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90|回复: 6

大正藏第44册No.1843大乘起信论义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3 20: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而文灭无真如熏习所起之义。此妄境熏习有二种者是题名也。此境熏习起事识也。念者爱也。取者见也。即是十使也。言起心熏习者是第二也。言业识者第七识也。熏习起妄识果。谓受二乘菩萨变易细苦。即正果也。言增长分别事识者。是六识缘由果。凡夫业系苦者分段粗苦也。无明熏中起妄识者其近果。起事识者是其远果。真如熏习亦有二种。一者起无明。二者起妄心。以彼真如无分别故能起无明。觉知性故能起妄心。此后一门释中无也。推章门中具有此义。自下第二明熏起净。此中有二。一者明其真妄相熏起净。二者真如熏习义以下明其唯真熏习起净。就初中有二。一者真妄总明。二者妄心熏习以下别明妄熏起净。又远法师解。云何起净法不断者此文早着。以有真如法故以下乐求涅槃。以还摄上真如熏习也。然后应着云何起净法。以此妄心以下第二起净文也。此中有二。一者明妄熏真。二者明真熏妄。就初中有二。一者能熏。二者妄心熏以下明其所熏。此二种释文随念无伤。云何熏习起净者是题名也。所谓以下正辨。以有真如故无明令熏起。厌生死乐涅槃也。此之真熏妄也。次辨妄熏真也。以有妄心厌离生死求涅槃。故熏习真心。自信己性。唯是真如智外无法。但妄心颠倒所见以知外境无所有。故种种方便修习离念起真之行。虽有所修不取不念。久修力故无明则灭。无明灭故妄心不生。妄心不生故妄境随□。境界妄故心相俱尽。名得涅槃。得涅槃故自然成就不思议业用充法界也。因缘俱灭者因是心也。缘是境也。言涅槃者性净法佛也。不思议业者是方便报佛也。释意如此。自下明其别妄熏起净。妄心熏者六七识也。言分别事识者。谓凡夫二乘厌生死苦取向涅槃。此六识中方便修行熏发真也。言意熏习者。谓诸菩萨见虚妄法。无所贪取。知真如法寂静安隐。发心勇猛趣大涅槃。此七识中方便修行熏发真也。彼说七识以之为意。非六识中意识也。自下第二明唯真熏妄。此中有二。一者明其所显所熏妄义。二者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以下明其所表理体平等。问曰。所显所表有何着别。答。言所显者此真理中。随修习缘有可显义。转理成行。以缘照解断惑。所显故名所显。所言表者。真如理体平等一味绝言离相。然理不自显。寄法以表故名所表。法不自成。以理熏故真法方成。故此理中有二义。故此中辨也。就初中有二。一者就始中明真熏妄。二者复次染法以下就修明其真妄尽不尽义。就初中有二。一者明能熏法。二者此体用熏习以下明所熏人。就初中有三。一者总标举类。二者列章门。三者自体熏者以下释二章门。真如熏习有二种者是题名也。云何以下列章门。谓体用也。自体相熏习者以下第三列释。此中有二。一者释体章门。二者用熏习者以下释用章门。就初中有二。一者正出其体。二者问答重释。言无漏法者。法身本体法佛之性。言不思议作业性者。是报佛性也。有此二性熏习力。故令起妄解断惑。已后转理成行。地前名为性种习种。地上名为证教二道。佛果名为法报二佛。虚法为言。名为性净方便涅槃。自下第二重显。此中有二。一问二答。问意者。若便真能熏妄起善行者一切众生皆有真如。何不等勋齐便发心起修善行能入涅槃。而诸众生有信无信优劣。前后无量差别。就第二答中有二。一者明真妄根原。正答上问。二者又诸佛法有因缘以下明缘修对治。此之远答也。就初中有三。一者明真。二者而有以下明妄根本。三者唯如来下结难知也。言真如本一者。诸众生中真如理一本来无二。故成佛时以理成故。但是一佛无有二也。何故名诸佛。此是处缘故尔。非理中诸也。此真如根原也。自下第二明妄根原。然若尔者何故众生差别者。有无量无明本来成就。此之根本也。过恒沙等上烦恼者枝条末也。我见爱者是四住所起也。此众惑者皆依无明。如此无明熏习真如。真如随缘差别不同。如虚空本一而随有处大小不同。若破有处即虚空无大小相。此亦如此。随染缘故利钝差别。若离染缘则平等一味。无上下优劣。问曰。若初真一何故起染原薄不同。答。无始无明等同品无有粗细。智识以后染着不同。心虑异故。续识以后起成深浅。故果报优劣上下不等利钝差别。然此义者非凡所能知。自下第三结难知。唯如来能知故也。故大经言。十住菩萨见终不见始。佛乃穷了见始见终。自下第二随对治。此中有三。一者法说。二者如木中下开譬。三者众生亦尔下合喻。言有因有缘者。因者内心。缘谓外缘。譬意者木虽有火不能自烧。众生虽有真如之性不能独熏自成涅槃。合中可解。言示教利喜者。四谛三转法轮也。示犹示转。教犹劝转。利喜是其犹证转也。示转者示苦示集。示灭示道名示转也。言劝转者苦应知集应断。道应修灭应证。言证转者苦我已知。集我已断。道我已修。灭我已证也。示可当相示苦令知。教集应断。道利应修。灭喜应证也。以此四谛入道之诠故。以四谛向涅槃道也。自下第二释用章门。此中有三。一者总表举数。二者云何以下列二章门。三者释二章门。用熏习者是显名也。即众生外缘之力者。谓佛菩萨证如起用。摄化众生令修善法。自下列章门。差别缘者此应身化也。平等缘者真身摄也。自下第三释章门。释二章门故即有二。就初中有三。一者正释差别。二者此缘有二以下就时以辨。谓时远近也。三者是近远二缘分别。以下就益以辨。增长行者修行时益。受道缘者得果时益。平等缘者以下释第二章门。诸佛菩萨久发大愿誓度一切。