什么不去读书?古人所谓「学而优则仕」,读书都是读四书五经,儒家的经典。书读得好,考试能考上,就能够当官,这是为什么很多人要去读书,就是为了能够当官。当了官他的奉禄由国家来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当公务员,待遇就很不错,而且受人尊重,还能够做好事。因为当官有权力,做好事容易,所以读书人都想能够当官。下面:
9 f, H5 N3 v0 @* a1 r; `" @
% `; y# V9 Q) {/ k, [  【余告以故。】0 ]( H' i. O7 q0 W8 J+ h
, J! L3 l5 ?7 j2 W( @  ?4 V
  了凡先生就把原委告诉这位老人家说,「我自己父亲早逝,母亲不希望我去考功名,希望我学医,所以我就没去读世间的考功名的书」。下面老者就继续对他说:3 }5 R4 q+ T3 C" i; {4 U7 Z- {
& b! f# c/ h5 `, R
  【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正传。数该传汝。】6 d" J3 i% ~% v% O% K* B

2 y8 B" t( Y, j. \3 c  这位老人家就跟他做自我介绍说,「我姓孔,是云南人」。孔先生说,「我得了『邵子皇极正传』」,「邵子」是北宋时期的易学大家,是一位很有学问、很有道德的贤者,他着了《皇极经世》这本着作,就是这里讲的「皇极正传」,可以说是能够预卜吉凶祸福。人有吉凶祸福,国家也有国家的命运,都能够算得出来。这是邵康节,很有名的一位大家。他说,「按这个数来讲应该传给你」。这孔先生很会算,就算到今天会遇到一个袁了凡,就应该把邵康节的《皇极经世》这本书传给他。结果了凡先生听了就很高兴,因为是很年轻,也不敢马上答应,所以:
/ v# y% O; }" I) V, |6 N7 n4 U  \) E+ J  i3 w8 L1 ^2 e) W
  【余即引之归。】
9 R1 Z" A8 u' X1 f1 U, ^. ^, x6 a1 H, a9 b1 F+ C
  把他请到家里。
2 a1 e, u& b3 _* w. }) o. t- B
% f" Q  Y) p, P1 p8 s  【告母。】
! ~$ T7 ?0 s( {8 I3 x  ?! `! C- E, m4 e% k8 {+ p
  把这个事情跟母亲报告,这很孝顺的一个孩子。
4 Q7 J. S0 v: T: K" u% f: n$ C% i0 U' G
  【试其数。纤悉皆验。】7 U0 x( x+ K4 n4 r4 [

; j# J+ Y% I7 H+ b$ J  母亲就让这位孔先生先试一试,给他们算算,算算家里的情况,因为她不认识,也不知道这个人说自己得了邵子皇极正传到底是真是假?试一试,结果很准。『纤悉皆验』,「纤」就是很微细的,「悉」就是都,很微细的那些细节都能算得很应验,这不能不相信,确实是个高人。6 N4 i4 U7 @: |. }  H, y
9 k" c4 ]2 E* S# L* M1 l$ K
  【余遂起读书之念。】" h$ [( `4 H1 ~) o' }
& [9 V" d6 r; @0 T9 ^" }
  所以了凡先生说,我于是就相信了孔先生的话,就起了读书的念头。这是他是仕路中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4: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都能做到「澹然无求」。所以了凡先生,我们师父上人讲,说他是标准凡夫,他是个凡夫,他不会改造命运,但是他能澹然无求,这就已经了不起了。现在的人是一天到晚在那妄求,打妄想、在竞争,用种种手段去谋夺,实在讲他是没有得到任何东西,命里该有他就有,命里没有的强求不得。了凡先生,下面我们看这篇文章说:
; b3 q# H* g" l2 H' n* r+ f
" ?9 K& k+ W/ }+ S- m5 g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后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 p- o: ?& g2 y! \0 b/ V' d# f
  了凡先生一无所求,他就没有什么进取心,也没想着「我要怎么修身立德、改造命运」,他没这个念头,因为他就是信命,孔先生给他算的绝对不会差。所以当了贡生以后,要到京城里面去读国立大学,就是国子监,在那里面读书,『燕都』就是燕京,就是北京,明朝时候的首都。『留京一年』,在京城里面待了一年,就是在国子监里面本来是读书的,结果他也不读书,『终日静坐不阅文』,他一天到晚在那静坐,什么都不想,也不读书,文字都不看。这是非常少有,他知道这已经到头了,他命里最高只能当个贡生,他当不上举人,他看书也没用,看书干嘛?所以「终日静坐」,也很难得,这样的心就很清净、很安定。要知道,到无私无虑的时候往往佛菩萨、圣贤就能够加持得上,这时候会出现转机,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希望能改造命运,成就自己的德行事业,需要心静得下来,了凡先生就达到这样的一个状况。就像《大学》里面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他知止,什么都不想了,也不再想功名利禄的事情,一无所求心就定了。定久了就很安静,心里没有妄念,这样就安了。「安而后能虑」,虑就会忽然遇到一个机缘让他开智慧,「虑而后能得」,他就能够有所建树,有大成就,在德行上、学问上会有大成就、会有大突破。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他把放出去的那个乱心收回来,心静了。
" }' m0 U8 y; E, Z( _/ K9 A1 g3 t- G
