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41|回复: 7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四十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6 20: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D1 O% Q% O5 N$ h5 E: c# ~' }- ?

: e( `# ~% o. k3 T! e[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6)
" W2 \1 H$ ?/ @( D7 f
9 p0 G7 C2 t( Z. W( K7 T, v& y2 b$ I
6 b4 A6 [6 |5 E- R0 y' \; q4 J/ I未二、堕决定数 (分五科)  申一、标
; X) y; _! [; B& w又诸菩萨略有三种堕于决定。
0 i. ]6 d* S) Q- {这是第三个嗢柁南。一共是分五科,第一科「授菩提记」,这一科学习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堕决定数」,分五科,第一科是标。
& u6 a6 s3 z! J2 c& G; t! x$ k「又诸菩萨略有三种堕于决定」,「诸菩萨」,就是有凡位的菩萨、有圣位的菩萨,就是有很多的菩萨。很多的菩萨,简要的说有三种菩萨入于决定的数,就是他是不可以改变的,就是决定是这样子。
$ }8 z$ ?5 ~( [; a# W! [' v# r
* V) F( ^0 p. ?- {: _申二、征% b9 @  r9 V) Q" l
何等为三?
) f) {- ?5 R0 Z* K3 |1 s+ {1 P% p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出来。
( _' p+ J5 {4 m# t
0 t  G$ t# a7 o% T申三、列5 y; Q1 e# ^) z# q9 n8 |
一者、安住种性,堕于决定。二者、发菩提心,堕于决定。三者、不虚修行,堕于决定。
: H2 l( i( Q0 `/ W- }第一种决定是叫做「安住种性堕于决定」,「二者、发菩提心堕于决定」,「三者、不虚修行堕于决定」。这是列出来三种决定的名字。2 z& b8 o4 H& c
下面第四科加以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先解释「安住种性堕于决定」。
$ ~+ {( }$ ^4 D/ Q 8 e- o3 a. n4 @: b
申四、释 (分三科)  酉一、种性1 F/ U5 p; b; g- t7 G7 F9 W
安住种性堕决定者:谓诸菩萨住种性位,便名为堕决定菩萨。
. J# x( h4 P. I8 x7 Z+ U, ?0 @「谓诸菩萨住种性位」,他现在的这个程度是安住在种性位。「种性位」,就是在他的虚妄分别心里面有成佛的种性。有成佛的种性,就是按我们通常说呢,就是有佛性,那就叫做种性。但是我们从经论上看,这个种性应该说有两种:一种是真如为种性,这是无为法。第二种是有为的种性。有为的种性呢,如果从我们容易明白的相貌上说呢,譬如说我们现在的相信佛法的人,他从佛法的学习上,他感觉到生死是苦。这个生死是苦,如果我们真实的感觉到生死是苦,我们一定是愿意出离生死,从生死的苦里面解脱出来,应该会有这样的意愿。第二个情形呢,众生都是苦啊!我应该发大悲心广度众生,欲令一切众生大家一起的解脱生死苦,得三乘圣道,得无上菩提。如果你有这样的意愿呢,你内心里面有这样的意愿,这就叫做佛性。这样的分别心,当然这是属于如理作意,很高尚的意愿,这样的作意是有为法,这也叫做佛性。
9 N0 E. W9 e, F现在这里面说:「谓诸菩萨住种性位」,就是指这个有为的,希望自己也成佛,希望一切众生也成佛,这样的意愿和行为叫做「住种性」。这个「住种性」,又有一点不同的意思,就是不是学习来的,没有经过佛法的学习,你原来就有这样的种性,是这一个种性的意思,这里说「住种性」是这样的意思。当然这样的说法,在〈声闻地〉的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就是在一切众生里面有人有这样的种性,有人没有。这个有这样种性的人呢,「便名为堕决定菩萨」,就可以称之为叫做「堕决定菩萨」,就可以这么说了;他是决定可以作菩萨,可以成佛的。
% ]4 c& {' r; I" y9 c& l ( p4 `' A  b" r
何以故?
! h: t3 i, V& e* w+ I$ F( d' q什么理由呢?' k% I& G2 X0 T2 M
5 B4 H6 j5 ~' |4 z% w
由此菩萨,若遇胜缘,必定堪任证于无上正等觉故。7 F; a3 h, ]% {$ l
这句话是解释「堕决定」这句话的意思。「由此菩萨」,因为这位菩萨他若是遇到佛、法、僧这个殊胜的因缘。佛、法、僧若出现世间的时候,是一切众生修学圣道的最胜因缘。「必定堪任证于无上正等觉故」,他若遇见佛、法、僧这种好的因缘,那么这位有种性的菩萨他决定「堪任」。这个「堪任」,说个白话就是「能」的意思。他能「证于无上正等觉故」,他能成就一切种智。这个「堪任」是「能」的意思,就是这个人力量很大,他的体力很大、他的心力很大、他的智慧力量很大,有很多殊胜的条件,他能够胜任这件事,能作好这件事。现在这里说他能发无上菩提心,他能得无上菩提,所以就称之为「堕决定菩萨」。这件事,这样说这是很好,你不需要修行你就有佛性,这是很好的一件事,使令这个懒的人感觉快乐。这是第一科。
( H# ^+ P& x' n  y. O' k; m
, ~  z# }6 P9 Z酉二、发心' \+ g9 y; U3 h
发菩提心堕决定者:谓有一类诸菩萨众,已于无上正等菩提起决定心;此后乃至证于无上正等菩提,无复退转。
) }0 y2 a( B! a* H4 V「发菩提心堕决定者」,这是第二科。发菩提心怎么叫做堕决定呢?「谓有一类诸菩萨众」,这下面解释:就是说,有一类的很多的菩萨。「已于无上正等菩提起决定心」,他现在在佛法里面修学圣道的时间,或长久,或者不是很久,但是他的程度已经到达了「已于无上正等菩提起决定心」。这个「决定心」也就是决定的愿,也就是决定的智慧。这个「无上正等菩提」,他建立了决定成就的意愿,是不退转的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已经见到第一义谛了,他不会再退下来的,那就是所谓证法性发心,胜义菩提心的意思。若是在凡位的时候,他虽然发无上菩提心,他心里面有见烦恼、有爱烦恼,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还能动其心的话呢,那他还不决定。这里面是说已经得极喜地的菩萨了,所以他「决定」,能够决定,「已于无上正等菩提起决定心」。