以此善根熏习力故。自然常随一切众生随应见闻而为示现。谓示如来平等法身也。以同体智力者此观照彼苦也。令诸众生依三昧力平等见佛。此真身摄也。能熏如是。次明所熏人。此中有二。一者题名举数。谓此体用勋习分别有二种也。二者列名即释。言未相应者是凡二乘地前菩萨也。此中初明体未相应。后明未得自然以下用未相应。言意意识者是七六识也。是妄识心中信顺修行。而未能舍离分别之念与实相应也。未得自在业修行者。未得无功用自在行也。问曰。地前菩萨五生自在。何故未得自在业耶。答。隐细从粗。是故此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21: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相应者谓初地以上出世法身菩萨令舍妄心。除灭无明契证真如。与佛如来法身相应无有分别。唯依法身自然修行趣佛智海也。复次染法自下第二明尽不尽。此中有二。一者立正道理。二者此义云何以下释所以。复次染法者是举法也。无始以来熏习不断。至渴佛后方尽灭也。净法始终常有无有尽灭。此义以下释其所以。真如常熏故妄心妄境则灭。转理成行。法身显现也。起用熏者是应用也。上来明真妄相熏。此中明真妄尽不尽。不料简也。复次真如自体相者自下第二明其所表。此中有二。一者明所表法。二者复次显末以下明其修舍趣入方法。就初中有二。一者明所表体。二者复次真如用以下明其所说。所谓行法也。就初中有三。一者三义略表。二者问曰以下释简前后。三者复以何义以下释前立义。初中有三。一者总表。二者所谓以下别释。三者具足如是以下结也。就初中有二。一者题名。谓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也。真如即体名之为相。二者正释。此中有三。一者明理无偏。二者非前际生以下明理体常。三者从本来下明理法具。言一切凡夫二乘菩萨诸佛者是举人也。无有增减者是理体也。若论行义凡圣殊异因果差别。而理体者等同一味。凡夫二乘中理无有减。菩萨佛中理亦无增也。自下明常。非前际生者明其本来无有生相。非后际灭者明终无灭。行德名为生。而不灭名不灭。异简此故名非生不灭。湛然常也。毕竟常恒者。常中最故名毕竟常也。自下明理。然此理者非为孤立。从本以来理自满足一切功德也。下其别释。有六句。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此之一句此真理中。具足一切三昧智慧神通解脱陀罗尼等功德之性。如妄心中具足一切八万四千诸烦恼性。虽不后现行而实有之。说彼理中智慧之性。以为智慧光明义也。故严经云。一切众生心微尘中。有如来智无师智无碍无相智广大智等。问曰。若如是者何故大经菩萨品言。若言众生身中具足十力四无畏等者。非我弟子。是大邪见。下文复言众生有性。以当见故两经相违。云何会通。答。此等经文皆说行德。若如行德。十力无畏今时有者是大邪见。然非无理。又复果性以当得名为当见。故此经言。如贫女宝。如闇中宝本自有之。非适今也。此说理。此等经文非一。是故无违。言遍照法界义故。此之二句是心与法同一体性。互相缘集。然义分心法。心为能照。法为所照。此之自体照何为名照。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诸虚妄法。是真心中具一切法。以同体故将心摄法。无出一法。将法摄心。则具法界微尘等心。心随彼法为种种德。心法界由来清净无闇无障名照一切法界之义也。真实识知义故者。此之三句盖之真实觉知之心。有人释言。真识非识。唯是空理。与识作体。义名为识。此言谬限。不应受持。斯乃真实觉知之心。名之为识。何得说言一向是空。乃可。真识体有不空之义。不说空义以之为识。故唯识论言。对彼外道凡夫之人着我我所。故色等一切法空非离言境。一切皆空离言境者。谓佛如来所行之处。唯有真识更无余识。以斯准验明知。不以空为真识也。经本之中为真相了别也。无有伪名为真实。神知之灵名为识知也。言自性清净心义故者。此之第四句本来无障。名自性净心也。良以理尊在于无垢。名为清净也。常乐我常义此第五句理德。虽众对生死要无出此四也。言清凉不变自在义故者。此第六句体无染故。名为清净。生灭所不迁故。名不变自在也。自下总结。此中有二。一者结德。二者结名。具足如是过恒沙等不思议佛法者。此前结德。不能别叹故总举也。不离等四句者上明。犹净我乐常也。乃至以下结名。包含蕴积名之为藏。众法积聚名为法身。若别言隐时名藏。显为法身。自下第二重显。初问后答。问意者上明真如绝相断言。何故此中具种种德上下相违。答中有二。一者正答。二者此义以下释所以。虽有诸德而无别相者。今此中就与上无违。虽有而无有相。故不妨无。虽无而无无相。故不妨有。恒有恒无言等同一味者。此众德皆同一味也。何为者唯一真如。自下释所以。中有三。一者正释。二传释。三者结。何故一味者。题上句此义云何以下无分别故也。无彼此故无分别。故名一味。故无分别者题上句。自下传释。离分别相故也。远离六七识分别之相。故名离也。自下结也。是无二者明其空有无二体也。复以何义自下第三别释。此中有二。一者略别本由。二者此义云何下别释上义。复以何义得说差别者是显名也。以依业识生灭相示者。若无待对无。而对妄识辨故得说差别也。自下别释。此中有二。一者上别释中六句广释。二者乃至以下上总结。此中别释。就初中上二句别释。下四句者通释。以一切法者上明恒沙等法也。本来唯心实无念者唯真无妄也。而有妄心者是无明也。以有此故便起末条。不觉起念者是业识也。见诸境界者是转识也。