- I0 t3 Q; Q) |: y( w  结果就遇到这么个因缘,『后归游南雍』,从北京(就是燕都)回来老家(他老家是在江苏),就是南下。结果经过了「南雍」,就是南京,雍也是国子监。当时明朝南北两地都设立了国子监,就是大学,有两家国立大学。他从北方燕京下到南京,准备要入国子监读书。『未入监』,还没有进去读书之前,他就趁着这个空档时间,去参访一下高僧,所以拜访『云谷禅师于栖霞山中』,「云谷禅师」是明朝时候的高僧,当时非常有名气,这是一位开悟的大德。在记载里面,憨山大师对云谷禅师有一个传记,写了一个传,憨山大师我们知道也是一个大德,开悟的大德,憨山大师是蕅益大师的老师。云谷禅师幼年就出家,就有这个出世志,要了生死,出家之后修行非常用功。有一次在他的老师法舟济禅师座下学法,禅师就教他参话头,参禅,结果他参得非常用功,真的叫废寝忘餐,心非常专注。有一天吃饭的时候他还在参,功夫成片不间断,结果把饭都吃完了自己还不晓得,太专注参那个话头了。结果吃着吃着,一失手把那个钵掉到地上,「旷当」一下子就让他忽然大悟,结果他的老师法舟济禅师就给他印可,开悟了。然后他就读《宗镜录》,这是净土宗六祖永明大师的作品,《宗镜录》古德称为小藏经。他对于里头讲的一切道理全都悟通了,而且自此以后他读所有的经典全部能贯通,这是大悟了。大悟之后修行就更加精进,每天日夜念观世音菩萨十万声,礼拜经行终身都没有懈怠。
$ a# `6 z2 j( R: R5 \. g# n7 v6 K7 @% _  y- P3 v- P' g, D0 l
  后来就到了南京栖霞山上,搭了个茅蓬在那里静修,这是荒山野岭上面静修。这位大师一生不倒单,四十年肋骨不沾席,就不躺下来,都是坐着,持戒很精严。有修学的人上山来拜访他,他不跟人讲话,一般是扔你个蒲团就跟你对坐。然后走的时候才叮嘱他不要空过时日,让他反观自己本来面目,就是让他自己去用功。了凡先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上栖霞山慕名去拜访云谷禅师。云谷禅师照例也不跟他说话,给他个蒲团就跟他对坐,所以『对坐一室』,在一个禅室里头非常安静,『凡三昼夜』,「凡」就是共,共三天三夜没合眼。云谷禅师功力很深,他是不倒单,就不用睡觉的,用功用得很得力。这个不倒单不能硬学,功夫到了,自然就能够不用睡觉;如果我们烦恼习气没断,就学着人家不倒单,实际上坐在那睡觉。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他也学不倒单,结果盘腿坐在那,那个头一直耷到膝盖上了,坐着睡觉还不如躺着睡,还舒服一点,干嘛自己糟践自己?所以这是不能硬学,学个形式反而把自己身体给糟蹋了。人家云谷禅师那不是睡觉,就是我们之前讲的叫「常惺惺」,永远都保持觉悟、觉醒,正念不会失去,在禅定当中把精神就养好,身体体力就恢复了,叫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这是用功得力才可以这样做。了凡先生竟然也能跟云谷禅师一样,不倒单三天三夜,而且他也不睡觉,功夫也是了不起,所以云谷禅师就问他:
4 k& A9 U; K* W4 x$ D2 E  b: k; A3 J1 F( M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4 ~0 t* T5 P( n8 ?- u7 b

8 r. a6 f& ~& D  云谷禅师也觉得好奇,来参学的人也很少有这样的功夫,三天三夜竟然坐着不打瞌睡,就问他,『凡人』,一般凡夫之所以不能『作圣者』(这「圣者」就是佛、菩萨、阿罗汉,这都属于圣者),就是因为他妄念太多了,妄念缠缚,挣脱不出来。我们自己想想,自己不就是这样吗?一天到晚你不打妄念都不行,整个就是被妄念缠住了。往往静坐的时候、念佛的时候你就能发觉,平常不发觉是因为你粗心大意,等到你念佛,心一静下来,你发现那个妄念纷飞,心定不下来。为什么人要睡觉?就是因为妄念太多了,耗神,中医上讲「多思伤神,多欲伤精,多言伤气」,我们的精气神就是这样被耗废掉了,妄念这害处很大。所以云谷禅师就跟他讲,你跟我坐三日,打坐三天三夜不见你起一个妄念,这也是很了不得。了凡先生神很够,他不用打瞌睡,为什么?这个确实云谷禅师也想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4: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了凡先生说了:5 n# A; r; Z; C

+ j! K  G2 Y, ~/ w- _8 V, h7 @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 h6 h& l+ @7 Q- |+ x) D3 r+ G' n5 O& W3 ~
  了凡先生说的是老实话,他也没有做什么故作玄虚,老老实实的跟云谷禅师汇报,说「我『为孔先生算定』」,过去遇到的孔先生给我把这终身的命运都算定了。『荣辱死生,皆有定数』,「荣」就是升迁、顺利了,「辱」就是倒霉、不顺了,什么时候该死,这都有定数,你看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就得死,一生没一样事不是定下来的。所以『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真的再想什么都是白想,不用去想了,想也没用,想是白想,耗费精神而已,什么时候该来它就会来,你妄想没办法阻止它来。了凡先生他就不想了,不想当然他也就养精神了,所以他能够三天三夜不合眼、不打瞌睡,这也是有功夫。! K/ ~) y' B3 y+ T6 b: d
7 |0 {- g9 d2 ~0 j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
/ U; r& T7 p, Z1 y, J/ l