6 `3 u$ r! p  b4 E( j. h我们曾经讲过多少次,就是在资粮位的菩萨、胜解行地的菩萨,这两位菩萨都还是凡夫菩萨。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呢,还没能够准备好,他还没能够成就胜解行,他的烦恼也还和一般人一样,随时会活动,那这就是不及格了。这个胜解行位的菩萨呢,他因为在佛法里面的学习,他有多少戒、定、慧了,他能调伏烦恼,但有的时候也不能调伏;就这个时候,这些菩萨都是有一点问题。
  [" u$ k: \. e9 `( ~' N1 A, G  D若到了极喜位的菩萨,极喜地,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呢,他内心里面的止观和戒、定、慧是决定能调伏烦恼,烦恼不能胜伏他的戒、定、慧。所以这个时候,他趣向于无上菩提的这个愿力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叫做「起决定心」。所以这个「决定心」也就是「决定愿」,他这个愿不可动摇,也是他成就了见第一义谛的般若的智慧了,他有这个智慧与第一义谛相应了,所以能决定。所以「决定心」这里面也有「愿」的意思,有决定的愿,也是有清净、无漏的智慧的关系。0 \/ Q+ H+ L# A6 m8 ~4 o
「此后乃至证于无上正等菩提,无复退转。」成就了极喜地的时候,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以后还要继续用功修行,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办,烦恼只是除掉了一部分,其他的一切的功德只成就了少分,他继续要努力地用功修行。用功修行,就是由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十地,乃至到佛,所以叫做「此后」。就是从得无生法忍以后,继续修学六波罗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20: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乃至到究竟圆满成就无上菩提,这条道路他是不会退的了。他现在是极喜地,虽然没有圆满,但是不会向后退的,所以就叫做「发菩提心堕决定」。" t) ^/ e8 R1 c* l- s* X, I
# X3 U* E" A3 d8 ?3 H1 u
《披寻记》一五三五页:; C/ e7 P) J8 V4 n9 O
「发菩提心堕决定者等者:此中发菩提心,谓证法性发心」,初开始发菩提心是世俗发菩提心,可能在资粮位的时候发菩提心,也可能是在胜解行地发菩提心。这个发菩提心这件事应该数数的发,不是发一次以后就不发了。可是这两类菩萨发菩提心都没有见第一义谛,都没有,那都算是世俗发菩提心。. B% m. N1 ^1 N# V
「此中发菩提心,谓证法性发心」,这个「证」这个字,当如实了知的意思,就是他知道的很真实。譬如说是我看见那里有一条蛇盘着,有条蛇,那么有的人的眼睛视力特别强,他看这不是蛇,是绳子,不是蛇,那么他就说:「你说是蛇是看错了,那不是蛇,是绳子」。可是这个人他的光线不好,加上这个视力不强,他看的还是蛇,只听人说不是蛇。但是这个人对说不是蛇的那个人很有信心,「喔,我看错了,那是绳子,不是蛇」。这样的说:「那是绳子,不是蛇」,这样的了知,不是如实了知,是相信就是了,我相信那个人说的话是对的,这样的了知不是如实。要自己成就无分别智了,破除烦恼的黑暗的时候,「喔,不是蛇,是绳子」,这是如实了知。9 m1 h& ~0 S) I8 P0 m
所以这个「证」就是如实了知的意思,就是真实的明白了。真实的明白呢,也就是你成就了见第一义谛的智慧了,他证悟了第一义谛,所以叫做「证法性」。这个时候他建立的无上菩提愿,就叫做「证法性发心」。「非依世俗发心」,不是没得清净的般若,还是根据自己的有所得的心,感觉世间是苦,应该发心成佛,这样的发心那叫「世俗发心」。你还没能够消灭你内心的虚妄分别,可是也发了很高尚的意愿,那叫「世俗发心」。
2 Q& N$ L* i; a4 s& p「《显扬论》说」,就是《显扬圣教论》说:「证法性发心者:谓如有一已过」,就是说有一个人他在佛法里面修行,「已过第一劫阿僧企耶」。一共三大阿僧祇劫,现在过了第一的阿僧企耶劫,就是无数大劫。「已证菩萨初极喜地」,这上面的意思,从初开始相信了佛法,这是世俗发心,经过了资粮位、胜解行的这个阶级,这个时候就是一大阿僧祇劫了,这是第一阿僧祇劫。再进一步,就入于第二阿僧祇劫,这个时候就是初欢喜地。「已证菩萨初极喜地」,他已经成就了,进一步成就了圣位的菩萨的「初」,第一个位子,第一个阶级,就是极喜地。「已入菩萨定无生位」,已经悟入,这个「入」也就是证的意思,就是证悟了菩萨那个无生法忍。这个无生法忍是不退转的,所以称之为「定」。, \8 {' @  k9 A* _  F
「已如实知无上菩提及菩提方便」,说这位菩萨他不是听人说一切法是空的,不是,他是得到了般若的智慧,也是真实的知道无上菩提是第一义谛。「及菩提方便」,证悟无上菩提的方便,就是六波罗蜜,也就是三十七道品。一般的说呢,三十七道品是得阿罗汉的方便;若说六波罗蜜呢,是成佛的方便,我们一般的可以这么说。但是在《大智度论》里面说,三十七道品通于大小乘,也是无上菩提的方便,「及菩提方便」。
4 j: }8 l: H% \% A+ G% q* [# {「已悟自身将近等近大菩提果」,说这位菩萨他已经觉悟了他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将近大菩提果」,不会经过很久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这就是初欢喜地。初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应该到第七地,或者是包括八地、九地,这一共九位菩萨都可以说是「已悟自身将近大菩提果」,都可以这么说。! b; p9 N: e0 U7 a
「已悟自身等近大菩提果」,应该是第十地菩萨。从第八地是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第八地菩萨就开始这样子。但是这个境界,这个无加行就是无功用,这个无功用、无相住,入于这个境界,他还没有圆满,一直到……。由八地到第九地,由第九地到第十地,第十地还是无功用、无相住的境界。但是这个时候第十地菩萨无功用、无相住,和佛的境界就差那么一点,第十地再进一步就是佛地,这个时候称之为「等近大菩提果」,就和佛的境界相等,但是还差一点,就是和他相邻近了,这个大菩提果。这样说呢,就是「已悟自身将近大菩提果」,由初地到第九地;「等近大菩提果」,就是第十地。这都叫做第二个「发菩提心堕决定」,是到这个境界了。
1 Q$ A9 @7 Y+ A( Y$ x5 F; ]  X「证解自他悉平等故」,这个「已悟自身将近等近大菩提果」这个人,他有什么特别呢?就是「证解自他悉平等故。」他真实的通达了自己和他人,也就是一切众生、一切菩萨、一切佛,大家都是平等无差别的。这个真如理性上看,彼此都是无差别的。这个无差别的境界,不管你修行不修行,大家都是无差别的境界,「自他悉平等故」。「得大我意」,这样讲,「大我」就是真如了,指这个真如。在真如这上面,没有彼此的界限。这是我的,那是你的,那这是在世俗谛上的分别。现在在第一义谛的真如上,彼此没有界限的,佛与一切众生在真如上观察是没有界限的,所以这个真如是个「大我」,可以这么解释。
