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D" M# }3 _. v8 c) G3 ^' w
. `0 k% ^. j3 \7 g- z1 T6 @9 m: @& B4 Z
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 C! ?, i: [9 k8 |' F& t* J# U
; Z7 D: C! r: j# p2 F 宏印法师0 ?$ r1 M0 J5 w8 \/ E/ U1 j! i
. p5 N8 a8 H }9 t* w1 w3 I4 ^
阿含经有四种: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为何我们说它和人间佛教 有关?过去都将阿含经归入小乘佛经,但小乘都是厌世的、自了汉的佛教,以证 阿罗汉果为目的,此种佛法会是最原始的佛法?现代佛教界以成佛为境界的大乘 思想如何与小乘思想做一区别?事实上大、小乘的名称是历史上出现的,佛陀时 代并无此分别,一切佛经均是历史上形成的,即佛入灭后,印度之佛弟子编集而 成。我曾以“佛经的结集与特色”为题做演讲,有兴趣者可向台北慈济文化中心 询问。早结集的经典即被称为小乘,晚结集者称大乘,由此来看阿含经较不致有 偏见。阿含经被视为小乘之因乃是隋唐佛教禅净很兴盛,尤其是天台、华严之思 想,受其判教的影响,阿含经被判入小乘经典,从此位贬低。近百年来才因历史 考证的发达而被肯定。二十世纪来,世界佛教的学术研究,对佛陀思想的阐述、 诠释、进入了新的领域,但我们并非否定、抛弃传统。佛是神?人?其境界何者 可信?现代佛教对佛经都有一新的看法,修行的观念亦赋予现代化意义,我们都 将一一讨论。以上就阿含经的历史地位及文献史上的意义来看。接下来由阿含经 的结构风格来看出人间佛教的特性:
@1 k; f8 a4 C* ^ 大小乘佛经结构不同,小乘经有地点、人名、时间,大乘经却不在人问说法,阿 含经中尤其明白交待地点、对象,由此可看出其人间性。印顺长老的妙云集之“ 以佛法研究佛法”中曾提到:“大乘佛经是艺术化的,小乘佛经是科学化的”。 宗教境界往往是宗教徒的心灵境界,在现实人生环境中或许不存在,但在一个宗 教徒的心灵世界中它是可能真实的,例如入禅定者或能真见十方世界正有佛在说 法,可是未达此境界者却无法真信之,故不能因大乘经典的艺术化而否定其所述 的世界,只能说其表达方式是艺术化的,读大乘经典要以宗教的情操、心灵来看, 对其描述的境界不要太执著。 ' V: Z/ Y c. V
阿含经处理的问题有其生活性,例如宇宙多大?宇宙初终为何?此类形上学问题, 佛的回答是“无记”,即无答案,如此可明白原始佛教无形上学,但传到中国受 三玄(易、老、庄)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些玄学化,偏离了非玄学的原始佛教。 尤其阿含经中很贴切的落实在每个人实际问题来谈修行。大原则地有神通者不一 定断尽烦恼,断尽烦恼者不一定有神通,故不能以神通的有无来判断修行的境界。 原始佛教的特点是针对我们的身心来讨论问题,而身心离不开色受想行识。“色 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于色如实知”;意指感受外物后身心所生起的喜 悦(色味)、烦恼(色患),解除外物所引起的痛苦(色离)等都要就事论事, 清清楚楚,这是修行人很重要的观念。除色之外,精神上的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受集、受灭、受味、受患、想集、想灭、想味...等,阿含经上均说得明明白 白,可见当年佛陀指导任何人修行都能契其根器而不谈玄学,其人间色彩、生活 及亲切性。 , w6 V% T" F1 j
阿含经(三四五):“以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老、病、死,何等为三?谓贪、 恚、疑...”,其中的“身见”指把一切法、境界执著有永恒不变的实在性; “戒取见”指错误的宗教行为、不会乎因果的修行方法;一疑见一指对佛、法、 僧、戒仍有执疑。此段阿含经告诉我们要断贪、恚、疑、之前要先断身见、戒取 见、疑见,在此也可看出修行是有渐次性的。中国佛教讲了一大堆但最缺修行方 法,倒是密宗次第论的渐次性很值得探究,今天节录此段正好谈到修行的步骤。 前面所述要断四疑,经上更说明有在白衣若断四疑,但戒取见尚未断者,便已趋 向须陀桓果,且今生或来世,求福得福,求寿得寿,所愿皆得,故众生须称念三 宝。另外“不律仪”指好戏论、不端庄;“不信”指不信佛法因果、善知识;“ 难教”指不听教化。“不欲闻法”针对台湾目前弘法太多,反致有些信徒自以为
1 {* Z+ G, o- R/ J 听了不少而失去积极闻法的心,我鼓励大家要多争取闻法的机会。此段最后的结 语是离无渐、无愧、放逸后才能依序渐上修行,所以大家要有此观念。 8 p+ ` H) z u
“愿消三障诸烦恼”中的三障指惑、业、苦,要先断惑(身见、无明惑),才能 消业、苦,方法是修缘起观,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绿灭,此有故彼有、此无 故彼无”。因缘是条件与条件、关系与关系和合,人生的成败聚散均有其因缘, 从缘起观的正见才能彻底了解生灭法。至此,仍要将阿含经上的几个例子来加以 说明,看阿含经要看出佛的真正本怀,佛的知见及对于适应印度文化、社会的内 也要明白,例如从四阿含中可发现早期无持咒修行的,因印度处热带,许多出家 众有时在打坐中会遭毒蛇咬死,引起大家的困扰而向佛陀请示,佛陀教之打坐前 持某咒来避免毒蛇咬;又如结夏安居原是外道所有,出家众外出托钵常因雨季而 身染泥泞,且雨季虫多易踏死之而遭外道讥嫌,故佛才制定出家众亦要结夏安居。 直读阿含经不太易懂,故须参见学者研究的论文,例如印度宗教与教的关系、印 度哲学与佛教等,才能分析出那些是适应印度传统宗教的东西,然后把握佛的卓 越正知正见、佛超越古代印度外道理论的地方。直接地说,若从思想上来看其卓 越处,则是缘起论、因缘论,故想深入佛法者一定要证悟这些道理,又如四圣谛、 十二因缘、三法印、八正道、四念处,均是佛陀的根本思想。在此提醒各位,若 研究原始佛教则要多注意在历史舞台上活动的人物和行为表现,如此读阿含经较 不偏差,因为不论有无证果的比丘、比丘尼,其间随缘度众的情形很普遍,且那 些阿罗汉很像菩萨,并非自了汉。阿含经早提到菩萨摩诃萨,可见这些观念是来 自早期佛教经典,只是不常见而已,这是因佛出世于古印度,当时婆罗门的奥义 书解脱思想充满厌世,急于个人的解脱,佛门下的出家众又多来自这些厌世的沙 门,而佛的因材施教,才会教之解脱法门。但一些大尊者,如舍利弗、目健连等 已证阿罗汉果,他们表现的就是积极的游行人间、讲经说法, |
|