1 z% E/ f2 d5 Q- _( o+ w  云谷禅师听到了凡先生说为什么他能够三天三夜不起妄念,云谷禅师就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个豪杰,你有什么大能耐,功夫很高,原来你还是个凡夫」。结果了凡先生听到云谷禅师这么说,心里就不解了,就问,『问其故』,「你为什么这么说?」云谷就说,『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凡人不能到无心的境界,这无心就是没有妄想心,所谓妄想、分别、执着不起来了,这叫无心。初级的功夫是得定,妄想、分别、执着它没有根断,但是它起不来了,这可以叫三昧。三昧时间久了,自然就断了,断了之后,这些阴阳五行,你算的那命运就没办法束缚他,为什么?他无我,你有我才会有命运,无我谁有命运?所以你没有办法超出「我」这个执着,就会被阴阳所束缚,你就会有命数。『安得无数』,「安」就是反问词「怎」,怎得无数,怎么能够没有命数?这是一语道破命运的根源,原来凡人有命运就是因为有我;如果无我,根本谈不上什么命运。像佛菩萨,他的命运是什么命运?完全是跟众生的缘分,哪里有缘他就到哪里度众生,缘分终结、终止了他就离开了,他自己没有命运,完全是跟众生的缘来决定他的去来,所谓「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凡人没到这个地步,当然就有命数,有命数就能算得出来。所以下面说:$ ]2 @2 s9 A: S7 b7 y8 ~3 z
$ F) b& @) F1 t; j
  【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不是凡夫。】
  a6 h9 p2 ~3 ?
* d1 r4 A2 T9 U/ E6 y! k: z  云谷禅师这里讲的都是真理,说『但惟凡人有数』,只有凡人才有命数,佛菩萨无我,谈不上什么命数。凡人里面有善人、有恶人,『极善之人』、『极恶之人』那个数也是不定的。极善的人善到极点了,纯善无恶,这个命数就没有办法拘束他,为什么?命运给他全改了。虽然还是有命运,但是原来算得不准了,因为他念念都在改,念念都在修善,又没有恶,愈改愈好,所以那个命运也就不能有定数。那么「极恶之人」,造了大恶的人,而且念念还在造恶,那数也『拘他不定』,他的命运愈来愈糟,最后死无葬身之地,本来他命运可能可以活得很长久,结果后来死得很早。就像希特勒,这人大福报,如果他的福报省着点用,他肯定很长寿,日子肯定过得很好,但是他发动战争、杀人如麻,结果你看最后自己自杀,死于非命,那个命数也就不准了,造的恶太多,把前生的那些福报全都糟蹋完了。所以这两种人,极恶、极善这两种人就没办法算了。他说,你『二十年来』被孔先生算定了,没有曾经『转动一毫』,这命运一点都没改,『岂不是凡夫?』你完全被命运束缚,你自己不能够转动命运,你完全被命运所转,你这不是凡夫吗?圣贤不会的,圣贤是掌握命运、控制命运、改造命运。这个话了凡先生从来没听过,就起了疑惑,所以就问:$ G. k( m& D0 g0 e

9 \9 b$ E8 ]  X* C0 y( j; Z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9 x: w8 u6 w! E0 X) Q
& R) x( \: @1 t4 u* j0 u
  了凡先生问,那么这样说命数可以改变吗?这个「逃」是逃避,换句话说,我本来五十三岁得死,难道我可以逃过这一劫,我可以延寿吗?我命中本来无子,我现在可以有子吗?我命中没有举人、进士,我能考上吗?这就是『数可逃乎』。我们看云谷禅师怎么回答,下面这一段非常精彩:
4 b# V) r: t$ {; R- C* I  n4 _; M: D7 `; v( j; ]. r7 {
  【曰。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诳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g9 {, X: |6 z1 E7 \! i8 _9 o

6 c' \6 p* A1 N: x: f+ ^  云谷禅师给他讲『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这两句可以说这一篇文章的眼目,最重要的两句。立命之学就教你这两句,你的命运是你自己来创作的,你的福报自己去求,你自己是自己的主宰,没有上帝主宰你,没有阎罗王主宰你,全是你自己主宰自己。你的命运、你的福报,你的心来主宰的,你的念头主宰的,念头决定了行为,行为就有善恶,善恶就招来祸福,那就有命运,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所以不就是「命自我作,福自己求」吗?然后云谷禅师又引用儒家『诗书所称,的为明训』,「诗」就是《诗经》,「书」是《书经》,六经之中的两部,古时候的读书人都读。六经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乐经》就是讲音乐的,失传了,只剩五经,只有《诗》、《书》、《礼》、《易》、《春秋》。四书加上这五经,过去读书人必读的,你要不读你怎么考试?古时候考功名就是考四书五经。所以云谷禅师这里也跟了凡先生讲儒家的这两部经,可见得云谷禅师儒释道都通。古时候的出家人很有学问,儒释道没有不通的,所以世间人当然就会非常的敬佩、敬仰,人家真有学问,真有学问不出来考功名、不出来做官,隐居山林来修行、来求开悟、求了生死,能够将来度众生,这个德行真是太崇高了,所以读书人没有不尊重出家人的,佛法过去就能兴旺。我们现在真正像这样的出家人就太少了,儒家的书也没读过,佛经也没念几本,所以人家问起来就一问三不知,甚至什么是佛教都没讲清楚,那人家怎么能服,怎么能看得起佛教?所以出家,学很重要,不仅要学,还要修,这才能够兴教。