( q: Y) \, q. D8 m「已至不住流转寂灭菩萨道故」,说这位菩萨他已经到了什么境界了呢?「不住流转、不住寂灭菩萨道故」,这个「流转」,就是惑业苦流转生死,由惑而有业,由业而有苦,这是在生死里不断地流转这样子,这是凡夫境界。「不住流转」,就是菩萨有这个无漏的戒定慧,这个流转这件事已经消除了,「不住流转」;这表示这位菩萨已经成就了般若波罗蜜了。「不住寂灭」,这个「寂灭」就是惑业苦清除了,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就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的境界。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以后,他再不现身在三界里面度化众生了,他永久地在寂灭境界里面休息了,他就是住于寂灭。现在菩萨也到这个境界了,但是有大悲心的原因,他不安住在寂灭,他还是现身说法、广度众生的;这是因为有大悲心。: C5 Q1 l) d7 B: v* g; z
这个「不住流转」是般若成就了,「不住寂灭」是大悲心成就了。这个无漏的无分别的般若和大悲心,这是菩萨道。如果只是有般若而没有慈悲,那也不是菩萨道;如果只有慈悲而没有般若,也不是菩萨道。一定是般若和大悲心统一、具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20: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菩萨所走的道路。这样说,「得广大意」,他成就了般若而又成就了大悲心,这就是广大意。因为超越了凡夫,也超越了二乘,有大悲心。就是这个大悲心叫做「广大意」,也就是那个「大我意」。那个「大我」也就是包括了两个意思:一个是般若,见了第一义谛是大我;一个是大悲心广度众生、齐成佛道,叫做大我。这就叫做「广大意」。- D0 b- w* h3 @6 `
「由如是故,于大菩提愿不退转」,由于这位菩萨他的程度达到这么高、这么圆满的境界,所以对这个「大菩提愿」,就是圆满无上菩提的这个意愿「不退转」,不会退下来的。「是谓证法性发心」,所谓「证法性发心」就是这样意思。这段文是「《显扬圣教论》二卷二十页」说的。「此义正同」,现在这里说的这个「发菩提心堕决定」,就是和《显扬圣教论》说的那个「证法性发心」是相同的。
- k: z7 W9 C( x
/ s' S3 g6 [; h: H( m. r酉三、修行( @! n8 Q7 o! f  c( p; o, t
不虚修行堕决定者:谓诸菩萨已得自在,普于一切利有情行如其所欲,随所造修,终无空过。
# A4 |9 {! r1 w% }" H; `「不虚修行堕决定者」,这是第三科「修行」。这个「不虚修行堕决定」怎么讲呢?「谓诸菩萨已得自在,普于一切利有情行如其所欲,随所造修,终无空过。」这是解释这句话。5 e' P7 a* ]5 c. l* A1 K
怎么叫做「不虚修行堕决定」呢?「谓诸菩萨已得自在」,就是「不住流转、不住寂灭」,成就这样菩萨道的菩萨。「普于一切利有情行」,他普遍地对于佛所宣说的利益一切有情的这种菩萨道,分两部分:「如其所欲」,这是愿,「所欲」就是他的愿望。「随所造修」,就是行。一个愿,一个行。他有所愿,「终无空过」,不是只是发愿而不能兑现。「随所造修」,他若计划好了,而这样去做的时候,「终无空过」,绝不会白做的,一定是有实际的成效的。就是发愿,也不是空发愿,有所造作;就是修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这样的菩萨行,也不会白做的,也不会徒劳的,所以叫「不虚修行堕决定」。" Z  |& y+ f! h% k$ I. H9 c1 Q6 P
, G* e; ~% R6 D% u) l
《披寻记》一五三六页:
% O# ]9 J( \. w「不虚修行堕决定者等者:此说决定地、决定行地,名堕决定。」这句话是指什么说的呢?「此说决定地」,就是第八地;因为这个时候是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所以叫做「决定」。七地以前,还是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这个在古德的注解上,像《十地经论》,天台智者大师的这些著作里面,有一个话叫:真修和缘修。这个缘修,就是有能缘的智、有所缘的境,叫做缘修。这个真修呢,就是没有能、所。8 Q# y" C+ {6 ]8 a" h2 Z
这件事,其他的修姑且都不提了,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他成就了无分别智的时候,见到第一义谛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称之为「修」。这个「修」呢,有缘修和真修的差别。这个缘修,从初地到七地都是有加行、有功用,就是心里面还要作意,观察一切法毕竟空寂、无分别相,要这么观,要思惟、分别,有加行、有功用。到了第八地以后就不是了,第八地以后无分别住,就是入于无相;于无相的真如相应的时候,心里面离一切分别。若离一切分别,任运地就从第八地到第九地,到第十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个时候叫做真修。现在这里也是这样意思,就是:「此说决定地」,这是第八地;「决定行地」,就是第九地。「名堕决定」,指这两位菩萨叫「堕决定」。% H" v; o3 m( Y4 K( k
「由决定地菩萨,蒙佛觉悟劝导引发无量分身妙智得十自在。」「由决定地菩萨」,就是第八地菩萨。第八地菩萨,「蒙佛觉悟」。由初地到第七地都是证悟真如的境界,可是到第八地、无功用相应的时候,就要入涅槃了。这时候,十方诸佛就不同意他入涅槃,「蒙佛觉悟」,十方诸佛要开示他。「觉悟」就是开示他。「劝导引发」,就劝导他:「你不应该入涅槃,你当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你发了广大愿,要普度一切众生,你这个愿还没满嘛!你不要入涅槃」,这是劝导。! o& n0 W3 f# A" _
「引发无量分身妙智」,这个时候劝他发无上菩提心、广度众生,他就能在十方世界现身说法、广度众生,所以引发无量的分身,就是他的化身。到第八地菩萨这个时候,有他的报身,就是无量功德庄严的身体,那是报身。现在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呢,他又化现了各式各样的身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那就是分身,也就是化身。而这些事情呢,都是由他那个无分别智生起的后得智,这都是妙智。3 f1 ?& y. C* r3 S- \3 W