故说无明者结本名也。此众惑者依理而起。还迷真理而心性无起也。言无起者不为知返无知故名无起。惑心分别为生。以分别揽真。真犹无分别故言无起也。神知犹存故言即是大智慧光明义也。此释初句。若心起见者则分别心也。则有不见之相者是分别有相故。有遍有见则有不见之相。故知。有知为相。名妄心也。心性离见者即知而无知相。不缘而照。即是遍照法界义也。神知灵故即无不照。而不缘故灵豁无滞。于无碍故名遍照法界也。自下通释。若心有动者是三相所熏也。此中四句皆返释也。非真识知者返释上中真实识知义也。无有自性者返释上中自性清净心也。非常等者返释上中常乐我净也。热恼衰变不自在者。返释上中清净不变自在义也。三相所不迁故。故具四句。乃至以下释上结德。此中有二。初释结德。此中有二。初明返释谓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也。后明顺释。谓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为过恒沙等净功德相示现也。自下释结名。此中有二。初明显非。谓若心有起亦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也。后明显是。谓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无有二也。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藏也。复次真如用者自下第二明其所说。言所说者所谓行德。德不自显。依诠得显。由修行故方得成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21: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中有二。一者明其行德。二者此用有以下明其见闻得益不同。就初中有四。一者明因时化物之行。二者此以何义以下明以因戒德。三者又亦以下明真谛观。四者但随以下明俗谛观。复次真如用者题名也。所谓以下正明也。发大慈悲者。谓四等也。修诸波罗蜜者。谓六度也。摄化众生者。谓四摄也。立大誓愿者。谓四弘誓也。此四句者明化物行体也。下明时节。尽度众生。不限劫数。尽未来际也。言以取众生如己身者。辨其平等之心。此中有平等行也。非为空行。而不取众生者此遣着也。若着众生相者即不得度众生也。此之空行也。自下第二此以何义以下明德。此中有二。一者缘照。二者明真照。此以何义者设问发起也。谓如实知者是缘智也。契真之智名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者。体无异故也。此之明智体。次辨智用。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也。次明真照。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者。是报身也。种种之用者是应身。此行用也。即与真如遍一切处者以行即理。自下第三明真谛观。此中有二。一者正释。又无有用相可得者。与体别用不可得故也。二者释。何故不可得者。谓诸佛者唯是法身智身。第一义谛者此之真观也。如华严中十身相作是也。就真而望无有别用。观生死也。次辨第四明俗谛观。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也。此用有二种。自下第二明得益不同。此中有二。一者明能见之人。二者又凡夫可见以下明所见之身。此用有二者。此略举也。分别事识者。谓六识也。言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者。诸可见色依转识起。此起根源。不知自心现故为从外来。二者言业识者。谓第七识也。初发意者是地前菩萨也。所住依果者。即莲华藏世界也。常能住持不毁不失者。是报净土也。故华严云。法界不可坏莲华藏世界海。自又凡夫下第二明所见身。此中有二。一者明凡所见。二者复次以下明菩萨所见。言非受乐相者。小乘教中明佛无常。但以修行故增智慧耳。故具苦无常。故非受乐也。自下第二明菩萨所见。此中有二。一者正明。二者问答料简。言净心者初地也。自下第二问答料简。初问后答。就答中有三。一者正答。二者所谓释答。三者此非心识以下总结殊胜。言此法身是色体故者。有人释言。法身无色。应中但有。此义不然。此文显矣。胜鬘中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鸯崛魔罗经言。瞿昙法身妙色常湛然。又复义推下五戒十善中有人天也。何故万善满足感无色报乎。无国土也。既上中言所住依果种种庄严也。自复次显示下第二明修舍方法。此中有三。一者法说。二者如人以下开譬。三者众生亦尔下合譬。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入真如门者是略题也。从浅入深。从无常门入无我义。中从无我门入真如不空门。其实唯真。而以相覆故不知不觉。除破此相。即知真如也。令可解大意如是。& P, S6 _4 X) N# Z! }3 v

: b/ T* B- q% B; W! ]; b  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 i& `) h6 y5 D8 W& F' ]
3 \6 p- j' {) v. L