; m3 {2 Z( K+ i3 e- ]
. }8 j5 E4 I- Y! q- L  我自己现在走的出家的道路,很惭愧读的书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4: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虽然也讲了几部儒家的经典,像《大学》、《论语》、《孝经》这些,但是根柢太浅了。佛家的经典学得也很少,现在一门深入《无量寿经》,先求开悟,开悟之后读其它经典就像云谷禅师一样,一读就通,只能走这条道路。另外一个,实修上首先就是持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师父上人也特别的强调戒律,而且要真正把佛法兴旺起来,必须自己带头持戒。我自己出家以后在经教上用功用得多,戒律上就疏忽,没有认真的去学戒。所以这几天台湾果清律师来拜访我们师父上人,这是跟师父上人已经认识四十多年了。过去李师公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办学,果清律师当时还没出家就跟李老学习。当时李老办学的时候也请我们师父上人来讲《金刚经》,所以果清律师还听过我们师父上人的课,是我们师父上人的一个学生,年龄差距二十一岁。果清律师今年六十六,戒行非常的好,师父上人对他非常赞叹,说他是国宝,真的在当今时代再找出一位能够像他这样精严持戒的恐怕都很难。他的行持跟蕅益大师、弘一大师没有两样,完全按照佛制来持这个比丘戒,很认真,三十多年如一日,他出家三十多年,现在也是饮誉海内外。戒律也是至少三年才能学成,学成之后样样都能如法如律,那你讲经才可能被人能够接受、能够信服。这是什么?为度众生之必须。如果为度自己,一部经、一句佛号足矣,这往生西方够了,但是师父讲,你要兴旺佛法,不够。出家人要做出家人的好样子,那什么是好样子?戒律是好样子。在家人做在家人的好样子,五戒十善都能做到,《弟子规》、《感应篇》都能落实,这就是好样子。- y$ t- E# n7 @0 |$ \( o2 \
# V3 l* O; l1 I# M  L# m, ^# p
  所以谈起古时候的出家人,真的叫人天师表,像云谷禅师,那是戒行高远,过中不食、夜不倒单,这种行持谁不敬佩?而且他还通儒,跟了凡先生就讲儒。《诗》、《书》你都很熟的,我就跟你讲《诗》、讲《书》,《诗》、《书》里所称的「的为明训」。像《书经》里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行善就有善报,行不善就有恶报,所以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这的为明训,的的确确是明明白白的教诲,儒家讲的跟佛家讲的没两样。云谷禅师是一位通家,所以讲儒也是等于讲佛,圆人说法,无法不圆。讲完儒之后就讲佛,『我教典中说』,「我教」就是指佛教,云谷禅师讲自己的本行,佛法的经典里面说,『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你求什么得什么。「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是佛讲的,不会说错,不会假的。『夫诳语乃释迦大戒』,释迦牟尼佛把这个妄语做为四大根本重戒之一,所谓杀盗淫妄,这个「诳语」就是妄语,欺骗人这是大戒。所以『诸佛菩萨』岂能『诳语欺人』?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是不会有错的。或者换句话说,你可以说自己的命运可以改的,福也可以自己求的。了凡先生听了之后又有疑问:6 b! R- t5 C: X4 ?5 S7 U% _

* ^2 Z  }/ F; a" _, b$ U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6 G8 U/ k! C+ C7 y5 L9 x. V

2 N! e+ Q% H1 b" [5 V0 u0 O  了凡读孟子的书(《孟子》,四书之一),就读到孟子曾经说过,『求则得之』,你所求的你能得到,为什么?因为『求在我者也』,对自己来求的,不是向外求,这孟子讲的,对自己求就能得。他下面说,『道德仁义,可以力求』,这是求自己,求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仁义的人,这不用求人。所以这就可以「求则得之」,你要真想做个有道德的人,你就能做到,不管你是富贵还是贫贱,你都能做到道德仁义,因为求自己,不求人,所以这可以力求,努力能求到。你看富贵的,孔老夫子学生里头像子贡,这是富人,家财万贯,他能够求得道德仁义;贫贱的像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他乐在其中,安贫乐道,他也得到道德仁义。所以贫富贵贱的人都能够得道德仁义,因为他是求自己,这个容易理解。所以了凡先生在这里就向云谷请问,孟子讲的求则得之,是对自己求,「求在我」;『功名富贵,如何求得?』功名富贵是向外求,得靠人,不是说我自己想得功名富贵就能得功名富贵的。下面云谷禅师的回答非常的深刻:
, @8 N+ s$ T) r1 l& a/ |0 }9 F; Y  G' w6 D" D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返躬内省。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6 ?5 f, p3 p) i! S* D

