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3-27 20: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而为恶 # c8 Q7 x; P$ P1 m1 N
行恶得恶 如种苦种.
/ h( q+ r1 z" e; z# _, f恶自受罪 善自受福 亦各须熟 彼不自(四)代 : P( _7 ?2 T# W6 R( M5 D o" S) J
习善得善 亦如种甜。
) L8 ~+ k% i% }2 j7 c( ?自利利人 益而不费 欲知利身 戒闻为最。
1 H$ J& Y' {- T$ T" P" [( f9 k7 L如有自爱 欲生天上 敬乐闻法 当念佛教。, _ v8 c: n7 _5 |8 J, ~
凡用必豫虑 勿以损所务 如是意日修 事务不失时。
5 W, z+ S, Q2 {8 ~5 l4 i7 E注:3 }- }$ k8 Y" `5 O1 w
(一) 原刻作后如.今依丽刻及秦本改.晋本作如后. A! R( r6 I2 q! s5 G
(二) 原刻作正.今依丽刻及晋本改.+ @% h, R+ m" l$ @
(三) 秦本此颂广为二章.入恶行品.
5 t+ |! M) n& r/ B! {(四) 原刻作伐.今依丽刻及晋本改.4 i3 A, o1 `2 b2 j' w# L+ o
c7 B! \: \) a: @( I4 C$ ]+ c/ u) g* ~3 j2 I5 _
(一)夫治事之士 能至终成利 真见身应行 如是得所欲。
$ f- m# g7 i v. _* D(二)世俗品第二十一<十有四章>" A+ l$ Q% Z2 Y l
世俗品者.说世幻梦.当舍浮华勉修道用。6 [: _# S7 h" r' f# e8 ]; t
(三)如车行道 舍平大涂 从邪径败 生折轴忧. . _; s/ t* u. R2 S# {! ~ `# X
离法如是 从非法增 愚守至死 亦有折患。
7 a7 u( M5 _7 a! E9 J3 F顺行正道 勿随邪业 行法卧安 世世无患。' O# H8 w$ e( a. O% ~- t# H# q
(四)万物为泡 意如野马 居世若幻 奈何乐此。
. J2 U+ _5 ^* o4 S0 N9 V/ g若能断此 伐其树根 日夜如是 必至于定。
. }# X$ {+ { }一施如信 如乐之人 或从恼意 以饭食众2 k7 b7 L: z, @; ~$ o
此辈日夜 不得定意。
* o% g& q; F) H- p- q' f$ o世俗无眼 莫见道真 如少见明 当养善意。 ) E$ e9 q; L, N C. N
(五)如鴈将羣 避罗高翔 明人(六)导世 度脱邪众。
4 r( |4 L- ?6 Z8 \ N注:
3 A3 J$ U- V8 M5 \( }6 b6 ^3 _(一) 巴本缺此章.
5 t+ U) A1 A2 a- j# w* ~! I2 R& o(二) 晋本品第同.巴本世间品第十三.仅有三颂文同.余本缺此品.
3 Q. e+ X7 o1 d/ X(三) 秦本此二章入放逸品., Z/ H; F* }* v$ w# ^
(四) 原刻作百.今依丽刻改.
/ y/ x# L* v9 S h5 O(五) 巴本第一七五颂.又如字原刻作为.今依丽刻改.- R0 m8 k& q# a$ E' ^6 S
(六) 原刻作道.今依丽刻改.# C% U' c$ x: U1 \" y! F
+ x/ d& G4 \& x# o: l+ K$ Z! l
& q# e2 n; K5 ~1 d/ D; t世皆有死 三界无安 诸天虽乐 福尽亦丧。
* H% x8 ~! _) ^- C观诸世间 无生不终 欲离生死 当行道真。7 f# v! {* i0 m9 H0 p3 _ A6 O. i0 X, s
(一)痴覆天下 贪令不见 邪疑却道 苦愚行是。
. x4 b' {9 u6 Y(二)一法脱过 谓妄语人 不免后世 靡恶不更。
- q9 k2 v5 n- X' w* O% \虽多积珍宝 崇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 不如见道迹.* s$ y9 R# y j) n* Z8 J3 e9 [% C
不善像如善 爱如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 狂夫为所(三)致。
, j c, `' g7 y4 L& L- [& k# s# k
; N$ F& B* `* S. H* T& M. |1 |9 K) u注:
3 L& B, Z: a* F- w- N; G3 B% |(一) 巴本第一七四颂.
+ y/ B) H6 ~7 e' a0 w+ E, P% F(二) 巴本第一七六颂. (三) 晋本作灭. , b. G6 |* h6 U
; w m2 g8 C! W" o9 v8 G法句经卷上法句经卷下
4 w6 }6 J: k6 X- g6 b* Y# m- O+ Z, V5 i. n) d1 B
尊者法救撰
j4 I( c$ [& u( S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X- v2 t; X5 ^' {
(一)述佛品第二十二<二十有一章>& k" `5 j- t* {5 [% X# u6 k
述佛品者.道佛神德无不利度明为世则。
- q" Q- D" H, z% T3 Y己胜不受恶 一切胜世间 叡智廓无疆 开[目*((业-一)/冡)](二)令入道。2 M* O! r) B, p- r
决网无罣碍 爱尽无所积 佛意深无极 未践迹令践。! K. q% x2 y q7 k7 R, e1 Y, o4 h% U
勇健立一心 出家日夜灭 根断无欲意 学正念清明。3 ]# Q/ d- A; F% D1 Z! V* w9 @9 i
(三)见谛诤无秽 已渡五道渊 佛出照世间 为除众忧苦.
: u5 n* y- n$ i' M$ z p(四)得生人道难 生寿亦难得 世间有佛难 佛法难得闻。
0 g- D% W; [' R5 l& U3 d9 h(五)我旣无师保 亦独无伴侣 积一行得佛 自然通圣道。# V% X" H( Q' D6 `( y' i5 s# G
船师能渡水 精进为桥梁 人以种姓系 度者为健雄。! F; p6 d' M* p8 I1 [& L! F
注:
9 L* x0 J/ j$ S(一) 晋本品第同.秦本如来品第二十二.宋本如来品第二十一.巴本佛品第十四.3 l* Z2 m% L0 T% W- x( L
(二) 秦本云我为胜.
) x' U) K7 Z* n, n- R3 B% [4 O7 L(三) 巴本第一九五颂.次在后.
* Q2 i- c* `; G c" L, }) R$ e(四) 巴本第一八二颂.9 T& F( t7 L8 U+ i- o& J; H
(五) 晋本此上有一颂云.八正觉自得.无离无所染.爱尽破欲纲.自然无师受.巴本缺次三章.
( V& |/ m9 R4 Y
9 @0 R# m: Z3 f4 |- s
3 d1 ^$ @4 a& J3 g* [坏恶度为佛 止地为梵志 除馑为学法 断种为弟子。
; B. c' _& g K(一)观行忍第一 佛说泥洹最 舍罪作沙门 无娆害于彼。
% w3 j# P: Z) s(二)不娆亦不恼 如戒一切持 少食舍身贪 有行幽隐处
A. j2 k' z; s7 m# _意谛以有黠 是能奉佛教。
( U3 o4 P( D: m6 ~! V(三)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 ?. S6 B p4 m; d(四)佛为尊贵 断漏无淫 (五)诸释中雄 一羣从心。
* `0 _) K; |' o3 T, v快哉福报 所愿皆成 敏于上寂 自致泥洹。
8 a* r& }3 X. M或多自归 山川树神 庙立图像 祭祀求福。
8 \! w3 V: B9 K) }4 d+ l: F自归如是 非吉非上 彼不能来 度我众苦。
% v4 q. @% T) g/ D9 Y* c9 l" e如有自归 佛法圣众 道德四谛 必见正慧。
3 H6 u; Z, o+ m, D2 V* ?$ y生死极苦 从谛得度 度世八道 斯除众苦。# Q3 b: U3 X1 ? ]8 v% h
自归三尊 最吉最上 唯独有是 度一切苦。 - R L' z( w2 G: j% x) C r
注:) E7 {# S4 W( d1 {$ |! L# g% b% s5 L
(一) 巴本第一八四颂.
4 B. d# I1 v0 J0 I: ~) o8 f(二) 巴本第一八五颂.) }- i+ N" g, |
(三) 秦本此章入恶行品.9 _- v) Q8 t7 K# M! W( M$ g- Z
(四) 巴本缺次二章.又秦本此句云.我为世尊.
7 c+ S: ?& ^3 H) F& G: P(五) 秦本此句云.诸天世人.