  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下$ t- @" b' N% O  Z5 {
* F% N, y& N$ Z: i1 r
  净影寺沙门慧远撰. C. Z: m. T! D+ Y
1 P" n. ]* c* ?9 V
  自下第二明对治邪执。于中两门分别。一者明种种邪执不同。显示正义。二者随文解释。就初中有三。一者就事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二者据妄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三者约真识中对治邪执。以显正义。就事识中邪执有八。一者执之定一。有人宣说。六识之心随根。虽别体性是一。往来彼此。如一猕猴六扃现。俱非有六猴。心识如此。六根中现非有六心。对此邪执说心非一。识无别体。缘知为义。六识之心。所依根异。所缘亦异。云何定一。若定是一常了一尘不应转变。又复心法无往来义。随有知处。即彼处生。不得说言一而往来。又彼所引猕猴为喻证心一者是义不然。凡夫愚人谓猴定一六扃中现。然实猕猴念念生灭。此扃现者不至彼扃。心识如是。依眼生者不至余根。如是一切。二者执定异别。有人宣说。六识之心体性定异。对此邪执说心不别。于事分齐相续一卢。非全别体。一猕猴游于六扃。非有六猴。若言六识各别有体别体之法不相忓頩。眼识还应从眼识生。乃至意识还从意生。不得相起。现见五识从意识生。意识从于五识而生。眼非别体。又若六识各别有体别体之法不相妨碍。不相妨故六识之心常应并有。恒应并用。不常并。故明无别体也。三者执定常。有人闻说三世之中业果不断。谓心定常生死往来常是一识用。虽兴废心体不变。对此邪执说识无常。人中心异。天中亦异。六道之心各各别异。云何是常。又如经说。苦相应心异。乐相应心异。不苦不乐相应心异。如是一切各异。云何是常。但诸凡夫不知心相。妄谓是常。犹如小儿见旋火轮谓不断绝。若心常者善应常善。恶应恒恶。无有变异。以变异故定知无常。四者执定断。有人闻说心识无常。便谓定断。对治此执说心不断。现世造业。后必得果。云何定断。譬如乳酪转变虽异置毒乳中。酪则害人。心亦如是。此身造恶。必未受苦果报。明非是断。五者执定有。如毗昙说。十八界等各住已性。是有不空。谓言空者但空阴上横计我人。不空法体。法不空故心识定有。对此邪执说识是空。空相云何。识者正以别知为义。如一念识即具四相。初生次住终异后灭。于四中何者是知。为初相知为中为后。若初相知者余应不知。余若不知则不名识。若余相知初应不知。初若不知初不名识。若言四相各别是知便是四念各别。知法何关。一念具足四相。答言。四相别非是知。和合之中方知者非知共合。云何有知。如百盲聚。岂有所见。又复四相都无合理。云何无合者。生相现时余相未有。余谁共合。乃至第四灭相现时余相已谢。复与谁合。进退推求都无合义。云何说言和合有知。知义既无。焉有定识。是故经说。色乃至受想行识一切皆空也。六者执定无。有人闻说五阴空寂。便谓世谛因缘亦无。对治此执说识非无。若无心识云何而得见闻觉知。现见六识各有作用。明知。不无。又若无识则无善恶。若无善恶亦无苦乐。则入邪见断善根中不宜受之。经言空者就真为论。于世谛中不无心识。七者执心识独立。无数如来实说。对治此执说有同时心心数法。故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说定无心数。又涅槃说十大地中心数之定。明非无数。又龙树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21: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譬如池水珠在则清象入便浊。水喻心王。珠象喻数。于彼喻中可说言。水珠象一心法如是。宁无别数。八者执心外定有数。如毗昙说。对治此执明非定别。故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说定有心数。若使心外定有别数。无预心事无心之时何不别起。又若心外定有别数。识从意生。诸数亦应别有所依。若别有依是义不然。云何不然。于彼宗中说三性心相应各异。如欲界地善心起时二十二数相应共生。不善起时二十一数相应共生。无记起时有十二数相应共生。从无记心起善恶时十二同数可有所依。自余别数意何所依。若无依生是则心法无次第缘。经说不许。若无别依依意生者与识同依。明非心外。道理云何。即彼心体同时具有。受想行等诸义差别。不同成实前后建立。就一心体随义别分不同毗昙异体建立。两义兼通故非诤论。次就妄识。对治邪执。邪执有六。一者执定无。有人闻说但有六识无第七情便言一向无第七识。对治此执说有七识。如楞伽中说八识义。胜鬘亦云。七法不住。若无妄识说何为八说何为七。经中所言无七情者。事相之中无。第七情非无妄识。二执定有。有人闻说有第七识。便谓七识别有体性。对治此执明妄无体。当知。如来就心法中分取虚妄别之义为第七识。何得于中别立体性。如似世人见绳为蛇。绳是实事。喻彼真识。蛇是妄有。喻彼妄识。蛇依绳。故蛇无别体。妄依真立。云何有体。迷梦等喻类亦同然。又经中说。若无真识七法不住。若自有体云何不住。又若识自有体性便是实有云何名妄。三者执事识以为妄识。有人闻说真识名心妄识名意事名意识。便言。小乘七心界中之意根界者是第七识。对治此执宣说妄识不同事识。七心界中意根界者。即是六识生后义边说为意根。更无别法。妄识与彼分齐条异。云何言一异相。