: i  \2 n5 Q* Z% a2 D  云谷禅师这里开示了凡先生说,你刚才举的孟子的话没讲错,孟子没错,可是你自己『错解了』。就是你以为道德仁义你可以自己求得,功名富贵就求不得,你这有内有外,道德仁义跟功名富贵给对立起来,你错解了。功名富贵是福,福是由你的德感召的,有德就会有福,你为什么要对立起来?所以『汝不见六祖说』,你应该读过《六祖坛经》。过去读书人真的没有不读《金刚经》、《六祖坛经》的,儒家的人都读佛经,佛门高僧大德没有不读儒书的,儒释道就是一家,所以一讲《六祖坛经》大家都知道,读过。《六祖坛经》里讲过『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是指你的心,就一方寸大小,像你拳头那么大,握起拳头,那个心脏就是这么大,一切的福田都不离开你那个心,就是不离开你的念头,是你念头感召的。所以『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从你自己内心去求,「觅」是寻觅,你的福从你内心去求,「感无不通」,有感就有应。但是你要用真诚心去感,至诚感通;你不用诚心去感,就是你不是真正断恶修善、老实真干,你就不通,那你就没得,你所得到的功名富贵也是你命中该得的,你没有改造命运。这个「通」通到哪?通到自性,那就彻底通。所谓自性之中本具万法、能生万法,这也是六祖说的,六祖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开悟的时候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他听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开悟了,说出这五句话做为他的心得报告,五祖就给他印证,「你开悟了,你成佛了」。
- A2 z- }  I4 Q$ q; d" D$ q5 K% j1 b' {3 I6 _
  悟到了心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性虽然本来清净,没有办法用六根可以缘到,不生不灭、没有动摇、没有来去,但是它能生万法,整个宇宙都是心性所现,那么你的命运当然也在其中。所以你能求,求什么?求明心见性,那就完全通了。可是现在虽然没求明心见性,你要顺着自性来求,这是善,善也有善报,也能够改造命运。所以『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不是光得道德仁义,也能『得功名富贵』。「求在我」,往内求,往心性中求。道德仁义是心性中本有的,功名富贵也是心性中本有的,它能生万法,这叫『内外双得』,得了道德仁义也得到功名富贵,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你求它,你能够长养你的德行,所以得到功名富贵,同时德行修养也向上提升,这不双赢、双得吗?若不能够『返躬内省』,你不是往内求,反省自己过错、断恶修善,而只是『向外』去『驰求』、去攀缘,那『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你用种种手段,这个「道」就是方法,你用种种方法去求,其实求也没真正求到,得到的还是你的命中该得的。你没有真正向内求,你是「向外驰求」,变成『内外双失』,内失去了道德仁义,外其实也失了功名富贵。特别是如果你用不如法的手段来求,把道德损了,还把富贵给折了、福报给折了,「内外双失」,没有一点益处。所以如理如法的求,你才能真正求到,命中本来没有的也能求到;不如理不如法,内外双失。2 p$ Y5 U& u1 g8 X7 Z. f6 v: j

& w1 S. m2 G% F0 S8 b6 k5 ], C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这里。这个开示非常的精彩,我们下一次再跟大家一起学习。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d5 C# i" T$ Z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二集)  2013/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12
# v' h5 B) N( A1 e' g
  j+ Q; J( F2 ^5 }' r4 \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大家打开经本第三十七页,倒数第二行,从中间看起。
* K- t2 w# \/ ~0 R1 l) t! K6 f  S5 u& G, A2 n+ x; L/ j
  【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 ?3 [" r+ o" u) v% }
, r( S( }; [9 T$ H6 P
  这是我们昨天讲到了凡先生跟云谷禅师在栖霞山,对坐三天三夜不打一个妄想,令云谷禅师觉得很赞叹,因为很少人能有这样的功夫,居然坐禅坐三天三夜不起妄想,所以云谷禅师就问他用什么功夫。了凡先生跟他说老实话,说「我也没什么功夫,只是我的命运被孔先生算定了,荣辱死生皆有定数,所以也没什么妄想可打了」。深信命运他也能够不打妄想,这也很难得,所谓顺时听天、听天由命,人就很老实,没有妄念。没有妄念,佛菩萨就很容易帮得上忙,一定是你自己心清净了,佛菩萨就容易加持。所以云谷禅师就点化他说,「我原来以为你是个英雄好汉,是一个有功夫的圣贤,你却还是个凡夫,为什么?你看你的命运给算定了,居然也不能改造一下,那不就是凡夫吗?」然后跟他讲,「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这个深刻的道理让了凡先生明白了,这可以说是改造命运的一个起点了,起点就是觉悟,觉悟了才能够改造命运。所以善知识的恩德就是让他能够觉悟,而至于改造命运是他自己的事情,这就是命自我作,福自己求,别人帮不上忙。这里云谷大师又继续启发了凡,就问他,「孔公(就是孔先生)算你的命运,这一生是什么样的?你给我细细说来」。/ i% A. V/ E/ c& O2 w; P) L7 |  i6 @