「得十自在」,得十种自在;这个由第八地菩萨开始得十种自在。这在《华严经?十地品》有说、《摄大乘论》上也有说,就是我念一念那个名字: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胜解自在、神变自在、智自在、法自在。这个第八地菩萨成就了十种自在,但是到成佛的时候,这十自在才圆满的。这上面说这个「决定地菩萨」就是第八地,第八地也成就了这十种自在,「是故此说已得自在」,所以这上面说:「不虚修行堕决定者:谓诸菩萨已得自在。」得自在是什么?就是得这十种自在,「是故此说已得自在」。
- l) V7 u9 K! |/ Q「又决定行地菩萨」,就是第九地菩萨,虽然他已经无相、无功用住,但是他功德还没有圆满,还要继续地修行。继续修行呢,就是「又决定行地菩萨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清净」,就是利益一切有情、安乐一切有情的这个意愿特别的清净。这个「安乐意乐」和「利益意乐」,这是两种愿。用我们凡夫的境界来解释呢,「安乐意乐」,就是菩萨他的慈悲心希望众生感觉生活快乐、没有苦恼,能离苦得乐,那么这就是「安乐意乐」。这个「利益意乐」是什么呢?「利益意乐」是菩萨希望众生能有智慧、能远离一切恶法、成就一切善法,那叫做「利益意乐」,因为这样子才能得到利益。, T% y' F1 `) x2 U5 Z8 W" T( s6 Z
这个众生的苦恼的境界,因为你以前造过罪,所以你现在生活不如意、很多的苦恼,但是这个苦恼的境界,由菩萨的慈悲的帮助,令你生活好一点;我有房子住、有饭吃,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都具足了,心情好一点,叫「安乐意乐」。可是这样子你真能得利益吗?还不是真实的。因为以前你造过罪,你不可能会安乐的;造那个罪过,令你得苦恼的果报。现在果报稍好一点,是菩萨的慈悲,你不是真实能得到安乐的。怎么样才能得到安乐呢?你自己不要再做恶事,你要多做善法。『诸恶莫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20: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你若这样子修学善法呢,你会得到利益,就是真实得到安乐了。所以这个「利益意乐」和「安乐意乐」不同。
) ]9 l7 j" v% Z但是我们佛教徒若不学习佛法呢:「安乐意乐就是利益意乐」。只是我给你做一个医院,没有饭吃我送你一个面包,这就是利益意乐;这样子暂时的有一点帮助,实际上这个暂时的帮助很快就过去了,你还是苦恼的。所以真实的教化众生呢,是要改善众生的思想,那才对于众生有利益的。但是众生就不欢喜这样子。你现在给我多少钱,我同意;你叫我改善思想,请你走,不要管我的事情,众生是这样子。这个一般的众生都是这样子,但是我们已经出家了的人不应该是这样子,应该比一般人进一步,高尚一点。
* J7 u5 D* T& @2 ~4 V- a6 @6 P" b我那天说,做个梦,梦见我房子里头有毒蛇的这件事。你一定要拿这件事注意,我心里面有烦恼,要把这件事调转,叫心里不烦恼。境界如意不如意不管,我心里面一定不烦恼,要做好这件事。我心里面有瞋心、有贪心,你要拿这件事当一回事。若是我们没有学习佛法呢,没有学习《瑜伽师地论》,那也就算了;若是我们学习这个方法了,就是你有般若法门了。般若法门是能够令你心里面没有烦恼的,能把你的房子里面的毒蛇赶出去的。你有这个方法你不肯用,这是个问题,是有问题的。0 D. C( b5 z+ Q9 I6 D
这上面说是:「又决定行地菩萨一切有情利益」的「意乐」,利益一切有情的意乐、「安乐」一切有情的「意乐」,非常「清净」,非常的清净,就是『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那是高尚的境界,「是故此说普利有情」。$ j$ n/ _2 S/ p" U3 [; ?
一般的说,我们佛教徒有大悲心,我们不会次于基督教、天主教的,天主教、基督教也会做这个事情,也能做医院、也能够办学校、也能做慈善的救济事业,我们佛教徒也这样做,我们和他有什么差别?不是说不做这件事,就是你一定加上般若;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你要加上般若波罗蜜。很多的佛教徒,出家、在家的佛教徒多数都受持、读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句话是什么?你是应该布施,但是应该无所住,应该这样子才可以。但是这件事,这个无所住是般若;你若不学习般若,你就是有所住行于布施。有所住行于布施,你有什么值得高慢的?你和外道一样嘛!也是这样子嘛!所以有人说:「佛教和其他宗教都是劝人行善的。」这句话也有点道理。8 P% n( r6 M4 {3 ]( l/ S
「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清净,是故此说普利有情。」所以这里面说:「普于一切利有情行如其所欲,随所造修,终无空过」,所以叫做「不虚修行堕决定者」。这个「终无空过」这句话也有一个意思的。有什么意思?譬如说我们不是佛教徒,也可以用佛教的话,他也有慈悲心,感到社会上很多人生活困难,那我去想办法来救护这一切众生,改善他们的生活,能福利社会,政府颁一个奖。你做这样的功德,当然你死掉了以后,你就会或者再来人间,或者生到天上去,那么你享受很殊胜、很如意的这些安乐的事情。安乐的事情,最殊胜、安乐莫过于做皇帝了,也可能做一世皇帝,可能做两世皇帝…几百世做皇帝,也可能生到天上几千万年享福,但是时间过去了,这件事就没有了,和以前没有做功德的时候一样,就是空过了。这件事,你以前做了功德,在现在说等于没有做,就是空过了。若是你用这个:「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若有般若波罗蜜在里面呢,你所成就的功德是无穷无尽的,没有结束的一天的,永久是清净自在的,那就是「终无空过」,有这样的意味的。但是这件事呢,就是要有般若波罗蜜,你一定要有这个智慧才可以。
) t* S5 t  _2 T1 \& C
7 h: F5 t6 K9 Y* P( v, m$ ~% u申五、结0 g$ N& B; w* V6 V' O% h/ q1 }3 Y6 E' [# A3 E
于此三种堕决定中,依于最后堕决定位,诸佛如来授诸菩萨堕决定记。* w0 [/ w7 v5 Y! e, s0 r5 i/ \
这是第五科,结束这一段文。「于此三种堕决定中,依于最后堕决定位」,这个不虚修行这位菩萨。「诸佛如来授诸菩萨堕决定记」,你若在佛法里面这样用功修行,你达到这个程度了,「诸佛如来授诸菩萨堕决定记」,就开示你,你决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什么什么劫中,在什么什么的国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怎么怎么地…「堕决定记」。当然这表示说,佛来说这是真实不虚了,真实不虚的,一般人说话都不算数的。
1 a1 @3 ~9 Y/ D  U
1 Q% o5 l3 v) i& n) {" ]1 X未三、定所应作 (分三科)  申一、标* u1 N' z! G4 u9 k1 |4 i