如何如今论说妄识有六。始从无明乃至相续广如上辨。事识有四。从执取相。乃至第四业系苦相亦如上辨。分齐各异。何得说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识。又楞伽云。第七妄识唯佛如来住地菩萨所能觉知。余皆不觉。云何说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识。问曰。妄识若非意根何故楞伽及此论中说为意乎。释言。彼乃借名显示。非即意根。如楞伽中。说第七识。以之为心。今此论中宣说真识以之为心。岂可名同便是一物。心名虽同真妄两别。意名虽一何妨差别。四者执粗为细。有人宣说。眼见色时不知色空。即是七识迷惑之心。余亦如此。若解色空即是七识明解之心。余亦如此。对治此执须显其异。言见色等不知空者。是六识中取性无明非第七识。此之取性犹是向前事识之中执取相也。问曰。若是六识中无明心者。与七识中无明何别。此如上辨。以于心外事相法中执性迷空。故非妄识。又于心外事相法中解知无性。是事识中分别之解非七识智。五者执不灭。有人宣说。七识之心未见理时生灭无常。见理即常究竟不灭。对治此执说妄终灭。七识妄心体唯痴闇。相唯分别。得圣会如。舍其分别见实明照。尽其痴闇。更有何在。而言不灭。道理如此。须以文证。如涅槃说。譬如男女燃灯之时。灯炉大小悉满中油。油喻烦恼。明喻智慧。油尽之时明亦随灭。烦恼尽已智慧随灭。故知。妄心解惑俱已。又楞伽云。断七种识名出佛血。故知。妄灭。又龙树云。觉观之心望于欲界。是善是治。若望二禅即是罪过。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于下为善。望于出世还是罪过。智慧亦尔。望世为善。若对实相还名罪过。既说为罪。何为不灭。又大智论解释如义。彼云。实相如水性冷。观智如火。水随火热。若火灭已水冷如本。故名为如。是实相者随观转变。是观灭已实相如本。故名为如。明知。妄解终竟灭尽。若观不灭水冷之时火应不灭。有人说言。经中说灭。但灭智中无明闇障。不灭智体。是义不然。宝性论中自有戒文。不但灭闇。亦灭智解。故彼论中说有四障不得如来净我乐常。一者缘相。谓无明地障佛真净。断离彼故得佛真净。二者因相。谓无漏业障佛真我。断除彼故得佛真我。三者生相。谓意生身障佛真乐断除彼故得佛真乐。四者坏相。谓变易死障佛真常。断除彼故得佛真常。无明等外别说无漏。以之为障。别说断除。云何而言不灭无漏。又言智体不灭尽者。不灭之体即是真心非第七识。问曰。若七识灭者谁得菩提。谁证涅槃。释曰。心相虽复灭尽心性犹在。心性在者即是真识。是故就此说得说证也。六者执定灭。有人闻说妄心终灭。便言定灭无熏习义。何故如此妄在之时。未得真实则无所勋。证实之时。达本无妄则无能勋。又真实中净法满足。更无所少何用妄勋。心有此义故无熏习。对治此执说有妄有妄熏。如论中言。妄熏有二。一事识熏。所谓凡夫二乘所修善。二者业识熏。谓诸菩萨所行之道。所熏有二。一者熏生。二者熏显。望方便果说为熏在。其犹腊印印泥成文。亦如摸?转金成器。望性净果熏之显。如炉治等融石出金。若言妄时未得真故今无熏者。得时由彼何为下熏。若言据真本无妄故令无熏者。就真论真。真则常寂。实不假熏。据妄论真。真随妄染后随妄饰。宁无熏义。若言真中净法满足不假熏者。凡夫之时虽有净性未显成德。是故须熏。其犹宅中虽有宝藏不掘不出。亦如地中虽复有水不取不得。故说有熏。问曰。真妄其性各异。云何妄修而得熏真。良以真妄不相离。故妄染则染。妄净则净。故以妄修熏成真德。次就真识对治邪执。执有二。一者凡夫着我执。二者二乘着法执。问曰。凡夫亦着诸法。何故偏名人着我执。释言。细分亦着诸法。今对二乘。凡夫着我及着我所通名人执。诸法皆是我所摄故。就凡执中随义具论。略有二种。一者执有。二者执无。执有之中别有四种。一者执实同神。有人闻说藏识是我。谓同外道所取神我。对治此执说如来藏非我众生非命非人。二者执真中具足真染。有人闻说生死二法是如来藏。便谓真中有生死。对治此执说。如来藏自性清净。从本以来唯有清净恒沙佛法。无有染污。若言真中实有生死。而便证会永离生死无有是处。若言有彼缘起作用。随世法门非无此义。三者执有净相。有人闻说如来藏中。备有一切诸功德法不增不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21: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即谓真中有色心等自相着别。对治此执说。如来藏虽具诸法依真如。说无彼此相。无自他相。乃至亦无离自他相。翻对染故说彼真中具一切法。又彼真中恒沙等法同体缘集无有差别。不得别取差别之相。四者执始终相。有人闻说依如来藏有生死。谓如来藏始起生死。又复说如来之藏起生死故。虽得涅槃还起生死。起生死故涅槃有终。对治此执说如来藏无始无终。以无始故依起生死生死无始。是以论言。若有宣说三界之外。更有众生初始起者。是外道说。非正佛法。以无终故依成涅槃。涅槃无终。执无之中别有三种。一者执空义以为真识。有人闻说真识离相是法无我。便谓六识七识空义即是真识。对治此执说识不空。经言空者。于真识中无彼妄情所取相。故名为空。非谓真识一向是空。故唯识论言。对彼凡夫外道之人取我我所。故说色等一切法空。非离言境一切皆空行者是。其离言境者。谓佛行处唯有真识。更无余识及外境界。云何言空。又复如彼胜鬘经说宣说二识。一者空如来藏。谓诸烦恼空无自实。二者不空如来藏。谓过恒沙一切佛法。又取六识七识空理为真识者。是彼二中空如来藏。