! e+ s. x8 P5 ^. C
  【余以实告。】6 f* g! w5 B, D# i) l5 k/ u1 o

6 V& `* b* W/ j" ~; t6 u  v  了凡先生说,我就如实的向云谷大师汇报。把他这一生什么样的命运都讲出来了,也就是他一生没有功名,只得个秀才,最高能够做到贡生,当不上举人;一生没有儿女;也会短命。一五一十如实相告。
) v- @; g% \7 \
  d: G& c% ?. T  C' O+ n3 P" J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
8 O( f" [) a9 a" O. F4 M
% n/ R$ j# y3 n6 D  云谷禅师的教学是启发式,没有直接把道理告诉你,让你自己去悟。他问,你自己好好想想,『自揣』(这个「揣」就是揣摩一下,也就是思考一下),你自己思考思考,你应不应该得到『科第』?「科」是讲中举人,「及第」就是中进士,这是古时候的学位,就像现在的硕士、博士,进士是最高学位。你自己想想,你能不能拿到这些学位,你应不应该有儿女?3 j6 \  |7 O+ O* K
  ?" x0 T+ k- j4 ^1 M0 P
  【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
% D9 G3 U3 @3 M1 V  O) s* ?' e* L) I7 [4 X% i) V3 {2 c* @
  了凡先生于是就回光返照,自己反省,追忆自己这半生的行为,反省检点,『良久』是想了很长时间,然后回答云谷禅师说,『不应也』,我不应该得科第,我不应该有儿女。为什么?底下他自己就说出来了,真的他反省得很深刻。而我们听了了凡先生这种反省,最重要的我们自己也要回光返照,想想自己应不应该有福报?假如命运不怎么样,自己想想为什么会这样?不能怨天尤人,因为全是自作自受。他讲:9 Y! h* Y! U! _! J6 Y$ S5 a

9 e; Y& D$ ~& W; y. \  【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p: q, x# Y( S2 B! b0 ?* Y

+ D9 R; z$ J5 q9 s0 T  到这里是一段。他这反省确实太好了,我们听他讲,自己也对照自己。他说,『科第中人』,就是有功名富贵的人、世间有福报的人,有福禄。『类有福相』,这类人都有福相,确实有福报的人都是有福相的。这里不是让你去看相,看相都是表层,因为命运按理来讲是时时刻刻都在改,而根据什么来改?就根据你的心改。你现在是什么心,就会有什么相,就会有什么样的福。你按照这个因果来看,你不需要去学看相,看看人的气质,看看人家的言行、语态,你就知道他有没有福。但是最关键的不是看别人,是看自己,看别人看得再精明,对你没什么利益,要看自己。了凡先生难得,他看自己,他说,『余福薄』,我没有福相,我的福很薄。何以见得?这底下说的都是福薄之相。先天的福固然会有,那是跟你前生造作有关,可是你这生如果努力的修福,你就能够得福报,所以后面所讲的才是关键。那福薄表现在哪?『不能积功累行』,就是不能够努力的修积功德、修积善行,用这个「积」、「累」,说明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是要日积月累,天天都得干,不能有懈怠,更不能够退心,这个「功」、「行」才能够不断的累积起来。就像聚沙成塔,慢慢就能累得很高了,功德很大、德行很高,这才能够承受福报。这里讲『以基厚福』,「基」就是作福的根基,就像建房子,房子得有地基才能稳固;如果地基很浅,房子就不能建高。所以,要得到厚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要有很深的根基,那就是德,德不深,福就不能够厚。
: l  `+ M0 t; p9 |/ w- G6 r. ~6 k9 D3 \( y# y) p. w3 {! O/ p5 r
  底下也讲,这都是讲德,我们也反省反省自己的德怎么样?这里说,『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兼」就是还有,不仅自己不能积功累行,还加上不耐烦,事情多了就会烦躁,人没有耐心、心浮气躁,这就没有厚福。你看要做大事的人、能建立丰功伟业的人,都很能耐烦做事,再多的工作、再繁重的劳务,他都能够承受,我们讲承受量很大。这就是他福报大,也就是说他的心量大,量大福大;如果心量不大,他就不能耐烦。从这里就能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福报,能耐烦的人福报就大。「不能容人」,这也是量太小,不能包容别人,当别人有一点毛病习气的时候,我自己就受不了、就要排斥,把人赶走,或者是批评,这些都是肚量太小了。跟人起对立、起冲突、起矛盾,自己不能包容,也就不能容福了,就像一个容器,这容器很浅、很小,它装东西就装不了。所以,所谓有容乃大,你能够包容人、包容事,能耐烦就是包容事、包容物,这样你就有福报。所以为人不能够尖酸刻薄,不能够总看人的缺点、毛病,不能够老批评人,心里批评都不对,更何况还要挂在嘴上?我们批评人的时候,人家听了多难过,想想自己如果被别人批评、被别人骂,是不是也很难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恕之道,仁者爱人,恕者就是己所不欲而勿施于人。常常都能够换位思考,想别人,从别人的角度来想,「如果别人这么对我,我能不能受得了?」换位思考,你自然就能培养爱心,肚量就愈来愈大,就愈来愈包容,愈包容你的福就愈大。可能你未必很有才智、很有能力,但是你能包容,你就能成就大业。- R2 B& x7 F' t