又诸菩萨略有五处定所应作。若不作已;终不堪任证于无上正等菩提。( i* X1 A/ ^: q( K: r
「又诸菩萨略有五处定所应作」,这是第三科「定所应作」,前面是第二科「堕决定数」。现在这是第三科「定所应作」,就是这件事你一定应该做。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z7 t7 j/ o& z1 B# a* B8 q
「又诸菩萨略有五处定所应作」,简要的说呢,有五个地方你决定应该做。「若不作已;终不堪任证于无上正等菩提」,若是你不肯做这五件事,或者做的时候还没有做圆满。这个「已」有圆满的意思。那你「终不堪任证于无上正等菩提」,那你无论是怎么样情形,到最后你还是不能得无上菩提。这是标。9 |- M- b" ]; b  K
: S" [) L- X- L
申二、征) ~" k5 \- M9 Q/ X
何等为五?' ]: V% ~9 H7 c' O2 e% W. r1 W# G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出来。, S3 B) g1 c% T0 v3 R9 [

$ K% m+ [8 K2 Q" g; l$ g申三、列
9 I3 y+ u4 V! Y, v3 g2 \一者、发菩提心。/ u& {* R2 W* @$ K5 f& ~
这件事你一定要做。. F" x0 V% o5 q( [# B2 D
- m2 u/ @- Y. L
《披寻记》一五三六页:# J4 m; {7 E- q+ |
「发菩萨心者:此说菩萨最初发心。」这个不是说证法性发心,就是在资粮位,初开始来到佛法里面,按理说还未必能发菩提心。你若来到佛法里面来,只是对于佛法有点信心。有点信心,又继续地欢喜学习佛法,继续不断地学习佛法,你内心里面的智慧逐渐地增长,逐渐地思惟、观察,这个时候你才知道发菩提心。「最初发心」,这就是世俗发心。
9 J- W* ~" \6 ?4 e. P9 V「由此发心为诸菩萨行加行持」,由于你有这样的菩提心,也就是有这样的意愿了。有这样的意愿呢,这个意愿它会发生作用,发生什么作用呢?「为诸菩萨行加行持」,只要你这位菩萨有这样的菩提心呢,这个菩提心就能够为行加行的持。这个「持」,就是有堪能的意思,能轨范你,使令你继续向前走,有这个意思。能导引你去行菩萨道,你有这个愿。9 G/ L! O! Y0 |) O# Y8 g6 }  W" E
这个「最初发心」是愿菩提心,「加行」就是修六波罗蜜了。而这个六波罗蜜的菩萨道,是由那个发心导引的。你若是没有发愿,那你不能行菩萨道。若没有发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20: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这个人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连佛法都不相信,他也能够做种种善法,那这是人天善法,那这个人将来就是人间、天上享福而已,不能名之为菩萨道。为什么可以称之为菩萨道呢?你一定要发菩提心。我做这件事,为利益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你有这样的愿,那这叫做菩萨道。& w5 c8 z1 d/ H* D+ P+ ?% e* W
所以若有人问:「说是佛教徒啊,菩萨行菩萨道救护众生,和社会上一般的人也是救护众生有何差别?」就是发菩提心与未发菩提心的不同。一个是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的加持,没有智慧的加持的不同;一个愿的不同,行也不同,就是这个地方不一样。不是说不要做这个善事,不是,应该做这些善事,但是你应该有愿和有行,那就不共于外道、不共于世间了。「为诸菩萨行加行持。如〈种性品〉说应知」,这在〈种性品〉已经说过,我们学习过了,「陵本三十五卷十页」。) ?1 i* {: x) R( c" N; s8 e

& g' _- i# |, G6 j0 E二者、于诸有情深生哀愍。4 C  R+ v' Q4 O( B3 Y2 P
有五种事你应该做,第一种就是发菩提心。前面说到证法性发心,证法性发心在《显扬圣教论》第二卷的二十页,就是第二卷的末尾。在证法性发心这段文的前面,就说到世俗发心。这个世俗发心,就是我们应该做。这上面说,第一个就是发菩提心,你应该做这件事。你若不发菩提心,不能名之为菩萨。这个受菩萨戒,前面那个〈戒品〉也提到,你能够受菩萨戒,怎么知道你得菩萨戒了呢?就是你发菩提心了。那个和尚为你授戒的时候,你若发菩提心就得菩萨戒了。如果你没发菩提心,这个戒还没得。这个发菩提心还是这么重要的。
6 e" {* K7 [" z. S  V, ?6 C5 W- W9 L; ^这里面说的呢,不只是菩萨戒啊!你若没有发菩提心,「终不堪任证于无上正等菩提」,你想成佛这件事是不能的,所以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呢,初开始不要求太多,不要求你要成就般若波罗蜜,你只是感觉到「一切众生很苦啊,我要发愿广度众生」,就了不起了,但这个心念要常常的发。若是你继续不断地学习佛法,你的智慧增长了,你就会成就般若波罗蜜,这个时候发菩提心又进一步了;就是由资粮位到加行位,由加行位到见道位,那就证法性发心了。" n7 }& `4 m% H  q
「二者、于诸有情深生哀愍」,这个就是悲心。对于一切众生在惑业苦里面流转,「深生哀愍」。这句话我们容易误会,说是那个人是个乞丐,他生活困难,我们对他生慈悲心,这不算慈悲心。就是世间上国王、大臣都在内,都是可怜愍者啊!生到色界天,成就四静虑了,生到无色界天四空定了,那么高的修行人也在内,也是你所哀愍的人,因为他们都是惑业苦流转,还是这样子的。这样子,「于诸众生深生哀愍」,也是常要如理作意,你要这样思惟。这个佛法里面说有坏苦、苦苦、还有一个行苦。这个行苦是什么?指非非想定都在内,都是行苦的。我刚才说,现在好像要重复说了:如果你不深入地去学习这些佛法啊,什么叫做行苦?你若不明白这件事啊,乞丐生活困难,他做生意失败、破产了,你对这个人才生哀愍心。说那个人没有破产,正在兴旺的时候,你生哀愍心吗?这就是你对佛法的认识不够,你没能够「于诸有情深生哀愍」,没能这么做啊!
+ ?- H, g8 m2 S, ~* W那个得了初欢喜地的人,得无生法忍的人,国王、大臣对他很恭敬供养,他心里面不介意这件事,不感觉这是个什么事情,他能有这种境界。若是我们没得无生法忍的人,我们也不修止观的人,说是一般的人是我的护法,忽然间来了一个大老板护法,你心里怎么想?忽然这个省主席是我的护法,说总统来归依我,你心里怎么想?那你不能和得无生法忍的人相比。得无生法忍的人,一视同仁,他都不感觉什么。为什么他能有这个境界?就是他对于佛法的学习深刻,而止观有成就,他能不受一切法,能达到这个境界。而我们完全不修止观的人,不修我空、不修法空的时候,我们,哎呀!有很多的问题:「我的皈依徒弟到你那去了,我心里就不舒服了。」这是什么境界?能知道我这是错误了吗?能知道这件事吗?所以「于诸有情深生哀愍」,这不是我们一般的分别心,这是很高的境界啊!