何关真识不空藏乎。又他经中宣说生空法空及与第一义空。此三空外别更宣说利耶识空。明知。六识七识心空非是真识。又真识中虽有空义不说空义以为真识。事识之中虽有空义不以空义以为真识。妄识之中虽有空义不说空义以为妄识。真识亦尔。不说空义以为真识。真识是真实知之性。云何言空。若说心空为真识者。小乘法中亦说心空。以何义故不名真识。二者执法身以为空。有人闻说如来法身毕竟寂灭犹如虚空。是人不知为破着故。即谓法身一向是空。对治是执说实不空。所言空者对有故说。何处别有空体可得。又论说。一向境界但是心有心外无法。若离妄心境界随灭。唯有真心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广大性智究竟善有非是虚空。三者执真如。以为定空。有人闻说世间涅槃一切空寂乃至真如亦毕竟空离一切相。不知此等为破着故。即谓真如唯是其空。对治此执说如来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云何言空。次明对治二乘妄执。妄执有二。一者执有。二乘之人未得法空。见有生死涅槃之相。以此见故深畏生死。趣求涅槃迷覆真如。对治此执说诸法空一切生死本性常寂。亦无自灭涅槃可得。二者执定无。二乘之人分见生空。利根之者少见法空。便取此空以为究竟。覆障真实。对治此执宣说佛性实有不空。对治邪执旨玄难测。邪俯圣言粗术纲绪。次辨随文。此中有二。一者明治邪执不同。二者复次究竟离以下明其遣着。前治邪非有而犹存治相。故次第二遣治相也。就初中有三。一者总立道理。二者是我见有二以下举数列章门。三者人我见者以下释章门。对治邪执者是题名也。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者是正释也。我见是其众惑根本。是故数家之义我见非惑。以有我故得修圣道。若离于我则无邪执者是返释也。释章门中有二。一者释人我章门。二者释法我章门。就初中有二。一者略举数。二者云何以下别释。此五中前一执无。后三执有。若应具论三种识中治邪执也。广如上辨。然今此论就本为论。但真识耳。真识之中举要言故说此五耳。文显可解。此五中各有二。一者明邪执。二者明对治解。法我见者以下明第三法我见。此中有二。一者执有。二者执无。而文中但有执有。略无执无。此中有二。一者明执。二者明对治。自复次究竟下第二明遣着。此中有二。一者遣除治相。二者而有以下拨权显实。就初中有三。一者题名。二者当知以下遣情。三者是故以下遣相。复次究竟离妄执者是题名也。但离邪执非是究竟。亦遣能治名究竟离也。何故双遣下显其义。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可说者。若窍论理皆不得染净相。而就相辨。据妄而望亦得净相。既无妄执所对治。净法亦无可立。自下遣相。是故一切法者。是染净一切法也。本来无相不可说也。自而有言说下第二明其废权。此中有三。一者明拨权。二者其旨以下明其显实。三者以念以下明其返释。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方便引道众生非正显也。言离念者名妄识念也。归于真如者是正显也。以念以下文可解。自下第三明趣道相。此中有三。一者总表。二者略说以下列章门。三者释章门。分别发趣道相者是题名也。道者所证之道。发趣者修行趣入也。一切诸佛所证之道者释道相也。一切菩萨修行趣向义者释发趣也。理行合释。略说以下初明举数。后明列章门。言成就发心者十信以上也。解行发心者解行以上也。证发心者初地以上也。信成就发心者自下第三释章门释三章门。故即分为三。就初中有二。一者设问发趣。二者所谓以下正释。信成就发心者是题名也。依何等人者就人以问。修何等行者就行以辨。得信成就堪能发心者结问信发心也。自下正答。此中有二。一者就人以辨。二者复次信成就发者以下就行以释。就初中有二。一者明进入。二者若有众生以下明退之人。此十信中进退位故。恒遭善缘遂入种性。若遇恶缘还退失也。有此二人故分为二。就初中有三。一者表位。二者有熏习下明其起行。三者如是信心以下明其进入。所谓不定聚众生者。十信是其进退不定聚也。自有熏习下第二明其起行。此中有二。一者明其信佛心。二者诸佛以下明其发心。有熏习善根力者是六识熏习也。信业果报者是报果也。能起十善厌苦求涅槃。值佛供养修信心。迳一万劫者信心成就也。自诸佛菩萨下第二明其发心。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因大悲或因护法能自发心。自如是信心下第二明其进入。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满足万劫也。入正定聚者种性以上决定不退。故名正定聚。性种习种与二佛中种子正因。故名住如来种正因相应也。自若有众生下第二明还退人。此中退者位行二退也。若论念退种性亦有。自复次信成就下第二就行以辨。此中有二。一者明因分行。二者菩萨发是心故以下明果分行。就初中有二。一者就心以辨。二者略说方便以下就行以辨。就初中有三。一者总表举数。二者列名即释。三者问答重明。三种心者即是三菩提心也。就第三中有二。一问二答。中有二。一者开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21: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者如是众生以下明合喻。