2 a6 K% b% O+ q1 E  你看三国时代刘备怎么起家?他其实本事并不算很大,文他也没有很多的韬略,武他也不是很能够打仗,但是他就是能容人。所以文有诸葛亮,武有张飞、关公、赵云这些大将替他卖命,对他非常尊重,就是因为他能容。每个人都有缺点,譬如说像张飞,莽撞,有时候很无礼;关公很有个性,关羽关云长,很有个性的人。你要是不能够跟他兼容,那他就不可能为你卖命。所以刘备是福报大,他能做帝王,大家都俯首称臣。所以佛家特别讲究要能容,你到寺院里面,一进门,天王殿,正对着就是弥勒菩萨像。中国弥勒菩萨造像是布袋和尚的像,大肚子、笑呵呵,两边对联写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很多寺院都有这副对联。能够容纳天下难容的事,他能忍辱;笑呵呵,没有烦恼。那些烦恼的人就是不耐烦剧,可笑之人,这叫自寻烦恼,就是你自己不肯容,你就自寻烦恼。跟人起对立,实际上就是跟自己起对立,不知道人我一体。所以弥勒菩萨福德无边,大慈菩萨,福报最大的就是他,为什么?就是因为能容。肚子大就是表示他肚量大,对人都笑呵呵,绝不对立。你要修成他那种相,这就是福相。
" Z9 u4 y0 T, k1 X2 M1 V
: j3 q8 u# |/ ^) ]% |+ q  下面说,『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这些我们知识分子比较容易犯,包括我自己。我想想了凡先生,他的毛病全是我身上的毛病。我也不是很耐烦,现在还好一些,十年前的我,那真的是跟了凡先生当时一模一样,甚至还有过之,不能耐烦、不能容人,很容易跟人生气、起烦恼。而且「时或以才智盖人」,时是时常,或是有时,就是经常凭自己的一点才智去压制别人,有点才华、有点小聪明智慧,就会挖苦人、嘲笑人、评判人,甚至是障碍人、压制人、逞能,这都是薄福之相。厚福的人即使有才智,都收敛,所谓是韬光养晦,不露出来,养自己的谦德。谦能受福,愈谦虚的人福报愈大,所谓「谦受益,满招损」,满是什么?他以才智盖人,傲慢,有一点才华就看不起人。「直心直行」,这个直是贬义的,跟《维摩诘经》里讲的「直心是道场」那个直是完全不同。《维摩诘经》讲直心是道场,是讲真诚心,没有虚伪、没有妄念,这样的真诚的心地是直心、是菩提心。这里直心直行是讲什么?为人鲁莽,直来直去,不懂得审时度势、不懂人情事理、不知道察言观色、不懂得进退,就是这种人。直心直行,想了就说,想起来就做,根本不考虑这事情该不该做、这个话该不该说,很放肆、很随意。可能这话一说出来,人家听了心里就会很难过,伤人了。轻言妄谈、随便讲话、口没遮拦,所以说的话刺伤了别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无意当中就结下了怨,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你讲这句话,他心里就觉得很生气、很怨恨,外表未必会表现出来,但是那个怨恨的根就种下去了,将来有一天他找到机会就会报复。有时候轻言妄谈、随便说话可能把人家的隐私给揭发了,人家就会把你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就要把你拔掉,历史上很多这样的例子。
- u% Y2 ~7 R/ c2 q* B
( N2 Z$ j) F$ @& g; ~% P  你看《三国演义》里面就讲到杨修之死,我以前读《三国演义》就觉得很感叹,杨修是曹操底下的一个官,官并不大,人很聪明。结果曹操有一次打仗,打了好几个月打不下来,心里就想退兵,但是又不好说出来,因为怕动摇军心。他在反反复覆思考的时候,有人来问曹操,「今天晚上军营里面用什么暗号?」他看到自己盘中,他吃饭的时候吃的那个鸡肋骨,他就随口说了「鸡肋」做这个代号。结果就传下去了,杨修一听,鸡肋,就跟大家讲,「我们准备打包、装行李,我们快要走了,要退兵了」,他听出来了。为什么?因为鸡肋那个肋骨的地方只有骨头,没什么肉,丢了很可惜,吃下去又没什么肉,没什么肉感,这叫进退两难,杨修听出曹操这个意思来了,所以就跟大家讲「我们要准备退兵了」,你看轻言妄谈。结果曹操当时巡军营,看到很多人正在打包准备走,心里一惊,就问,「谁让他们走的,谁让他们打包?」传出来就是杨修。结果唤杨修过来问,「你为什么这样说话,动摇军心?」杨修说,「你不是叫我们准备打包吗?你鸡肋就是这个意思」。说得没错,但是曹操很不欢喜,曹操是个多疑之人,他很不愿意自己私下里的想法被人揭穿,所以后来就把杨修给杀了。杨修之死说明什么?直心直行、轻言妄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5: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自己带来祸患。8 w$ p$ [; E, }4 D1 t
3 v) G, c4 c  q& a1 M' r
  『凡此皆薄福之相也』,所以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多次劝我们要慎言,讲话一定要注意,不能够乱说、不能够多说,言语愈少愈好,说话少自然就少说错话,有时候一句错话可能都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祸害。特别是大人物不能乱说话,招来很多毁谤、陷害,往往都是说错话导致的。一言说出口,可能终身都会被这几个说错的话折磨,人家就拿这个话做为把柄来攻击。这一点,师父,还有我的剃度恩师畅怀老法师,都多次提醒我,因为我这个人就容易犯那个轻言妄谈的毛病。特别是现在我们讲经弘法都录像了,要是说错一句话就录上来了,终身都得负责任,而且影响面是全世界,真是太可怕了。如果说错了意思,那因果也背得很大,古人有所谓「下错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真的有这么一个例子,讲错一个字,结果果报是堕了五百世的畜生道做狐狸。不仅是语言,文字也一样,文字也不可以随便,就是要认真、要负责、要非常慎重。所以我们将来要弘法,不仅是我自己注意,我们大家都得注意,大家如果听到我讲的哪句话错了,或者是写的这些文章里的哪个字错了,或者表达不好,赶紧得提醒我,我现在是练讲,得赶紧改,讲得不妥的地方现在可以剪掉,这样的话将来才少祸害。了凡先生自己反省有这么多的过失,都是薄福的相,所以『岂宜科第哉』,岂能得到科第?「宜」就是应该,怎么可能应该得科第、得功名?所以他自己也就服气了,确实他没有这个福。底下又讲到他一生无子的相:
* e: x7 C3 A+ T/ T) v, ]+ ^* P, i
* w4 P. X0 `4 k' U0 B8 l* G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又多言耗气。喜饮烁精。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皆宜无子。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4 C4 z. B. E5 j% G/ X+ O8 M4 B1 n
  这里也讲了他好几种过失,说他为什么不应该有儿女。世间人多半成家都希望有儿女,能够养儿防老,将来留有后代继承家道、家业,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想法。特别是古代,非常注重香火的维系,这是对祖宗要有个交待。甚至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后代看得很重。当然这个后不是说你能生他,生出来了,这叫有后,不能这么讲;如果生出他来,你没把他教好,也是无后,甚至你惯坏他,他成了一个败家子,那还不如无后。无后还没人去给你败家;你生个败家子,把家都败光,把自己气死了。所以《无量寿经》上讲「譬如怨家,不如无子」,生了个怨家出来还不如无子。所以教育他很重要,即使前生有怨,你好好教育、用圣贤教育,也能让他回心转意,不会起坏念头。了凡先生确实很希望得儿女,但是反省反省自己,也觉得不应该得。他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这是通过自然现象来讲一番道理。你看大地,污秽的地方往往生物多,虫蚁,种种的这些小生灵、小动物,往往就是从那个秽土里面生长的,秽土就是养分多。乃至以前我跟我爷爷住农村的时候,我爷爷种菜,每天把尿桶(厕所里的那个装大小便的桶)担到菜地里面去淋菜。过去都是用这做肥料,它可以生长蔬菜,长得很好,天然肥料。那个土就得这样的臭秽,它才能够让蔬菜长得好。所以能够包容污秽,你才能够生养。『水之清者常无鱼』,水里头很清的,清澈见底的,一般很少鱼在那里生长,这是自然现象。往往水比较污浊的、看不见底的,里头很多鱼,泥鳅什么都有,这个我们是常见的,不难懂。
: ]1 d, |8 |- \* z/ J7 m% i+ h3 y  h
  意思是什么?自己能够包容,你就有这个福报生育儿女。了凡先生说,『余好洁』,他太爱清洁了,有洁癖,一点污秽都不能容。这是从生活上来讲,他要求干净要求到极点,这东西摆错个地方、地上有一点尘土,他受不了,甚至都会生气,还会骂人,这个修养很差;另外一种,对于人事物来讲,见到人有毛病、有缺点,他也不能包容,不允许看到一点点不如法的现象,或者不顺心的现象,有时候不一定是不如法,是自己不顺心、看不过眼,就生气、对立、排斥,都属于好洁这类。所以古人讲要难得胡涂,别太精明,太精明了看到别人全是错,损自己的福、折自己的寿,何苦来?真正修道的人,关键在于不见世间过,世间人都有过错,不要去看、不要放在心上,只看自己的毛病、改自己的毛病就好,旁边的人即使再恶劣,也能相处。这是好洁、洁癖,他第一个缺点。
' s6 c! \  a& }9 I
- z* T5 {3 X$ @! C6 t  第二个说『和气能育万物』,这是讲天地之间万物生长要靠一番和气。你看四季里面,万物生于春天,春生万物。现在已经立春了,天气开始暖和,在南方看得不明显,如果在北方你就看得到,过了立春之后,天气回暖,树梢上就开始长新芽,天地间和气出来了;秋冬的时候那是杀气,秋风扫落叶,这就是万物凋零。所以我们待人要用春天的和气,如春风一样,让人觉得很暖和、很舒服、很滋润;别像秋风一样,让人觉得太厉害,让人觉得受不了,肃杀之气,这就不能容万物、不能养万物。- V! A2 F$ \& ~' l. R
: x& a6 A. T/ F/ b
  了凡自己说他『余善怒』,说「我很喜欢发脾气」。为什么发脾气?就是不能容人、不能够容不顺心的事,常常骂人、发脾气,动不动就发粗、用狠,这种气息当然就不可能生养儿女。所以没有儿女,这是福很薄,福都被这样一种善怒、瞋恚的业习给折损掉。不仅儿女如此,譬如说你要做一番事业,做事业得要有一个团队、要有个班底,要有人来帮助你。如果你常常发脾气,一不顺心就狠狠的批评人,那都把人给批评走了,到最后你只是孤家寡人一个,谁都不敢来帮你,你老生气、老骂人。做事肯定会有做得不圆满的时候,人也是人无完人,你要吹毛求疵、要求太过分,那就没有人来帮你了。所以责人不能太过,自责可以过分一点,那没有关系,责人要轻,自责要重。特别不能够要求人十全十美;如果你要求人十全十美,那你会发现你身旁没有一个人可用,因为没有这样的人。你只用人的优点、长处就好,人家的缺点、短处你不必放在心上、不要去计较,慢慢人气就聚集,这就是你的德感召的。所以《大学》里头讲,「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你有德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2-28 08:47 , Processed in 0.07861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