/ Y2 f: |% J# Z$ I3 D ' j; G% s' ?/ B  a
《披寻记》一五三六页:- i5 }* B. v7 t( [1 r
「于诸有情深生哀愍者:此说菩萨修习大悲。由如来说菩萨菩提悲所建立故。」这个菩萨将来得无上菩提,是由大悲心建立的,这是很高的境界。不是说那个乞丐他生活有困难,我对他生了慈悲心,这叫做哀愍,不是这样意思,不是这么讲的。
* p4 L% O8 \+ W2 j5 h2 r三者、炽然精进。四者、于诸明处方便修习。五者、无有厌倦。
0 W( u6 j3 l7 i这一共有五种,菩萨有五种事情你一定要做,定所应作。现在说是第三种:「炽然精进」,这个「炽然」,也有广大的意思,广大的精进。就是你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发大悲心,你就会遇见困难。困难来了,你还能行菩萨道吗?你还发菩提心吗?那恐怕不一定。现在说「炽然精进」,就是你的精进非常的高尚,而不退转的;遇见困难,他心里没有事,和没有困难一样,所以叫做「炽然精进」。% w, n4 R0 N6 H' G; |; U4 x- O1 w4 P
「四者、于诸明处方便修习」,行菩萨道,怎么行菩萨道?「于诸明处」,就是有五明:内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声明。你普度众生,无知无识能度化众生吗?我们通常说,我有钱我就可以布施,就是度化众生,这就是行菩萨道。其实这上面,行菩萨道你需要:内明,是要通达佛法。医方明,就是要能够治疗众生的病。工巧明,是能做一切事业的;譬如说发明这些机器,能造房子,能种田,这都是工巧明。就是有各式各样的实业,你做这些事情能普度众生、能利益众生的。「方便修习」,你若有这样的方便,「方便」是智慧,种种的智慧来学习这些明处。这个「明」是智慧。这些地方能令你增长智慧,用这个智慧来利益众生、饶益有情的。你要做这些事情,不然你怎么样普度众生呢?  X/ L- H2 z7 l+ f$ n
「五者、无有厌倦。」就是你不要懈怠,你还是要精进地普度众生、利益众生的,「无有厌倦」。虽然这个事情难办,众生也难以教化,但是你心里面不厌烦。这也不容易!这是五种「定所应作」,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常所应作」,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z. i) Z  S6 n- z) R2 |# Z- r
% }- j7 B3 S5 y0 f3 T
未四、常所应作 (分四科)  申一、标2 S1 c, i# y+ V3 @( h1 Z# j2 V5 `
又诸菩萨于其五处,常所应作。8 t7 B: y5 `$ ~$ F9 w% t
对于五种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20: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应该常常的去作。这是「标」。5 _' t- h, y5 q" f8 K  T
申二、征
0 ~" E  D4 w3 q* q何等为五?# Z( \* A. [) K0 X1 h" v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
# H* s5 o5 Q5 B; q
* ]# J7 _# `+ q2 A6 d4 {  M0 ^9 @申三、列
1 Z- c3 G  I0 x一者、于不放逸,常所应作。
* Z: g% z, ?3 {- A3 j5 f就是你常常的要觉悟自己,不要放逸。当然一般的凡夫就是容易放逸。什么叫做不放逸?就是你不要放纵自己的贪瞋痴。我若贪心来了,要控制它,要消灭了这个贪心。瞋、痴等一切烦恼,要消灭它,叫它不要活动,要消灭这些烦恼,叫做「不放逸」。- H# g% d- p2 ~0 h% N( \) ?
/ y4 v( @, Y' S/ _
二者、无依无怙有苦有贫诸有情所,常应为作依怙等事。
; s4 b& o) c3 \; U- A就是没有依、没有怙,有苦恼的有情。就是他内心很苦恼,内心很苦恼……我们通常说:「我生活困难,有苦恼。」其实有一些生活不困难的人,他心里也是苦恼。有苦恼的人呢,你能够有办法解决它,那就叫做「有依」。说这个人思想上很苦恼,没有办法能解除,叫做「无依」。说这个人生活困难、贫穷,不能解决,叫「无怙」。把这个「依、怙」来对这个「苦、贫」来解释。我们通常说,没有父母叫无依无怙,那么解释比较狭窄。就是有苦而不能出苦的人,叫做「无依」。有贫而生活困难的人,叫做「无怙」;这样解释会宽一点。「诸有情所」,这样的众生,有苦有贫、无依无怙。「常应为作依怙等事」,你要发慈悲心,为这有苦有贫的众生作依怙,能解除他的苦恼、能解除他的贫穷。我感觉这不是佛法完全没有学习的人能办得到的。这是应该作的事情。" j5 c! Y! u0 U9 s' K, b: V

* m3 {# h4 |& e" u" a+ Z4 M5 Z三者、于诸如来常应供养。
$ p) C# W6 K/ D前面是众生无依无怙,你要去救护他们。第三、「于诸如来常应供养」,这是佛道,已得无上菩提的人,你常应该去供养,作种种香花的供养,各式各样的供养。这个「于诸如来常应供养」,这里面应该包括学习佛法在内。+ {/ T: c7 r' {& J2 }1 t( j0 p! S
8 g: Z$ e' l2 E; H. P& M: J6 }7 W
四者、常应遍知有失无失。4 t% R% x; J3 n: `& K; i
第四个是什么呢?你常应该「遍知」,不是一部分。这个《论语》,孔夫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曾子会这样想。「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家做事,出一个计划,你心里面不忠于那个人吗?你若不忠,这是不对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和朋友互相交往,没有信?是这样吗?曾子讲的这件事。「传不习乎?」我的老师教导我的事情,我不去做吗?用这三条来观察自己。
+ V* s- A; }) g+ f- k* k$ B9 I  B) V现在这上面说:「常应遍知有失无失。」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常常要反省自己,观察自己:我的思想上、我的行为上,是有过失?是没有过失?常常要思惟这件事。我若有过失的时候,我要想办法把它改正过来,这样子。* v( c  p& I7 U: v1 A% g, d
; q3 m: C' P  \( P+ c
《披寻记》一五三七页:, r( G2 l8 e- e) z- k
「常应遍知有失无失者:谓诸菩萨于摄善法戒勤修习时,略于六心应善观察,及于饶益有情戒中当正观察六处摄行。〈决择分〉中广辩其相。」〈决择分〉里面说这件事,说是:「谓诸菩萨于摄善法戒」,就是修学众多的善法。修学众多的善法,在「勤修习」的「时」候,「略于六心应善观察」。简要的说呢,分六种差别,你从这六方面来观察自己是有失?是无失?$ R; c$ F) r. a! V6 l
「及于饶益有情戒中」,前面修善法是关于自己用功修行成就的功德,「饶益有情」是利益众生,在这一方面「当正观察六处摄行」,有六种境界,从这六方面来观察你自己,积集功德。「〈决择分〉中广辩其相。(陵本七十五卷一页)有失无失如彼应知。」这里面说「常应遍知有失无失」,从那个摄善法戒的六心和饶益有情戒的六处,从这里来观察自己是有过失?是没有过失?