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者。此喻真如体。而有矿秽之垢者。是心为烦恼所染也。方便喻其缘修万行。合中可解。自略说方便下第二明行。此中有二。一者立名。谓行根方便。二者即释。此有三。一者明不住生死行。二者观一切法以下明不住涅槃行。三者以随下以行即理。就第二中有三。一者立名。二者谓惭愧下即释。三者随顺下以行即理。后第三第四中亦同此三。自下第二菩萨发是心以下二明果分行。此中有三。一者明真证行。二者以见法身以下明应化行。三者如修多罗下引经证成。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见法身者是证行体也。自下明应化。此中有三。一者明依体起用。二者所谓以下明八相益。三者然是菩萨以下明未尽有漏之业。未名法身者。法身是其初地以上也。此业有二释。一云。不系业变易。大悲为缘。此业为因堕恶道中不期劫数。名为变易。二云。不系业分段。虽受不限劫数报犹名分段。有漏业因四住为缘所成之业。故名分段。以微细故受不限报也。受苦有二释。一云。此业微故小痛小恼无大受苦。二云。虽业而微堕三恶故如处受之微故不肯人者。如曲引经证。中有二。一者明其权行。二者又是菩萨下明其实行。如修多罗。或说退者非其实退者非业所堕。未入正位者是不定聚也。就实行中有三。一者明其不畏堕二乘地。二者若闻以下明其不畏苦难行也。三者以信知下明五行体。解行发心者以下释第二章门。此中有二。一者明其总胜。当知。转胜解行俱明也。二者以是菩萨下明其别胜。就第二中有二。一者明其解胜。二者以知法性下明其行胜。就行胜中以六度辨。此六之中各分有二。一者明理。二者明以理成行。证发心者以下明释证发心。此中有二。一者明所证法。二者唯真如下明能证行。就初中有五句。从净心地至究竟地者就人位辨。证何境界者设问发起。十地之中所证理通。所谓真如者表所证法也。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者以熏修缘故所证境异。若废行缘则无境界之异。而此证者无有境界者是遣相也。自下明其能证之行。此中有三。一者从初地以上至七地以还明能证行。二者又是菩萨发心以下明八地以上能证之行。三者又是菩萨功德以下明第十地能证之行。就初中有二双。一者真应相对以辨。二者而实菩萨以能化相对以辨。就初中有二。一者明真身。唯真如智为法身也。二者明应身。此中有二。一者别明异化。二者如是以下结明应化无边。是菩萨于一得顷示越地成正觉。或说无量久远劫中修行成佛。众生根性不同则有万差。而引要言无出此二。谓懈怠怯弱为此二人故为此说也。自而实菩萨下第二双。此中有二。一者明能化。二者以一切菩萨以下明所化。而实菩萨种性发心所证皆等无超过法者。种性以上无利钝差别。而所化不同故种种不同也。以一切示化菩萨下所见所闻根欲性异者是所化也。故示所行亦有差别者随示能化也。自又是菩萨下第二明八地已上能证之行。此中二。一者举数表相。二者云何以下列名即释。微细相者无功用故。行相微细名微细相。此三心中。前一是真后二是妄。自又是菩萨下第三明第十地能证之行。就此中有二。一者明因满果成。二者以问答重明。就初中有二。一者明其因满故报身成立。二者谓以一念下明其惑尽之相。又是菩萨功德成满者。明因行满也。于色究竟处示世间高大身者。明其报身成。自下明相。一念相应慧者。是缘智终一念解也。以此解故无明顿尽种智现前。以此种智现前故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用。充法界能现十方利益众生也。自下第二明答重明。此中有二。一者初一问答上言一切种智重明。二者第二问答上言自然不思议业重明。就初中有二。一问二答。虚空无边者大虚也。无有心想断无明者。妄心差别皆悉无也。若无差别心相者。云何名种智。即名一切智。就第二答中有三。一者表理体一。二者以众生下明凡夫无种智。三者诸佛以下明佛种智。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想念者。唯真识无妄想也。而凡夫人起妄心故不称法性。心有分齐无种智也。自诸佛如来下第三明佛种智。此中有二。一者明佛有智体。二者有大智下明佛有智用。诸佛如来离见想者离妄见也。虽复智体一有智用方便。随众生差别开种种法。名种智也。就第二问答有二。一问二答。问中初领上。后正问也。就答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自下结前生后。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也。自下第三明依理起行。亦可为下根故说此修行信心分。此中有四。一者就人以辨。二者何等以下设问发起。三者略说以下正释信行。四者复次众生初学以下明修是法恒生净土。是中依未入正定众生者就不定位也。第二故设问中有二。一者问信。二者问行。就第三释中有二。一者释信心。二者释修行。有五门以下明行。就信心中有二。初明举数。二者列名。即释三宝与理故有四也。所信之境无出此四故说四也。就第二行中有三。一者举数略辨。二者列章门。三者广释。修行有五门能成信者。于六度中定慧合故。故有五也。就广释中释五章门。故复即五。释施门中有二。一者题名。二者若见以下正释。就第二中有三。一者明财施。二者若见厄下明无畏施。三者若有众生下明法施。释戒门中。初题名。次辨正释。就正释中有二。一者明行戒。二者不得轻于下明止戒。就初中有二。一者明十善行戒。二者若出家者以下明威仪戒。就第二正戒中有二。