2 v, c* g: n9 b0 {2 U* {/ d' O
' X9 r- Q( q# F5 v. s8 G/ u7 A
士如中正 志道不悭 利哉斯人 自归佛者。* L2 v2 P* G8 M5 i
明人难值 亦不比有 其所生处 族亲蒙庆。
0 U1 N( `4 P y2 |8 l(一)诸佛兴快 (二)说经道快 众聚和快 和则常安。
. g7 l' m. R9 ^6 g3 Y; V; W(三)安宁品第二十三<十有四章>" s! \# D! w6 P
安宁品者.差次安危去恶卽善快而不堕。
. J2 X( R0 g( @& n$ N2 X/ V我生已安 不愠于怨 众人有怨 我行无怨. 7 ^8 U& b: `1 A, A9 X/ v& r
我生已安 不病于病 众人有病 我行无病. : {4 q" T8 }" R( T1 K! i9 h
我生已安 不戚于忧 众人有忧 我行无忧.
. {' p5 V- V* ?' a# E4 }我生已安 清净无为 以乐为食 如光音天.
) Z" u) t( F) a# L( _ M(四)我生已安 澹泊无事 弥薪团火 安能烧我。 2 [) F5 x# |* {, [3 C) I- J& v
胜则生怨 负则自鄙 去胜负心 无诤自安。
$ X9 F, D3 Y# L7 P' j/ `( q# r* h热无过淫 毒无过怒 苦无过身 乐无过灭. : }, [: e4 Y0 t5 M) h
注:# n/ D" ?/ l$ e9 g6 s, v9 C
(一) 秦本此章入乐品.2 M7 e; F" J" A/ E. k2 {
(二) 秦本此二句云.说法堪受乐.众僧和亦乐.
8 N! q& \5 `! X! h(三) 晋本品第同.秦本乐品第三十一.巴本安乐品第十五.宋本缺.: L' J0 |! u {( J1 f, X
(四) 巴本缺此章.: ]6 f u2 ~( J
+ w1 u8 }7 [( Q0 x$ |7 j4 a* {
% h0 G9 T2 z8 m* w$ E(一)无乐小乐 小辩小慧 观求大者 乃获大安. - i; l) P7 _2 ^8 Q. d8 {
我为世尊 长解无忧 正度三有 独降众魔。
2 l6 n/ \ b7 I3 Q1 g(二)见圣人快 得依附快 得离愚人 为善独快。 ) I# Z) m; C$ k, ]: u
守正道快 巧说法快 与世无诤 戒具常快。
2 @& q; D" @4 C7 d/ {) S(三)依贤居快 如亲亲会 (四)近仁智者 多闻高远。; l7 l+ Z+ ]1 } W. `4 e3 s
寿命鲜少 而弃世多 学当取要 令至老安。4 [4 J# D8 I6 v" |0 z% \
(五)诸欲得甘露 弃欲灭谛快 欲度生死苦 当服甘露味。% f' I$ V$ ]. X( J
(六)好喜品第二十四<十有二章>
' p: i6 {$ r7 T y& s5 @3 B& i/ y好喜品者.禁人多喜能不贪欲则无忧患。, j5 X! z* X* w* b
违道则自顺 顺道则自违 舍义取所好 是为顺爱欲。
$ [: d# c1 m; U不当趣所爱 亦莫有不爱 爱之不见忧 不爱见亦忧。" N- D$ K' i+ {/ q! ?
是以莫造(七)爱 爱憎恶所由 已除给缚者 无忧无所憎。
9 d& H5 q" s! ~0 _注:, o. ?, O! X2 m7 U
(一) 巴本缺次二章." r( O, g! ]+ _/ P
(二) 秦本此颂云.得覩诸圣乐.同会亦复乐.不与愚从事.毕故永以乐./ [, a F# v' F* k- g
(三) 巴本缺此半颂.' ]3 C2 ]8 C% {
(四) 巴本此二句连下为第二O七颂." x7 }6 v1 }/ R4 X- a+ ]" W
(五) 巴本第二O四颂.在前出.
, u) n+ [* Q. ?6 O: e. `(六) 晋本品第同.秦本念品第六.宋本爱乐品第五.巴本爱品第十六.5 T" X& G5 q1 z. F) s9 O. F
(七) 秦本作念.此章末句云无念无不念.( ~$ G( L5 G, e. l+ U* D+ m
9 p) W! Q/ o. J% r* t+ V
2 N3 Y& m' {; b& a8 }(一)爱喜生忧 爱喜生畏 无所爱喜 何忧何畏.
1 u" A4 L: k4 E8 ?4 A( I. H6 O) r4 i好乐生忧 好乐生畏 无所好乐 何忧何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