4 n& w6 p6 A9 F/ k/ l& C0 y; H这个「六心」我去查了一下,第一个是轻懱心:这个轻蔑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这一切的善法,什么是善法?这六波罗蜜就是善法。六波罗蜜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功德这一方面说,也可以利益众生这一方面说;现在是约自己这一方面作功德说。你对于这个善法不重视。譬如现在我为大众僧烧饭,这是个善法;我在行堂,这也是个善法;我把这个禅堂打理得非常清洁、清净,这是善法;这个寺院里面各地方的很多维持清洁的工作,这都是善法。我对于善法,我看是不值一个钱,那就叫做轻蔑,轻视善法,不认为作这件事是有功德,这就是轻视。我不是说轻视这个人,这不是指人说,指这个法来说,我不高兴;为别人做事,这件事我不欢喜,这叫轻视善法。
* b  T) s5 N4 y% h这个轻视善法里面,包括你对善法轻视,同时你没有胜解,你对善法的因果的意义没有深刻的认识。你为什么会轻视?就是因为没有胜解,所以你就轻视,轻视这个善法。现在我们就是说这件事,说是那个同学他很健康,他没有病,他从来没有告假说要去看医生,没有。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功德?就是他前生他不杀生,他的慈悲心很强,所以今生身体健康。那就看出是个因果,我们也会看见这种事,我们心里面有没有羡慕的意思?就从这件事来看呢,这个善法是有功德的。说是那个人他学习佛法的时间不很久,但是他的智慧很高,那是什么呢?他就是以前有栽培,就是什么都是因果啊!你若常常这样思惟呢,你就会重视、恭敬善法,而不敢轻视。这是第一个轻蔑心。
3 r3 O. u. [5 y5 N- r* _第二个是懈怠俱行心:这个懈懈怠俱行心也就是懒惰、懈怠,就是不肯作善法。并不是不恭敬,但是就是不欢喜作功德;为别人的利益的事情作一点都不肯,不肯作这件事,那么这就是懈怠俱行心。$ Z! t, _% `6 B! q8 T
这个第三种有覆蔽心:就是五盖,贪欲、瞋恚、睡眠…这些都是盖。盖,覆蔽自己的心,把自己的智慧都盖住了。你有一样贪,叫做有覆蔽心;或者常常有瞋恚,也是覆蔽心。这是第三种。
6 V" s% J! n( T, g9 Z9 _8 G- A6 X第四种勤劳倦心:勤劳倦心是怎么回事呢?说这个人他有善法欲。人家有智慧,我也要有智慧;那个人有福报,我也要有福报,我要努力地去作功德。作得太过头了,身疲、心倦,身体辛苦了。身体一辛苦了、劳倦了,就不能作了。还有这回事,这叫勤劳倦心。勤劳倦心,如果说是身心劳倦了,那么暂时休息休息,身心健康恢复了,那我继续地要作功德,那是可以。如果说身心劳倦以后,不要作这件事,何必吃那么多苦头呢?如果这样想呢,就有过失了。这是第四勤劳倦心。4 Z6 {0 D4 x* f3 J, n
第五是病随行心,就是有病,这个身体有病。这个病随行心应该指身体说,有病。有病的时候,没有能力去修学善法了,那么暂时休息休息也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20: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算有过失。这是第五。9 f8 `/ ~) l( s
第六是障随行心:这个障随行心是什么呢?就是欢喜说话。这一个寮房里自己住,没有人说话不行,我要到别的寮房去串寮房,同那个人谈谈话。那个人烦了,我到第二个、第三个……常常和人谈话,这叫障随行心。这个障随行心呢,如果和人家讨论佛法,能增长自己的智慧呢,那还可以。如果只是一些无意义的谈论,就是空过光阴了,还打搅别人,那就是有过失了。这就是六种心,从这六种心来观察自己有过失、无过失。7 h" j8 y1 v0 E7 I; J$ y3 c8 A! M
这下面说六处,「六处摄行」,实在是我们学过了,就是前面那个〈施品〉有说过这个事。六处是那六处呢?第一个是自己,第二是他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就是财衰、财盛、法衰、法盛。这四个,加上自、他,就是六个。这个财衰,就是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事情,应该得而不能得,生活困难,这是财衰。财盛,那当然就是衣服、饮食…这一切的你很丰满、很丰富,那么这是财盛。法衰、法盛呢,就是于佛法不能闻思修,不能够闻,也不能思惟,也不能修学止观,就是法衰了。法盛,就是能够听闻佛法、能学习佛法,而也能够专精思惟,也能够修学止观,使令自己在佛法上很有成就,那叫法盛。
: t2 q+ u( v' y0 R! x7 o这个财盛和法盛里面,也不能够没有财,也不能够没有法,没有财、没有法都不行;财也要有,法也要有。但是其中的关系呢,就是我作这件事能令你发财,但是使令自己的闻思修不能成就了,就是法衰了,菩萨不应该作这件事。菩萨如果说是,我本身的佛法很盛,闻思修都能够作,我自己学习佛法,法盛,我叫他人发财。叫他人发财也是好事,但是因财而令法衰,也不应该作,不应该作这件事。说是我因为令你发财,使令我的法也衰;而你发了财以后,你的法也会衰,菩萨不应该作这件事。这件事我们想一想,我们天天作的事情都是发财的,而自己在佛法上一点没有成就,这是佛所不同意的事情,佛菩萨不同意这件事。* T( e: y7 `$ d2 b" p7 {0 D
说是我们发财也可以,但是法不受影响,那样可以发财,也是可以发财的。说是我自己也是发财,我也令别人发财,这件事也是可以,但是问题就是在这里:如果因财而失掉了法,不应该作这个事。从这里去思惟,可以知道什么叫做有失?什么叫做无失?什么叫做有过失?什么叫做无过失?若是我们有些人呢,反正寺庙里面有一个住持,然后我到那挂单,反正也没有财,但是也没有法,这件事是有过失?是无过失?或者只是有财而没有法,这件事是有过失?是无过失?