一者明性重戒。二者当护以下明威仪戒。就忍门中有二。一者明无报心忍。二者亦当忍下忍世八风。就进门中有二。一者就自明进。二者复次若人以下就他以劝。就初中有三。一者明无怠精进二者当念以下据昔以劝。三者是故以下结劝。就第二就他劝中有三。一明难障众生以为劝缘。二者应当以下明劝修因行。三者回向菩提以下明劝修回向。就止观中有三。一者略明止观。二者若修止下别广止观。三者若修观者对治以下明止观相资。就初中有二。一者别释。二者云何随顺以下双释。奢摩多者变言名定。毗婆舍那者变言名慧。就第二广中有三。一者总明其修观定。二者复次精勤以下明修定得益。三者复次若人唯修以下别明修观。以就初中有三。一者明修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2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者或有众生下显定难相。三者应知外道以下辨邪正相。就初中有二。一者明能修之方。二者复次依是三昧以下明其所修三昧之相。就初中有二。一者明正修人。二者唯除疑以下明不得修人。就初中有三。一者明前方便。二者是正念者以下明得定相。三者深伏以下明定伏惑。但释初段名耳。前方便者一切境界随取皆除。境相既亡随心亦除。故文言以心除心。地论之中亦同此说。言真如三昧者谓理定也。小乘之中但止心流住在一境。名为得定。大乘之中解其妄理理中住心。名为得定。故经中云。诸佛菩萨常在住定游法性也。就复次依是三昧以下第二明所修相。此中有三。一者明其定中体。二者当知以下明其诸定中体本。三者若人修行以下举益劝修。复次依是三昧则知法界一相者。定功用也。解理无二故名一相。下显其相。谓。诸佛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也。就或有众生第二定难中有三。一者明身业乱。二者或现天像以下明口业乱。三者或复令人以下明意业乱。就初中有二。一者正明身乱。二者当念以下明对治解。就第二口业乱中有四。一者显能说人。二者若说陀罗尼下明所说法。三者或令人知以下明神通乱。四者皆是以下明其当知非真之相。就第三意业乱中有二。一者明其乱相。二者以是义故以下明应观察。自应知外道下第三明邪正定。此中有三。一者明邪正定相。二者真如三昧者以下明真正定。三者若诸凡夫以下劝人修定。所言见者谓五见也。言爱者谓五钝也。言我慢者谓八慢也。自复次精勤下第二明修定益。此中有二。一者总表。二者云何以下别释。十止种利益。文显可解。自复次若人后修于止下第二别明修观。此中有二。一者结前生后。二者修习观者正明修观。就第二中有二。一者就五门观明修观慧。二者若余一切以下就二谛门以辨观慧。就第一中有二。一者正明修观。二者如是当念以下明发愿化广。此二犹是既自悟解亦令他解。就初中有四。一者明无常观。二者是以以下明其苦观。三者应以下空无我令观。四者应观世间以下明不净观。就无常观中有二。一者明分段无常。二者一切心行以下明变易无常。就令观中据三世以辨。言如梦者灭无灭相。言电光者住无住相。言如云者起无起相。就第二发愿化度中有三。一者如是当念以下念所化境。二者作此思惟以下正明发愿。三者以起如是以下明化度行。就第二二谛中有二。一者若余以下总明。二者所谓以下别释。就第二中有二。一者明俗谛观。二者虽念因缘以下明真谛观。自若修观者对治下第三明止观相资。若定过多则是沉没。若慧偏多则是浮升。定慧平等尔乃调柔故。复次辨定慧相资。此中有三。一者别明止观相对。二者以此义故以下明相助成。三者若止观下明不具有损。对治之行有正傍义。定能正治凡夫著有散乱之心。兼余二乘怯弱异见。慧能正治二乘无悲。兼除凡夫不修善痴。自下第四明修止恒生净土。此中有二。一者明其佛力摄护令生。二者如修多罗下引经证成。正释分竟。次下一分传持末代分。此中有二。一者结前上言。二者若有众生以下明其劝持。就第二中有二。一者约始终劝持。二者假使有人以下举胜劝学。就初中有二。一者叹论劝持。二者若人闻是以下明约终果劝持此论。就第二举胜劝持中有五。一者格量明胜。二者后次有人以下叹胜劝持。三者其有众生以下举非返释。四者以一切如来以下取人以证。五者是故以下结观修行。格量之意。假使有人。三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但感天报。不得佛果。正思此法。正得佛果。更无余因。故名胜也。就第二叹胜中有二。一者说德胜。二者何以故下释胜所以。就第三举非中有三。一者举不信罪。二者是故以下劝生仰信。三者以深自害以下释劝之意。有大损故应当仰信。就第四取人证中有二。一者以佛为证。若无此信不得成佛。知明要法。二者一切菩萨以下因行为证。一切菩萨皆行此法。故知要行。此中有二。一者总明。二者当知以下别明三世以辨。过去已依现在世今依未来当依若尔要者岂容不信。是故第五结劝修行论宗释竟。次下回向发愿此中有三。一行伤表所作事。二者一句正明回向。三者一句明所为人。此论所说理行及教。凡夫二乘绝分。故名诸佛甚深广大义此之所显不能广辨。故名随分总持说也。以行归本。故名回此功德如法性。所修不自。故名普利众生界也。4 ?# _8 E; Q1 j0 R0 n3 o/ r

+ c3 v" u5 v# i# J+ t  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0 05:25 , Processed in 0.0695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