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
% \/ ?0 m; X6 v- r. W9 h: e$ H( p5 u) M5 E- Q" G2 E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一四集) 2011/7/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14
0 O% S. @) ?3 N1 l$ v8 ~( X/ k" N, {% w2 _- N4 w
2 {! w% ]8 A, }+ J$ V
& e0 H, h" J( B9 \7 _) K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四十七面第五行,从下半段看起,从「如来从体起用,悲智并运,故妙用无尽」,从这看起。
3 @& y$ q0 [/ m$ k1 [7 z" |- _$ z% T% x4 V
前面跟诸位说过,佛法不同于世间法,佛法确实它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体就是自性,从自性。悲智双运,起作用总而言之不出慈悲跟智慧,这两种全是性德,一定要明心见性它才能现前,那没有明心见性的还是占多数。无论是自己修学、是为人演说,都必须以经论为依归,不能违背经典宗旨,否则的话肯定就出错误。以凡夫的知见来解释佛经,这种事情可以说自古以来就非常之多。所以古时候讲经的法师一定要开悟,为什么?没有开悟,全是自己的知见。自己错了情有可原,你还误导别人,这个罪就重了。不是如来真实义,自己以为是如来真实义,错解了。所以开经偈上「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句话非常非常的严肃,决定不是随便说的。古人有修有证,证是什么?烦恼真断了。小乘,这从前李老师告诉我的,三果以上,在中国传承佛教的出家在家的大德,都有这个水平。所以中国经典的翻译确实是无比的殊胜,参与翻译的都是证果的人,其中有不少是佛菩萨再来的,来主持这个译场。他们只要见性之后,佛是从自性流出来的,你是以自性来接触它,跟你自性没有两样,所谓心心相印。没见性,统统用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的第六意识分别、第七识的执着,哪有不错误的道理?于是经教的流传就难了。2 T. H, ?2 v7 ^# J
. g! [/ H! T) p8 U" E! n 我在早年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是去听经的,不是去学讲经的,从来没有起这个念头,我这一生去讲经,没起这个念头。这是到台中之后,李老师鼓励我们大家,他开个经学班,同学二十多个人,要我参加,我不敢。他告诉我,你去看看。那可以,我去旁听,去看看。他们在上课,我坐在最后一排。结果一看的时候,出乎我意料之外,这个班素质不整齐,学历有大学肄业的(没有毕业的),朱斐居士念过大学,应该是大学二年级的样子,有高中的,绝大多数是初中跟小学,占三分之二。二十个人占三分之二,程度小学程度、初中程度,而且年龄从二十多岁到六十岁,这班不好教!所以李老师完全用私塾教学法,就是个别,两个人一组,两个人一组。这个教导的方法很笨拙,让我们想起古时候这种教学。我小时候念过一年,大概一年不到,私塾,有这么个印象。那个时候私塾的学生,最小的六、七岁,最大的有十五、六岁,这么一群孩子,一个老师带着,大概也有三十多人,也挺热闹的。一个教室里头上课,每个人念的课本不一样,有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有念《千家诗》,年岁大点有念古文的,念《古文观止》、念《四书》的,每个人功课不一样,我一看老师这个经学班亦复如是。
& q& n6 V C4 ^. _( e' W) j; V: D& z. E: S/ {* N* O
但是怎么讲法?完全是复讲。老师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一个讲普通话,一个是讲闽南话,就好比是翻译,其实他们是用一份讲稿,两个人上台。所说的全是老师说的,把老师,老师讲得很慢,笔记把它记下来。那个时候没有录音,录音这个设备都没有,完全靠笔记。这两个人也记不下来,如果是小学程度的话他怎么记得下来?所有的同学都帮助他记,我们每个人听到每个人都记,记了统统交给他。他回去整理,把它写成一篇讲稿,一篇讲稿两份,两个人一人一份,上台去讲。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等于真正上台去讲是四十五分钟,除了上台的仪式,讲完之后的回向,实际上一个人是四十分钟。就是这样的讲稿,这个讲稿确实,如果讲错了老师负责任,同学没有责任,老师负责任。
8 e" [. v4 Q0 I0 b# v
5 L, j$ V, `; X; \ _, i 所以我看了之后,我说这个学法可以,老师要我参加,我就愿意参加。我说古人的标准高,这方法能行吗?老师说,古人的方法是正确的,现在没有人讲经了,如果你们这些人再不发心讲,佛法就断了。这个话是真话,不是假话。那怎么个讲法?我们没有开悟,怎么个讲法?老师提出来,我们讲批注。这我们松了一口气,讲批注。而批注最好是依古人的批注为标准,为什么?古人确实有修有证。现在人的不敢讲,换句话说,是他自己的见解,不是佛的解释,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也就是佛是从体起用,我们今天是从什么?是从妄想分别执着起用,那这个差得太远了!所以尽量勉励我们采取古注。古注多半是文言文,我们用白话把它翻出来,就这个意思。古注里有看不懂的,看不懂的不说,念过去,没有过失。老师提醒我们,你看批注,古人批注,也有经义里面我们看到好像是有意思,为什么他这个地方没有讲清楚?老师就说,可能他也没有透彻了解,他不敢讲,他念下来,这个没有过失。这是夫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做学问最良好的态度,我们在台中学到。不能了解的念下去就好,不必一定要勉强把它讲出来;人家要问,这一段我不懂,你要懂的话你讲给我听,向别人请教,一定要谦虚、要恭敬。诚心诚意的去学习,会得到佛菩萨的感应,这是每一个真正发心上台讲经的人都有感应。老师教我这个方法,我采取古大德、祖师大德的批注,真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不要去想,想是胡思乱想,不能解决问题,放下,把经本放在佛像面前拜佛,拜上个二、三百拜豁然就通了,这个意思完全是自然往上涌,我们拿笔写都来不及。感应不可思议,像这种感应常常有!
) I m, h$ ~0 g( G/ y6 \7 w$ K- Y# g# d" E P9 j
老师送我四个字,「至诚感通」。要弘法利生,对于世间法你要通,出世间法,就是经也要通,经的教义通了你契理,世间人情世故通了你契机,理机双契。老师举个例子,世间法,我们不说别的,就说中国这一部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你能读吗?佛法那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这就把人吓倒了。怎么办?我们求感通,感是感应,用这个方法。怎样去感?诚,真诚,要学真诚,真诚到极处叫至诚,至诚决定能感通。老师教我一生守住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不但是对经教,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都要用至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