) f! u+ b# Z$ J. f* O4 l/ R7 O所以这上面说:「四者、常应遍知有失无失。」若是我们初开始接触佛法的时候,感觉到应该修学圣道才能了脱生死、才能得涅槃。但是出了家以后,这件事忘记了,不作这件事,不作这个修学圣道、得涅槃的事,是对是不对?所以「常应遍知有失无失」,应该知道这件事。这是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在这里开示我们,我们有这个想法,有的时候反省自己,可能会想到这件事。如果完全不想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出了家以后,自己会知道这样反省吗?我看不知道这件事。
: v. X! L2 ?9 |6 b, q
" `: o; K( C) u& {( ^: A五者、一切所作若行若住诸作意中,大菩提心,恒为导首。
" P- Q, I2 X2 b2 G这是「常所应作」,还有这么一条。「一切所作」,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不管你是布施,你是持戒,你是忍辱,你是拿一杯水供佛也好,或者烧香也好,礼拜也好,或者为别人做种种事情也好。「若行若住」,或者是在走路,或者是不走路,坐在那里。「诸作意中」,各式各样的作意中。这个「作」是生起的意思,譬如你现在修奢摩他,但是应该要修毗钵舍那,你要作意才把毗钵舍那生起,在你心里面才能建立起来。你现在修毗钵舍那,可是应该修奢摩他的时候,你要作意,就是要把奢摩他的作意建立起来,叫做「作意」。
) t3 N" m. g* S! l就是不管你是修福也好,你是修慧也好,利益自己的事情也好,利益他人的功德也好,「大菩提心恒为导首」,这话怎么讲?就是为得无上菩提,我要供佛一杯水,我在佛那烧一支香。我现在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现在发心要念《华严经》、念《法华经》,为什么要念《华严经》?为得无上菩提。「大菩提心恒为导首」,以这个作前导。「以大菩提心为前导,以无所得为方便,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这是《大般若经》的三句话。你要这样子,常常的使令大菩提心现行,你要常常这样作。不要说我只是念《金刚经》,就是这样念,然后没有大菩提心为前导,不应该这样子,那个情形就不同。譬如说有个乞丐他来要饭,我给他,也是以大菩提心为前导,你也要这样做,那就不同了,那个性质不一样。
6 R7 m4 q0 ?4 g3 ` 1 h5 {0 k6 y+ B+ Q4 y
申四、结
$ B& x0 ^" U; l$ c3 A- d, L如是五种是诸菩萨常所应作。# q+ }2 `6 p$ N) e8 i, B  K
这五样事情,菩萨常应该作这五样事情;你常常应该作,你不应该不作。
" T. p( k1 f9 v) t: Q0 c7 A未五、建立最胜 (分三科)  申一、标
5 N0 ~5 u% U# W又诸菩萨有十种法,一切菩萨许为最胜特为第一,建立在于最上法中。
, u$ c+ k( H. L$ e. V这是第五科,前面是第四科「常所应作」,现在这是第五科「建立最胜」,你建立的这件事是最殊胜的。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j; u( O) p) r, x. C- D. J+ D5 ^1 h
有十种法,一切菩萨都同意这是最殊胜的,是特殊的功德,是第一的。「建立在于最上法中」,所以自己的身口意常常的成就最胜法,在这个范围内有所成就。2 P; ~. f: a  Q) Y
这是「标」,下面是「征」。
9 B0 m0 [1 P. Z2 } 3 r* A4 N% F5 E: S  F7 {5 M: w. R
申二、征
2 ?5 R: ^  g2 @7 G何等为十?0 _6 o9 }+ f2 P! @6 f, E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分十科,第一科「菩萨种性胜」。) d* u, n# |) a1 k% J' U6 ?
0 D7 Q$ l! D) r  [4 e
申三、列 (分十科)  酉一、菩萨种性胜* p% R; K0 M) C) {# f" f
一者、菩萨种性,诸种性中,最为殊胜。
$ K# |+ {4 l7 s; x这是在种性这一方面说。若是在种子的阶段,我们凡夫不能知道;若是它现行了呢,我们凡夫就可以知道,「喔!这个人发了无上菩提心了,他能够作种种功德」,那我们就看出来。说这个人有菩萨种性,说这个人有声闻、缘觉的种性,有声闻种性,有辟支佛的种性。说这个人只能作人天,他不能修学三乘圣道,那这个人就是人的种性和天的种性。「诸种性中,最为殊胜」,诸种性就是五种种性:一个人种性、天种性、声闻种性、辟支佛种性、菩萨种性。菩萨种性就是佛种性。这五种种性,叫做「诸」。这么多的种性里面,最殊胜的就是菩萨种性。因为他能够广度众生、齐成佛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20: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最殊胜的。二乘种性也是很殊胜,但是他只知道自利,而不能够无穷无尽地普度众生;不能,他就不是最殊胜。这样说呢,我们应该建立在菩萨种性这一面。' X5 o# `  B' t1 l6 G( @$ U( z( s

& ^! R% Z, e7 T' g$ |酉二、最初发心胜
1 \/ l) ]; L: O' H& f二者、最初发心,于诸正愿,最为殊胜。. b0 l- F, ?7 G. V3 g# E8 ?# X
这下面说是第二种,第二种什么最殊胜呢?「最初发心」,就是在资粮位的时候发无上菩提心,或者在胜解行地的时候发无上菩提心,就是最初发心。最初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这个菩提心「于诸正愿」,对于很多很多的正愿;我想要把《金刚经》背下来,我想要把《华严经》背下来,我想要三七二十一天拜大悲忏,把大悲咒背下来,或者是有其他种种好的愿力。「最为殊胜」,最初发菩提心在这么多的愿里面,它是最殊胜的,因为它是要成佛,这是最殊胜、最高尚的一个愿。你若有这个成佛的愿,这是个总愿。其他的,我想要把《华严经》背下来,这也是成佛的愿里面的别义、别相。我想要修止观,那也是很殊胜,但是也是成佛的别愿之一。这是最初发菩提心的殊胜。
! M( c( L9 M& K) [酉三、精进般若胜9 h" N: I! a% Y! a% a4 |
三者、精进、般若,普于一切波罗密多,最为殊胜。
* o0 V* G  ^1 a* U6 n在一切的波罗密里面,精进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最殊胜。什么道理呢?因为这个「精进」,你布施要精进,布施、持戒、忍辱、乃至禅定、般若…所有都需要有精进来推动你去成就这个功德,所以精进很重要。若是懈怠,什么都不成就了,所以这个精进很重要。  R9 f3 L0 \4 X# [2 n: H! I4 R
「般若」,般若是智慧,智慧为前导。我知道这件事有意义,我一定要做这件事,所以般若是很重要。如果你没有智慧,你不知道这件事,那你就不会做这件事,所以这个般若也很重要。「普于一切波罗密多,最为殊胜」。
: D; k7 I- N  O' r8 n $ Y( _( {* F& h- L
酉四、爱语摄事胜/ E" \7 C/ C$ R% Z
四者、爱语摄事,于诸摄事,最为殊胜。
- ]5 r1 n- _$ z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摄事。这四种功德能引导众生来到佛法里面栽培善根,都是有功德的,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四摄里面,「爱语」这件事,「于诸摄事,最为殊胜」,最殊胜。爱语是什么呢?不是说这个人和我有缘,我就和他说好话,不是。所有的有怨的人,或者有亲爱的人,都能对他们说爱语。所以这个爱语就是平等地、普遍地引导众生相信佛法,为他们讲解佛法,这个爱语的功德很大,在摄事里面是最殊胜的。% B0 s) A$ g/ G- D# e
: Y2 J& ^: g& f
' r9 R1 `5 I- [1 L2 }

$ l$ g: z; ~9 O% p, b1 d) M
* F- \! \6 X5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8 12:39 , Processed in 0.0997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